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草原》

时间:2019-05-12 21: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草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草原》》。

第一篇: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草原》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草原》

教材分析

“美丽的草原”一课是“造型表现”和“设计 应用”相结合的艺术综合实践课。一谈到草原立刻就会让人联想的那是蒙族儿女生活的地方,联想到蒙族歌手腾格尔的一首歌《天堂》。教材整幅版面是一张美丽的草原的大照片为背景,洁白的毡房,绿绿的草地,清澈的湖水,蓝蓝的天空,牧羊的人,跟《天堂》中描写的一模一样。以这种人间天堂为背景,在照片的下半圈配上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背景照片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直接感知草原是如此的美丽,通过学生作品插图的欣赏,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使孩子们明确同龄人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美丽的草原的热爱,更直观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通过欣赏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让孩子们认识到美术作品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了解民族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感。

本课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索性学习,通过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自己获得艺术表现形式、材料方面的知识,更直观的感受、了解,从而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有个性的艺术创做实践当中。

课题《美丽的草原》 年级:三年级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领域: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草原是蒙古族儿女生产生活的地方,了解“草原”美丽的景色的同时,了解草原儿女的生活习惯以及哪些有特色的活动。

2、通过欣赏教学课件和同龄人的作业,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一幅以草原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要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

3、通过艺术实践,欣赏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对美丽草原和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难点

1、了解美丽草原的景观特点,以不同的创意和表现手法进行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实践创作。

2、在艺术实践时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构图概念,以创新的手法表现草原“近景、中景、远景”不同的美。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挂图 文字资料

2、学生:画纸 油画棒 水彩笔 卡纸 剪刀 胶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草原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孩子们:大家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大家想听吗?

播放视频腾格尔的《天堂》,供孩子们欣赏。

刚才的歌好听吗?景色美吗?谁能说说刚刚我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这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这节课,就让歌声引领我们共同走进草原,亲近草原,品味草原。

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 稳定情绪。

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欣赏歌曲《天堂》。

同学们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互相补充。

羊群 骏马 毡房 蓝天 白云 草地 湖水 牧羊人

良好的纪律是课堂高效的保证。

边听歌边欣赏草原的美丽,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加深对美丽的草原的了解。

进一步了解草原美丽的景色都是有哪些组成部分。

探究新知

赞美草原

1、挂图展示供孩子们欣赏,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师加以小结:

近处绿绿的草地上蒙族儿女在过“那达慕”节。有的唱歌,有的在拉“马头琴”,有的摔跤,每个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

不远处是几座洁白的毡房,篝火上正煮着美味。

远处是洁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这可真是人间的天堂啊。

2、鼓励同学们到黑板前把刚才看到的景物画一画。只要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轮廓即可。

3、画完后让大家说说自己为什么把自己的物体画在自己的位置上呢?

4、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给予补充:绘画时先要把最重要的图案画在重要的黄金分割处,也就是正中心的偏离一点。

5、引领孩子们分析其他同龄人的作品。

提出欣赏要求:

画面上主要画了些什么?

画面上近处画了什么?远处画了什么?

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主要颜色?用了哪些辅色? 学生欣赏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注意要说完整话。

主要画了美丽的大草原上蒙族儿女生活的场面。

孩子们跃跃欲试,选定一部分同学到板前确定个人所画的内容。

说说自己合理安排画面的理由。

边欣赏边小组合作找出正确答案,代表汇报。

培养孩子观察画面的确定方法。

增强对蒙古族民族特色的了解。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孩子建立正确构图的好习惯。

解同龄人是如何表达自己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培养画面颜色的统一的习惯

才艺创新

设计草原 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

1、设计制作一幅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手工粘贴、绘画等形式不限。

2、创作时要构图饱满、要有疏密远近之分来体现草原的美丽。

3、人景结合,处理好人景关系。

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或马头琴曲。小组合作时要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合理的使用时间。

运用大胆创新的理念,设计出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培养孩子们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美术创作当中。

各抒己见

评价草原 优秀作业展评

1、自评

2、互评

3、师评

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收获。

评价他人作品的作品,找出优点,纳为己用。

对创意新颖的作业进行重点点评。

培养孩子们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美丽的草原(天堂)

近景 人物 主色 深绿 浅绿 黄绿 挂图

中景 毡房 篝火 浅蓝 天蓝

远景 羊群

背景 草地 蓝天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从小学语文版到音乐版,已经有很多年了,到了今天的美术版终于出炉了。回头看来,似乎这道“美丽的草原”是这样酿成的。

一、主料---育人

本课通过欣赏草原导入新课、赞美草原探究新知、设计草原才艺创新、评价草原各抒己见这四大板块突出一个字,那就是“爱”,用美术教育人,通过手工粘贴、线描画、水彩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美丽的大草原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热爱,对美术的热爱。

二、配料---审美+创新

美术是视觉艺术,我力求把这道菜制成视觉大餐。

从欣赏视频草原美景,到我的板书,以及孩子们在黑板上的即兴作画,欣赏颜色鲜艳的同龄人的范品,每一步都为孩子们提供着视觉美感和心灵的震撼,目的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想象和创作能力。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孩子们享受这着老师为他们提供的视觉大餐,激发内心与众不同的创意,小组合作的如此默契,将孩子们的创造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构图合理,主题突出,颜色搭配的符合自然常理,又有与众不同的创意,达到了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到艺术实践当中。

三、调料---趣味

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恐怕离不开“趣味”做调剂,无趣无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实践证明,只有让孩子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本课中,通过欣赏草原、赞美草原、设计草原、评价草原这几个大的环节,设计出各种各样与草原有关的美术作品,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欲望,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享受美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也许这道丰盛的“美丽的草原”大餐的分量还不足,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丝回忆,对于我来讲已经足够。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烹制一道道美术佳肴。

晒课网,更多美术相关的资讯,小编带你进行美术的学习体验美的享受!

第二篇: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

《美丽的染纸》的教学设计

于礼忠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借助意趣横生的染纸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现色彩的美妙,了解染纸的基本技法。“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孔卷、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渍、罩、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操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教材是结合欣赏、表现、游戏三方面内容综合探索课。

学生分析:

“染纸”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由于其艳丽、随意,操作简单,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低年级已经初步具备了形象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对色彩有了直观的感受,能通过自己观察和老师引导制作出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五颜六色、生动可爱的作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2.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点染方法。

3.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纸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学难点:多色染制与空白处理。

教学准备:扎染的围巾、生宣纸、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录音机、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一边带领学生说儿歌“小鱼小虾是同桌”,一边鼓励学生坐姿正确,精力集中跟着老师说儿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稳定秩序,安排好学习用具。

二、引题激情:

师:请告诉老师,你们以前谁曾试着用纸撕过一些简单的纹样,图形如团花、小动物等等,好撕吗?

生1:好撕,我撕过小伞、小鸟,还有飞机、风筝等。师:啊!我知道了,你撕成的物品,不但会飞,而且会转。生2:图案不好撕,奶奶教了我半小时我才学会撕成一种图形。

师:你真不错,那么我们今天不撕复杂图形,随意撕,想怎么撕就怎么撕,让我们一起撕出形状不同的小物品。

(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老师要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你们熟悉哪些扎染产品?

生:衣服、围巾等。(教师拿出扎染围巾让学生看)

师:扎染的运用很广泛,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背包、领带、桌布等都用了扎染的方法。

(从身边生活用品入手,引出新课,既接近儿童生活,又亲切自然,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师: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表现——美丽的染纸。板书:美丽的染纸

三、讲授新知:

师:播放课件:几个卡通小朋友,穿着不同颜色的裙子,打着五颜六色的小伞。在大自然中的几只蝴蝶伴随着小提琴《化蝶》音乐,从不远处徐徐飞来,跟着小朋友来到草地、小河边游玩,小金鱼也跳出水面……

师:教师展示自己课前作品,把20幅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小伞、裙子、金鱼、蜻蜓、蝴蝶撕染成的小物品,配上轻松的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作品。

师:这些染纸图案纹样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但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它的特点,就很容易染出来。(老师出示几十幅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1.观察认识:

师:这些作品好看吗?谁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引导学生欣赏,并介绍指导染纸练习及制作方法和特点。

师:让学生看课本图例,感受撕染作品的形式美,比较撕染成的小物品与铅笔绘画的不同效果。整个撕染成的小物品过程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审美能力。

教师:拿出一张事先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出示折纸方法示意图。

师:为了染出的图形均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捏挤的作用是节省颜料,并能染得透。老师把三角形的每个角分别浸入颜色之中,这叫浸染法。用毛笔点上去,叫做点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2.尝试理解:

师: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刚才老师是怎样折米字格的?

生:二次对折,三次折、对角折。

师:对。现在我们折的这种米字格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另外还有田字格、辐射法、折扇法、任意法及揉纸法、卷云法等,大家还可以动脑筋想出其他的折法。在学生折纸时,提醒学生注意夹子的角度、位置、面积的大小、色调的深浅及留出空白的地方。同时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此曲典雅大方,有一种古典美,听来给人一种协调和谐的感觉。

师:哪位同学知道一些各种不同染法的染纸作品,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的。

生:学生自主发言告一段落后,教师进行系统总结:撕纸染色的方法步骤(可边讲边示范)

A、学生要考虑好自己要撕一个什么样的物品,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由几部分组成,概括成几个什么样的基本形;

B、可以用铅笔轻轻在吸水性强的纸上勾成轮廓,把位置安排合适,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合适的纸,注意颜色的搭配;

C、动手撕出大的形态或主体形状,然后撕出细节进行完善,按轮廓摆放在作业纸上看是否合适;

D、讲解点染方法: 教师演示:为了点染的纹样更有趣,先用笔蘸水在作业纸上,刷出简单的图形,然后蘸色轻轻点染在刷过水的形状内,颜色遇水开始渗化,产生自然美丽的纹路。不同颜色相交可以产生不同渗化效果。

注意问题:以水为媒介,通过渗化来认识色彩的变化。刷水时水分要适当,水太多,颜色在上面流动不成形,水太少颜色无法渗化。点色可随意,也可有规律的排列,要认真观察,了解水彩颜料的特点,加强对色彩的感受力。3.展示讨论:

学生作画:

(1)学生按老师示范的方法、步骤进行点染;

(2)教师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认真观察渗化效果;

(3)鼓励学生在不同形状的轮廓内刷水,用各种颜色交叉点染。

师:展示优秀作业12幅。刚才同学们染的第一张作业很不错,就像是江南一带的蓝印花布一样漂亮。我们应该在染的过程中胆大心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互评。每个小朋友找个同伴先自评再互评,老师做好鼓励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4.想象创造:

我们还可以在同一张作品中染上几种颜色,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在染过单色之后,再学习多色染法,这样的过渡学生易于接受,难度也降低了。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人人都全身贯注、十分认真和努力,作业打开之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一旦打开便非常兴奋和激动。5.深入研究:

师:同学们,这样美丽的染纸,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它们还可以做什么?

生:可以先剪纸再染。

师:对,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制做出更加独具特色的作品来。这些都是老师利用染纸作业加工的工艺品,各种形式的风景画、蝴蝶画、花瓶等装饰画若干幅。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单一的染纸变得非常丰富。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作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培养学生欣赏美、价值美的能力。

四、小结: 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2.老师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奖品是用染纸作业制成的书签。

板书设计: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学习染纸方法课,而且是借助意趣横生的染纸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色彩的美妙,了解染纸的基本技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课件”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愉快的游戏式的学习气氛,在玩中学,在玩中培养形象思维和对色彩的认识,寓教于乐。学生不仅对染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第三篇: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

百变团花

教学目标:

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

2、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

学习材料:学生可采用单色或多色彩纸,剪、撕作团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将剪好的团花进行染色,自创多种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剪好的团花进行再创造,以更好、更有创意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讲授新课。

创设情景,提示课题。探索学习,学做团花。欣赏分析。

2、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团花,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

教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团花的制作方法。教师:大家在制作团花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

1、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折法、剪法的团花,你们可真棒!根据已做好的团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制作,总结制作方法,向大家介绍。

2、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制作团花所碰到的问题。

3、创作实践。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新制作方法,制作团花。

4、发散思维。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团花,请你说说这么美作品,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小组讨论。教师:请大家欣赏用剪纸团花做装饰的各种实物。教师:你们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团花做成一件装饰用的艺术晶,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吧? 游戏活动,展示评价

展示: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艺术晶,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团花艺术品可以用来做什么?你想把它送给斑上的哪个同学?学生创作。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赠送礼物。

磨课小结:

我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和几个老师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第四篇: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染纸》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染纸》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教学重点:

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初步体会染出的画面效果与纸的折叠方法及用色之间的关联。

三、教具学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

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

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学生观看视频。(4)讨论、发言。(5)教师小结。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

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

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2、学生讨论发言。

五、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展示自己的染纸作品。2、相互交流评价。

3.启发学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装饰美化自己的生活。4、合唱《幸福拍手歌》,尽情享受创作成功后的乐趣。

六、作业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点染时胆子要大,心要细,每染完一张,要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

3.折纸、剪纸可以自己设计花样。

七、板书设计:

美术的染纸

制作过程:折、夹、挤、染、展开。种染法:浸染、点染、冲染、浓破淡。

第五篇:美术《美丽的草原》教学设计

《美丽的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草原是蒙古族儿女生产生活的地方,了解“草原”美丽的景色的同时,了解草原儿女的生活习惯以及哪些有特色的活动。

2、通过欣赏教学课件和同龄人的作业,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一幅以草原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要将创新的理念融入其中。

3、通过艺术实践,欣赏增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对美丽草原和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难点 :

1、了解美丽草原的景观特点,以不同的创意和表现手法进行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实践创作。

2、在艺术实践时要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构图概念,以创新的手法表现草原“近景、中景、远景”不同的美。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幻灯片

文字资料

2、学生:画纸 油画棒 水彩笔 卡纸 剪刀 胶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草原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孩子们:大家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大家想听吗? 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刚才的歌好听吗?景色美吗?谁能说说刚刚我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这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这节课,就让歌声引领我们共同走进草原,亲近草原,品味草原。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

1、同学们以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互相补充。羊群 骏马 毡房 蓝天 白云 草地 湖水 牧羊人。

2、边听歌边欣赏草原的美丽,为新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加深对美丽的草原的了解。

进一步了解草原美丽的景色都是有哪些组成部分。

二、探究新知 赞美草原

1、幻灯片展示供孩子们欣赏,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 师加以小结:

近处绿绿的草地上蒙族儿女在过“那达慕”节。有的唱歌,有的在拉“马头琴”,有的摔跤,每个人都露出了幸福的笑脸。不远处是几座洁白的毡房,篝火上正煮着美味。

远处是洁白的羊群,蓝蓝的天空。这可真是人间的天堂啊。

2、鼓励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景物叙述一下,只要说出画面的内容即可。

3、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给予补充:绘画时先要把最重要的图案画在重要的黄金分割处,也就是正中心的偏离一点。

4、引领孩子们分析其他同龄人的作品。提出欣赏要求:

画面上主要画了些什么? 画面上近处画了什么?远处画了什么? 这样才能表现出草原的辽阔,空间感。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主要颜色?用了哪些辅色? 画面颜色要统一,表现出草原的色彩。学生欣赏后各自说出自己的看法,注意要说完整话。设计草原 艺术实践,提出作业要求:

1、设计制作一幅以“美丽的草原”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手工粘贴、绘画等形式不限。

2、创作时要构图饱满、要有疏密远近之分来体现草原的美丽。

3、人景结合,处理好人景关系。评价草原 优秀作业展评

1、自评

2、互评。

下载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草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草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美术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染纸》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 3、喜欢染纸的过......

    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美丽的染纸》5篇范文

    作业2——小学美术课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美丽的染纸》 所属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五册第二课类型:设计·应用教学时数:一课时 板书:《美丽的染纸》等 一、教材分析:“染纸”就是将吸......

    美术课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美丽的鸟》 沈阳市大东区二0二小学 杨斌课时:1课时 类别: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 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 情感:让学生......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宁强县第一初级中学 李佳琳课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课型: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 1、通过欣赏内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感受内......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2.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 3.通过多种形......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草......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