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设计及反思
【授课教师】刘晶晶
【授课时间】2016.4.15
【教材理解】《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购买简单的文体用品是一年级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并且也是小学生愿意做的事情。教材以此背景为基础,使学生在经历模拟购物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在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把知识穿成了串,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
1.注重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自主性。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简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也少,对人民币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补数的等价交换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人民币并不陌生,在生活上对人民币有接触,也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这点是学生学习好本节课的基础。生活经验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将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知识,对一些学生而言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近一步的认识,是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认识用两位小数表示的以元为单位的商品价格,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法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关元、角加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例
5、例6教学挂图、模拟人民币、商品标价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今天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师出示面值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复习。)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人民币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3)、1元=()角1角=()分
(4)、写出下面的钱数
1张伍拾元,2张贰角和1张伍角 写作:()
1张贰拾元,1个壹元硬币,1张伍角和1张壹角 写作:()
1张拾元,1张伍元,1个壹元硬币,1个壹角硬币和1个伍分硬币写作:()
师:孩子们,你们回答太精彩了!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例5。
师:老师想考考你们,谁来帮帮老师用最快的速度拿出1元2角,然后悄悄的举起你们可爱的小手?
师:我们的小朋友都会拿出1元2角,现在请你们把手中的人民币样本放在抽屉里,然后用端正的姿势来告诉老师?
1、出示例5的主题图,师:老师是这样拿出1元2角,请看大屏幕。
1元2角=()角。(板书)
师:你是怎样想的呢?
老师引导学生:
1元是10角,10角加上2角,就等于12角。即,1元2角=12角。
2、继续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18角=()元()角。(板书)
想:把18角分成10角和8角,因为10角=1元,8角=8角
所以:18角=(1)元(8)角
3、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并说自己的想法。
(二)元、角的加减法计算
师:孩子们,你们刚才帮老师解决了问题,现在用你们所掌握的知识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出示例6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请学生起来说说)师:从图中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回答可以解决,不合理之处,教师纠正。)
师:刚才你们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老师挑出三个问题来解决。
三个问题:
(1)、买一个圆气球和一个爱心气球,要多少钱?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汇报。)
板书:5+8=13角
师:在日常生活中,当满10角时就转化成“元”,所以13角=()元()角。
板书:13角=1元3角
小结:单位名称都是“角”,可以直接计算。
(2)买一个笑脸气球比一个花朵气球贵多少钱?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读题目?
师:“贵”是什么意思?(贵是多的意思,贵多少就是多多少。)
师:你们能自己列出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出算式后,请同桌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汇报。)
板书:1元=10角 10-6=4角
师:为什么把1元换成10角?
生:1元减6角,它们的单位不一样,只有单位一样的时候才可以计算,因此1元换成10角。
小结:单位名称不同时,要先转化相同单位名称,再计算。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天鹅气球,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1元+3元1角=4元1角 师:谁来用响亮的声音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生:1元加3元等于4元,再加1角,所以等于4元1角。
小结: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全班读一读)
2.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并说自己的想法。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7页,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例5和例6的知识。我们把上面的空格填完整。
三、知识运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一块三角蛋糕5元 一块长方形蛋糕6元5角
一瓶塑料橙汁3元 一盒纸盒橙汁3元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买哪种蛋糕和哪种饮料?用了多少钱?(指名汇报)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练习十三第1题和第3题。
【板书设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1元2角=()角 18角=()元()角
5+8=13(角)13角=1元3角
【教学反思】
在这堂教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理解计算人民币的加、减法的生活应用,加深学生对只有相同单位的钱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有三个:一是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二是知道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三是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要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通过深入地学习,我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发展。先是以购物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关于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认识人民币是为了使用人民币,也只有在使用中才会熟悉人民币,才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模拟购物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思维交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同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了“互补”,达到了共同提高,合作学习的目的,从而取得交流的实效,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0角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随机认识样币。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2、给人民币分类。
(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
(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课本第53页第1、2题。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人民币、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
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练习纸。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随机认识样币。
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2、给人民币分类。(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
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
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
(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课本第5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3)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师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师: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元的有:100元的(1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的。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特别是在作业中出现的2角和2元辨认不清楚。由于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雪菊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3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原本想课中设计一个“小超市”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但考虑到课堂会比较难控制而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