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品社第二单元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教育学生尊重而不歧视残疾人。使学生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
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换位体验、资料搜集、听故事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上有许多困难,社会给予残疾人许多关怀,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与帮助,培养学生的爱心。
三、教学准备:
1、拐杖、布条。
2、<<千手观音>>的录象。学生课间活动录象。
3、<<张海迪>>故事资料。
4、歌曲<<爱的奉献>>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视频《感恩的心》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阿姨在用手语来表示歌词的意思。师:是呀!那什么人才用手语呢? 生:残疾人
2、了解残疾人: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春节联欢晚会上观看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吗?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的精彩表演(学生观看录像)师:同学们,喜欢这些节目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节目,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节目表演的非常出色,另一个是表演这些节目的人很特殊,知道她们是些什么人吗?
生:残疾人。
师:是的,这些演员们都是因为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导致听力,言语障碍的残疾人。生活中你还见到或知道有哪些残疾人?(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师: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多万残疾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残疾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伸出爱的手,关爱残疾人,因为我们都处在同一片蓝天下。(板书课题:同在蓝天下)
(二)、亲自感知,体会艰辛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人,那么你知道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吗?(学生先阅读后回答)师:现在让我们来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到底有多艰难。(1)学生体验盲人。请大家闭上眼睛,现在,你的眼前是什么?(学生描述)(2)请你们继续闭上眼睛拿出你的钢笔,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睁开自己的眼睛看看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进行操作后回答)(3)下面我们让几个同学进一步体验盲人的生活。要求:两人一组,一人蒙眼,另一人跟着。其他人仔细观察他们的举动。另一个同学单独蒙眼跟在别人后面体验。
1)采访盲人:告诉大家,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学生回答)2)采访协助者:你是这么做的?(学生描述)3)采访独行者:你刚才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描述)4)其他同学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三)、交流提升,唤起关爱
师:残疾人的生活、学习都不能像我们正常人这样轻松自如,生活中他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就连漱口、洗脸对他们来说也很难,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些视频:
1、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受伤后在医院以及其后的生活片断
2、著名指挥家舟舟的录像及生活片段
3、残疾人在街头卖艺的视频
4、交流感悟。
5、生活中向这样身残志坚的人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小结:这些残疾人不但值得我们去尊敬,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帮助他们。
(四)、拓展延伸,爱心行动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小调查,了解了许多关于残疾人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爱心助残”活动,好吗?
师: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样做?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1、在十字路口,看到一个盲人准备过马路„„
2、在车厢里,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肢残青年上了车„„
3、在路上,看见一个提着东西的肢残阿姨„„
4、在校园里,看到一个残疾同学摔倒了„„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了残疾人,了解了残疾人的生活,同学们都伸出爱的手,去关爱身边每一个需要特殊关注的人。
就像这首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用《爱的奉献》结束这节课吧。
第二篇:《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辽宁省海城市兴海中心小学郑海兰 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培养支持、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2.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尊敬、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4.理解生活中强者的真正含义,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
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能在生活中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残疾人的事迹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教学流程:
1.观看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残疾人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师:在我国有6 000多万残疾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与我们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残疾人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愿望。]
2.体验活动。
师:残疾人在生活中有许多不便,正常人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残疾人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他们的艰辛。
(学生选择体验对象,第一组:单手穿衣;第二组:盲人;第三组:用嘴写字。)
[设计意图: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增强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
3.畅谈感受。
师:通过体验活动,你们心里一定有很深的感触,快把你们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吧!
(生谈感受。)
师:我们都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他们和身体健康的人相比,在生活中的确会遇到许多困难,那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呢?大家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你们身边有残疾人吗?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学生发言。)
师:我们党和政府也一直关心着残疾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教材中“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增强理解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4.强者论坛。
师: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仍然有着美好的追求。面对身体的残疾,他们没有悲观失望,而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课件讲述张海迪、桑兰、胡一舟等人的故事。)
师: 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呢?来给我们讲一讲。(学生讲述。)
[设计意图:体会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向残疾人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5.总结提升。
师:我们要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残疾人虽然是不幸的,但是因为有了我们这个社会,有了你,有了我,有了我们这些朋友,他们又是幸运的,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关爱下,一定会帮助那些残疾人撑起一片生活的蓝天。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理解、支持、关爱残疾人,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第三篇: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辽师大版)《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与评析
文/张大龙
卢志平
教学内容:
辽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制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培养支持、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2.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3.理解生活中强者的真正含义,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尊敬、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残疾人的事迹材料。
2.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故事。教学流程:
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学生回答)那我们就进行一次系红领巾比赛,看谁的动作最快?(进行比赛)
师:大家真是动作敏捷,伸手不凡。刚才我们是用两只手系的红领巾,现在我们再来比一比用一只手系红领巾,想不想试试?(学生用一只手系红领巾比赛)
师:看来一只手系红领巾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们想过吗,只有一支手的残疾人是怎么生活的呢?在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是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片蓝天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愿望。]
2.模拟体验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大家已体会到正常人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可残疾人却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让我们来体验一下他们的艰辛。
(学生选择体验对象,第一组:腿有残疾的人;第二组:盲人;第三组:聋哑人。)
[设计意图: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需要克服的困难,增强学生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
3.相互交流
师:通过体验活动,你们心里一定有很深的感触,快把你们心里的感受说出来吧!(生谈感受)
师:我们都感受到了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身体健康的人相比,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确会遇到许多困难,那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呢?大家讨论一下吧!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你们身边有残疾人吗?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学生发言)
师:我们党和政府也一直关心着残疾人,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播放教材中“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增强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4.强者论坛
师: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仍然有着美好的追求,面对身体的残疾,他们没有悲观失望,而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课件讲述张海迪、桑兰、胡一舟等人的故事)
你们知道他们的故事吗?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呢?来给我们讲一讲。
(学生讲述)
[设计意图:体会残疾人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向残疾人学习,做生活的强者。]
5.总结提升
师:我们要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在生活中尊敬、关心和帮助他们,让我们共同美好快乐的生活在这片蓝天下。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理解、支持、关爱残疾人,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活动评析:
本教学设计采用了实践感悟、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学生模拟体验过程为重点,通过模拟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增强学生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意识;以相互交流、强者论坛两个层次的体验活动,提升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能力,在交流中引发情感,在讲述中体会精神。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克东县教师进修学校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小学)
第四篇:四年级下册品社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2)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3)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
第二课时(4)
一、上节回顾。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新授
1、启发谈话: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评议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活动:我是小导游。
(共4课时)
第三课 浓浓乡土情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2、探索家乡文化艺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电子课件(1)各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画面,(2)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师准备MTV
3、学生准备家乡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音像)
第一课时 调查活动(5)
1、学生分成几个考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解家乡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2、通过观察家乡人们的一些生活现象(文化艺术),提出思考的问题。
3、根据收集的资料,按类别归类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6)
一、师生互动,引入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教师用不同的方言向大家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 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一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师:同学们,我们同是家乡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
二、了解家乡文化渊源
师:那你们知道家乡文化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吗?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了解,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个别学生介绍,教师询问他是怎样了解到的,对于他的学习态度、精神给予肯定和鼓励)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沿着历史的长河去追溯家乡文化的渊源。(播放课件:家乡文化史)
师:从刚才的这一段资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劳动,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并一代一代地继承发扬下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又是什么样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成了活动小组,分别对我们家乡的音乐语言、舞蹈、戏曲及手工艺品等艺术进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乡文化艺术》宣传册,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好,现在我宣布,家乡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第三课时 课堂表演(7)
一、上节回顾
二、新课学习
三、家乡文化节活动
师:下面,我们举办一个家乡文化节活动,各小组准备一下,分别展示具有家乡特色的文化艺术。
1.家乡语言艺术展示。(以说、唱的形式展示)2.家乡音乐艺术。
师:我们家乡的语言说起来干脆有劲,我们家乡的歌曲唱起来也是嘹亮动听。课前老师进行了认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据家乡音乐中的一种加工创作的,老师今天把它带到课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吗?(播放:有特点的家乡歌曲)
师:大家听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我们家乡还有哪些音乐艺术呢?谁能给我们再展示一段?(学生展示活动)3.家乡戏曲。A、学生先介绍。
B、教师播放家乡剧片段。学生谈感想。4.家乡的手工艺品。
A、生展示照片、图片,并配以解说以及学生自制的手工艺品。
B、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精美的手工艺品,看得我眼花缭乱。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做得当然比较的简单,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摄像机的镜头一起去瞧一瞧民间艺人的杰作吧!(出示手工制作的录像)
C、师:这么多的工艺品,你喜欢吗?家里有吗?(体会,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美,这美又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5.家乡舞蹈。
师:我们的家乡人不仅心灵手巧,还能歌善舞。现在谁来给我们展示家乡的舞蹈艺术。
A、学生介绍家乡的舞蹈种类。B、播放摆手舞的场面。
C、师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摆手舞。
师: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所吸引,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感染,家乡的孩子们,来,让我们一起溶入家乡的音乐,一起跳起家乡的舞蹈吧!
四、交流体会,升华情感。
第四课时 办一份“家乡手抄报”(8)
一、师:今天,通过学习交流,我们看到了勤劳朴实的家乡人,他们乐观向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艺术,让我们赞叹,让我们佩服。我想,你们一定有许多的想法,有许多的问题,有许多的感受。现在,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学生交流,谈感受)
二、把你的感受用手抄报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分组办报,教师巡视。
四、展示作品。
五、全课总结。
师:谁不眷恋生我养我的家乡土地,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山山水水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智慧和力量。你们瞧,在我国,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灿烂的文化,每个人绽放的笑脸,每个人唱出的歌声,都表达出了浓浓的乡土情。
第五篇:四年级品社教学设计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四年级品社《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大昌汗学校 刘勇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二)在活动中生成
现在的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一种不好的现象——认知与行为脱节,这与以前说教式的品德课型不无关系。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本课时运用教材,就设计了两次活动:加入角色,表演家里是怎样过年的;制作课件,猜测少数民族的民俗活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和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过年的热闹场面)
教师: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过年)过年时有些什么热闹情景呢?
通过课件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过年欢乐的气氛中,使过年时的种种情景一个个重现在学生脑中,为畅谈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二)走进春节
1、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
2、师引: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出示课件: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
3、活动: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还可以加些动作演演。
4、全班交流: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
5、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嘉宾们的想法五花八门,有想出去旅游的,有想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一觉的,有想和亲人团聚的,有想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课件出示几种选择)这时,主持人让嘉宾举手表决选一个最希望过的方式,结果有一种过年方式获得了全票通过。猜一猜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
小结: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注重亲情、崇尚团圆的民族,不管身处何方,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都会在春节回到亲人身边共渡佳节。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三)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1、人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你能说出我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吗?(出示: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小结: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我们就以这些为话题来聊一聊吧,可以从节日的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几方面来聊。
Δ清明:学生交流(时间、活动、传说),教师引导说出:
1、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民间有踏青(也就是游山)的习俗,你能说说清明游山时的心情或看到的风景吗?
2、都给谁扫墓呢?课件随机出示“给烈士扫墓”的图片。
Δ端午: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引导:
1、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呢?(赛龙舟)你们参加过赛龙舟活动吗?老师拍了一段录象,我们来亲临一下那热闹的场面。(播放一段赛龙舟的视频。)
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的来历。
教师小结: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Δ 中秋节:学生交流(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随机补充:
1、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学生说中秋节也有团圆的习俗,2、中秋又称“团圆节”。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你们看:(出示图片)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温馨啊!)
Δ重阳节:学生交流(时间,登高、吃重阳糕、敬老的习俗,传说故事),教师补充:
1、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的活动可丰富了,除了有登高、吃重阳糕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等。有一位诗人还写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重阳节也是“老人节”。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Δ 元宵:学生交流(时间、吃食、活动、传说或故事),教师补充介绍: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学生说元宵节有看灯会、猜灯谜的习俗。教师讲每到元宵节,梅州也常会举办这样的活动。人山人海的场面可谓热闹非凡。
(四)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过渡: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它们特有的节日与风俗,各地区少数民族的节日可有趣呢。
1、出示课件中庆祝节日的图片,猜是哪个民族?在庆祝什么节日?
(1)猜出是傣族的泼水节后,教师请学生介绍对泼水节的了解。
问:你们知道泼水节的水代表着什么吗?(代表吉祥、幸福和健
大昌汗学区课堂教学大赛---教学设计
康)所以谁被泼得越多越预示着新年的好运。
(2)火把节。课件出示:“告诉你”,指名读:在节日里,彝族人民云集在一起,举行火把节。人们会开展斗牛、赛马、斗鸡、斗羊、赛歌、选美、摔跤、达体舞比赛等庆祝活动。
(3)看“那达慕大会”中的摔跤、骑马、射箭比赛的图片,请学生猜测。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目,在每年七、八月举行。那达慕,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你还知道少数民族的其它节日或风俗活动吗?它们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旗袍、中国结、窗花等一些形象的图片)
小结: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
四、课堂总结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绽放着不同的文化之花。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