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
郝业红
设计分析:
本课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位置与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在这一课中,将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虽然选择的学习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要求比较高,引导难度把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开展,最终影响学生对运动的认识。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安排: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教学目标:
⒈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⑵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⒊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⒋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教时:1节
教学准备:小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动与静》。在上新课以前,首先要弄清楚,我们习惯上是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的?我会利用小车来模拟这两种状态,请分析一下,对你们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教师演示:第一次让小车行驶一段距离,第二次让小车不动。
●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模拟,帮助学生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明确一般我们是如何解释运动与静止的。
二、新授:
⒈●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师:现在我要求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设计意图:通过叙述生活中的一个事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相对运动”的问题。
⒉●运用多媒体演示公园中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常常会不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行探究一个具体的例子,分析出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⒊●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用媒体展示一段动画(潘冬子站在竹排上向下游运动,配上相应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激起疑问:以什么为参照物时,说“竹排”是运动的?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时,说“青山”是运动的?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交流,能说出“竹排相对于两岸或岸上的树的位置改变了,所以说竹排是运动的;青山相对于竹排或潘冬子的位置改变了,所以青山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如果以潘冬子为参照物,竹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进一步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明确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同时鼓励学生用科学、有条理的语言进行表达。
三、拓展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巧妙地应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为我们服务。
媒体展示一幅动画(皮带运输煤炭)。
让学生讨论回答: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煤炭是运动的;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煤炭又是静止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简单小结本课。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动与静》说课稿
郝业红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七课《动与静》。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及学习情况)
在学习了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之后,本课开始进入本单元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运动。在本课中,将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如下。
1、探索目标:使学生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学生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学生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3、知识目标:学生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4、重点和难点: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的动与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我在设计这一节课时,定位在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科学,以学生生活中的科学为学习的起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只要我们能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能认识科学的真面目,因此我采用了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三、教学设计
(一)、设计特色:
围绕“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师生交流。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开始,我首先由问题导入,提出一个学生也有亲身感受的问题,一个小男孩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
“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有过这样的发现吗?”听到这个问题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课堂上,于是回忆起坐车时的体验,“坐在车里看见地面上原来不动的房屋和树木都往后走”,“实际上是车在地面上行驶”等。然后从这些疑问入手,接着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假如你站在路旁,你认为那些房屋和树木还是运动的吗?”激发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接着我又播放一段坐在汽车里游览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看完视频后,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兴趣更浓了。
2、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安排了让学生默看课文中“荡秋千”这一部分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同学来讲,秋千的男同学对于自己来讲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课文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是静止的,是将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判断者自己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接着在播放一次坐在汽车里游览的视频,让学生再次熟悉判断物体动与静的方法。
3、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就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奔腾的骏马》,让学生判断视频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又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分析课文中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最后让学生分析电风扇工作时各个部分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体会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我也感到,跟采用传统手段教学相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轻松。
第二篇: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
夏运库
教学目标
知识: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能力: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具准备:结合学校条件选择研究所需要的材料,如秋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问: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忆坐车的体验,说出自己的发现,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分析研究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乘车的经验,讨论分析:自己坐在汽车上静止不动,对于自己来说,汽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汽车对于地面上的房屋或树木来说,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由于站在不同的角度,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得出的答案是不同的。这里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一定要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为参照物来判断,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
评:教师能从学生汇报中顺藤摸瓜、穷追不舍,紧抓学生语言的片面性及时给予反诘,这样的引导不仅有较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又具有隐蔽性。它不会让学生感到突然,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引导。
2、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三、加深巩固
1、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观察教材23页插图,分析“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观察教材24页插图,分析“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通过以上活动,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不同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课外探讨
“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注意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及时与学生交流研究情况
课后小记:
开放的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和探究的机会,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
第三篇:动与静教学设计
《动与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理解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能在具体情境中以不同的参照物判断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过程与方法:在坐汽车、荡秋千、乘电梯的实际生活中体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能够选取不同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三、教学难点: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原理的掌握
四、教具准备:汽车大树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利用自身位置的改变来让学生理解运动与静止的概念)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的两组动作:注:①师从甲地走到乙地②师在原地静止3-5秒钟
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第一组动作:师从甲地走到乙地。第二组动作:师在原地没动。
师:你是以什么为标准说我动了呢? 生:以地面、以讲桌、以学生课桌…… 师:你又是以什么为标准说我没动呢? 生:以地面……
师:是啊我们判定一个人或物体是否运动时总是先找一个标准物,把它看做静止不动的,然后看这个人或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是否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位置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运动了,没发生位置的变化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静止的。
哎~今天我坐公共汽车来邢台的时候遇见了一件有趣的事我给大家讲讲---
在我座位的前方坐着一对母女,女儿有5、6岁的样子很可爱,妈妈和女儿一边吃东西一边通过窗口向外看风景。突然,就听到女儿大声喊道:“妈妈,妈妈,你看大树在往后跑!”妈妈看了看窗外说:“傻孩子,树又没长腿,怎么会跑啊?”咦?我听了后也看看窗外,是啊,树怎么在往后跑呢?不仅有树,连房子也在向后退呢,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生:我遇到过……是的…..师:这个事啊我昨晚就琢磨起来,后来我做了汽车模型和大树模型,我就这样试试做做边说边演示……
得到结论:
1、以大树为参照物时(大树不动),汽车在向前运动。
2、以汽车或车上的人为参照物时(汽车不动),大树在向后退。初步树立找不同参照物结论不同的观念。
(二)荡秋千 运用多媒体演示 “荡秋千”的片段。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三)出示男孩坐电梯和旋转木马以及动态电风扇幻灯片,逐一让学生仿照前面方式分析男孩的运动情况。
课堂小结:今天陈老师带来了几个我们身边的小事例,都说明对同一个物体来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还是静止就会改变,这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四)出示红星照我去战斗歌曲中潘冬子坐小竹排去参军的影像片段,留下作业:歌词中所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中动与静。
第四篇:动与静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动与静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材料与用具: 电扇,多媒体课件。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1.举例探讨
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教师: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提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拓展活动: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完成(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秋千上的人
静止
地面上的人
运动
.秋千上的人
运动
地面上的人
静止
2.研究的物体
参照物
位置是否改变
动或静
乘客
地面、树
改变
动
乘客
司机、汽车
没改变
静
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同学发展为本”,让同学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同学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就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又让同学回到课文中,分析课文中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最后让同学分析电风扇工作时各个局部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发展了同学的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同学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同学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我也感到,跟采用保守手段教学相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得轻松。
第五篇:《动与静》教学设计与反思
《动与静》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位置与运动》单元中的第三课。在这一课中,将向学生解释什么是运动,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虽然选择的学习内容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要求比较高,引导难度把握不好,就会影响学生的探究开展,最终影响学生对运动的认识。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安排: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教学目标:
⒈探究目标: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⑵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⒊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⒋环境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学重难点: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教学准备:小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动与静》。在上新课以前,首先要弄清楚,我们习惯上是如何判断运动和静止的?我会利用小车来模拟这两种状态,请分析一下,对你们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教师演示:第一次让小车行驶一段距离,第二次让小车不动。
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
二、新授:
⒈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师:现在我要求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⒉运用多媒体演示 “荡秋千”的片段。
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⒊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三、拓展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四、简单小结本课。
《动与静》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我让学生看课本中“荡秋千”的插图,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坐在秋千上女孩的角度来看,秋千上的男同学和她自身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所以她认为秋千上的男同学是静止的;而对于地面上的女学生来讲,秋千的男学生相对于自身来讲位置在不时改变,所以认为秋千上的男学生是运动的。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中判断秋千上的男同学是否运动,是将秋千上的男学生和判断者自身作比较,看两者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说一个人或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一个参照物来说的,人或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人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之后,我让学生分析课文中三幅图里戴帽子学生的运动情况(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复习了刚刚学习的运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