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21:1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篇: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能够区分天气与气候,在生产、生活中会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能够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要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要认识到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区别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2、能够正确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通过播放不同地区的生活环境图片,说明人类生活的环境存在很大差异,让学生思考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气候)“那么世界的天气与气候是怎样的呢?这一节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吧。” 投影:

第四章 世界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讲授:播放“上学路上的四幅图”,请同学们思考:这四幅图中分别是什么样的天气?(晴、雨、大风、雪)有何感受?学生回答天气变化快还是慢?引出“天气”的概念与特点。投影:

一、天气

1、概念

2、特点

讲授:“天气是多变的,怎样才能知道每一天的天气状况呢?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谁知道得多?”(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投影:关于天气的谚语。

过渡:“光靠谚语是不能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每天的天气状况呢?”(看天气预报)

讲授:“通过什么来知道天气状况呢?”学生:“要靠卫星云图”。投影:卫星云图。

讲授:讲解卫星云图上的蓝色、绿色、白色分别代表什么?然后让学生看图回答,青藏高原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天气?

设问:在天气预报图上怎样识别天气情况呢?(根据天气符号)

投影:“常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忆天气符号的比赛,看哪一组记得又对又快。

2、选择几个天气符号,看谁画得好。

投影:“相信你能行”(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获取地理知识)。

讲授:结合“沙尘暴”的符号,补充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同时让学生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什么经常发生沙尘暴?应采取什么措施?(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投影:“风”的符号,设问:如何识别不同的风呢?(说明:第一,什么是风杆、风尾、风旗。第二,风向的判断。第三,风级的表示方法。)投影:“考考你”(测试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过渡:“熟记了“天气符号”,假如给你一幅城市天气预报图,你能当一次预报员吗?” 投影:“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发布天气预报(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对天气符号的记忆)。

过渡:“人们知道每天的天气情况,就可以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投影:课本第59页活动2的图,解答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然后根据天气状况安排户外活动)。

讲授:让学生谈谈四个季节的特点,引出“气候”,然后让学生通过读课本,掌握气候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区别投影:判断下列词语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①风和日丽 ②暴风骤雨 ③四季如春 ④阴转多云(让学生判断,目的是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阅读“大气环境监测”,让学生知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的质量,列举一些事实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问: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哪些事呢?(学生分组讨论)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活动:搜集天气谚语,并验证其准确性。板书设计:

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

三、气候

1、概念

1、概念

2、特点

2、特点

二、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2、天气符号

第二篇:初中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的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天气、气候的一些日常生活听说过的述语。

2、识别常见的不同天气符号。

3、让学生会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培养收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2、学习人们活动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并为生活有用的理念。

二、重点

1、学会把有关天气知识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

三、难点

了解人类对大气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措施。

四、主要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通过设计课前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同学们能力

4兴趣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或现象入手,去理解知识,培养、通过问题探讨、分组讨论与总结、课堂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空气污染图片。

六、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作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并注意天气预报都预报了哪些方面的信息。、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灾害天气警报资料与图片。

七、教学时间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语:

第三篇:初中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的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的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天气、气候的一些日常生活听说过的述语。

2、识别常见的不同天气符号。

3、让学生会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探究、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培养收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2、学习人们活动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并为生活有用的理念。

二、重点

1、学会把有关天气知识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

三、难点

了解人类对大气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措施。

四、主要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通过设计课前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或现象入手,去理解知识,培养同学们能力

4、通过问题探讨、分组讨论与总结、课堂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空气污染图片。

六、教学准备

提前一周布置作业:

1、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并注意天气预报都预报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灾害天气警报资料与图片。

七、教学时间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语:

荐高一地理教案荐初中地理教案荐初一

案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荐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教学设计 [1000 [1000

[1000

(精选字]

字字字

文]

]

])

范 [1000

第四篇: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 天气与气候 教案

天气与气候

教材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首先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教材接着介绍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给出了常见的天气符号,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图,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最后教材提供的大气环境监测的阅读资料,既是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内容,又是具有前瞻性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将会像天气变化一样受到重视和关注。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能够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够体会到天气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能根据污染指数评价不同城市的空气污染状况,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设备,使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组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从环保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让学生记录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预报的有关数据,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4.通过让学生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2.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天气预报。3.学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理解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解决措施: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组织游戏、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六部分: 1.突破教材安排的顺序,将天气和气候安排在两个板块进行学习,最后进行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第1小组描述天气及有关的成语,第2小组描述与气候和气候有关的成语。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天气现象,师生运用“三板”绘制天气符号简图。4.学生模拟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城市天气状况。5.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了解空气质量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6.做一做:课堂小结,完成相关作业。

设计依据

采用多媒体及地理 “三板”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优势和自身教学条件,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角色扮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导入】天气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教师提问: 1.每天坚持收看天气预报的同学有哪些,为什么?,你是怎样收看天气预报的? 2.介绍你说看到的在6月20日期间安阳形成的11级大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哪些? 学生活动:(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已的上学、参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天气对户外活动、交通、农业生产、航海、军事等的影响)(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讲授】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什么是天气?天气的概念是什么?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天气的特点(短暂性,易变)。3.将学生分组,开展第一轮竞赛活动。

学生分成2个小组,要求各组同学通过讨论,1组的同学写出有关天气的成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认识有关天气内涵是什么),第二组同学判断下列词语和诗句反映的是否是天气,并说明理由(加深理解和应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活动】认识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状况呢? 2.(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3.展示:常用天气符号图,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形象记忆并熟悉天气符号。4.展示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学生活动: 1.学生回答:看云识天气、农谚、广播、报纸、电话(121)、上网、电视等。

2.仔细观察并议一议,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_____,绿色表示_____,白色表示______区。白色越浓,云层越____,降水量越____。3.学生根据展示的天气现象,绘出天气符号。

(图文结合。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有意注意的时间延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易于理解、识记。)

4、展示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图,由学生模拟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播报课件显示出的城市天气状况。【讲授】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提出问题: 1.今年我国南方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的成因是什么?播放视频并介绍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2.展示并介绍我国北方的气候景观,学生也可以自行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对天气的学习,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总结我们安阳地区的气候特点从而掌握气候和天气的异同。

【活动】环境质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提出问题并思考

1.安阳地区去年冬天的严重污染,排名倒数第一的现实状况以及今年的重视环境治理后的蓝天白云,说明了什么

2.你会看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吗?出示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3.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我们城市的大气环境? 讨论: 1.环境对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2.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判断出各城市空气质量优劣。

3.角色扮演:以市民、环保局的政府官员、工厂老板、农民等角色来说说怎样保护大气环境。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练习】课堂练习一.填空题

1.卫星云图是由()拍摄的地球大气运动状况图像。在此图上,蓝色代表(),()代表陆地,白色代表()。蓝色、绿色代表的天气状况是()。

2.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约()时,最低气温出现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均温最高出现在()月,最低出现在()月。南半球海洋月均温最高出现在()月陆地月均温最高出现在()月。

3.无论一月还是七月,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是受()因素影响造成的。二.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①济宁市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②台风“龙王”在福建省登录,滞留时间长达10个小时

③欧洲西部地区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

④未来的24小时内,将有6-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8度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有()A.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林地 B.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陆地

C.白色表示云雨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D.降水的多少与卫星云图上的白色深浅无关 【作业】布置作业

地理读本:基础梳理部分填写;并进行课外调查,调查红水河的污染状况,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五篇:地理教案:天气和气候 教学设计

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

【教学重点】天气预报图的使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教学手段】 录像:天气预报

计算机课件:(1)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2)天气形势图;(3)各种常用的天气符号图;(4)风向示意图;(5)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计;(6)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图。

【教学过程 】

(引课出示投影片1)你能够从投影片中读出哪些内容?

中央气象台城市天气预报:2011年 05月 28日 20时 至05月29日 20时

下载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地理上册《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天气与气候教案 授课教师:李诗伟 授课班级:116班 授课时间:2014/11/04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天气与气候 教学设计(定稿)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产、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4、......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介绍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 2.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所表......

    2018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2015年10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一、设计理念 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通......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在讲授了走进地理、地球概况与世界的居民后,安排学习世界的气候。气候是自然环境中......

    地理教案:天气和气候范文大全

    第一节 [教学目的] 1.理解的概念及其区别。 2.了解天气预报图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 4.学会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识目标 1.学会阅读大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城市天气预报图。 2.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3.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