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案

时间:2019-05-12 21:0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案》。

第一篇: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案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设计 第10周 2012.10.15—10.19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

(2)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其历史意义。(3)秦朝灭亡和汉朝的建立。课前导学::

一、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文景之治

措施: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结果: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措施:

①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

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_

三、东汉的统治

1、西汉灭亡于__________年。

2、东汉建立于__________年,定都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

3、光武中兴是_________在位时的局面。

4、东汉衰落

5、东汉瓦解

二、问题与例题

问题

一、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

1、从哪里可以看出徭役的繁重(秦始皇修建了什么?)

思考

2、繁重的徭役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呢?

思考

3、你能用数字说明秦朝的赋税有多重吗?

思考

4、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呢?

例题

1、对一个生活在秦朝的人来说,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出现()A.修长城

B.将三分之二的收获上缴政府

C.参加长平之战

D.若犯罪,家族和邻里都受牵连

变式训练: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A.摇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设计 第10周 2012.10.15—10.19

问题

二、那么是“谁”?在何时、何地发动起义?又是怎样推翻秦朝统治的呢? 思考

1、谁首先发动起义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思考

2、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原因呢?

思考

3、请同学们仔细读《大泽乡起义》图,陈胜说了什么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思考

4、起义结果如何?

思考

5、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例题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A.长平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楚汉之争 D.巨鹿之战

变式训练: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问题三:项羽、刘邦是如何推翻秦朝的统治?汉朝又是怎样建立的?

思考

1、项羽在哪一次战役中打败秦军主力的?

思考

2、项羽在巨鹿之战是怎样以少胜多的?其中有个成语,你知道吗?

思考

3、在春秋诸侯争霸的战争,也有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什么战役啊?

思考

4、就在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同时,刘邦在干什么?

思考

5、秦朝灭亡了,从此天下太平了吗?历史上又发生了哪些事?

例题

6、为什么叫做楚汉之争呢?“楚汉之争”这场角逐中最后获胜的是谁?建立什么政权?

思考

7、楚汉之争初期,项羽在实力、威望等方面都占了优势,那为什么会失败呢?

思考8,项羽、刘邦先后进行的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例题

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变式训练:“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

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设计 第10周 2012.10.15—10.19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本课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请大家找一找,哪位同学给我们大家讲讲你熟悉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三、目标检测:

1、《汉书》记载:“(秦朝)丁男(成年男子)披甲(铠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兵役、徭役繁重 B.刑罚严酷 C.赋税沉重 D.人民勤劳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①陈胜 ②项羽 ③吴广 ④刘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 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A .破釜沉舟 B. 四面楚歌 C. 揭竿而起 D. 打草惊蛇

四、配餐题:

1、陈胜、吴广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A、大泽乡 B、渔阳 C、咸阳 D、陈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3.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秦朝的暴政

B、赋税、徭役繁重

C、人民生活痛苦

D、陈胜、吴广遇雨失期 4下列历史事件与秦始皇无关的是()A、灭六国,统一天下 B、焚书坑儒

C、统一货币、度量衡 D、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5.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6.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7.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8、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B、爆发于公元前209年

C、建立了陈政权,推翻了秦的统治 D、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9、材料分析题

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阅读材料回答:

(1)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 沧源民族中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设计 第10周 2012.10.15—10.19

(2)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3)两位小队长是谁?

(4)起义有何意义?

五、学后反思

批改日期:

第二篇:第十一课“伐无道 诛暴秦”教学

七年级历史第十一课“伐无道 诛暴秦”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情况。

2、能力目标: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亡,课文完全紧扣此问题展开。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道。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从图片和史料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3.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应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入手,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4.要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从而认识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本质区别,初步懂得判断战争性质的方法。

正确认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去戍守边境,在前往渔阳戍边业的途中,遇到大雨而误期,导致起义战争爆发。但这只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从当时社会现状来看,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的暴政既指秦始皇在位期间的残酷统治,也包括秦二世时的黑暗统治,这种暴政的主要表现是:(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2)繁重的赋税、徭役(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国家)和兵役;(3)严酷的刑法(“族诛”和“连坐”);(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遇雨误期是偶然的,这只是战争爆发的表面因素,即使没有陈胜、吴广在渔阳遇雨误期,秦末农民战争也会爆发,只是时间迟早问题。所以,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力严重破坏 2.秦朝的严刑酷法有()

①人祭②人殉③炮烙④族诛③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4.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5.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二、材料分析题

6.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阅读材料回答:

①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

②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③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三、问答题

7.秦末农民战争什么时候爆发?领导人物是谁?有何影响?

第三篇: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 教学难点: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教学方法

成语故事应用法 情景创设法 讨论法

比较法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屏幕出示影片《英雄》的宣传照)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大屏幕上的人物是谁? 生:李连杰、陈道明。

师: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这部影片的名字是? 生:《英雄》

师:同学们的反映很快,下面我要考考咱们班同学的概括能力如何?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 生:答略

师:四名刺客长空、飞雪、残剑、无名一心刺秦,但最后却因两个字而放弃了,谁还记得是哪两个字?

生:天下。

师:为了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他们放弃了。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它采用的历史背景却是真实的,反映了战国末期广大人民对和平安定生活的一种渴望。那么秦王嬴政是否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呢?

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师:那么至此是不是就天下太平了呢?(大屏幕出示资料)找一位同学读以下材料: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生:阅读材料。

师:秦的统一维持了多少年? 生:15年。

师:不仅如此,希望和平安定的秦朝百姓这时也打出了“ 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起,掀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共同走进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揭开谜底找出答案吧!(板书)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活动“梦回秦朝”,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秦朝看看,看看秦朝统治末期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老师将给出四则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材料想象一下如果你来到此时的秦朝你会看到什么景象?或者直接以第一人称“我的╳╳生活”。表现形式不限。4-6人一组合作完成。(出示材料)材料一: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二: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材料三: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好,那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秦的统治? 生:残暴。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总结一下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

4、秦二世残暴统治

师:在秦的统治下,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个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生:生不如死,起义吧!

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此拉开了序幕。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关秦末农民战争的短片,由于我们是第一次接触农民起义,教给大家一个学习方法,学习农民起义要掌握五要素、三步曲。(大屏幕打出)看短片时要抓住这一要领,掌握事情的发展脉络,可以边看边记录。生:(看短片)

师:谁来给秦末农民战争分一下段?

生:分两段,一是陈胜、吴广起义;另一是刘邦、项羽起义 师:我们先看一下陈胜、吴广起义的具体内容。生:答略

师:陈胜、吴广起义的结果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 生:失败了。

师:起义失败了那么起义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生:不是,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却成了燎原之势。随后,刘邦、项羽两支起义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称为反秦的主力,农民战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师:再看三步曲,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生:答略

师:我们要看到秦末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大雨误期是导火索而已。经过谁来说一说?

生:答略。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师:结果前面我们讲过了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却成了燎原之势,鼓舞了广大被压迫人民起来反抗秦朝统治,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刘邦、项羽起义。看看大家有没有认真看短片,谁知道打败秦军主力的是谁?是哪次战役?时间?那秦三世子缨向谁投降? 生:答略

师:请同学们结合书上内容回答项羽为什么能以少胜多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 生: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

师:项羽在巨鹿之战上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与刘备争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备打败,项羽死前叹到“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结合书上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本课小结:

师:学习到这里,大家可能发现本课的一大特点成语特别多,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巨鹿之战涉及的成语是?

生:破釜沉舟

师:鸿门宴里含有的成语是什么?

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师:刘邦攻占咸阳故事里含有一个成语是什么? 生:约法三章

师:你还知道哪些与本课有关的成语? 生:答略

师:同学们找到这么多!现在老师把这些成语都列在大屏幕上: 四面楚歌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楚河汉界 指鹿为马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霸王别姬 约法三章 族诛连坐

师:下面同学们作的工作要有一定的难度了,谁能根据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将大屏幕上的成语进行排序?可以由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

生: 族诛连坐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师:完成的很好!下面的工作难度就更大了,我们看看谁能完成。谁能根据我们排好顺序的这些成语将本课内容进行总结。生:答略

拓展思维: 师:本节课在假设中开始我们也在假设中结束,现在我们假设你就是汉高祖刘邦你会在秦亡的过程中吸取哪些教训去治理国家? 生:答略

师:那么历史到底是如何向前发展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第四篇:伐无道 诛暴秦教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及楚 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导入:歌曲《霸王别姬》引出霸王项羽,引出农民起义,引出秦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1、压迫——秦的暴政

由图片引出秦的徭役繁重

(1)徭役沉重

提问:繁重的徭役有什么恶劣影响?(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田无人耕,衣无人织,秦的统治不稳。)算一算 P57页“动脑筋”秦朝服徭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5%)由此得出结论:

(2)赋税沉重。

(3)刑法严酷。(死刑有十多种,连坐、诛连、轻罪重罚等,)

(这些都说明统治者残暴,引起民怨。人们诅咒秦始皇,公元前210年,他暴病死亡。)

提问: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秦二世的统治又如何?

(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

教师小结:正是秦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人民反对秦的残暴统治成为历史的必然,点燃反秦火焰的是谁?

2、反抗——农民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

A 学生口述战争经过.(时间地点人物进过结果意义)

B教师小结: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杀秦军→→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天下响应→→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C思考:假如没有遇到雨期,还会有农民起义吗?得出秦末农民起义的必然性。直接原因是雨期延误,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D陈胜、吴广起义意义:虽败,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形象,这次起义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学生答P58页第二自然段)他们鼓舞着后世人们反抗暴政,在他们之后其他的起义军继续抗秦,最终秦朝灭亡。

(2)项羽、刘邦率军继续抗秦 提问:继陈胜、吴广之后,众义军中出了两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谁?

刘邦 项羽简介(学生自己谈谈他所了解的项羽和刘邦)

教师总结:项羽有勇、刘邦有谋,他二人互相配合呼应,秦末农民起义进入第二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与秦军展开主力决战。

1)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动脑筋”P59页,请一名同学讲述经过,并分析项羽以少胜多的原因,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源于此战役。当巨鹿之战激烈进行时,刘邦的军队呢?(学生回答)

2)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算一算,秦朝存在多少年?(公元前220年-公元前207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秦朝为什么如此短命呢?(暴政失去民心失去天下)

想一想,秦虽亡,但天下出现双雄,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怎么办?

3)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A楚汉之争的性质是什么?帮助学生区别和前面的刘邦项羽农民起义的性质

B请同学们口述历史剧──《鸿门宴》,从中领会刘邦的机智。C提问:楚汉之争的结局如何?为什么呢?(通过表格对比刘邦项羽得出刘邦得天下的原因)

教师激情:刘邦得民心,项羽失民心。二人最后一战在垓下,名曰“垓下之围”。项羽的军队中了刘邦的“十面埋伏”之计,“四面楚歌”响起,军心动摇,故而惨败。

师生共同分析项羽败之因。从而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提问:胜利者刘邦建立了什么王朝?

3、改朝换代——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他又是一位怎样的君主?下一节课讲述汉朝的历史。

教学小结:总结本课内容,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结果,分析“楚汉之争”的性质。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板书设计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压迫——秦的暴政

二、反抗——农民起义

第五篇:伐无道_诛暴秦说课稿

《伐无道 诛暴秦》说课稿

大家好,我来自十四中学的历史教师刘文敬。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伐无道、诛暴秦》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二课,主要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的历史,展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王朝迅速灭亡的过程。该课是全面了解秦始皇的重要要补充,又是掌握汉朝建立过程的必经环节,所以本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枢纽位置。

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课教学目标作如下设定:掌握秦朝暴政的表现,了解农民起义的概况,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秦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所以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由于我所教授对象为初一学生,历史知识比较薄弱,且该课内容年代久远,学生对这段历史缺乏感性认识,应该多方面调动学生思维。针对此情况我主要采用活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课前一周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排练大泽乡起义短剧,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创设情境。通过相关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

具体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创设情境,设疑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神话》为背景,出示图片,吸引学生视听,提出问题:主人公穿越时空来到古代见证了秦朝的灭亡,秦朝是怎样灭亡的呢?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点击新课。

讲授新课我主要抓住重点,把本课分为三个模块进行

1、教师引导、互动释疑 模块一 秦朝的暴政

我采用历史回放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资料,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做到论从史出,如秦朝徭役繁重,由学生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并出示秦朝大规模工程建筑图引发学生想象;赋税沉重,展示文献材料,辅之以直观数据图来展开说明,刑法严酷通过趣味探究:秦末市场上的鞋子卖不出拐杖抢手的怪现象的原因进行讲述,秦二世统治更加残酷,我用“指鹿为马”典故来证实当时宫廷的黑暗。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从获取的历史信息中产生情感共鸣,深切体味到暴政统治下人民生活的悲惨境遇,最终起来反抗。

2、汇报表演、成果展示 模块二 秦末农民起义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美感,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这个板块的主体是学生.组织学生表演大泽乡起义场景,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感知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英雄气概,突出反对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针对表演内容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如果没有遇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认识到农民战争的必然性。接着用角色换位法令学生作为百家讲坛受邀学者,来讲述秦末农民战争史实,启发学生从从时间、地点、领导者、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展开,学生讲述的过程自主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动口、动脑能力,成果展示后,我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多媒体出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一边讲解,加深学生形象思维。通过简短总结明确由于秦朝的暴政统治,最终在农民起义的战火下覆灭,从而化解重难点。

3、拓展延伸 升华主题

这一主题我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历史与现实联系的能力,我在这一环节结合鸿门宴的故事给学生讲述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设置相关问题在课堂进行讨论:刘邦为什么能战胜项羽?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巨大,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样一个主题,联系现代实际我们党和国家深入群众、以人为本、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与支持,自然而然渗透思想教育,升华主题。

小结部分举行成语故事会,让学生查找本课涉及成语来解说历史典故,并按因果进行排序,藉此归纳整理课堂内容,延伸课堂知识,在余味中结束新课。

特色

1、课中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多样活动形式,鼓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动心能力,把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3、与时俱进渗透思想教育,做到读史、育人、明智相结合,体现历史学科人文性和时代性特点,4、我还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媒体结合起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为本课的内容有因果关系,所以在板书设计上打破以往的板快式设计,采取链条式的设计方式,使课文的内容更加直观、清晰。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的地方。

老师是课堂的导演,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课堂和学生却是灵动变化的,学生的表现有可能不在教师的预期内,这会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所以课中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学生,调整教案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而不能一律按照教师的设计,生掰硬套。其次,我认为历史要察古鉴今,如讲述秦朝赋税沉重时,反观今天我们国家废除农业税,还通过各种途径补贴人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热情,达到生命化育人的效果,这点我还做得不够。

下载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一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伐无道,诛暴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项羽大败秦军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结果――刘邦建......

    《伐无道、诛暴秦》测试题[模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选择题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 C......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顺利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学案编写者:牛怀国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1

    学科网校[WWW.XKWX.COM] 全力打造一流免费网校!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 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

    《伐无道,诛暴秦》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建立》中的重点课。课本内容包括三部分: 1、秦的暴政2、农民起义推翻秦......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温故知新 1.默写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说出秦朝疆域的四至点。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记住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过程与方法:1、学会搜集成语典故的方法,积累成语故事。通过学习秦末农民......

    第11课 伐无道_诛暴秦(汇编)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