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表格版205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教会学生认字,懂得使用保养毛笔。教 学 过 程
一、认真写钢笔字(一、)观察插图,教给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1、第一页左上角
(1)这位同学用的是什么笔?是怎样握的?(2)小结
(3)学生模仿执笔方法。
2、右下角背景图
(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使用的是什么笔?他们的姿势怎样?(2)教师提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出示写字歌。
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直,纸放平,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3)学生朗读:写字歌(4)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3、小结(二、)引导动手,教会学生使用和爱护钢笔。
1、出示各种钢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钢笔。
2、小组交换看钢笔。
3、指导看图,教师介绍,教师动手操作,注意卫生。(三、)欣赏作品,激发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兴趣。
1、引导观察第二页上的图,问:从这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模仿练字。
3、作品欣赏
4、小结
二、认真写毛笔字(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1、回忆《写字歌》(1)指名读(2)齐读
2、指导
写毛笔字的姿势与写铅笔字,钢笔字的姿势一样。(1)让学生坐
(2)示范毛笔的执笔姿势。(3)学生模仿执笔
强调:五指执笔后,应做到:指实,掌虚,笔直
3、学生反复练习(三、)指导学生爱护使用毛笔。
1、观察第5页上面的图,初步认识“文房四宝”
2、观察第5页上面的特写图,体会这些学生严肃认真的练字态度,让学生通过模仿,再次训练正确的执笔和写字姿势,3、观察几幅小图,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4、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说如何正确使用和爱护毛笔。
5、收好工具。教学反思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备注
1、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钢笔与毛笔的执笔与写字姿势。
2、学生练习,教师及时纠正。
二、观察作品,掌握写字的行款。指导观察第2、3页上的钢笔字作品
1、抄写课文或作文时,应注意什么?
2、讨论交流
3、小结
三、组织练习,训练学生养成习惯
1、学生练习写钢笔字。
2、教师辅导,纠正执笔方法,写字姿势。
3、说说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四、总结,提出希望
1、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
3、提出希望
五、作业
练习如何正确使用钢笔和毛笔。
教学反思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感受诗歌的意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通过诗歌字词,感受诗歌用词的精妙。
教 学 过 程 一.出示课题并解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2、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1)教学生字:荡、桨
荡:(指名拼读生字,要求读准后鼻音dàng)
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ǎng)(2)“荡起双桨”的“荡”你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可以换哪些字?(引导思考后交流,如:划、摇)那“荡”起双桨和“划”“摇”起双桨一样吗?当你有事急着要过河,你还能说自个儿“荡”着双桨吗?“荡”和“摇、划”有什么不同之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试着做做动作比画一下。(引导学生品悟“荡”的那份悠闲,那份自在)。(3)引导读好课题
3、质疑思考:到底是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借助书后的汉语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全文。(2)卡片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浪 làng 边音;爽 shuǎng 翘舌音; 洒 sǎ平舌音)
3、默读课文,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这样悠闲地荡着双桨呢?他们为什么能如此悠闲自在地荡起双桨呢?
4、交流,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是红领巾——即少先队员在划船,因为周围的景色非常美丽,他们的心情非常快乐,所以他们悠闲自在地荡着双桨。)
三、细读课文,精读品悟 1.细读第一小节。(1)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理解诗句意思。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表示什么意思?(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词语辨析:倒影 倒映 海面()着美丽的白塔。美丽的白塔()在海面。海面有着美丽的白塔的()。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什么情况下也能用“环绕”,试着举一个例子。
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湖水的清澈)(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
指名读,集体读。
(5)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
2. 细读第二小节。(1)指名读第二小节。(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自己感到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你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试着说一说。(如果你考试考得非常好,心情非常快乐,听到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你会觉得它们在说写什么?相反呢?)(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
四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然段
2、组词:
荡()浆()推()浪()
汤()桨()堆()狼()3选字填空
1.应 映()照 答()放()倒()
2.飘 漂()浮()扬()荡()泊
教学反思
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忆:
指名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说说你认为这一段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
指名背诵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二 细读第三小节。(1)齐读第三小节。(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
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
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
(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3)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4)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三整体回读,引导质疑 配乐朗读
引导质疑:学了这课,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如:“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这句话为什么连续出现三次?)
3、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乐曲欣赏 听朗读磁带,练习有感情地朗诵 配乐朗诵
师介绍:有人给这首儿歌配了曲,变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会唱吗?(听录音,可以轻轻跟唱,闭着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交流:听着这首歌曲,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心中又有怎样的感受?能和大家说一说吗?先自个儿练习一下。交流,练习说话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板书:推
浪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
如: “谁”记“推”
“狼”记“浪”
“消”记“悄”
“西”记“洒”
“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
2、指导书写。
“荡、桨、墙”要写得紧凑。
“爽”要居中写。
3、学生练习描红。
六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
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愉快的()
凉爽的()
尽情的()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美景
迎、洒、望、听 歌唱共产党
问谁 安排
感激祖国
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的意思,初步体会“无字词典”的意思,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骄阳似火”一词,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描写夏日天气的炎热。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读书时我们经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吗?
2、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辨析:
(1)遇到不 理解的字——查字典(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
4、除了同学们交流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外,老师这儿还有一种新的方法,大家想学习吗?
板书:学会查“无字词典”
5、读题,6、引导质疑
(1)词典怎么会“无字”?什么是“无字词典”(2)怎样查“无字词典”?
7、教师小结:同学们,根据课文题目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这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本领。在初读课文题目的时候提出了什么是无字词典和怎样查无字词典的疑问,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两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二、引导初读课文
1、初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后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试着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课文生字,请同学们再认一认,记一记: 帽 蹦 解 释 断 撞 裂 嚷 仅 查 词 典 聪 突 涛 岸 岩 音 味(2)开火车读生字卡片(3)出示词语,(7)读词语:
查词典 聪明 突然 惊涛拍岸 岩石 声音 意味深长 波涛 情景 词语 骄阳似火 烈日当空 山崩地裂 解释 不断 不仅 撞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字正音
4、思考圈划:请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爸爸帮助聪聪理解了什么词语的意思?请用“——”勾出来。
5、板书“骄阳似火”、“惊涛拍岸”,并读一读,读准字音。
三、理解“骄阳似火”(即课文第2——5自然段)。
1、课文哪几自然段是介绍“骄阳似火”的,一起读一读。
2、默读课文,思考: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是怎样理解的?爸爸是怎样理解的?请分别用“——”和“~~~~~”勾出来。
3、引导交流: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上是怎样解释的?爸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1)齐读爸爸说的这个句子,试着改一改,不用问号,但句子的意思不变。
(2)交流: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3)思考: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聪聪是背的词典上的解释。
爸爸是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解释。
(4)教师引读: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有字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生接读: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
而“无字词典”上又是怎样解释的呢?——(生接读: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引导注意提示语,才能读出味道。
4、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
(学生交流后小结:结合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就是查无字词典。)
四、迁移练习:
1、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吗?
2、你会查“无字词典”吗?你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一下夏天烈日当空的情形,选择一种事物来说一说。(可以说人、动物、植物等)
3、组织组内交流后全班评议
4、课内小练笔:根据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以“今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2.初步感受文中提示语不同的位置及标点的用法,尝试着借鉴运用。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学会查“无字词典”》,你知道“无字词典”上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是怎么解释的吗?
2、那你会查“无字词典”吗?试用你的生活经历说说“骄阳似火”的意思?能用得越多越好。(相机肯定学生优秀的作业)
3、通过这个例子,你觉得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理解“惊涛拍岸”(即第6——8自然段)。
1、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
3、指导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
4、爸爸又是怎样解释“惊涛拍岸”这个词语的意思的呢?(1)交流:爸爸说:“我又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语,你看眼前这情景像不像?”(2)“眼前这情景”指的是什么呢?你能结合前文来说一说吗?(3)再次默读,圈画,交流“惊涛拍岸”的意思:
(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
5、那爸爸和聪聪之间的这段对话该怎么读呢?自己试着在组内练一练。
6、指名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
7、小结: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将自己以前知道的词语相对照,又是查无字词典的另一种方法。(板书)
三、整体回归,总结课文
1、连起来读读课文,想想现在你对“无字词典”是怎样理解的?怎样才能学会查这“无字词典”呢?
(1)自己读读,想想(2)小组里讨论一下
(3)全班交流,相机小结(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细读第9段:(1).指名读
(2)交流:你对“意味深长”是怎样理解的?可以说一说,也可以试着读一读。(3)讨论:爸爸为什么要“意味深长”地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为什么查“无字词典”更重要?怎样查“无字词典”?)(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意味深长”的味道。(5)引导练习用“不仅„„还„„”说话。
四、学习人物对话,初步感受提示语的作用及位置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直接读人物的对话
2、教师质疑:那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人物的对话,那些在对话中没有读的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3、交流(板书:提示语)引导学生感受提示语在感情朗读、体会人物心情等方面的作用
4、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看看提示语分别在句中什么位置?使用的标点有什么不同?(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组内讨论一下。)
5、师生之间模拟两组对话,18、练习用上恰当的提示语写出刚才的对话。
五、作业布置: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上合适的提示语刻画人们的一段对话。板书设计: 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树叶晒焉 结合身边事物
涌,撞,崩-------惊涛拍岸 结合眼前景象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山行》,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
⒈板书课题。
⒉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
⒊解题。
“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
过渡: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哪些景色?
三、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指名朗读古诗,正字正音,引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斜:xia)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自己读读古诗,试把相关词语画出来。
4、组织交流 板书:(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解词:“石径”(用上拆字法,“径”用查字典的方法)
四、引导精读品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1、教师试着在刚才的词语前加上括号,要求学生再好好读诗,加上合适的修饰的词语。()的山()的石径()的枫叶()的白云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诗歌,试着从诗中寻找答案。
3、组织组内交流,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4、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诗中寻找依据,以此来带动诗意的理解。
⑴()的山
为什么称为“寒山”?怎样的山才是“寒山”?
(深秋时节,草木枯萎,山上光秃秃的,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所以称“寒山”)(2)()的石径(解词:斜——弯弯曲曲)
(3)连起来读读第一句,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4)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
读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理解“白云生处”,这“人家”该画在什么地方?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有感情地吟诵第一、二句古诗,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5)()的枫叶?你是怎么知道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霜叶”“红于”
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
现在你知道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理解“坐”“爱”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6、回答问题: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
五、总结全文,体会感情。
六、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然后指导背诵。
七、作业: 介绍古诗
(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境。)
教学反思
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会古诗《枫桥夜泊》,读准“泊”,理解“泊”“对愁眠”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枫桥夜泊》,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并能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⒈背诵《山行》
⒉《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交流介绍自己上堂课的作业,加以适当评价。
二、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让学生书空。
2、指名读题,正音:泊b(领读,然后开火车读课题)解释“泊”:——停船靠岸。
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p湖泊
3、解题、质疑:
诗中点明地点的词是——枫桥;点明时间的词是——夜; 谁能连起来说说“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 猜一猜:这首诗也许会写些什么?
引导质疑:写了什么季节怎样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出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按要求自学古诗。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如果能读出诗歌的韵味就更好了。⑵自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
2、检查自学情况,引导质疑思考。(1)读生字。(2)指名读课文。
(3)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停顿。(4)引导质疑、交流:
通过你们的自学,还有哪些问题不能解决?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
(5)学生质疑后引导:你们真会思考,一下子就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那你们说这些问号你们可以怎样解决呢?
(6)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查字典、联系诗的上下文、看插图、问同学老师„„
三、再读课文,自主解疑,读懂诗意。再读古诗,尝试解疑
你们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小结引导: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解决了这么多问号。那每句诗分别描写了什么?你能自己史着说说吗?先准备一下。⒋理解每句话 ⑴理解一二句
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
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愁”,相机穿插诗人的背景资料,结合“秋天”这一特定的季节感受诗人的“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⑵学习第三、四句 指名读三、四句。回答问题。
①“姑苏”在什么地方? ②“到”是什么意思? ③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总结全诗,体会情感
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读的时候怎样才能把诗人的这种情感读出来呢?先自己练习一下,再读给组内同学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建议或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再改进一下。指名朗读,评价指导。
3、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4、练习背诵。
5、指导书写生字。
六、作业 用钢笔描红。背诵课文。
3、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首进行背诵。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秋天 景色凄凉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诗人 心头惆怅
夜半钟声到客船。彻夜难眠
教学反思
4、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引导感情朗读课题:(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二、初读课文。1.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 乳汁 奉献 整体 位置 输送 茁壮
中间 肥美 飘零 回归 葱翠 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自己再次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
2.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3、学生描红练习。
六、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4、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 奉献的人。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奉献 飘零 输送 茁壮 葱翠 整体 肥美 回归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默无闻、无私(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1.再读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2.给题目加主语(谁)“”做一片美的叶子
3.怎样做一片美的叶子?读文读句(9—11自然段)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相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5、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为了,做一个 的 吧!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4、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自己想一想,指名交流)
四、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选做题:
(1)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4、做一片美的叶子 树美
外在美:形态各异
树叶美
内在美:无私奉献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教学反思
练习1(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运用字典等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2、能结合生活场景推测词语的意思,提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联系生活场景运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学会正确运用词语
4、学写钢笔字,能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写好“左窄右宽”的三个字——味、塔、愉。
5、积累成语和古诗。
教 学 过 程
一、学用字词句
(一)第一部分教学
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和同桌协作查字典,(交流: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什么方法查字典?——音序查字法、数笔画查字法;写作文时遇到不会写的字用什么方法查字典?——音序查字法)。指名朗读词语,正字正音。(滂沱大雨pāng tuó;草长zhǎng莺飞)
3、开火车检查读词,并说说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自然风光)
4、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请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a、根据词语中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境
b、结合下一题中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朗读词语,多办法、多形式朗读(可由学生自主选择)
(二)第二部分教学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分别出示六幅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3、将词语与之匹配的画面连线。
4、情景交融,朗读词语。
5、看到这些画面,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
(倾盆大雨 大雨如注 瓢泼大雨 夕阳西沉 连绵不绝 山清水秀)
6、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
(三)第三部分教学
1、审题,读题。
2、指导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1)要求仔细而有顺序?
(2)图中描绘了夏季的小河边,环境非常优美。一位小朋友钓到了一条小鱼,他高兴地笑了。
3、小组活动收集有关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是约定俗成的词语。
4、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说。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词语丰富、用词准确。并加以鼓励。
(四)小结解词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练习1的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回忆一下,同学们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的?
1、根据词语中个别认识的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景。
2、结合书中的画面,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其实,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同学们今后要多中积累,大胆运用。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b出示:秧、塔、愉,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各是什么结构。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c出示“秧”,指导书写
d说说“秧”是什么结构,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秧”,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塔、愉”两个字。
三、读读背背
(一)学习成语
1、审题,明确题意
2、指导学习词语
(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领读,正音“根深固本 浇树浇根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3)默读这三个词语,你有没有发现这四个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4)交流:都是成语;都带有“根”字。`
3、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4、指名说说词语意思
5、练习背诵
指名读,自由练读,同座互背
(二)学习古诗 师范读古诗
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指名朗读,正字正音。
小组内互读,指名读,齐读。
解题:夜书所见 书:写 写的是什么?写的是夜里所见(的景物)。那南宋诗人叶绍翁到底在夜里见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看看这首诗到底描写了什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怎么办?(学生交流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生看图,说说说说古诗大意。(晚秋的风打着梧桐的叶子沙沙作响,使人感到天气就要凉了,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动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深夜难眠,只见篱笆边有一盏灯亮着,便知道孩子们正在捕捉蟋蟀玩呢。)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四、作业设计:
1、收集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写在好词佳句本上。
2、把练习中用“钓鱼图”的一段文字描述出来,并努力用上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
教学反思
练习1(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口语交际——小小读书交流会
2、掌握基本的书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学会书写横画。
教 学 过 程
一、口语交际
1、读题,明确题意
指名读题,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 自己最近读过一本什么书,说清楚是本什么书 书的作者是谁 主要写的什么事
也可以读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
2、质疑:读书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介绍书实际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着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吸引别人也来读你介绍的这本书,这是最终目的。
3、指导(1)、自己对照提示准备一下,试用一段通顺的话来介绍(2)、分组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说清楚是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什么事。(每人在小组里介绍,听听同学有什么建议,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试着改进一下。)(3)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做介绍。
(4)全班同学评议,引导学生做到“说话条理清晰,姿态落落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每个人把丛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练习朗读,准备读给大家听,并简要介绍一下你觉得摘抄下来的语句的最精彩处在哪?
全班交流精彩语句,组织班内学生鉴赏语句精彩之处。
每个人把丛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写在字条上,贴到黑板上,供全班同学欣赏。
6、教师总结: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今天的“小小读书交流会”是我们同学攀登书籍高峰的开端。多读书,多读好书,多与家人、同学、教师等人交流,你将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人。
二、学写毛笔字:
1、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成为一门艺术。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学写毛笔字。
2、看图,观察,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3、介绍握笔姿势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4、学习横画
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横画也不例外。它的书写方法如下 向右上逆锋起笔; 提笔圆转; 中锋向右行笔; 提笔圆转; 回锋收笔。a师范写
b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c交流展示写得好的作业。
三、作业布置:
向您推荐一本好书(要求写清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用毛笔练习书写十个横画
教学反思
5、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学 过 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
绛紫 透明 波纹 燃烧 山岭 荡起 北大荒 一碧如洗 清澈 见底 几缕
自由读。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组词:
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
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 学 过 程
一、总领全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大荒的秋天》。
师: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啊? 师:出示“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指导:北大荒的美不是一般的美,你从什么字看出来?
“真”字,对呀,只要我们注意了这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师:北大荒的秋天美在什么地方啊? 交流板书:天空、小河、原野
二、天空美 师:北大荒的天空怎么样?
出示:一碧如洗,什么是碧?碧就是碧蓝。
一碧如洗就是?(天空碧蓝碧蓝的,像是用清水洗过一样。)朗读体会天空的一碧如洗。
师:北大荒的天空,只有在傍晚时分,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怎么样呢?请你轻轻地读这个句子。出示流云的句子
师:你觉得这些流云怎么样呢?从哪儿看出来? 讲读两个重点:
(一)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要求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象颜色的鲜艳和美丽。这四个词组连在一起的时候,要有起伏。
(二)锦缎
师:作者把这些流云比作锦缎,真美啊!
1、什么叫锦缎?色彩很鲜艳、上面有花纹的很漂亮的绸缎。
2、这锦缎上面有什么?
指挥齐读“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锦缎上就这些颜色吗?其实何止这些呢?也许还有„„也许还有„„(金黄、茄紫、杏黄、玫瑰红„„)
这么多的颜色既多又美,就叫做“五彩斑斓” 师:多美的锦缎呀!齐读,体会。
3、这锦缎是谁的?(美丽的仙女)师:那更是无与伦比,再读。
4、这锦缎在仙女的手里还在不停地„„?(抖动)师:多么轻盈、多么飘逸、多么瑰丽、多么神奇,再读
5、怪不得人们忍不住赞叹“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6、总结:这北大荒的天空白天天空一碧如洗,到了傍晚,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瑰丽的画卷!拿起书,齐读第二小节,音乐起(班得瑞的仙境)
三、小河美 师:在这美丽的天空下流淌着一条小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赶快把描写小河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出示 交流点出清澈见底,蓝绸子
理解蓝绸子,看,书上,就是这条蓝绸子,光光的,滑滑的,长长的,他就是小河。这小河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看,它多么像一幅画,谁来读小河,读得清清的,谁来读小河,读得静静的。
师:这时,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了,(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引读,两遍。
师:如果刚才的蓝绸子是一种静态美,那么现在的漾起波纹则是一种动态美。小鱼的出现让小河显得更有生气。
四、原野美
师:北大荒的天空、小河是一种自然风光美,那么北大荒的原野又是一种独特的美。
师:瞧!原野热闹非凡,对比读热闹、热闹非凡,理解非凡,就是不同寻常,超出一般的。热闹非凡就不同寻常的热闹。
师:围绕了热闹非凡,作者写了那些景物?在书 上把这些景物圈出来。交流板书:大豆、高粱、榛树叶子 师:大豆怎么样?出示大豆,谁来读。
点拨:谁来读得更开怀一些,放声大笑的感觉。他们什么笑?(丰收)原来这是因为丰收的喜悦的笑。谁再来读。
师:高粱怎么样?,出示高粱,谁来读? 点拨:他们在唱什么?师:这是丰收的歌声 总结以上两样景物:大豆会笑,高粱会唱,这些都是把植物当成人来写,这叫做拟人的手法,如果,我们运用在作文中就会让文章显得生动、有趣。师:(引读)榛树叶子怎么样呢?燃烧了人们一颗怎样的心?(因为丰收而激动、喜悦的心„„)
深化:明明是哗啦拉的豆荚声,为什么会笑? 明明是高粱,为什么会唱?
明明是火红的榛树叶子,为什么会点燃人们火热的心?交流总结:其实,不是豆荚在笑,高粱在唱,而是人们在 笑,人们在唱。
师:同学们,在原野上有很多热闹的声音,听,到处是歌声、笑声;你们看到了吗?有大豆的金黄金黄,有高粱的黑红黑红,有榛树叶子的火红火红,他们都在向人们展示着成熟的美;你们感受到了吗?人们因为原野丰收而一片欢欣鼓舞、喜气洋洋的景象。齐读,体会。师:这里大豆、高粱、榛树叶子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那这一句就是中心句。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深化:原野这么热闹,他的美不同于天空、小河,你觉得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劳动创造的美)
五,总结板书 北大荒的秋天 天空 一碧如洗
小河 清澈见底 美 原野 热闹非凡
教学反思
6、西湖(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 学 过 程
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 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
二、初读课文
⒈配乐范读课文。⒉学生自读课文。
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美 连绵起伏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⑶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⑷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⒋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 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⒌查字典理解“素有”的意思。⒍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三、指导朗读
⒈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⒉学生提问。⒊教师小结。
四、作业 ⒈描红; ⒉抄写词语; ⒊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轻柔 秀
6、西湖(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⒈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西湖》这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⒉复习生字词。
⑴听写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⑵检查反馈,要求:①字形正确;②间架合理。
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㈠第1自然段
⒈教师引导: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
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⒉ 西湖是什么? ㈡第2自然段
⒈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⑴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⑵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 ? ⑶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 ⒉以读代讲,读中作答
⒊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⒋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
引导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⒌教师启发,引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硕大”是什么意思?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⒍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㈢学习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
“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请读课文。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词语。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⒈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⒉(出示2,3,4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⒊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⒋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此时如果你伴着悠扬的音乐泛舟湖上会有什么感觉? ⒌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⒍朗读: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
三、回溯全文,朗读品味
⒈我们循着“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⒉学生朗读练习。⑴自由读课文。⑵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⒉摘抄好词佳句。板书: 西湖
山峦 湖水(远眺)湖堤 小岛(近赏)华灯 琴声(夜游)
教学反思
7、拉萨的天空(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配乐《天堂》)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
板书课题:
7、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感受特点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拉萨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湛蓝、透亮)
2、再读课文,找找描写和赞美天空的词语,尽力读懂,并想想各自然段的内容
3、讨论词语 正音理解
(1)蓝宝石 纯净 明洁 神往 蓝晶晶
(2)掬 河畔 不忍 圣地(崇高、神圣的地方)
4、分节读课文,概括各自然段内容(1)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
(2)拉萨的天空纯净明洁,离人近(3)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4)拉萨的天空一年四季中蓝晶晶。(5)拉萨的天是圣地的窗帘。、小结:课文紧紧围绕“蓝”把拉萨天空独特的美介绍给我们,下节课让我们来细细欣赏。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忍:上面是“刃”,写好“丶”的样子,摆好“丶”的位置。
线:右半部的“戋”中的斜钓要有顶天立地之感,要写得舒展。
晶: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借此可帮助学生复习这种字的结构。
四、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找资料了解拉萨、了解西藏
教学反思
7、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在音乐、图片的帮助下,初读课文,感知美,学生对拉萨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认识。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在体验与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拉萨的天空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湛蓝、透亮)
2、课件出示图片。
3、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进一步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好吗?
二、精读课文,体会美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边读边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细细品读,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2、学习交流第二自然段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为什么说声音可以碰到蓝天,手可以摸到蓝天?(仿佛一切事物都被这蓝所浸润、包容,自己离蓝天很近)
(2)用自己的话说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句话的意思。(蓝天就在眼前,那么可爱,就像清澈的湖水,捧在手里,洗一洗脸,多么舒服!)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3)指名读、评价。
(4)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白云和草地映衬对照下的天空显得更加“纯净”与“明净”,天空蓝得通透、无暇,加上“白、绿”色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赞叹,拉萨的天空为拉萨增添了无限的美)
(5)出示课件:欣赏纯净、明洁的天空。(6)朗读第二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过渡:拉萨的天空蓝得这样美,如果你来到这里会怎么样呢?
(二)、引读第三自然段
拉萨的天空蓝得(),它把你的视线(),让你()不忍移开。过渡:令人神往的除了天空还有什么呢?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和刚才一样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细细品读,想想你为什么喜欢。(2)全班交流
(3)望着蓝蓝的天空和蓝天下碧绿的草地,面对雄伟的布达拉宫,你会产生怎样的感受?想说些什么呢?(拉萨的天空是美丽的、令人神往的)(4)配乐读2-4段,欣赏读。
过渡:这样美的拉萨天空作者也有千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里一句话,请看第五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理解,学着用比喻句。
(1)文中哪句话你感觉写得最奇妙?(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句子)(2)窗帘是在什么地方用的?
(3)蓝天是窗帘,什么是建筑物呢? 激励:这篇课文用了许多打比方的句子把拉萨的天空写得很美,其实,我们也能写出美妙的句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你就能学着用比喻句。(4)为了让这块神圣的地方永远保持明洁、纯净,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多么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西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光。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
三、布置作业
板书:
7、拉萨的天空 湛蓝
纯净 圣 地 的 窗 帘
教学反思
练习2(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用字词句,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2、写好钢笔字,注意带撇和带竖笔画的字的写法。
3、读读背背,积累描绘民族建筑和山水风光的词语。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⑴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题目要求(2)出示小黑板:“明镜————波纹”(3)自由读原句
(4)分别把两种解释都放入句中自由读一读
(5)根据上下文意思,谈谈朗读的感受,体会“漾”在句中的含义。
2、第二部分
(1)读题明确题意(2)自由读通读顺句子(3)小组学生合作查字典,讨论选择确切的解释 蔫:比喻小象性格内向,不好动 挎:指篮子是在小白兔胳膊上挂着的 蹑:指小彼得踮着脚,动作很轻(4)交流
3、第三部分
(1)师述: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些难解的字词的意思。(2)运用此法预习《蒲公英》一课的生字词(3)汇报交流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明确要求
2、出示8条成语,读准成语字音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3、分小组讨论成语意思,联系书中内容和插图
4、交流:
玉宇琼楼:指华丽精美的建筑物 错落有致:安排装饰得很有规律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深幽静的境地。
5、齐读,再次体会意思
6、练习背诵 自由读背 同桌互背 小组赛背
三、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讨论这几个字中的撇和竖怎样写才好看
3、指名说。小结“撇要紧缩,短而弯;竖要舒展,长而尖。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间架结构和布局
5、学生练习描红、仿影
6、反馈
教学反思
练习2(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口语交际,听到有人敲门怎么说、怎么做,懂得遇事要冷静,说话做事要得体。
2、学写毛笔字。
教 学 过 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指名读题,说说要求
2、出示投影
(1)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讨论:当有人敲门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该分别注意些什么呢? A亲朋好友或非常熟悉的人 热情接待
B陌生人 询问并想法核实
(4)教师小结:与人说话时要注意得体,态度要十分坚决。
3、小组进行分角色表演(1)自由选择情况(2)正确与错误
4、指名上台表演
5、讨论评析
6、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
1、揭示学习内容:竖
2、说说竖有悬针竖和垂露竖之分
3、仔细观察悬针竖和垂露之分
悬针竖:逆峰右上入纸,旋即右折稍按,向下行笔,渐行渐提,引申出锋,力送锋尖,悬空回缩收笔。
(1)学生练写悬针竖
垂露竖:起笔同悬针竖,中锋下行,收笔处稍顿再折向左上缩回,藏锋收笔。注意一定要保持中心。
(2)学生练习垂露竖
三、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8、蒲公英(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可爱”“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在生机勃勃的田野里,有一种小草,它们紧贴着地面,伸展着枝叶,悄悄地开出一朵朵小黄花,点缀着生机盎然的春天,它的名字叫——出示课题 蒲公英,出示课件 蒲公英特写
二、初读课文:
1、课文围绕“蒲公英”写了一件什么事?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词语可作记号。
2、检查读生字词(出示生字)。
3、生字词读准了,下面我们把课文读通顺。(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他们读通顺了吗,一边再想一想课文围绕蒲公英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读后评讲并回答问题。
三、熟读课文: 〈一〉
1、谁再来读第一段。
2、出示多媒体: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出词:绒球)
3、一阵风吹过洁白的绒球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出词:降落伞)
4、(配音乐)这些小降落伞离开了妈妈,在蓝天白云下自由自在地随风飘荡,飞向广阔的天地。我们一起读读第一段,一同体会体会。〈二〉
1、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 出词:嘱咐(告诉它们,要它们牢牢记住。)
2、嘱咐了什么?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二段,能自己读懂吗?
3、谁来读第一句?你们听他读懂了没有? 板书:别
沙漠
出词:金光闪闪 为什么看上去金光闪闪?
4、太阳公公还嘱咐了什么?(指名读第二句话。)板书:也不要
湖泊
出词:银花朵朵
是银质的花吗?为什么看上去是“银花朵朵”? 出词:迷惑
5、不仅告诉它们不要这样做,还告诉它们应该怎样做?(指名读第三句)板书:只有„„才 „„
泥土
6、齐读第二自然段。〈三〉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蒲公英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小朋友默读第三段。
2、蒲公英种子都是怎么说的?请你们把它们的话找出来再读读,边读边想它们的话是什么意思?(小声读)
3、读了第三段,我们知道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这些种子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到沙漠中去生长)有的——(到湖泊中去生长)大多数去了——(泥土中去生长)。三种做法,几种态度?(听了太阳公公嘱咐和没有听太阳公公嘱咐两种态度)
4、一二组同学读听了太阳公公嘱咐的句子,三四组同学读没有听太阳公公嘱咐的句子。〈四〉
它们对太阳公公嘱咐的态度不同,结果呢?(齐读第四段)板书:干死 淹死 茁壮成长
四、指导造句:
1、出示:嘱咐 找出文中第二段中的语句,谁嘱咐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嘱咐的?说了些什么?谁知道句中的“嘱咐”是什么意思?(再三关照)想一下,生活中谁经常嘱咐我们?(爸爸妈妈老师)你能学着他们的样子说一句吗?用上“嘱咐”这个词。(在什么时候谁向谁嘱咐些什么?)
2、出示:可爱 文中写了什么东西可爱?(绒球)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觉得哪些东西可爱?这么多可爱的东西,谁能用“可爱”说一句话? 出示句式:(1)可爱。(2)可爱。(3)可爱。
五、指导书写
“绒”记忆字形,与“戒”比较,左窄右宽,右部的第一横从中心点起笔,斜钩要舒展。“惑”上下结构,扩词。上部要扁宽。“嘱咐”记忆字形,左窄右宽。
六、作业
1、这课还有几个词语十分优美,读读记记。
金光闪闪 银花朵朵 波光粼粼 茁壮成长 竞相开放
2、完成造句。
3、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8、蒲公英(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蒲公英妈妈为她的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送他们去旅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蒲公英在旅行中遇到了些什么呢?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
2、评议
3、齐读
过渡:小降落伞门高高兴兴地出发了,太阳公公看见了对他们说了些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太阳公公的话,读一读。
2、细读太阳公公的话。
①出示太阳公公话:“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金光闪闪的地方,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齐读。
②读了太阳公公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③太阳公公为什么要嘱咐小降落伞们不能去沙漠和湖泊?
④现在就请你们来当太阳公公,嘱咐一下小降落伞们,好吗?
先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试一试。再指几名同学读一读,组织学生进行评议,要注意读出“亲切”的语气。
四、细读课文第三段。
1、师:小降落伞们听了太阳公公的话,他们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段,划出小降落伞说的话。
2、交流。(相机点拨)你读懂了谁的话?来读给大家听。学生任意选择,每段话抓住以下几点:
(1)降落伞齐声回答的话
从“一定”“放心吧”“泥土”及两个感叹号可以看出小降落伞态度坚决,指导学生读好。(2)沙漠中去生长的种子的话 “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好这句话,注意是个感叹号。它认为什么有意思?(看动画)看到金光闪闪的地方会怎么想?(充分想象)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来帮助他们读好种子的话。(3)到湖泊中去生长的种子的话
出词:波光粼粼 “波光粼粼”什么意思?(看动画)它为什么认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它带来快乐?会怎么想?(充分想象)
通过指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来帮助他们读好种子的话。
3、指名读这三句话,引导学生进行评议,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第一颗小种子轻视土地、向往沙漠的语气和第二颗种子得意的语气。
4、前后四人一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3节,小组商量决定采用什么方式。
5、抽2~3组朗读,评出最佳小组。
6、假如你是太阳公公,看到这两个小降落伞向沙漠和湖泊飞去,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五、细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过渡:小降落伞们最后的结果怎样呢?
2、自由读课文,指名说说各有什么结果。
3、小组讨论:它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4、派代表进行交流。
5、假如你就是那颗落进沙漠或湖泊的小种子,你快要渴死了,快要淹死了,这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六、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七、作业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板书: 8 蒲公英
沙漠 金光闪闪 干死
湖泊 银花朵朵 淹死
泥土 黑黝黝 茁壮成长
教学反思
9、三袋麦子(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 学 过 程
一、导
一、导入: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板书:齐读,指导“麦”字上下结构,竖在竖中线上,“子”轻声)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二、初
二、初读指导
1、自
1、自学课文
(1)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先读课后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 A、出 A、出示词语 馒头、憨厚、搬、节俭 防止、拜访、仍 虫蛀、至今 B、自读
C、细心的同学找找各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 D、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1、提出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复读
2、学生自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评价,奖励 四、三读课文
1、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懂一些词语意思呢
2、学生自读
3、交流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五、表演朗读:
1、读了这个故事,在小猪、小牛、小猴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呀,为什么?
2、指导口述
3、戴头饰到讲台边表演边朗读
六、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这课中的生字你是怎么记的吗?
2、学生口述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教学反思
9、三袋麦子(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⒉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物的美好品质。
教 学 过 程
体会三个动
(一)、复习巩固 1.出示词语:
麦子 迫不及待 保存 杂粮 节俭 防止 搬到 拜访 仍有 ·
·
·
·
· ··
·
· ·
神秘 收获
·
·
馒头 烙饼 发霉 虫蛀 添舌头 憨厚 麦囤 ·
·
·
· ·
·
· 2.齐读词语
3.师述:上节课我们已经能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现在请认为自己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把课文朗读一遍。4.学生齐读课文
5.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还要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第一部分(1-4)
1.教师设问质疑: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从土地爷爷那儿得到了一份节日礼物——一口袋麦子,它们是怎样处理自己那口袋麦子的?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2.学生自由轻读课文
3.指名回答:小猪怎样处理那口袋麦子?(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吃光”(2)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3)指导朗读 ①提问:但小猪得到麦子时,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它说的那段话? ②相机出示红线,划出小猪说的话 ③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点评
④ 教师小结:我们要抓住关键词“太棒啦”“最爱吃”,带着小猪高兴的心情来朗读。⑤ 齐读第二自然段
4.过渡:那么还有两个动物是怎样处理那口袋麦子的呢?(1)指名回答 相机板书:“保存”“全种下了地”
(2)提问:小牛看到麦子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请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用“·”圈出表示顺序的词语。(3)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4)指名读用“——”划出的句子(5)指导朗读
① 口述:刚才我们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② 学生轻声读课文
③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捧起”“看了又看”“心想”等词语细致描写了小牛得到麦子后的表现。“先„„再„„”这个句子告诉我们小牛是多么细心。)④ 齐读第三自然段
(6)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刚才通过朗读,同学们知道了小猴的思路与小猪、小牛完全不同,它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三个动物对三袋麦子采取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那么一年后,当土地爷爷再次来访时,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是怎样看待的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找一找有关的语句,用笔画一画,并读一读。
(三)、教学第二部分(5-9)1.出示
土地爷爷 夸 谁
怎么样?
2.学生轻声读课文,分四人一组讨论、交流。3.指名回答,完成表格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小猪 憨厚可爱 小牛 节俭 小猴 聪明能 干” 4.教学第六自然段(1)出示课文 插图
(2)口述:刚才我们齐读了课文,又轻声朗读了课文。现在我们换一种朗读方法,老师读到哪儿停下来,就请同学们接下去。
(3)师述:白胡子的土地爷爷,拄着拐杖来到了小猪家,小猪看到土地爷爷,说——(生齐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的那袋麦子,那可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可惜只吃了几天。)说着,小猪好像又——(生齐说;回味起馒头和烙饼的香味)不由得——(生齐说:舔了舔舌头。)看着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土地爷爷忍不住——(生齐说:哈哈大笑。)(4)口述:读了课文,你们认为小猪怎么样?(憨厚可爱)说说你的理由。(抓住“最好吃”“只吃了几天”“回味”“舔了舔舌头”等词语体会小猪的“憨厚可爱”)(5)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朗读、齐读(教师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朗读)5.教学第七自然段
(1)指名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七自然段(男同学演小牛,女同学读旁白)(2)提问:你们觉得小牛怎么样?(节俭)说说你的理由。从“至今”“仍有”可以看出小牛很节俭)(3)指导朗读
男同学读小牛,全体女同学读旁白 6.教学第八、九自然段
(1)口述:白胡子的土地爷爷拜访了小猪、小牛后,最后来到了小猴家,谈起了去年的那口袋麦子。大家想一想,土地爷爷会怎么问小猴?(指名回 答)小猴又是怎么回答的?(小猴“神秘”地说:“请跟我来。”)
(2)口述:小猴没有直接说出它的那口袋麦子现在怎么样了,而是卖了一个关子,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那口袋麦子现在怎么样了吗?我们一起跟着小猴去看一看。(3)师引读,生跟读
土地爷爷跟着小猴到里屋一看,啊,麦囤里堆得——(生齐读:满满的)小猴说——(生齐读: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生齐读:你真聪明!真能干!)(4)口述:土地爷爷兴奋地夸小猴聪明能干,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小猴聪明吗? 为什么?(小猴把一口袋埋葬变成了更多的麦子)(5)指导朗读 ① 提问:小猴的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高兴、自豪)(教师相机指导,通过“拉着”“神秘”“都是”“您带一些„„”等词语体会小猴自豪、喜悦的心情)② 指名朗读,齐读
7.口述:这部分课文全是人物的对话,请同学们再次轻声朗读课文,体会一下 每个人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同桌之间可以分角色互读,听一听你的同桌读的怎么样?(学生轻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1.出示:比一比,看谁的做法好? 2.分组讨论、交流
3.请同学各抒己见,说一说谁的做法好
4.师述:小猴的做法最好,它考虑得很长远,我们给小猴加三颗星。我们一起夸一夸小猴。(生齐说:“小猴!小猴!你真棒!”学生边说边拍两下手)5.提问:那么小猪、小牛的身上有没有优点呢?(指名回答)
6.师述:小猪、小牛的做法虽然没有小猴好,但在它们身上也有可取之处,我 们给它们加两颗星。(闪烁两颗星)
7.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性格各异,然而都很可爱,小猪憨厚得可爱,小牛的可爱在于节俭,小猴的聪明能干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则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10、哪吒闹海(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学习,能有感情地朗读,说说“打死夜叉”的经过。
教 学 过 程
一、解题质疑
1、板书:哪吒。学生跟读,读准音
2、你对哪吒一定不陌生,说说你的哪吒的了解。
3、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好,大家知道得挺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说的就是哪吒出生后不久大闹东海龙王的故事。板书:
23、哪吒闹海
4、“闹海”的“闹”是何意呢?查字典明确,闹:吵,扰乱,搅乱。“哪吒闹海”就是哪吒搅乱水晶宫,闹得天翻地覆。
5、你认为课文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归纳:为什么闹?怎样闹海?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再读课文,读通语句,思考问题。
3、检查词语:(着重朗读)称霸一方 作恶多端 兴风作浪 胡作非为掀起滔天巨浪 吓了一跳 摇晃起来 嗷嗷直叫气冲冲 捉拿 火焰 紧紧裹住 随即 砍 扔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五自然段
1、读了课文,你能解答“哪吒为什么闹海”吗?
2、东海龙王掌管人间降雨,经常仗着自己的权势不讲道理,干尽了坏事,龙王做了哪些坏事? 龙王让海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使渔民不能下海捕鱼,就叫“兴风作浪”;龙王做了这么多坏事,真是“作恶多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点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整天“胡作非为”;龙王这样蛮不讲理,倚仗权势,欺负百姓,“称霸一方”,真可恶!
3、谁来读好第一句。
4、所以,勇敢的哪吒决心——(接读第二句)
5、你能解答“结果怎样”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哪吒是怎样闹海的呢?”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过渡:要惩治龙王,先得搅乱他们居住的水晶宫。先来欣赏一下哪吒搅乱水晶宫的场面。[板书:搅乱水晶宫]
3、范读第2自然段。
4、哪句话具体写哪吒搅乱水晶宫的?(指说)
5、指导朗读第二句。(注意“一摆”、“滔天巨浪”、“摇晃起来”)
6、水晶宫摇摇欲坠,龙王——(接读第三句)(注意“吓了一跳”“连忙”)
7、齐读这一自然段。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指导读好§3第一句。
2、没想到哪吒可有本事啦!范读第3自然段。
3、练习朗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刚才哪吒打死夜叉的场面。[板书:打死夜叉]
4、指名朗读。
5、齐读第3自然段。
6、你能看着挂图,讲一讲哪吒战夜叉的场面吗?
7、哪吒又是怎样大战三太子的呢?下节课欣赏。
六、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澡” 观察三个“口”的变化,仿写。
“晶” 观察三个“日”的变化,仿写,组词。“混”、“晃” 的“日”该怎样写?仿写。“扔” 注意笔顺
“砍” 左部“石”窄、矮,右部“欠”撇捺舒展。
教学反思
10、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1、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明辨面对暴力的正确做法。
4、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 学 过 程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1、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他会叫些什么呢?
2、你来读好这句话。
3、接下来是哪吒勇战三太子的精彩场面。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挑最擅长读的一句读给大家听听。[板书:打死三太子] “气冲冲”可加表情、动作 “一闪身”、“立刻”“紧紧裹住”
4、欣赏“大战三太子”的场面
5、你能把这一幕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吗?
二、叙述经过
1、课文写哪吒闹海时,就是这样,先写哪吒用混天绫搅乱水晶宫,接着写哪吒战胜夜叉,最后写哪吒大战三太子,一步一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清楚了。
2、你也能这样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说说哪吒闹海的经过吗?
3、引读第5自然段。
三、模拟辩论
1、其实,龙王并为善罢甘休,哪吒打死了巡海夜叉和三太子,他一状告到玉帝处,要玉帝主持公道。咱们来模拟开庭,龙王成了原告,哪吒成了被告。老师做一回法官。
2、推举一名同学做龙王,一名同学扮哪吒。其余同学可以发言,在龙王理屈词穷的时候帮他辩一辩,在哪吒哑口无言时为他据理力争。
3、为了让他俩能在法庭上说得清楚明白,陈述理由充分,先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提纲供大家思考。
出示提纲:
【龙王一方】你状告哪吒的理由是什么? 面对你以前犯下的罪行,你的态度如何?
当哪吒例举你平常犯下的罪行,你又不得不承认时,你该如何强调你告他的理由? 【哪吒一方】龙王告你打死他的巡海夜叉和爱子,按一命偿一命的说法,你如何为自己辩解?如何例举对方的罪行?
你出于义愤,为民着想,百姓都很感激你,但你毕竟出手杀了人,你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不妥之处吗?
4、总结:大家说得头头是道,据理力争。生活中,我们要遵纪守法,不能因报仇而随意伤人,更不能做非法的事。
四、扩展阅读
1、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哪吒闹海后,龙王的确没有善罢甘休。他的确把哪吒告到了天庭。可哪吒呢?大祸要降临,他居然一不小心又闯祸了。请读《哪吒试射震天箭》一文。
2、他闯什么祸了?
3、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怎么办?请读《莲花化作血肉身》。
4、重生的哪吒又有了风火轮、火尖枪、灵符秘诀,本领更高强了,可他却与自己的父亲结下了仇。这是怎么回事?请快去阅读《封神演义》。
5、读了这么多哪吒的故事,在你心目中,有了一个怎样的哪吒? 出示:()的哪吒
6、除了哪吒,你还了解《封神演义》中哪些人和事?
7、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这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谁了解其中的典故? 这姜太公钓鱼,线上只穿一枚直针,且没有鱼饵,怎么钓得到鱼呢?真是个怪老头。可就是这个怪老头,七十二岁下山,扶助周武王灭了商朝,建立西周王朝。按照征战中的功劳,姜太公给各路神灵鬼魂封了神号,所以书名为《封神演义》。尽管这是一部神话小说,但也反映了现实生活,如商纣王整天吃喝玩乐,不离朝政,最后被灭了。如东海龙王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恶霸。然而,邪恶终究被正义战胜。我们课文中的哪吒后来也帮助姜太公一起征战。欲知其中精彩故事,快去读读这本《封神演义》。
五、作业:把这则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龙王父子 闹水晶宫
———— 哪 吒 闹 海 打夜叉 太平日子 兴风作浪 斗三太子
教学反思
练习3(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1、阅读短文,了解种子传播的方式,能用通顺连贯的话说说。2、2、成语和儿歌的意思,能朗读背诵,增加积累。3、3、解写钢笔字要站得稳,上下中心必须相对。掌握笔画“点”的运笔方法。
教 学 过 程
学用字词句 一、一、读懂短文
1、椰子树的传播种子的方式很有趣,你知道吗?自由朗读短文,读通读准。
2、理解字意:“漂流”、“漂浮”有什么区别?“流”和“浮”两个字的意思有什么区别?找出含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说说意思。(漂浮:强调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文中指“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不会下沉,所以用“漂浮”。漂流:指浮在水面上流动。“重新安家”:椰子树的种子原来在什么地方?现在又到了什么地方?这就叫做“重新安家”。
3、再读短文,说说椰子树是如何传播种子的。二、二、拓展交流
1、观察画面,图上画的各是什么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
2、它们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用线连起来,并说一说。(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的种子带刺,能挂在野兔等动物身上传播,豌豆的种子能自身弹射,葡萄的种子靠小鸟传播。)
3、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三、三、说话训练
1、选择一种植物,说说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要说得具体些。(小组交流,班际交流)注意要用规范的语言说。
2、用几句话写下来。资料链接:
1.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2. 诗歌《植物妈妈有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摘自人教版语文第三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植物种子传播的奥秘
在夏末秋初时,当你走进野草丛生的山野时,常会听到“僻拍”、“僻拍”的响声,有时甚至会受到突然的袭击。原来这是一些植物的果实已经成熟,由于果皮的爆裂,产生出一种弹力,把种子飞弹出去。以这种方式传播种子的植物有绿豆、大豆和豌豆等。
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北部的有一种叫“喷瓜”的植物,它的果实成熟以后,只要受外力稍一触动,就脱落下来,里面的种子随着一股粘液突然地喷射出来,射程可达2m远。如果喷在动物身上,粘液就把种子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着动物的活动而传播开来。
有些植物的果实有很锐利的钩刺,可以很牢固地附在人们的衣服上或动物皮毛上,从而得到传播。一些坚果,常为松鼠等动物所搬运并埋藏在土中,结果未吃完的坚果发芽出土,长成植株。有些果实和种子的外表附有肉质的附属物,当蚂蚁吃食附属物时,也能将种子带走。有许多美味的浆果,如葡萄、樱桃等,被鸟类吃了以后,果皮虽被消化了,但种子有坚硬的种皮或核保护,随粪便排泄后,仍能发芽生长。人们曾在水栖候鸟的脚上所粘附的泥土中发现有很多微小的水生植物种子;也曾在候鸟的羽毛上找到许多植物的孢子,通过飞鸟,一些植物的种子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通过风力散播种子和果实的植物,种子和果实多半细小而轻,能够悬浮于空气中,被风吹送到很远的地方去。桦木的翅果能够飞离母树达1.6km;云杉种子能够飞得更远些;蒲公英的果实成熟时,外皮长着一簇绒毛,象一个个白色的小“降落伞”,在微风中飘荡,可以降落到很远的地方去;柳树在晚春季节种子成熟,它的外围长着密密的洁白纤细的长毛,借助风力传播开来。
一般水生植物或沼泽地带的植物,果实和种子是借流水传播。水流可携带藻类和水生霉菌的孢子。椰子树生长在海边,其果实的外果皮疏松,不透水,可以飘浮在水面,其种子能够在海上飘流几个月,不断吸收椰壳内贮藏的养料和水分,随海浪传播得很远,直到到达新的海岸并生根发芽。海蓬子常生长在湖边,它的果实附着一个船形的花被,能象“小船”一样到处飘。
读读背背 一、一、熟记成语 1、1、今天学习的成语中都带有动物的名称,有些字还听难读准的,先读一读。2、2、指名读准成语的字音。3、3、说说成语的大致意思,了解一些关键字的意思。4、4、自读,发现这前后两个成语有什么特点?(两两对仗的)5、5、背诵熟记。二、二、背诵儿歌 1、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2、你最喜欢哪一句?读给大家听听,读了这句诗句,你脑海中出现怎样的画面? 3、3、有感情地朗读。4、4、背诵。写好钢笔字
一、观察字形,读懂“我的发现”。
二、结合例字,谈谈该怎样做到“上下中心必须相对”?
三、描红临摹,评价反馈。学写毛笔字
一、揭题:学习“点”的运笔方法。
二、观察两个点的不同:第一个“点”为右点,团身,躬背,平腹。第二个“点”为左点,向左倾斜,站得较直。
三、教师边讲解要点边示范两个点的写法。
四、观察例字的写法,不仅注意“点”的写法,也要注意其他笔画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反思
练习3(第二课时)教 学 目 标 备注
1、了解生活总可能遇到的意外,告诉学生遇到意外的经验,懂得求救的方式。
2、学写毛笔字。
教 学 过 程
学习“口语交际”
一、导入话题
1、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意外事件,当事人是怎样面对这些意外的?结合生活及电视中见到的事例说说。(火灾、落水、中毒、交通事故等)
2、当意外发生时,我们要学会求救,特别是正确的自救或求救方法,板书话题。
二、组织讨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意外事件?遇到意外后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自救或求救?(市内一些常用的应急电话为:火警119;匪警110;救护120;交通事故报警122;水上交通事故报警12395等。)
首先是防溺水。一定要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紧急呼救,到周围寻找能救助的工具,如救生圈、竹竿、木板等。二是防火灾。正确使用煤气或液化气,报警呼救,赶紧逃离现场,用潮湿的毛巾捂住鼻子匍匐前进,寻找出口。三是防触电。不用潮湿的手去接触家用电器以及家电开关,雷雨天气时,不要在家里使用电视等家用电器。四是防交通意外。应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让小孩子一个人骑车外出。五是防饮食不当。有的小孩在家无节制地贪吃冷饮,导致肠
第二篇:苏教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集体备课就是年级组内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并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年级内语文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结合以往集体备课的经验,特制定本年级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工作目标:
1、每周开展一次业务学习活动,在本组内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共同提高本年级的教育教学水平。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抓紧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组织年级组内老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内涵。
三、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由三年级语文教师参加,由组长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相应安排。
2、主备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书写教案,宣讲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系统规范,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阅读主备教师教案,并对教案及主备教师的宣讲提出意见和建议,做出评价。
4、主备教师和其他教师均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工作及措施:
1、组织本年级老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认真研读各种教育理论书籍,撰写学习心得。
2、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3、认真做好年级内学生的提优补差工作,尽量照顾好班级内的学困生,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必须符合“四明确”要求: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1
《蜜蜂》: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课前准备: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第一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法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
现在你知道法布尔做了一个什么有趣的实验了吗?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a、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结果怎样?
c、同桌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实验的过程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索精神
1、细细品读,画出体现严谨科学作风的词句。引导学生从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论几个方面去体会。
a、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证实“听说”一词,体现不亲信盲从,探个究竟。
b、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个环节?
捉自家蜜蜂,便于观察;给蜜蜂做记号,为了与其他蜜蜂区别在两里外放飞,更能说明问题;叫女儿等在蜂窝旁,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考虑周密,体现做事严谨。
c、实验的结论为什么没有明确的答案?
有明确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学现象,不能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能说明他对待科学严谨,实事求是。
2、思考推测: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齐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法布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将你收集到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2
《一只小鸟》;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
2、初步练习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继续学习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
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剪纸鸟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小鸟什么事?
师:大家翻开书自己读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联系有关语句说一说。
生: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生:读书
师:从哪些词感觉到快乐?(啁啾…)你们能把他们这种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师: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师: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咱们怀着美好的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了树下玩乐的孩子,他们天天来听小鸟唱歌,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
师:默读5、6段,读到自己感受很深的句子就画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几个词语概括地写在句子旁边。交流体会(多找几个学生谈),教师投影出示有关句子,指导朗读。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2)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师:你怎样评价树下的那几个孩子?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爱护鸟类的行为?
师:读了《一只小鸟》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鸟或者孩子说?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剪的小鸟,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美丽的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美丽。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再次朗读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先学后教教案3
《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体会小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宽敞、崭新、优秀、苗圃”等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找出打比方的句子,并理解它们的意思。能用“又……又……”造句。
4、初步知道按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认识方位词,了解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方法。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能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重点:
学会按方位顺序介绍自己教室的某一地方。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大黑板就像一方土地,老师带我们在这里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二、反馈课前预习情况
1、用自己的话说说初读课文后对“我们的教室”的了解。
1、交流字词自学情况。
(1)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生字?读、记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着重正音:敞崭
●重点分析:敞、崭、喇、圃
(2)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宽敞、优秀、苗圃、栏目
(3)当堂听写生字,校正后请学生将写错的字上黑板订正,再强调。
3、通读课文
●给尽量多的学生读的机会。
●及时纠错。
●难读的几个长句重点跟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读“我们的。教室又宽敞又明亮”,理解“宽敞”,找找近义词。
2、这句话总的写出了教室的什么?
3、带着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这一段,说说你了解了什么?
2、交流。
●这一段写了教室中间(方位词,明白是什么方位)的课桌椅。(板书:教室中间,课桌椅)
●“教室里最多的要数课桌椅啦!”这一句把第一段和第二段很自然地连起来了。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
●积累好词:崭新(反义词:陈旧)
整整齐齐、闪闪发亮(写出了教室的“明亮”)
4、用自己喜欢的语调读读这段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1、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方位顺序写的段的特征,了解读懂这样的段的方法。
2、能自己找出文中的两句比喻句,并明白句意。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自己教室某一处的陈设。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到对良好学习环境的喜爱、珍惜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按什么顺序写的段落?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1)这一段话也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写的吗?
(2)想想每句话在写什么?哪几句是写同一方面的?用“∣”分开。
2、怎样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1)先看看写了哪几个方位?用“”划出方位词。(板书:课桌前面的墙上、黑板的左上方、黑板右上方)
(2)再看看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用“△”标出。
(3)用“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式说说这段话写的内容。
(4)读懂写出来的几句话,重点读懂比喻句。
A、让学生自己找出比喻句,读一读。
B、引导学生质疑:“一方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各指什么?
在学生了解了把“大黑板”比作农民耕种的“一方土地”后,启发学生联系本段第2句,理解“播撒希望的种子”,播撒下去知识的种子通过耕耘者的辛勤劳动,将会发芽、开花、结果。学生们通过黑板,接受老师的教育,学好知识和本领,长大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为祖国作贡献,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5)带着这种情绪读整段话。
(6)结合“单元学习提示”小结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①注意写了哪几个方位?②每个方位写了些什么?
(7)把表示方位的几个词写到插图的相应位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段内容。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分别用“——”和“△”标出方位词和写的内容,交流。(板书:课桌后面的墙上学习园地)
2、找出比喻句,说说意思。
把什么比作“美丽的花”?“优秀作业”与“一朵朵美丽的花”有什么相象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同学们喜欢这些栏目吗?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喜欢?朗读。
4、提供“左边、中间、右边”三个方位词,把这一段按方位顺序写的段。
(1)自由说(2)指名说(3)同桌说
四、学习第5自然段
读这一段,再一次感受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幸福。结合说说自己的学习环境,懂得珍惜这样幸福的学习生活。
五、小结
小介绍自己教室时,介绍得很清楚。先写教室中间,再写到前面的墙上,最后写后面的墙上,全文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
六、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1)中的第3—7题。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0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
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小兴安岭的树多,物产多,一年四季各具特色。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时,不仅抓住了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树木来写。作者先概括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后具体叙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最后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学生已经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和《海滨小城》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此种类型的课文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再学本课就不会那么陌生了。而且,课前布置学生进行小兴安岭的资料搜集对于学生理解其特点有一定帮助。课文的景色描写非常有特色,语句也很优美,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非常愉快和投入。
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时,可采用创设情境法、语言描述法、美读法、对比感悟法、读写结合法等,设立“创设情境——诵读感悟——体验学习——迁移运用”的学法步骤。运用句子的对比,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结合生活情境指导学生描写家乡最美的季节,实现写法的迁移、运用。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会正确读写重点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3.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4.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最喜爱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仿照本文学写家乡最美的季节。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春、夏、秋、冬”四个自然段的结构规律,学习和积累生动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积累语言。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师: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3.品悟第1、2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语。难点
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积累词语。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8个词语宝宝。看,它们来了,你们认识吗?
课件出示:冰雪消融、溪水淙淙、万木葱茏、枝繁叶茂、落叶纷飞、层林尽染、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学生齐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描写一年四季景色的词语。)师:对!这些都是描写景色的好词,我们比一比谁在一分钟内记得最多。你准备把这些词分别送给哪个季节?
课件出示图片,为图配词语,帮助学生记忆。2.激趣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地方,春天冰雪消融、溪水淙淙,夏天万木葱茏、枝繁叶茂,秋天落叶纷飞、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就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小兴安岭。在那儿,你可以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也许还可以和黑熊成为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小兴安岭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
(2)指导记忆需注意的字:侧、乳、舍、临。
教师特别指出“兴”和“舍”是多音字,在黑板上标注这两个字的两种读音,并组词。(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4.全班齐读课文。
三、归纳段意,整体感知
1.小组讨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概括自然段段意。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大花园,也是宝库。
四、读中感悟,品味语言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数不清”“连成一片”来体会树多。适时出示林海图片,让学生结合理解体会小兴安岭的树木之多。从“红松、白桦、栎树„„”中体会小兴安岭的树种多,所以说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2.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1)指导感受“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中,“抽出”用得准确、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
“雪水汇成小溪”,重点感悟“汇”字用得生动形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之美。(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写小鹿的句子。
课件出示:“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学生齐读)指导要点:加入动作演示,想象、体会小鹿愉快的心情。
五、回归整体,指导写字
1.请学生轻轻地合上书,看着黑板,试着用一两句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要求会写的字,提醒学生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3.教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
4.学生书写,教师要提醒并纠正书写姿势。5.展评书写情况。
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大花园、宝库
第二课时
1.了解小兴安岭夏秋冬三个季节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激发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最喜爱小兴安岭的哪个季节。
3.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尝试仿照本文学写家乡最美的季节。
重点
了解小兴安岭夏秋冬三个季节景色的美丽,物产的丰富。难点
找出本文的写作规律,选择家乡最美的一个季节,仿写一段话。
一、质疑导入
1.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2.过渡: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二、学习第3~6自然段,深入感悟
1.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夏天葱茏之美。
(1)默读第3自然段,探究发现这段话与前一自然段在构段上的相同之处。(也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2)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夏天草木葱茏的特点的。
第一步,品读:“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读时注意在合适的地方停顿。
第二步,默读,圈出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第三步,交流读后的感受。
第四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夏季树木的葱茏之美。
学生自读:“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突出对“浸”字的揣摩感悟。
2.分组自学第4、5自然段——感受秋冬之美。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
(1)这两个自然段的构段特点也是先写树木,再写周围美丽的景象。
(2)想象理解“献”和“刮”两个词的生动、形象。3.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小兴安岭哪个季节及理由。4.学习第6自然段。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板书:大花园、宝库)齐读第6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理清思路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相机板书:
美丽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的夏 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小分述 秋 树木、落叶、特产、药材兴冬 树木、积雪、西北风、动物安总结——大花园、宝库岭
四、找出规律,仿写美景
1.先说说课文开头和结尾各有什么特点。(课文开头概括总述了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结尾总结了全文,突出了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2.仿照课文写一写家乡的一个季节的美景。教师巡视指导。
美丽的小兴安岭 总述——绿色的海洋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夏 树木、浓雾、阳光、野花分述
秋 树木、落叶、特产、药材冬 树木、积雪、西北风、动物
总结——大花园、宝库
教学伊始,我以8个词语导入,引导学生读词语,发现词语的特点,再将词语贯穿于对本课内容四季的介绍中,学生就会在头脑中有一个整体感知。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主,设计了多种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出感情,将小兴安岭各种景物的不同特点用感情读出来,效果较好。同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感知重点词语的巧妙精彩,探究课文的写作规律,并指导学生仿写家乡最美的一个季节,因为有写法借鉴,所以学生写起来就显得非常容易了。
总述——绿色的海洋
第五篇: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欢迎访问久久试卷---------http://
课题:快乐读书屋一《为了祖国》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 认识“罗”“裕”“艰”等11个生字,学习应用多音字“华”。
3. 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华罗庚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
(出示华罗庚的图片)你们认识他吗?他也是一位值得祖国骄傲的人物,你们想
知道他们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轻轻地翻开《为了祖国》这篇课文吧!(师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 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3. 汇报交流。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注意纠正字音)
三、朗读理解,质疑感悟
1. 朗读课文。思考:华罗庚作为著名的数学家在美国可以享受富裕、舒适的生
活但他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呢?
2. 同桌互动,交流自己的看法。
3. 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集体交流。
4. 学生质疑,共同解决。
5.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华罗庚说的话。(师指导朗读,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比赛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华罗庚的爱国主义精神)
6. 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你认为小学生怎样做才是“为了祖国”呢?
-http://
欢迎访问久久试卷---------http://
四、识字
1. 学生自读生字后,同桌间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2. 全班汇报。
3.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加深对字的认知。
五、扩展延伸
交流在外国的中国科学家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事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