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么保住留下优秀学生和尖子生 保优工作总结讲话 和PPT[本站推荐]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在许校长领导下,近年来我校教学质量迅速进步,升学率显著提高。同时,尖子生的培养已成为我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尖子生的流失也成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水平的瓶颈。培优保优工作已成为我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学校安排,我在此对初2016级的保优工作进行一些总结,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x校长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指出,学校要招得好才能教得好;教得好才能考得好。由此看来,培优工作和保优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培养出了优生,才谈得上有优生可留;只有留下了优生,才能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吸引更多的优生来我校就读,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我认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用成绩留人是保优工作的核心。
成绩留人的第一层含义,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以过硬的教育教学水平留住学生。
随着我校初中特色部事业蒸蒸日上,社会知名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吸引了广大学子来我校就读,初2016级学生规模达到450人左右,其中不乏基础较好,素质较高的学生。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尖子生,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现代社会所谓的尖子生,必然是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尖子生的出现,既有偶然性,更有必然性,而必然性又远远大于偶然性。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协同科任教师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初2016级在尖子生的培养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但确保学生的学业成绩稳居全市第一名,同时,我们还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在九年级下期我们按学校统一部署,联合高中的优秀教师,分学科开设了特色课程、兴趣课程,以及专题讲座。这些趣味课程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各个学科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为他们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初2019级还举办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九年级下期我们布置了一个课本剧大赛,给了学生一个月的时间去精心筹备和训练。最后我们把7班同学的《三块钱国币》选送到市上,赢得了二等奖的优秀成绩。
通过这些举措,优秀生源经过我们初中部三年的培养,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增强,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使得xx中在xxx教育中独占鳌头,增强了学生对xx中的信心,赢得了社会对xx中的认可,让我们有了留下这些优秀生源的底气。
成绩留人的第二层含义,是利用教育局文件,大力宣传初中特色部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正视听。在初2016级九年级下期的保优工作中,我们发现某些私立学校虚假宣传,把属于我们的成绩放在自己头上,混淆视听。许多学生被其蒙蔽,上了当。所以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教育局文件的权威性,揭穿私立学校的虚假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初中部所取得的成绩。成绩留人的第三层含义是抓住我校高考成绩闪光点,大力宣讲我校高中教育优势。我校高考近年来在入学生源质量不佳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骄人成绩,综合成绩位居全市第二,并且其中不乏闪光点。我们要向学生大力宣传,以此树立学生对我校高考成绩的信心,树立学生对我校高中教育质量的信心。
如果说成绩留人是保优工作的核心的话,那么用感情留人就是保优工作的关键。初2016级从初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爱校爱班的感情,利用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学生,利用老师对学生,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感情关怀,把学生培养成xx中忠实的粉丝。具体来说,初2016级在这方面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首先是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学校领导的关怀。xx校长非常重视初2016级的保优工作,多次在面向初2016级学生的大会上发言。来自学校最高层语重心长的谆谆教导,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中考结束后,在成都绵阳的高中学校招生开始的保优关键时期,xx校长还亲自挂帅,把重点保优对象的任务分解到各个副校长和班主任身上。校长们亲自出面,和班主任一起,详细研究尖子生的情况,进行家访或者找家长来校面对面沟通。事实证明,这一举措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增加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xx校长还利用暑假的时间,带领尖子生们去北京参观了清华北大,全程和同学们同吃同住,拉近了和同学们的距离。来自学校领导的关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xx中大家长的关怀,所以据统计,初2016级排名年级前10名的优生,有8名在我校就读高中。
其次,初2016级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母校悠久辉煌历史的认识,多次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并详细地给学生讲解著名老校友对xxxx中这个母校的爱,以及给xxxx中的回报。xxxx中悠久的历史沉淀引起了学生对母校的自豪感;榜样的力量感染了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母校的热爱。这样,许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母校情结,不知不觉中变成了“xxxx中粉”。
第三个方面,班主任是感情留人的主要执行人,是保优工作中最为重要的角色。因此班主任的爱岗敬业,以及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是保优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初2016级的班主任,他们很多的子女还在读幼儿园或者小学,比如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为了家庭工作两不误,他们经常在自己的小孩下午放学后带到办公室,以便守晚读和晚自习。他们经常是解决了同学们的问题,才来理会自己的小孩。班主任的爱岗敬业,学生是看在眼里的,也感动了学生。他们也为xx中的教师做了良好的形象代言人。
为了用感情留住学生,就需要班主任深入到优生中去,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去关心他们。比较主要的途径就是经常性地找优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和关怀,拉近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保优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
班主任还要注意有技巧地、潜移默化地做好保优工作。不少尖子生警惕性比较高,很多时候不会流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需要教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不宜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而要有技巧,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想法。初2016级我们通过巧妙地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了尖子生的真实想法。比如我们采用理想目标调查的方式,问学生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想就读的专业是什么,然后再问学生要圆自己的大学梦,理想的高中是什么。事后证明,学生大多都在问卷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就为班主任的保优工作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一手材料。
保优工作除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与学生谈心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对xx中是非常有感情的,很愿意留在XX中就读高中,但是他们的家长却有不同的意见,这时候,努力争取家长态度的转变就成了问题的关键,班主任很有必要找家长多交流沟通。为此,初2016级要求班主任在九年级下期在一个月内,分多个批次找到尖子生家长谈话沟通,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这项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比如xx班xx老师班上的优生xxx
最后,科任教师在感情留人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的尖子生对某些科目很感兴趣,对教这些科目的老师也是极为尊重和敬佩。任课教师在保优工作中可以发挥自己对尖子生的独特影响力,与班主任一起联动协作,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比如„„
初中学生在校三年,除了对学校,对老师有感情之外,对班级,对同学也有了感情,我们也要着力在这方面下功夫。利用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做好重点尖子生的保优工作。
第三个方面,宣传工作也是我们保优工作的重要战场。作为公办学校,这方面我们投入的经费没办法和私立学校相比,这就让私立学校在社会上混淆视听,钻了空子,甚至对我们学校肆意抹黑。既然我们控制不了校外的战场,那么在我们学校内部的战场,就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便利性,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确保自己的尖子生不受私立学校的蛊惑,上私立学校的当。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经常宣讲我校的优势,并揭示私立学校的弊端,特别是要及时抓住私立学校的负面新闻,广为宣传。比如在今年5月份,xx学校发生了学生的意外死亡事件,我们就及时抓住这一事件,在学生中广为宣传,并利用专门的时间,给学生分析私立学校的弊端,揭示私立学校的虚假宣传。事实证明,我们初2016级的学生基本就没有流失到xx学校去的。以此类推,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宣传工作,是能够转变学生观念,避免优秀生源因受到其他学校的宣传而流失的。
第四个方面,我们建议学校多出台奖励优生政策,大力宣传,并及时发放,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用实惠的政策来留住学生。在初2016级的保优工作中,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奖优措施,比如尖子生减免高中学费,给尖子生在我校高中入学报到的奖励等等,这些措施是能够打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家长选择我们学校就读初中,一方面当然是由于我们学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学费的优惠不会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经济因素肯定也是家长和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xx班的xx同学,年级排名第十,他是一个单亲家庭,家长还是很看重学校的奖优措施的。他的家长就在我校和xx校之间犹豫。最后学校的奖优措施打动了他,最终决定在我校就读高中。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多出台奖励优生政策,大力宣传,并及时发放,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后,在初2016级的保优工作中,我们还注重展示xx中强大的软硬件实力,以此来留住尖子生。我们联合了高中的优秀教师,分学科开设了特色课程、兴趣课程,以及专题讲座。高中老师们的课堂或风趣幽默,或认真严谨,或展示自己的渊博学识,在学生中造成了热烈的反响,以此展示我们高中强大的师资团队,展示我们xx宁中学的软件实力,对保优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初2016级毕业,恰逢xx中和xx中联合打造的“未来课堂”创建,网络课堂和平板电脑的运用,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暑假期间学校操场的翻新改造,让学校面目一新。校园硬件环境的改善,让学校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美丽,也让学生对母校更加依恋。
总之,保优工作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凝聚无穷的智慧,付出艰辛的汗水,踏实地做好细致的工作。只要我们持有一种竭尽一切努力,利用一切条件做好的决心,我相信我们是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谢谢大家。
第二篇:“转提优保促”活动工作总结
“转提优保促”活动工作总结
2012年以来,交警二大队按照市局和支队的部署,以“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为主线,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核心,紧紧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和“四大建设”,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坚持“项目化管理、指标化考核、责任化落实”,扎实开展“转提优保促”活动,做到“一个创新、两个环节、两大结合”,取得了实效。
(一)创新工作思路
大队在深入学习领会全市、全局开展“转提优保促”活动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提出“转提优保促”活动要做到“一个明确、三大创新”,即明确活动任务和目标,创新工作方式,制定可行的工作计划;创新活动主题,实行一月一主题,在工作效果上加力度;创新活动机制,营造竞争氛围,用创新活力激发人。
(二)落实“两大结合”
一是把“转提优保促”活动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机结合。从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强化责任入手,积极探索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和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同时,把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其他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定,为主要内容,配套制定《关于加强大队作风建设和廉洁从警的若干规定》,坚决杜绝纪律松懈、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玩忽职守、吃拿卡要等不良作风和行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力做廉洁、务实、高效的人民满意的行政机关。二是与创建“五型”机关相结合。大队一月一调度,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注重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民警职工放长眼光、开阔胸襟,把履行好岗位职责放到首位去思考、去谋划,牢固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创先争优”的理念,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勤廉型、高效型、和谐型“五型机关”。
(三)夯实两个基础环节
一是抓机构环节,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大队成立了以副大队长李俊为组长、副教导员李新成为副组长、各科室所中队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工作总结 www.xiexiebang.com)实行“一岗双责”制度,把“转提优保促”活动纳入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全面抓与具体抓、配合抓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二是抓落实环节,从领导机构、责任任务的分解细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制度、措施等方面加以明确,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活动到位、措施到位、检查到位。
(四)注重收到实效
1、领导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班子成员通过学习,领导水平得到提高,凝聚力得到增强,形成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工作团队,增强整体发展力和创造力。
2、打牢了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大队立足实际、抓住机遇、求实创新,突出以大队、中队和车辆管理、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等“窗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执法办案场所,简化办事程序,实行“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开通“流动车管所”上门服务,通过交警微博、QQ等网络平台与网民在线互动,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对执法办案场所和业务服务窗口实时监督。
3、结合“三访三评”大走访和“四个一”工作,组织民警走村入户,开展“八个一批”活动,即:结交一批群众朋友,帮扶一批困难群众,教育一批重点交通违法人员,办理一批信访疑难案件,出台一批便民利民措施,排查一批影响群众出行安全的事故隐患,整改一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树立一批亲民爱民先进典型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和谐警民关系。
4、激发了队伍的活力,提高了民警的理论水平。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联系自身实际撰写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深刻认识开展“转提优保促”活动的实践意义,用理论的科学力量统一民警职工的思想,用理论的内在魅力激发民警职工的学习热情,为开展活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高了民警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
5、工作作风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正气得到上升,焕发出积极向上、务实工作、为民办事的活力。
第三篇:刘士合同志在全市“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刘士合同志在全市“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
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刘士合同志在全市“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对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迅速从节日氛围中走出来,全面铺开今年各项工作,从速从快抓好推进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知难而进,奋力开拓,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刚才,朱胜运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决定,对2011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莱芜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围绕开展好“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活动《意见》,并在会上进行了印发,各级各部门单位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开展好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好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事业成败和民心向背,效率影响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发展环境直接决定一个地方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这三者紧密相联、协同作用,是一个地方振兴崛起的动力和源泉所在。面对保增长、促发展的艰巨任务和紧迫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作为全市工作的总抓手,着力推进大项目,开展大招商,促进大发展,谋求新跨越。这是市委、市政府从莱芜实际出发,着眼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决策。
当前新一轮科学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能不能迅速做大莱芜经济总量、做强发展实力,加快实现奋起赶超和科学跨越,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莱芜的前途和命运。去年全市实现GDP62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2.21%下降到1.3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2亿元、仅占全省的1.2%,同比增长11.07%、比全省低14.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贷款余额等经济指标在全省占比过低、增速过慢的问题都十分突出,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与兄弟地市的差距正不断扩大。同时,与省内的一些强县比较,去年有17个县(市、区)GDP超过我市,有6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我市。同样是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同样是面对严竣复杂的形势,全国很多钢铁城市、重化工城市甚至一些欠发达地区,都抢抓危机当中的机遇,都在逆势突进,拼搏进取,大干快上,成功实现了加速赶超。困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困难面前关键看境界、看作风、看抓工作的力度、看抓落实的本事、看大干苦干抓推进的精神。全市各级必须跳出莱芜看莱芜,把莱芜放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来审视,清醒、深刻地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各种矛盾和问题,表面看是经济结构问题,但根子是发展问题。我市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指标水平的差距,根源上是干部作风、服务效率和发展环境的差距。因此,要战胜困难和危机,实现逆势崛起和跨越赶超,必须抓住“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这个根本和要害,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为保增长、促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当前,我市在作风、效率、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与科学跨越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加以治理整顿和改进提高。主要是:一些同志发展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不强,对莱芜在区域竞争中面临的多重危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同志思想境界、思维视野和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同其他地市比人均、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满足于低水平、一般化,自我感觉良好,缺乏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胆略和气魄;有些同志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特别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作风漂浮,工作不力,心思和精力没用在抓工作、谋发展上;有些同志精神状态不佳,困难面前畏难发愁、怨天尤人,消极退缩、不思进取,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韧劲和办法;有些部门和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工作节奏不快、效率不高,特别是有的单位和干部吃拿卡要,恶意刁难,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中梗阻”现象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三乱”问题突出,各种形式的涉企检查收费过多过高过滥,有些部门重收费轻服务,可收可不收的也要收,收费就高不就低,有的甚至只收费不服务;有些执法单位把罚款作为硬性指标和创收项目,以罚代管、以罚代法问题突出,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周边环境不好,霸头强揽工程、强销建材、强装强卸、强索恶要等现象较为突出,一些项目驻地村也借口集体利益高价强揽工程、索要钱物;开明开放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动接受省会济南和周边城市辐射带动的意识不强,有的区镇和单位重承诺轻落实、重招商轻安商,招商时激情满怀,签约后热情骤降,客商来时笑脸相迎,企业获利又犯“红眼病”,诚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全市加快发展的“大合唱”中还有不少“不和谐音符”,不争论、不观望、不等待、一心一意干事业的氛围还不浓厚,鼓励改革创新、宽容失误、允许失败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和干部身上,但破坏的是莱芜的形象,流失的是项目投资,损害的是群众利益,影响的是发展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学习提高、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强化监督等措施,集中打一场“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攻坚战,为服务和保障全市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今后五年是莱芜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力促莱芜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大的台阶,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奋起赶超、负重奋进。因此,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后五年全市GDP确保达到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确保达到3500亿元、力争4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达到8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把莱芜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紧紧扭住发展不动摇,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必须突出抓大项目好项目、抓大招商大投入。所有这些,最终要靠各级干部大干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要靠各级各部门单位高效率的工作,要靠莱芜大地处处优良的发展环境。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既是立足当前保增长、促发展的紧迫需要,又是着眼长远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科学跨越的战略举措,各级必须充分认识搞好活动的重大意义,高度负责、深入细致地把活动组织好、开展好,以优良的作风和崭新的风貌,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和主要任务
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坚持以“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为主线,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核心,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坚持“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突出抓干部、抓制度、抓监督、抓落实,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活动的目的要求是:引导全市上下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服务效率、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讲大局、树正气,讲奉献、重实干”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力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合力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各级要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活动开展,务求取得实效。要着重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按照“三高一大”的总要求确定工作目标。“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是市委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总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都要坚决贯彻落实这一总要求,敢于在全国全省的竞争大格局中比进位、争一流,敢于按照科学跨越的要求确立高目标、高追求,敢于树立建设“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雄心壮志,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努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区或省级高新区中排名每年至少上升3个位次;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农高区要分别在全省同类园区中争先进位。各镇都要按照“保三争四”的要求确定目标,即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保证30%、力争40%,争取用3年时间,有10个以上的镇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5个以上过2亿元,涌现出更多的经济大镇、强镇。市委、市政府对镇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对20个镇(街道)的发展寄予极大期望。只有下定决心把镇域经济发展起来,莱芜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各区、各园区、各镇要围绕上述目标,详细制定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增收等推进计划,以完成时限倒逼工作进度,以目标要求倒逼工作推进,把各项目标细化到季度、到月、到周、到日,责任到单位、到岗、到人,一步一步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高水平实现发展目标。市直各部门单位要瞄准全国全省先进水平高点定位,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综合考评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力争进入前三位。会议结束后,市直各部门单位要按照部署要求,迅速把活动开展起来,特别是在制定整改措施时,要拿出在全省争一流的工作方案。各企业要勇于担当,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奋力开拓,大干苦干,尽快做大做强。
二要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推进年”。大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要在全市迅速掀起大项目建设的热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大跨越。要明确目标抓推进。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今年过十亿元的项目必须保证3个,过亿元项目保证10个;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农高区过十亿元项目必须保证2个,过亿元项目保证10个;各镇根据基础条件分三类,一类必须保证过十亿元项目2个、过亿元项目5-10个,二类必须保证过十亿元项目1个、过亿元项目5-10个,三类必须保证过亿元项目6个,并鼓励各镇勇当排头兵,按一类确定大项目建设目标。要强化领导抓推进。市、区、镇都要成立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大项目建设,亲自研究大项目建设,亲自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抓出成效。要实行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完善“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跟踪推进。要加强大项目策划和储备。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策划编制一批产业链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其他财源项目,确保储备亿元以上生产性项目投资达到300亿元以上。钢铁是莱芜最大的支柱产业,莱钢是莱芜最大的资源。会后,发改委牵头,要围绕钢铁精深加工策划一批投资过十亿元、几十亿元的大项目。要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提高项目的成熟度,为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尽可能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要加强督导考核。对大项目的储备、开工、建设、竣工情况实行百分制日常考核,对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增加赋分权重;对大项目建设实行“月调度督查、季观摩评比”,每次观摩都现场打分、排出名次,考核结果纳入科学发展考核,并与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挂钩。请市委办、市政府办抓紧制定下发“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从速从快抓好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4月上旬进行第一季度现场观摩。
三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招商引资是加快莱芜跨越赶超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必须坚持开明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打开市门,最大限度地吸引项目、吸引资金、吸引技术、吸引人才,最大限度地集聚各种发展要素,以大开放、大招商推动莱芜大发展。要明确招商攻坚任务。突出工业项目、创税项目,瞄准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确保引进一批投资过亿元、过1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围绕确保实现大项目建设目标,层层分解招商引资任务,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注重招商选资,重点招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财政贡献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坚决不要低水平、低档次、有污染的项目。要实行分散招商、集中推进。市、区、镇三级组织200个以上招商小组,常年在外招商,及时收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并由各级领导靠上洽谈推进。上半年、下半年市里分别组织一次集中招商活动,由市级领导带队,到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福建等重点区域和城市进行招商签约,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提前对接洽谈,确保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和落地。要强化企地联合招商。充分发挥莱钢、鲁矿、泰钢、九羊等大企业的主体作用,围绕企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提高产业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做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的文章,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大格局。要完善招商政策。研究制定更加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努力在项目落地安置、税收减免、跟进服务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打造全省最优政策环境。修订完善项目异地安置政策,合理确定招商引荐方与项目落地方的责任和利益分成比例,形成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机制。完善考核奖惩政策,最大程度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四要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快莱芜跨越发展,关键在企业,重点在企业,希望也在企业,必须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尽快在全市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支柱企业、台柱子企业。要大力实施“大企业培植计划”。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实施“1255大企业培植计划”,力争五年内发展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1家、过五百亿元企业2家、过百亿元企业5家、过十亿元企业50家。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确定大企业培育扶持对象,拉出单子,主动对接,快速跟进,靠上服务,力促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各企业也要按照高点定位、跨越发展的要求,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制定发展规划,选准发展路径,策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做大做优做强。要加大联系服务企业力度。从市、区、镇干部中选派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干部担任督导联络员,对现有规模以上企业每家派驻一个督导联络小组,每组2人,离岗常驻企业,真正做到下得去、住得下、干得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前两个阶段集中活动结束之后,督导联络小组要全部进驻企业,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对包扶企业负总责。要建立健全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家参与党委政府决策制度,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加强企业家队伍教育培训,组织引导企业家提升能力、讲究诚信、自重自强、干事创业。当地企业新上项目要同样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的投资热情,支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要支持企业练内功、挖潜力、保增长、增效益。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体,实施“质量竞争力提升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一批高端创新产品生产基地;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同时,选择一批具有技术、品牌、市场优势和成长性强的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迅速膨胀,努力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五要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园区是集聚资源要素、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优势载体。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搭建新一轮发展的大平台。高新区要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要下决心尽快做大总量,提升产业、企业的档次和水平,打造内生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成为全市发展的“火车头”、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动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田”。雪野旅游区要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办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等活动,提升旅游、会展、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目前,雪野旅游区已经具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在省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要研究论证好发展定位,打造成为文化旅游的主导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和统筹城镇发展的城市新组团。莱城工业区要以承接济南制造业转移为重点,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城市。钢城经济开发区要以服务配套莱钢为重点,着力建设国内特色化、专业化的钢铁深加工基地和钢铁物流基地。农高区要以争创国家级农高区为目标,加快建设生姜种质资源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同时,规划建设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泰钢不锈钢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促进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强对园区发展的指导和管理,在市级层面建立园区发展专门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研究解决大项目统筹安置等问题;进一步理顺现有省级园区的领导管理体制,提高园区发展水平;各园区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依法依规集约节约、管好用好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镇域经济事关全市发展大局,镇域经济强,全市经济就强。要把镇域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引导各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旅游强镇、现代农业大镇,推动镇域综合实力上台阶。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积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群众创业建设发展载体、搭建服务平台,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六要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协调联动机制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完善诚信体系;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年、信贷服务企业行”活动,建立银企合作网,加强银企之间的联谊对接和信息交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力争年内2家企业实现上市,3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制定金融机构奖励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着力保障发展用地,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度,做好存量土地挖潜文章,多措并举保证项目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政治责任意识,不计代价、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要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工程,扎实推进治污减排,为新上项目腾出总量空间;严把新上项目环评关,坚决杜绝新增污染。要制定突破性的人才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我市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大力推进与国内外高层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和国家、省级研发中心。引进和用好人才,企业是主体,各个企业要学会借脑发展自己。
七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建设优美宜居城市,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集聚发展资源要素的能力。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拉开新一轮城市建设大框架的要求,抓住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的机遇,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做好控制性规划,编制重点片区详细规划,实现城市规划全覆盖。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按照“大投入、多开工、快建设、出精品”的思路,制定实施《城市建设三年实施纲要》。高标准抓好2012年确定的公共服务、环境提升、功能完善、安居建设四类工程,规划建设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和特色街、精品路及标志性建筑,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与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用市场的手段建设城市,拓展建设资金来源,努力促进财政增收。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新城镇新社区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要坚持高效能管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八要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落实好上级有关惠民政策,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幸福莱芜”建设水平。今年集中力量办好10件实事:
1、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2、提高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3、积极扩大城镇就业。
4、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5、加大住房困难家庭保障力度。
6、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7、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8、建设高标准实验幼儿园和实施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
9、建设文体惠民设施和市文化中心二期工程。
10、实施市医院扩建项目。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莱芜”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成立市委群众工作办公室,落实各单位工作责任,限期解决并跟踪督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混合编组,每周一次轮流接访,力争尽快办结全市所有积案。
九要实施“构建服务高地、打造投资洼地”专项行动。以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为重点,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招商、安商、富商、亲商的热土,打造成有利于企业成长和做大做强的沃土,打造成强力吸纳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和“洼地”。要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铺下身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研究、去落实,做到思路在一线完善、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在一线落实。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从市、区、镇三级机关部门选派干部,重点排查解决农村群众和企业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大力精简文件会议和检查评比,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会议总体压缩30%以上。召开由区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会议,严格实行审批制度。要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实行部门承诺制,各单位要将清理后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包括具体办事依据、工作流程、具体要求、办理时限、工作纪律、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各执法部门入企检查的计划等有关情况也要向社会公开,由主要负责人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公开作出服务承诺。实行限时办结制,各级各部门要在制定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时,加强研究,强化效率意识,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对企业、群众上门办理的事项,首先要告知能办不能办,能办理事项什么时候能办完,不能办理事项为什么不能办。对符合政策规定、事实清楚的事项,要当日有答复,属于市内的事项三天必须办完,特殊情况下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办结;需上级审批的事项,必须从速从快办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部门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工作不到位、服务不到位、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变执收部门到企业收费为企业到规定地点缴费,并尽快过渡到“一费制”。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实行涉企检查审批制度,大力压减入企检查次数和规模。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监管,审批部门应进必进,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加强电子监察,及时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严禁擅自设置审批前置条件以及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完善公开评议政府部门及涉民科室办法,强化社会监督。要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要明确软环境建设责任,各区、镇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是本区域软环境建设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负第一责任;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要突出抓好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各级公安机关要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治安保护。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建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政风行风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严厉务实管用的措施,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从快从严查处。(上接第一版)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核心,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坚持“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突出抓干部、抓制度、抓监督、抓落实,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活动的目的要求是:引导全市上下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服务效率、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讲大局、树正气,讲奉献、重实干”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力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招商、合力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级要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活动开展,务求取得实效。要着重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按照“三高一大”的总要求确定工作目标,努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二要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推进年”,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大跨越。三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坚持开明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打开市门,以大开放、大招商推动莱芜大发展。四要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尽快在全市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支柱企业、台柱子企业。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五要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搭建新一轮发展的大平台,促进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把镇域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引导各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旅游强镇、现代农业大镇,推动镇域综合实力上台阶。六要着力解决金融、土地、环境、人才等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七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建设优美宜居城市,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集聚发展资源要素的能力。八要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着力建设“幸福莱芜”。九要实施“构建服务高地、打造投资洼地”专项行动。要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招商、安商、富商、亲商的热土,打造成有利于企业成长和做大做强的沃土,打造成强力吸纳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和“洼地”。十要建立健全抓重点、抓发展、抓落实的体制机制,引导区与区、园区与园区、镇与镇、部门与部门之间比增量、比新的增长点、比在全省的进位,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
刘士合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是一项重大的“发展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场涉及思想、利益、制度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方法步骤,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切实把活动融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抓项目、抓招商、真干事、干成事上,确保整个活动既主题突出、达到要求,又特色鲜明、富有成效。
杨宜新就贯彻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他要求,要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突出工作重点,迅速掀起“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高潮。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提升境界这个思想保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当前莱芜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和美好前景,以思想的大解放、境界的大提升,推动全市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三高一大”的总要求,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落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要牢牢把握“保增长、促发展”这个根本目的,把活动开展与推进大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招商引资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工业经济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与破解发展瓶颈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快城市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党的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莱芜人民;要牢牢把握“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这条工作主线,大力推动作风转变,大力提升服务效率,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在全市形成促进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大项目、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杨宜新还就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会议印发了《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的意见》,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方法步骤,确定了十项重点任务。活动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习提高阶段,去年12月底市委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进行了部署,到1月底结束;第二阶段是深入查摆阶段,时间为2月上旬,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学习讨论,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完善各项制度等;第三阶段为整改落实阶段,从2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重点是落实好《意见》确定的十大重点任务;第四阶段是检查验收阶段,于12月中旬后进行。
会议对2011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市、区副县级以上干部,各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重点企业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及个人代表参加会议。
第四篇:刘士合同志在全市“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范文模版)
刘士合同志在全市“转作风提效率 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对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迅速从节日氛围中走出来,全面铺开今年各项工作,从速从快抓好推进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知难而进,奋力开拓,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刚才,朱胜运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决定,对2011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莱芜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围绕开展好“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活动《意见》,并在会上进行了印发,各级各部门单位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开展好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好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事业成败和民心向背,效率影响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发展环境直接决定一个地方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这三者紧密相联、协同作用,是一个地方振兴崛起的动力和源泉所在。面对保增长、促发展的艰巨任务和紧迫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作为全市工作的总抓手,着力推进大项目,开展大招商,促进大发展,谋求新跨越。这是市委、市政府从莱芜实际出发,着眼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决策。
当前新一轮科学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能不能迅速做大莱芜经济总量、做强发展实力,加快实现奋起赶超和科学跨越,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莱芜的前途和命运。去年全市实现GDP62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2.21%下降到1.3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2亿元、仅占全省的1.2%,同比增长11.07%、比全省低14.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贷款余额等经济指标在全省占比过低、增速过慢的问题都十分突出,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与兄弟地市的差距正不断扩大。同时,与省内的一些强县比较,去年有17个县(市、区)GDP超过我市,有6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我市。同样是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同样是面对严竣复杂的形势,全国很多钢铁城市、重化工城市甚至一些欠发达地区,都抢抓危机当中的机遇,都在逆势突进,拼搏进取,大干快上,成功实现了加速赶超。困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困难面前关键看境界、看作风、看抓工作的力度、看抓落实的本事、看大干苦干抓推进的精神。全市各级必须跳出莱芜看莱芜,把莱芜放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来审视,清醒、深刻地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各种矛盾和问题,表面看是经济结构问题,但根子是发展问题。我市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指标水平的差距,根源上是干部作风、服务效率和发展环境的差距。因此,要战胜困难和危机,实现逆势崛起和跨越赶超,必须抓住“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这个根本和要害,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为保增长、促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当前,我市在作风、效率、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与科学跨越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加以治理整顿和改进提高。主要是:一些同志发展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不强,对莱芜在区域竞争中面临的多重危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同志思想境界、思维视野和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同其他地市比人均、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满足于低水平、一般化,自我感觉良好,缺乏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胆略和气魄;有些同志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特别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作风漂浮,工作不力,心思和精力没用在抓工作、谋发展上;有些同志精神状态不佳,困难面前畏难发愁、怨天尤人,消极退缩、不思进取,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韧劲和办法;有些部门和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工作节奏不快、效率不高,特别是有的单位和干部吃拿卡要,恶意刁难,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中梗阻”现象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三乱”问题突出,各种形式的涉企检查收费过多过高过滥,有些部门重收费轻服务,可收可不收的也要收,收费就高不就低,有的甚至只收费不服务;有些执法单位把罚款作为硬性指标和创收项目,以罚代管、以罚代法问题突出,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周边环境不好,霸头强揽工程、强销建材、强装强卸、强索恶要等现象较为突出,一些项目驻地村也借口集体利益高价强揽工程、索要钱物;开明开放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动接受省会济南和周边城市辐射带动的意识不强,有的区镇和单位重承诺轻落实、重招商轻安商,招商时激情满怀,签约后热情骤降,客商来时笑脸相迎,企业获利又犯“红眼病”,诚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全市加快发展的“大合唱”中还有不少“不和谐音符”,不争论、不观望、不等待、一心一意干事业的氛围还不浓厚,鼓励改革创新、宽容失误、允许失败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和干部身上,但破坏的是莱芜的形象,流失的是项目投资,损害的是群众利益,影响的是发展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学习提高、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强化监督等措施,集中打一场“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攻坚战,为服务和保障全市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今后五年是莱芜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力促莱芜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大的台阶,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奋起赶超、负重奋进。因此,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后五年全市GDP确保达到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确保达到3500亿元、力争4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达到8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把莱芜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紧紧扭住发展不动摇,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必须突出抓大项目好项目、抓大招商大投入。所有这些,最终要靠各级干部大干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要靠各级各部门单位高效率的工作,要靠莱芜大地处处优良的发展环境。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既是立足当前保增长、促发展的紧迫需要,又是着眼长远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科学跨越的战略举措,各级必须充分认识搞好活动的重大意义,高度负责、深入细致地把活动组织好、开展好,以优良的作风和崭新的风貌,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和主要任务 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坚持以“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为主线,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核心,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坚持“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突出抓干部、抓制度、抓监督、抓落实,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活动的目的要求是:引导全市上下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服务效率、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讲大局、树正气,讲奉献、重实干”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力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合力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级要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活动开展,务求取得实效。要着重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按照“三高一大”的总要求确定工作目标。“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是市委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总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都要坚决贯彻落实这一总要求,敢于在全国全省的竞争大格局中比进位、争一流,敢于按照科学跨越的要求确立高目标、高追求,敢于树立建设“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雄心壮志,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努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区或省级高新区中排名每年至少上升3个位次;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农高区要分别在全省同类园区中争先进位。各镇都要按照“保三争四”的要求确定目标,即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保证30%、力争40%,争取用3年时间,有10个以上的镇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5个以上过2亿元,涌现出更多的经济大镇、强镇。市委、市政府对镇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对20个镇(街道)的发展寄予极大期望。只有下定决心把镇域经济发展起来,莱芜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各区、各园区、各镇要围绕上述目标,详细制定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增收等推进计划,以完成时限倒逼工作进度,以目标要求倒逼工作推进,把各项目标细化到季度、到月、到周、到日,责任到单位、到岗、到人,一步一步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高水平实现发展目标。市直各部门单位要瞄准全国全省先进水平高点定位,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综合考评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力争进入前三位。会议结束后,市直各部门单位要按照部署要求,迅速把活动开展起来,特别是在制定整改措施时,要拿出在全省争一流的工作方案。各企业要勇于担当,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奋力开拓,大干苦干,尽快做大做强。
二要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推进年”。大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要在全市迅速掀起大项目建设的热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大跨越。要明确目标抓推进。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今年过十亿元的项目必须保证3个,过亿元项目保证10个;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农高区过十亿元项目必须保证2个,过亿元项目保证10个;各镇根据基础条件分三类,一类必须保证过十亿元项目2个、过亿元项目5-10个,二类必须保证过十亿元项目1个、过亿元项目5-10个,三类必须保证过亿元项目6个,并鼓励各镇勇当排头兵,按一类确定大项目建设目标。要强化领导抓推进。市、区、镇都要成立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大项目建设,亲自研究大项目建设,亲自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抓出成效。要实行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完善“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跟踪推进。要加强大项目策划和储备。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策划编制一批产业链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其他财源项目,确保储备亿元以上生产性项目投资达到300亿元以上。钢铁是莱芜最大的支柱产业,莱钢是莱芜最大的资源。会后,发改委牵头,要围绕钢铁精深加工策划一批投资过十亿元、几十亿元的大项目。要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提高项目的成熟度,为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尽可能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要加强督导考核。对大项目的储备、开工、建设、竣工情况实行百分制日常考核,对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增加赋分权重;对大项目建设实行“月调度督查、季观摩评比”,每次观摩都现场打分、排出名次,考核结果纳入科学发展考核,并与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挂钩。请市委办、市政府办抓紧制定下发“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从速从快抓好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4月上旬进行第一季度现场观摩。
三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招商引资是加快莱芜跨越赶超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必须坚持开明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打开市门,最大限度地吸引项目、吸引资金、吸引技术、吸引人才,最大限度地集聚各种发展要素,以大开放、大招商推动莱芜大发展。要明确招商攻坚任务。突出工业项目、创税项目,瞄准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确保引进一批投资过亿元、过1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围绕确保实现大项目建设目标,层层分解招商引资任务,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注重招商选资,重点招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财政贡献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坚决不要低水平、低档次、有污染的项目。要实行分散招商、集中推进。市、区、镇三级组织200个以上招商小组,常年在外招商,及时收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并由各级领导靠上洽谈推进。上半年、下半年市里分别组织一次集中招商活动,由市级领导带队,到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福建等重点区域和城市进行招商签约,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提前对接洽谈,确保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和落地。要强化企地联合招商。充分发挥莱钢、鲁矿、泰钢、九羊等大企业的主体作用,围绕企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提高产业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做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的文章,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大格局。要完善招商政策。研究制定更加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努力在项目落地安置、税收减免、跟进服务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打造全省最优政策环境。修订完善项目异地安置政策,合理确定招商引荐方与项目落地方的责任和利益分成比例,形成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机制。完善考核奖惩政策,最大程度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四要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快莱芜跨越发展,关键在企业,重点在企业,希望也在企业,必须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尽快在全市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支柱企业、台柱子企业。要大力实施“大企业培植计划”。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实施“1255大企业培植计划”,力争五年内发展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1家、过五百亿元企业2家、过百亿元企业5家、过十亿元企业50家。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确定大企业培育扶持对象,拉出单子,主动对接,快速跟进,靠上服务,力促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各企业也要按照高点定位、跨越发展的要求,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制定发展规划,选准发展路径,策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做大做优做强。要加大联系服务企业力度。从市、区、镇干部中选派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干部担任督导联络员,对现有规模以上企业每家派驻一个督导联络小组,每组2人,离岗常驻企业,真正做到下得去、住得下、干得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前两个阶段集中活动结束之后,督导联络小组要全部进驻企业,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对包扶企业负总责。要建立健全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家参与党委政府决策制度,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加强企业家队伍教育培训,组织引导企业家提升能力、讲究诚信、自重自强、干事创业。当地企业新上项目要同样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的投资热情,支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要支持企业练内功、挖潜力、保增长、增效益。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体,实施“质量竞争力提升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一批高端创新产品生产基地;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同时,选择一批具有技术、品牌、市场优势和成长性强的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迅速膨胀,努力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五要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园区是集聚资源要素、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优势载体。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搭建新一轮发展的大平台。高新区要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要下决心尽快做大总量,提升产业、企业的档次和水平,打造内生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成为全市发展的“火车头”、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动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田”。雪野旅游区要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办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等活动,提升旅游、会展、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目前,雪野旅游区已经具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在省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要研究论证好发展定位,打造成为文化旅游的主导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和统筹城镇发展的城市新组团。莱城工业区要以承接济南制造业转移为重点,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城市。钢城经济开发区要以服务配套莱钢为重点,着力建设国内特色化、专业化的钢铁深加工基地和钢铁物流基地。农高区要以争创国家级农高区为目标,加快建设生姜种质资源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同时,规划建设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泰钢不锈钢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促进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强对园区发展的指导和管理,在市级层面建立园区发展专门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研究解决大项目统筹安置等问题;进一步理顺现有省级园区的领导管理体制,提高园区发展水平;各园区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依法依规集约节约、管好用好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镇域经济事关全市发展大局,镇域经济强,全市经济就强。要把镇域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引导各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旅游强镇、现代农业大镇,推动镇域综合实力上台阶。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积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群众创业建设发展载体、搭建服务平台,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六要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协调联动机制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完善诚信体系;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年、信贷服务企业行”活动,建立银企合作网,加强银企之间的联谊对接和信息交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力争年内2家企业实现上市,3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制定金融机构奖励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着力保障发展用地,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度,做好存量土地挖潜文章,多措并举保证项目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政治责任意识,不计代价、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要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工程,扎实推进治污减排,为新上项目腾出总量空间;严把新上项目环评关,坚决杜绝新增污染。要制定突破性的人才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我市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大力推进与国内外高层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和国家、省级研发中心。引进和用好人才,企业是主体,各个企业要学会借脑发展自己。
七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建设优美宜居城市,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集聚发展资源要素的能力。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拉开新一轮城市建设大框架的要求,抓住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的机遇,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做好控制性规划,编制重点片区详细规划,实现城市规划全覆盖。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按照“大投入、多开工、快建设、出精品”的思路,制定实施《城市建设三年实施纲要》。高标准抓好2012年确定的公共服务、环境提升、功能完善、安居建设四类工程,规划建设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和特色街、精品路及标志性建筑,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与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用市场的手段建设城市,拓展建设资金来源,努力促进财政增收。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新城镇新社区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要坚持高效能管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八要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落实好上级有关惠民政策,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幸福莱芜”建设水平。今年集中力量办好10件实事:
1、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2、提高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3、积极扩大城镇就业。
4、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5、加大住房困难家庭保障力度。
6、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7、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8、建设高标准实验幼儿园和实施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
9、建设文体惠民设施和市文化中心二期工程。
10、实施市医院扩建项目。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莱芜”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成立市委群众工作办公室,落实各单位工作责任,限期解决并跟踪督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混合编组,每周一次轮流接访,力争尽快办结全市所有积案。
九要实施“构建服务高地、打造投资洼地”专项行动。以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为重点,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招商、安商、富商、亲商的热土,打造成有利于企业成长和做大做强的沃土,打造成强力吸纳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和“洼地”。要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铺下身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研究、去落实,做到思路在一线完善、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在一线落实。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从市、区、镇三级机关部门选派干部,重点排查解决农村群众和企业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大力精简文件会议和检查评比,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会议总体压缩30%以上。召开由区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会议,严格实行审批制度。要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实行部门承诺制,各单位要将清理后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包括具体办事依据、工作流程、具体要求、办理时限、工作纪律、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各执法部门入企检查的计划等有关情况也要向社会公开,由主要负责人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公开作出服务承诺。实行限时办结制,各级各部门要在制定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时,加强研究,强化效率意识,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对企业、群众上门办理的事项,首先要告知能办不能办,能办理事项什么时候能办完,不能办理事项为什么不能办。对符合政策规定、事实清楚的事项,要当日有答复,属于市内的事项三天必须办完,特殊情况下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办结;需上级审批的事项,必须从速从快办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部门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工作不到位、服务不到位、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变执收部门到企业收费为企业到规定地点缴费,并尽快过渡到“一费制”。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实行涉企检查审批制度,大力压减入企检查次数和规模。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监管,审批部门应进必进,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加强电子监察,及时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严禁擅自设置审批前置条件以及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完善公开评议政府部门及涉民科室办法,强化社会监督。要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要明确软环境建设责任,各区、镇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是本区域软环境建设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负第一责任;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要突出抓好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各级公安机关要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治安保护。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建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政风行风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严厉务实管用的措施,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从快从严查处。
十要建立健全抓重点、抓发展、抓落实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建设更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要创新区、园区和镇科学发展考核机制,引导区与区、园区与园区、镇与镇、部门与部门之间比增量、比新的增长点、比在全省的进位,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要突出对进位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突出对大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三项指标的考核,加大赋分权重。对区镇一体的镇,从区级经济基数中剥离出其镇级基数,与其他各镇一同进行考核。要严格奖惩兑现,对实现进位目标、超额完成大项目建设推进任务、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的区、园区和前三位的镇,给予重奖,特别是在干部使用上给予倾斜,党委主要负责人优先提拔重用;对未实现进位目标、未完成大项目建设推进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严肃问责,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区、园区和后三位的镇进行干部调整;对在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坚决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同时,完善市直部门单位实绩考核办法,提高各部门推进大项目、开展大招商、服务企业发展和做好各项工作的水平。同时,希望中央和省各驻莱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大局观念和中心意识,与全市发展合心、合力、合拍,真正为莱芜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尽职尽责。市委、市政府将加强与省相应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大对驻莱部门单位的领导监管力度。当前,要切实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努力争取首季开门红,特别要高度关注企业运行中遇到的资金、市场、用工等问题,积极跟上服务、靠上工作、解决问题,确保一月比一月好、一季比一季好,争取一年上一个台阶,三年有个大跨越。
三、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是一项重大的“发展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场涉及思想、利益、制度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各级各部门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抓好推进实施,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成立“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领导小组,我任组长,杨宜新同志任副组长,市几大班子有关领导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纪委,具体负责统筹推进工作。会上印发的活动《意见》是指导活动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细化分解目标责任,迅速开展工作,确保把活动的每一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紧研究制定活动检查、考核、奖惩细则,促进各级各部门单位抓好活动实施。二要明确方法步骤,精心组织实施。活动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习提高阶段,去年12月底市委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进行了部署,到本月底结束;第二阶段是查摆问题、制定措施、认真整改阶段,时间为2月上旬,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学习讨论,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完善各项制度等;第三阶段为深入实践和整改落实阶段,从2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重点是落实好《意见》确定的十大重点任务;第四阶段是检查验收阶段,于12月中下旬进行。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准确把握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各阶段的具体部署,切实把活动融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抓项目、抓招商、真干事、干成事上。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不走过场。要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整个活动既主题突出、达到要求,又特色鲜明、富有成效。
三要加强督导,确保实效。市里将成立督导组,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确保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要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适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市、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党委、政府督查机构,要加强随机暗访,及时发现并解决好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先进典型,营造浓厚氛围,引导整个活动健康发展。同时,加大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对发现的各类突出问题要进行公开曝光。
四要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活动开展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区镇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市直部门单位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树优、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影响发展的部门单位负责同志进行问责查处。
同志们,开展好这次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胸怀全局,着眼长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推动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环境大优化,为促进莱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刘士合同志在全市“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刘士合同志在全市“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对深入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迅速从节日氛围中走出来,全面铺开今年各项工作,从速从快抓好推进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知难而进,奋力开拓,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刚才,朱胜运同志宣读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决定,对2011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莱芜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围绕开展好“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活动《意见》,并在会上进行了印发,各级各部门单位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就开展好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开展好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事业成败和民心向背,效率影响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发展环境直接决定一个地方聚集资源要素的能力和区域竞争力。这三者紧密相联、协同作用,是一个地方振兴崛起的动力和源泉所在。面对保增长、促发展的艰巨任务和紧迫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作为全市工作的总抓手,着力推进大项目,开展大招商,促进大发展,谋求新跨越。这是市委、市政府从莱芜实际出发,着眼发展大局,作出的重要决策。
当前新一轮科学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能不能迅速做大莱芜经济总量、做强发展实力,加快实现奋起赶超和科学跨越,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莱芜的前途和命运。去年全市实现GDP62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2.21%下降到1.3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9.2亿元、仅占全省的1.2%,同比增长11.07%、比全省低14.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贷款余额等经济指标在全省占比过低、增速过慢的问题都十分突出,经济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与兄弟地市的差距正不断扩大。同时,与省内的一些强县比较,去年有17个县(市、区)GDP超过我市,有6个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我市。同样是经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同样是面对严竣复杂的形势,全国很多钢铁城市、重化工城市甚至一些欠发达地区,都抢抓危机当中的机遇,都在逆势突进,拼搏进取,大干快上,成功实现了加速赶超。困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困难面前关键看境界、看作风、看抓工作的力度、看抓落实的本事、看大干苦干抓推进的精神。全市各级必须跳出莱芜看莱芜,把莱芜放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来审视,清醒、深刻地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在区域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各种矛盾和问题,表面看是经济结构问题,但根子是发展问题。我市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指标水平的差距,根源上是干部作风、服务效率和发展环境的差距。因此,要战胜困难和危机,实现逆势崛起和跨越赶超,必须抓住“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这个根本和要害,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抓出成效,为保增长、促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当前,我市在作风、效率、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与科学跨越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加以治理整顿和改进提高。主要是:一些同志发展意识、危机意识、机遇意识不强,对莱芜在区域竞争中面临的多重危机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缺乏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一些同志思想境界、思维视野和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同其他地市比人均、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满足于低水平、一般化,自我感觉良好,缺乏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胆略和气魄;有些同志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特别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作风漂浮,工作不力,心思和精力没用在抓工作、谋发展上;有些同志精神状态不佳,困难面前畏难发愁、怨天尤人,消极退缩、不思进取,缺乏攻坚破难的勇气、韧劲和办法;有些部门和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工作节奏不快、效率不高,特别是有的单位和干部吃拿卡要,恶意刁难,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中梗阻”现象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三乱”问题突出,各种形式的涉企检查收费过多过高过滥,有些部门重收费轻服务,可收可不收的也要收,收费就高不就低,有的甚至只收费不服务;有些执法单位把罚款作为硬性指标和创收项目,以罚代管、以罚代法问题突出,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周边环境不好,霸头强揽工程、强销建材、强装强卸、强索恶要等现象较为突出,一些项目驻地村也借口集体利益高价强揽工程、索要钱物;开明开放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主动接受省会济南和周边城市辐射带动的意识不强,有的区镇和单位重承诺轻落实、重招商轻安商,招商时激情满怀,签约后热情骤降,客商来时笑脸相迎,企业获利又犯“红眼病”,诚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全市加快发展的“大合唱”中还有不少“不和谐音符”,不争论、不观望、不等待、一心一意干事业的氛围还不浓厚,鼓励改革创新、宽容失误、允许失败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单位和干部身上,但破坏的是莱芜的形象,流失的是项目投资,损害的是群众利益,影响的是发展大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通过学习提高、查找问题、整改落实、强化监督等措施,集中打一场“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攻坚战,为服务和保障全市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今后五年是莱芜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实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力促莱芜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一个大的台阶,是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奋起赶超、负重奋进。因此,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后五年全市GDP确保达到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确保达到3500亿元、力争4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达到80亿元、力争突破100亿元,把莱芜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实现这些目标,必须紧紧扭住发展不动摇,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必须突出抓大项目好项目、抓大招商大投入。所有这些,最终要靠各级干部大干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要靠各级各部门单位高效率的工作,要靠莱芜大地处处优良的发展环境。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既是立足当前保增长、促发展的紧迫需要,又是着眼长远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科学跨越的战略举措,各级必须充分认识搞好活动的重大意义,高度负责、深入细致地把活动组织好、开展好,以优良的作风和崭新的风貌,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二、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和主要任务
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坚持以“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为主线,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核心,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坚持“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突出抓干部、抓制度、抓监督、抓落实,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活动的目的要求是:引导全市上下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服务效率、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讲大局、树正气,讲奉献、重实干”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力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招商、关键抓投入、合力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各级要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活动开展,务求取得实效。要着重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按照“三高一大”的总要求确定工作目标。“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是市委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总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都要坚决贯彻落实这一总要求,敢于在全国全省的竞争大格局中比进位、争一流,敢于按照科学跨越的要求确立高目标、高追求,敢于树立建设“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雄心壮志,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努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县区或省级高新区中排名每年至少上升3个位次;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农高区要分别在全省同类园区中争先进位。各镇都要按照“保三争四”的要求确定目标,即地方财政收入增幅保证30%、力争40%,争取用3年时间,有10个以上的镇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其中5个以上过2亿元,涌现出更多的经济大镇、强镇。市委、市政府对镇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对20个镇(街道)的发展寄予极大期望。只有下定决心把镇域经济发展起来,莱芜未来的发展才有希望。各区、各园区、各镇要围绕上述目标,详细制定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政增收等推进计划,以完成时限倒逼工作进度,以目标要求倒逼工作推进,把各项目标细化到季度、到月、到周、到日,责任到单位、到岗、到人,一步一步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确保高水平实现发展目标。市直各部门单位要瞄准全国全省先进水平高点定位,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综合考评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力争进入前三位。会议结束后,市直各部门单位要按照部署要求,迅速把活动开展起来,特别是在制定整改措施时,要拿出在全省争一流的工作方案。各企业要勇于担当,树立干大事、创大业的雄心壮志,奋力开拓,大干苦干,尽快做大做强。
二要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推进年”。大项目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要在全市迅速掀起大项目建设的热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大跨越。要明确目标抓推进。莱城区、钢城区、高新区今年过十亿元的项目必须保证3个,过亿元项目保证10个;雪野旅游区、莱城工业区、钢城开发区、农高区过十亿元项目必须保证2个,过亿元项目保证10个;各镇根据基础条件分三类,一类必须保证过十亿元项目2个、过亿元项目5-10个,二类必须保证过十亿元项目1个、过亿元项目5-10个,三类必须保证过亿元项目6个,并鼓励各镇勇当排头兵,按一类确定大项目建设目标。要强化领导抓推进。市、区、镇都要成立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大项目建设,亲自研究大项目建设,亲自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抓出成效。要实行领导干部包项目责任制,完善“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跟踪推进。要加强大项目策划和储备。要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策划编制一批产业链延伸、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其他财源项目,确保储备亿元以上生产性项目投资达到300亿元以上。钢铁是莱芜最大的支柱产业,莱钢是莱芜最大的资源。会后,发改委牵头,要围绕钢铁精深加工策划一批投资过十亿元、几十亿元的大项目。要加大项目包装推介力度,提高项目的成熟度,为招商引资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尽可能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要加强督导考核。对大项目的储备、开工、建设、竣工情况实行百分制日常考核,对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增加赋分权重;对大项目建设实行“月调度督查、季观摩评比”,每次观摩都现场打分、排出名次,考核结果纳入科学发展考核,并与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挂钩。请市委办、市政府办抓紧制定下发“大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意见》,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从速从快抓好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4月上旬进行第一季度现场观摩。
三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招商引资是加快莱芜跨越赶超最现实、最有效的选择。必须坚持开明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打开市门,最大限度地吸引项目、吸引资金、吸引技术、吸引人才,最大限度地集聚各种发展要素,以大开放、大招商推动莱芜大发展。要明确招商攻坚任务。突出工业项目、创税项目,瞄准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确保引进一批投资过亿元、过1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围绕确保实现大项目建设目标,层层分解招商引资任务,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要注重招商选资,重点招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财政贡献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坚决不要低水平、低档次、有污染的项目。要实行分散招商、集中推进。市、区、镇三级组织200个以上招商小组,常年在外招商,及时收集有价值的招商信息,并由各级领导靠上洽谈推进。上半年、下半年市里分别组织一次集中招商活动,由市级领导带队,到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上海、福建等重点区域和城市进行招商签约,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提前对接洽谈,确保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和落地。要强化企地联合招商。充分发挥莱钢、鲁矿、泰钢、九羊等大企业的主体作用,围绕企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提高产业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做好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亲情招商的文章,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招商引资大格局。要完善招商政策。研究制定更加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努力在项目落地安置、税收减免、跟进服务等方面给予最大优惠,打造全省最优政策环境。修订完善项目异地安置政策,合理确定招商引荐方与项目落地方的责任和利益分成比例,形成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机制。完善考核奖惩政策,最大程度调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四要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加快莱芜跨越发展,关键在企业,重点在企业,希望也在企业,必须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尽快在全市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支柱企业、台柱子企业。要大力实施“大企业培植计划”。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实施“1255大企业培植计划”,力争五年内发展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1家、过五百亿元企业2家、过百亿元企业5家、过十亿元企业50家。各区、各园区、各镇都要确定大企业培育扶持对象,拉出单子,主动对接,快速跟进,靠上服务,力促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各企业也要按照高点定位、跨越发展的要求,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制定发展规划,选准发展路径,策划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尽快做大做优做强。要加大联系服务企业力度。从市、区、镇干部中选派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干部担任督导联络员,对现有规模以上企业每家派驻一个督导联络小组,每组2人,离岗常驻企业,真正做到下得去、住得下、干得实,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前两个阶段集中活动结束之后,督导联络小组要全部进驻企业,干部所在单位的“一把手”对包扶企业负总责。要建立健全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家参与党委政府决策制度,对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加强企业家队伍教育培训,组织引导企业家提升能力、讲究诚信、自重自强、干事创业。当地企业新上项目要同样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的投资热情,支持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要支持企业练内功、挖潜力、保增长、增效益。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体,实施“质量竞争力提升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一批高端创新产品生产基地;实施“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培育创新型企业。同时,选择一批具有技术、品牌、市场优势和成长性强的民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迅速膨胀,努力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五要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园区是集聚资源要素、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优势载体。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搭建新一轮发展的大平台。高新区要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同时,要下决心尽快做大总量,提升产业、企业的档次和水平,打造内生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成为全市发展的“火车头”、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动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田”。雪野旅游区要以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办好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等活动,提升旅游、会展、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目前,雪野旅游区已经具有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在省内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要研究论证好发展定位,打造成为文化旅游的主导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和统筹城镇发展的城市新组团。莱城工业区要以承接济南制造业转移为重点,加快壮大先进制造业和商贸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城市。钢城经济开发区要以服务配套莱钢为重点,着力建设国内特色化、专业化的钢铁深加工基地和钢铁物流基地。农高区要以争创国家级农高区为目标,加快建设生姜种质资源基地、标准化种植基地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同时,规划建设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泰钢不锈钢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促进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加强对园区发展的指导和管理,在市级层面建立园区发展专门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研究解决大项目统筹安置等问题;进一步理顺现有省级园区的领导管理体制,提高园区发展水平;各园区要加大土地执法力度,依法依规集约节约、管好用好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镇域经济事关全市发展大局,镇域经济强,全市经济就强。要把镇域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引导各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旅游强镇、现代农业大镇,推动镇域综合实力上台阶。要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积极为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和群众创业建设发展载体、搭建服务平台,设立创投引导基金,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激发群众创业热情,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六要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协调联动机制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健全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库,完善诚信体系;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年、信贷服务企业行”活动,建立银企合作网,加强银企之间的联谊对接和信息交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力争年内2家企业实现上市,3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制定金融机构奖励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要着力保障发展用地,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度,做好存量土地挖潜文章,多措并举保证项目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政治责任意识,不计代价、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地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要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工程,扎实推进治污减排,为新上项目腾出总量空间;严把新上项目环评关,坚决杜绝新增污染。要制定突破性的人才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我市产业发展的紧缺人才;大力推进与国内外高层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和国家、省级研发中心。引进和用好人才,企业是主体,各个企业要学会借脑发展自己。
七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同时,要着眼长远,建设优美宜居城市,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集聚发展资源要素的能力。要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拉开新一轮城市建设大框架的要求,抓住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的机遇,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单位,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做好控制性规划,编制重点片区详细规划,实现城市规划全覆盖。要坚持高标准建设。按照“大投入、多开工、快建设、出精品”的思路,制定实施《城市建设三年实施纲要》。高标准抓好2012年确定的公共服务、环境提升、功能完善、安居建设四类工程,规划建设一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和特色街、精品路及标志性建筑,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与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用市场的手段建设城市,拓展建设资金来源,努力促进财政增收。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新城镇新社区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要坚持高效能管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八要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落实好上级有关惠民政策,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幸福莱芜”建设水平。今年集中力量办好10件实事:
1、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2、提高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3、积极扩大城镇就业。
4、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5、加大住房困难家庭保障力度。
6、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7、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8、建设高标准实验幼儿园和实施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
9、建设文体惠民设施和市文化中心二期工程。
10、实施市医院扩建项目。同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莱芜”建设,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成立市委群众工作办公室,落实各单位工作责任,限期解决并跟踪督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成员混合编组,每周一次轮流接访,力争尽快办结全市所有积案。
九要实施“构建服务高地、打造投资洼地”专项行动。以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为重点,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招商、安商、富商、亲商的热土,打造成有利于企业成长和做大做强的沃土,打造成强力吸纳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和“洼地”。要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服务企业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铺下身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研究、去落实,做到思路在一线完善、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在一线落实。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从市、区、镇三级机关部门选派干部,重点排查解决农村群众和企业职工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大力精简文件会议和检查评比,市委、市政府的文件会议总体压缩30%以上。召开由区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会议,严格实行审批制度。要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实行部门承诺制,各单位要将清理后所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包括具体办事依据、工作流程、具体要求、办理时限、工作纪律、收费标准等向社会公开,各执法部门入企检查的计划等有关情况也要向社会公开,由主要负责人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公开作出服务承诺。实行限时办结制,各级各部门要在制定活动整改落实方案时,加强研究,强化效率意识,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对企业、群众上门办理的事项,首先要告知能办不能办,能办理事项什么时候能办完,不能办理事项为什么不能办。对符合政策规定、事实清楚的事项,要当日有答复,属于市内的事项三天必须办完,特殊情况下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办结;需上级审批的事项,必须从速从快办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部门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工作不到位、服务不到位、完不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变执收部门到企业收费为企业到规定地点缴费,并尽快过渡到“一费制”。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实行涉企检查审批制度,大力压减入企检查次数和规模。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的监管,审批部门应进必进,杜绝体外循环现象;加强电子监察,及时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严禁擅自设置审批前置条件以及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完善公开评议政府部门及涉民科室办法,强化社会监督。要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要明确软环境建设责任,各区、镇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是本区域软环境建设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负第一责任;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第一责任人。要突出抓好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各级公安机关要对全市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治安保护。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建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政风行风热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严厉务实管用的措施,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从快从严查处。(上接第一版)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核心,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坚持“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突出抓干部、抓制度、抓监督、抓落实,为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活动的目的要求是:引导全市上下按照“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总要求,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使命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服务效率、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讲大局、树正气,讲奉献、重实干”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力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招商、合力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各级要准确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抓好活动开展,务求取得实效。要着重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一要按照“三高一大”的总要求确定工作目标,努力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二要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推进年”,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大跨越。三要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攻坚年”,坚持开明开放,更加积极主动地打开市门,以大开放、大招商推动莱芜大发展。四要促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尽快在全市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骨干企业、支柱企业、台柱子企业。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五要加快推动园区建设和镇域经济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定位、科学规划,进一步明确各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和发展目标,搭建新一轮发展的大平台,促进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把镇域经济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引导各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名镇、旅游强镇、现代农业大镇,推动镇域综合实力上台阶。六要着力解决金融、土地、环境、人才等制约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七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着力建设优美宜居城市,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集聚发展资源要素的能力。八要提高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水平,着力建设“幸福莱芜”。九要实施“构建服务高地、打造投资洼地”专项行动。要全面落实“一线工作法”,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全力优化发展软环境,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招商、安商、富商、亲商的热土,打造成有利于企业成长和做大做强的沃土,打造成强力吸纳聚集生产要素的“磁场”和“洼地”。十要建立健全抓重点、抓发展、抓落实的体制机制,引导区与区、园区与园区、镇与镇、部门与部门之间比增量、比新的增长点、比在全省的进位,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
刘士合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是一项重大的“发展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一场涉及思想、利益、制度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方法步骤,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切实把活动融入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抓项目、抓招商、真干事、干成事上,确保整个活动既主题突出、达到要求,又特色鲜明、富有成效。
杨宜新就贯彻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他要求,要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突出工作重点,迅速掀起“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高潮。要牢牢把握解放思想、提升境界这个思想保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当前莱芜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未来发展的宏伟目标和美好前景,以思想的大解放、境界的大提升,推动全市新一轮跨越式大发展。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贯彻落实“三高一大”的总要求,层层分解任务,细化落实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要牢牢把握“保增长、促发展”这个根本目的,把活动开展与推进大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推进招商引资攻坚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工业经济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与破解发展瓶颈紧密结合起来,与加快城市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党的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莱芜人民;要牢牢把握“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这条工作主线,大力推动作风转变,大力提升服务效率,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在全市形成促进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大项目、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杨宜新还就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会议印发了《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转作风、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活动的意见》,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方法步骤,确定了十项重点任务。活动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习提高阶段,去年12月底市委办公室专门下发通知进行了部署,到1月底结束;第二阶段是深入查摆阶段,时间为2月上旬,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入学习讨论,深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完善各项制度等;第三阶段为整改落实阶段,从2月中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重点是落实好《意见》确定的十大重点任务;第四阶段是检查验收阶段,于12月中旬后进行。
会议对2011全市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
市、区副县级以上干部,各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重点企业负责人;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及个人代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