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有感(本站推荐)
读《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有感
《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为陈寅恪在王国维投昆明湖自沉两年后,为其撰写的碑文。虽寥寥数语,但字字用义深刻精要,发人深省。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一个谜,当时对此的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和罗振玉有关,有人以为是和清朝的灭亡有关。而独陈寅恪对其死的诠释最深刻最合理,“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为大多人所接受。陈寅恪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序中曾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迨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能对王国维死亡的原因看得如此深刻,一是缘于陈老阅历丰富,学识渊博,洞悉时代变化,对变化中的事物把握得透彻;二是因为陈老与王国维的深厚友谊,陈老深知其苦。故而陈老痛其忘,亦乐其亡。
陈老能正确评价王国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不是一概地肯定他,也不是一概地否定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王国维的可贵之处,“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而不是只着重其国学功底,此乃真知矣。陈王之情,堪比马恩之谊,甚甚于马恩之谊。
陈老高度赞扬王国维所具有的自由意志与独立精神,其实正是他自己学术的灵魂,是他自己人格的灵魂。他与王国维,在那些烽火连战,政治混乱的年代,生活拮据困顿,依然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自由的意志,“脱心志与俗谛桎梏”一丝不苟地做学问。他们像寒冬高耸的松柏,虽形容枯槁,但直刺青天。他们坚持,甚至因为太多坚持而显得有些固执;他们叛逆,甚至因为太过叛逆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他们所坚持的是学术的灵魂啊,那是学术还真真实实存在,流淌着鲜活血液的依据保证啊!那是高于生命的东西啊!你叫他们怎能不坚持呢!
反观一些文人,为政治而学术,无自己独到之见解,卑微地徘徊在政治门口,自己所做的学问只是暂时地服务于少数人,而无益于世。因为某领导说了一句话,便围绕这句话“旁征博引”地论证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某领导对某事件得出自己的论断,便把其当做真理,然后从论断出发,究其依据,最终一无所获。与两位大师相比,此不亦悲乎!
每每念及陈老之死,总觉痛心疾首,同时竟深深庆幸王国维之自沉早死,免受许多难事折磨。《陈寅恪传》中曾写道:“综观先生一生,屯蹇之日多,安舒之日少。远客异国,有断炊之虞。漂泊西南,备颠大连之苦。外侮内忧,销魂铄骨。奇疾异遇,困顿(失明却无人陪伴)于天竺,英伦,纽约之际。虽晚年遭逢盛世,而失明之后,继以摈足,终则被迫害致死”,虽一生困顿交叠,但能保其独立之人格,实在难能可贵。
观今之时代,实乃一个可悲之时代,缺乏文化,缺乏大师,人文落寞,科学独霸,学风浮躁,社会风气中到处充斥着铜臭味,人们随波逐流,崇洋媚外,在种种诱惑冲击中丢失自我。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正是陈老身上这种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
我们需要找回自己的灵魂,树以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于个人,坦荡大气,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自我本性,很好地生活。于人文,能弃其落寞,渐趋平稳,实现复兴。于民族,能团结一致,高屹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篇: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32
读《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1956年11月12日,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做出了崇高的、科学的评价。继承者对先行者的评价,为我们正确的理解历史,继承前人开创的伟业,并把它推向前进,提供了思想与行动的指南。
文中的许多话让我思考很深。“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完成的民主革命,而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文中这句话让我深有感受。也许正是孙中山未完成的心愿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完成祖国统一,过上幸福生活的机会。正是有了孙中山生前的不断努力,才有了之后毛泽东带领中国走进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的纲领、政策,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起来,不断追求的精神。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由于孙中山早年接受西方教育,认识西方世界较深,通晓外语,在中国内外都有知名度,是故被多数外国人视为革命领袖。在国内,多数革命者也认为他的声望与组织能力足以成为革命组织的代表人物,也因此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顺利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无私的,为了中国的民族、民主、民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领导下,同盟会和国民党举行了十多次起义,非推翻清政权不可!国民党和共产党坐到了一起,他开创了国共双方合作的滥觞。孙中山为革命事业和国共合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我也体会到了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尊敬与赞美。
毛泽东对孙中山的高度评价,并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如此,而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毛泽东第一个充分的、高度的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孙中山“新三民主义”这份政治思想遗产的宝贵价值。要知道,由于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背叛了三大政策,对共产党和革命人士实行了屠杀,一部分共产党人存有“不喜欢孙中山”的思想情绪。但毛泽东没有被党内的这种不正确思想和情绪所左右。可见毛泽东对孙中山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肯定。
早在1938年孙中山逝世13周年时,毛泽东就提出“孙中山的伟大,在于他的三民主义的纲领,统一战线的政策,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民主义纲领与统一战线政策是孙中山对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40年艰苦曲折的奋斗中,孙中山总是愈挫愈勇,不屈不挠。当多少追随者在困难与诱惑面前表现了灰心丧志乃至投降变节的时候,孙中山总是坚定地。
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民族的独立,民主自由,民主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孙中山给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第三篇: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有感
利用课余时间,我读了近现代史书上推荐的一篇文献,毛泽东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这是毛泽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写的文章。通过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献,我对这位我一直十分敬仰的伟大革命者有了更多的认识与理解。
毛主席的这篇文章,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其斩钉截铁的利落行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内涵,使我印象深刻。这篇文章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和他伟大的革命事业,其中高度概括了孙中山先生的三大历史贡献:一是“在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二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丰功伟绩”;三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指出“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也有他缺点方面”。
孙中山先生,推翻了统治中国千年的封建制度和腐朽的清王朝,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以“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还有“要不要社会革命”三个当时主要的革命矛盾进行论战。通过这次论战,转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暴露了改良派的弊端,为后面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孙中山不畏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迫害和威胁,努力地实现着自己的革命理想,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国。
孙中山领导了一系列的革命运动来推翻腐朽不堪的清朝政府,最终辛亥革命成功了,辛亥革命也成为了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孙中山让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为中国和中国人民重新崛起打好了基础。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打乱了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的阵脚,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辛亥革命也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孙中山倾尽心血,不畏危险和强权所领导的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民主和自由;第一次真正看清了封建帝制的腐败和黑暗;第一次真正可以用自己力量来把握自己的命运;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中华民族的重要。后来孙中山先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孙中山还为了对抗中外各种的反动势力并且为了团结国人和革命者,建立了革命政党国民党。他为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未来,一次又一次进行着与反革命势力的斗争,一次又一次捍卫着共和制度。孙中山先生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一切,耗费了毕生的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为中国的革命提供先进的思想主体和指导思想,也为后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孙先生又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在另外一篇文献中,列宁的《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提到“孙中山的纲领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战斗的、真诚的民主主义。它充分认识到“种族”革命的不足,丝毫没有忽视政治问题,或者说,丝毫没有轻视政治自由或容许中国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改革”、中国立宪改革等等并存的思想。这是带有建立共和制度要求的完整的民主主义。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正在发挥农民群众在政治改革和土地改革方面的高度主动性、坚定性和果断精神,从中正确地寻找“振兴”中国的道路。”孙中山先生提出和修改的新三民主义,结合了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特殊情况,为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提供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的革命再也不是单纯的只是反对一个王朝,推翻一个王朝并再建立一个;也不再只是一味的照搬外国的各种思想,一味的模仿和套用;更不再是革命中充斥着鱼龙混杂的主义和思想,始终不知道革命是为了什么,要做些什么。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指导思想,革命者的前进道路也有了鲜明的志向,中外各种反革命势力用来蒙蔽众人双眼的伎俩也被一一展现,警醒着后来的革命者。
尽管孙中山和他的辛亥革命最后失败了,但是其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的深刻影响和伟大意义,却是成功和伟大的。虽然孙中山也有些缺点和不足,但是人无完人,孙中山作为一个革命先驱,他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敢于蔑视权威的气概,还有为中华民族复兴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言行,都是我们值得学习和敬仰的。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伟大和光辉的一页,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财富。
生物技术201202 孟庆杨 20126229
第四篇:读《先生》有感
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渐行渐远。《先生》的遴选标准为:开一代风气的启蒙教育者:性情、经历、作为有传奇性;对当代教育具有参照和启迪。本书十位人物分别是:蔡元培、胡适、马相伯、张伯苓、梅贻琦、竺可桢、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陈寅恪。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先生们为国传承与担当,想庇护小鸡的老母鸡一样,以弱身御强世,对学生教之导之帮之扶之爱之,提供学问坐标系和人格营养,示范风骨与风度,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的文字,用背影证明民族的正面。
百年国史已有镜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
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这段摘自《先生》的话虽短小,却深深震撼了我。教育,不仅关系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国家。回想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一个又一个先生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民族重任,挺直了民族的脊梁。
风雨飘摇,国将不国,先生们前赴后继,为学子们,为中华的未来撑起晴空一片。蔡元培先生几乎一生投身于教育,他前后七次辞去北大校长一职,其中的喜乐沉浮,也有自己才知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几乎耗尽先生一生的.心血。先生为国投身教育,全力保护学生,一改“官僚养成所“之恶劣风气。先生希望学生们能安心学习,在参加政治之前先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可是在那个大环境下,先生这一希望落空了。我不知道当学生们为增收讲义费大闹特闹时,蔡元培先生作何感想。仔细想来,应该是一种陈中国却有带有几分自嘲的哀痛吧。几乎倾尽一生培养出的学生,怎能不痛?
除却校园,也有先生把目光投向了乡村。陶行知、梁漱溟等先生等开展轰轰烈烈的平民教育。“办平民学校,以造新民”,是晏阳初先生的目标。为实现一个更好的世界,先生决定要培养素质更好的人民。为此,他放弃了精致的生活,举家搬到乡下。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定线模式取得瞩目成就。先生胸怀大爱,他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世界。在那个烽火年代,乡村竟出现稀有的海归博士等人才。似的,为了国家,为了世界,他们放弃了咖啡,拿起了锄头。现在的赤脚医生等制度,亦是从当年的先生们继承来的。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任岁月流逝,教育不倒,中华不倒。莘莘学子,担起国家传承的重担,挺起民族的脊梁吧!
第五篇:读王蒙先生《天下归仁》有感
读王蒙先生《天下归仁》有感
斯文济世天下归仁
--读王蒙先生《天下归仁》有感
伊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论语》里的学而篇,但是真正懂得其中的意思确是在成年后。给我带来最大安慰的便是这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理解你,别人由于无知而做了伤害你的事情,荒谬的事情,你却不生气不上火,这不是很有君子的风范吗?——(翻译自《天下归仁》)
因为生活的阅历真正理解了这一句的意义之后,从此便豁然开朗。
这是读《论语》带给我的益处。
后来,对于《论语》,乃至传统文化,一直怀着敬仰的态度去努力的学习。
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孔子的身世际遇。他3岁丧父,17岁丧母…周游列国14年,屡次被拒,除了吃闭门羹,还有嘲笑。自然最后也没做成什么官。他周游列国十四年,乃至要求出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弘扬自己的主张与思想来治理这个世界,是为了兼济天下。晚年时丧子,所有的得意门生都先他而去…遭受生活如此的重击,该是多么的郁闷,但他却在人均寿命为37岁的那个时代活到了73岁。
这是何等的豁达。乐观。自信。坚强。知天命。
《论语?宪问篇》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问:“别人做了祸害我的事,我却报以恩德,这样如何?”孔子说:“那别人要是做了给你以恩德的事呢?(你回报给人家什么呢?)我觉得,最好是以光明正大回报心怀鬼胎(暗地使坏、造你的谣、给你打小报告之类),同时以恩德回报恩德,以善待回报善待。”——(翻译自《天下归仁》)
读到这里,一个可爱的堪称性情中人的老者形象浮现出来。这是一个爱歌唱,擅鼓瑟,音乐素养极高的活泼生动的老者。关于歌唱,鼓瑟,评论音乐《论语》里多有出现。
比如: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听人唱歌唱得好,一定要求他再唱一遍,同时在后一遍与他合唱或自己应和一遍。——(翻译自《天下归仁》)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讲起《韶》乐来,说那是极善良也极美,既善良敦厚又赏心悦耳目的音乐。讲起《武》乐来,他说那是很美好却不够善良的,是赏心志而悦耳目却不能感化教育人的。——(翻译自《天下归仁》)
直率、活泼、天真。这样的人儿多么惹人爱。
《天下归仁》——王蒙说《论语》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王读《论语》,针对学而篇、为政篇…到子张篇、尧曰篇共二十篇进行解读。王蒙先生的解读厚重而绵柔,所谓温文尔雅,大概就是形容这样的大家。第二部分为《论语》的义理,分别为孝悌而仁、君子之德、为政之道、礼的秩序、好学、担当与使命、知人论世等反映出《论语》义理的7个篇章。第三部分是关于孔子的十九个问答。一问一答,问的犀利,答的彻底。更加客观的解读孔子几千年以来带给我们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价值认同的关键在与人心,这个部分分为3个篇章,从民族文化基因中寻找价值认知、从人心中寻找美好、积极的共识、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资源。用书中的四句话归纳总结为“人心可用,世道可兴,传统可取,开拓可新。”
在《天下归仁》这本书里,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几段话如下: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说“能够(正当地、有把握地)达到富贵发达的事由,就是当催巴儿我也可以干。如果没有这样的机缘,我就干点我自身感兴趣的事情吧——(翻译自《天下归仁》)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点粗粮淡饭白水,枕着胳臂歇息,(这简单的生活)已经使我满足而且快乐了。不符合正道而取得的财富地位,对于我来说,不过是天边的浮云(不着边际,转瞬即逝的幻象)罢了。——(翻译自《天下归仁》)
所谓粗菜淡饭,但求心安。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有时要讲“雅言”,即文雅的书面语言或标准的官话(普通话)、读《诗经》、《尚书》,还有主持礼仪活动时,都用雅言。——(翻译自《天下归仁》)
所谓文明礼仪,当用雅言。
常读《论语》,读《天下归仁》,实在是原篇好,解读的也好。
一点清雅,几分敬仰。开拓创新,不忘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