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灵空山风景区创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规划(2016-2017)
灵空山风景区创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规划
(2016年—2017年)
为全面加强灵空山风景名胜区建设,创建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根据《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结合景区发展的实际,制定创建活动规划。
一、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
创建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次全会精神和国家关于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保护意识,促进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景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基本要求
创建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标准高、牵涉面广。各部门、各单位,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齐抓共管,使各项工作都有新的突破。要立足景区实际,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生态灵空山、文化灵空山、文明灵空山”建设,树立景区良好的对外形象。要努力做到“三个提高”,即: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规范、热情满意的服务,实现“零”投诉;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为游客营造一个舒适的游览环境,自觉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使游客的满意度、信任度和美誉度达到百分之百;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保证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无安全责任事故和治安案件发生;以“四个一流”,即“一流环境、一流秩序、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目标,争创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二、创建工作的重点目标
按照《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办法》规定的标准要点,结合景区发展的实际,要紧紧围绕以下重点目标,开展创建活动。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1、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景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一要制定领导班子理论学习计划,进一步健全理论学习保障制度,完善考核措施;二要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工作及各项监督制度;三要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机制,加强团结协作,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
2、职工道德教育常抓不懈。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的学习和宣传,达到人人知晓;三要制定 职工文明守则等行为规范,并认真贯彻落实;四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经济、法制、文化、科技等知识,制定并落实“冬训”计划和措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3、积极开展宣传实践活动。一要利用重要事件、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组织职工开展集中性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二要针对游客不同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及自然与社会科学教育;三要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组、青年文明号等文明创建活动,主动与驻地单位和周边村镇等单位开展各类文明共建活动。
4、大力倡导文明风尚。一要按照相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军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实行优惠票或免票;二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挥景区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的优势,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二)健全管理机制
5、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健全的管理机构,依法行使相应的管理职能并对辖区实行有效的管理;景区内所有单位,均服从管理机构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6、认真执行政策法规。一要严格遵守国家城市规划、环保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城市绿化、旅游、文物等法律法规;二要严格遵守地方性法规;三要认真完成修编整体规划和详细控制规划。
7、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景区行政执法、执法 监督、廉政制度、监察管理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制定景区办公管理、档案资料、财务管理、建设项目审批、教育培训、环境卫生、文物管理、宗教活动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景区旅游市场管理、交通运输、旅游经营服务、特许经营、游客须知、宣传广告、游客投诉处理等规章制度。
8、抓好数字景区建设。结合景区实际,逐步建立起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安全保障、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个方面,包括旅游电子商务、电子门禁系统、区内交通管理等);要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景区资源进行监督、保护和管理,建立遥感监测系统;要加强景区网站运营(包括综合信息收集、处理、发布)的管理。
9、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管理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及职工的业务学习、培训、考核等机制,健全记录档案;使专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合格率达90%。
(三)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10、进一步抓好优质服务规范。制定符合实际、有特色的服务规范和制度,并严格执行;着装规范、整洁,仪表端庄;服务热情、周到、得体;进一步规范景区导游讲解词,力求科学准确、丰富生动,有文化内涵,宣传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无封建迷信、格调低下、庸俗有害的内容;要抓好讲解员(导游员)队伍的管理,人数及语种能基本满足游客 需要,普通话达标率100%。
11、逐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要根据景区发展的要求,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集中展示景区的人文历史、动植物资源、传统民俗、宗教文化、历史风貌建筑、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触摸屏、大屏幕图像演示、实物或模型等方式展示景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参观旅游的信息、咨询、游程安排、讲解等旅游服务项目;游览宣传和教育材料,如导游图、普及读物、综合画册、研究论著、音像制品等,要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准确,制作精美。
12、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旅游管理,使服务部门、通讯设施及商业摊点布局合理、设置规范、挂证经营;开展诚信服务宣传教育,旅游商品销售明码标价;无强买强卖、尾随兜售、拉客宰客和欺诈行骗行为,无假冒伪劣商品出售;要定期进行游客满意度调查,认真解答游客的提问,实现零投诉;要对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对游客的各种投诉,要及时、妥善处理,并建立完整的记录档案。
(四)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
13、保持良好的景容景貌。要保护好各类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无破败荒芜现象,无损伤景物、污染环境和影响观瞻现象;要合理布局景区内建筑,使其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景观相协调;进一步规范景区内的各类说明和标牌、标志、标识设置,使其图文清晰,清洁美观,保持完好;标 牌、标识必须标有中、英文等两种以上文字;要加强规划管理,景区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挂现象;道路完好;无违规修建寺庙和封建设施、场所;按规划建设的停车场,要布局合理、场地平整、交通畅通、车辆摆放有序,与景观相协调;按规范绿化、美化办公环境。
1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要健全环境保洁责任制,抓好保洁人员的管理;根据实际设置垃圾箱、果皮箱,附有规范标志;要加强景区内公厕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完好率达100%;加强对景区内经营场所、服务设施、休憩设施及其范围环境、道路以及交通工具卫生的管理,保持清洁;在景区内居民开展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不乱丢污物、不乱倒垃圾、不乱泼污水、不随地大小便;消灭卫生无死角,清除影响景观的悬挂物或有碍观瞻的废弃物。
(五)严格落实资源保护规划和措施
15、认真制定景区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和措施。要制定专项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和行动计划,并明确化定核心保护区,加强“生态灵空山”建设,发挥生态效益;要深入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努力提高文化资源展示的品位,努力建设“文化灵空山”;要建立详实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档案;采取有效措施,对文物、古树名木、地质标本进行科学、妥善的保存,并建立保护记录和档案;要制定并落实古建筑、古数名木、森林植被、可绿化率、珍稀动物、濒危动物等保 护措施。
16、认真做好环境资源监测评估。要落实人员、设备,对景区内生物资源与环境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科学评估;要建立景区内重要环境因素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程序及其措施,对景区潜在重要环境因素、事故或紧急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并形成制度。
17、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景区环境进行控制保护。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总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总体规划中的游客容量标准、生态分区保护原则的规定;要建立景区内环境资源保护和监测设施和配套设备;要加强景区内生活垃圾的管理,填埋、焚烧、制造沼气或堆肥要求分别符合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废日光灯管、废电池、废机油、废油漆等危险品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要严格控制景区内废气排放,空气质量达到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要逐步改善景区内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控制景区内噪声排放,噪声排放达到 GB3096—1993中规定的零类标准;控制景区内排放的生活污水,旅游服务设施、餐饮业、宾馆等排放的生活污水排放合格率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 GB3838的规定;按规划设置公共厕所,厕具要采用环保、节能、节水型设备,并做到排泄物无害化处理。
18、加强保护环境资源的宣传,增强环保资源保护意识。要对驻区人员和单位进行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积极采取措施,制定激励政策,施加影响,共同保护风景旅游资源;在景区内显要位置有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标牌;积极倡导并组织开展有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旅游。
(六)建立健全安全防范责任制
19、认真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游览设施、建筑设施、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等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各类重大或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建立设备、设施安全记录和检修记录;制定景区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文物和历史建筑抢救维护、古树名木养护、动植物检疫、电力和配电运行、有关设备安全操作等技术操作规范;制定保护游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制度和措施,建立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助体系,设立医务救助站,配备常用药品;能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和意外人身伤害事故,记录档案准确、齐全;要加强对交通工具及悬崖、峭壁等危险地段的安全管理,并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及防护栏;要健全景区范围内森林、古建筑、游览设施、宾馆饭店等防火措施,各类火灾事故为零。
20、落实食品卫生法规,保证健康安全。要加强对景区内饮食服务单位的监督,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及地 方政府有关卫生管理条例,卫生合格率达90%以上,餐具、茶具消毒合格率100%;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景区内饮用水必须经消毒、净化,并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游客在景区内就餐、饮水造成食物中毒事件为零。
21、加强景区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的旅游秩序。要进一步健全景区内治安保卫制度、措施,无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无聚众斗殴、抢夺财物等恶性刑事案件发生;景区内没有封建迷信以及“黄、赌、毒”等违法活动。
(七)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2、旅游经济不断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促销的力度,游客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要依法纳税。
23、社会效益成效显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活动,参与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迹保护,自觉维护社会文明环境,并保持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倡导和组织公众广泛参与风景旅游资源的规范化管理、规划建设和生态保护;发展爱国主义和科学文化教育研究基地的作用。
三、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24、为加强对景区创建全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的组织领导,景区设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25、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 是:负责组织领导景区的创建工作,研究制定创建活动的长期规划和度计划;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协调、请示汇报创建工作;定期召开创建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动员创建工作;督促各部门、各单位落实创建工作计划,检查重点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制定次年度的创建活动计划。
二〇一六年一月十日
第二篇: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
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评选和管理办法
鄂文明办文〔2006〕10号
关于印发《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评选和管理办法》和《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我省风景旅游区文明创建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根据《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及相关标准,特修改完善《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和《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各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旅游局要高度重视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求真务实,注重质量,推进文明风景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附件:
1、《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
2、《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章)
湖北省建设厅(章)湖北省旅游局(章)
2006年5月25日
一、总则
第一条 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风景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旅游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为规范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评选和管理工作,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发展,根据《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和管理办法》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是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建设厅、省旅游局授予积极开展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活动,成绩突出的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点)的荣誉称号,是申报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基本条件。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风景旅游区是指具有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娱乐康体等旅游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设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具有明确地域范围,正式开业接待旅游者一年以上的独立管理区域。包括风景名胜区、主题公园、游乐园、度假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文博院馆、美术馆等,不包括这些景区(点)内部的园中园、景中景等旅游地。
第四条 成立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建设厅、省旅游局有关领导为成员的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同时作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评定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文明办创建指导处,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旅游局联合组成地方文明风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作为地方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评定机构),具体负责本地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和初评工作。
第六条 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评定,依据《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进行。
二、申报和推荐
第七条 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届期满后,获得荣誉称号的单位须重新参加申报、评选。
第八条 根据《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自查分超过800分的单位,可自愿向当地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旅游局提出申请,申报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申报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
2、创建工作规划及工作总结;
3、其它反映创建工作情况的文字和音像材料。
第九条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单位不能申报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
1、申报前12个月,保护风景旅游资源不力,出现资源严重毁损事件并在省内外造成重大影响;
2、申报前12个月,主要领导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3、申报前12个月,发生省内外有影响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4、申报前12个月,发生省内外有影响的重大服务质量投诉事件。
第十条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旅游局按照《湖北省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暂行标准》对申报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单位进行考核,确定向省推荐名单。推荐前地方文明风景旅游区的评定机构须将推荐单位在市(州、直管市、林区)主要媒体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对经审定通过的单位向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评定机构推荐,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式九份分送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
1、推荐报告;
2、被推荐单位申报材料;
3、被推荐单位测评成绩;
4、其它反映创建工作情况的文字和音像材料。
三、验收和表彰
第十一条 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地推荐报告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 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具体评定工作由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组成联合考察组,对全省各风景旅游区进行验收评定。
第十三条 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将检查合格的单位在省主要媒体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并征询有关方面的意见。公示结束并经综合审核通过的,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联合作出命名表彰决定,并颁发奖牌和证书。
四、管理
第十四条 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对创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日常工作的指导、监督,由所在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旅游局负责。
第十五条 推荐和评选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考核组应正确行使职权,不得徇私舞弊。风景旅游区接受考核组考核时,应提供有关技术资料,为考核工作提供便利,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经查实,即取消申报资格,撤销荣誉称号。
第十六条 对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实行动态管理。获得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荣誉称号的单位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并向所在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旅游局提交自查报告。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联合进行一次复查。对于工作停滞不前、存在明显不足的,由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给予批评警告,撤销其荣誉称号,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有损荣誉称号问题的,撤销其荣誉称号,并予以通报;对于整改成效明显,符合荣誉称号条件的,经审定后撤销限期整改警告。
第十七条 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如变更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上报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重划、重组、撤销、分立、合并的,荣誉称号自行终止;重划、重组、分立、合并的新单位,可按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重新申报荣誉称号。
五、附则
第十八条 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负责将已评定的省级文明风景区及时向海内外公告,并纳入省旅游促销计划。
第十九条 省文明风景区标志由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评定机构统一制作、颁发。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省级文明风景区评定机构授权或认可,不得擅用。
第二十条
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标志须置于风景旅游区主要入口最明显位置,并在对外宣传广告资料中标明。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评定机构负责解释。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文明办、建委(建设局、园林局)、旅游局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实施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风景旅游区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 旅游规划概述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概念、目的及来源
一、旅游规划(tourism planning)的概念
1旅游的概念:狭义的旅游即旅行和游览。广义的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规划的概念:规划是筹划或者谋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状态所进行的一种构想或安排。
3旅游规划的概念: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和安排,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旅游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
二、旅游规划的目的: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1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2申请旅游专项资金。○3招商引资。○4指导旅游开发 ○
三、旅游规划的来源和服务对象:1.各级政府2.各级主管部门3.各旅游景区的管理者4.旅游开发投资商。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要求及参与者
一、旅游规划的要求
1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规定○2要与相关规划相协调○3科学性,即实事求是原则。○
2对旅游功能的夸大③要具有可操作性,即可主要问题:①夸大本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地的吸引力○
4要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在旅游规划理论的创新、旅游规划方法的创新、旅游规划内容的创新。应用性。○
5走合作规划的道路 □1走多学科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需具有旅游、市场营销、区域规划、环保、城市规划、建筑和道路交通等各专业的规划
2走官、产、学相结合的模式设计人员。□
二、旅游规划参与者 1.规划领导组起宏观指导和协调作用,主要由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的领导组成。2.规划顾问组,起到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和监督,并对规划提出建议和设想,由旅游专家组成。3.规划编制组,由组长(负责人)、副组长、成员组成。4.规划评审组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类型、编制程序及主要内容
一、旅游规划的类型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区域旅游业发展规划,地方旅游业发展规划,省级、地市级、县级旅游区总体规划,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旅游区规划,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旅游区实际规划(专项规划)
二、旅游规划的编制程序1.任务确定阶段2.前期准备阶段3.规划编制阶段4.征求意见阶段
三、旅游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文本部分)
1.规划区概述2.旅游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SWOT分析
3.1231工程(规划主体)。1个总目标:提出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分近、中、远期)。2个基础分析: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和预测。3个设计板块:定调子(旅游主题形象设计及市场推广),定盘子(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定路子(项目设计、产品开发、线路设计)1个支持系统: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市场管理、人力资源、资金筹措、环境保护、社区参与)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与能源、邮政电信)、旅游服务设施规划(饭店、餐饮、娱乐、商品、解说系统)
4.投入与产出分析
第四节 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历程
1.起步和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参与者多为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设计部门
突出问题:①完全以资源为导向,不考虑市场需求②套用城市规划模式,偏重硬件建设规划③旅游规模预测偏高,黄山预测2010年为120万人次,实际上1990年才接待66.98万人次;庐山预测2010年为300-350万人次,实际上才接待147.5万人次;武陵源预测2010年为250—300万人次,实际上才接待72万人次。
2.深入研究和总结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已形成资源—市场—资源—产品—市场的开发思路,做到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
当前,我国旅游规划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①专业旅游规划人员缺乏②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③旅游规划编制多,实施少
第二章 旅游规划理论基础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生态学的内容 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和人以及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近二三十年来,人类聚居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主动寻求解决办法。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实践中开始不懈探索。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和人居环境相关的土壤、水文、植被、气候、光照、地形地貌等因素所形成的生物生存环境,简称“生境”,在不破坏全球生态的前提下,优化改善我们的聚居环境。
第二节 景观生态要素 关于各种自然因素对于人类心理上的影响
1.水环境。水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物种稀少、人口稀少,缺水是其主要原因。人类为了更好利用水资源,进一步设计了水资源循环人工系统。给水包括自来水厂和市政给水管网;排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和雨水污水排放系统。另外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地域缺水的问题。
2.植被作用:A:改善城市小气候B:吸附灰尘C:减小噪音D:美化环境。
由于植被是城市景观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常常把绿化率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品质高低的主要指标。
3.气候气候受到纬度、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大气环境、空气湿度、太阳辐射等影响。
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应当利用构筑物、植被、水体来改善局部微气候。A:引进水体 B:抑制风速C:提供构筑物以庇护场所D:对天然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
第三节 环境、行为和心理
景观设计要素对于人心理的影响人的行为以及对环境的心理反应是受着多方面的影响,例如:文化背景、生理条件等,所以环境行为心理的研究可以使我们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
一.空间与环境
1.气泡。爱德华-T-霍尔提出,指个人空间。人体上下肢运动形成的弧线决定了一个球形空间,这就是个人空间尺度—气泡。
2.领域。最早出现在生物学中,指自然界中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空间位置。人类的领域行为大概分为以下四个层次:A:公共领域B:家C:交往空间D:个人身体(气泡)一般空间可分为三类:滞留性空间、随意消遣性空间、流通性空间。我们应注意空间尺度对人心理的影响,可通过植物、矮墙或者构筑物增强滞留空间的私密性。流通空间应提高空间流通效率。
3.场所。舒尔茨认为场所是有明显特征的空间,场所依据中心和包围它的边界两个要素而成立。城市景观设计是以场所为设计对象,设计有特色的场所,使其置于建筑和城市之间。
二.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是景观设计中确定场所和动线的根据。
1.行为层次A:必要的行为(强目的性,抄近路)B:自发的行为(目的不明确,休闲)C:社会的行为(大众交往)
2.行为集合:达到一个主目的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例如:设计步行街,隔一定距离要设置休息空间、以及通过空间变化消除长时间购物带来的疲劳。
3.行为控制。设计对人的行为可产生影响,设计空间也是设计一种相应的行为模式。例如:在设计花坛时,为了方便游人休息,可以把花坛尺度设计宽些。
三.凯文·林奇的《城市的意象》尝试如何找出人们头脑中意象的方法,并将它描绘表达出来,从而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凯文·林奇认为:一座城市也是由各种要素,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一个人对城市的意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 特色:城市的个性,独特性。B 结构:规划形态和道路结构。C 含义:具有可读性。城市意象五要素:1 道路 2 边界 3 区域 4 中心与节点5 标志物
四.空间限定。我们生活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原空间”。空间限定就是指使用各种空间造型手段在原空间之中进行划分。中间被围起的空间是我们要使用的主要空间。上部有构件限定。上部的限定要素可能是下面支撑,也可能是上面悬吊。,任何一个物体置于原空间中,它都起到限定作用。例如景树、隔墙、雕 高差变化也是空间限定的常用手法。例如讲台、表演台等都是运用抬高手法 突出于其它地方;下沉广场则往往形成 隔离独立安静的空间氛围。泛。材质 变化的空间往往比较生动,具有一定的 区域性。
五.空间的尺度与界面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如果要为人感知和使用,必须以人为尺度单位,充分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尺度是空间具体化的第一步。一般人的眼睛以大约60度顶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熟视时为1度的圆锥。如果相距不到建筑的两倍距离,就不能看到建筑的整体。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探讨了实体围合空间中,实体高度(H)与间距(D)之间的关系。D/H>1时,空间封闭性减弱。D/H=1时,取得平衡。D/H<1时,明显的紧
迫感和压抑感。
1.20—25米见方的空间,人们感觉比较亲切,超出这一范围,人们很难辨认对方的面部表情。
2.距离超出110米的空间,肉眼只能辨认大致的人形和动作,这一尺度可作为广场尺度。
3.390米的尺度是创造深远宏伟感觉的界限。0.45米是较为亲密的距离0.45—1.5米是私交距离3—3.75米是社会距离,指邻居/同事之间的谈话距离3.75—8米是公共距离,大于30米的距离是隔绝距离熟练掌握和巧妙运用这些尺度对于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非常重要。空间的界面另外一个对于空间效果起很大作用的因素是界面的质感和肌理。对于材料的质地、划分、质感、肌理等20米之内清晰可见。20—25米这些细节逐渐模糊。超过30米就完全看不到了。距离60米以上,物体的面已难以区分。
第三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多样性
2、地域性
3、易损性
4、可创新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可分为 8个主类(包括:A 地文景观B 水域风光C 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 遗址遗迹F 建筑与设施G 旅游商品H 人文活动。其中A、B、C、D属于自然旅游资源,E、F、G、H属于人文旅游资源)、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三个层次。
四、旅游资源的调查
1、调查准备阶段(1)成立调查组,准备实地调查所需的设备(2)收集相关文字和图形资料
2、实地调查阶段(1)确定调查小区和调查线路(2)选定调查对象(3)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五、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是探讨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高低(不能与其他价值如历史价值、考古价值等混为一谈),确定其开发、保护的重点和级别。
1、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1)全面系统的原则(2)尊重事实与动态发展的原则(3)兼顾三大效益的原则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2、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选取一些定性指标,抽象地用好坏、强弱、优差等评价用语来判定价值大小。只能反映旅游资源的概要状况,主观色彩较浓,可比性较差。(2)定量评价。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选择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然后将各评价因子逐项予以赋值,经汇总后得到该旅游资源或旅游地的整体开发利用价值。
第四章 旅游规划要素
第一节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因素对于景观建成的效果影响最大,现有地形地貌也是设计最主要的现状条件。
地形地貌形态分类:
1.平坦地貌平坦地貌主要的视觉对象是天空和开放空旷的大地,缺乏安定感和围合感。处理手法:视觉焦点、水平垂直对比或者进一步划分空间。
2.凸形地貌 例如山丘和缓坡,具有一定的动感和变化,视觉有上下两个方向。处理手法:高起的地方设置构筑物,以便人能够远眺或休息。构筑物应形成地标。
3.山脊地貌 连续的线形凸起型地形,有明显的方向性和流线。处理手法:设计游览路线时要顺应地形所具有的方向性和流线。
4.凹形地貌 空间尺度闭合,心理稳定、安全。在大自然中易形成居住的小环境。凹形地貌的内向性,往往作为下沉的广场空间。
5.谷地 谷地是一系列连续和线形的凹形地貌,其空间特性和山脊地形正好相反。
第二节 地形地貌的图示
1.等高线法 A:等高线一般是封闭曲线 B:等高线从不会相互交叉
2.高程标注法 表示地形图中某些特殊地形点时,可用十字或圆点标记这些点,并注明高程
3.线影表现法 一般先绘制等高线,然后在等高线上加线影。线影为短而不相连的短线。直观而生动。
第三节 对地形的改造和利用 一般来说,室外空间影响人们空间感受的因素有以下几种:A、空间的地面B、水平线和轮廓线(天际线)C、封闭性坡面的坡度(18°/35°/40°)
地形改造与利用手段:A、通过坡度遮挡难看的景物B:通过视觉障碍对比强化开阔感C、通过坡地遮挡一部分景观,引起人们的好奇感D、通过不断上升的坡地营造前进的序列
第四节 植被设计植被的功能分为四大方面
A、建筑功能 即空间造型功能。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创造景观。
B、工程功能 防水土流失、隔音及视线诱导。
C、控制气候功能 遮荫、调节温度、防风等功能。
D、美学功能 强调景观的焦点和背景。
利用树木和植被可以将空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开放空间(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B、半开放空间(空间一侧单向封闭)C、开敞的水平空间D、封闭的水平空间E、垂直空间(树木修剪成锥形,形成垂直向上的态势)
第五节 地面铺装便于行动是铺装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铺装要求坚固、耐磨、防滑、图案艺术美等。一般按强度将地面硬质铺装分为以下几类:A、高级铺装B、简易铺装C、轻型铺装
常见的铺装材料:1.沥青路面2.混凝土路面3.卵石铺砌4.预制砌块5.石材铺装6.砖块铺装
旅游区设计中要采用两种以上的铺地材料相衔接时要注意:(1)尽量不要锐角相交(2)两种大面积的铺地相交时尽量采用第三种材料进行过渡和衔接
第六节 组合的方式
1)轴线展开:围绕轴线布置旅游区平面图,具有整体有序感。
2)中心发散:以主要景观为中心,其它景观依据对称、平衡模式围绕中心组织。
3)聚集组合:将不规则景观集合为完整图形,形态丰富,但秩序感不强。
4)围合嵌套:每个景观面依次连续被其 它面围合,共同形成更大的单元。
第五章 旅游区划与空间布局
一、旅游用地类型旅游活动用地可分为以下几种:
1、观光游览用地(包括自然、人文景观游览用地)
2、体育娱乐用地(包括球类、滑雪、狩猎、滑水等)
3、休疗用地(包括休养、疗养用地)旅游服务用地可分为以下几种:
1、居住用地
2、餐饮用地
3、购物用地
4、旅游管理用地
5、交通用地
6、水电通讯用地
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的目的和意义(1)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实地工作和综合分析,找出比较合理的旅游区界线(2)确定各个旅游区的不同性质、特征和地位,指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3)确定区内各级旅游经济中心:大的规划区域(如省、市、县)一般按照景观的类似性与地域的连续性进行功能分区,小的规划区域(如旅游景区、主题公园)一般按照不同的用地性质进行功能分区
2、功能分区的原则(1)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2)相似性原则 把资源类型相近者划在同一旅游区内(3)行政区域相对完整原则(4)旅游中心地和交通便捷性原则 每一个旅游区至少有一个旅游中心地。旅游区内交通要便捷。
广西旅游总体空间布局(1)桂北旅游圈——桂林山水民俗旅游线 主要城市:桂林、柳州(2)桂南旅游圈——南国边关风情旅游线 主要城市:南宁、凭祥(3)桂东旅游圈——历史文化、宗教名胜旅游线 主要城市:梧州、玉林、桂平(4)桂西旅游圈——邓小平足迹和奇山秀水旅游线 主要城市:百色、巴马、靖西
(5)北部湾旅游圈——环北部湾海滨边境旅游线 主要城市:北海、东兴、钦州
三、几种典型空间布局形式
1、核环式(1)以旅游服务中心为核心,各旅游吸引物分散在四周,在服务中心与吸引物综合体之间有交通连接。这种布局主要用于各旅游吸引物比较分散的景区。(2)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各服务设施环绕在自然景观四周,设施与中心景观之间有交通连接。这种布局主要用于温泉、湖泊、滑雪场等景区。
2、双核式以服务设施、核心景区为两个中心,一般景点景区位于两者之间。
3、三区结构最中心为核心保护区,围绕它的是娱乐区,最外层是服务区。这主要用于自然保护区规划布局中。
4、带状布局 主要用于河流景区
四、旅游区形态结构与旅游建筑区位选择
1、点状结构 一般指小型山岳地带、小型湖泊地或小型山林地等,如北京香山公园、北海公园。这类结构旅游区的建筑布局应根据景区的地形地貌特征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的方式。
2、线状结构 线状结构旅游区多为河流或峡谷类旅游区。如漓江、长江三峡等。这类结构旅游区的主体建筑应位于景区的进出口处的开阔地带,在景区内地形低缓而较开阔的地带,可建一部分小型购物点、饭店与观景亭等。
3、面状结构 总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大型旅游风景区。如张家界、河北野山坡。这类结构旅游区的建筑布局要考虑地形位置和交通条件。
第六章 旅游产品开发及线路规划
一、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的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和商品,是由多种成分组和而成的整体概念,但主要是以服务形式表现的无形产品。
二、旅游产品的类型
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国家旅游局1999):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生态旅游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 :自然风光观光,名胜古迹观光,主题公园(Theme Park)
(1)主题公园的定义:主题公园是具有特定的主题,由人创造而成的舞台化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2)主题公园的类型以主题内容进行划分:1)以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为主题,如中国民俗文化村2)以童话幻想、科学、宇宙为主题,如广州航天奇观园3)以动物观赏为主题,如海底世界、野生动物园 4)以异国地理环境和文化为主题,如世界之窗5)以文学文化遗产为主题,如大观园6)以影视文化为主题,如无锡唐城以投资和占地规模大小划分 美国标准:大型主题公园:投资在8000万美元,占地0.81平方公里以上;中型主题公园:投资在2000万—8000万美元;小(微)型主题公园:投资在2000万美元以下。中国标准(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投资在8000万人民币,占地0.2平方公里以上;中型主题公园:投资在2000万—8000万人民币;小(微)型主题公园:投资在2000万人民币以下
(3)我国主题公园六大主题方向1)以“红色旅游”为主题2)以“中西景观”为主题3)以“民俗风情”为主题4)以“野生动物”为主题5)以“器械游乐”为主题
2、度假旅游产品
度假旅游的特点:目的地相对固定,回头率高,停留时间较长,无需导游陪同,对娱乐设施要求较高 度假旅游目的地:海滨度假地,山地度假地,温泉度假地,乡村度假地
3、专项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三、旅游线路规划
1、旅游线路的种类
(1)从空间尺度划分,有大尺度旅游线路和小尺度旅游线路(2)从旅游时间来看,有一日游和多日游线
(3)从旅游目的地选择来看,有逗留型线路和周游型线路(4)从相互之间的联系来看,有旅游区对外线路和旅游区内线路
2、旅游线路设计的一般原则(1)市场原则(2)主题突出原则(3)合理搭配原则(4)最小的旅行成本
(5)要发挥旅游中心城市的聚散作用
第七章旅游规划设计基本方法与步骤
第一节 旅游项目规划 进行项目调查研究、使用监理、方案探索、实施投入、方案评价、修改方案、进一步评价、深入设计
第二节 旅游项目立项与分析
一)旅游项目设计任务书下达 1、总体新旅游区景观设计,大幅度设计 2、老旅游区景观改造设计,大幅度改动 3、已成型旅游区增补设计,小幅度改动
二)环境的调查 设计前,应当收集景观设计的相关资料 1、自然条件中的日照、气温、风向、雨水等资料 2、场地的地形地貌、坡度、地势等自然因素 3、周边景观内容,使设计达到人、景、自然交融 4、区域内人口数量、人群背景、习俗爱好分析观察,分析他们的活动内容与趋向 5、该场所的历史人文情况、文化古迹、历史传统、民俗风情等研究分析
三)实地勘测 测绘、目测与观察方式结合,明确 基地位置、标高、面积、地势等内容,获得整体直观认识
第三节 旅游项目规划与布局
一)整体规划与构思 1、主题创新,确立框架 2、区域划分,体现特性 3、主次分明,层次明确
二)景观功能组织 1、交通要素-入口广场、主干道、次干道、室外停车场、自行车停放点等 2、场地要素-幼儿/老人活动场、游泳池、中心广场、休息区、健身区等 3、公共要素-商业中心、休闲区、室外景观参与区、会所、文化展示区、厕所等4、绿地水面要素-树池、花坛、草坪、水池等
三)旅游规划项目设计与评价 1、景观生态效益-控污、控噪,提高绿化率和自然生态设计 2、景观社会效益-环境与人的亲近感、安全性,便于人的使用与活动,充满生活趣味 3、景观积极效益-指景观投资运行成本的合理性与时效性,有利于景观的管理与更新
第四篇:风景旅游区规划概论论文
华侨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论文
课程类型:全日制本科
课程名称:风景旅游区规划概论 课程代码:1312055 任课教师:潘华
浅析连城冠豸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姓
名
李晟烨
学
号
1013121016
院
系
建筑学院
专
业
城市规划
年
级
2010级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
2014年
5月 11 日 浅析连城冠豸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本文根据对连城县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开发情况进行浅析,通过对连城冠豸山旅游风景区的各种发展优势以及风景区发展所存在的劣势进行分析,最后对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Liancheng County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rough the Liancheng GuanZhai mountain scenic area of the various advantages and scenic area development weaknesses were analyzed,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scenic spot.关键词:旅游 发展 优势 劣势
Keywords: tourism developmen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目录
引言
发展优势.........................................................................................................................3 区位优势................................................................................................................................3 交通优势................................................................................................................................3 旅游资源优势........................................................................................................................3 发展劣势.........................................................................................................................5 冠豸山风景区自身限制........................................................................................................5 整个县城旅游资源的缺陷....................................................................................................5 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5 发展建议.........................................................................................................................5 风景区自身发展建议............................................................................................................7 整个县城旅游资源发展建议................................................................................................7 主要参考文献和和网址...................................................................................................8
1.引言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旅游资源是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资源。旅游资源是 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连城县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有着独特风景的自然景观——自然旅游,有着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古色旅游,有着完好的革命旧址--红色旅游,有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景观--绿色旅游,还有其它特色旅游、客家民俗和特色小吃等资源。通过对连城县旅游资源的基本情况、现有开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如何更好的利用旅游资源发展连城旅游业。
一.连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2013年,连城县全县接待游客398万人次,同比增长31.6%,实现旅游总收入19.18亿元,比增35.5%
2014年,连城县旅游产业逆势增长,全县接待游客499.5万人次,比增25.5%,旅游收入24.3亿元,比增26.7%。
2015年,连城县围绕打造中国旅游强县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坚持把旅游作为县域主导产业,举全县之力进行培育壮大,并取得可喜成绩,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全县接待人数571.9万人次,比增14.5%,旅游总收入27.1亿元,比增15.6%。冠豸山景区接待人数111.8万人次,比增8.5%,旅游总收入4835.6元,比增9.8%。培田古村落接待人数9.8万人次,比增69%,旅游总收入237万元,比增41%。
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首批26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其中,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莆田市仙游县、三明市泰宁县、泉州市永春县、漳州市东山县、南平市武夷山市、龙岩市永定区、龙岩市连城县、宁德市屏南县等9个区县进入名单。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
1.区位现状
连城县,简称“莲”,别名莲城,地处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脉南段,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县境东邻永安、龙岩,南界上杭,西接长汀,北倚清流。素有北夷南豸的美称。连城县是革命老区和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又是内地连接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区位分析 2.交通现状
一直以来,连城地处闽西腹地,山高路隘,交通不便。新中国成立之初,很长一段时间连城运输主要靠盘山公路和水路。改革开放后,连城交通虽然得到较大改善,但只有等级较低的国省道与外联通。交通的限制,让连城发展发展举步维艰,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和经济欠发达县。随着机场、赣龙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现代化立体交通建成,一跃成为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纵深连片发展重点区域,闽赣边的重要交通枢纽,为连城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定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连城交通乘势而上,着力织密立体交通网络,构建综合交通枢纽。推进连城县“一个机场、两
交通分析 条国道、三条铁路、四条高速、300公里县道”的交通主干路网形成,使连城交通成为海西运输大通道重要节点、龙岩西北门户枢纽、连城发展新引擎。3.旅游资源优势
连城县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世界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有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不仅有工艺精湛的古代建筑,还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不仅有纯正朴实的民俗风情,还有丰盛可口的美食佳肴。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一是有冠豸山、竹安寨、云霄岩、旗石寨、石门湖、九龙湖等6处丹霞地貌景观;二是有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内莒溪红豆杉群、赖源廖天山草场、曲溪杉木王等多处生物景观;三是有赖源溶洞群、莒溪狗子脑、北团石琳山、姑田三龙井、新泉白仙岩、朋口八仙岩及文亨、新泉温泉等10多处其它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景源评价图 在历史文化方面有培田古村落、四堡古书坊、芷溪古宗祠等3处古建筑群;在古桥方面有莲峰文川桥、罗坊云龙桥、莒溪永隆桥、四堡玉砂桥等4处保存完整的古桥梁;有姑田紫阳书院、四堡鳌峰书院、冠豸山景区内雁门书院等8处古书院;连城是重要的红色革命老区,有新泉红军前委机关旧址望云草室、中央苏区第一所工农妇女夜校张家祠、红四军司令部旧址于溪公祠、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张氏家庙、官庄农民调查会旧址愧山公祠等10多处革命旧址。同时还有摩崖石刻、亭台楼阁和新泉中华山、曲溪童观寺等几十处人文景观。
特色民俗旅游资源
连城是典型的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名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例如有罗坊走古事、姑田游大龙、北团游大粽、新泉犁春牛 等民俗活动;有十番音乐、连城武术、木偶书法等文艺表演;有服饰、婚嫁、诞辰、建房等客家习俗。
美食文化资源
饮食文化是精品,体现连城旅游的时尚性。连城被誉为 “中国客家美食名城”,涮九品、焖狗肉、新泉豆腐、鱼片汤、兜汤等闻名遐尔。连城有很多菜都被列入中国名菜及福建名菜,这些菜不但味美,而且很多是药、膳兼济;除此之外,连城还有数不清的特产小吃点心更是让人赞不绝口。总之,在连城,相关美食 没有游客吃不到的客家美食,只有游客想不到的美食。现在,社会上盛行的都是保健、养生的饮食,而传承了千百年的连城美食正是这一需求的完美体现。所以,我们可以加大对美食发源地的宣传、美食品种及其形态的开发,让“食文化”元素在连城旅游业大放异彩。
重要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方式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给连城冠豸山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同样存在自身的劣势和来着其他方面的挑战。
二.旅游业发展劣势
从营销理论看,旅游开发成功与否,同工业、房地产等开发一样的道理,关键是产品与市场。旅游开发成功的理由各有不同,但失败的理由无非是要么产品不行,要么产品脱离市场,要么市场开拓不行。
作为一个连城人通过对连城的各种情况了解,冠豸山风景区及整个龙岩地区的旅游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1.冠豸山风景区自身限制 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如何提升景区的经营收入是关键问题之一。自从1994年冠豸山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龙岩市政府派出的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已经投入数千万元资金用于景区建设。2005年,福建恒宝集团又花巨资从政府手中拍得景区40年经营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原有设施产权问题、产品局限、市场开拓等,土地利用现状图 景区效益一直不理想,这给当地政府和投资企业带来很大压力。如何对总面积达46平方公里、地处龙岩市连城县的五大景区(獬豸冠、石门湖、竹安寨、九龙湖、云霄岩),进行产品策划和创意设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键问题之二。由于九龙湖、竹安寨跟獬豸冠和石门湖之间存在旅游资源的高度同质化,因此,如何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针对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富有创新意识的景区产品策划,就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交通分析
冠豸山号称“客家神山”,但却没有任何具有说服力的景点、建筑和仪式。冠豸山的所谓“豸文化”,除了山的形状类似古代的獬豸冠之外,并无任何历史文化的遗存。冠豸山上书院众多,多达十多处。但是,规模大多很小,知名书院不多,而且里面存在复杂的产权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
2.整个县城旅游资源的缺陷
连城县旅游资源从分布情况看,存在“分布散、规模小、无成熟旅游线路”的特点;从保护情况看,尚未形成长远的规划与设想,部分人文景观资源保护力度不大,难免失去开发价值;从开发情况看,存在投入资金缺乏,规划开发难的问题。
由于旅游总体规划滞后,影响景点的开发,例如培田古村落景区,由于保护规划和新村规划的滞后,造成21户村民在保护区内违章建设,影响了景区古色韵味;四堡古书坊景区同样也由于保护规划和新村规划的滞后,保护区内违章建设屡禁不止,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为今后开发古书坊建筑群旅游区增加了成本,加大了难度。
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影响文物的保护,四堡古书坊、芷溪古宗祠景区的保护与开发因资金缺口大,部分古书坊、古宗祠、古民居出现墙体风化、墙块脱落、墙体倾斜,梁柱、屋角板有的已被虫蛀腐坏成为危房,古雕版和古书籍等文物外流严重。
行业管理水平落后,影响人才的培养,导游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有的旅游知识缺乏,有的对连城县县情和民俗风情不甚了解,不能很好地把连城和景区的情况介绍给游客,加上待遇方面的原因,优秀人才外流形象依然存在。
各种民俗文化不能很好的发展,当地的客家民俗文化比如提线木偶书法、“走古事”、“游大龙”、游大粽、烧炮、连城拳等,大多集中于每年的正月,难以成为长期吸引外地游客的固定表演节目。而连城虽然被评为中国美食之乡,连城的白鹜鸭(黑嘴黑脚白羽毛)等也颇有特色,但是由于客家风味比较中性,原材料原汁原味,反过来也就相对缺乏其他菜系比如川菜那样的鲜明个性。
整个连城县旅游资源丰富,比如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被誉为“北回归荒漠带 上的绿洲和基因库”;宣和培田古村落建筑群是明清时期南方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四堡是明清时期我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溶洞奇观龙宫洞,但是这些资源在地理分布方面过于分散,交通条件一般,很不利于旅游线路组合。
3.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周边市场同质化景区众多,产品竞争异常激烈。冠豸山所依托的龙岩市,城市规模较小,旅游区位较弱。而且,冠豸山风景区的丹霞地貌在本区域并无市场稀缺性,福建本省有武夷山和大金湖,临近省份有江西龙虎山和广东丹霞山,而且,无论品牌优势还是资源禀赋,这些景区均远远超过冠豸山。面对区域市场的不利竞争态势,景区如何在产品服务和营销策划方面跟上述景区形成市场区隔,就是一个难以解决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发展建议
1.风景区自身发展建议
由单一的自然山水型风景区向主题型风景区转变。丰富观光旅游体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扩大其知名度,树立口碑,塑造冠豸山品牌,与周边的同类景区形成区隔,逐步由区域品牌向全国性品牌迈进,全国性品牌的塑造意味着市场规模大幅的增大。以阳朔的世外桃源为例,通过家喻户晓的世外桃源主题的包装和打造,普通的溶洞、地下河资源转变为主题型风景区,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连城有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但是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能使冠豸山的丹山碧水产生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下一步的文化疏理和挖掘至关重要。
由满足单一化的产品需求向多元化的产品需求转变。中国的旅游产品开发已经从观光产品时代进入休闲度假产品时代,不同细分市场的游客选择产品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比如文化、历史、信仰、自然、休闲、度假、购物、探亲、寻根等。九龙湖、竹安寨跟獬豸冠和石门湖之间存在资源的高度同质化,如何开发满足游客不同需求的产品是产品规划的方向。
由单一门票收入向多元化收入转变。如果仅仅靠门票提高经营收入,无非是通过增加游客人数或提高门票价格,对于冠豸山这样风景区来说大幅度地增加游客数量有一定的难度。要从“门票经济”中走出来,努力完善配套服务项目,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餐饮、娱乐、活动和购物等提高游客的人均消费,创造条件把游客留下来住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整个县城旅游资源发展建议
随着全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对发展连城县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围绕“建设中国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以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抓手,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文化、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的大旅游理念,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要继续做大宣传,加强引导,让全民参与到旅游发展的事业中来,将政府的行政性行为转换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做到“全民做旅游,全民促旅游,全民益旅游”。
多年来,连城县旅游业特别是乡镇旅游业“量小财紧民未富”的窘境一直未能有大突破,丰富的资源也只为能明显带动经济发展。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其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借助于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战略投资者实现旅游产业开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变单一政府投入型向政府投入与民间、社会投入并举型转变,要特别重视社会资金的吸收利用。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市场的服务功能。硬件方面,一要严格按照景区总规和“申遗”保护规划,完善标准化交通标识,加快“两个中心”规划建设。对来莲旅游车辆实行统一管理,开通连城县通往各景区的旅游专车。二是加快对旅游景区景点的改造升级,提升景区档次。做好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和培田古村落创建国家4A级旅游区等品牌工程。加快各个项目的推进步伐,逐步使连城县由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方向转型,增强旅游接待能力。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连城县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得到完善,但“路程长、游程短”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解决。鉴此,点珠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大旅游格局已成为实现连城旅游再度腾飞的必然选择。要精心设计旅游线路。要在加快旅游开发建设的同时,谋求与周边县市的联手,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共同打造规模型发展的旅游经济圈。冠豸山风景名胜区要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覆盖面,相关乡镇的景区也要借助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向外发展;同时,认真设置境内旅游线路。
完善管理、优化服务,是发展旅游业的“生命线”和“保障线”。坚持把“以游客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旅游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按照从高、从严、从优、从细的要求,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以游客满意为目标,为游客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高,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要坚持把培育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基础工作,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杜绝“纸上谈兵”、“只承诺不兑现” 的不良现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做到诚信经营、游客至上,树立连城旅游的良好形象。
近年来,生态旅游正成为一种时尚。连城县自然景观和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一块“天然去雕饰”的瑰宝,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作为生态旅游的载体,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保护是关键。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保持旅游景观、景点的自然形态和野趣。
让客家文化显出来。旅游活动即是一项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的血液和灵魂,打好旅游“文化牌”是增强景区磁力的关键。连城属客家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独具韵味,“客家牌”不仅是连城县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品味的主招牌,更是推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最佳平台和窗口。目前客家美食、客家古建筑、客家民俗活动是连城县客家文化三大亮点。必须做好对客家美食的开发、对客家古建筑的保护及对客家民俗活动的整合弘扬。
城市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连城县县城总体规划》已把连城县县城性质定为风景旅游县城。为此,城市建设工作要时刻牢记旅游这个概念,认真处理好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的 关系。
四.主要参考资料和和网址
[1] 傅生生,李文芳《连城文化旅游发展定位与整体提升探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冠豸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年》 [3]《连城县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2007-2030)》 [4] 《连城县城总体规划(2007-2030)》
[5] 浅谈连城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引自龙岩市统计局网站http://lytjj.longyan.gov.cn/tjzt/ztzl/tjxs/kycg/201111/t20111108_199305.htm
[6]冠豸山风景区规划前期的分析 中合谊华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febd8010007d6.html
第五篇:武当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暨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
武当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暨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情况
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
(2005年 7月31日)
一、武当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情况
风景区信息化,对提高风景旅游区管理服务水平,构建交流平台,加强宣传促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数字武当山”,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成了中国武当网(www.xiexiebang.com)。中国武当网以“传扬武当神奇。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服务武当经济”为宗旨,使用虚拟电子、立体三维、多媒体等网络高新技术,全面展示武当山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窗口,被海内外网民誉为“内涵丰富、成果丰硕的大型武当山门户站”。
2、建成了武当山特区网(www.xiexiebang.com)。该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一个集中展示武当山建设成果和远景规划的综合性政务网,同时也是武当山特区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成了覆盖核。景点的电子触系统。此系统完全以计算机为核心,运用最新的数字视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建立的一套软硬件相互结合的武当山风景区电子监控体系。它的建成投用,大大提高了武当山景区管理水平,提高了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4、建成了核心景点的红外、烟雾感应报警系统。特区从安全以及消防角度考虑,加大了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管理,对重要景点全部安装了红外、烟雾感应报警系统。此系统的安装投用,标志着武当山文物消防安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建成了以服务游客为核。“的电子显示屏。在进山门”安装了电子显示屏,不间断播报景区天气预报、酒店预定、旅游线路等信息,深受游客欢迎。
6、建成了覆盖全景区的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在不破坏景观的情况下,全天播放武当山道教音乐。发布武当山旅游信息。
目前,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已开通和正在建设多媒教育网、党员于部学习交流网、招商网、规划建设网、农税网等一批专业网,信息化正深层次走进武当山。
二、武当山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情况
(一)武当山风景区概况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有3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5万人。1994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7年被省建设厅授予“全省文明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建设部授予“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授予“4A旅游区”,2001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2004年接待雄人数66H人次,买现门票收入2680万元(是2001、2002、2003年三年的总和),实现财政收入4000万元(比2003年增长了60%)。今年元至6月,武当山旅游接待人数3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 1655万元。
武当山属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素以其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和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自然风貌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特色,景区内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十石、九台等自然景观和九宫九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等人文景观。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129处,共有庙宇1182问,建筑面积43332平方米,全山现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金殿、南岩宫、紫霄宫、玉虚宫、玄岳门L省级57处,市级16处。
武当山自1982年对外开放以来,管理体制历经七次变更。2003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了武当山特区工委、武当山特区管委会,为十堰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与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合署办公,赋予特区独立行使县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全面负责武当山风景区的保护、管理、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
(二)创建工作基本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创建整体合力
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成立了景区护林队、景区环卫队、景区综合执法大队等专门的景区管理专业队伍,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特区管委会主任李发平同志任组长,特区领导班子澳及道协会长为副组长,各部办委局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景管、城建、宣传、公安、工商、旅游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实施。二是部门联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在创建活动中,特区两委明确授权创建办公室全权代表特区负责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检查督办,景管、城建、公安、工商、旅游、园林、城管、环卫等部门各负其责,服从创建办公室统一指挥,做到人力高度集中,财力高度集中,时问高度集中。三是特区两委召开了全区创建动员大会,并多次召开创建专题会,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共创氛围
创建工作难度大,涉及面广,任务重,为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形成齐抓共创局面,必须大造舆论声势。我们重点从以下七个方面狠抓了舆论造势工作:一是制订整体宣传报道计划。特区凡涉及创建工作的会议,都要求宣传部门参加,对创建工作进行及时宣传报道;二是成立宣传专班。建立以特区宣传部为主体,各单位通讯报道骨于为补充的近百人的创建宣传队伍;三是印发宣传材料。印发宣传口号50余条近15000份,印制悬挂标语20条,并在进山门口电子屏每天滚动播放武当山创建标语、口号;四是开辟专栏专题。在地方电视台开辟创建专题栏目,每天通过电视对有关创建文件进行滚动播放,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意义;五是固定宣传车,在城区大街小巷和景区开展经常性的巡回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全民创建意识,营造了一个人人关心、个个出力、齐抓共创的良好氛围。
3、确定创建盘子,力求创建实效
为使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特区制定了《武当山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方案》和考核验收细则,归纳了创建责任目标,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把创建。作划分成“明确任务、全面整改、组织自查、迎检验收”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各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也制定了具体的创建方案,进一步细化了任务,使创建工作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操作有标准,落实有措施,争取了创建主动权。
(三)创建工作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年多来,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景区面貌得到根本改观,文明意识大大增强,景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实施综合治理,景区环境明显改善
第一,狠抓了旅游环境整治。为维护良好的景区环境和旅游氛围,我们紧紧围绕治理“八乱”,在景区大力实施“七个一”工程。一是对有碍观瞻的构筑物一律拆除,治理乱搭乱建。实施景区农户搬迁工程,累计投资近500万元,对武当山琼台、南岩、紫霄、进山门口等景区核心部位和景区公路、古神道什线的286户1017人全部进行拆迁。对乌鸦岭、琼台等景区、景点有碍观瞻的“三线”全部拆除,实施入地或改路改造。拆除违章建筑物、构筑物m余处,不规范广告牌近200块。M是景区垃圾一律下山,治理乱堆乱倒。在景区核心部位新建3个垃圾中转站,增设250个小型垃圾筒,购置2台垃圾清运车,对垃圾实行统一收集、统一清运下山掩埋。同时,明确要求经营门店周围一律不准堆放杂物,统一配备垃圾筒,实行定期上门收集,有效杜绝了乱堆乱倒。三是建立八分钟保洁制度,治理乱丢乱吐。组建了一支由60人组成的环卫保洁队伍,实行五定管理(定人员、地段、数量、质量、时间),对乱丢乱吐及时清理。四是对视觉污染物一律清除,治理乱贴乱刻。采取分片包段和谁的责任谁负责的办法,落实责任制,确保乱贴乱刻清除工作不过夜。五是景区厕所一律升级改造。按照“六有”(有水、有纸、有篓、有挂钩、有专人值守、有残疾人厕位)的要求,对景区10所公厕全部实施改造,并新建旅游标准公厕5座。六是景区一律不准使用一次性餐具。为有效杜绝白色垃圾,景区商品零售店禁售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宾馆、饭店禁用一次性餐具。七是景区接待设施统一卫生标准。对住宿、餐饮及农家乐等与景区配套服务设施,一律做到了“八有”,即有经营卫生许可证、有上岗人员健康证、有消毒设施、有冷冻设施、有防蚊蝇设施、有餐巾纸、有水冲式厕所、有一客一换的被单。
第二,狠抓了景区经营秩序整治。为有效治理乱摆摊点、沿路叫卖现象,对景区旅游购物点实行总量控制、规模经营和集中管理,对无经营资格的摊点全部予以取缔;为杜绝无证经营的“黑车”,我们对景区营运车辆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进站管理,对没有“营运许可证”及“旅游标志”的车辆坚决不准进入景区;为杜绝无证经营的“黑导”和导游人员私拿回扣、索要小费、诱骗游客的现象发生,对导游人员建立服务跟踪卡,游客签字后一次一清收,每天一汇总,奖惩每天一兑现;为杜绝欺客宰客、强买强卖、尾随兜售等不文明行为,我们首先从质量标准化建设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在旅游行业全面推行“旅游双全”工程,大力实施“游客满意战略,稳步推进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成立专门的质量、环境监察机构进行跟踪检查。同时,辅助于法律手段和现代化监控手段加强管理,出台了《关于一对景区违规经营实行一票否决的决定》和《景区经营人员四个一律不准》的规定,并在进山门口、乌鸦岭、琼台等重点游客集散地安装电子监控设施,加强对旅游市场秩序的监控管理。通过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风景区内乱摆乱设摊点、尾随兜售、强买强卖、欺客宰客的不良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经营人员的文明经营意识明显增强,景区经营秩序日趋规范。
第三,狠抓了景区服务规范整治。在景区整治规范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不让一个游客在武当山受委屈"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一是严格施行国家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国家建设部批复的《武当山风景区标志牌设计方案人对武当山景区、景点和旅游公路沿线的标志、标识牌、警示牌进行了全部更新,做到了图文规范,中英文对照,与景观环境相协调。二是大力实施游客温馨工程。我们把“一切方便游客,让游客满意”作为管理服务的宗旨,大力开展以游的放心、娱的开心、购的安心为主要内容的“平安武当”工程,以“六心”、“四免费”。为主要内容的温馨工程,以及以“景区不罚款”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服务工程。对导游人员和外地交通车辆进入武当山景区,只。纠章、不罚款。并通过不断完善细化服务要素和措施;确保游人在武当山吃的舒心、住的放。
七、行的安。心、游的顺心、购的称心、娱的开心。如针对游客需求,我们推出了周易预测、道教法事、武术表演、茶艺表演等富有道教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了真武印章、三丰印章、武当保健枕、武当玄天剑等富有武当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包装了道家素膳、汉江水产品、地方风味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菜系产品。全山实行咨询免费、旅游公厕免费、开水免费、现役军人门票免费。在游客集散地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和医护急救中心,在山门口、乌鸦岭和琼台安装了电子屏幕,滚动播出武当山游览信息,为游客提供服务指南,景区厕所设置残疾人厕位等,尽可能为游客提供各种方便。三是强化诚信服务。印制并广泛散发学习《诚信武当人》手册,制订并实施《武当山旅游行业诚信公约)};成立了游客投诉中心,在全山设立8个投诉点,接受游客监督;与广大经营户和窗口服务单位签订诚信公约,建立诚信档案,认真履行诚信服务。对景区营运车辆统一票价、统一服务标准;滑竿实行分班分段抬运,定点候客,明码标价,统一登记收费结算;对导游员实行统一管理、挂牌服务;对所有经营商品统一核定价格,做到明码标价。通过一系列管理的新举措、新办法,有效杜绝了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强买强卖、拉客宰客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第四,狠抓了景区安全整治。安全是风景旅游区的生命线,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我们始终牢固树立“1>99”的思想,不遗余力的推进风景旅游区安全管理工作。在文物安全管理上,我们重点加强了消防设施建设。一年来,先后筹措资金近400万元,相继配备了于粉灭火机、消防栓、消防桶、消防缸、消防加压泵、消防枪、消防池等消防器具近600具。在紫霄宫、太和宫、文物库房等处安装了报警、电子监控系统和避雷设施。投资450万元兴建了武当山消防站,配备消防车2台,消防官兵16名,大大提高了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在交通安全管理上,针对武当山景区公路线长弯多的实际,累计投资近600万元,对景区公路实施了安全保障工程,安装钢护网和钢筋混凝土护栏23公里,并在公路沿线设置道路安全警示牌50多个,在公路弯道处安装80面会车镜。在进山门口设立了车辆检查站,所有进入景区的车辆,一律进行安全性能及安全状况检查,带病车辆、超载车辆、“三证”不全车辆杜绝进入景区。在森林安全管理上,把森林防火作为重点,组建了专职护林防火队、巡山队、义务灭火队,将景区25万亩山林划分责任区,划片包于,责任到人,层层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对重点防火部位确定专人看管,对痴、呆、傻特殊人员指定专人监护。在旅游设施安全管理上,按照旅游设施安全和服务标准,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旅游设施安全大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对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特殊地段安排专人看守。在旅游旺季安全管理上;我们组织公安干警着便装深入到游客集散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有力地保障了广大中外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深入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景区文明意识大大增强
一是强化素质教育,文明从业意识不断提高。大力实施全行业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和全员培训、持证上岗两大工程,组织有景区管理、各景点、宾馆饭店、索道站、导游服务从业人员和景区指定营运车辆司售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11期,参培人员1018人次,培训覆盖面达90%以上。通过理论培训和岗位练兵,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积极开展职业道德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在创建活动中,我们根据各行业的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积极、广泛地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交通部门开展以“弘扬主旋律,岗位创一流”为主题的创建竞赛活动Z邮政部门推行职业道德规范岗位合格证制度,提出了“一流的服务、规范的用语、整洁的场所、满意的质量”二十字目标并付诸实施;城建部门开展了“门前四包”示范区段评选活动:政法部门以“四五”普法为契机,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竟赛活动;旅游部门开展客运车辆创‘十佳”、导游创‘叶佳”、宾馆饭店创“十优”活动;景管部门提出了“从我做起,文明管理”的工作要求;各大宾馆、饭店广泛开展优良的秩序、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游客满意为内容的“三优一满意”活动;商业部门开展优良商品、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三优”活动。同时,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十大杰出青年”、“双学双比”、“巾帼建功能手”、“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各类争先创优活动,涌现出一大批文明创建先进典型,促进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武当山宾馆、索道公司、武当山导游服务中心等一批单位多次被授予十堰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胡静、卢佳静、刘金燕、王鸣、张玉辉、李坤坤等6人先后荣获湖北省“十佳”导游员称号。
三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向纵深发展。我们利用各种节日及大型活动适时组织了各类知识竟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利用武当山革命历史文物、烈士事迹对广大青少年和在校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特区草店小学建成了十堰市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十好个体经营户”、“文明街道”、“文明小区”、“文明景点”、“文明系统”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与此同时,严厉打击“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开展了大规模的扫黄打非活动,查封兜售黄色书刊、音像制品商店7家,美容美发厅8家,取缔景区内和景点以及通往景点道路两旁设立的各种看相、算命摊点20余处,倡导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点面联结的文明建设体系。截至目前,特区已创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青年文明号2个,十堰市文明单位7个,特区文明单位18个,文明景点3个。评选“十好文明经营户”56户,文明车主13户,十大农村致富能人2人,文明楼院10个,文明小区4个。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村1个,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十大致富特色村2个。
3、严格保护风景旅游资源,保持可持续发展
创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提出并竭力实施了“保护型开发战略”,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一是加大了武当山古建筑的修复力度。累计投资近3000万元用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先后完成了言岳门,南岩宫龙虎殿,东西配殿和配房,紫霄官朝拜殿和三清殿,太和宫朝拜殿,琼台中观大殿、配殿、西道院和钟鼓楼,复真观(太子坡)五云楼和九曲黄河墙,泰常观北道院和斋堂,挪梅饲厢房、斋堂和挪梅真人殿,冲虚庵大殿和配殿等20余处古建筑的修缮和复原,加快了南岩宫玄帝殿、乌鸦岭至金顶古神道的维修步伐。二是加强了自然生态保护。在景区范围内全面实行禁伐林木的规定,对古树名实行建档立卡,加设防护栏(墙),实施重点保护。在景区大力推行以砖代木、改气代柴、改灶节柴、发展沼气等生态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程,景区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人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排污企业管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并做到了“三个坚决”,即对重污染项目坚决不准进入,对各种建设项目坚决做到“三同时”,对已存在的排污企业坚决关停。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
去年以来,累计投资近8000万元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改造了景区武当路、琼台公路,并实施了安全保障工程,使武当山景区交通设施在全国名列前茅;特了新建和改造了琼台、乌鸦岭、景区剑河桥等4处的停车场;完成了城区永乐路、武当路、玉虚路、东风路等4条城区道路改造,并启动了消除城区泥巴路、硬化背街小巷工程,大大改善了武当山景区内的交通条件和旅游环境。完成了武当山宾馆、武当国术馆和武当演艺厅改造。城区剑河河道二期改造工程基本完工,汉江取水二期扩容工程和武当山游客中。心暨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5、强化宣传似8,树立对外形象
2003年以来,我们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全方位、密集式推进了媒体促销、广告促销、活动促销、网络促销、让利促销“五位一体’的营销策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1套、2套、3套、4套、5套、7套、9套、10套等强势媒体和国内湖北卫视、山东卫视、河南卫视、湖南卫视等30余家卫视台及各大网站开展系列宣传促销活动,“武当仙境,神秘空灵;武当文化,华夏魂灵;武当武术,玄妙飘灵;武当山灵”的《武当山“灵”》宣传广告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邀请国内30家卫视台来武当山采风,并配合湖北经济电视台拍摄了30集电视剧《武当人》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湖北日报》、《大公报》、《大河报以《楚天都市报人《长江日报》、《十堰日报》、《十堰广播电视报》》等报刊上开辟宣传专版。在河南、武汉、香港等地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在市内200辆出租车上印制高档次的车身广告,在武汉交通音乐台、中国国际航班插播武当山宣传广告;成功发行了武当山邮资图邮资封,扩大了武当山的宣传覆盖面。建成并开通了“武当山特区网”武当山真正走上“信息高速公路”。聘请了香港、台湾著名影视明星李若彤、焦恩俊担纲武当山的形象大使;组建了中国武当功夫艺术团赴意大利、德国、荷兰、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及广州、深圳、北京、西安、武汉、郑州、重庆等国内重点游客集散地开展促销活动。与此同时,加强旅游营销网络建设,先后在武汉、郑州设立了旅游营销联络办事处,在重庆、广州、北京等大城市聘请了武当山旅游营销总代理,武当山加入了由23家新闻媒体、220个景区、1100家旅行社组成的中南七省旅游联盟,先后与中旅集团、武汉东星国旅、省中旅、重庆新亚国旅、北京康辉、首都国旅等旅行社签订了联合促销协议。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旅游营销活动,大大提高了武当山的知名度和旅游市功号召力。
(四)武当山创建检查验收情况
2005年7月15 H,受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的委托,省文明办、建设厅、旅游局联合组织检查组,对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进行推荐前检查测评。认为武当山风景名胜区通过开展创建活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发展,做到了“思想教育深入、管理机制健全、服务质量优良、景区环境整洁、资源保护完好、安全防范到位\取得了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经省检查组检查测评,认为武当山符合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的推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