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审视和加强宗教工作
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审视和加强宗教工作
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叶小文
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宗教工作,两者的必然联系,就是执政党在宗教工作中,必须注重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夺取政权的能力进行比较,不足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而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我认为就是党最基本的执政能力。宗教工作也是群众工作,而且是特殊的群众工作。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能否巩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能否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基本功在于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我们现在强调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讲得很深;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讲得很广;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执政要‚执政为民‛,讲得很新;强调‚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讲得很准;强调‚深入做好群众工作‛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讲得很重。那么,我们强调什么才能很实呢?共产党从革命到执政,作为执政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宗旨虽然没有变也不会变,但党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目标变了,代表群众利益的方式、联系群众的方式变了。我们从社会秩序的破坏者(‚造反有理‛),变到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稳定压倒一切‛),从教育、发动、组织群众起来反抗、破坏和砸烂旧的统治秩序,到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群众,建立和维护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办事的新秩序。革命时,群众天然地与我们站在一起,比较容易血肉相连,形成 ‚鱼水关系‛。执政时,群众则未必总是与我们天然地、形影不离地站在一起,容易脱离群众,形成‚官民关系‛,有的地方甚至蜕变成拿群众、吃群众的‚油水关系‛。革命时,联系和深入群众,发动和组织群众,宣传和教育群众,都是我们的长处。执政时,一不小心,这些长处可能变成短处,甚至眼睁睁看着群众被敌人拉走、驱使和利用。尤其是面对不大讲理,或‚自有其理‛的群众,我们有时会不知所云;尤其是面对‚不守规矩‛,或‚我行我素‛的群众,我们有时会一筹莫展;尤其是面对一个特殊、庞大的群体——信教群众,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诫我们:‚群众中有那么多人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我们却不懂得宗教。‛按照《决定》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这就是‚实‛的所在。这其中应该包括做好特殊群众——信教群众工作的本领。
历史上,凡有一定执政能力、有一定作为的执政党,都认真研究宗教,都谨慎对待宗教,都注意做信教群众的工作,注意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和睦,促进宗教与所处社会相协调或相适应。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我们不信仰宗教,但在执政兴国的实践中,要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按规律制定政策、做好工作,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上来。
从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审视和加强宗教工作,宗教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做出新的努力,争取新的进展。
一、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社会是由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组成的。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如果对相当数量的基本群众,总是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成见,群众之间就会离心离德或者貌合神离,就总会有不安定因素在积聚,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通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概也离不开这个道理。
从根本上讲,正确对待宗教问题,就是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观察和处理宗教问题,都十分强调采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毛泽东同志说,有那么多群众信教,我们要做群众工作,不能不懂得宗教。江泽民同志指出,做好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与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相比,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夸大这种差异,甚至把这种差异上升为政治上的分野和对立,只能造成人民的分裂,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损害。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虽然信教群众是唯心主义者,他们也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也同样是我们应该相信、应该依靠的对象。马克思说过,‚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这很大一部分群众的思想中包括信仰宗教的思想,其活动包括宗教的活动。马克思又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至少有一亿人信教。那么多群众信教,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活动的深入,他们也应该扩大到作为我们基本力量的‚群众队伍‛中来。宗教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现象,它们往往成为社会各种势力利用和争取的对象,同时反过来又往往成为一些现实斗争和矛盾的依托与深刻背景。人们争取和利用宗教力量,目的就是要争取和利用众多的信教群众。社会主义不需要‚利用‛宗教,但这不等于因此就可以轻视、忽视甚至歧视宗教,不等于因此就可以把一大批信教群众臵之度外。你把宗教始终看作‚消极因素‛,它就是‚消极因素‛。你把信教群众始终看作是‚落后群众‛,他们就是‚落后群众‛。如果我们的社会还有那么多‚消极因素‛,哪还有安定团结?如果还有那么多‚落后群众‛,哪还有‚和谐社会‛?今天我们扩大的群众队伍中,当然应包括这一亿多信教群众。做好宗教工作,也关系到能否巩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能否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我们常讲,宗教工作急不得,松不得,主要是松不得。宗教工作者从事宗教事务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批大大小小的‚执政者‛。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是宗教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当我们‚发急‛的时候,想到信教群众也是人民群众,心态就会平和,就会提醒自己‚急不得‛;当我们‚松懈‛的时候,想到信教群众也是‚衣食父母‛,想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就会告诫自己‚松不得‛,丝毫不敢懈怠。我们又常讲宗教工作‚左‛不得,右不得,难的是‚左‛不得。偏右、特别是偏‚左‛的根源,来自于对宗教问题调查研究不够,不知道信教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来自于不敢接触信教群众,甚至害怕信教群众;来自于有畏难情绪,见着矛盾绕道走,只想‚当官‛不愿做事,对信教群众反映的问题一看就烦,一听就厌;来自于把信教群众视为‚异己力量‛,不能以诚相待,甚至有封建思想残余,不能平等对待信教群众,只会拿官架子欺压百姓。这些态度和做法,不但不能做好宗教工作,反而会严重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产生对立情绪,损害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使得宗教不和睦、人心不安宁、社会不和谐。
和谐、和睦并不是‚和稀泥‛。把广大信教群众看作积极力量和与党有着血肉联系的群众基础,并非要无视信教群众毕竟是一批信仰有神论者,并非对他们可以放弃群众工作,而是要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方法做群众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党和群众的关系的问题,应当是凡属人民群众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一方面,我们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履行应尽的义务,不能因为信仰宗教而不受法律的约束。既要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又不能放弃在他们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工作。在做这些工作时,要注意把握好政策,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妨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不要伤害他们的宗教情感,而要善于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加强团结,增进和睦、促进和谐。
二、增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办事,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法治政府,最重要的是坚持做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要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变为法律法规,成为政府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法律依据。宗教工作中也要建立和强化依法执政的理念。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既是一种公共管理,又是一种社会服务。
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本身就是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基本要求,但作为政府的行政行为,与贯彻和执行政策又有所区别。面对宗教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在对宗教事务实施的管理中,需要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政策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要从过去主要运用政策手段,较多地转变为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行并重。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执行政策和依法管理的关系,要继续坚持基本政策,完善具体政策,在此基础上加强依法管理,使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行,执行政策和依法管理并重。二是处理好保护与管理的关系。制定宗教法规的基本宗旨,首先是‚保护‛,即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保护需要管理,管理就是为了保护,管理中就有保护。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抵御渗透,是相辅相成的。三是处理好依法办事与妥善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关系。既要严格执法,又始终不要忘记宗教工作是群众工作,要带着对信教群众深厚的感情耐心细致地去做工作。既要记住‚宗教无小事‛,也勿忘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四是处理好知法、讲法和守法、执法的关系。干部要知法,才能多讲法;干部多讲法,群众就知法;群众都自觉守法,干部就好执法;干部也要自觉守法,才能正确执法;执法者要守法,守法者要监督执法。我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履行法规赋予的职责,在宗教事务管理中依法行政,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五是处理好事前积极预防和事后妥善处臵的关系。对涉及宗教的群体性事件,要坚持事前积极预防为主和事后妥善处臵相结合。要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与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相结合。怨气宜解不宜结,矛盾宜疏不宜堵,群众宜散不宜聚,情绪宜顺不宜激。要善于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不要因为有了法规,就一切都等到事后去处理,而要尽量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坚持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六是处理好部门执法和联合执法的关系,宗教事务部门当然要率先熟悉法规,执行法规。同时,其他有关部门要积极协作,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七是处理好全国性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的关系。现有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不必用全国性的行政法规一概取代,但如有与之冲突的条款则应及时清理和修订。八是处理好主体法规与配套规章的关系。有关部门要按照行政法规的规定,抓紧制定必要的配套规章制度。
三、促进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宗教工作既是群众工作,也是意识形态、精神领域的工作。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个大问题,宗教工作者应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切的关注。今天的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盛世危言,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收入分配、扩大就业、人的全面发展、体制创新相对失衡。而这‚一条短腿‛中,还包括我们党的群众工作能力亟待增强,我们的民族精神急需弘扬和培育的问题。面对我国人民群众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基本事实,比做宗教工作更深一层次的问题,是要解决好社会变革中群众精神生活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最终要靠高扬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中国一亿多信教群众,一亿六千万不信仰宗教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还有十多亿人信什么?今天,我们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号召和引导大众,但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脱离实际。文化是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必须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则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实现,现代化则要靠民族精神的坚实支撑和强力推动。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全民族中张扬,民族精神在新时代中重铸。时代精神强调时代的理性认同,而民族精神却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不是逻辑推理或理性构造的结果,而是长期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产物。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性、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中折射着人类为寻求精神支柱而进行的反复、曲折的探索,其中也不乏若干被非理性的精神追求所掩盖着的合理性因素。今天,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宗教界、文化和学术界,去鉴别和发掘宗教文化中的有益成分,研究和总结我国宗教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鼓励广大信教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目标,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有带领中华民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在更深层次上提高执政党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向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宣传教育,不断扩大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阵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把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导到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摆脱物质生活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要始终高扬先进文化的旗臶,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而把做好宗教工作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联系起来,就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提出不少有待探索的新问题,也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20 世纪初,在俄国工人阶级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列宁的《社会主义和宗教》曾提出一个政治难题: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工人阶级政党如何对待宗教?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宗教的关系?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当时俄国革命的实际,制定了工人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原则。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基本上贯彻了这些原则,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由于不能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处理宗教问题上失误也不少,教训深刻。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复杂、敏感的政治难题。今天,我们从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审视和加强宗教工作,可以说已经找到了妥善解决这个政治难题的办法,这就是要坚持和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即‚四句话‛,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表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再次重申),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此,宗教工作既要长期积累,锲而不舍,更努力、更扎实、更有效,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二篇: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
文章标题: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
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赋予了宣传思想工作重大的历史使命,要求不断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一、宣传思想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
执政基础就是执政的合法性,执政的合法性取决于人民对政治秩序和政权的信任、支持和认同。我们党历来重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无论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强化宣传思想工作。
强化宣传思想工作是我党的重要法宝。夺取政权离不开宣传思想工作,巩固执政地位同样离不开宣传思想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在我党成立之初,并不被广大人民所认识和接受,当时就是靠强大的宣传思想工作起家的。通过宣传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披露当时混乱的政治秩序和腐朽的政治制度,揭示当时执政者的反动黑暗统治,强化广大群众对党的认识,帮助群众认清当时的形势,看到中国的出路,从而使我党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拥护和支持,坚定了群众跟共产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使我党不断由小到大,逐步走上了执政党的地位。在现代化建设时期,通过强化宣传思想工作,使党的方针、政策能够落到实处,维护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使我党的执政基础更为巩固、牢靠。
新的执政条件必须更加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全党的重要共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目前,我国的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通过大力宣传,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帮助广大群众认清当前我国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激励人民奋勇向前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宣传思想战线的职责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这些为宣传战线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宣传战线必须按照“提高四个能力”的要求,不断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在理论武装、推动实践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要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要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等主题活动。
二、宣传思想工作是强化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需要。宣传思想工作是强化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为党执政能力建设提供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持和文化条件。这种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种功能上。
一是科学的导航功能。宣传思想工作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树立旗帜,指明方向,促进正确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形成,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到科学的导航作用。二是正确的舆论引导功能。宣传思想工作通过做解疑释惑、提高认识的工作,做宣传引导、耐心说服工作,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巨大的智力支持功能。宣传思想工作在提供理论指导、武装党员干部头脑、提高社会个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智力支持。四是提神鼓劲的动力功能。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看清形势,切实取到统一思想、提神鼓劲的重要作用。五是和睦社会的沾合功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既是宣传思想工作的职责,又是其重要功能。六是精神风貌的塑造功能。塑造个体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氛围,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应尽之责。通过大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典范引路,通过大张旗鼓的正面宣传,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必将促进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的形成。
三、切实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点”和“切入点”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要根据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提出的“提高四个能力”,即提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提高宣传文化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创新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要求,扎实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点”和“切入点”。
前提在增强三种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宣传思想工作是
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诸多工作内容位于意识领域的前沿位置。宣传思想工作搞得好,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给党和人民的事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宣传思想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搞得不好,就可能涣散人心,激化矛盾,干扰大局,影响稳定,给事业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方向。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也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点。国际国内形势时刻在发展变化,宣传思想工作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要紧密结合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找准工作载体,寻求宣传工作的最佳“切入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扎实推进宣传思想工作。
重在把握“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原则,是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召力的前提。贴近实际,就是要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联系国情、省情、县情,说实话、鼓实劲、求实效,用事实说服人、引导人、教育人。贴近生活就是要深入到人民群众创造的火热现实生活中去,把宣传工作视点对准现实生活,挖掘生动的事实,汲取新鲜营养,使宣传工作入情入理,充满生活气息。贴近群众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作为宣传的主体和服务的对象,将“镜头”和“版面”留给群众,用群众所接受的方法多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内容。
必须体现实际效果。宣传思想工作的成败好坏,最终要看其实际效果,要以群众反映、专家评论、实践检验为标准。具体而言,就是要看宣传思想工作是否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是否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对社会发展是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
第三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要看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基础要看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素质。对领导干部来说,主要是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领导干部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执政意识
在执政意识方面,当前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危险倾向:一是有的同志老是认为“平台太小”,不知道这个平台的真正意义,只要权力大,不知有了权力要干啥;二是有的同志骨子里看不起群众,把群众叫作“刁民”,忘记了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忘记了人民群众是主人,领导干部是公仆,颠倒了主仆关系;三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手中权力当作以权谋私的工具。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意识,树立三种科学的执政理念:一是执政为民的理念。一定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心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策,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理念。必须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是依法执政的理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依法执政中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只有树立起这三种执政理念并切实遵照实行,才能有效地解决
“为谁掌权、掌权干什么、怎样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
二、提高理论素养
如今在领导岗位的大多是中青年干部,他们年富力强,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这是优势。但相对老同志而言,他们还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深刻理解,缺乏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因此,要经受得起执政的考验,就更要强调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的问题。首先,要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一定要打牢马克思主义的功底。当前,主要是要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同时,还要学习经济、科技、管理、法律、历史等知识,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其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新时期合格的领导者。第三,要端正学风。应当肯定多数同志学风是好的,他们学以致用。但也有同志嘴巴上讲得头头是道、文章写得洋洋洒洒,行动上却在弄虚作假、追名逐利、以权谋私,等等。这是学风不正,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要坚决反对。
三、培养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历史经验证明,艰苦环境能磨炼人,创业过程能造就人。各级干部只有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勇于在“急、难、险、苦”的环境中磨炼,才
能炼就一身“硬功夫”,才能提高执政能力。这既是领导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也是各级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由之路。培养实践能力需要两个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对党组织来说,应该积极为各级干部创造实践的机会。对年轻干部要敢于压担子,采取提拔、交流、上挂、下派、外派等方式,适时把他们放到重要或艰苦的岗位上去锻炼。另一方面,对年轻干部本人来说,应该珍惜组织上给予的实践机会。要敢于挑重担,要有闯劲拼劲,要争一流,创先进。要艰苦奋斗,能够默默无闻地工作,不断努力向上。
四、提高领导艺术
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是党组织整体的能力。领导班子个人的素质是班子整体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还要看班子的凝聚力,看班子的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一个班子团结协调才会有战斗力。提高领导艺术要学会很多本领,但最重要的是学会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不仅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的重要的工作方法和重要的领导艺术。领导班子是一台好戏;如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就会混乱。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好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思广益,把一个班子组织好,把大家的作用发挥好。
第四篇:企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企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以加强执行力建设为重点
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党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重大意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要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和《决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执行力。这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经之路,是至关重要的突破口。本文将以加强执行力建设为重点,论述##集团公司在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一、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集团的贯彻执行
国有企业党组织是执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有企业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为党执政创造强大的物质基础。##集团公司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同时也是基础性、公益性产业,提高执政能力,就是提高的安全运行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好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集团的贯彻执行。
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省政府把这一份国有资产交给集团经营管理,这是对集团最大的信任,我们有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把企业做强做大。必须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企业、对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地把企业的改革发展放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始终牢记国家利益至上,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扎扎实实推进集团的改革发展,才不辜负广大职工群众的期望。
二是充分发挥集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参与集团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的领导、发挥集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全面贯彻省委、省国资委对于集团改革发展的部署和要求,积极探索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推动集团制定实施改革发展战略。结合集团实际,把党组织参与集团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途径和方式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或脱离实际的重大决策,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集团改革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体现在集团改革发展中,就是对《决定》的认真执行。“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分析、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集团“安全、服务、效益、改革、发展、稳定”中心工作,制订出切合集团实际的各项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推动集团决策的执行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如果没有好的领导班子和干部,再好的路线方针政策也难以落到实处。一个群众公认度高、凝聚力、战斗力强的好班子,才能加快集团改革发展,才能驾驭大局,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一是要抓好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各级领导班子要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实成效。重点抓好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建立和落实学习考核机制,从而促进各级领导班子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促进集团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坚定做好集团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必须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机制,全面提高集团各级领导班子的执行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能力、解决行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能力、协调各方关系、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和培育市场、管理市场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安全、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队伍。
二是要推动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把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班子整体合力。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要加强沟通,自觉维护班子团结。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增强民主意识,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智慧,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增强大局意识,尊重和支持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领导人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把开好民主生活会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效措施,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三是要切实
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各级领导班子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和摒弃弄虚作假、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情况,集团党委作出《关于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的决定》,从4月1日起到6月,利用3个月的时间,在集团机关和昆明机关范围内深入开展整顿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统一员工思想认识,解决当前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学风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廉洁自律作风建设,形成“以实为首,以和为本,以干为乐,以廉为荣,以纪为准”的良好风尚,营造学习型、务实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全面提高机关工作水平,优化机关服务环境,努力把集团机关建设成务实、进取、高效、让员工满意的服务型机关。为基层和干部作风建设带个好头,为深入推进“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抓手,切实提高全党的执行力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中央的决定转化为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社会和谐的现实推动力,关键在于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提高全体党员执行四中全会决定的自觉性,加快执行的速度,加大执行的力度,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集团公司自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集团发展战略的执行。在即将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集团将紧密结合“云岭先锋”工程,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既要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贯穿于“云岭先锋”工程中,推进“云岭先锋”工程不断创新,提高“云岭先锋”工程的水平和成效,又要把“云岭先锋”工程中探索的一些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运用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丰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确保取得实效。
要通过深入推进“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使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集团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从而用坚实的群众基础,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牢固树立党的执政根基。
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推动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领导企业文化建设,是党在国有企业执政的重要内容。能不能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产生强大的企业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而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自觉地把内在动力转化为强大的执行力,共同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直接体现出国有企业党的执政能力。
一是要切实加强党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工作格局,认真贯彻《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和维护好员工的合法权益,深入推行厂务公开,不断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集团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和实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以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改革发展氛围。从集团实际出发,从员工最为关心的问题入手,深入做好群众工作,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集团改革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二是要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党管干部原则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集团管理人员任免管理制度和办法。通过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组织”。以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逐步做到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在集团内部建立起更公平公正、更有效率、更有激励意义的管理机制,为人才的迅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要切实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执行力的根本保证,有利于政令畅通和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集团公司成立后,先后出台了《##集团公司厂务公开实施办法》、《##集团公司职工管理暂行办法》、《##集团公司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暂行规定》、《##集团公司谈话诫勉制度暂行办法》等十多套涉及行政、党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积极开展国际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三标一体”认证工作。从而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为集团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是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开创集团改革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云岭先锋”工程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集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强大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力,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集团的落实,才能保证集团各项工作不折不扣地开展,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企业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完毕!
第五篇:浅议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
浅议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
中共***县委书记 ***
从党的十六大把执政能力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标志着新世纪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入新阶段。县级党委深刻认识和深入贯彻这一纲领性文件,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完成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巩固地方党的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第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理念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如果缺乏对执政理念的深刻认识,执政能力建设必然是盲目的、糊涂的。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时,必然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我党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的标杆和尺度。第二,是科学发展观对执政实践的新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党能不能率领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全面完成这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党执政实践的新检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推进改革和发展。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然赋予其科学发展观的新内涵。第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执政环境的新要求。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是美国妄图独霸世界和我国坚持多极化的战略格局,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际形势的快速变化、国内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生活的日益更新,使我党面临一个全新的执政环境。最近,媒体对城市拆迁、农田征用、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方面的报道,都对地方党政工作思路、工作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这是我们落实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的具体部署中,新旧制度、规章矛盾冲突而必然要出现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新的执政环境下,进行制度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提高领导水平领导能力是重点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丰富,《决定》从十六大的精神中进一步概括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处理国际事务等五种能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五项任务、达到这五种能力,对我们县级党委的领导干部来说,就必须要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而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提高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或者模模糊糊的要求,对领导者有高于普通党员的责任和要求,就必须要有制度上的保证,要有法规意义上的“强制性”。第一,学习方面,增强党性修养,完善和加强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和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制度。我党历来重视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夯实领导水平和能力的基础。新世纪初在全国县级班子开展的“三讲”活动,首先就是一个学习活动,对于提高党的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领导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学习上应在两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方面进一步加强班子民主生活会。重点对地方党委贯彻中央方针、维护人民利益方面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的剖析,举一反三,达到提高领导者、领导班子认识水平、工作水平的目的,避免民主生活会走过场。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党校培训制度。现在县委书记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培训,体现了中央对县委书记的关怀和重视。党校应该以学习中央的方针政策规章、研究解决重大和普遍的经济社会问题为主。还要加强党校特别是基层党校的建设,县级党校可改办为省市党校的分校。第二,纪律方面,完善党纪规章,加强党内监督。当前国(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内外形势对我党长期的执政地位、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除了领导干部通过学习、培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外,更重要的还是要有规章制度作保障。中央于去年底同时向全社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制度创新的一个新里程碑,是党的机体健康、完整、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重要保证。第三,政绩方面,制定和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现在党委政府考核指标多,涉及发展稳定、党内党外各个方面,几十上百个。现在县里税务、工商、国土、质量药品监督、交通警察等执法部门都上收了,银行、电力等也市场化了,这样,许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指标及其部门,该我们管、该重点考核,但我们没有管理权;而以市场为主,该市场管的,也参与进来考核,因此,亟需制定符合党政领导管理实际的、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使考核和奖励制度起到激励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作用。
三、完善领导方式领导方法是关键对县级党委来讲,提高执政能力,关键就是要采取正确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当前我们党的建设、也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江泽民:《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第一,要以党内民主制度的完善和加强为中心,建立党代会常任制。保持我党战无不胜的力量,在于集中全体共产党人的智慧。经过83年的发展,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程度的党员接近四分之一。如何发挥全体共产党人的智慧,必须在党的制度上创新和完善。当前最重要的制度,就是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眉山市是全省唯一的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地级市,我县被列为全省十几个县级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县。一年来的试点取得好效果。一是赋予代表为民掌权职责。过去县党代表五年一届里实际上只参加一次会,任务基本就结束了。建立常任制后,制定了年会,全委会、代表管理等制度,确认了党代表在党代会制度中的具体权力,把普通党员、群众通过党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程序化,提高了党代表和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行使执政党权力的积极性和地位。二是拓宽途径,为民行权。建立情况通报和党代表列席县委常委会,全委会制度,保障代表团的知情权。建立代表视察、提案、重大决策预先征求意见制度,保障代表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建立质询、评议制度,保障代表的监督权和评议权。三是把联系党员、群众、密切党群干部关系制度化,保证利为民谋。规定县党代表分别联系一名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加强党代表、党组织与党员和群众的沟通,并要从群众当中收集建议意见,把群众的呼声、社会的信号及时反馈上来。设立提案办公室,并加强与人大、政协提案议案机构的协调,及时处理和答复党代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意见,党代表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党组织贴近群众、深入群众观点和团结群众。这当中亟需完善的是,党代会决定和人代会决定可能出现矛盾的协调和处理。第二,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内重大决策有规可循。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原则,要从党内民主集中制这一基本制度出发。管人用人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职能,而管好人、用好人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央从2002年7月后,连续出台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对下一级党政班子正职拟任人选表决等办法,地方上也制定了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任用干部责任追究等制度,这是我党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是各级党委在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第二,加强和完善党委工作机制,提高效率。运作机制关系执政效能的高低。省、市委和县委,在2003年先后出台了党委工作规则、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或办法,对什么是重大事项、决策的程序、纪律监督都作了详细规定。这些工作机制从制度上确定后,保证了县委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转,指令的畅达,信息反馈真实,从而能够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县级党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基础问题。现在我党管理是五级层级模式:中央和省委是“政策制定”层、省委市委是“管理监督”层、县委乡镇党委是“上头千条线,基层一根针”的“执行落实”层。层级多了,难免基层信息失真、上层政策失灵。要根据县级党委工作的层面和特点制定具体的规章,便于操作和执行,不能简单地把上面的领导模式、工作要求、管理职能“放大”或“缩小”,否则难于落实。总之,加强县级党委执政能力建设,必须进一步从领导水平领导能力、领导方式领导方法上提高、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