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工作室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2015年工作室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张绍斌
我们工作室承研的市级课题“中学语文备课组少教多学学法指导研究”的实验研究,从开题以来,历时近两年,在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完成前期阶段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分解落实了课题研究的任务。
随着课程改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问题越来越引起教师、家长、学生的关注,学生要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正在加快步伐,因此,学生会不会学习就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学到自己想学到的知识。因而,作为教师,在教给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具备“会学”的能力,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就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来看,多数教师虽然有教育的热情,但他们毕竟还很年轻,教学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如何使他们尽快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尽快成长为起来,把自己所担任的教学工作搞得更有特色,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工作室开展了“中学语文备课组少教多学学法指导研究”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的研究既是顺应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年轻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
因此,在2015年我们工作室再次分解落实了课题研究的任务,提出了15个子课题参考目录: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学法指导课堂模式探究;记叙文学习方法指导及课堂教学模式;说明文学习方法指导及课堂教学模式;议论文学习方法指导及课堂教学模式;诗歌、散文学习方法指导及课堂教学模式;古诗文学习方法指导及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指导学生课文阅读;怎样指导学生预习;怎样指导学生专心听课;怎样指导学生记好笔记;如何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和作业;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怎样指导学生利用课外参考书等。工作室全体成员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投入研究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扎实开展课题实验研究
(一)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本课题 “少教多学。学法指导”是一个非常普遍问题,全国各地也对此开展了不少的研究,而且相关的理论研究较而且很多,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作为“初中语文”方面的学科学法研究并不是很突出,这方面的成果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要求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收集相关材料和文章,进行学习研读,并在自己所在的学科组、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及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讨论。如《新课程标准》、《新教育》理论,还有互联网上的文章,借鉴已经呈现的研究成果,力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二)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
我们要求,每个成员要利用学校备课组,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认真研讨分析,进行整合,总结出初中语文学科不同类型的文章的学习方法。如“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记叙的顺序及作用,如顺叙、倒叙,插叙,还要理解叙事的线索,明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如描写、抒情、说明等。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的内容,品析文章的精彩语句等。
我们要求工作室的老师每年必须结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在本校至少要开展一次学习方法的指导课,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学法指导讲座,要上一课有关“少教多学学法指导”的研究课或示范课,把学习方法的指导落到实处。并把上课的情况上报到工作室。
如工作室的胡春霞老师指导学生“作文”很有特色,李丽芳老师教学《热爱生命》获得学校教学比赛一等奖,李星华老师在学校上了示范课《狼》,罗俊老师在福兴片区上了示范课《湖心亭看雪》,谢松林老师在学校上了优质课《老王》,钟力老师上了示范课《济南的冬天》,袁小军老师在学校上了示范课《蝉》和《石壕吏》,我本人也在学校上了《谈骨气》、《老王》的示范课。
(三)以送教引领,促进课题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我们要求工作室成员在开展各种送教活动中突出“少教多学学法指导”的特点,结合金堂县“533”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进一步突出课题研究的实质。如,我们工作室成员罗俊老师在金龙中学送教,结合福兴片区“533”课堂教学复赛,上了《湖心亭看雪》的示范课,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品析文章,分析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工作室胡春霞老师在五凤学校送教,重点就指导学生作文教学《让人物活起来》很有特色。
与此同时,我们要求我们工作室老师在学校开展集体备课,发挥各备课组教师积极的积极作用,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更好地为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通过学习方法的研究,使课题研究在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了课题研究的实用性。通过备课组的研讨,引发学校的语文教师们在教学中认真思考,如何最大效率的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怎样调动一切可以使用的教育资源,怎样摆正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地位,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在各种教学模式中渗透学法指导,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校效率。
(四)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学法交流。
学习方法是决定这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也受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影响,同时
也受到学习内容、学生基础知识的限制。因此,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我们分阶段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提出学习方法和学习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
我们要求工作室的老师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而且要求老师们每学期都要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学习方法的交流,因为同龄阶段的学生自己的学习经验更能够被学生接受,更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效果。
1、在学校方面。
通过“少教多学、学法指导”的研究,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总体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成绩。
2、在学生方面
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主要体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增强,学习态度端正,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从跟着学变成了“主动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提高了,通过学法指导课的开设,学生学习方法的交流,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明显增强,在学习中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师方面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室的老师们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增强,老师们在研究中学习、实践、总结,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中,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巧,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信心大大增强,为此,工作室的老师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在每年的市县教学论文比赛中,不少教师都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励。
第二篇: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农村小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为在学校中形成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拥有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使广大教育者形成善于在细微之中做学问、做事情的风格,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搞好学校内涵建设。2013年9月,我们龙凤小学后勤组申报承担了校级课题《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近半年来,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刻反思,不断改进,研究已经初见成效。教师的管理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过程和进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课题引领、服务策略
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十分重视,坚持科研课题引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从课题的申报立项到实际研究,学校都积极关注,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组织核心成员外出听取专家汇报、参观管理现场等活动,充分保障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是我们科研课改的坚实后盾。
(二)、做好教师管理观念、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的现状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为了充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课改至今的班级学生管理现状,使实验教师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自课题申报开展以来,课题组老师多次进行班级学生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课题组老师认真调查、总结、研讨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以及学生的态度、行为、习惯的体现方式等。使课题研究工作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管理,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1、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以德育教育为基础,狠抓班级管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是
开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级是实施德育的主战场。为此,学校每年挑选一批责任心强、有能力、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组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学校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发展计划,同时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重新修订了《龙凤小学班级量化考评细则》、《班主任评价方案》、《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方案》、《控制辍学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现在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健全管理机构,抓执行,促整改
学校成立了考评和检查小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每日做到“五查”,即查到校、查两操、查课间、查自习、查放学。所查结果做到每天公布,每月汇总公布,并把每月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学校特别重视考评结果的在整改,通过整改,班主任看到了不足,找到了与其他班级的差距,想法设法改进了,班级间的差距缩小了,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3)开好“四会”,促进班级德育教育
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班主任每周认真组织一次主题鲜明的班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礼仪标兵”和“纪律标兵”评选会。通过“感恩教育”班会使学生在家理解父母的“唠叨”,在校体会老师的“严与爱”;“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后,校园里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没有了,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一次次主题班会的召开,一次次开启了同学们心灵的大门。在开展会议中,注重实效,不搞形式。每次会议要依据存在的问题或者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计划和实施措施;注重痕迹管理,不搞口头形式。班级工作要有记录,总结和反思,强化经验推广。
2、重视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习惯也往往会成就学生的一生。
(1)制定健全制度,抓好学生课堂学习规范,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学发展,学校专门制定修改了《龙凤小学教学奖励办法》、《龙凤小学“三六”和谐高效课堂构建实施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学生课堂学习规范十条》等,突出了教学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地位。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放手让学生概况,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2)抓好课间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向上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所寄宿制半封闭管理的农村学校,管理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也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为此,在学期初年级组要求各班级与任课教师分别制定了各班学情分析报告,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措施与目标,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指导,使学生明白自己存在的不好习惯,拾起信心加倍努力。班主任负责跟踪服务与阶段性评价总结。
(3)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特别重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奖励,每学期对一学期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并颁发奖学金,同时学校借助学校宣传栏、校电台等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宣传,以此树立良好风气,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进步。
3、加强班级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清洁美丽校园
为了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水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使校区环境达到“清洁、整齐、文明、有序”,学校特别重视班级环境卫生管理。为此,学校专门《龙凤小学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方案》等制度,并专门召开各班劳卫委员培训会,由劳卫委员组织各班学生认真学习,统一要求与考核标准。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坚持每天不定时检查和抽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每天将考核结果在学校公告栏公示,而考核结果也纳入班级量化之中,以及学校评选“劳卫标兵”的重要依据。每天考核结果的出现总能吸引班主任与同学们的关注。通过一
次次的关注与整改,我们的校园树更多了、草更绿了,地更净了、宿舍更整洁了。现在同学们都有一个共识:共同营造龙凤小学清洁美丽校园的学习环境,使清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永远成为龙凤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受到特定的文化影响的,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它的文化对于学生的文化定向、文化发展、文化转型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为此学校确定了“树立优良班风,展现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及《龙凤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师生共同策划,一起动手,装扮自己的教室、宿舍,教室里“班级风采”、“佳作欣赏”、“班务公开”、“心愿树”等栏目,展示了班级师生的风采,彰显了同学们的个性。为了激励同学,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每学期组织校领导班子对各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考评打分,并公示考评结果,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使班级精细化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从教育思想观念来看,仍有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注重智育,甚至只顾自己所教的学科,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没有照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管理中没有体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公平的,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就教育管理方法而言,当前,教育管理者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仍较匮乏,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指导,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具体班级管理中,表现出班级管理表面统一、严谨,但缺乏内在活力和特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多见于批评教育乃至惩罚的方法,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疏远、教育功能的萎缩。
3、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班级管理模式多是保姆式、警察式的。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在班级的实
际工作中,甚至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而学生“无为”。
4、目前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各项活动和事务性工作繁杂,班主任有时疲于应付,班级管理不能深入研究,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因此,存在班级管理没目标或者目标不落实,计划性差、随意性强,放手学生管理而不能及时有效指导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因而影响班级精细化管理效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涌现,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还有着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解决。但是我们将继续走校本科研之路,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更扎实更严谨,以期圆满完成研究目标,为实现龙凤小学跨越式发展尽一份力。
龙凤小学《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课题组
2013年12月
第三篇: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为在学校中形成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拥有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使广大教育者形成善于在细微之中做学问、做事情的风格,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打好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搞好学校内涵建设。2010年11月,我们桃墟中学申报承承担了实验课题《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近半年来,我们在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刻反思,不断改进,研究已经初见成效。教师的管理观念改变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学校的班级精细化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现将本阶段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过程和进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坚持课题引领、服务策略
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十分重视,坚持科研课题引领、服务教育教学工作。从课题的申报立项到实际研究,学校都积极关注,由学校政教处公主任主持,并由有经验的教科室张主任及时跟踪、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组织核心成员外出听取专家汇报、参观管理现场等活动,充分保障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是我们科研课改的坚实后盾。
(二)、做好教师管理观念、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的现状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为了充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课改至今的班级学生管理现状,使实验
教师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自课题申报开展以来,课题组老师多次进行班级学生的现状调查和分析。课题组老师认真调查、总结、研讨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以及学生的态度、行为、习惯的体现方式等。使课题研究工作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管理,推
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1、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以德育教育为基础,狠抓班级管理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班主任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级是实施德育的主战场。为此,学校每年挑选一批责任心强、有能力、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组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学校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校发展计划,同时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管理经验,重新修订了《桃墟中学班级量化考评细则》、《班主任评价方案》、《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方案》、《控制辍学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现在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已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健全管理机构,抓执行,促整改
学校成立了以政教主任公主任、团委张书记及各年级主任为成员的考评和检查小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每日做到“五查”,即查到校、查两操、查课间、查自习、查放学。所查结果做到每天公布,每月汇总公布,并把每月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学校特别重视考评结果的在整改,通过整改,班主任看到了不足,找到了与其他班级的差距,想法设法改进了,班级间的差距缩小了,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3)开好“四会”,促进班级德育教育
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班主任每周认真组织一次主题鲜明的班会,每学期组织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礼仪标兵”和“纪律标兵”评选会。通过“感恩教育”班会使学生在家理解父母的“唠叨”,在校体会老师的“严与爱”;“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后,校园里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没有了,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一次次主题班会的召开,一次次开启了同学们心灵的大门。在开展会议中,注重实效,不搞形式。每次会议要依据存在的问题或者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主题计划和实施措施;注重痕迹管理,不搞口头形式。班级工作要有记录,总结和反思,强化经验推广。
2、重视学生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习惯也往往会成就学生的一生。
(1)制定健全制度,抓好学生课堂学习规范,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学发展,学校专门制定修改了《桃墟中学教学奖励办法》、《桃墟中学“三六”和谐高效课堂构建实施办法》、《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十条》、《学生课堂学习规范十条》等,突出了教学作为学校中心工作的地位。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推行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自主互动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放手让学生概况,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宰者。
(2)抓好课间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向上的学习习惯
作为一所寄宿制半封闭管理的农村学校,管理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也是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为此,在学期初年级组要求各班级与任课教师分别制定了各班学情分析报告,认真分析每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措施与目标,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座谈、指导,使学生明白自己存在的不好习惯,拾起信心加倍努力。班主任负责跟踪服务与阶段性评价总结。
(3)表彰奖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特别重视对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奖励,每学期对一学期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并颁发奖学金,同时学校借助学校宣传栏、校电台等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宣传,以此树立良好风气,促进学风建设,激励学生进步。
3、加强班级环境卫生管理,创建清洁美丽校园
为了加强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文明水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使校区环境达到“清洁、整齐、文明、有序”,学校特别重视班级环境卫生管理。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桃墟中学学生宿舍管理方案》、《桃墟中学学校环境卫生管理方案》等制度,并专门召开各班劳卫委员培训会,由劳卫委员组织各班学生认真学习,统一要求与考核标准。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公主任与团委张书记为考核负责人的考核小组,坚持每天不定时检查和抽查,并做好详细记录,每天将考
核结果在学校公告栏公示,而考核结果也纳入班级量化之中,以及学校评选“劳卫标兵”的重要依据。每天考核结果的出现总能吸引班主任与同学们的关注。通过一次次的关注与整改,我们的校园树更多了、草更绿了,地更净了、宿舍更整洁了。现在每一个桃中人都有一个共识:共同营造桃墟中学清洁美丽校园的学习环境,使清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永远成为桃墟中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总是生活在特定文化情境之中,受到特定的文化影响的,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它的文化对于学生的文化定向、文化发展、文化转型等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班级的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学生心灵的塑造。为此学校确定了“树立优良班风,展现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及《桃墟中学班级文化建设评价标准》,各班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师生共同策划,一起动手,装扮自己的教室、宿舍,教室里“班级风采”、“佳作欣赏”、“班务公开”、“心愿树”等栏目,展示了班级师生的风采,彰显了同学们的个性。为了激励同学,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学校每学期组织校领导班子对各班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考评打分,并公示考评结果,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使班级精细化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从教育思想观念来看,仍有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育思想比较落后,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个别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注重智育,甚至只顾自己所教的学科,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没有照顾学生的全面发展,管理中没有体现班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种思想指导下的班级管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不公平的,势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就教育管理方法而言,当前,教育管理者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仍较匮乏,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指导,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在具体班级管理中,表现出班级管理表面统一、严谨,但缺乏内在活力和特色;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多见于批评教育乃至惩罚的方法,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疏远、教育功能的萎缩。
3、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班级管理模式多是保姆式、警察式的。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在班级的实际工作中,甚至把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变成主体作用、包办作用,班主任“有为”,而学生“无为”。
4、目前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各项活动和事务性工作繁杂,班主任有时疲于应付,班级管理不能深入研究,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因此,存在班级管理没目标或者目标不落实,计划性差、随意性强,放手学生管理而不能及时有效指导等问题,在育人方面缺少耐心和连续性,因而影响班级精细化管理效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越来越感到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涌现,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还有着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解决。但是我们将继续走校本科研之路,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更扎实更严谨,以期圆满完成研究目标,为实现桃墟中学跨越式发展尽一份力。
桃墟中学《农村中学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课题组
2011年3月
第四篇: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范文模版)
黄陂区教育科研课题
“中学班主任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黄陂区前川街环城中学 2013年12月1日
“中学班主任校本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本课题在区教科室各位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特别在陈主任的亲临培训和胡主任、张主任的倾情教授之下,并在我校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已经顺利走过了三个学年,成功的迎来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从第一学年的申请立项、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到第二学年的前期调查、确定方案、成功开题,再到这一学年的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培训、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
凭借环城中学教师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根据孙校长提出的“倚靠教师办学,通过班主任强校”治校理念,我校大力强化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扎实走好课题研究的每个阶段。本学年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我们时间虽然紧张,可却感觉很充实,工作虽然很忙碌,可我们却在不断成长,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着。现将我们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成果、课题组活动做法及体会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及进展
(一)、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实现如下目标:
提高整个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使班主任明白自身的工作价值,明确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和能力要求。即要把握好管理者、组织者、心理辅导者、协调者这四个角色以及具备相应的能力。
结合校情探讨新时期班主任校本培训的有效策略,构建班主任校本培训的内容和途径,注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系统与分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一套含培训内容、实践过程、及管理模式在内的有效套路。
完善班主任校本培训与选拔、考核、激励紧密结合的制度,形成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专业素质的长效机制,培养班主任的敬业精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热情,逐步形成他们各自的班主任工作特色,打造出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二)、夯实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建立领导机制,精心组织,分工明确。学校领导重视教科研工作,课题把课题研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孙校长亲自负责课题的组织、管理和督促工作,并作了“小班化管理”、“寄宿制管理”、“班主任的沟通艺术”的专题培训,为整个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李开敏校长分管教育科研工作,教科室王主任专职负责课题工作的开展。其他各成员都分工明确、责任落实,进展顺利。
加强培训力度,保证时间,形成习惯。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我校更加明确了培训时间必须得到保障的重要性。我们有周例会、月专题、学期交流,这些都不会因为其他事情而受到影响,班主任也非常熟悉流程,养成了积极参与的习惯,所有活动都能按时到场。
重视制度建设,落实常规,转变观念。通过《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班主任一日常规制度》等制度的建设,让班主任在培训学习和日常工作中不断进步,并转变观念,让自认为辛苦的工作常规化,让需要激励才能创新的工作常态化。
(三)、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了完成研究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制定详细科研计划,落实目标。
每周开展一次班主任例会(含课题组成员),由高俊峰主任主持,对班主任进行针对性培训,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培训学习指导日常工作。
每月开展一次专题培训,由王超方主任主持,对班主任进行系统性培训,现已完成的培训专题有:孙校长的“小班化形势下的班级管理”、“用关爱和细心为寄宿生保驾护航”;高主任的“主题班会的实效性”、“班级文化与学生精神面貌”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
每学期开展一次学习交流,由李开敏校长主持,课题成员整理学习资料、调查材料。每人写一篇学习心得,选出三名优秀班主任作代表发言,相互学习,讨论,总结自己本学期的研究情况,撰写论文。
每学期我校都由教科室主任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严格实行责任制管理,明确课题组各成员的职责和分管的任务,各施其职,使课题组能自觉、健康、稳步地运转与成长,也使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得以落实。
2、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层突破。
课题组成员运用了调查研究法、访谈法,了解了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发展状态,了解了学生的发展现状及对班主任的看法和需求,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懂得了我校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由组员黄志红、黄玮完成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的过程,并撰写了调查报告。
运用了个案研究法,通过两年时间的调查、了解及资料搜集,已完成了对班主任个人成长、学生行为转变、班级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由课题组成员刘耀峰、黄志红完成了跟踪调查,并撰写了个案分析材料。
运用了行动研究法,课题成员能在工作实践中将校本培训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用活动来带动研究,用学习所得来促进活动进行。黄志红的主题班会、杨良的家长会、黄玮的班级文化、李利民的致学生的一封信......这些活动都是理论结合实际的产物,在班主任队伍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运用了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具体情况的归纳与分析,我们从三个方面收获了经验:从学校管理方面,完善了“班主任培训制度”、“班主任评价及激励机制”等;从德育教育方面,制定了班主任的“道德规范制度”、“一日常规制度”等;从个人成长方面,提升了自身的理论素养,积累了实践经验,每人都有自己的论文或经验总结材料。
3、采取多种培训形式,讲求效果。
班主任例会的形式:我校改变了有些学校以布置工作代替校本培训的做法,将能力培训和日常工作融为一体,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定期召开,既能结合平时的工作要求来进行培训,又能做到班主任校本培训的系统性和持续性。
专题讲座的形式:它既可以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灵活操作,又可以联系学校校情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我们已开展的“班主任的角色意识”、“班主任的协调与应变能力”、“班主任的学习与研究能力”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班会研讨课的形式:它为班主任提供了展示和学习的好机会,生动活泼,强调了“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让班主任的工作不断创新。我校每学期两次主题班会公开课,采用“观摩--交流--评价--小结”的方式进行,对班主任颇有推动力和影响力。
竞赛、比武的形式:这种形式既灵活多样,又能提高班主任的竞争意识。“三册记载”每月一比,“板报设计”两月一比,“教育案例”每学期一比。学校采用“赛--学--评--奖”的形式,很有培训实效。
师徒带教的形式:虽然较为传统,但师徒之间教与学明确,经验传递直接,指导及时,学习效果明显。在课题组的培训引领下,十佳班主任杨良与刘绪超、市优秀班主任李利民与彭猛的结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1、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管理和研究能力的学校群体和班主任队伍。区十佳班主任、百优班主任、市优秀班主任、市先进班集体......那一张张奖状,就象一串串金色饱满的麦穗,它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同时盛载着我们丰收的喜悦
2、形成了初步的经验。培训经验、管理经验、治班经验......那一份份的学习笔记、活动记录、案例分析、管理论文、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等等,仿佛就是我们成长的印记。
3、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积累的较为系统性的培训资料、具有特色性的培训模式、具有实效性的培训制度,将对学校以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工作有着指导意义,而逐步完善的班主任评价机制对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将起着长效作用。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本课题侧重本校现状,针对本校校情,有些大力探究的内容,如“小班化”、“寄宿制”等,在区内难以得到大力推广。
2、班主任的评价中存在较多量化成分,无法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激情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3、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大,部分心理调节能力比较欠缺,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4、在聘班主任的培训较全面和具体,而预备班主任(普通教师)的培训力度却很不够或没有,很难随时承担重任。
四、努力的方向
我们知道任何研究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探究及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些这样或那样,甚至是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培训及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研究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这两年来,我们虽然在理论上做了一些探讨,在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但限于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足,研究的效果还是不够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希望能在区教科室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把我们的课题做得更科学,更完善,更有成效。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好班主任校本培训这一阵地,积极探索培训对策,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幸福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班主任、发展每一个班主任、幸福每一个班主任,我们课题的研究目标将会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
环城中学教科室 2013年12月1日
第五篇:课题阶段研究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
第一阶段研究总结
自2006年5月我校承担课题以来,我们课题组不断努力,加紧工作,悉心研究,认真实践,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经过近四个月的研究,我们承担的“十五”立项课题的子课题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使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课题领导小组召开了课题学习动员会议,提供研究资料、进行理论指导,为教师的课研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时间及财力的支持。让我们对子课题的实验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子课题研究小组把研究过程中的成果进行整理供同行学习、分享和交流,获得各级领导的好评。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动员,全身参与
课题组接到审批立项后,就立即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研究课题开题仪式的举行、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各成员任务分工等事宜。会上,课题组组长、学校校长强调说,我们既然花了很大工夫、下了很大决心,争得了课题的立项,就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把研究和实践工作做好,做出成绩,决不能半途而废。他还向我们宣讲本课题精神,阐述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研讨含义,加深理解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我们课题小组(尤其是两位体育老师)多次研究课题方案和相关理论知识,用理论充实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教学模式的具体含义包括:
(一)自主学习
主张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性,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合作性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适应培养的作用。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适应培养的作用。
(三)创造性学习
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出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善于自我表现,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这三个学习状态是相互联系制约的,创造性学习是核心,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因为只有达到创造性学习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宗旨;主动性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是形成创造意识、创新精神的内部驱动力;合作性学习是形成创造性学习的外部条件,即是促使内驱力形成的外部力量,体现出“教育不是一种帮助”的基本思想。课堂上教师的职能就是创造情境,用外驱力推动内驱力的形成并发挥作用,使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状态得以形成。
三、熟悉教材、学生,把握科研方向 我们所选的班级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强烈、运动感觉正在发展、注意力集中较短、意志不稳定,较薄弱、行动缺乏目的性、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坚持性也较差。教师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和习惯的学习和养成。教师应适当把教材内容溶入游戏之中,在游戏中体会自主、合作、创新的体验和收获的喜悦。尤其不要破坏学生对体育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正是水平一阶段,其教材简单易行,由游戏、基本运动组成。由于新课改课时调整为一年每周四课时,通过跑、跳、投等动作和游戏使学生增强体魄、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形成良好的学习、纪律习惯。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
四、保证措施
(一)为了能够使试验顺利进行,便于开展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负责人:*** 组员:****
(二)积极准备、搜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应用网络资源等,保证科研需要。
(三)实验学校能支付一切科研所学要的经费并提供时间保证。
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
第二阶段研究总结
自2006年5月我们的课题确定后,课题组成员在负责人的带动下,开始启动课题研究,至今已有一年时间,在这一年当中,课题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把握方向,深入研讨,现已步入正轨,并进展有序,已有一定成效!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继续组织学习、领会有关“和谐”的理论,深化对课题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二、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到同一课题的兄弟学校探讨、切磋、交流,分享成功的经验,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实验方案。
三、重视进行研究过程的反思,并积极改进。
四、各个成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的一些做法: 张老师研究子课题时,从三个方面着手研究,首先是设计和谐的教学问题,关注课堂细节;其次是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发展个性。第三是创设自主合作、创新和谐的教学方式,培养能力。从以上三个方面开放课堂教学,多角度亲近课程,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包老师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主要侧重于从“更新观念,给足时间,巧设问题”三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使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和谐统一。
五、在进入研究实验的实质性阶段,我们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即一面研究,一面指导,以研究带动指导,以指导促进研究,进展顺利,效果显著。
1.边研究边指导
比如对“学习环节”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 及时将其应用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学习,以提高效率。如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了这样的学习环节:课前环节(课前身体、心理准备,器械、服装检查,操作方法以学生自查互查为主,教师抽查为辅)、课上环节(包括堂教学模式的操作规程以及学法和教法协调作用,从多层面、多方位渗透学法指导等)、课下环节(包括家庭作业、分层评价等)。有了这样一整套的环节,自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有效。
2.以研究带动指导,以指导促进研究
无论何种研究,最终都是为了实际运用。我们的“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个关系,把研究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所谓“以研究带动指导”,就是通过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然后用这些成果来带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法指导渗透在教学之中。
近年来我们都在为落实新课标、使用新教材作实验,实验中,有成功的经验,也难免存在失败的教训或一些失误,而这些经验、教训、失误,正是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好素材。
六、以实际过程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实验进程
在课改实践中,我们要求,凡是实验教师都应把对学生评价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科研内容。由于情况不同,因此在体育课评价方法形式操作过程上各有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把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过程,作为评价重点。通过改革评价方式,体育基础稍差和中等水平的那部分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望跑兴叹”“望高兴叹” “望投兴叹” 的现象大大减少。
七、保证措施
(一)为了能够使试验顺利进行,便于开展工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负责人:*** 组员:***
(二)积极准备、搜集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应用网络资源等,保证科研需要。
(三)实验学校能支付一切科研所学要的经费并提供时间保证。
小学体育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与创新关系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
一、课题的概念界定
小学体育课堂,是小学体育学科教学中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点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动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全过程,手脑并用,生动活泼地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个性品质。合作性学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通过交流、交往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性学习——在教师的启发激励下,学生呈现多向发散思维状态,自主加工信息,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善于自我表现,能够标新立异,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分析动作、解决难题的方法。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构建“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教学目标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整体性发展目标,又要有个性发展目标。整体性目标是若干个体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现,是教学水平的宏观标志。个性发展目标是教学的归宿,是素质个性化品质形成的保证。
2、教学过程学习化原则。教学过程是学习主体认识不断深化,品质逐步形成的过程,而非知识的堆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主体的实践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动手动脑,勤于思考,努力实践,实现教学过程的学习化。
3、教学关系民主化原则。教学关系就是导与学的关系,亦即师生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主导为主体服务,爱护主体、调动主体、鞭策主体参与学习过程。主体尊重主导,信任主导,服从于主导,主动地接受主导的指导,形成互动互助、平等和谐、合作协调的师生关系。
4、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就整体合作性原则,即构建一个教师整体教学,小组集体合作学习,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动态组合的教学系统。
5、教学风格创造性原则。即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具有差异性、独创性。
6、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是手段,是桥梁,育人才是根本目的。课堂教学不仅着眼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在于实现育人的三项主要指标——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学模式理论。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它为教学理论走向教学实践打开了通道。其主要构成因素及其关系是:(1)在特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所确立的主题;(2)完成主题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任务;(3)达成教学目标的具体步骤和过程;(4)完成目标的一系列途径、手段和方法体系;(5)与主题相应的课程设计;(6)由主题、目标决定的评价方式。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需要根据教学模式的规范要求,运用理论演绎法和经验归纳法等思维方法进行具体的设计、验证、修正和完善。
(一)什么叫创新
创新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创新的一种用法是专用性词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冯之浚主编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理论与政策》一书中指出:“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的活动,也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其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关于这一创新理论的原始思想,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文件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创新的本质是“知识、技术的价值实现”。创新的另一种用法是通用性的词汇,泛指创造新的东西或具有创造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创新的释义是:“①抛开旧的,创造新的。②指创造性;新意。”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创新和创造的意义就比较接近了。我们平时用到的创新这个词汇,较多的就是这种广义的用法。例如“在工作中创新”、“培养创新精神”、“具有创新价值的成果”,等等。
(二)创新性与创新性教学
创新性是指对事物的观察、思考,从创意、过程设计到成果展示的思维表现。即是对事物原有规范的某种突破,摆脱某些积习和原有规范不合理部分对事物发展的束缚,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构建新模式,探索新机制,追求新目标。本课题的“创新性”是指围绕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家培养人的目标要求下,对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中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摒弃,对不发展的领域进行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是富有创新性的,即它所面向的是学生的智慧发展,在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取向上与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明显的突破;二是课堂教学的运作流程本身是富有创新性的,即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求的建构,教学内容的组合,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调控等方面形成独特的个性,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的模仿性和程式化。
创新性教学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它的教学理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为中心,以知识为桥梁,以活动化的课程与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实践为基础,促进每个学生创新性学习,培养其创新态度、思维、习惯和品质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并未增添新的教学要素,也不排除各种已有教学方法的使用。但是,由于有了新的目标和理念,使原有的教学要素有了新的组合,具有了新的功能;使原有的方法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为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服务。
(三)什么叫模式?
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确定对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个标准样式。关于教学模式,人们的看法还不很一致。我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念)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范型。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是连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教学理论如果没有教学模式这个中介,也就无法实现其行动指南的价值。而创新性教学模式则是运用当代教学理论和创造力理论,重新规划教学过程,建构以创新为核心目标的教学模式及相应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
(四)体育课自主、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适应的条件、程序
1、适应的条件:体育课自主、合作、创新型教学模式适应于小学中、高学段体育课教学,尤其适应于体操、投掷、游戏、球类等实践课。根据教材特点,低年级应强调自主、合作,要稍有些创新。高年级更适合于合作与创新,还要懂得在竟争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活动。
2、其基本教学程序:
1、共同制定目标
2、实现教学目标
3、体验自主、合作、创新乐趣
4、评价自主、合作、创新效果
(五)小学自主合作、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自主合作、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则是教师根据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小学教学实际而建构起来的具有创新特征的教学实践模式。因此,它的实质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积极吸取基础教育研究的创新理论成果,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为重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价值和学生潜在的创新因素,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张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其本质特征为:
开放性。在教学观念上,教师需紧密联系生活,既要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社会,又要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以现行教材为载体,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课内与课外自然衔接;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经验的模式框架内,保持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但又不固守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力求用多样化的教学来满足学生的创新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探究式”和“做中学”理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发现,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习。
民主性。在自主合作、创新性教学的课堂里,教师既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又是学生创新学习的“经纪人”,学生拥有相应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空间,可以随意捕捉流动于课堂中任何一个创新的机会。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是平等的。
科学性。在自主合作创新性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施教,以科学地教引导学生科学地学。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勾兑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科学施教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上。
创造性。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立意在“创”和“新”上,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对学生而言,创造性学的主要途径是探究,没有探究就没有发现,也就没有创新。教学中,教师始终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去感悟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形成独到的见解和新奇的想法。通过思维碰撞、合作探究、比较、辩论等,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创造,形成创新精神和能力。
发展性。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实施自主合作、创新性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用发展的思想来发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潜能,用发展的胆识来确认学生已经具有的各种能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实质性的进步,用发展的态度来对待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共同发展。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交流要植根于学生的发展,活动要有益于学生的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在课题研究过程在,我们十分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和推广,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论文参加各级优秀论文评比或在报刊上发表。
四、主要收获──转变五个观念 基础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国家的战略决策,实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我们感到了空前的紧迫感;要用教科研的态度进行实验工作,同常规教学相比较,需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和统计分析工作,工作量骤然加大,使我们感到空前的紧张;一下子从现行的教学大纲向新的课程标准转化,尤其是思想观念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并且是边实验边理解边转变,使我们认识到实验工作的艰巨性;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课改实验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品尝了取得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在活动中学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新气象,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丰富多彩的。实验以来可以说是取得了可喜的收获。
(一)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前我们对健康的理解一般是从身体方面去考虑的,比较关注学生生理方面,这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赋予了健康新理念,那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统观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我们体会到几乎每处都渗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应该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有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便有了明确的理论依据,例如我在设计单杠教学时是这样安排的,第一个练习,用激励口号替代传统的“一二一”口号。第二个练习,教师设计几个不同高度的单杠,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练习,并提出问题。第三个练习,设计了各组之间进行连续蹬地上杠支撑比赛练习;第四个练习,让各组自己设计上杠比赛的练习,通过组员之间的热烈讨论学生在练习中兴致很高,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发展了学生的素质;通过教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帮助他人、互相讨论、组织之间比赛、人人之间比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使得个人与他人、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趋向合作化和紧密联系,整体上反映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二)注重了兴趣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我们认为体育教学不能不要运动技能,但关键是以学习运动技能为手段去实现综合目标,以达到“健康第一”之目的。例如有位老师在上快速跑教材时安排了如下的练习:练习器械:学生用空矿泉水、汽水瓶子装沙自制“哑铃”96个(学生人手二个),橡胶实心球四个,收录机一台。练习一: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处理喝完的矿泉水瓶子,如何才能跑得快,跑得快有什么好处?练习二:分组让学生自己创编一套哑铃操(各组经过讨论和交流分别创编了不同形式的哑铃操);练习三:摆放哑铃接力跑;练习四:要求各组在上一个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创编别的形式的接力跑练习(有的组设计了摆好“哑铃”后进行蛇形跑接力赛,有的组设计了快速跑摆图形接力比赛,有的组设计了双人挤“哑铃”接力比赛)。以上各种练习都是围绕快速跑这个教材去设计的,整堂课显得非常活跃,学生的参与很积极,没有出现厌倦情绪;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体会、有创造、有交流、有收获,始终兴趣盎然。实践证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欲望的良方,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更新上,都应十分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注重了知识和思想教育的渗透 在实验的过程当中,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坐在教室里讲健康的授课方式,而是针对不同的教材进行启发、诱导、讨论、探究、交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即时的思想教育。让知识在参与活动当中去消化,在参与活动当中去领会积极的健康的思想内容。例如,教师发现学生在长跑中出现腹疼现象时就提醒学生要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以及跑步中不要随便说话的锻炼卫生常识;教师在耐久跑测试时号召全体学生为落后的同学加油鼓劲,既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团结互助的教育。好多的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渗透积极的思想教育内容,如:“齐心协力”“突破封锁线”“支援前线”“团结互助”“你追我赶”“勇攀高峰”“快种快收”等。
(四)注重了创新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验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和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验的开始阶段我们就要求各实验学校要围绕创新去做文章,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做文章,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必须先有创新意识和行为。可以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所采用的方法归结为:在模仿前提下进行创新,在教师提示下进行创新,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创新,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创新,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创新,根据场地、设施条件进行创新,利用音、像、图片、书本进行自主性学习。对于合作教学我们采用的方法可以归结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帮助、评价合作,组织之间的比赛,组织之间的观摩,组织之间的评价等。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活动游戏“多足行进”时只说明条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体会、去探索最有效的合作方法,由失败到成功,去亲身体会团结合作的巨大作用,体现出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特点。教师的教也体现了创造性:教师在上支撑跳跃时打破学生围绕跳箱转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了现有的高台进行攀登练习,变枯燥为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平梯、肋木上单杠课;教师利用小海绵包上投掷课;教师自制了若干的教具等等。可以看出虽然有些自制教具还比较幼稚,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向新教学思想下的教学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五)关注学生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总之,确保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是实验过程中的难题,也是一个重点问题,是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运用更好更多的办法,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目的。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则积极地起到指导、点拨、激励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情感以及创新精神都得到开发和发展。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应在有关的理论指导下,遵循一定的原则,因课而异,因文而异,灵活地构建和应用,从而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