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继续教育心得体会(五小杜秦州)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心得
——和静县第五小学 杜秦州
今年的继续在我们本县办。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县教科局和培训中心结合我县的教育教学现状给我们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并聘请专家和骨干教师给我们授课。从2015年1月19日开始,到2015年2月8日结束。通过20天的短暂培训,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我个人认为课程设置合理齐全,涉及到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数学教师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师的心理健康》、《师德教育》、《教师课程能力》、《双语政策讲座》、《计算机》、《谈谈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学阅读“8+1”》、《让数学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教师礼仪与职业修养》、《学校法律讲座》、《教育科研》、《学校安全教育讲座》、《体育与健康讲座》、《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教师职业道德之立德树人》、《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书法》、《健美操》、《教师职业规划》、《给教师100条新建议》、《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简笔画》和《班主任工作》等模块教学内容的学习。这次培训学习的形式多样。视频、课程简介、与同仁互动式的交流等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得到启发。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培训的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案例等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对我自身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明确了我是谁?我是导引者、领路人。其二,怎么做?我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唱主角。我要退居二线研究教材、学生、教法、学法。从“过去的我”变成“现在的我”,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不断获得新生。努力研究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在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累,没有长期的沉淀,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姜校长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讲座中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心理健康是多么的重要;从刘燕的《教师课程能力》我知道了课程能力是从具体的实践中获得的,冷板凳上是不会有创新的、吴芳的《双语政策讲座》为我解决了对双语政策的正确解读、陈勇的《计算机》我学会了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的理论和操作知识、潘杰的《谈谈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工作》为我们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张红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指明了道路;乌市教学一线的专家郑庆瑶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分析》、乌市教学一线的专家摆存华老师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让我们找到了“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突破口;王惠霞的《教师礼仪与职业修养》让我明白了教师的日常修养;吴若溪的《学校法律讲座》通过一些案例让我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法律知识;林玉文的《教育科研》教会了我们怎样研究小课题;杨伟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模式》让我明白了导学案的书写原则;刘衍杰的《教师职业道德之立德树人》和张时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我明确了育人方向、冯思昌的《书法》强化了我的基本功;周萍的《教师职业规划》明确了我的工作方向。继续教育学习让我和同行们走到了一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尽情的汲取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聆听着专家、骨干教师们精辟的讲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名师一步步引领,促我不断成长。
回顾这20天学习的日子,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通过这次培训,我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因此,我决心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今后,我将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适应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我有个小小的建议有些课程应该让专业对口的老师上,这样操作性更强一些。文科的老师们课上的非常好,但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说我们更需要一些数学“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具体案例。
二〇一五年二月八日
第二篇:小学继续教育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2011-2015“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
数学培训心得 教师:
小学数学培训结束了,如果要说学习体会的话,那就是学习到了许多教学的方法,解决了一些在教学中的困惑,受到了较大的启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课,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1.从教师身上学到的爱岗敬业精神,我相信如果有爱岗敬业精神,什么样学生教不会、教不好。用爱心浇灌学生。
2.营造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情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效、自信、成功。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用数学的
眼光去思考、去倾听、交流、归纳,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动力,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数学老师应着眼于方法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训练,而不能只盯着眼前,如果真正在教学中关注了、注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培训结束了,我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因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感等品质,才能将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的高效率。而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年**月**日
第三篇: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杜永和)
小学数学研修的感悟
高台镇徐桥小学
杜永和
这次我参加了汉中教师研修的网络培训,通过远程研修使自己的基本业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对于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我就把个人网络研修学习活动主要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本次网络研修无论从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研修方式、教与学的关系上看,确实引导了广大教师“在交流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在合作中建立资源”。这次完全让我亲身体会到培训里面的真正内涵和丰富的知识面,与此同时让我个人感觉到知识的一种升华从这里开始,总的来说,形式多样,有名师的专题讲座和多位教授各课题的详解,有学员围绕专题而进行的互动讨论„„回首近段时间的学习,我既有观念上的更新,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育教学理念上的变化,促使自己不断反思,对于个人今后在教书育人中肯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远程研修学习使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观念、拓宽了教育视野,提升了自我素养、丰富了专业知识。在线交流更是帮助我解决了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这次培训为我们广大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修平台,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对我们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所以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真正沉浸于自己职业当中的教师,才能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如果你热爱教师职业,你就不会觉得累,而会觉得幸福。想想当我们的学生向我们问好时、当我们的学生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时、当收到学生的祝福时,我们是不是很幸福。
第四篇: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杜永和)2
研修日志2
徐桥小学
杜永和
本学期,汉中教师远程研修开课了,本人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参加了此次培训,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和报告,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远程学习,收获颇丰,对小学数学本质和自身数学素养等方面的认识都得到很大提升。现就这次培训谈谈自己的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学习,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的变革。
众所周知,如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每个行业,对于我们这一行业,特别是基层教育工作者有着更深的体会。
我想:我能通过这次学习,进行实践反思,学以致用,是我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
第五篇:小学数学研修心得体会(杜永和)3
小学数学研修日志
徐桥小学 杜永和
通过这段时间的远程研修学习,我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的变革。
众所周知,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运用。
“运用”是一个能动的概念,它是由知识演变为能力,进而发展成为素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也是不以一章一节内容为划分区域的全面综合的过程。
由此可见,要想备好数学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新教材在编写上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前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调动教材的使用性。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题、习题等形式出现,而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安排,从而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例如“实践活动、数学小调查、做一做等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全面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想用一个教案来将所有的学生“九九归一”,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案内容应具有相当的“梯度”。这种“梯度”要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了,兜着走”--给他们留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以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让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吃得香,不肯走”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按需分配”的原则,找准“教”与“学”的切入点,激发、培养、并满足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备课的过程实质是“导演”利用多种“道具”形成多样可观可感的信息源的过程。唯有课程安排巧妙、课堂设置合理,才能给学生以多种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诱导,使其在愉快教育、适度紧张等心理状态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快速地提高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