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局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总结
卫生系统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xxxx年,卫生局按照《xx县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切实加强对所承担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规划、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全力创建优美的卫生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创建成果,积极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复检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复检验收。大力开展卫生村、乡镇和卫生单位的创建工作,促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病媒生物控制,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素养,促进疾病预防控制。深入开展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由县爱卫办牵头与城市执法大队、环卫处、广电局等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3次较大规模的市容环境等专项整治,动员干部群众1000多人次清理冬季残余卫生死角80余处,清理垃圾残冰污雪400多车,冲洗人行道板5000平方米,清除“牛皮癣”200多条。清理占道经营、乱摆乱卖36处,非法广告牌10多块,有效地提高了县城整体卫生水平。二是加强卫生建设项目管理与争取。切实加强县医院建设力度,新建县医院综合楼工程从今年4月复工至今,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全部总工程量完成75%。目前进行外墙苯板粘贴以及外墙外挂构件安装、屋面穹顶制作,水暖、电、消防及弱电同步进行。该建设项目预计在今年9月中旬能够竣工,实现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同时,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要求,紧密围绕医院能力建设,加强环节管理,提高各项工作质量,健全完善相关科室功能,构建和谐医院,为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奠定基础。积极争取省卫生厅投资县医院大型医疗设备,设备资金将达285万元,拟用于购买数字化 胃肠机一台、血透机二台、动态心脏监护仪一台共计250万元,设备预计下半年到货。县医院积极探索与哈医大一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远程会诊设备购置和安装共35万元,预计该设备在下半年能够投入使用。通过争取,省卫生厅为县医院配置DR(数字影像机)1台、彩超1台,价值240万元,其中省级投入80万元、县级配套80万元、县医院自筹80万元。切实加大卫生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卫生监督所建设、急救中心建设等建设项目,现项目已上报省卫生厅。今年卫生局对上争取任务为450万元,通过积极努力,现已到位资金265.9万元,主要是为乡村卫生院、所购置医疗设备。三是高度重视医疗受援工作。积极配合“万名医师下基层”和“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省药监局--乌云、向阳;省医院—保兴;省精神病研究所—常胜;x医大二院—朝阳;x医大三院--青山;xx市医院—红光)活动,充分发挥好对口支援医院和帮扶领导干部的作用,重点开展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开展卫生人员培训和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开展示范手术、教学查房和学术讲座,不断带动县级医院的全面发展。抓住鹤矿总医院支援县医院的有力契机,积极争取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为在县医院建立风湿科奠定基础。
二、积极营造优良的卫生秩序
一是认真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以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医疗执法、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为重点的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对县内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进行了传染病监督检查,共检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及分门诊、各医疗诊所共75家、学校5所、托幼机构16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整改,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查阅医生门诊工作日志,未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二是提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能力。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制度,加强部门配合,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综合协调机制。加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力度,协调工商、质监、药监等部门多次开展了以肉类、禽蛋、奶制品、豆制品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为重点品种的食品市场集中整治活动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全县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重拳出击无证行医和非法坐堂行医,对无证行医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严肃查处超范围诊疗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行为。通过查处,各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明显增强,超范围诊疗及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行为有所减少。
三、努力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
一是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xxxx年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25元,规范建立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并不断完善健康档案内涵,提高健康档案使用率。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做到应检尽检,对孕产妇进行不少于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对城乡儿童和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管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开展免费为0-3岁儿童健康体检和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继续开展职工健康体检工作,为全县在职及离退休干部职工5000余人免费健康检查, 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健康水平。二是继续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推进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育龄妇女“两癌”筛查等工作。全县农村孕妇免费增补叶酸128人,农村育龄妇女“两癌”筛查532人,农村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10人,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到99.50%。认真组织落实农村改水改厕项目,确保无害化卫生厕所建造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任务的完成。三是切实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实施“农 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降消”等项目,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和高危孕产妇管理水平。规范妇幼保健服务,落实孕前保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防治措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产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继续推进免费婚前健康检查,现已体检115对,切实提高了生殖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质。四是继续做好卫生应急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储备了消毒药等各类应急物资。进一步强化卫生应急常态管理,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进一步明确卫生应急职责和处置规范,开展业务培训和现场演练,逐步做到卫生应急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好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及时有效率100%。五是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治。加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制定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有效的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67例,总发病率为88.29/1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6.8%。加强了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传染病病例网上直报率100%成果的基础上,乡镇卫生院网上直报覆盖率达到100%。切实抓好艾滋病防控工作,在坚持“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防治政策,扩大高危人群干预数次和覆盖面,每月干预一次。1-5月份共干预FSW人群62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72份,发放安全套2330支。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144人,发放联系卡60张,目前未发现阳性病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85%以上、治愈率90%以上。抓好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和消除麻疹工作,加强疫苗管理,规范接种服务,强化疫苗流通和冷链运转管理,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工作基础上,适时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开展了8-14岁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县共补种疫苗对象9人,完成率100%。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五苗覆盖率99.9%。六是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应用。县医院在哈市、伊春、鹤岗等三级医院专家的帮助下,积极探索医疗新技术应用。放射线科开展了伊春地区独一无二的三维立体重建、血管造影等CT新技术,填补了伊春地区的技术空白;外科开展了重症胆囊结石手术、肺大泡腹腔镜手术、前列腺腹腔镜手术、甲状腺手术、肾破裂手术、各种重症骨折手术等;内科开展了心血管病症新型溶栓药应用、指导建立标准甲流病区,开展胃镜技术、大面积脑梗脱水剂应用术、碳呼吸技术、亚低温技术等;五官科开展了喉息肉切除术、建立了听力房等技术;妇产科开展了微波治疗仪、利普刀、妇科腹腔镜手术等新技术;功能检查科开展了阴式超声技术;检验科开展了TCT检测技术等,以上新技术、新项目的投入使用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篇:卫生局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总结
卫生系统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xxxx年,卫生局按照全县“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目标规划要求,卫生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切实加强对所承担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规划、精心安排、形成机制,按照承担的目标任务,针对问题,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着力创建优美环境
一是强化爱国卫生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根据《xx县关于巩固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意见》要求,狠抓督促促落实,确保县城卫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扎实有效地开展第二十二个“爱卫月”活动,以此带动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继续推进农村爱国卫生8107工程,创建省级卫生村xx个。做好改水、改厕工作,完成水质监测xx个村,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xx座。二是强化标准化县医院建设。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卫生投入的有利契机,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xx年通过努力,争取到标准化县医院建设项目,总投资xxxx万元。目前项目结算金额xxx万元。新建县医院主楼现已进行到六层内墙抹灰完成,七层主体填充砌筑完成,屋面造型完成80%。水暖、电、消防及弱电同步进行,主楼主体完成95%。附属2#楼主体工程完成,水暖、电、消防及弱电同步进行。附属1#楼一层顶板浇筑完成,已完成主体工程量60%。目前,县医院建设主体总工程量完成90%,全部总工程量完成65%。三是加大卫生医疗投入力度。针对xx、xx卫生院场所老化陈旧的现状,投入资金xx万余元进行了维修改造,使其进一步适应医疗
1卫生需要。同时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和社区服务中心争取必要的医疗设备,资金达 xx万元,有效的满足了乡村卫生工作需求。县医院通过贷款分期付款方式采购了1台价值50万元的电子腹腔镜和30万元的低温消毒设备,使诊疗水平明显提高。中医院通过争取获得日本利民工程32.5万元医疗设备整备资金购置十二导动态心电监护仪台、静脉输液泵等13台件设备,并争取到省卫生厅50万药房库房的设备资金,落实了省卫生厅急诊急救装备项目,获得资金33万,解决了急诊急救设备及相关医疗设备短缺的问题。
二、着力营造优良秩序
一是严格许可程序,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对符合办理条件的,严格按承诺时限办理,对申请资料不全的,一次性详细指导补全手续。严格按规定接受资料和进行现场审查,进一步强化了报批、审批程序,对辖区内公共场所新发放卫生许可xx户,未出现违规许可的现象。对全县xx家公共场所进行了检查,检查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督促其限期整改。二是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秩序,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重拳出击无证行医和非法坐堂行医,对无证行医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严肃查处超范围诊疗和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行为,共检查医疗机构xx户次,对执业行为不规范的医疗机构,责令限期整改xx户次,停业整改xx户次,取缔无证行医xx户次,有效净化了全县医疗卫生市场。三是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重点对县内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进行了传染病监督检查,共检查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及分门诊、各医疗诊所共xx家,学校xx所,托幼机构xx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责令整改,下达了卫生监督意
见书。查阅医生门诊工作日志xxxx份,未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同时为切实做好麻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制定防控预案,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四是规范学校卫生工作。开展学校高考期间公共安全及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对考点的教室、宿舍、供水点的环境卫生提出指导性意见。针对麻疹、手足口病多发的情况,会同教育、药监局等部门,重点对辖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的防病宣传情况和晨(午)检制度、预防性消毒制度、学生儿童因病缺勤排查及病愈返校等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同时对食堂、生活饮用水以及周边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五是认真开展职业、放射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认真贯彻落实《xx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的各项目标,组织开展了职业、放射卫生监督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开展了“农民工职业健康监护百日专项活动”检查企业x家,对x家医疗机构有放射性诊疗设备的单位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进行了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同时,对市政供水和农村饮用水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供水单位卫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水质检测情况、卫生设施设备运转情况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着力创建优质服务
一是深入开展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力度,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新涂阳病人发现率105.88%,实现新涂阳病人治愈率达到94.00%,涂阳肺结核督导治疗覆盖率达100%。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四免一关怀”政策,在县内建立两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艾滋病自愿检测xx人,对
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90%以上,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完善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10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控制在5%以下。继续开展布病监测点和布病干预试点工作,开展布病免费检测xx人,检出阳性患者xx人。二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必备应急物资储备,对甲型H1N1流感开展了相应的物资储备,疾控中心投入xx余元购进应急疫苗储备冰箱一台、个人防护用具、消毒药品、采样用具等,增强了应急处理能力。2010年应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xx人,无重大接种反应发生。三是高度重视妇幼保健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疾病发生率,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00%,系统管理率95.61%。全年共出生活产儿xx人,住院分娩501人,住院分娩率99.80%。对全县的托幼教师和0-7岁儿童进行了每年一次的健康查体工作,检查儿童xx名,查出各种常见病xx例,发病率达32.94 %。同时还做好高危孕产妇管理和转诊工作,高危产妇住院率达100%。认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筛查新生儿xx例,无一病例发现,筛查率达到了95.62%。继续开展农村育龄妇女病普查及35-59岁妇女“两癌”筛查,通过对xx名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两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认真开展免费婚前保健卫生指导、咨询和自愿婚前医学检查,婚前保健指导xx对,自愿接受婚检xx对。四是加强麻疹、手足口病防控及强化免疫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多次研究部署防控工作,下发了《xx县关于预防控制手足口病、麻疹的紧急通知》、《xx
县麻疹防控方案》及麻疹暴发疫情的应急预案。确定县医院定点收治医院,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设立病人专用输液观察室,住院病人全部定点集中在县医院传染病房进行隔离治疗,严防院内感染,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痊愈出院。共为xx名8月龄至14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储备应急接种麻疹疫苗xx人份。认真开展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完成了xx名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强服工作,9种免疫规划内疫苗全年共接种xx人次,接种率为99.8%,安全注射率达到100%。五是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确保农民知晓率及常住人口参合率均达到100%,并提高补助标准。2010年全县共有xx位农民自愿缴费参加合作医疗,共筹集资金xx万元。在上年报销比例基础上,新增加了门诊统筹补偿每人每年最高可报50元,调整了由一个病种一年内只报一次为可多次住院多次报销;提高了内报销封顶线,由上年的xx万元提高为xx万元。全年共为xx名患者补偿医药费xx万元,其中住院患者xx人,补偿医药费xx万元,平均补偿住院费用xx元;门诊个人帐户xx人,补偿医药费xx万元,门诊慢性病xx人,补偿医药费xx万元,门诊统筹xx人,补偿医药费xx万元。六是定期为全县职工开展健康体检。为确保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身体健康,xxx年末县政府又投资xx余万元为全县在职及离退休干部职工xx余人免费健康检查, 并建立健康档案,便于查找健康情况。通过体检使广大干部职工达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健康水平,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此项工作于今年x月初全部完成。七是积极开展医疗受援活动。根据省卫生厅“万名医师下基层”活动安排,xx医院负责县医院的对口支援。目前xx医院共
派出医疗队七批共49人,这些医疗专家分布在县医院内、外、五官、功能检查、放射线等科室,参加所在科室的接诊、会诊、查房、手术、讲课、处置等工作,对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积极开展 “岗位练兵”活动,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举办各类讲座x次;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快人才培养,先后选派了x名业务骨干到省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省、市各类短期培训xx余人次。今年举办一期乡村医生培训,培训xx余人,有效提高了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八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进一步巩固扩大“xx健康行”活动成果,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8—15岁人群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启动了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建档工作,为全县农村育龄妇女免费补服了叶酸,预防出生缺陷。九是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制度。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探索对医疗机构的科学管理和考核制度,建立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公示和查询制度,大力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到目前为止,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总金额xx万元,让利于民xx万元。县医院积极落实政策要求,解决30余种糖尿病常用药品零利润销售,药品平均降幅达30%,让利金额xx万余元。
第三篇:社区创建三优文明城市
今年是我市建市65周年,也是我市加速推动城市“三优”文明建设新高潮。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推进城市建设新高潮和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调动全社区广党员干部、居民和青少年学生了解三优精神的热情和积极性。东山区鹤兴办鹤翔社区强化“创三优”文明城市建设,努力提高居民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一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学习和社区图书室的作用,提高市民的政治觉悟和文明素质。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居民思想生活的实际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利用本社区独有图书室,每周定期开展一次市民素质教育活动,通过当月报纸书刊的免费讲解与阅读,把国家大政方针、国内外大事、我市争创“三优”典型事例传授给大家,并发放市民教育读本,使小区居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意识全面提高。为了加强创三优文明城市精神的宣传,鹤翔社区在图书学习室举行“社区居民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没能进入决赛的民安社区居民张大同告诉记者:“讲文明、懂礼仪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我们愿意经常搞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对文明礼仪知识有了更广泛的认识,更了解了鹤岗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知识,大家在参与中文明素质得到提升,文明行为逐步养成。”
二是充分利用社区图书室和小区宣传栏,定期组织青少年学习并宣讲本市“创三优”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达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效果,注重培养、注重体验,并利用社区图书阵地为未成年人精选一批读书籍,并开展一些科学法律知识讲座。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
第四篇:我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范文
我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可借鉴上海经验
□王喜全
作为全省“十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我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近来,我们回顾上海市迎世博600天城市建设和管理,感到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省借鉴。希望通过本文介绍,进一步了解和借鉴上海市迎世博600天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更好地推动我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上海市以举办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从2008年9月8日实施“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以来,围绕《上海市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600天行动计划纲要》,全力开展“市容市貌改观、市民生活环境改善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三大工程建设,推动建筑立面整治、绿化景观建设、居住区改造、中小道路和重点水域保洁、设摊管理、施工管理、交通组织管理等30项任务建设。经过600天的建设,到世博会召开时,实现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市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的目标,城市管理水平跃升到国际先进城市行列。
一、坚持城市建设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市民生活环境改善明显
在600天城市建设中,上海坚持把改善民生放在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把市容环境建设与改善民生工作有机结合,先后实施了市民最关心的“弄堂口工程”、“厨房工程”、“马桶工程”,综合改造旧居住区5363万平方米,清洗建筑立面10177万平方米,增加建设公交专用道110公里,更新公交、出租车14827辆,改造二次供水设施5889万平方米,改造绿地722公顷,改造老公园33座,一大批“老小区、老弄堂、老公园、老设施、老马路”惠民改造项目得以实施,有些项目弥补了10多年的民生建设欠账,大大提升了市民生活环境水平,迎世博城市建设工程受到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大力支持。
二、坚持城市建设和管理并举,注重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在坚持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上海上海市更加注重城市管理,注重从管理制度和法制入手,探索建立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深化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加强城市设施养护保洁、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加强绿地保洁美化、规范标志标牌、清洁车容车貌、促进文明出行”等7个方面的长效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法制保障,制定了《上海市迎世博加强市容环境建设法制保障工作方案》,按照法制保障工作方案,制订、修订和新出台了《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本市占用道路和其它公共场所设摊经营管理的通告》等25个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三是加强城市管理标准规范建设,制订完成了《建筑立面整治设计导则》、《户外广告阵地规划》等35个城市管理标准规范。
三、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
为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上海市全面推广和实施以网格化管理为主导模式的数字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方式。以街道、社区为基础,以1万平方米左右区域为基准划分单元网格,实现市、区、专业工作部门和网格监督员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目前,网格化管理已覆盖全市所有区县1168平方公里的区域,基本实现城市化地区全覆盖,管理内容涉及公共安全、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管理等。通过网格化管理,上海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城市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城市管理,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强社会动员,不断提高社会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热情
上海市把举办世博会看做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大机遇。通过媒体的先进事迹报道、存在问题曝光等手段,引导社会关注城市管理。通过每月5日、15日、25日分别组织“窗口服务日”、“环境清洁日”和“公共秩序日”集中行动,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市容环境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维护公共秩序。通过拥有2.7 万名成员的市民巡访团,与《新闻坊》电视栏目合作,每天开展市民巡访活动,累计巡访点3万多个,发动和鼓励群众开展监督,有效推进迎世博城市建设管理问题的发现、监督和整改。
五、坚持城市建设与风貌保护相结合,突出城市特色
上海市在迎世博600天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把科学规划建设和突出城市特色作为工作的指导原则之一。600天市容环境建设任务,既包括了黄浦江、苏州河水域环境治理、建筑立面清洁与颜色规划等体现上海亲水城市和海派建筑特色的任务,还包括了旧居住区石库门建筑维修与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修整等体现上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任务。大规模城市建设后,重点历史街区、风貌保护道路、文化教育建筑、宗教建筑和名人故居等得到进一步保护和修缮,城市特色更加突出。
六、强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创新管理监督机制
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是确保城市管理常态化的关键。上海市在创新管理监督机制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监督平台,通过市政道路平台、网格化平台、12319城市建设热线、12369环保应急热线和962121物业服务热线等城市管理和服务平台,及时受理和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二是建立城市管理考评机制,市城市管理部门对全市各区县开展单月评估和百日考评,同时,组织或百日城市建设和环境文明指数市民测评,对各区县评估、考评和测评结果进行排名,并纳入区县工作绩效考评体系,在区县中形成既互相竞争又互相学习的的共同发展氛围。三是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市、区(县)、街(镇)”三级巡视督查机制,坚持执行城市管理巡视督查日志制度,巩固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省发改委)
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 杜吉明
七台河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部署,城市环境、社会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为经济社会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去年,全市GDP实现234亿元,连续三年增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6.3亿元,增幅全省第一,绝对量全省第四,仅次于哈大齐;全口径财政收入38.5亿元,实现了两年翻一番,人均财力全省第二;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三年翻一番的增长速度。
我们在“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中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造福全市农民群众。我们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作为“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的战略重点,确定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市委下发专项方案,细化责任分工,政策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资金更多地向农村投入,公共服务更快地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大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连续开展学阳泉、学长治、学朔州,“城乡环境治理年”,“十万绿树进城区、十万绿树进矿山”等活动。市委市政府把每年4月5日到5月10日确定为“全民绿化活动月”,两年投入绿化资金4亿多元,植树造林10万多亩,均创历史之最。
三是下大气力解决民生问题,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改善民生作为“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群众。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各级“一把手”工程,各级政府的可用财力优先向民生领域倾斜。经过积极争取,今年初我市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将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带给群众更多实惠。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被国家列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贡献单位。组建了市委群众工作部、市政府群众工作局、市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立了信访工作新体制、新机制、新制度,信访“三新”建设得到中纪委的充分肯定。
四是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服务人民水平。把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提供快捷方便的优质服务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今年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先后开展了“下基层、解难题、鼓干劲、谋发展”活动,实行一个领导包保一个项目、扶持一户企业、联系一个村屯、帮扶一个贫困户,扎实开展了“百名领导进企业、扶持企业保增长,千名干部下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万名党员结对子、帮助群众办实事”活动。
下一阶段,我们还将突出抓好“四个率先、三个着力”,不断把我市“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四个率先”:一是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着力发展一批富农产业,建设一批小城镇,改造一批城中村,撤并一批自然屯,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大户集中,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
二是率先在全省建成国家园林城市。按照建设绿色之城、低碳之城、清洁之城、现代之城的目标,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充分利用全省低碳经济试点市政策,力争成为全省低碳经济示范市和先行区;彻底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我们要在今年全面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明年一次申报、一次通过。
三是率先在全省完成公立医院改革。力争2012年完成全部试点任务。
四是率先在全省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力争比全省提前2~3年完成改造任务,泥草房力争市区比全省提前5年、勃利县比全省提前3年完成改造任务。逐步建立以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重点,以棚户区改造为支撑,以农民工公寓建设和旧住宅区综合整治为补充的住房保障体系。
三个着力:一是着力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二是着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三是着力推进“三个学习型”创建活动。
(作者系七台河市委书记)
“五个统筹”推动小城镇建设入佳境
全市城镇化率达5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本报讯(李欣)牡丹江市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地方与农垦森工统筹发展,中心城市、城关镇、小城镇、中心村统筹发展,产业支撑与人口集聚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与中心村合并统筹推进,使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快速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据了解,该市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立足长远,引领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发展前景和人民群众意愿,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因“镇”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了既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又积极追求现代文明、个性鲜明突出的小城镇规划。目前,全市55个乡镇中,已有42个完成规划编制,年底前将全部完成规划编制及修编工作。
为拓宽资本运营渠道,该市开辟了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和转换、拍卖转让公用设施经营权、政企共建、镇村义务共建、以开发带公建等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每年村镇建设引进域外资金都在6亿元以上。积极拓宽金融渠道,组建了全省第一家村镇银行——东宁远东村镇银行,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新创新小额贷款公司,启动了村镇金融体系建设试点。积极拓宽政府投入渠道,组织市直单位与全市55个乡镇建立小城镇建设包扶对子,累计争取和使用国家、省关于小城镇建设政策性资金58.96亿元,共同汇集成小城镇建设合力,实现了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
在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力方面,该市坚持“城镇发展、基础先行”的理念,先后建成康居乡镇20个、康居新村144个,全市村镇住房砖瓦化率97.3%,人均住房面积26.25平方米,道路铺装率87.5%,自来水普及率94.6%,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该市紧抓“三年公路决战”历史契机,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实现次高等级以上公路相连接,96%以上的行政村实现通硬质路面。
为形成小城镇建设的合力,该市始终坚持“产业互动、政策同
一、利益双赢”,打破行政、区域、部门界限,与辖区内8个森工林业局和2个国有农场开展合作共建项目44个,总投资180亿元,共修建城乡道路760.4公里,修建城镇排水工程48公里,完成供热工程22.3万米,共建灌区12万亩,共建堤防1.94万米;开放互免借读费就近学校16所,共建大中型医院5所,设立互为医保定点医院8所,打造了宁安市石岩镇等一批场县共建工作典型小城镇,通过共建设施、共用资源、共享成果,实现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第五篇: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经验(终稿)
城乡联动建管结合创建优美环境
中共通河县委员会通河县人民政府
我县地处龙江腹地,北倚兴安岭,南临松花江,依山傍水的优越环境,催生出通河建设“兴安岭下绿洲,松花江畔明珠”的发展定位。近年来,特别是全省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启动后,作为“三优”文明城市示范县的创建单位,我们把创建优美环境提升到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联动、建管结合,强力推进。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城”、“哈尔滨市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和“哈尔滨市城市管理先进县”。
一、名片式规划
根据依山傍水的独特自然优势,把地域特色彰显的生态文明作为通河县的一张绿色名片,按照打造生态城市和生态村镇的理念,统筹城乡建设的各项规划和设计。我们先后聘请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等国内一流的专业团队,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景观设计规划》、《生态旅游大县建设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试点村规划》等重点建设规划。这些规划都突出了山水
1园林式的个性风貌和宜居宜业型的地域特色,如规划总长10公里的沿江风景带,总面积60万平方米的城区十大公园,总长8公里的2条引水入城工程以及铧子山省级森林公园、乌龙国家级森林公园、二龙潭湿地公园等五大生态景区和7个生态乡镇、30个园林村。按照这些规划建设,既使通河的发展蓝图准确定格,又使创建优美环境自然生成。
二、多项式建设
结合实施民生工程,创建优美环境,多元化、多层次地推进城乡建设。一是实施“棚草”改造工程,在解决群众“住”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仅今年棚改面积就达到20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前五年的总和,新建了民乐小区、隆兴小区等10个花园式住宅小区,津通公寓、和谐家园等17栋高层楼宇,形成了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风格迥异的现代城市楼体景观。加大泥草房改造力度,大力推行应用节能稻草板墙体材料改造泥草房和鼓励建设农民集资楼,近三年来共改造泥草房9395户、77.8万平方米,农村砖瓦化率由68.2%上升到82.1%,全省“两棚一草”工作会议参观了通河现场,北方十二省、市泥改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二是实施道路升级工程,在解决群众“行”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大力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完成哈肇公路通河过境段140.6公里、鸡讷公路通河过境段83.7公里二级公路建设工程和松花江大桥建设工程。近四年来完成农村通畅公路建设316.8公里,通畅公路通乡通村率达到
100%;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85.2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村达到90.2%。县城主次干道硬化率和人行步道铺装率达到100%,今年又重点实施了东城口、北城口和商业街拓宽改造工程,总硬化面积达7万平方米。三是实施绿化建设工程,在解决群众“娱”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近年来,我们修建了20万平方米的江畔公园、10万平方米的岔林湖公园、8万平方米的人民公园、24个村级公园,开发建设了铧子山森林公园、二龙潭湿地公园,今年还启动建设了6万平方米的文化公园。实施见缝插绿、大树进城工程,移植大树1.2万棵,栽植花卉、灌木100余万株,铺设草坪28万平方米,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16.8万平方米,城市人均绿化面积24.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率达到17.25%,彻底消灭了裸土地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城市裸土整治最佳组织奖。四是实施商服建设工程,在解决群众“购”的问题的同时,优化环境。先后建设了大千商贸市场、农资大市场、欧式风情步行街、隆达商业街、地下商业街、商业中心大型停车场,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提供了有效载体。
三、地毯式管理
坚持把强化城市管理作为创建优美环境的工作常态,实行从地面到空间,全方位、全覆盖的地毯式管理。一是全面营造“洁净”之美。坚持全城保洁、全天候保洁,使环境卫生不留死角,常年始终如一。近年来,我们不断充实和壮大城管队伍,通过安置城镇退伍军人等途径,使城管工作人员
扩充到156人,清扫保洁人员发展到140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公园和绿地的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实行“外包制”,即政府出钱买服务,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对外发包,承包管理,从而补充了城管力量,提高了管理功效。同时,大量的增加了清扫车、清洗车、清雪车、封闭式垃圾运输车等大型环卫装备,提高了环卫工作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实现了城管力量与环卫任务量相匹配、相协调。二是全面营造“秩序”之美。坚持依法治理和便民服务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各业从业人员有序经营。我们规定和建设了下岗职工就业一条街、残疾人就业一条街、水果批发一条街、出租车停靠一条街等一批经营载体,消除了各类经营场所混乱无序的状态。与此同时,对出室经营、乱堆乱放、私搭乱建、违规停靠等城市顽疾,坚决依法予以整治,实现了退路进市,街面“门前清”。三是全面营造“空间”之美。树立立体化的城管理念,实施对空间的综合治理。我们特别重视牌匾的规范设置,2006年一次性全部拆除了违规设置的牌匾,并坚持牌匾设置审批制度,实现了牌匾设置美观精致、整齐划一。今年我们还大力推进了主街旧楼体节能改造工程,给旧楼体穿新衣、换时装,现已完成旧楼体饰面改造14栋、2.3万平方米。近四年来,我们重点实施亮化精品工程,路灯安装遍布主次干道,按照风格各异、一楼一景的特色设计,对主街100栋楼体实行高标准亮化,使街道亮化、楼体亮化、公园亮化交相辉映,成为城市夜间美景。
在创建全省“三优”文明城市示范县,特别是创建优美环境工作中,我们采取领导包项、目标管理等有效措施,加大工作推进力度;通过市场化运作、争取上级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动员全民参与、科学调度资金等有效途径破解资金难题。我县“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效,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和哈尔滨市委“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促进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升级,为把通河建设成为“兴安岭下绿洲、松花江畔明珠、统筹发展强县、区域中心城市”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