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的感受
校本课程的感受
我喜欢的科目很多,但是最喜欢的科目是校本!
因为校本有很多好玩的,好看的,动脑筋的东西。
我喜欢校本中的折纸和剪纸,经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可以折出剪出很多东西了,折出的东西有﹕鞋子、衣服、裙子、钱包、甜筒……我剪出的东西有﹕福字、窗花、鱼、花……
不过我最喜爱的校本课程中里的画葫芦!
葫芦看似普通,可是它的用处很多。它可以吃,它可以画,它也可以做成瓢呈水。
画葫芦的步骤很简单,先把皮刮干净,要是不把皮刮干净,上完了颜色会掉色。然后,用好看的颜色画出美丽,可爱的你心中想的东西。最后,把葫芦涂上一种油,可以让葫芦的表面变光滑,上完了颜色就不会粗糙。再装上可爱的零件,美丽的背景一个好看、美丽、你心中的葫芦就做好了。
赵旖蕊
五年级(二)班
桃洼学校檀峪小学
我对校本的感受
我喜欢的科目有很多,例如;美术,语文,英语…… 但是我最喜欢校本,因为它可以培养我们的动脑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动手又动脑。
我觉得校本开展的很对很正确,我非常喜欢,也和珍惜,为什么珍惜呢?因为每个星期只有1节
我们的样式各种各样,在老师的精心的指导下,我们做了好多小玩意,有;葫芦彩绘,折纸,剪纸……
校本课程竟然这么好,我想,那么我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个少先队员,我为什么不
好好推广一下校本这么好的课程呢!校本是我在这几样课程最喜欢的,我最热爱的。
做东西,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可以通过亲身感受,让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上的连在一起。也让我更多的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
通过校本课程,我们扩大了知识面,了解到了更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校本课程太有意义了,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快乐的校本课程,是一项丰富的课程,它给我们提供了快乐的学习的平台,也给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校本的理由。校本是我前进的力量,我爱校本!
檀峪小学 韩朝阳
第二篇:《感受家乡》校本课程
《感受家乡新变化》校本课程纲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制表,写调查报告和政治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统计分析制表,写调查报告和政治论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动口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及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三、课程门类和内容
(一)门类:政治。
(二)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威海市的变化更是大,各项发展指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威海的中学生应该感受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并能分析出发生变化的原因,并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具体内容如下:
1、调查我市城乡居民自1978年以来工资增长情况,制成统计表。
2、收集我市城乡家庭生活各项消费支出,制成统计表。
3、通过访谈长辈或观察法归纳出我市环境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发展方面的变化,制成课件或拍成照片
4、上网查阅我市1978年以来历年经济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5、享受养老、医疗保障、城市低保人数的比重的变化。
6、家用电脑、手机、VCD等现代家用电器的普及率。
四、可行性分析
此项课程运行起来具有可行性。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内容学生在政治课中学过。作为威海人初三学生也应该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并归纳总结出来。
五、课程实施设想
学生分组活动,每组同学各自分工。
1、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别采用收集数据、图片、照片,访谈长辈等不同方式开展活动。
2、将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DV、FLASH短片、多媒体课件、手抄报、演讲稿、政治论文、诗词、漫画、其他绘画作品等多种形式展示家乡成就。
3、针对展示资料谈感想。
4、谈谈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打算,写成政治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六、课程评价设想
(一)分类评价。
1、学习态度。
优秀:态度明确,积极参与,大胆质疑,主动探究。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实践作品。
优秀:主题明确有创意,材料详细,统计详细。良好:材料详细,统计详细,能完成作品。及格:能完成作品。
(二)反思性评价。
在期末,每班以“我的幸福体验---感受家乡新变化”为主题的反思性评价,主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引导学生自觉反思过去的得与失。从而为今后不断完善、改进做准备。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反思性评价后,全班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
(三)综合性评价
这一课程涉及到多种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以赏识为核心。
七、课程开发保证
进行这一课程前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发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尽量参与到讨论、制作、评价中,及时给予学生以指导、鼓励,这是这一课程能否进行的保证。
第三篇:实施校本课程 感受数学文化
实施校本课程
感受数学文化
摘 要:校本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内容的补充,校本课程可以给予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使学生对数学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校本课程;数学文化;数学情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学校的数学教学内容更多的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而相关的数学事件、数学人物、数学发展的曲折历程等文化内容的渗透很少。冀教版七年级教材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有理数、代数式、整式的运算和一元一次方程等内容。因此作为对七年级学生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校本课程更多的侧重于对数学事件以及相关人物的介绍,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学生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介绍数学的奖项,感受数学在世界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这两年,随着我国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屠呦呦又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大家对诺贝尔奖非常关注,诺贝尔奖是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仅有文学、化学、物理、生理或医学、和平五个奖项,而没有设立数学奖项,但是在世界上还有很多专门为数学设立的或者是包含数学的奖项: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高斯奖、晨兴数学奖、苏步青奖、陈省身奖、罗尔夫?内万林纳奖、邵逸夫奖。通过对这些奖项的介绍,让学生全面地感受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为其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了解负数曲折的产生过程,关注数学发展经历
在小学,学生已经认识了负数,但是并没有对负数有太多的了解,初中的学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并且能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但是,课堂上学生用45分钟认识的负数,在数学发展史上,从发现到正式被承认,经历了1000多年的时间。负数在中国,在法华寺,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达着负数是因为实际的需要出现的;李悝的《法经》中对负数的记载;公元前3世纪刘徽在注解《九章算术》时率先给出了负数的定义,规定了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并解释因为解方程,同样也需要负数;正负数的乘除法则直到1299年,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中才有明确记载:“同名相乘为正,异名相乘为负,同名相除所得为正,异名相除所得为负;我国古代数学家为了区分正数和负数,创造了两种记录负数的方法:一种是用不同颜色的算筹分别表示,通常用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另一种是采取在正数上面斜放一支筹来表示负数。在西方,1484年,法国的舒开在《算术三篇》中曾给出二次方程的一个负根,却又不承认它,说它是荒谬的数;意大利学者卡丹在《大术》中承认负根,但认为负数是“假数”。直到1572年,意大利数学家邦贝利(R.Bombelli,1526~1572)在他的《代数学》中才给出了负数的明确定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了解,学生感受到即使一个小小的改变,也需要不懈的努力,即使是看似简单的负数,中外的数学家都为它的出现、使用、发展付出了艰苦的探索。
在数的发展过程中,负数的出现,扩大了数的范围,又引出了有理数,于是紧随其后的是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如无理数与希伯索斯、根号的使用……
三、认识中外数学人物,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古今中外,数学家前仆后继,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很大的贡献。我国数学家刘徽治学态度严谨,为后世树立了楷模。在求圆的面积公式时,在当时计算工具很落后的情况下,他开方即达12位有效数字。他在注释“方程”章节18题时,共用1500余字,反复消元运算达124次,无一差错,答案正确无误,即使作为今天的大学代数课答卷亦无逊色。近代数学家熊庆来、陈省身、丘成桐、华罗庚、陈景润等不仅自己在学术上一丝不苟,在培养学生方面同样也是尽心竭力。挪威的阿贝尔,不顾家境贫寒,一直致力于对数学的研究,数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凝结着数学家无数的辛苦,这些故事更是令学生感慨不已。
四、经历数形结合的神奇,体会数学思想的妙用
奇妙正方形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正方形的面积是小学已经掌握的知识,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增大或者减小b后仍为一个正方形,那么对所形成的新正方形面积的探究,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一个问题,体验图形与数量关系结合的数学思想,经历与同学交流、自主探究的有趣的过程,同时也为后面勾股定理的介绍打下一个基础。图形几何不仅展示了数学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质,还改变了人们理解自然奥秘的方式。
五、了解数学猜想,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哥德堡七桥问题和商品中的条码来自于生活中。哥德堡的七桥问题被欧拉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他把问题归结为“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并产生了有关图论的研究。商品中的条码有助于实现商品零售(POS)、进货、存货管理、自动补货、销售分析及其他业务运作的自动化。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让学生能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历史的渊源,能用理性的思维认识客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较高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朴炅美.数学维生素[M].郑炳男,译2012.编辑 李建军
.中国现代出版社,
第四篇:校本课程
晏子礼貌护尊严
春秋时,南方的楚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为了疏通国与国之间的渠道,齐王就派晏婴出使南城。晏婴到达楚国。前来迎接的礼宾官员见他个子矮小,就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旁边的侧门,似笑非笑地指了指小门说:“先生,您请进吧!” 晏婴轻蔑地反击道:“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洞!”礼宾官员反被侮辱了一通,只好命令士兵把正门打开。
楚王接见了晏婴,他不屑一顾地问晏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婴听了这话,赞颂自己的国家道:“故国齐都,如果每个人都把袖子甩开,能盖住太阳!如果每个人挥一把汗水,无异于一场大雨!”
楚王接上晏婴的话茬,冷嘲道:“齐国既然人多势众,为什么选取你来出使我国呢?”晏婴接着楚王的话讽刺道:“水平高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低的,出使下等国家。我水平低,就到贵国来了。”
楚王还想反唇相讥,可又觉得无理,无奈,只好吞下这颗“苦药丸”!
铁杵成针
李白是唐朝时代的大诗人,他出生在中亚的碎叶。五岁时一家人随父亲迁入蜀地,他才开始读书人字。他的父亲是一个富商,富裕的家境,使李白养成了贪玩的习性。
这一年,李白的父母送他到学堂去读书,可他刚念了几天,就觉得读书太枯燥,太没意思。于是,他经常读着读着,便丢开书本跑到外面玩去了。
有一天,李白又逃学了。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玩,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走着,走着,他看到路边有一户人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门口低着头干着什么。他走近一看,只见老婆婆双手一根大铁杵,正专心致志地在一块大石头上用力地磨着。
李白觉得非常奇怪,便走近老婆婆身边,好奇地问:“老婆婆,你磨这根打铁杵,有什么用呢?”老婆婆抬起头,看见一个孩子站在面前,就一边擦着汗,一边回答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听了这话,不由得笑了起来,他心理想,这不是在开玩笑吗?这么粗的一根大铁杵,的磨多少年,才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于是,他问老婆婆:“这么粗的铁杵,要磨成针,怎么能做到呢?”
老婆婆看了李白,然后认真地说:“孩子,你不要笑,也不要觉得奇怪,更
不要认为做不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非常手感动。他仔细地想了想,老婆婆的话可真有道理。于是,就向老婆婆深深行了一个礼,跑回家读书去了。
从此以后,李白便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并且不断地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来勉励自己。后来,他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伟大诗人。
“铁杵成针”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只要努力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目的,取得成功。
学会感恩
“我的手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许多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的人和我爱着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谁能想到这段豁达而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30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世界科学世匠霍金。
与霍金相比,我们有的人什么也不缺,要手有手,要脚有脚,可生活给了他一点磨难,他就开始怨天尤人了。这样的人没有感恩之心,快乐也就与他失之交臂。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会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平静。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快乐。
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的价值。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重新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晏子用礼貌维护尊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晏子有胆有识,能言善辩,用礼貌维护尊严的精神。
2.体会晏子不顾个人安全,维护国家利益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晏子使楚》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晏子礼貌护尊严》这个小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借助字典理解生字新词。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简介晏子
四、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2.课文中写了几次晏子巧妙地反驳楚王的羞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语言、神态、动作,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体会句意,理解全文内容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句意。
①“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洞!”
②“如果每个人都把袖子甩开,就能——!”“如果——,无异与一场大雨!” ③“水平高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底的,出使下等国家。”
2.谈谈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二、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理解课文。
1.让学生找出描写晏子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进一步体会晏子有胆有识,能言善辩的精神。
2.小组合作学习。
3.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晏子用礼貌维护尊严的可贵品质。
三、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从晏子身上学到了用礼貌能维护尊严的精神,从而进一步体会到语言的说服力。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春秋时期的故事。
铁杵成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铁杵成针”这一故事的来历。
2.学习李白刻苦学习的精神,了解“铁杵成针”这一成语的意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听过“铁杵成针”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词、新词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自学。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三、简介李白
四、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2.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这一段,想一想李白为什么养成了贪玩的习性。
①学生汇报,老师帮助归纳。
②出示句子“他才开始读书认真„„富裕的家庭,养成贪玩的习性。”
2.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①李白是怎样逃学的?“毫无目的”是什么意思?
②李白在逃学路上看到什么?“专心致志”怎么理解?
③老婆婆是怎样回答李白的问话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2.李白从老婆婆的话中明白了什么?他是怎样做的?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朗读第三段,思考:
①李白从此以后是怎样做的?他终于成了什么?
②“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让学生谈谈心得体会。
四、布置作业
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学会感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的感人事迹,学习他那颗感恩的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简介主人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霍金遇到了怎样的打击?
2.他是怎样不怕困难战胜一切的?他在取得辉煌的成就时是怎样感恩的?
3.谈谈你对本文的认识。
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霍金是怎样对待命运之神的?重点理解霍金说的一段话。
2.讨论交流:你是怎样对待感恩的?
四、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懂得学会“感恩”,就会懂得尊重他人,发现自我价值。懂得感恩,就少了歧视,就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
五、布置作业
谈谈你对感恩的看法。
第五篇:校本课程
高中实用英语词汇与表达
一、指导思想:
依据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总体目标的要求,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能力。本学期的校本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并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西方的差异和跨文化交际,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加强英语的实用性,让英语走进学生们的实际生活。
二、课程目标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习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的交际用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三.实施原因
1.英语的地位;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扩大了交流渠道,英语也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性。
2.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七级)即:能在日常交际中对一般的询问和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根据熟悉的话题,稍做准备后,有条理地作简短的发言;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能根据话题要求,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意图。
3.与高考紧密联系;
口语交际是高考的必考题。而且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先听说后读写,只有可理解性地输入,才能够输出,进而促进其他的语言技能的提高。
四、学生情况分析:
当前大部分学生来说,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比较吃力。主要是缺少对英语作为语言的了解。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使用英语词汇与表达的学习和应用,对英语国家的背景和文化风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的要求与需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根据我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最终确定该题目作为校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英语底蕴和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并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语言差异并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五、研究的内容
(一)餐饮
(二)旅游
(三)购物
(四)健康
(五)校园英语
(六)交通
六、教学措施
运用上网查询、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学生收集信息、选择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信息的思考分析,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七、校本课程的准备和实施
(一)发现问题-查阅文献-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学习现状确定题目
(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
1.英语口语大赛 2.情景剧大赛 3.英语演讲大赛
七、拟定评价和考核方式
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来考核学生。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