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22 B 杨归角度测量心得体会(范文)
角度测量心得体会 为时一周的角度测量实习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实训中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经纬仪。并且对角度测量仪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实习是必要的。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对于我们来说要求非常高,用的是光学测量仪器。这就要求我们一直都秉着做事严谨的作风,对于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在每一个间歇点上,检验如果超限则立即返工重测。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在角度测量时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主要是仪器下沉和操场上人带来的影响。测量中过往的人都是很大干扰,所以有时候必须在人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干。角度测量过程中,让我们都看到了严谨作风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经过角度测量后我们更好的团结到一块。
第二篇:角度测量实习报告
角度测量实习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J2型光学经纬仪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练习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方法,掌握基本操作要领。3.要求对中误差小于3mm,整平误差小于一格。
4.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时间、地点
2015年11月27日、西南石油大学明志楼附近
三、实验仪器 J2光学经纬仪
四、实习内容
① .角度测量的原理及相关基本概念
(一)水平角的测量原理
水平角概念:从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角,β。为了测定水平角β,那么可设想在过角顶B点上方安置一个水平度盘,水平度盘上面带有顺时针刻划、注记。我们可以在BA方向读一个数n,在BC方向读一个数m,那水平角β就等于m减n,用公式表示为:β=右目标读数m-左目标读数n(水平角值为0~360°)。
(二)竖直角的测量原理
竖直角概念: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用α表示。α为AB方向线的竖直角。其值从水平线算起,向上为正,称为仰角,范围是0°~90°;向下为负,称为俯角,范围为0°~-90°。为了测定竖直角,那我们同测水平角类似,在A点安置一个竖直度盘,同样是带有刻划和注记。这个竖直度盘随着望远镜上下转动,瞄准目标后则有一个读数,那此读数就为竖直角。②.DJ6型光学经纬仪及使用
(一)安置经纬仪
在测量角度以前,首先要把经纬仪安置在设置有地面标志的测站上。所谓测站。即是所测角度的顶点。安置工作包括对中、整平两项。1.对中
在安置仪器以前,首先将三脚架打开,抽出架腿,并旋紧架腿的固定螺旋。然后将三个架腿安置在以测站为中心的等边三角形的角顶上。这时架头平面即约略水平,且中心与地面点约略在同一铅垂线上。从仪器箱中取出仪器,用附于三脚架头上的连结螺旋,将仪器与三脚架固连在一起,然后即可精确对中。
2.整平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乃是使竖轴居于铅垂位置。整平时要先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以粗略整平,再用管水准器精确整平。由于位于照准部上的管水准器只有一个,可以先使它与一对脚螺旋连线的方向平行,然后双手以相同速度相反方向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再将照准部平转90°,用另外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这样反复进行,直至管水准器在任一方向上气泡都居中为止。在整平后还需检查光学对中器是否偏移。如果偏移,则重复上述操作方法,直至水准气泡居中,对中器对中为止。3.瞄准
水平角观测时,应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当目标较近时,成像较大,则用单丝平分目标;当目标较远时,成像较小,则用双丝夹住目标或用单丝与目标重合。竖直角观测时,应用中横丝照准目标顶部或某一预定部位。4.读数
读数时,打开并转动反光镜,使读数窗内亮度适中,调节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度盘和分微尺分划线清晰,然后,“度”可从分微尺中的度盘分划线上的注字直接读得,“分”则用度盘分划线作为指标,在分微尺中直接读出,并估读至0.1′,两者相加,即得度盘读数。③.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观测 一.水平角观测
一)测回法测水平角
当所测的角度只有两个方向时,通常都用测回法观测。欲测OA、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AOB时,在角顶O安置仪器,在A、B处设立观测标志。经过对中、整平以后,即可按下述步骤观测。
(1)照准A,读取该方向上的读数a左。
(2)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B,并读取该方向上的水平度盘读数b左。(盘左所得角度值即为:β左=a左-b左)以上称为上半个测回。
(3)将望远镜纵转180°,改为盘右。重新照准右方目标B,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然后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照准左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右。(则盘右所得角值为:β右=a右-b右)以上称为下半个测回。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规定限值时,取盘左盘右所得角值的平均值,即为一测回的角值。根据测角精度的要求,可以测多个测回而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观测结果应及时记入手簿,并进行计算,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二)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当在一个测站上需观测多个方向时,宜采用这种方法,它的直接观测结果是各个方向相对于起始方向的水平角值,也称为方向值。相邻方向的方向值之差,就是它的水平角值。
(1)在O点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2)选择一个距离适中且影像清晰的方向作为起始方向,设为OA。
(3)盘左照准A点,并安置水平度盘读数,使其稍大于0°,用测微器读取两次读数。
(4)以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B、C、D诸点。最后再照准A,称为归零。在每次照准时,都用测微器读取两次读数。以上称为上半测回。
(5)倒转望远镜改为盘右,以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A、D、C、B、A,每次照准时,也是用测微器读取两次读数。这称为下半测回,上下两个半测回构成一个测回。每次读数后,应及时记入手簿。手簿的格式见实习手簿。数据整理:2c=L-(R-180°)平均值=[L+(R+-180°)]/2。二.竖直角观测
1.在测站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
2.以盘左照准目标,如果是指标带水准器的仪器,必须用指标微动螺旋使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读取竖盘读数L,这称为上半测回。
3.将望远镜倒转,以盘右用同样方法照准同一目标,使指标水准器气泡居中后,读取竖盘读数R,这称为下半测回。α左=90°-L,α右=R-270°,α=(α左+α右)/2
五、数据处理
六、实习心得 1.培养我们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组织计划与组织管理的能力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地消化理论,提高测量在相应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3.提高我们对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观测速度
4.树立执行《规范》意识,提高地形图测绘和工程测设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及对测量成果、资料的管理能力
5.提高技术总结报告或实习报告的基本编写能力
6.锻炼和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后期的专业课程作好铺垫等。
对于我们而言,首先通过亲自操作,让我们发现在平时学习中存在的很多知识漏洞。课本上介绍仪器使用的知识都比较抽象,到了真正实践中的时候,我们未能很好把书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再次进行指导。在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实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也能令我提高对仪器的操作的熟练、精准程度(比如能够迅速对中整平)。其次,通过这次实习,有利于培养我们做事严谨、认真、不畏艰难困苦的作风。不论是对中整平时的重复精确瞄准还是在放样计算时反复检验计算数据(以确保放样时的原数据正确),每个步骤都尽量做到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使误差尽可能的减小,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检查;正确面对困难,学会静下来耐心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够独立借助书本找出解决途径。做事要又负责的态度,若因为自己而造成了错误要主动承担并积极补救。第三,通过实习对培养我们团队协作精神有促进作用。它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帮互补,分工合作,共同面对、解决困难,共同寻求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的方法,提高小组工作效率,确保进度的完成。
第三篇:精密角度测量实验
180
m(i1)(i1)
m(i1
2)
式中:m—测回数
i—测回序号
--测回之间的度盘分数变动量J1为4分,J2=10分
--测微器(测微尺或测微盘)以秒计的总分格数,J1=60秒,J2=600秒。
精密角度测量实验要求:
1、掌握方向观测法的基本要领
2、每人不小于一个测回的观测,测回与测回之间度盘变换数按上述公式计算
3、照准部微动螺旋必须为旋进
4、各限差比照J2级仪器
5、进行测站平差计算,求出一测回方向值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6、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爱护和保管好仪器!!
7、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实验成果一份,本周星期三78和星期四1/2为精密角度测量实验时间。
由于实验室仪器方面的原因,两个班不能同时进行实验,只能分开进行。先由1班明天下午4:00(每班五组)去二教领取仪器工具,然后找地方实验,完成实验后再传至2班。仪器在下周三或四归还。
第四篇:MMA7260角度测量小结
MMA7260是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下面是网友的一段原话….加速度传感器测的是什么?
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都被它的名字给误导了 我觉得准确的来说它测的不是加速度 至少对于mma7260这类的片子 它检测的是它受到的惯性力(包括重力!重力也是惯性力)。那又有人要问了 F=ma 惯性力不就是加速度么? 差矣 加速度传感器实际上是用MEMS技术检测惯性力造成的微小形变 注意 检测的是微小形变 所以 你把加速度传感器 水平静止放在桌子上 它的Z轴输出的是1g的加速度 因为它Z轴方向被重力向下拉出了一个形变 可是你绝对不会认为它在以1g的加速度往下落吧 你如果让它做自由落体 它的Z轴输出应该是0 给个形象的说法 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块弹弹胶 它检测的就是自己在三个方向被外力作用造成的形变。从刚才的分析可以发现 重力这个东西实际是个很恶心的东西 它能隔空打牛,在不产生加速度的情况下对加速度传感器造成形变,在产生加速度的时候不造成形变,而其他力都做不到。可惜的是,加速度传感器不会区分重力加速度与外力加速度。
所以,当系统在三维空间做变速运动时,它的输出就不正确了 或者说 它的输出不能表明物体的姿态和运动状态 举个例子 当一个物体在空间做自由落体时 在X轴受到一个外力作用 产生g的加速度 这时候x y z 轴的输出分别是 g,0,0 如果这个物体被x轴朝下静止放在水平面上 它x y z 轴的输出也分别是 g,0,0 所以说 只靠加速度传感器 来估计自己的姿态 是 很危险而不可取的
且不管它是怎么制造的,我只知道它的三个轴在不同的加速度环境下会给出不同的电压信号,这个电压信号即是当前状态不用对它积分(有别与陀螺仪)知道这个就可以侧角度了.由图可知,三个轴的正负方向,这里参考的芯片本身,而我们在使用时一般使用的是该模块的一个扩展板,所以要看清扩展板上芯片的方向.好了,明确这一点后我们就需要找一个扩展板来测角度了,市面上的扩展板接口基本相同,这里以实验室现有的扩展模块为例简要说明。
板子的各个引脚定义已经在图中标上了,3.3V可以不接,因为模块上有电源管理芯片,当右边的接上5V电后,板子上会产生3.3V的电压。
Enable端接5V就行了。这个是芯片睡眠模式控制,我们上电就让它工作,手机为了功耗才考虑它,我们不管它。
Z、Y、X是芯片给出的三轴模拟电压值,这个值最大也不会大于3.3V,所以对于A/D采样电路的参考电压最好选3.3V,例如同样采用10位的A/D来转换该模拟值,对于3.3V的来说其数字量分布在0—1024,而对于5V的来说最大也不会超过675,所以其精度就不如3.3V的高。还有该传感器灵敏度很高,有一点点震动都会引起数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时大时小,在软件设计上不好滤波,所以在使用时将该模拟电压加一个电压跟随器比较好。g-select1/g-select2就是芯片的灵敏度量程选择,这里选择的1.5g
800mv/g 的灵敏度,假设我们测量X平面和Z平面的夹角。
如图重力g会在x轴和z轴上有个分量,通过芯片测回这两个分量,就可以知道α角了,还有一点要注意,由芯片的手册可知各轴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其输出电压是1.65V 所以测回值要减去1.65V, /************************************************************* function: MMA7260角度测量
version: V1.0 date:
2011-8-27 note: 三轴加速度测量可以测量x面、y面以及整个平面与水平面 的夹角,这里简化使用,仅测得x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有正负)-90~~+90 返回一个三位数个位是小数位。
0通道:X 2通道:Z
**************************************************************/ int angle_measure(void){
float angle_temp;
X_g =(float)AD0[7]*4.85/1024;
Z_g =(float)AD2[7]*4.85/1024;
X_g =(X_g-1.65)*1.25;Z_g =(Z_g-1.65)*1.25;
angle_temp = atan(X_g / Z_g);
angle_x_hd = angle_temp;
//保存摆面的 弧度
angle_temp = angle_temp * 60.95;// 57.2957
if(angle_temp>=90)
//最后的弧度值转化中含有修正因子 会使所测得角度大于90度
angle_temp = 90;
else if(angle_temp<=-90)
angle_temp =-90;
return(int)(angle_temp*10);}
上面的AD0[7]是中值滤波后X轴的采样值
AD2[7]是Z轴
1.25 = 1/0.8 片内选用的是10位A/D.板上实测参考电压小于5.0V 这里用4.85V 这里正角度和负角度乘的修正因子是同一个含在60.95中 不同的模块最后的修正可能不一样,有时正、负角度需要分别修正。
下面的AD_check(void)是AD采样函数,放在中断里周期采样就可以了。
AD_message(void)是中值滤波
/************************************************ function: AD采样
version: V1.0 date: 2011-8-27 note: 每一行代表一个传感器
每一次采样8个值
ADvalue[][]里的值是原始值
**************************************************/
void AD_check(void){
int AD_0,AD_1,AD_2,AD_3;//暂存读回的值
byte i;
AD_0 = 0;
AD_1 = 0;
AD_2 = 0;
AD_3 = 0;for(i=0;i<8;i++){
//取五次传感器值
ATD0CTL5=0x30;//重新开始
while(!ATD0STAT2_CCF0 &&!ATD0STAT2_CCF1 &&!ATD0STAT2_CCF2 &&!ATD0STAT2_CCF3)//0--3
{
//转换完成CCF【5:0】置位
AD_0 = 4*ATD0DR0H+ATD0DR0L/64;
AD_1 = 4*ATD0DR1H+ATD0DR1L/64;
AD_2 = 4*ATD0DR2H+ATD0DR2L/64;
AD_3 = 4*ATD0DR3H+ATD0DR3L/64;
}
ADvalue[0][i] = AD_0;
//将读回的值入库
ADvalue[1][i] = AD_1;
ADvalue[2][i] = AD_2;
ADvalue[3][i] = AD_3;
}
}
/************************************************ function: AD采样的值初处理
version: V1.0 date:
2011-8-27 note: ADvalue[3][8]的每一行代表每个传感器本次采样的8个值
对其减去最大的和最小的然后取中间的六个
值的均值作为本次的采样值 并存入ADn[]中
**************************************************/ void AD_message(void){ int i = 0, j = 0,lg = 0,sm = 0,max = 0,min = 1300,sum = 0;for(i=0;i<4;i++){
max=0;
min=1300;
for(j=0;j<8;j++)
{
//第一大/小
if(ADvalue[i][j]>=max)
{
max=ADvalue[i][j];
lg=j;
}
if(ADvalue[i][j]<=min)
{
min=ADvalue[i][j];
sm=j;
}
sum=0;
}
for(j=0;j<8;j++)
{
sum += ADvalue[i][j];
}
sum=sum-ADvalue[i][lg]-ADvalue[i][sm];//减去本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switch(i)
{
case 0: {
for(j=0;j<7;j++)
{
AD0[j] = AD0[j+1];//0---3的值被替换
}
AD0[7] = sum/6;
break;
}
case 1: {
for(j=0;j<7;j++)
{
AD1[j] = AD1[j+1];
}
AD1[7] = sum/6;
break;
}
case 2: {
for(j=0;j<7;j++)
{
AD2[j] = AD2[j+1];
}
AD2[7] = sum/6;
break;
}
case 3: {
for(j=0;j<7;j++)
{
AD3[j] = AD3[j+1];
}
AD3[7] = sum/6;
break;
}
}
} }
//0---3的值被替换 //0---3的值被替换 //0---3的值被替换 5
第五篇:1022 B 杨归经纬仪使用心得体会
经纬仪使用心得体会 经过一周共同努力和互相帮助,在队友的相互指导下,我们完成了此次的经纬仪使用任务 这是测量的第二个环节,我对测量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要完成一向测量任务,首先我们在组里谈论决定方案,把决定好了的方案确定后就开始进行完成任务的测量,我们的测量任务就是这样进行的,完成一次任务就是要知道怎样记录和处理的,弄懂目的,懂得结果是怎样的,决定出解决的办法。在此次测量中自己初步的去试,初步的去了解。其他方面,对于调节仪器,读取数据,记录数据,目标点的点取都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数据的处理,完成自己的数据成果表,测量过程中对于仪器要多动,对测出数据要多读多算。对于方案需要多讨论,多研究,多问。在此次测量任务后我总结出一个结论,就是必须在懂得了理论的基础上在进行实地操作会更加容易一些。这次测量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团结的力量与合作的工作效率,只有组员间的的共同努力上进,相互帮助才会完美的完成计划任务。同时也知道了高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让我重新的认识到这门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实用性。希望将来每次完成任务之后都会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