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范文

时间:2019-05-12 04:5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范文》。

第一篇: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范文

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一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年...月...日,我们参观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

在这场展览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年。

走出展览馆,大家的心中充满着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但是却没有多少作为胜利者的喜悦。伤亡3500余万人,财产损失6000亿美元,这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在这场战争中,由于国家的孱弱,民族承载了更多的苦难,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从来不会有人怀疑抗战史是一部胜利史,但只有在民族复兴的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回归大国的坐标时,我们才可能最终体验到胜利的完整涵义。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发愤学习和工作的强大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因为,我们都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落后就要挨打!

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二

这几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在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国难当头,英雄辈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 年。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而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二篇:文学社参观抗战纪念馆发言稿

受降纪念馆前的讲话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和千人坑遗址,一堵堵灰色凝重的建筑墙体、一张张详实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真实的历史遗物,再加上复原造型等声光电模拟场景,将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使我们了解了抗战中浙江人民遭受的巨大灾难和浙江军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光荣历史。

也许,来到这里之前,我们看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奸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些句子时,心里感到的仅仅是震惊,却无法感到震撼,而今天的参观帮我们将词语和数字还原为现实的一幕幕,带来的岂止是震撼!

有些事,是不容忘记的,尽管并非我们亲历,比如发生在70年前的中国抗日战争。八年的漫漫长夜、遥遥征程,古老的中国大地颤栗于隆隆的枪炮声中、燃烧于日本侵略军的“太阳”旗下。

暴行之下,浙江的英雄儿女与全国人民一起,用血肉铸成了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

回望过去,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可曾经的记忆却依然清晰。鲜血和泪水、不屈和抗争,展示着浙江人民绝不低头的个性,描绘出浙江抗日御侮历史的雄壮画卷。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同学们,在这里,让我们立下誓言: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有感

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有感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当我来到淞沪抗战纪念馆时,和平之钟上的这十六字率先进入我的眼帘,让我一下子思绪远扬,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烈士们。

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宝山区友谊路1号,纪念馆所在地濒江临海,曾是淞沪抗战的主战场。纪念馆是以钢材,玻璃等现代建材和花岗石建成,6米高的装饰墙上,镶嵌了巨大的《义勇军进行曲》的词谱,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走进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历史资料,一幅幅被悬挂起来的黑白照片,无不诉说着当时上海人民所受到的伤害与耻辱。整个展馆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静在过去的岁月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姚子青在宝山保卫战中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1937年9月7日,日军蜂拥而入,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最后只剩姚子青和二十余名官兵仍在顽强抵抗,但因敌不寡众,全部壮烈殉国,姚子青年仅29岁。

“誓死守卫宝山城,与敌人决一死战”是他的决心,他以血肉筑成的长城,挡住了侵略者的践踏,粉碎了日本“三个星期打下上海”,“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更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虽然他牺牲了,可他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使我们铭记这段历史。

登上塔顶,极目远眺,昔日满目苍痍的战场,如今已成了繁华的宝山大地,回首过往,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场景又似乎历历在目。让我们回眸历史,轻轻走进那已远去的战争,让我们聆听回音,深深地缅怀那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古往今来,多少烈士们为了中华一族而浴血奋斗,前仆后继,这才造就了今日的美好。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或许体会不了战争之苦,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如今,70年过去了,我们的中国已愈发强盛。我相信,长眠于此的烈士们也会为现在的中国而感到骄傲,我们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辉煌!

这一次我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使我受益匪浅,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为中华之强盛而奋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第四篇: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感想

参观杨业功纪念馆感想

“披千里冷月寒星,望一路鼓角连营。此身已寄关山外,梦里犹伴兵车行。问世间何为时代潮头?建伟业,立奇功。”2013年4月19日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杨业功纪念馆。在一幅幅照片、一件件遗物、一桩桩事迹面前,打开我记忆的闸门。

杨业功是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是我国的“导弹司令”。他一心一意钻研我国导弹部队的发展,参与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常规导弹旅,并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于一九五五年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新型导弹。最终于二零零四年七月因积劳成疾病逝。

我们先进入了大厅,那里有一座杨业功的雕像。在大厅的上方,刻着“忠诚履行使命的指挥员”几个字,这是杨业功获得的称号。我们在一楼的展厅内,看见了杨业功写的书法作品、用过的生活用品,以及他在生命快结束时用过的手机、电脑。我们还了解了杨业功的一句名言:“军人不思打仗就是失职!”由此可以看出杨业功对工作的尽职。我们还参观了杨业功的家,在门上,写着“携礼莫入”。从此,这扇门就成了“自律之门”。

在二楼的展厅内,我们还看到了杨业功看过的书和许许多多赞扬杨业功的报纸。讲解员还带领我们观看了杨业功少年及参加工作时拍摄的照片。在另一个展厅里,我们还观看了我国第一枚新型导弹——东风十五号的模型的导弹发射时的一段视频。最后,我们了解到杨业功死后被选择为二零零五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人物忠诚。在夫人杨玉珍的回忆中,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员杨业功总是很忙。杨业功,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面工作,即使不出差,到下班总要打电话催他回家。而一家四口人待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就是杨业功因病住院的8个月。生病期间,他练书法写得最多的4个字是“锐旅雄师”;在弥留之际,出现在杨业功最后幻觉中的,依然是沙场点兵。“感动中国”给予的颁奖词是:

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他是中国军人一面不倒的旗帜!

铸就长缨锐旅,锻造导弹雄师。杨业功同志一生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读秒计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请缨提旅,已是鞠躬尽瘁。毕生奋斗铸“神剑”,不辱使命谋“打赢”。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共和国将军,成长为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杰出军事指挥员,杨业功之所以能在41年的军旅生涯中把每一分炽热都献给他所热爱的军营,献给他所追求的导弹事业,献给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是因为,他始终牢记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始终牢记着一名当代军人的神圣使命,是因为他把国家的安全和统一看得比一切还重要。正如他自己所说,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杨业功对我国国防安全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一心一意想打赢、谋打赢、钻打赢,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特别是担任某基地司令员期间,他和党委“一班人”精心谋划,精心组织,部队力量建设、战场建设、军事训练、人才培养和装备配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部队战斗力得到快速提高。1993年我国首发新型导弹发射成功,杨业功就是现场的指挥员,我想对他来说,当时尊领他欣慰的事情就是亲眼看着自己指挥的导弹安全上天吧。

使命、责任,能够焕发激情,能够激励斗志,能够成就大业。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是杨业功报效祖国、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动力之源。

人生苦短。如果我们每一位军人,每一位党员,每一位领导干部,乃至每一位普通的人,都能像杨业功那样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或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或在平时工作中尽职尽责,一切以祖国的兴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一切以民族的利益为目标和追求,一切以社会的需要为基础和根本,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事业就会兴旺发达,个人生命的价值也会在为这一事业的奋斗中化为一道亮丽的彩虹„„

杨业功的为人和事迹让我们敬佩,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优秀的品质,可以是他追求进步的学习方法,可以是他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可以是他清正廉洁的处事之道,可以是他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等等,无论是什么,都值得我们用剩下的生命去细细品味。

第五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临床医学二系

2008年级

班驭涛

10月18日,我们怀着异常沉重的心情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上午的天气有些阴沉,大自然仿佛是有灵性的,它和我们一样悲痛。有一句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中,也烙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心中――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使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长达6周的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处,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囚有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射毙,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城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施虐后又被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见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夫子庙一带繁华地带,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分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

日军的暴行,让全世界的人民都为之愤怒,面对同胞的灾难我已不仅是悲痛,还有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憎恨及深深的思索。

在历史的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英勇的反抗和斗争,涌现出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无数可爱可敬的敃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民产生了震惊和民族的危机感。爱国主义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7问题无不与之相关。无论是卷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提倡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中是近代史昭示我们,要以身试法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 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前仆后继、历尽艰辛”。

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不同的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从古代,我们的先辈生于斯、长于斯利用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祖国地理,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的文化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热爱,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抵抗住帝国主义的野心,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渡过了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着,30年的风雨征程、30年的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才能取得的成就。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奥运会时全国人民激动不已的场面,这种情不自禁是爱国主义的流露。为有一个强大祖国而自豪。

然而,我们不能忘却历史,不能忘却南京30多万被杀同胞。在21世纪,我们要为建设一个科学、民主、进步、繁荣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下载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观抗战纪念馆感想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感想

    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感想 4月7日,在政治理论教研室德与法课老师的组织与领导下,我队全体学员参观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作为一名军校大学生,在接受了这次爱国之......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1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感想 011040214 刘捷 随着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于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名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罹难者300000。......

    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感想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感想 锦州是东北与关内联系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辽沈战役是东北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西、沈阳和长春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战役总称。整个......

    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2009年5月27日,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

    1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想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我国的文化名城六朝古都的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罹难者300000。2011年5月 15 日,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我去参观了位于......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感想(★)

    国魂不死 ——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走进门,就看到高高的纪念碑上醒目的四个大字“国魂不死”,轻声念出,却又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扰了这清静。周围是革命烈士墓群,我静静地走到跟前......

    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感想

    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感想 2015年5月25日,我作为一名边疆民族地区抓党建的党员领导干部,有幸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一大会址”。以前对一大的认识停留在革命......

    参观《雷锋纪念馆》感想

    参观《雷锋纪念馆》感想 --------用滴水之力珍惜xx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