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

时间:2019-05-12 04:52: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

第一篇: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3)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反馈。(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④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第2课生活中的暖色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三、学习材料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

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二)研究活动:组织学生研究活动: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小组活动: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

艺术实践: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书中图片《水》。

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4、分析、交流活动。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二)讲授新课

1、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2、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3、艺术实践: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小组合作

完成作业。

4、展示评价(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2)组织评价作业。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第4课快乐的人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三、学习材料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3、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二)小组探究

1、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2、欣赏书上名家作品: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三)研究教材

1、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2、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3、技法指导

4、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5、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四)创作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2、展评: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课后拓展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第5课自行车局部写生: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提问:(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3)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3、小组讨论: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组际之间进行交流。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4、学生动手实践

二、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三、小结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课后拓展: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

:第6课猜猜我是谁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3、板书课题。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2、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5、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6、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三、学生动手实践,巡视辅导。

1、布置作业。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2、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3、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4、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四、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五、课后拓展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州家进一步学习

第7课有趣的属相

2隐形内容与目标:(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材料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

四、课前准备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五、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2、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3、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二)探究学习:

1、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2、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三)学生创新实践:提出要求: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四)展示、评价l展示学生的作业。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五)课后拓展l布置学生继续创作十二生肖邮票。2.继续收集资料、准备在班里办展览。

第8课棋牌乐——棋篇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四、教学过程:

(二)新课教学

1、提问: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2、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如说明.画面„)

3、分组研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4、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总结回答。分析书上的作品。

5、组际交流。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三)课后展示

1、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第9课棋牌乐——牌篇

2隐性内容与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四、教学过程:

(二)导人新课

1、提问: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就一副牌说说它 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2、讨论与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每人设计两套四个字母的牌。)例如:blke,gme,(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三、课后展示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第10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2隐性内容与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

l教学重点:(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2教学难点:(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2、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闻一闻花香)

3、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二)讲授新课: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1)生动的花瓣。(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1)工整、细腻(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a小组间进行汇报。b学生进行评述c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

d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4、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第11课画水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三、学习材料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

四、教学过程;2引入新课

(1)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提出问题: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2)出示课题:画水果。

3.新授课(1)学生分组欣赏。①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提出问题: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2)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3)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4)打开书,欣赏。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②欣赏学生作业。(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1)先临摹;(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5.小结:组织交流。第12课娇艳的花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五)学习材料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1)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②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3)教师示范。(4)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5)展示花卉作品。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第13课 多姿多彩的靠垫

2、隐性内容与目标:(1)在探究、讨论中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刨盐能力。(2)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做事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除实用之外的审美和文化。教学难点: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学习工具:剪刀、胶水。材料:较硬的卡片纸、水粉也、毛笔或彩色水笔等。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小组。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什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三、创作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结拓展 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拍照、保存资料。

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J川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剥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学习材料: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到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1、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

2、出示课题: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l)提出问题:“联想”这个词怎么理解?(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提出问题: 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3)打开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①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②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③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④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组织交流。第15课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教学重点: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教学难点: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

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2、分析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教师引导发言:“我的现在与将来”

3、组织小组讨论: 谈一谈你的现在,想像一下将来。

三、组织研究

1、“将来”意味着什么?

2、书中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

四、艺术实践

1、欣赏作品。

2、分析构图方法。

五、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展示人物参考图片。

六、展示作业组织学生讲解评价作业,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第16课 亲亲密密一家子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场景。教学难点: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学习材料: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

学习用具: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 你的家是个小家庭还是个大家庭?家里都有谁?和你最亲近的人是谁?

二、欣赏联想: 引导学生欣赏种树图片:

你觉得这一家是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亲密? 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做什么?和家人在一起时,让你觉得最甜蜜、最温暖的时候是什么时候?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三、分析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析一张粉印版画实物作品: 这幅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家人的亲情? 摸一摸,看一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吗? 尝试印一笔颜色,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是颜色水分大,影响色彩效果。)

四、技法示范 通过直观演示交流,解决技法问题:

1、刻版中容易出现哪问题。

2、印制中夹子的重要性。

3、色彩中水分的掌握。

五、创造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回忆家庭中动人的时刻,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情景。

六、交流展示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第17课 泥玩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问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学习材料教师用具: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学生用具:网上或书中搜寻的民间泥塑玩具图片资料、陶泥、颜料等。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二、资料交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四、分析探究。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析探究。

2、分析比较:

我国民问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又概括了哪里?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技法学习?

3、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4、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五、造型训练提出作业要求: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六、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七、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1、你喜爱的作品抓住丁形象的哪些主要特征?

2、从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怎样运用到你的作品中的?

3、你的作品又有了哪些创新?

八、课

后拓展 第18课 漂浮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二、思考反馈: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四、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第19课 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 教学内容与目标:

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学习运用电脑绘画与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想象有机结合,运用纸面绘画作品达不到、非常费力才能达到或需要较高技能技巧才能达到的绘画效果.提高艺术创作表现能力,为锻炼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中的“笔”与普

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并且能利用电脑绘画的画中的独特笔工具进行自由创作。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

学习材料相关的电脑硬件设备和适合本年级学生使用的电脑绘画软件。如不具备应用电脑美术创作的条件,也可进行另类拓展,采用先欣赏然后讨论如何用现有其他工具和材料达到“神奇”的效果,如用指画、实物蘸色、水溶、扎染等多种方式,重在锻炼学生的拓展思维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有“神奇”性

通过欣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二、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独特魅力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表现特色。此时应以体验为主,不应过分追求完整的画面表现。

三、创作构思: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它们的“神奇”作用。

四、创作作品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关键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五、教学评价:通过网络或分组欣赏同学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者允许,同学之间可以结合自已的理解相互修改作品。第20课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基本了解剪纸的特点。

2、初步掌握剪纸的设计制作过程。

3、激发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和相关知识。教学难点:认识和学习阴刻和阳刻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剪纸作品。

2、准备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剪纸作品,简单介绍我国民间剪纸艺术。

2、出示色纸,这张色纸怎样才能变成有趣美丽的剪纸作品呢?

二、新授

1、示范剪纸的方法,提出注意线条要互相连接,不可断开。

2、出示“阴刻”和“阳刻”的剪纸作品,探讨不同的地方和制作特点。

三、练习学生练习“阴刻”和“阳刻”。

四、小结

第二篇: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

任课教师:贠庆莲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

(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3)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反馈。(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④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反思:

第2课生活中的暖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四、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二)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反思: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书中图片《水》。

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4、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二)讲授新课

1、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2、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3、艺术实践: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4、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反思:

第4课快乐的人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3、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二)小组探究

1、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2、欣赏书上名家作品: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三)研究教材

1、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2、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3、技法指导

4、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5、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

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四)创作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2、展评: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反思:

第5课自行车局部写生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3)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3、小组讨论: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组际之间进行交流。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4、学生动手实践

二、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三、小结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反思:

第6课猜猜我是谁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3、板书课题。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2、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5、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6、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三、学生动手实践,巡视辅导。

1、布置作业。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2、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3、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4、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四、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州家进一步学习反思:

第7课有趣的属相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

2隐形内容与目标

(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

四、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五、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2、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3、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二)探究学习

1、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2、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三)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

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四)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五)课后拓展

l布置学生继续创作十二生肖邮票。2.继续收集资料、准备在班里办展览。反思:

第8课棋牌乐——棋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

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提问: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2、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如说明.画面„)

3、分组研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4、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总结回答。分析书上的作品。

5、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

据问题设计本组的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三)课后展示

1、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反思:

第9课棋牌乐——牌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人新课

1、提问: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2、讨论与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每人设计两套四个字母的牌。)例如:blke,gme,(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三、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反思:

第10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

(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

特点。

应会:

(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l教学重点:(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同的表现方法。(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2、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闻一闻花香)

3、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二)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

(1)生动的花瓣。(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a小组间进行汇报。b学生进行评述

c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d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4、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反思:

第11课画水果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应会: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三、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

四、教学过程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

(2)出示课题:画水果。3.新授课(1)学生分组欣赏。

①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提出问题: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2)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3)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4)打开书,欣赏。

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②欣赏学生作业。(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1)先临摹;(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5.小结:组织交流。反思:

第12课娇艳的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五)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1)提出问题: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3)教师示范。

(4)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5)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5小结:组织交流。

第13课 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设计靠垫应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

应会:能用剥称式或自己喜爱的纹样设汁、制作美观、实用的靠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在探究、讨论中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刨盐能力。

(2)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做事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除实用之外的审美和文化。

教学难点: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学习工具:剪刀、胶水。材料:较硬的卡片纸、水粉也、毛笔或彩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小组。

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什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三、创作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结拓展

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拍照、保存资料。

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应会: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J

川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剥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学习材料: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到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1、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

2、出示课题: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l)提出问题:

“联想”这个词怎么理解?(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提出问题:

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3)打开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①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②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③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④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日用品。

(2)大胆地展开联想。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

(4)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结合来完成。

五、小结:组织交流。

第15课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

应会: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点: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提上课要求。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2、分析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发言:“我的现在与将来”

3、组织小组讨论:

谈一谈你的现在,想像一下将来。

三、组织研究

1、“将来”意味着什么?

2、书中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

四、艺术实践

1、欣赏作品。

2、分析构图方法。

五、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展示人物参考图片。

六、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讲解评价作业,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

第16课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粉印版画这一表现形式。应会:能通过仔细的观察回忆,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场景。

教学难点: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学习材料: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

学习用具: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

你的家是个小家庭还是个大家庭?家里都有谁?和你最亲近的人是谁?

二、欣赏联想

引导学生欣赏种树图片:

你觉得这一家是什么人? 他们在做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亲密? 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做什么? 和家人在一起时,让你觉得最甜蜜、最温暖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三、分析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析一张粉印版画实物作品:

这幅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家人的亲情? 摸一摸,看一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吗? 尝试印一笔颜色,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是颜色水分大,影响色彩效果。)

四、技法示范

通过直观演示交流,解决技法问题:

1、刻版中容易出现哪问题。

2、印制中夹子的重要性。

3、色彩中水分的掌握。

五、创造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回忆家庭中动人的时刻,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情景。

六、交流展示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第17课 泥玩具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问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应会: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问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学习材料

教师用具: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

学生用具:网上或书中搜寻的民间泥塑玩具图片资料、陶泥、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二、资料交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四、分析探究。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析探究。

2、分析比较:

我国民问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又概括了哪里?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技法学习?

3、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4、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五、造型训练 提出作业要求:

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六、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七、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1、你喜爱的作品抓住丁形象的哪些主要特征?

2、从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怎样运用到你的作品中的?

3、你的作品又有了哪些创新?

八、课后拓展

第18课 漂浮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应会: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游戏l: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游戏2:

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

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四、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

第19课 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

教学内容与目标:

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学习运用电脑绘画与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想象有机结合,运用纸面绘画作品达不到、非常费力才能达到或需要较高技能技巧才能达到的绘画效果.提高艺术创作表现能力,为锻炼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中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并且能利用电脑绘画的画中的独特笔工具进行自由创作。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

学习材料

相关的电脑硬件设备和适合本年级学生使用的电脑绘画软件。如不具备应用电脑美术创作的条件,也可进行另类拓展,采用先欣赏然后讨论如何用现有其他工具和材料达到“神奇”的效果,如用指画、实物蘸色、水溶、扎染等多种方式,重在锻炼学生的拓展思维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有“神奇”性

通过欣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二、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独特魅力

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表现特色。此时应以体验为主,不应过分追求完整的画面表现。

三、创作构思

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

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它们的“神奇”作用。

四、创作作品

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关键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五、教学评价

通过网络或分组欣赏同学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者允许,同学之间可以结合自已的理解相互修改作品。

第20课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基本了解剪纸的特点。

2、初步掌握剪纸的设计制作过程。

3、激发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和相关知识。教学难点

认识和学习阴刻和阳刻的特征和制作方法。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剪纸作品。

2、准备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剪纸作品,简单介绍我国民间剪纸艺术。

2、出示色纸,这张色纸怎样才能变成有趣美丽的剪纸作品呢?

二、新授

1、示范剪纸的方法,提出注意线条要互相连接,不可断开。

2、出示“阴刻”和“阳刻”的剪纸作品,探讨不同的地方和制

作特点。

三、练习

学生练习“阴刻”和“阳刻”。

四、小结

第三篇: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第1课 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难点: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

三、课前准备

l教师设计《四季的色彩》课件,音像结合,图文并茂。

2学生搜集在不同季节拍摄的照片或相关资料,并和家人聊一聊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人

1请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四季图片)2问题:

(1)你看到了什么?(2)听到了什么?(3)又想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3自学:打开书第2页选择你最喜欢的季节,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

(2)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

(3)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

(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反馈。(以小组形式)(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④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一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拓展

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到。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反思: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第2课生活中的暖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应会: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

难点: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

三、学习材料

教师:色卡、暖色为主的图片、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暖色为主的图片、绘画用具。

四、教学准备

布置课前准备内容: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

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播放教学课件《生活中的暖色》。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

(二)研究活动 组织学生研究活动: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也.彩以及给你的感受。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小组活动:

分析自己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暖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自己的感受。艺术实践

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给你的感受。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晶。反思:

第3课生活中的冷色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应会: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难点: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书中图片《水》。

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

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

4、分析、交流活动。

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二)讲授新课

1、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

2、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3、艺术实践: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小组合作完成作业。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4、展示评价

(l)组织小组展示作业。(2)组织评价作业。

给自己的画起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反思:

第4课快乐的人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

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3、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4、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二)小组探究

1、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2、欣赏书上名家作品: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三)研究教材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1、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2、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3、技法指导

4、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5、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四)创作实践

1、提出作业要求: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2、展评: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谁的造型最大胆?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五)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反思:

第5课自行车局部写生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三、学习材料

白行车、图画纸、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3)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3、小组讨论: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组际之间进行交流。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4、学生动手实践

二、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三、小结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2、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表现一组自行车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写生。反思:

第6课猜猜我是谁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捕捉背面人物头部的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方法表现出来。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头部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一)导人新课

1、语言组织教学。

2、探究式学习活动,讨论:展示儿位本班同学背而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

3、板书课题。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二)新课教学

1、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

2、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赏析《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盂蜀宫伎图》。

5、赏析《未来世界》,时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6、利用教材上的学生作业.说一说自己喜欢哪幅,为什么。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三、学生动手实践,巡视辅导。

1、布置作业。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2、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3、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4、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四、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州家进一步学习反思:

第7课有趣的属相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以及邮票的一般常识。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应会: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2隐形内容与目标

(l)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

(2)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尝试在方寸之间表现、感受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水粉色、毛笔、卡片纸、笔洗。

四、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五、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2、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3、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二)探究学习

1、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2、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 9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三)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

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四)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五)课后拓展

l布置学生继续创作十二生肖邮票。2.继续收集资料、准备在班里办展览。反思:

第8课棋牌乐——棋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提问: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2、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如说明.画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面„)

3、分组研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4、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总结回答。分析书上的作品。

5、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三)课后展示

1、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反思:

第9课棋牌乐——牌篇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牌的设计制作和玩的方法。

难点:牌的设计制作方法、材料的使用合理以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人新课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1、提问: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2、讨论与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每人设计两套四个字母的牌。)例如:blke,gme,(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三、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反思:

第10课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了觯生活中一些常见花的造型特点及寓意。(2)认识中外不同艺术表现方法及不同表现形式表现出的花的特点。应会:

(1)能比较中外作品,评述萁相同处和不同处,从中感悟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的情感。

(2)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花美化生活。2隐性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大自然更加关注,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学习用美装扮生活,用美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齄。

(2)通过欣赏,发现中国传统绘l画、建筑、工艺品中花优美的造型,培养学生珍视民族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l教学重点:(1)认然界中的花与艺术中的花的关系。(2)学习运用花美化生活。

2教学难点:(1)对比中西方作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认识艺术家们不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同的表现方法。(2)理解、感悟绘画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学习材料: 花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认识各种各样的花

2、展示课前收集花卉的资料。介绍自己喜欢的花的名称、特点及表达的寓意。(闻一闻花香)

3、带来鲜花的同学边介绍边将鲜花插在花瓶中,组成美丽的瓶花。请学生淡自已此时的心情。

(二)讲授新课:

l、了解西方绘画的表现方法,观看课件:《蓝花瓶》塞尚(法国)(1)对比实物瓶花,观察并了解静物画的表现形式。(2)分析画面构图及色彩的美感。观看课件:《银莲花》杜菲(法国)具体分析:(学习观察细节)(1)生动的花瓣。(2)带有花朵图案的花瓶。(3)整合画面的桌布。

2、了解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观看课件:对比《写生玉簪》和《露气》两幅作品。具体分析两幅画的不同绘画风格:

(1)工整、细腻(2)大气、豪放

3、尝试并对比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小组合作探究:

中国画和西画在花的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对照书中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组长记录大家的发言。)a小组间进行汇报。b学生进行评述

c观看《粉彩百花圈瓶》(清)d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花的造型、线条的运用、做工的精细等。)再次感受花在生话中的应用,谈一谈自己身边哪些地方是运用花进行装饰的?怎样装饰的?

4、出示书中第21页房间布置图片。出问题:你想在这个房间里挂哪幅画?说一说你的想法。反思: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第11课画水果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应会:尝试采用中国画干湿、浓淡的画法,表现一组水果静物。2.隐性内容与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用浓、淡、于、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的构图。

三、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水果等。

四、教学过程

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

(2)出示课题:画水果。3.新授课

(1)学生分组欣赏。

①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

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提出问题: 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2)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3)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4)打开书,欣赏。

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②欣赏学生作业。(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1)先临摹;(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5.小结:组织交流。反思:

第12课娇艳的花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应会: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五)学习材料

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各种花的图片或鲜花等。

在教室里陈设不同品种的鲜花。l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3新授课(1)提出问题: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

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

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

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

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3)教师示范。

(4)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5)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

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老师提供的范画。(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5小结:组织交流。

第13课 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设计靠垫应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

应会:能用剥称式或自己喜爱的纹样设汁、制作美观、实用的靠垫。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在探究、讨论中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发展创新意识和刨盐能力。

(2)提高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关注,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4)培养学生做事耐心、细致、认真、踏实的精神。

教学重点: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除实用之外的审美和文化。

教学难点: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

学习工具:剪刀、胶水。材料:较硬的卡片纸、水粉也、毛笔或彩色水笔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小组。

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什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三、创作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结拓展

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拍照、保存资料。

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生活日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

应会: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J川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富于联想、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教学重点:通过剥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学习材料:有关生活日用品、课件、各种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到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1、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

2、出示课题: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l)提出问题:

“联想”这个词怎么理解?(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提出问题:

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过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3)打开书,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①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②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③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④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日用品。(2)大胆地展开联想。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4)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结合来完成。

五、小结:组织交流。

第15课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

应会: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像创新表现。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点: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难点:构图方法、画面的整体感。学习材料

教师:教学课件、不同年龄性别人物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绘画用具„

学生:绘画用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排好学习小组,提上课要求。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2、分析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发言:“我的现在与将来”

3、组织小组讨论:

谈一谈你的现在,想像一下将来。

三、组织研究

1、“将来”意味着什么?

2、书中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

四、艺术实践

1、欣赏作品。

2、分析构图方法。

五、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展示人物参考图片。

六、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讲解评价作业,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第16课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粉印版画这一表现形式。

应会:能通过仔细的观察回忆,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场景。教学难点: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学习材料: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

学习用具: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笔洗、彩笔、铅笔、夹子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

你的家是个小家庭还是个大家庭?家里都有谁?和你最亲近的人是谁?

二、欣赏联想

引导学生欣赏种树图片:

你觉得这一家是什么人? 他们在做什么? 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亲密? 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做什么? 和家人在一起时,让你觉得最甜蜜、最温暖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呢?

三、分析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分析一张粉印版画实物作品:

这幅作品从哪方面表现了家人的亲情? 摸一摸,看一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吗?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尝试印一笔颜色,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遇到的问题是颜色水分大,影响色彩效果。)

四、技法示范

通过直观演示交流,解决技法问题:

1、刻版中容易出现哪问题。

2、印制中夹子的重要性。

3、色彩中水分的掌握。

五、创造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回忆家庭中动人的时刻,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情景。

六、交流展示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第17课 泥玩具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问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应会: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问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泥塑玩具的造型设计及捏塑技巧,着色时民间装饰味的体现。

学习材料

教师用具:泥玩具、实物投影仪、陶泥、颜料、民间泥塑玩具资料的课件。

学生用具:网上或书中搜寻的民间泥塑玩具图片资料、陶泥、颜料等。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小时候,你玩过哪些玩具?

二、资料交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们想了解我们的祖先童年最喜爱的泥玩具吗?

四、分析探究。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分析探究。

2、分析比较:

我国民问泥玩具主要表现哪些题材?各地的泥玩具有什么不同特色?它们的造型都夸张了哪里?又概括了哪里?它们的色彩有哪些特技法学习?

3、教师展示一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一组作品中,你能找到哪些我们以前学过的技法?

4、仔细观察细节的表现,如羊角、小驴的尾巴、帽翅等小装饰,运用了哪些技巧。

五、造型训练 提出作业要求:

模仿民间玩具的造型和色彩,创造一个可爱的泥玩具。

六、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加强个性辅导,以点带面。

七、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1、你喜爱的作品抓住丁形象的哪些主要特征?

2、从民间玩具的造型语言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怎样运用到你的作品中的?

3、你的作品又有了哪些创新?

八、课后拓展

第18课 漂浮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探索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应会: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将艺术创造与科学研究完美结合的意识,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结合身边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游戏l:

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戏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游戏2:

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它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哪位科学家最早发现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浮力的小故事吗?

四、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物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五、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六、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七、课后拓展

欣赏不同功能造型的轮船、游船、军用及民用潜艇等。

第19课 电脑美术——神奇的画笔

教学内容与目标:

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学习运用电脑绘画与自己独特的观察与想象有机结合,运用纸面绘画作品达不到、非常费力才能达到或需要较高技能技巧才能达到的绘画效果.提高艺术创作表现能力,为锻炼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中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并且能利用电脑绘画的画中的独特笔工具进行自由创作。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

学习材料

相关的电脑硬件设备和适合本年级学生使用的电脑绘画软件。如不具备应用电脑美术创作的条件,也可进行另类拓展,采用先欣赏然后讨论如何用现有其他工具和材料达到“神奇”的效果,如用指画、实物蘸色、水溶、扎染等多种方式,重在锻炼学生的拓展思维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有“神奇”性

通过欣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二、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独特魅力

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绘画笔工具的表现特色。此时应以体验为主,不应过分追求完整的画面表现。

三、创作构思

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它们的“神奇”作用。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芝田镇蔡庄小学

四、创作作品

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关键是如何在作品中体现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处。

五、教学评价

通过网络或分组欣赏同学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者允许,同学之间可以结合自已的理解相互修改作品。

第20课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基本了解剪纸的特点。

2、初步掌握剪纸的设计制作过程。

3、激发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和相关知识。教学难点

认识和学习阴刻和阳刻的特征和制作方法。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剪纸作品。

2、准备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剪纸作品,简单介绍我国民间剪纸艺术。

2、出示色纸,这张色纸怎样才能变成有趣美丽的剪纸作品呢?

二、新授

1、示范剪纸的方法,提出注意线条要互相连接,不可断开。

2、出示“阴刻”和“阳刻”的剪纸作品,探讨不同的地方和制作特点。

三、练习

学生练习“阴刻”和“阳刻”。

四、小结

第四篇:2013人教版八年级上期美术全册教案

捣练图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二、教学重点: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五、学具准备: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1 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学习新内容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

1、什么是捣练?

2、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中共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 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结课,布置作业,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

1、要有自己的观点。

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像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第一课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指导思想

通过教材突出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学会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作品折射出的时代文化特征无不印刻着历史的烙印。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美术欣赏习惯以及发现各种关系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选择了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包括绘画、服装、工艺、建筑以及摄影等,引导学生领会美术在人类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是如何反映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美术创作的。

教材精心策划了四个不同的“思考与讨论”活动,为开展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引导。此外,还提供了一些名家关于美术与文化关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是重点,美术作品与特定时代文化的联系是难点。

(五)、学习材料

教材主要基于图例和文字的学习,如果时间与条件许可,可利用电脑软件或互联网对一些作品进行横向补充。如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师生之间可以在一种互动的环境下学习。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美术作品中的形象、色彩、服饰、环境等方面的特征,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特定的时代文化,从而达到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刻领会和认识。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采用比较的方法,选取恰当的点进行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差别。从中发现时代文化的演变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教材以中国女性着装为例,可以从服装的样式、道具、环境等,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方面加以比较和引导,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和解答。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诱导,对学生的回答也要及时的进行修正和补充。

(二)关于思考与讨论

1、银狐显然不是传统的中原样式,而是当时辽金游牧民族的盛水用具。

三彩骆驼载舞俑上的人物是五位,前三个是胡人,后两位是汉人。

《簪花仕女图》表现的人物服饰华美、仪态雍容高贵。不难看出,唐代是一个工艺发达、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繁盛的时代。

2、晚清时期的女装:中式、布料、缠足,整体形象给人以贞淑、纯朴、贤德的感受。反映出当时的女性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强烈约束和影响。

民国时期的女装:西式、皮毛质,显得时尚而大气,给人的感觉当时的女性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家庭走上了社会。

现代女性的服装:更加追求自然与和谐,短裤、质料多样化、运动鞋、贝雷冒、披肩长发、现代自行车、现代建筑与环境,反映出现代中国女性已经日趋开放,精神面貌充满活力,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

3、教堂和道观是供奉各自信奉的神灵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4、老北京街道狭窄,民居和店面建筑普遍低矮、简陋,广告稀少、混乱,交通多依靠步行,少量人力车;现在的北京街道平坦、宽敞,建筑宏伟,店面整洁,广告丰富、有序,交通便利发达,各种现代化车辆穿梭而行。通过比较,反映了北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国际性大都市。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15分钟)

《马》(公元前15000-公元前10000)洞窟壁画(法国);

《鹿》(公元前8000年左右)岩画(挪威);

《狩猎》(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岩画(非洲)。

在仔细观察和欣赏这几幅作品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讲解:

大约是在1-2万年以前,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类用红泥、木炭或动物的鲜血等最简陋的绘画工具材料,在岩壁或洞窟壁上创作出的世界上最早的岩画。这些作品所描绘的各1 种动物形象,如牛、鹿、马等,或是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原始农业还未形成之前,人们主要是依靠渔猎手段来获取食物的生存状态。

大约在200-3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大家共同参加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那时的生产方式十分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最初的生产方式就是狩猎,以后逐渐发展到种植和养殖。这几幅作品所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集体狩猎的场面,它告诉我们,原始人类狩猎的工具极为简陋,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获取足够的猎物并战胜自然,以维持人类的繁衍和生存。

另外,我们从原始岩画中简单质朴的绘画手法和简约夸张的动物及人物形象,使我们从一定的侧面大致了解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早期人类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在接触一件美术作品时,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加以欣赏,而且要善于发掘其所蕴涵的时代文化及其意义。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特定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生活和科技手段的产物。又是人们审美需要和艺术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产物。所以,它除了能带给我们一定的美感和某种实用价值之外,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造型和形象因素向人们提出许多信息,我们便可籍此来了解一个地域、1 一个时期社会的诸多方面及其文化特征。

(利用作品和问题将学生迅速导入课题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美术作品具有的文化承载功能。通过学习加深对课题的认识。)

2、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欣赏《簪花仕女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5分钟)

设问:

(1)从作品各个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吗?

(2)从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精美的首饰中,你又能感受到当时的纺织和工艺水平如何吗?

(3)从她们的面庞、体态,你能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

作品描绘的是五个宫廷贵妇人在庭院中在侍女的服侍下闲步游乐的场景。全卷分为四段:采花、观花、漫步和戏犬。

(1)虽然整个画面流露着高雅华贵、安逸祥和的气氛,但她们优雅的体态和奢华的服饰依然掩饰不了人物空虚的内心世界。她们从容闲逸的形象和淡然冷漠的表情,使人们感受到封建社会中这些上流社会的宫廷贵妇人们,尽管锦衣玉食、物质生活富足,但精神生活却十分空虚寂寞,显得百1 无聊赖。

(2)她们身披薄纱、薄如蝉翼,衣着华美艳丽、高贵典雅。她们高髻凌风,上插荷花、牡丹、玉簪、珍珠。

从画面描绘的轻纱薄翼般的华美衣裙和精美首饰,反映出唐代的纺织技术和工艺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3)她们体态丰腴柔美、脸庞圆润,浓黛蛾翅眉,薄纱下丰满的前胸和圆润的肩膀,这种浓丽丰肥的理想化的“罗绮人物”表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和心态。那时崇尚女性美的标准就是丰腴,而当代更提倡健美。

另外,画面上的人物、动物被描绘的栩栩如生、细致入微,可见唐代画家不仅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绘画工具材料,而且在绘画技巧上也已经十分娴熟。

3、思考与讨论:(10分钟)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

(2)《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都是哪里的人?

教师讲解:

(1)银壶不是中原样式,而是辽金游牧民族的皮囊式壶形盛水器具。反映了唐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舞马衔杯纹银壶》1970年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口径2.3厘米,银质。陕西省博物馆收藏。银壶形似皮囊,壶口位于扁圆形壶身的上部一角,口上覆有莲瓣形壶盖,盖顶系有银链与弓形提梁相连。银壶腹部两侧均1 有舞马衔杯纹饰。此壶纹饰、提梁均作鎏金处理。

皮囊式壶形多见于辽金,见于唐代还是首次。

(2)骆驼引颈直立,神情悠闲。背上垫有菱格纹圆毡,驼架上有乐舞俑五人;前三人为胡人(中国古代对西北方各民族的泛称),后两位为汉人。胡人所弹奏的乐器是一种波斯式的四弦曲项琵琶。此陶塑表现了不同民族的艺人在一起表演的情景,颇为新颖。反映了唐代少数民族的交通方式以及与汉族的社会交往活动频繁。陶塑结构完整,工艺精美。人物形象和动作都很生动。

《三彩骆驼载舞俑》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海墓出土。通高66.5厘米,陶质三彩釉,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第二课时)

4、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接着观察第6面的三幅照片,这些照片是不同时期中国女性着装的真实写照。你能看出三种服饰有什么区别吗(从款式、质料、道具、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你能从服饰的衍变看出时代的变化吗?

5、思考与讨论(10分钟)

仔细观察第6、7面中两幅不同时期北京街景的照片,你能从照片中的建筑、店面设计、商业广告以及两张照片的摄影水平上分析一下两个不同时代北京的发展与变迁吗?

6、思考与讨论(10分钟)

请同学们再接着观看第7面的两幅建筑照片,你知道教堂和道观分别是作什么用的吗?它们的外观有什么区别?你能从这两种不同建筑风格中看到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吗?

(这三个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表述,可以让他们举手自由发言,教师口头启发诱导并作适当补充。)

布置作业:

1、在上面的三个思考与讨论中,自选一个写出你的认识。

2、自学第7面的“名家论述”。

(四)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引导观察。2、将观察结果向社会背景引伸和联系。

(五)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可能会对特定的历史不熟悉,可以简要的向学生适当提供。

三、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方法:学生自我评价

(二)教学评价点1、对学习活动参与程度。

2、对本课主要观点的认同程度。

3、引伸能力。(能否从其它美术作品中发现它们与特定文化的关系。)

三、板书设计:

第一课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4面上的3幅作品并积极思考。(15分钟)

《马》(公元前15000-公元前10000)洞窟壁画(法国); 《鹿》(公元前8000年左右)岩画(挪威);

《狩猎》(公元前6000-公元前4000)岩画(非洲)。在仔细观察和欣赏这几幅作品后,你能感觉到什么吗? 2、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欣赏《簪花仕女图》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从作品各个仕女的姿态造型中,你能看出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内容吗?

(2)从她们华美的服饰和精美的首饰中,你又能感受到当时的纺织和工艺水平如何吗?

(3)从她们的面庞、体态,你能感觉到当时人们对女性的审美观吗? 3、思考与讨论:

(1)《舞马衔杯纹银壶》是传统的中原样式吗?(2)《三彩骆驼载舞俑》中的人物都是哪里的人?

四、教学反思

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的欣赏和比较,让学生理解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化的关系。并对“美术作品以它独特的方式承载、展示人类文化”这一观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认识美术也是人类社会的1 文化资源,从珍惜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培养自己对美术的爱好与兴趣。

第二课

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

一、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介绍,主要让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并发现生活生活随处可见的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并且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首先,展示一些装饰性较强的手绘风景图。其次,介绍各种风景图在物象空间中的典型表达方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及运用

四、教学难点:学生准确掌握物象的透视表达和手绘能力。

五、教学方法:引导加指导

1.教法:通过图片说明,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表达的基本表达方法。举例并说明关于物象空间表达方法上的典型特征和表达时运用所需要解决的难点。

2.学法:学生通过教师说课了解了本课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以致用,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提问,老师可以进行指导。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幻灯片课件。

学具准备:课本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0分钟)二)引入新课:(5分钟)三)讲授新课:(20.分钟)

(一):组织教学

1:通过多媒体放映或看课本具有典型性的物象表达方法的图片。

2:通过多媒体放映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象。

①:通过一边放映一边介绍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类名家的作品向学生介绍图片中的物象之间的各种关系。

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并通过媒体随机的生活场景图片 展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应该如何处理物象之间的各种关系。

(二)引入新课:放映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色,提问:我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表现生活中的美丽?

(三)讲授新课:

1:设提问,解释什么是物象空间的表达?物象空间是指,包含有具体事物的三维立体空间。例如:我们上课的教室被称作室内空间。运动场,花园等又称为室外空间。2:开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若干物象空间表达典型的图片,分析,各图片中所运用了哪些方法,并对物象空间表达的基本方法图文并茂法逐介绍讲解,通过如此让学生了解物象空间表达的基本方法。

3.开始课堂互动,学生可以把课前预习所收集的图片让老师讲解,老师通过媒体课件随机抽取提问学生,图片中运用的哪种方法。通过回答加深学生的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和内容的掌握。

4.展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图片,提问学生该如何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来处理照片和绘画。

(四)课堂总结:(3分钟)

(五)作业布置:用本课所学的五项空间的表达方法完成一幅A4大的手绘线条图像。(2分钟)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并且学会运用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展示一些装饰性较强的手绘风景图,介绍各种风景图在物象空间中的典型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

(六)板书设计)

一、物象表达的基本方法

1.前后遮挡表达方法

3.透视的表达方法

2.平摆式表达方法

4.游移式的表达方法

二、1.前后遮挡表达方法:表示画面前面遮挡后面的前后、远近关系。

2.平摆式:无关乎透视,在绘画中具有装饰效果。平摆在画面上的物象,下近,上远。

3.透视的表达方法。利用近大远小。4.游移式的表达方法:边走边画。

第四课 用色彩表达情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色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运用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表达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感知各种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色彩内涵。

教学难点:正确的运用抽象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主要教法:观察理解法、分析比较法、指导绘制法。

四、主要学法:自主体验、感受法。

五、教具准备:

教师:PPT课件,辅助音乐,有色卡纸。学生:铅笔,勾线笔,油画棒。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师:我们刚刚听到的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同学们想不想去拉萨旅游? 生:《坐着火车去拉萨》。

师:我们去不了拉萨,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欣赏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吧? 生:欣赏

师:优美的自然风光挑逗着我们的神经和情绪,让我们心情愉快心胸开阔,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这其中有一种绘画元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谁? 生:欣赏

师:下面,老师送给大家一段有趣的视频,希望同学们带着疑问认真欣赏,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生:回答

(引出主题。体会自然美)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色彩、造型在艺术表达主观情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一下如何用色彩表达主观情感。

二)、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色彩的三要素

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师: 让我们轻松的记住色彩的三要素之一:色相

师:利用风车实物进行展示---风车虽小,色彩丰富。师:色彩的三要素之二---纯度。纯度是色彩的饱和程度,或者说是色彩的纯净程度。原色是纯度最高的色彩。生:朗读 小实验:(出示一瓶橙汁)

有哪位同学口渴了?请上来品尝一下? 师:味道怎样 ? 生:很浓

师:向橙汁里加水

味道怎样? 生:淡了

师:再向加过水的橙汁里加入可乐

味道怎样?颜色发生了怎样变化? 生:观察、区分 生:回答

师:这个实验说明,色彩的纯度随颜色的增加而降低,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纯度越低,反之,纯度则高。

师: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有黑、白、灰之分。相同色相的明度对比:在此以红色为例。当颜色中加入白色,它的明度就变高。

师:不同色相的明度对比(图示)(毛毛虫玩偶实物展示)色彩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它们不仅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师: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随着气温的降低我们会感觉怎样?

下面这两幅画面让你有没有不同的感觉?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象征意义是什么?(播放音乐感受一下)

师:色彩的情感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想象---艺术美,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飞翔。。。

(分给学生表格,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各种颜色的感觉和象征意义)出示两幅图例 生:回答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去,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假设这里有两只不同颜色的箱子,一只凃黑色一只凃着淡蓝色,让你来搬,你会搬哪一只?为什么?

(这幅图片包含着一个小故事,一个工厂要搬运一批箱子,箱子的颜色是黑色的,工人们搬运起来都抱怨说箱子太重了,经理听说后叫人连夜将箱子的颜色涂成了浅蓝色,工人们在搬运起来都说箱子变轻了)。这个故事就是运用了不同色彩的明度给人产生不同心理感受的道理;另一幅图片则运用了不同色彩的纯度给人产生不同心理感受的道理。师:让我们再次感受大师们笔下的色彩,感受大师是怎样运用色彩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的?

生:图片展示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欣赏,教师总结(通过学习色彩的三要素引发同学们对色彩的理解,掌声鼓励学生;歌唱祖国表达感情,感受色彩;激发学习热情,联系实际学习运用,通过作品欣赏,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创造1 思维。)三)、玩转色彩

师:同学们,大师笔下的色彩也---不过如此,无非是用点、线、面、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学们服不服气?有没有勇气和大师来PK一下?(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师:秋天美不美?让我们先来说一说自然界中美丽的秋色(色彩的自然美):早秋---带表热情和成熟的红色和黄色、晚秋---代表寂寞和凄凉的紫色和蓝色、灰色。生:说一说(感受色彩的自然美)出示要求:

1、运用点、线、面、色等手段来表达情感。

2、以“秋色”为主题进行创作彩的。(首先让同学们观察例作及创作过程)播放例作、音乐

生:分组创作(展示色彩的艺术美)

(加深学生对秋色的印象和感受,鼓励学生在颜色上多做创新。)

四)、作业展示

师:各组同学分别展示一下自己的力作 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自评,互评

(通过表扬,提升了同学们的自我价值。鼓励学生进一步地1 去完成作品。)五)、小结

师:色彩装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离不了色彩,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继续感受色彩美,并用双手去创造艺术美。六)、教学反思:

通过列举大量图片实例,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感知色彩在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色彩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会运用色彩的明度与纯度,表达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第五课

中国山水画

一、课型:综合课中国画--山水画

二、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中国画--山水画

三、教学目的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

四、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五、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中国画--山水画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

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树木结构图一幅。

注意参差交叠与浓淡变化。双勾法:

双勾法,就是用勾线的方法画树叶。其组织排列规律也与点染法相似。根据树叶的形状特征,可采用象征形的。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也可采用写实形的,如实的勾勒描绘树叶的形状。如梧桐叶、槐叶、棕叶等。

采用双勾法,可以使丛林有变化,防止画面的单调和沉闷感。(介绍树叶画法时,除挂图外,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办法,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作画步骤:

以一棵树为例,边画边讲解。画主干。

画枝干,一要注意穿插关系,树枝交*的最小单位是三根枝条,这三条枝构成的状态以不等边三角形最美。落笔时,从主枝上生出小枝,小枝上又生出小枝,层层生发开去自可收到“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的效果。二要掌握疏密关系,有收有放,才有风致。

用墨要前枝浓,后枝淡,适当地把空间距离拉开。点叶。

点叶从树端点起,注意疏密、浓淡及树冠的造型。画完后,还可在后面添加丛树和远树。作业要求

临摹一棵树或多棵树。

要求线条流畅,墨色有浓淡变化

教学反思:

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第6课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教学目标:(1)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认识诗、书、画、印独特的形式美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尝试创作一幅中国画。

(2)体现了形式美探索的多样性,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升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

(2)难点: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题画诗:郑板桥诗一首。展示图片。说说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2)比较下面两幅中国画作品,你认为具有哪些美感?

(二)、新课: 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不同的形象、酣畅笔墨、丰富色彩和灵活 的章法等手段,表现出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中形象美的理解?(1)形象之美:“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

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1 仅是手段,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2)笔墨之美: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

(3)色彩之美: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4)你知道中国画的形制包括哪些内容吗? 扇面、册页、手卷、框裱、条屏、立轴。

立轴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长卷先看局部,再引伸到全貌。(5)印章:阳印与阴印;名章与闲章。

(6)章法之美:中国画的形制有多种,如中堂、条幅、横披、手卷、斗方、册页、扇面等,在大小、长短、方圆不同的形制中合理安排表象的物象叫做章法。中国画上的题款与印章,也是画面构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好的书法与篆刻可以为画面增色。中国画的装裱也很讲究,使形制的外在结构形式更加完美。(7)、作业:制作一幅扇面作品。(8)、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教学反思:认识绘画中形式美感与内容的协调统一,是构成作品艺术美感的重要的两个方面。认识中国画是通过笔墨、色彩、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认识诗、书、画、印独特的形式美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尝试创作一幅中国画。体现了形式美探索的多样性,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升华。

第7课

三位中国美术家

一、教材分析:

美术欣赏以美术作品为对象,美术作品由结合为有机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就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眼,进而整体地把握和理解美术作品 ——既体验审美感动又获得思想认识,既把握艺术价值,又理解社会价值。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接受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这种作用主要来自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即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美术家在作品中以一定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美术形式是美术内容的存在方式。美术欣赏作为从视觉接受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美术形式无疑具有先行性,欣赏者必须通过对作品形式的感受、释读、体验,才能把握到作品的内在意蕴(即内容),这里的 “内容”不是狭义上指一些主题性绘画中的故事、历史人物或情节,而是指所有美术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的精神内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美术作品;

(2)了解这三位美术大师及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

(3)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31(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传统的绘画发展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通过作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三位大师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难点: 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一、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

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绘画作品和作品相关的信息资料。(可制成读书卡片)。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活动: 一)、导入部分:

教师:课件依次展示三幅美术作品:

1、《清明上河图》 作者是谁?

2、《群马》作者是谁?

3、《朱荷》作者是谁? 学生活动:讨论后举手回答。二)、新授部分:

学生任务:要求学生上讲台来介绍这三位大师的作品,看谁介绍的又清晰又好!

1、《清明上河图》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小论分析,教师引导补充。

学生活动:(1)作者介绍:

作者张择端,字正道友),东武(今山东诸城)著名画家,宋徽宗时宫廷

(又字文人,北宋末画家。他是组合作,讨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该作品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

33(2)作品分析: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宽24.8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

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 多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期、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关于“清明”二字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是指入画时间为清明时节,还有人认为是在粉饰太平。对于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815人,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

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和扁舟。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到虽是春寒料峭,却已大地回春。

路上一顶轿子,内坐一位妇人。轿顶装饰着杨柳杂花,轿后跟随着骑马的、挑担的,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

汴河是北宋国家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人烟稠密,粮船云集,人们有在茶馆休息的,有在看相算命的,有在饭铺进餐的。还有“王家纸马店”,是扫墓卖祭品的,河里船只往来,首尾相接,或纤夫牵拉,或船夫摇橹,有的满载货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紧张地卸货。横跨汴河上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它结构精巧,形式优美。宛如飞虹,故名虹桥。有一只大船正待过桥。船夫们有用竹竿撑的;有用长竿钩住桥梁的;有用麻绳挽住船的;还有几人忙着放下桅杆,以便船只通过。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地象在大声吆喝着什么。船里船外都在为此船过桥而忙碌着。桥上的人,也伸头探脑地在为过船的紧张情景捏了一1

把汗。这里是名闻遐迩的虹桥码头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水陆交通的会合点。

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

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此外尚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大的商店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座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交通运载工具:有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1

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北宋以前,中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3)历史文化与艺术值价: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2、《群马》徐悲鸿 作者介绍:

徐悲鸿(1895-1953年),现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1

代画家、美术曾留学法国

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作品特点:

 精神抖擞、豪气勃发。

 刚劲稳健的白描线条勾勒出马的形态。 饱满酣畅的墨色扫出马的鬃尾。

同时吸收西方绘画光影和明暗的表现方法,用淡墨渲染出马的结构和层次。

主要作品:

《群马》:徐悲鸿早期的马颇有一种文人的淡然诗意,显出“踯躅回顾,萧然寡俦”之态。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建国后,他的马又变“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的象征,仍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只是少了焦虑悲怆,多了欢快振奋。38 《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刘邦消灭群雄后,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逃亡到一个海岛上。刘

邦听说田横深得人心,恐日后有患,所以派使者赦田横的罪,召他回来。《史记•田儋列传》原文这样记载:“„„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止留,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遂自刭。„„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则闻田横死,亦皆自杀,于是乃知田横兄弟能得士也。”文末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余因而列焉。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可见徐悲鸿作此画是受太史公的感召。

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着意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1

表现。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着一种悲壮的气概,撼人心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

人群右下角有一老妪和少妇拥着幼小的女孩仰视田横,眼神满含哀婉凄凉,其雕塑般的体积,金字塔般的构架无疑使我们想起普桑、大卫的绘画。普桑喜用的红、黄、蓝三原亦在徐的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突出了田横与青年壮士之间的对答交流。背影衬以明朗素净的天空,给人以澄澈肃穆的感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正是德国古典病态学家温克尔曼所提倡的艺术格调。

欣赏徐悲鸿的画时,会发觉画中人物伸展的手臂、踮起的脚尖、前跨的腿、支立着的木棍、阴森锋利的长剑构成了一种画面节奏,寓动于静,透出一种英雄主义气慨。在当时流行现代主义艺术之风的中国,徐悲鸿坚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现实主义立场,借历史画来表达他对社会正义的呼唤,这些犹如黑夜中的闪电划亮天际,透出黎明的曙光。

3、《朱荷》潘天寿

作者介绍: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1

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介绍:

潘天寿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他的书法功力也很深,早年学钟、颜,后又撷取魏、晋碑中精华以及古篆汉隶,还能诗、善治印。平时作画,对诗文、题跋、用印方面,非常认真、讲究,绝不马虎。他对画史、画理也研究有素,著有《中国绘画史》、《顾恺之》,《听天阁诗存》、《治印丝谈》。并缉有《听天阁画谈随笔》等。三)、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回答)

1、课堂说说三位美术家作品各自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2、艺术界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大师? 学生活动:(课件展示讲解)

齐白石: 虾 李可染:牛

郑板桥: 竹 黄胄(zhou):驴

娄师白: 小鸭子 四)、板书设计:

三位中国美术家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徐悲鸿:《群马》

潘天寿:《朱荷》《记写雁荡山花》 其他名家:

齐白石: 虾 李可染:牛

郑板桥: 竹 黄胄(zhou):驴

娄师白: 小鸭子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美术作品;了解这三位美术大师及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及风格特点;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体会中国传统的绘画发展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作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八课纸板的联想——成型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纸造型的美感。掌握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成型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技法进行纸造型的创作。

2、过程与方法:搜集动物、景物、人物的各种形象进行形体的概括,运用纸造型的技法进行表现,创作有立体感、有生活情趣、有创意的纸造型作品。学习装饰作品的欣赏方法,并能对作品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纸作为媒材设计制作立体造型作品,感悟设计与生活、设计与应用、设计与创意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与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意识,学会运用纸材进行艺术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将一张平面的纸变为立体形态,如何运用纸立体造型的技法进行艺术创作。

2、教学难点:纸立体造型的设计。造型构思,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要复习引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动物图案的设计方法,同学们请看这个动物造型。(学生观看作品,思考)

教师出示纸动物立体造型作品(可能是喷过漆的纸造型),让学生感受纸立体造型的美感。提问:

1、这是什么材料制作的?

2、你觉得纸造型有什么特点?

回答:用纸制作的。形体概括夸张,效果像环境雕塑。(通过观察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制作欲望,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二)、示范欣赏

同学们说这个纸立体造型像工艺品、环境雕塑,那么我们一起对比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示环境雕塑与纸造型、韩美林雕塑与纸造型。

学生观看教学课件,了解环境雕塑和纸立体造型(纸雕塑)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学习纸造型的成型方法,总结纸造型的特点,并重点演示动物造型的组合方法。

学生学习纸造型的组合法,初步思考自己设计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纸立体造型的特点,形式是立体的(浮雕与圆雕),造型是概括夸张的(富有装饰性)。利用纸才的独特性,通过剪刻、折叠等技法完成。)三)、讨论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纸雕塑的设计。(可采取讨论等方式)

1、如何将动物造型概括为几何形。

2、如何将动物造型设计的有趣(如何创想)。

3、注意纸材的选用,注意作品的稳定。

学生通过讨论、观察教师的演示,充分完善自己的构思,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几名同学共同完成一件纸雕塑作品。(设计构思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可给学生一些参考图形,如图案、卡通形象,区分学生的思路。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减小难度。)四)、课堂小结

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学生交流构思,相互评价。学生敢于并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的创意,如表现的情趣、如何制作成环境雕塑、放在什么地方更具效果等。(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与文艺批评能力。)五)、板书设计

第八课纸板的联想——成型方法

1、纸立体造型的艺术特点

2、纸立体造型的成型方法

3、动物纸雕塑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纸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制作出具有凹凸感的立体效果。使学生能够大胆创造,抒发自己的情感,作品富有情趣。如果材料选择与色彩搭配合理,效果更好。第2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制作的动物纸雕塑,展示学生作品。提问:

1、你认为自己上节课的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2、你觉得用纸还可以创作哪些作品?

学生观看上节课的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为本节课作铺垫。

上节课我们学习制作了纸雕塑,其实,纸立体成型的技法还有很多,还可以创作很多有趣的艺术作品,今天我们利用立体成型技法,设计制作一处温馨的小风景。

二、示范欣赏

教师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园林风景(小树、小桥、亭子等),启发学生的思路。

学生观看园林小景的录像与图片,构思自己要表现的内容。教师讲解、演示亭子的制作方法。

问题:

1、欣赏这片美丽的风景,谁能吟诵一首诗?

3、用纸设计制作的这个小风景造型都运用了哪些纸立体造型的技法? 学生欣赏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结合纸园林景物创作,吟诵赞美的诗词,增强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三、讨论练习

作业要求:

1、用纸材设计制作一个富有意境的园林小景造型,可以制作亭子与小桥流水、古树、坐椅等。

2、制作方法可以任意发挥。

3、可分小组合作。

学生发分工,分别制作亭子、桥、树、椅子、船,然后任意组合,创作各种各样的园林小景造型。

(进一步强化纸立体造型的技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学生作品力求丰富多彩。)

四、小结

将美足学生创作的园林小景造型进行展示,并配以诗词创造意境。

五、板书设计

1、诗情画意与园林小景

2、纸立体造型技法的运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科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纸立1

体造型的技法,看学生能否运用立体造型的技法制作一个有趣的作品,能否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把作品表现得富有情趣。

在教学时还可以运用直接导入法、对比导入法、评价导入法等技法,一、教学目标1

第九课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知识及设计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纸板的切割、曲折等技法,设计制作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坐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椅子的设计,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培养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

二、重 点: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设计,设计的前提是敢于创造。

三、难 点:坐椅的设计构思。

四、教学准备:座椅图片。

五、教学方法:游戏、启发等。

六、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情境导入

游戏:“我来表演你来猜”请同学到讲台模仿椅子的造型。两名同学到讲台表现椅子的造型,自选图片表演,其他同学猜表演的是哪一幅?

如果表演的同学就是一把椅子,那么他的小腿相当于椅子的椅腿,大腿相当于椅子的椅面,上身相当于椅子的靠背。小结:座椅结构:

椅背、椅面(承重)、椅腿(支撑)引出课题: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 二)、探索创新

1、理解领悟

欣赏对比:传统坐椅和现代坐椅图片

学生观察思考这两把坐椅有什么关联? 是用一把坐椅改成的。

教师演示改变过程,由躺椅变成摇椅,技法一样,造型不同的座椅。

学生观察思考这两把坐椅有什么关联? 是用一把坐椅改成的。

教师演示改变过程,由躺椅变成摇椅,技法一样,造型不同的座椅。

学生观察思考这两把坐椅有什么关联? 是用一把坐椅改成的。

教师演示改变过程,由躺椅变成摇椅,技法一样,造型不同的座椅。

学生欣赏、比较传统坐椅和现代坐椅有哪些特点、区别? 可以从造型、色彩、舒适度、椅腿等方面比较。提问:非常休闲,造型特别的坐椅(高跟鞋造型的椅子)放在正式场所合适吗?

小结:不同造型、风格的坐椅所适合的场所不同。

2、探究学习

启发研究:那么这些坐椅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不同的纸材与造型又有什么关系呢?

第五篇:2012年上期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添画

教学目标

1、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的添加。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材料准备 : 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剪子、胶水、彩色笔。教学过程

1、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分小组交流。了解图片内容,为添画做铺垫。(介绍、分析、欣赏图片内容)

3、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

4、出示图片,组织同学分析画面情境,讨论问题:

(1)如果以这幅画为背景添画,你认为可以添加什么内容?说一说理由。(2)你认为根据画面情境添画,应该注意什么?

5、播放教学课件,根据图片内容选择适当内容进行添加。学习如何使添画内容与图片情境相统一,解决教学重点。

6、看教材第2页、第3页,分析书中作品:(1)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说一说制作方法。

7、组织师生共同演示:在前一张展示图片中完成添画内容。

8、作业:

要求:根据你自己选的图片内容进行添画练习,注意图片情境与添画内容的统一。老师辅导要点:(1)能否巧妙图片。

(2)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是否统一。(3)添画构图是否美观。(4)注意近大远小的关系。

9、组织展示、讲评作业。布置、展示作品。

10、通过本课教学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第2课 绘画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综合游戏的基本方法;会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了解线条游戏的方法与内容,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教学难点: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生动有趣的形象。材料准备 :图画纸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集中注意力,准备好学习用具。

2、讲授新课(1)画线游戏。

规则:请你在一张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要连贯画满画面。(可以闭上眼睛画。)

(2)请你看看这幅画好看吗?说说理由。学生活动,相互观看、分析。

(3)教师利用学生作业演示。(实物投影)

利用学生画面上的图形添加具象和抽象形象,学生观察了解绘画方法。(4)想象练习

利用实物投影仪放映学生作品中的某一个形状,奖形状上下左右翻转让学生联想像什么。

(5)看书第4页、第5页,讨论:

① 欣赏米罗的作品(色彩、线条、构图)都表现了什么? ② 线的排列,哪张疏密关系处理得好?

③ 你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3、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

① 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② 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分析作业要求,准备作业用具,选择作业形式,学生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教师辅导要点:

① 随意形的疏密关系。② 添加内容是否生动。③ 调整画面的整体感觉。

4、作业展示

学生自评、互评结合。按照作业要求评价作业。

分析创新表现内容。

5、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第3课 纸盒变家具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重点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材料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教学过程

1、小组研究:展示家具图片

(1)请学生认一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铁、玻璃„„

(2)你们收集了什么样子的家具?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继续欣赏不同造型的同类家具。例如多种造型的椅子,说说椅背有哪些造型?椅面有哪些形状?椅腿有什么不同?你能想出和它们不一样的造型吗?

2、探究纸盒家具

(1)请大家猜猜这里有什么?(学生猜)快快打开看看!(哇!分小组说说:是用纸盒变成的椅子、床、柜子、书架„„)

(2)现在请小组同学来研究一下,你们面前的家具是用哪些形状的纸盒制作的?使用了什么方法?

分小组研究,可拆开分析。(小组教具:铁丝椅子和药盒写字台;纸盒椅子和光盘桌子;牙膏盒沙发;酸奶瓶桌子。)(3)分组介绍,总结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方法:挖、刻、折、剪、装饰粘贴、插、组合。

3、分小组研究创作

(1)请各小组选择一套家具,全组分工合作完成。

(2)小组研究讨论:分别说说家具各部分的形状?选择适合的纸盒,想想用什么方法制作家具?展示图片提出思考问题:你还能想出和作者不一样的制作方法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你认为制作纸盒家具都应该注意什么?

(5)欣赏多种纸盒家具的作品,例如椅子的多种制作方法。

4、古代家具与现代家具对比欣赏,了解家具文化。(1)现在的家具和古代的家具有哪些地方不同? 用途功能多,造型简洁、色彩多样。(2)文化介绍:家具的产生,家具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年代、国家家具的风格。(3)提出作业要求:各小组制作出一套造型新颖、漂亮的家具,并将它们布置在你们的“新家”中。

5、学生制作

6、展评

全班家居展览会,互动交流,为最好的作品投票不,评选出集体奖和家具设计奖。

7、拓展

(1)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用我们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将废旧纸盒制作出什么艺术作品?(纸盒动物、飞盘、指偶)

(3)请大家到生活中找一找利用废旧材料变出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品。

第4课 和妈妈在一起 教学目标

通过泥塑过程,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观察、分析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想象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回忆、观察、分析、表现动物与妈妈在一起的情景。难点:动物的特征和情节的表现。材料准备

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彩泥或胶泥、泥塑工具(如尺子、牙签等)。教学过程

1、语言进行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1)你从小最喜欢和谁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2)动物和妈妈在一起时什么样?你能根据图片编个故事吗?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3)这些图片中有哪几种动物,各有什么特点?

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利用自己课前搜集的动物图片,分析动物特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大象:腿粗、鼻子长,耳朵大。企鹅:身体椭圆,嘴尖„„

3、提问:怎样用泥表现出动物特征。讨论:

可以用揉、搓、压、捏、切挖和堆塑等手段来表现动物特征。如:河马的大嘴,可以用切挖和捏的方法;袋鼠的身体可以用堆塑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来表现动物的特征,如小乌龟壳上的花纹,可以用尺子压出。

4、提问:如何表现出妈妈和孩子在一起? 讨论:

妈妈大孩子小,孩子和妈妈紧紧地靠在一起,孩子爬到妈妈的背上„„

5、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同学将自己的作品集中在一起,组成“母子乐园”,互相评价。

6、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资料:你今天制作的动物喜欢在哪儿生活?它现在的生活环境怎样?

第5课 茂密的花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造型能力;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教学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材料准备

收集一些花的图片,并准备绘画用的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1、播放《自然界的花》录像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学生谈感受: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 多样的外形 丰富的颜色 不同的姿态

2、(板书课题)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

小组同学利用自己带来的花的图片互相介绍花的种类、名称及外形特点。

3、课件介绍几种有特点的花,用线闪烁出外形特点。

① 各组派代表介绍本组有特点的花的名称及外形特点。

② 学生进行比较,几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用线画出看到的花。③ 学生提出修改意见。

4、总结学生画的花,并进行修改,使其外形特点更突出。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自然界中花的图片及画家、小朋友的作品。提问:如何表现出茂密的花?

5、分析、讨论画家、小朋友如何利用前后遮挡等手法表现花的茂密。边观察边思考。

6、课件演示如何利用前后遮挡方法表现茂密的花。

7、布置作业。

每人画一幅茂密的画的图画,并以小组为单位连成茂密的花的长卷。

8、拓展:了解各省、各国家的市花、国花。

第6课 吊饰

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材料准备 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2、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讲授新课。问题:

①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③ 为什么要挂吊饰。④ 分析结构。

⑤ 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① 主体部分可以设计什么形状?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②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③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悬挂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3)看教材第12、13页,分析了解制作过程。(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完成作业

(1)确定制作方案: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2)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观看作品,评价作品。

第7课 节节虫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昆虫的知识,知道节节虫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

重点:了解有关节肢动物的知识,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制作节节虫。难点: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材料准备

彩色纸、广告纸、饮料瓶、纸杯、酸奶杯、果冻盒、胶卷外壳、发卷、卫生卷纸芯等。

剪子、胶水或强力胶、刻刀、细绳、小饰物。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出示课题――节节虫

(1)书中作品为什么叫节节虫?

(2)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虫似书中的节节虫?

3、看相关资料

教学课件、昆虫图片、昆虫标本等。讨论内容:

(1)结合资料谈谈节节虫的制作要点:有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节节虫的主要结构: 头部、身体„„

特点:身体是一节一节的,由粗变细,头上有触角爬行„„(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废旧物可以用来制作节节虫吗?

4、组织学生欣赏作品

(1)作品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哪些地方有创新表现?

5、提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和制作一个富有想像力的节节虫。采取合作或个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业

教师辅导要点:设计构思新颖; 灵活巧妙使用材料;制作精美细致。

7、组织展示作品、参观作品,讲评作品。

第8课 出壳了

教学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材料准备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接故事):胖胖的芦花鸡妈妈每天都下一只蛋。可是有一天蛋全都不见了,鸡妈妈好伤心啊!过了几天,芦花鸡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芦花鸡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卵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变化了„„

(1)谁会第一个从蛋壳里钻出来呢?(2)会不会只是小鸡呢?

(3)鸡妈妈会不会带着一群宝宝回家了?有小野鸭、小天鹅、小孔雀、小驼鸟,甚至是小鳄鱼„„

(4)除了你知道的动物,还会不会有一些神秘的物种呢?

2、观察蛋壳中的神秘现象

10天――血管像树根一样输送营养。

20天――宝宝的身体成形了,安静地睡在里边。

29天――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大,觉得里边的空间太挤了,它们开始动起来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

3、表演

(1)如果你是蛋宝宝。你怎么出来?请表演一下。

(设计一个大纸袋、塑料袋或者是透明的雨衣,打上几个出气孔,假设鸡蛋内的空音。)

组织学生带上尖尖的嘴巴,体会蛋宝宝出壳的艰难和勇气。(2)怎样用嘴巴啄蛋壳? 啄破一个洞,啄破一圈。

用脚蹬开,露出一半身体,滚出来„„

(3)出来时的心情和动态是什么样了的?惊奇、兴奋、自豪、害羞? 讨论心情的具体表现:

兴奋地走来走去;自豪地伸长脖子;害羞地低下头;躲在妈妈的身后。(3)蛋宝宝看见这么多与自己长得不一样的同伴,会怎么样呢?

①马上成为好朋友,用动作表示友好。

②用眼睛看,用嘴巴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表示奇怪与友善。③帮助未出壳的宝宝出来。

4、构图思路

(1)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先出来的宝宝帮助正在出生的宝宝里外呼应。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7、评价

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1)选出感情最生动、友情动人的作品。(2)谁画的家庭成员种类最多?(3)找出画面里最有意思的地方?(4)提出一个好的改进建议来。(5)挣脱蛋壳情趣点。

(6)妈妈关注保护蛋宝宝的情节。(7)你喜欢哪个家庭?为什么?

第9课 头饰设计

教学目标

头饰的设计依据头饰的用途来确定,同时要按戴头饰人的头部来确定大小;按预定的设计用彩色纸剪贴、加工制作头饰。

重点:根据用途确定头饰的设计,并完成头饰的制作。难点:巧妙利用材料及创新表现。材料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1)看一段录像:观察人们头上带的饰物有什么特点?(2)出示课题:头饰设计

3、讲授新课

(1)观察分析(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提供资料)① 你知道古代人们戴什么样的头饰吗?

② 说一说一些少数民族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回族、维吾尔族、藏族等)

③ 说一说戏剧中的头饰有什么特点?(出示图片)④ 说一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头饰?(2)组内研究讨论。(出示头饰作品)① 从外形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

② 从图案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③ 从颜色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特点?

④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些头饰有什么不同?(3)分析研究

① 每组挑选一件你们认为最有特点的头饰介绍给大家。② 研究这些头饰是怎么做的?可以动手拆开来进行研究。

4、学生制作

(1)想一想你将用什么材料来进行制作?(2)想一想你将做一个什么样子的头饰?(3)动手进行制作。

5、教师辅导

在造型上、材料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制作出更新奇的头饰。

6、展示作品

想一想你的头饰可以有几种戴法?

8、课后拓展

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头饰?

第10课 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教学目标

能够认识辨别青铜、雕塑、泥塑、中国画、儿童画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特征,知道很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是艺术家在色彩、造型上进行了变形、夸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动物的特征,以及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

学习描述不同形式的作品,能抓住作品在色彩、造型、材质上的特征,正确表达自己喜欢作品的原因。

重点:

1、认识各种美术表现形式,能从色彩、造型、材质、呈现方式方面进行描述。

2、了解艺术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夸张、变形手法。

3、初步了解动物在民间艺术中的寓意。

难点:体会不同艺术形式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美感,并将此感受加以描述。材料准备

有关动物的图片,以动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上节课的动物头饰作业。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老师在动物园里给几种动物拍了照片,你们想不想看?” 出示课件:书中六种艺术作品的动物原型。

(看课件,认识马、牛、狮、鸡、猴的自然形象。)

(2)“后来我又在工艺美术商店里找到它们,你们看!” 出示课件:六种动物的艺术形象。

(3)点击鼠标,出示课题:艺术作品中的动物。

2、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动物与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对比。

①设问: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对比。②配合学生汇报的小组讨论情况出示课件。

小结:艺术作品中动物特点是造型夸张、外形简洁、图案漂亮、色彩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2)帮助学生了解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①设问:比较一下艺术家的作品在表现方法、材料上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生活中的马和艺术作品中的马。②设问:艺术家们是怎样表现动物的?

看课件,认识中国画、版画、卡通画、剪纸、青铜器、黑陶、彩陶、雕塑等艺术表现形式。

自由发言,相互启发。(结合自己带来的照片和实物资料、教材中的作品及课件中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形象。)(3)启发学生体会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以不同感受。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不同艺术形式的狮子。

① 设问: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同一种动物,它们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② 设问:这些艺术作品在生活中什么用处?

通过分析、比较,谈艺术品中的动物具有功能性特点,如装饰环境,传递感情,镇宅辟邪等。

(4)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在艺术作品的交融。① 出示课件:体现人与动物和谐相片的艺术作品。(将作品中的人物去掉,与原作对比)

② 出示课件:寄托人的情感的艺术作品。

3、实践活动

和学生一起表演。① 用头饰、面具,以及自己带来的各种动物的装饰物,道具等对自己进行装扮。

② 以小组为单位,摆六组动物造型;要突出动物的体态和神态,还可以有情节。

4、课堂小结

① 用摄像头给学生拍照,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表现。

② 小结:人借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传递情感,抒发感情。动物是人的好朋友。

欣赏自己和其它同学的动物造型,体会艺术作品中的动物带来的乐趣。

第11课 我的收藏卡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交流与制作,了解收藏卡布局与类型;自己制作或与人合作完成一枚或一册大小合适、设计合理的收藏卡,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重点:收藏卡的整体设计与美化,使学生设计出分类新颖、装饰性与体验性为一体的作品。

难点:选材与布局的设计。材料准备

收藏品、绘画用具、剪刀、胶棒、尺子、设计用草稿纸、各种媒材(各色彩纸、布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

2、展示交流(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见到名式各样的卡片,请大家介绍一下你找到的卡片。(2)节日贺卡设计精美,有漂亮的图案;数据记录卡,采用表格形式简单清晰;服装品牌卡颜色鲜艳,设计大方„„

这些各式各样的卡片有不同的用途,它们都在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

3、欣赏讨论

教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收藏爱好者使用的卡片――收藏卡。收藏卡是一种记录藏品信息的卡片,收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想法自行设计制作。讨论:

(1)你能从这些收藏卡中,知道这些同学都收藏了哪些物品吗?(2)谁也有收藏喜爱物品的习惯?你都收藏了哪些物品?(3)大家想不想也为自己的收藏品制作一张收藏卡呢?

4、设计应用 组织学生分析:

(1)你想设计一种什么形式的收藏卡?收藏卡的基本布局?

(2)收藏卡上记录哪些内容?你想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制作?(3)你觉得你收集的卡片上哪一点可以借鉴?

(设计时可以借鉴课前我们收集的卡片,并要有所创新)

(4)收藏卡的藏品形象使用绘画、拓印,还是照片的方式体现?

5、作业要求

每人为自己的藏品制作收藏卡,要求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并有一定装饰性。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自主创造,精心制作。

6、展示交流

游戏:组织同学将收藏卡与藏品的顺序打乱,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件藏品和一张卡,但不一定是配套的。

规则:随意请一名同学展示收藏卡并大声朗读内容,有相应藏品的同学立即举起手中藏品。能使同学从外观及内容等方面迅速甄别的收藏卡可以获得最佳创意奖、最佳选材奖、最佳设计奖、最佳组合奖„„

7、拓展成果

(1)你对自己制作的收藏卡满意吗?有什么改进意见?

(2)你喜欢谁制作的收藏卡?为什么?

(3)你觉得收藏活动有趣吗?你学到了哪些知识?(4)你今后还想继续进行收藏活动吗?

第12课

假如我是巨人

教学目标

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培养个性。

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妙的联想,力求创新。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材料准备

1、学生用具:学生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资料:有关巨人的童话故事及卡通片光盘、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1、激趣

同学们,你们看过卡通片《小人国》吗?故事讲的是海上的风浪打翻了一艘轮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个神奇小岛,这个小岛就是小人国。你们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吗?

2、欣赏

卡通片《小人国》片断。

引导学生观察格列佛在小人国的奇遇,及小人国景物与格列佛的对比。

3、想象

(1)你们想像格列佛一样成为巨人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现代的小人国,让你们每个人都成为巨人。板书课题:假如我是巨人

(2)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现一个“巨人”和小人国城门。学生设想在小人国的各种场面组织在一个画面中,讲给同学们听。学生操作时,可以任意放大或缩小各种景物。(3)小组讨论:

把你在小人国里和别人不一样的奇遇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并把你们小组同学认为最有创意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4、欣赏学生作品

分析教材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谈感受。

5、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想象你成为巨人的奇遇,并把它画下来,要注意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

6、展示评价

自评: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互评: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

第13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不同叶形的观察与组合,进而与不同的事物进行奇妙的联想;用不同叶形组织出新颖别致的造型,并进行粘贴与美化。

重点:不同叶形的组织与相似形的联想。激发学生创作出造型、色彩别致的装饰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叶形的原始状态进行创造性的组织。材料准备

收集各种树叶、绘画彩笔、纸、蜡笔等。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出示一片拓印的树叶)

设问:瞧,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一片树叶,不过好像不是画的。

2、探讨交流

你观察能力真强!这片树叶真的不是画的。可是,它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呢? 回忆:我们曾经学过拓印的方法,还拓印过身边的痕迹呢。谁还记得拓印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忆简单演示,主要是帮助同学直观地回忆起拓印的要点)

3、感知启示

哈哈,一片脉络清晰的叶子拓好了!

同学们都喜欢玩脑筋急转变的游戏吧?就是突破正常的、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那么我考考大家:从这一片叶子的形状,你都能想象到哪些东西? 学生想象: 一只手;

倒过来像一棵树;

如果有两个叶柄就像一只蝴蝶了;

对折一下好像一只振翅高飞的大雁可天鹅„„

真棒啊,一片树叶你们都能想像到这么多东西,要是几片不同大小种类的树叶组织在一起,你们想到的东西一定更有趣!

4、欣赏

欣赏书中学生作品或身边学生作品,谈谈你的设想。

5、设计制作

(1)可以想好拓印,也可以边拓印边根据效果修改设计。

(2)拓印时不一定将树叶用胶固定,那样比较费时间,容易令学生丧失兴趣。只需用手指将覆盖在上面拓印的纸按牢即可。(3)一片叶子可以根据情况变换地点反复适用。

6、装饰美化

欣赏并演示,注意装饰要点:

不一定装饰的多就美,保持尽可能多的脉络纹理,使之更具有天然味道。及时发现创意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将会起到带动一片的作用。

7、评价交流 组织交流:

勇于展现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讲述画面情境。给大家讲讲自己最满意的设计。谈谈你发现的最有趣的设计。

8、课后拓展

欣赏实行拓印版画,进一步启发思维,构建新的知识链。

第14课

做笔筒

教学目标

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材料准备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即时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游戏导入)

猜一猜这里面藏着一件什么宝物?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做笔筒

请把你们带来的笔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笔筒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你最想要了解生活中笔筒的什么特征?(2)分析研究。(图片和课件同时出现)

①分成四个小组研究生活中的笔筒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图片和自己带来的笔筒进行研究)

第一组研究笔筒的外形。第二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第三组研究笔筒的颜色、图案。第四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②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

A 看一看桌上摆放的这些笔筒是用什么做的? B 想一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C 小组研究一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笔筒有什么特点?怎么做的?最后每组挑选一个你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新意的笔筒介绍给大家。

D 拿出一个大个的笔筒,让学生进行研究:想一想怎么使剪刀、胶棒、尺子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笔,摆放在里面不会很乱,拿起来还很方便?

③拿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这个废旧材料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笔筒?

4、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很有特点的笔筒,也可以做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笔筒。(2)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5、展示作品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或你们的作品。

6、拓展

(1)了解一些古代笔筒的文化。

通过课件演示出了解古代的笔筒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来了解笔筒的文化。

(2)想一想用废旧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第15课

画夜景

教学目标

了解美妙的灯火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使学生了解到颜色有深浅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颜色也有深浅的变化,而深浅颜色会使画面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学习表现夜色的几种基本方法,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进而创作出大胆、生动的画面来。

重点:通过对夜景的观察、回忆和感受,表现夜景的美感,摩顶放踵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难点:如何利用颜色对比表现夜色的美感。材料准备

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彩纸、挂历纸、剪刀、胶棒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讲授新课

(1)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夜色”图片介绍给大家。

(2)教师把自己准备好的拍摄的白天景色的图片展示给大家。提出问题:

①老师带来的图片和同学们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②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学生对照两种图片,分析、比较,展开讨论。

解决的问题: ①了解亮色和暗色。

②了解亮色和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③亮色和暗色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来鉴别的。

(3)请学生看书。提出问题:

①从书中的图片看,你认为哪些是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 学生利用色卡、图片进行探究。

②亮色和暗色是绝对的吗?请你用手中的色卡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4)看书欣赏学生作业。提出问题:

①这些学生作业是以什么为内容来表现夜色的?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在哪里?

②从书上看,表现夜色都用了哪几种方法? ③这些方法你都会用吗?请你介绍给大家。

④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工具?还有什么样的方法? ⑤你对表现夜色还有什么困难? 解决的问题:

①确定自己绘画要表现的内容。②安排画面的构图。

③了解表现夜色的简单方法,如水彩笔油画棒、油水分离、剪贴画等。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夜色图。展示,交流,欣赏: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2)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3)交流经验。

(4)欣赏夜色绘画作品。

4、小结

(5)组织学生展示作业(6)欣赏大师笔下的夜色

第16课

画影子

教学目标

“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会动的影子;有单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

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美感。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材料准备

课件、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用投影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影子?(可以把自己课前收集来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②我们今天为什么要画影子呢?(2)放录像 提出问题:

①影子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受? ②怎样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影子? 通过看录像学生讨论:

灯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影子随着物象动;

影子被风吹得在动。

(3)出示工具材料,让学生大胆尝试。

在画好的画下面添加影子。(4)老师补充其他的表现方法。(5)展示其他学生的作业。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作业要求:

在已经画好的图画或者在准备好的图片下面添加“影子”。(1)可以采用多种绘画形式。(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3)可以师生合作完成长卷。

5、小结

(1)学生交流。

(2)欣赏画家作品中的“影子”。

第17课

认识身边的树

教学目标

了解校园晨各种树的有关知识,以及树木对人类的自下而上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能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搜集有关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树木的外形对比,找出树的不同特点,并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方法,来表现树的不同特征。重点:通过了解树木的不同种类、不同作用、不同生长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密切的关系,加深对树的认识和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树。

难点:通过树的外形特征来表现不同的树。材料准备

图片、课件、彩笔、油画棒、颜料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1)让学生看一段录像,观察各种树木的成长过程。提出问题:

①你看到了什么?

②你能讲出它们的名字吗? ③它们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吗? ④你们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3、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①你都认识哪些树? ②这些树的生长特点?

③树的各部分都有哪些作用?(2)课件。

带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的问题:

①“树”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

②在表现不同树种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③同一种树,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姿态也不同。(3)教师展示各种绘画。提出问题:

画面在构图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4、室外写生

教师进行有目的的辅导。学生散开,自由观察、写生。

5、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讲评。

学生评价:先自评,再大家评,在评论时要简单地介绍一下树的知识。

6、延展

(1)课件:画家笔下的树

(2)录像:我国其他地区有名的树种。

第18课

绘画中的节日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走进各民族的节日中感受不同的风情。(课件)

首先,请你们观看电视屏幕,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猜出这是什么节日?(教师点击不同节日的图片,学生说)

2、师生共同探究

我们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于是就吸引了画家用画笔来表现它们。(课件)(1)《火狗舞》:画中人物在干什么?你们能表演给大家看吗?画面表现了什么样的气氛?这种气氛在色彩上是怎么表现的?

色彩的神秘感,火光映在人身上金灿灿的感觉。在画人物时的特殊表现形式。(2)《腰鼓》:画面中人物与生活中的人物相比,哪个更夸张?画面中的色彩与生活中色彩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色彩进行表现?

色彩上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人物的动势以及人物动作夸张的表现形式。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节日的喜庆祥和的气氛。(3)《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知道这是哪儿的农民吗?

毛主席和几个农民在画面的中间位置,醒目、显眼,所以成为画面的中心点。

3、引导学生分析

这些节日不但吸引了画家的画笔,而且还吸引了与我们同龄的小朋友的目光。下面我们再一起欣赏同学的作品吧。

(1)《吃饺子》与《火狗舞》:用这种构图方法表现节日的祥和气氛。在绘画形式上主要用剪贴的形式。这位同学在选择纸材时非常注意色搭配的问题。

(2)《龙舟》:众多的人物动态表现出节日中的热闹气氛。利用油画棒的特殊效果使画面有了一种动感。(3)《印尼朋友来中国》

在这幅画中鲜艳的色彩起到了什么作用?

请你想一想,你在各种节日活动中又有多少有趣的事情要与我们分享呢?(课件)

谁来说一说,如果你来画节日中的活动,你会画什么呢?

提出要求:用色彩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4、讲评作品

讲评学生作品:主要从色彩、表现形式上评价。

5、总结

绘画是一个窗口,通过窗口我们可以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以及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幅作品又可以传递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因此说,绘画是看得见的形象,是记录历史、传递历史的桥梁。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

教学目标

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材料准备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3、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习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和平鸽”有什么关系?(3)鸽子画得怎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4、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小结。

提问: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5、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下载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美版四年级上期美术教案全册(_四季的色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2年上期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 1、《画自己》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 春节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所体验到“春节”的并结合自己所经历过的“春节”,来引导学生大胆创作绘画。 2、技能目标:描述过......

    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教室一角》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

    四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 四季的色彩 课 题:四季的色彩 课 时:1课时 课 型:欣赏与评述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 2 情感目标:热爱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观察......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四季的色彩》教案

    《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美术教材第7册中的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通过学习,能让学生学习到一定的色彩知识,感受到大自然魅力以及欣赏到艺术家非......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 题:鸢尾花 课 型:欣赏 课 时:1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陶冶情操。 2、技能:学会欣赏的方法。 3、情感:了解画家的绘画语言,体会画家的......

    人美版2013年版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2课 生活中的暖色 教学目标 :1.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2. 能画一幅以暖色为主的画。 3.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

    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课四季的色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