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信局长退休感言[共5篇]

时间:2019-05-12 04:2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刘锦信局长退休感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刘锦信局长退休感言》。

第一篇:刘锦信局长退休感言

退休感怀

2012年12月26 日那天,集团公司领导和人事部负责同志召集国工领导班子成员,团团围坐在餐桌前,以这种创新的方式宣布关于我退休的决定。40 年的职业生涯就在这一刻结束了。尽管我两年来一直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要求尽早办理退休手续,但当退休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心情还是有些复杂。我既有“放下担子”的轻松和“解放了”的欣喜,也有对过去“指点江山”的些许留恋,还有对退休生活可能出现孤寂失落的一丝担心,更有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这次宣布我退休所采取的方式,使我半年前就准备好的讲话稿没有机会讲了。与国工的同志们不辞而别而又感到不太合适,适逢春节来临,就以退休老同志的身份给国工全体员工写了封拜年信,同时与大家道别。拜年信发出才一天,就收到四十多位员工的回信。读着这些充满真情和信任的信,令我十分感动,引发了更多的感慨和思考,于是就写下了这篇“退休感怀”。

宣布我退休的那一天,恰逢国工挂牌成立8 周年纪念日。回顾和同志们一起走过的路程,我心存感激。2010年2月,我给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发了一条长长的手机短信,要求早日退出领导岗位。其中一段写道“国工已成立七年,全系统以年均58%的速度在发展,国工以72%的速度在发展。我尽了我应尽的责任,但更主要的是国工的骨干和广大员工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牺牲。”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在给领导的短信中我还写道:“这几年,在国外考察期间,我经常萌生一个想法,即在感到我们的员工很辛苦很可爱的同时,也很同情他们。拿着不多的薪酬,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承受着孤独和寂寞,损失着亲情,干着那么艰苦的工作,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他们当中,婚变离异的,找不到对象的,子女教育被耽误的,对老人无法尽孝的,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当面对这些鲜活的人和事时,心情非常复杂。我从未对任何人吐露过这种想法,这是第一次。我很拥护您关于把海外人员„帽子‟搞大的主张,因除此之外还能给他们什么呢?“ 我在位时从未向员工说过这些话,现在要离开了,想把曾经有过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但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说。

两年前,我想早一点退出领导岗位,许多人对此感到不理解,或许也有人会怀疑我是否真心想退。我在那封短信中写道:“我现在很累,身心有些疲惫,不想在总经理的岗位上再坚持了。理由有五:

一、工作太操心。摊子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干活的人手不够且又太年轻。一天到晚担心安全,担心亏损,担心出事。

二、身体出毛病。随着年龄增长,腰酸腿痛、头昏眼花,深感身体透支严重,急需调整。

三、应酬难适应。公事或私事,求人或被人求,都得应酬,而有的应酬是在毁坏健康。

四、工作困扰多。一边是国际惯例、国际规则,一边是中国式的思维模式。经常在两种理念、体制、机制的矛盾冲突中挣扎,承受着煎熬。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总想改变现状,做事又太认真太较真。有些事情看得挺明白,但又解决不了,内心也就格外痛苦。还要经常面对员工的户口、爱人工作、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我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脾气不太好。性子急,脾气大,挑剔多。一辈子都想改也没改过来。虽说要求严、批评多,属„恨铁不成钢‟,但人毕竟都不愿听批评的话。况且伤人自伤,在惹得别人不高兴的同时,自己也不愉快。”

除了上述五个理由促使我想尽早退出领导岗位外,我在短信中还强调了一点,即“我不会英语已经在阻碍国工的发展。这些年,我在国外曾遇到过四次尴尬场面。外国人不理解国际公司的老总为什么不会英语。国工老总不会英语影响中石化形象,也影响工作。我常想,如果我会英语,可以交往多少外国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拿到多少大项目好项目;如果我会英语,国工的整体英语水平会高出一大截,工作效率会提高许多。从这个角度讲,我早一点离开岗位对国工是有利的。”也正因如此,我向集团公司领导建议,接替总经理的人选应该在英语过关的人员中挑选,而且刻不容缓。领导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我甚感欣慰。

虽然很早就提出退出岗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眼下终于退休了,我如释重负,感慨万千。在给员工的拜年信中畅谈了我与同志们共同工作的感受,特别强调了几个“珍惜”,大家对此反映比较热烈。我试着把这个题目展开,结合我的经历,谈谈一些想法。

自1971年12月在胜利油田加入石油工人队伍,屈指算来已整整40 年,其中胜利油田21 年,中原油田8年,国勘3 年,国工8 年。40 年来,既有坎坷与困难时的困惑和烦恼,也有创业时的激情和收获时的愉悦。40 年职业生涯,弹指一挥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作业队有几个8 年工龄的“老工人”,看病100%报销。我们学徒工十分羡慕,心想何时也能达到8 年工龄,享受那份医药费全报销的待遇。1975 年,周总理在四届人大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邓小平又提出本世纪末要翻两番实现小康。我当时就想,到那时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小康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到那时我就50 岁了,50 岁的我在干什么,会是个什么样子。可转眼间,我已过60 岁了。前不久,偶尔一次到菜市场买菜,卖菜的喊我“老大爷”,我顿时意识到是真老了,似乎有些伤感。胜利油田当年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石油部当年最年轻的副局长、局长,竟然这么快就变成了“老大爷”。真是“逝者如斯夫”,岁月催人老。时光是宝贵的,稍纵即逝。年轻人千万别以为时间有的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跄。”做好人生规划,明确生活目标,珍惜当前时光,从当下做起,别让宝贵的时光随意流失,别在回眸之时感到遗憾。

岗位是每个人发展的平台。能在中石化这样名列世界50强前茅的企业工作,能够从事海外业务这项新兴事业,应该感到幸运和骄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既然选择了一项事业,一个岗位,就要热爱他。对待事业应充满神圣感、虔诚感,甚至把自己交给事业。我经常鼓励年轻人到海外去锻炼。在国际工程公司,没有海外经历和项目管理经历,很难有“发言权”。自古“将帅起于卒伍”,要想在事业上有发展,就不能打怵到基层、到海外。通过在基层磨练,认识社会,感悟人生;通过在海外项目上摔打,积累经验,增长本领。这样,厚积才能薄发,将来定会大有作为。年轻时不经历基层锻炼,年长时很难再有机会补上这一课。现在的年轻人家庭条件大都很好,但能依靠父母一辈子吗?自身还是要奋斗的,否则到老的时候是要后悔的。到基层到海外就要有吃苦的准备。大家只看到我当局长当老总的“威风”,却不知道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我赶上了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十二三岁的年龄,一天到晚处于挨饿状态。我曾用槐树叶子、菠萝叶子、地瓜叶子充过饥。现在年轻人很难体会到顿顿饭吃不饱是个什么滋味。18岁下乡,在农村生活了3 年多,农村各种各样的活计都干过,什么样的苦都吃过,种田、赶车、养蚕、推磨压碾、割草喂牲口、编筐编篓、推独轮车、拾粪攒粪刨粪、当石匠、做豆腐、做粉条、在果园剪枝打药、冬天上山砍柴,还差点当上生产队长。21 岁到胜利油田,正赶上河口会战。那时我在试油队当作业工,作业工是一个又苦又累又脏又险的工种,一旦遇到井喷,身上从里到外都是油污。在作业队三年半,遇到过四次险情,差点丧命。一次是井场分离器着火,一次是手指被游动滑车大绳压住差点从井架上掉下,一次是抽吸时加重杆冲出井口差点被打着,一次是上井架救人差点摔下来。想起来就后怕。当时野外作业,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20 多人挤在一个房间的四面透风的苇箔房,经常喝黄河支流水沟里又涩又咸的水;夏天蚊叮虫咬,冬天冻得浑身发抖;娱乐生活单调,步行好几里路去看好几个月才放映一次的露天电影,下象棋用的棋子是用木头棍子自己做的。我在作业队当过副司钻、炊事班长、副队长,吃了许多苦。我常想,如果没有当年吃过的苦,怎么会有后来的我。我对吃过的苦无怨无悔。我22 岁那年在日记中写道,“人生这一辈子不知道都要做些什么,还是趁年轻的时候经受些锻炼和考验吧。”我讲这些不是想炫耀什么,也不可能让大家重新去吃这些苦,只是想告诉年轻人别怕吃苦,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怕吃苦受累是成长不起来的。如今条件好了,吃苦的内容和过去不一样了,但吃苦的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当年石油部一位领导经常要求干部“思想上要刻苦,工作上要刻苦,生活上要刻苦”。这句话影响我20 多年,今天再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每个人都应尊师道,以能者为师,向强者看齐。除了向圣贤大家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向周围的人学习。“当下师为无上师”,向你的上级你的领导学习,向你的同事学习,向你的朋友学习,向一切有结果的人学习。人各有所长,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职位高、成就大的人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曾听说有一个司机,每天记录他的老板是怎么说话怎么做事的,跟着学。后来,这个司机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现实生活中,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得到提拔的机会就多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离领导近,有更多的机会向领导学习。而有的人总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挑剔领导的毛病,从而使自己失去了许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有的人有一点成绩和资历之后,往往希望能很快得到提升。一个人能一否得到提职,有许多因素,如个人表现、工作需要、机会等等。对这件事不必看得太重。我在正局岗位上干了19 年没被提拔,有时心理也有些不平衡,但一闪念就过去了,心里能坦然面对。把名利看淡一些,一切顺其自然。名利不应是刻意追求的目标,而是老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回报。人都有欲望,这没什么不对,关键是不要迷于欲望。如果做了欲望的奴隶,则再也无法欣赏人性的美、自然的美,看见树木以为是木材,看见动物以为是美味•

能在一起共事,这是缘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我们一生能见过多少人,能认识多少人,能叫得上多少人的名字,能有机会与多少人共事,能有多少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其实很少很少。认识就是缘分,应该珍惜这种缘分。珍惜缘分才能建立起人脉。有人讲,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知识,七分靠人脉。应从认识的人中选择高质量的朋友。人一辈子常犯的错误是,见到好友不交,见到名师不拜。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人在一起。对看着烦的人,一是要多想别人的好处优点,二是要用别人的不足提示自己,修炼自我,别人的不足就是你存在的价值。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应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补台,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工作氛围。应互相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应与人为善、宽宏大量,看到别人的进步和提高应发自内心的高兴,看到别人的不足和错误要给予真心的帮助。应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同事、感恩社会,感恩才能使人成长。

我这辈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忙。有人说,“忙”字一边是“心”,一边是“亡”,心亡为忙,忙得连修心开智的时间都没有,会忙出什么结果。我常想,什么时候,拿出几天时间,一个人静下来,关掉手机,关掉电视,置身“世外”,自己和自己好好沟通一下,“致虚极,守静笃”,寻找心灵的家园在哪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一个不会自我沟通的人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一个境界不高、心中格局小、生命取向低的人很难说出大气高远的话。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学会沟通。海外项目存在的问题,许多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有中国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也有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跨文化沟通问题。在人与人之间,在与爱人、与老人、与孩子、与亲人、与朋友、与同事相处中的许多烦恼,也常常是因为缺乏沟通带来的。其实许多矛盾问题都可以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来解决。沟通成了一门大学问,我们应下功夫成为沟通高手。一个团队也需要建立有利于沟通的规章制度。我多次讲过日本丸红公司的沟通实例,很值得学习。

我们应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取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苏总在巴西考察期间,说了一段很深刻的话。他说:“我们当初是穿着草鞋、戴着草帽进入国际市场的,开始拿不到项目,„后来拿到了;开始项目不赚钱,后来赚钱了。那么,我们算成功了吗?没有。什么时候,别人能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那才算成功。”傅总到中石化不久就提出要打造“高度受尊重”的企业。两位领导都强调要受人尊重。结合海外工作实际,我常想,如果不讲诚信,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讲礼仪,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重视健康安全,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爱护地球,不注重环保,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尽管中国人在国际上要做到普遍受人尊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还是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早日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是因为她有一个魂一一中华民族之魂。一个人也应有一个魂,这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没有魂,岂不是行尸走肉。现实社会一些人急功近利,崇尚享乐,追名逐利,心浮气躁,物质主义大行其道,精神生活十分匾乏。许多人都在忙于应酬,搞得身心疲惫,有钱的没钱的,当官的不当官的,其实大都活得很累,并不快乐。这些并不是正常现象。活了60多年的我,又重新开始思考年轻时曾经思考的问题: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又在重新审视走过的人生,重新认识这个似乎已经认识了的世界。也就在逐渐产生这些想法的时侯,有机会接触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系完整、充满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发现真理、发现“新大陆”一般。原先总认为自己读了不少书,知道不少事,懂得不少道理,阅历也不算浅,还能背诵儿十篇古文和唐诗宋词。当学习见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经典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太少。身为炎黄子孙,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真是惭愧至极。同时也感到庆幸,若此生没有这个机缘,将是多么大的遗憾。前六十年是一种活法,退休之后要换一种活法,把学习实践传播传统文化当作主要生活内容,用传统文化充实自己,让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孝悌之道,人之本欤”, “百善孝为先”,大多数人都懂得这些道理。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都留有遗憾。我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对父母没能好好尽孝,如今追悔莫及。后悔没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父母说说话,后悔给家中电话打得太少,后悔没能陪父母多去几个地方转转,后悔答应老母亲出国旅游一次却没能实现,后悔在父亲去世之后没能最后下决心暂时辞去职务告病假回家陪陪老母亲,后悔没能把父母亲坎坷艰辛的一生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后悔年轻时因家务事顶撞过父亲,后悔没能把父亲演唱京戏的情景全部录音录像,后悔自己经常以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来原谅自己,后悔母亲去世后没能去奔丧,当时正赶上“非典”最紧张的那几天,大连市不让北京的人和车进城,等等。后悔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常想,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多好啊,可以少犯多少错误。父母不在了,让我们自己也失去很多。我曾有几次陪父母外出旅行,母亲腿脚不好,常需要坐轮椅。有两次,一次在北京香山公园,一次在香港海洋公园,我在推着母亲时,听到路边的人念叨,“这个老太太真有福气!”我当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过去那么多年,那场面那话音至今仍然那么清晰。我想,这辈子听到的所有表扬话赞美话全都加在一起,也没有这句话值钱,也没有这句话让我在意。可父母不在了,我永远听不到类似的话了,心里永远不会再有听到那句话时的那种幸福感了。人不管多大,在母亲面前都是个孩子。能享受到母亲的爱,那是一种幸福。我五十多岁时,回家看父母。中午休息,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看我没盖好被子,轻轻的给我掖被角。我并没睡熟,当时的那种感觉让人掉泪。可母亲不在了,这种渴望母爱、享受母爱的感觉永远不会再有了。我的父母去世后,我经常和同事、朋友说,要抢时间尽孝,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纵有家产万贯,也买不来个太阳不下山。很多人以为,能让父母有吃有穿,不缺钱花,就算孝顺了,其实不然。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 孝顺的表现是态度,是敬,不仅是给两个钱,还要陪父母聊聊天,散散心,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族精神薪火相传的继承者。当年因为工作忙,也因为自己的无知,对孩子的培养几乎没下什么功夫,心里一直很愧疚。儿子两岁时,我离家去山东大学学习两年;儿子六岁时,我在胜利油田滨海采油厂、物探公司当了三年的党委书记;儿子九岁时,我担任油田的副局长,不久去中原油田当局长。就在儿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我都因工作太忙,而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这些是永远无法补救的,是一辈子的遗憾。那时的理念是工作第一、事业第一,其实事业和家庭是可以兼顾的,不一定是要了一头,而舍弃另一头。还好,我现在有了小孙女,我想在培养孙女身上多下点功夫,以弥补我对儿子的亏欠。抚养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社会进步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好现象。在如何培养孩子方面,我的感受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性比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让孩子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别忘了向老祖宗那里求智慧。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

经常有人夸我身体好,其实我有一身毛病,这是多年透支的结果。从30 多岁开始,一直到50 岁,一天到晚只知工作,从来不休节假日,不休星期天,休息一天甚至感到是罪过。有五年,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都是半夜或是过了半夜才能休。偶尔打打乒乓球,练练太极拳,但都坚持得不好。饮食上也不讲究,不懂得吃什么、怎么吃对身体更好些。各种应酬很多,喝酒在所难免。抽过烟,时抽时戒,反复多次。由于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体重最重时达93 公斤,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严重透支健康、透支生命,也可以说是在糟蹋生命。现在想起来,感到很愚蠢、很恐怖。到北京工作后,开始关注健康,调养身体。经过10 年的努力,情况有些好转。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许多问题。很多人的一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几乎无目的的漂移、茫然之中,无可把握地匆匆度过,常常以病痛和失意收场,失却了生命应有的厚重和韵味,没有了人生飘逸的情怀、生命的享受。人生匆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该格外珍惜,可许多人并不在意,更没去思考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认真理解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充实生命内涵、提高生命质量。经常有人对我说,“我身体很好啊”,而我往往反问,“你知道什么是更好吗?”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妻子或丈夫,为了他们也应关注健康,不关注自己的健康是最大的不孝。按道家的说法,人生即是养生,养生不是养身,养生是对生命的滋养。养生就是养“德”,养生就是道法自然,养生就是法于阴阳,养生就是顺四时之序。养生不仅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也需要养生,养生应伴随人的一生。我在一次聚会上,看到背景墙上写着两行字:健康、快乐、成功,真实、自然、简单。这六个词,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采取的方法。只有注重养生,追求快乐人生,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旅程更富有意义。

同志们、朋友们,珍惜时光、珍惜岗位、珍惜缘分、珍惜传统文化、珍惜家庭、珍惜生命吧!以上的话不敢肯定是对是错,但敢肯定是我发自内心想说的话。

展望未来,我对退休生活充满期待,期待那种真正享受人生、享受平静与自由的生活。退休生活应是人生又一个黄金时期,我已经拟定了丰富多彩的“十个一”, “十个一百”, “十个不”的退休规划,待我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再报告,如果大家需要的话。

年前,也就是我22 岁那年,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封一万字的长信(这封信至今仍保留着)。一个没想到的机缘,在我62 岁告别职场时,又用了十多天时间,写了这篇八千多字的“退休感怀”。两篇文字,一篇是总结22 岁之前的生活、学习、参加文革、知青下乡及到油田工作后的情况;一篇是走过62 年人生历程刚刚退休的我,此时此刻的一些感想。一篇是写给我七个兄弟姐妹的;一篇是写给我的同事朋友的。一篇是我在作业队的木板房里,坐在四块砖头上,趴在当时我唯一的财产一一一个破木箱上面,用圆珠笔、复写纸的;一篇是我坐在办公室和家中书房的电脑前,用右手食指“一指禅”敲出来的。

在我来看,把想说的话写出来,是在尽我的心,心情使然;同事、朋友能看到这篇文字,是我们有缘,缘分使然。虽然我认识到的东西有些自己也未必做到、未必做好,但我愿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与分享。

刘锦信

写于2012年1月

第二篇:原中原油田勘探局局长刘锦信退休感言

原中原油田勘探局局长刘锦信

2011年12月26日那天,集团公司领导和人事部负责同志召集国工领导班子成员,团团围坐在餐桌前,以这种创新的方式宣布关于我退休的决定。40年的职业生涯就在这一刻结束了。

尽管我两年来一直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要求尽早办理退休手续,但当退休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心情还是有些复杂。我既有‚放下担子‛的轻松和‚解放了‛的欣喜,也有对过去‚指点江山‛的些许留恋,还有对退休生活可能出现孤寂失落的一丝担心,更有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期待。这次宣布我退休所采取的方式,使我半年前就准备好的讲话稿没有机会讲了。与国工的同志们不辞而别又感到不太合适,适逢春节来临,就以退休老同志的身份给国工全体员工写了一封拜年信,同时与大家道别。拜年信发出才一天,就收到四十多位员工的回信。读着这些充满真情和信任的信,令我十分感动,引发了更多的感慨和思考,于是就写下了这篇‚退休感怀‛。

宣布我退休的那一天,恰逢国工挂牌成立8周年纪念日。回顾和同志们一起走过的路程,我心存感激。2010年2月,我给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发了一条长长的手机短信,要求早日退出领导岗位。其中一段写道:‚国工已成立七年,全系统以年均58%的速度在发展,国工以72%的速度在发展。我尽了我应尽的责任,但更主要的是国工的骨干和广大员工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牺牲。‛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在给领导的短信中我还写道:‚这几年,在国外考察期间,我经常萌生一个想法,即在感到我们的员工很辛苦很可爱的同时,也很同情他们。拿着不多的薪酬,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承受着孤独和寂寞,损失着亲情,干着那么艰苦的工作,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他们当中,婚变离异的,找不到对象的,子女教育被耽误的,对老人无法尽孝的,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当面对这些鲜活的人和事时,心情非常复杂。我从未对任何人吐露过这种想法,这是第一次。我很拥护您关于把海外人员‘帽子’搞大的主张,因除此之外还能给他们什么呢?‛ 我在位时从未向员工说过这些话,现在要离开了,想把曾经有过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但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说。

两年前,我想早一点退出领导岗位,许多人对此感到不理解,或许也有人会怀疑我是否真心想退。我在那封短信中写道: ‚我现在很累,身心有些疲惫,不想在总经理的岗位上再坚持了。理由有五:

一、工作太操心。摊子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干活的人手不够且又太年轻。一天到晚担心安全,担心亏损,担心出事。

二、身体出毛病。随着年龄增长,腰酸腿痛、头昏眼花,深感身体透支严重,急需调整。

三、应酬难适应。公事或私事,求人或被人求,都得应酬,而有的应酬是在毁坏健康。

四、工作困扰多。一边是国际惯例、国际规则,一边是中国式的思维模式。经常在两种理念、体制、机制的矛盾冲突中挣扎,承受着煎熬。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总想改变现状,做事又太认真太较真。有些事情看得挺明白,但又解决不了,内心也就格外痛苦。还要经常面对员工的户口、爱人工作、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我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脾气不太好。性子急,脾气大,挑剔多。一辈子都想改也没改过来。虽说要求严、批评多,属‘恨铁不成钢’,但人毕竟都不愿听批评的话。况且伤人自伤,在惹得别人不高兴的同时,自已也不愉快。‛除了上述五个理由促使我想尽早退出领导岗位外,我在短信中还强调了一点,即‚我不会英语已经在阻碍国工的发展。这些年,我在国外曾遇到过四次尴尬场面。外国人不理解国际公司的老总为什么不会英语。国工老总不会英语影响中石化形象,也影响工作。我常想,如果我会英语,可以交往多少外国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拿到多少大项目好项目;如果我会英语,国工的整体英语水平会高出一大截,工作效率会提高许多。从这个角度讲,我早一点离开岗位对国工是有利的。‛也正因如此,我向集团公司领导建议,接替总经理的人选应该在英语过关的人员中挑选,而且刻不容缓。领导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我甚感欣慰。虽然很早就提出退出岗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眼下终于退休了,我如释重负,感慨万千。在给员工的拜年信中畅谈了我与同志们共同工作的感受,特别强调了几个‚珍惜‛,大家对此反映比较热烈。我试着把这个题目展开,结合我的经历,谈谈一些想法。

1971年12月在胜利油田加入石油工人队伍,屈指算来已整整40年,其中胜利油田21年,中原油田8年,国勘3年,国工8年。40年来,既有坎坷与困难时的困惑和烦恼,也有创业时的激情和收获时的愉悦。40年职业生涯,弹指一挥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作业队有几个8年工龄的‚老工人‛,看病100%报销。我们学徒工十分羡慕,心想何时也能达到8年工龄,享受那份医药费全报销的待遇。1975年,周总理在四届人大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邓小平又提出本世纪末要翻两番实现小康。我当时就想,到那时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小康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到那时我就50岁了,50岁的我在干什么,会是个什么样子。可转眼间,我已过60岁了。前不久,偶尔一次到菜市场买菜,卖菜的喊我‚老大爷‛,我顿时意识到是真老了,似乎有些伤感。胜利油田当年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石油部当年最年轻的副局长、局长,竟然这么快就变成了 ‚老大爷‛。真是‚逝者如斯夫‛,岁月催人老。时光是宝贵的,稍纵即逝。年轻人千万别以为时间有的是。‚明曰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曰,万事成蹉跎。‛做好人生规划,明确生活目标,珍惜当前时光,从当下做起,别让宝贵的时光随意流失,别在回眸之时感到遗憾。岗位是每个人发展的平台。能在中石化这样名列世界500 强前茅的企业工作,能够从事海外业务这项新兴事业,应该感到幸运和骄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既然选择了一项事业,一个岗位,就要热爱他.对待事业应充满神圣感、虔诚感,甚至把自已交给事业.我经常鼓励年轻人到海外去锻炼。在国际工程公司,没有海外经历和项目管理经历,很难有‚发言权‛。自古‚将帅起于卒伍‛,要想在事业上有发展,就不能打怵到基层、到海外。通过在基层磨练,认识社会,感悟人生;通过在海外项目上摔打,积累经验,增长本领。这样,厚积才能薄发,将来定会大有作为。年轻时不经历基层锻炼,年长时很难再有机会补上这一课。现在的年轻人家庭条件大都很好,但能依靠父母一辈子吗?自身还是要奋斗的,否则到老的时候是要后悔的。到基层到海外就要有吃苦的准备。大家只看到我当局长当老总的‚威风‛,却不知道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我赶上了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十二三岁的年龄,一天到晚处于挨饿状态。我曾用槐树叶子、菠萝叶子、地瓜叶子充过饥。现在年轻人很难体会到顿顿饭吃不饱是个什么滋味。18岁下乡,在农村生活了 3年多,农村各种各样的活计都干过,什么样的苦都吃过,种田、赶车、养蚕、推磨压碾、割草喂;推独轮车、拾粪攒粪刨粪、当石匠、做豆腐、做粉条、在果园剪技打药、冬天上山砍柴,还差点当上生产队长。21岁到胜利油田,正赶上河口会战。那时我在试油队当作业工,作业工是一个又苦又累又脏又险的工种,一旦遇到井喷,身上从里到外都是油污。在作业队三年半,遇到过四次险情,差点丧命。一次是井场分离器着火,一次是手指被游动滑车大绳压住差点从井架上掉下,一次是抽吸时加重杆冲出井口差点被打着,一次是上井架救人差点摔下来。想起来就后怕,当时野外作业,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20多人挤在一个房间的四面透风的苇箔房,经常喝黄河支流水沟里又涩又咸的水;夏天蚊叮虫咬,冬天冻得浑身发抖;娱乐生活单调,步行好几里路去看好几个月才放映一次的露天电影,下象棋用的棋子是用木头棍子自己做的。我在作业队当过副司钻、炊事班长、副队长,吃了许多苦。我常想,如果没有当年吃过的苦,怎么会有后来的我。我对吃过的苦无怨无悔。我22岁那年在日记中写道,‚人生这一辈子不知道都要做些什么,还是趁年轻的时候经受些锻炼和考验吧。‛我讲这些不是想炫耀什么,也不可能让大家重新去吃这些苦,只是想告诉年轻人别怕吃苦,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怕吃苦受累是成长不起来的。如今条件好了,吃苦的内容和过去不一样了,但吃苦的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当年石油部一位领导经常要求干部‚思想上要刻苦,工作上要刻苦,生活上要刻苦‛。这句话影响我20多年,今天再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每个人都应尊师道,以能者为师,向强者看齐,除了向圣贤大家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向周围的人学习。‚当下师为无上师‛,向你的上级你的领导学习,向你的同事学习,向你的朋友学习,向一切有结果的人学习。人各有所长,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职位高、成就大的人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曾听说有一个司机,每天记录他的老板是怎么说话怎么做事的,跟着学。后来,这个司机成就了自已的一番事业。现实生活中,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得到提拔的机会就多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离领导近,有更多的机会向领导学习。而有的人总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挑剔领导的毛病,从而使自已失去了许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有的人有一点成绩和资历之后,往往希望能很快得到提升。一个人能否得到提职,有许多因素,如个人表现、工作需要、机会等等。对这件事不必看得太重。我在正局岗位上干了19年没被提拔,有时心理也有些不平衡,但一闪念就过去了,心里能坦然面对。把名利看淡一些,一切顺其自然。名利不应是刻意追求的目标,而是老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回报。人都有欲望,这没什么不对,关键是不要迷于欲望。如果做了欲望的奴隶,则再也无法欣赏人性的美、自然的美,看见树木以为是木材,看见动物以为是美味。

能在一起共事,这是缘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我们一生能见过多少人,能认识多少人,能叫得上多少人的名字,能有机会与多少人共事,能有多少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其实很少很少。认识就是缘分,应该珍惜这种缘分。珍惜缘分才能建立起人脉。有人讲,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知识,七分靠人脉。应从认识的人中选择高质量的朋友。人一辈子常犯的错误是,见到好友不交,见到名师不拜。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人在一起。对看着烦的人,一是要多想别人的好处优点,二是要用别人的不足提示自己,修炼自我,别人的不足就是你存在的价值。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应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补台,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工作氛围。应互相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已,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应与人为善、宽宏大量,看到别人的进步和提高应发自内心的高兴,看到别人的不足和错误要给予真心的帮助。应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同事、感恩社会,感恩才能使人成长。

我这辈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忙。有人说,‚忙‛字一边是‚心‛,一边是‚亡‛,心亡为忙,忙得连修心开智的时间都没有,会忙出什么结果。我常想,什么时候,拿出几天时间,一个人静下来,关掉手机,关掉电视,臵身‚世外‛,自己和自己好好沟通一下,‚致虚极,守静笃‛,寻找心灵的家园在哪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一个不会自我沟通的人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一个境界不高、心中格局小、生命取向低的人很难说出大气高远的话。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学会沟通。海外项目存在的问题,许多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有中国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也有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跨文化沟通问题。在人与人之间,在与爱人、与老人、与孩子、与亲人、与朋友、与同事相处中的许多烦恼,也常常是因为缺乏沟通带来的。其实许多矛盾问题都可以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来解决。沟通成了一门大学问,我们应下功夫成为沟通高手。一个团队也需要建立有利于沟通的规章制度。我多次讲过日本丸红公司的沟通实例,很值得学习。我们应规范自已的行为,争取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苏总在巴西考察期间,说了一段很深刻的话。他说:‚我们当初穿着草鞋、戴着草帽进入国际市场的,开始拿不到项目,后来拿到了;开始项目不赚钱,后来赚钱了。那么,我们算成功了吗?没有。什么时候,别人能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那才算成功。‛傅总到中石化不久就提出要打造‚高度受尊重‛的企业。两位领导都强调要受人尊重。结合海外工作实际,我常想,如果不讲诚信,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讲礼仪,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重视健康安全,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爱护地球,不注重环保,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尽管中国人在国际上要做到普遍受人尊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还是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早曰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是因为她有一个魂——中华民族之魂。一个人也应有一个魂,这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没有魂,岂不是行尸走肉。现实社会一些人急功近利,崇尚享乐,追名逐利,心浮气躁,物质主义大行其道,精神生活十分匮乏。许多人都在忙于应酬,搞得身心疲惫,有钱的没钱的、当官的不当官的,其实大都活得很累,并不快乐。这些并不是正常现象。活了60多年的我,又重新开始思考年轻时曾经思考的问题: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又在重新审视走过的人生,重新认识这个似乎已经认识了的世界。也就在逐渐产生这些想法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系完整、充满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发现真理、发现‚新大陆‛一般。原先总认为自己读了不少书,知道不少事,懂得不少道理,阅历也不算浅,还能背诵几十篇古文和唐诗宋词。当学习见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经典之后,才认识到自已知道得太少太少。身为炎黄子孙,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真是惭愧至极。同时也感到庆幸,若此生没有这个机缘,将是多么大的遗憾。前六十年是一种活法,退休之后要换一种活法,把学习实践传播传统文化当作主要生活内容,用传统文化充实自己,让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孝悌之道,人之本欤‛,‚百善孝为先‛,大多数人都懂得这些道理。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都留有遗憾。我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对父母没能好好尽孝,如今追悔莫及。后悔没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父母说说话,后悔给家中电话打得太少,后悔没能陪父母多去几个地方转转,后悔答应老母亲出国旅游一次却没能实现,后悔在父亲去世之后没能最后下决心暂时辞去职务告病假回家陪陪老母亲,后悔没能把父母亲坎坷艰辛的一生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后悔年轻时因家务事顶撞过父亲,后悔没能把父亲演唱京戏的情景全部录音录像,后悔自己经常以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来原谅自己,后悔母亲去世后没能去奔丧,当时正赶上‚非典‛最紧张的那几天,大连市不让北京的人和车进城,等等。后悔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常想,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多好啊,可以少犯多少错误。父母不在了,让我们自己也失去很多。我曾有几次陪义母外出旅行,母亲腿脚不好,常需要坐轮椅。有两次,一次在北京香山公园,一次在香港海洋公园,我在推着母亲时,听到路边的人念叨,‚这个老太太真有福气!‛我当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过去那么多年,那场面那话音至今仍然那么清晰。我想,这辈子听到的所有表扬话赞美话全都加在一起,也没有这句话值钱,也没有这句话让我在意。可父母不在了,我永远听不到类似的话了,心里永远不会再有听到那句话时的那种幸福感了。人不管多大,在母亲面前都是个孩子。能享受到母亲的爱,那是一种幸福。我五十多岁时,回家看父母。中午休息,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看我没盖好被子,轻轻的给我掖被角。我并没睡熟,当时的那种感觉让人掉泪。可母亲不在了,这种渴望母爱、享受母爱的感觉永远不会再有了。我的父母去世后,我经常和同事、朋友说,要抢时间尽孝,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纵有家产万贯,也买不来个太阳不下山。很多人以为,能让父母有吃有穿,不缺钱花,就算孝顺了,其实不然。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 孝顺的表现是态度,是敬,不仅是给两个钱,还要陪父母聊聊天,散散心,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族精神薪火相传的继承者。当年因为工作忙,也因为自己的无知,对孩子的培养几乎没下什么功夫,心里一直很愧疚。儿子两岁时,我离家去山东大学学习两年;儿子六岁时,我在胜利油田滨海采油厂、物探公司当了三年的党委书记;儿子九岁时,我担任油田的副局长,不久去中原油田当局长。就在儿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我都因工作太忙,而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这些是永远无法补救的,是一辈子的遗憾。那时的理念是工作第一、事业第一,其实事业和家庭是可以兼顾的,不一定是要了一头,而舍弃另一头。还好,我现在有了小孙女,我想在培养孙女身上多下点功夫,以弥补我对儿子的亏欠。抚养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社会进步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好现象。在如何培养孩子方面,我的感受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性比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让孩子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别忘了向老祖宗那里求智慧。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

经常有人夸我身体好,其实我有一身毛病,这是多年透支的结果。从30多岁开始,一直到50岁,一天到晚只知工作,从来不休节假曰,不休星期天,休息一天甚至感到是罪过。有五六年,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都是半夜或是过了半夜才能休息。偶尔打打乒乓球,练练太极拳,但都坚持得不好。饮食上也不讲究,不懂得吃什么、怎么吃对身体更好些。各种应酬很多,喝酒在所难免。抽过烟,时抽时戒,反复多次。由于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体重最重时达93公斤,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严重透支健康、透支生命,也可以说是在糟蹋生命。现在想起来,感到很愚蠢、很恐怖。到北京工作后,开始关注健康,调养身体。经过10年的努力,情况有些好转。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许多问题。很多人的一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几乎无目的的漂移、茫然之中,无可把握地匆匆度过,常常以病痛和失意收场,失去了生命应有的厚重和韵味,没有了人生飘逸的情怀、生命的享受。人生匆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该格外珍惜,可许多人并不在意,更没去思考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认真理解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充实生命内涵、提高生命质量。经常有人对我说,‚我身体很好啊‛,而我往往反问,‚你知道什么是更好吗?‛,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已,还属于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妻子或丈夫,为了他们也应关注健康,不关注自己的健康是最大的不孝。按道家的说法,人生即是养生,养生不是养身,养生是对生命的滋养。养生就是养‚德‛,养生就是道法自然,养生就是法于阴阳,养生就是顺四时之序。养生不仅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也需要养生,养生应伴随人的一生。我在一次聚会上,看到背景墙上写着两行字:健康、快乐、成功,真实、自然、简单。这六个词,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采取的方法。只有注重养生,追求快乐人生,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旅程更富有意义。

同志们、朋友们,珍惜时光、珍惜岗位、珍惜缘分、珍惜传统文化、珍惜家庭、珍惜生命吧!以上的话不敢肯定是对是错,但敢肯定是我发自内心想说的话。

展望未来,我对退休生活充满期待,期待那种真正享受人生、享受平静与自由的生活。退休生活应是人生又一个黄金时期,我已经拟定了丰富多彩的‚十个一‛,‚十个一百‛,‚十个不‛的退休规划,待我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再报告,如果大家需要的话。40年前,也就是我22岁那年,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封一万字的长信(这封信至今仍保留着)。一个没想到的机缘,在我62岁告别职场时,又用了十多天时间,写了这篇八千多字的‚退休感怀‛。两篇文字,一篇是总结22 岁之前的生活、学习、参加文革、知青下乡及到油田工作后的情况;一篇是走过62年人生历程刚刚退休的我,此时此刻的一些感想。一篇是写给我七个兄弟姐姝的:一篇是写给我的同事、朋友的。一篇是我在作业队的木板房里,坐在四块砖头上,趴在当时我唯一的财产——一个破木箱上面,用圆珠笔、复写纸写的;一篇是我坐在办公室和家中书房的电脑前,用右手食指‚一指禅‛敲出来的。

在我来看,把想说的话写出来,是在尽我的心,心情使然;同事、朋友能看到这篇文字,是我们有缘,缘分使然。虽然我认识到的东西有些自己也未必做到、未必做好,但我愿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与分享。

刘锦信写于2012年1月

第三篇:中原油田前局长刘锦信的

中原油田前局长刘锦信的《退休感言》。推荐给油田的孩子们。来源: 李思远✟CGA的日志

我在长治。昨晚吃饭时听一个叔叔说到刘局长的退休感言的文章,又听爸爸说到刘局长当初强力的改革措施。一回到宾馆就上网搜了。看后感触颇多。

前三段是网上一个人的自我感触,也是油田的人。后面是刘局长的文章。原封不动转到日志上,留下来。与大家共勉,特别是油田的孩子们。

离开油田十年了,总有种情愫萦绕在心中。虽然远隔重洋,但我一直在关注着油田的事情,关注着钻井三公司那个封闭院落的事情,关注着跟我一起长大的石油子弟的事情。中原石油勘探局局老大换了很多,唯独在我脑海留下痕迹的只有刘锦信一个,印象从中学就熏陶在刘锦信局长”为生存而超越”的思想之下,在我成长的很多年里这个标牌矗立在各个井队单位门口,各种会战幕布上,……大学时我曾试着把这句话它翻译成” STRUGGLE IS THE ONLY WAY TO SURIVAL”来警示自己,现在想来那个翻译还是不够好,我觉得 “STRIVE TO TRANSCEND”更好些(各位看官莫拍砖,我撼死维护你翻译的权利,这个还是可以继续交流的)上初中的时候到处都可以听到很多人骂刘豁子,93届技校生闹事,油田大批待业青年(俗称“混子”)游荡街头群殴的壮观场面,很多单位分分合合等等,工作几年后,我反思刘在90年代期间做的种种改革还是很有远见和前瞻性的,长痛不如短痛,总之如果当时没下狠心那么做的话,思路不对的话,根本谈不上出路,只有死路一条,现在想想当年还有接班这一说是多么的滑稽可笑。很多子弟的命运遵循着初中毕业培训下到井队就业,享受着制度的优越性,曾几何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好好学习,不然只能去井队当工人,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多少子弟走向社会后不太适应外面社会的残酷竞争,反而选择回归,也曾感慨有些子弟学成归来踌躇满志的回到油田上,却发现自己当年的初中同学已经都当上井队领导了,而他才却刚开始从技术员做起慢慢往上爬,漫无天日。我庆幸自己没留下,何况也留不下,唯有这个“为生存而超越”一直在留在我脑海中。

西非的网速很慢,我十分珍惜现有的网络资源,这是我起码还可以和世界同步的唯一方式,那天有幸拜读了提出“为生存而超越”的这位石油部当年最年轻的局长原中原石油勘探局局长刘锦信2012年1月写的退休感言,写的很长很长,四十年的总结,洋洋洒洒八千字,愿与所有朋友共同学习。(本想把前面的很多段删掉,但为了保持其完整性和连续性,最终没删,没耐心的可以从第八段开始看起)

退休感怀

2012年12月26 日那天,集团公司领导和人事部负责同志召集国工领导班子成员,团团围坐在餐桌前,以这种创新的方式宣布关于我退休的决定。40 年的职业生涯就在这一刻结束了。尽管我两年来一直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要求尽早办理退休手续,但当退休这一天真的到来时,心情还是有些复杂。我既有“放下担子”的轻松和“解放了”的欣喜,也有对过去“指点江山”的些许留恋,还有对退休生活可能出现孤寂失落的一丝担心,更有对未来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这次宣布我退休所采取的方式,使我半年前就准备好的讲话稿没有机会讲了。与国工的同志们不辞而别而又感到不太合适,适逢春节来临,就以退休老同志的身份给国工全体员工写了封拜年信,同时与大家道别。拜年信发出才一天,就收到四十多位员工的回信。读着这些充满真情和信任的信,令我十分感动,引发了更多的感慨和思考,于是就写下了这篇“退休感怀”。

宣布我退休的那一天,恰逢国工挂牌成立8 周年纪念日。回顾和同志们一起走过的路程,我心存感激。2010年2月,我给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发了一条长长的手机短信,要求早日退出领导岗位。其中一段写道“国工已成立七年,全系统以年均58%的速度在发展,国工以72%的速度在发展。我尽了我应尽的责任,但更主要的是国工的骨干和广大员工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和牺牲。”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在给领导的短信中我还写道:“这几年,在国外考察期间,我经常萌生一个想法,即在感到我们的员工很辛苦很可爱的同时,也很同情他们。拿着不多的薪酬,冒着那么大的风险,承受着孤独和寂寞,损失着亲情,干着那么艰苦的工作,做出那么大的贡献。他们当中,婚变离异的,找不到对象的,子女教育被耽误的,对老人无法尽孝的,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于其他群体。当面对这些鲜活的人和事时,心情非常复杂。我从未对任何人吐露过这种想法,这是第一次。我很拥护您关于把海外人员„帽子‟搞大的主张,因除此之外还能给他们什么呢?“ 我在位时从未向员工说过这些话,现在要离开了,想把曾经有过的真实想法说出来,但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说。

两年前,我想早一点退出领导岗位,许多人对此感到不理解,或许也有人会怀疑我是否真心想退。我在那封短信中写道:“我现在很累,身心有些疲惫,不想在总经理的岗位上再坚持了。理由有五:

一、工作太操心。摊子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多。干活的人手不够且又太年轻。一天到晚担心安全,担心亏损,担心出事。

二、身体出毛病。随着年龄增长,腰酸腿痛、头昏眼花,深感身体透支严重,急需调整。

三、应酬难适应。公事或私事,求人或被人求,都得应酬,而有的应酬是在毁坏健康。

四、工作困扰多。一边是国际惯例、国际规则,一边是中国式的思维模式。经常在两种理念、体制、机制的矛盾冲突中挣扎,承受着煎熬。我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总想改变现状,做事又太认真太较真。有些事情看得挺明白,但又解决不了,内心也就格外痛苦。还要经常面对员工的户口、爱人工作、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我又心有余而力不足。

五、脾气不太好。性子急,脾气大,挑剔多。一辈子都想改也没改过来。虽说要求严、批评多,属„恨铁不成钢‟,但人毕竟都不愿听批评的话。况且伤人自伤,在惹得别人不高兴的同时,自己也不愉快。”

除了上述五个理由促使我想尽早退出领导岗位外,我在短信中还强调了一点,即“我不会英语已经在阻碍国工的发展。这些年,我在国外曾遇到过四次尴尬场面。外国人不理解国际公司的老总为什么不会英语。国工老总不会英语影响中石化形象,也影响工作。我常想,如果我会英语,可以交往多少外国朋友,这些朋友可以帮助拿到多少大项目好项目;如果我会英语,国工的整体英语水平会高出一大截,工作效率会提高许多。从这个角度讲,我早一点离开岗位对国工是有利的。”也正因如此,我向集团公司领导建议,接替总经理的人选应该在英语过关的人员中挑选,而且刻不容缓。领导接受了我的建议,让我甚感欣慰。

虽然很早就提出退出岗位,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眼下终于退休了,我如释重负,感慨万千。在给员工的拜年信中畅谈了我与同志们共同工作的感受,特别强调了几个“珍惜”,大家对此反映比较热烈。我试着把这个题目展开,结合我的经历,谈谈一些想法。

自1971年12月在胜利油田加入石油工人队伍,屈指算来已整整40 年,其中胜利油田21 年,中原油田8年,国勘3 年,国工8 年。40 年来,既有坎坷与困难时的困惑和烦恼,也有创业时的激情和收获时的愉悦。40 年职业生涯,弹指一挥间。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作业队有几个8 年工龄的“老工人”,看病100%报销。我们学徒工十分羡慕,心想何时也能达到8 年工龄,享受那份医药费全报销的待遇。1975 年,周总理在四届人大工作报告中宣布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邓小平又提出本世纪末要翻两番实现小康。我当时就想,到那时实现了四个现代化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小康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到那时我就50 岁了,50 岁的我在干什么,会是个什么样子。可转眼间,我已过60 岁了。前不久,偶尔一次到菜市场买菜,卖菜的喊我“老大爷”,我顿时意识到是真老了,似乎有些伤感。胜利油田当年最年轻的处级干部,石油部当年最年轻的副局长、局长,竟然这么快就变成了“老大爷”。真是“逝者如斯夫”,岁月催人老。时光是宝贵的,稍纵即逝。年轻人千万别以为时间有的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跄。”做好人生规划,明确生活目标,珍惜当前时光,从当下做起,别让宝贵的时光随意流失,别在回眸之时感到遗憾。

岗位是每个人发展的平台。能在中石化这样名列世界50强前茅的企业工作,能够从事海外业务这项新兴事业,应该感到幸运和骄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既然选择了一项事业,一个岗位,就要热爱他。对待事业应充满神圣感、虔诚感,甚至把自己交给事业。我经常鼓励年轻人到海外去锻炼。在国际工程公司,没有海外经历和项目管理经历,很难有“发言权”。自古“将帅起于卒伍”,要想在事业上有发展,就不能打怵到基层、到海外。通过在基层磨练,认识社会,感悟人生;通过在海外项目上摔打,积累经验,增长本领。这样,厚积才能薄发,将来定会大有作为。年轻时不经历基层锻炼,年长时很难再有机会补上这一课。现在的年轻人家庭条件大都很好,但能依靠父母一辈子吗?自身还是要奋斗的,否则到老的时候是要后悔的。到基层到海外就要有吃苦的准备。大家只看到我当局长当老总的“威风”,却不知道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我赶上了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十二三岁的年龄,一天到晚处于挨饿状态。我曾用槐树叶子、菠萝叶子、地瓜叶子充过饥。现在年轻人很难体会到顿顿饭吃不饱是个什么滋味。18岁下乡,在农村生活了3 年多,农村各种各样的活计都干过,什么样的苦都吃过,种田、赶车、养蚕、推磨压碾、割草喂牲口、编筐编篓、推独轮车、拾粪攒粪刨粪、当石匠、做豆腐、做粉条、在果园剪枝打药、冬天上山砍柴,还差点当上生产队长。21 岁到胜利油田,正赶上河口会战。那时我在试油队当作业工,作业工是一个又苦又累又脏又险的工种,一旦遇到井喷,身上从里到外都是油污。在作业队三年半,遇到过四次险情,差点丧命。一次是井场分离器着火,一次是手指被游动滑车大绳压住差点从井架上掉下,一次是抽吸时加重杆冲出井口差点被打着,一次是上井架救人差点摔下来。想起来就后怕。当时野外作业,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20 多人挤在一个房间的四面透风的苇箔房,经常喝黄河支流水沟里又涩又咸的水;夏天蚊叮虫咬,冬天冻得浑身发抖;娱乐生活单调,步行好几里路去看好几个月才放映一次的露天电影,下象棋用的棋子是用木头棍子自己做的。我在作业队当过副司钻、炊事班长、副队长,吃了许多苦。我常想,如果没有当年吃过的苦,怎么会有后来的我。我对吃过的苦无怨无悔。我22 岁那年在日记中写道,“人生这一辈子不知道都要做些什么,还是趁年轻的时候经受些锻炼和考验吧。”我讲这些不是想炫耀什么,也不可能让大家重新去吃这些苦,只是想告诉年轻人别怕吃苦,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怕吃苦受累是成长不起来的。如今条件好了,吃苦的内容和过去不一样了,但吃苦的精神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当年石油部一位领导经常要求干部“思想上要刻苦,工作上要刻苦,生活上要刻苦”。这句话影响我20 多年,今天再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每个人都应尊师道,以能者为师,向强者看齐。除了向圣贤大家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向周围的人学习。“当下师为无上师”,向你的上级你的领导学习,向你的同事学习,向你的朋友学习,向一切有结果的人学习。人各有所长,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职位高、成就大的人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曾听说有一个司机,每天记录他的老板是怎么说话怎么做事的,跟着学。后来,这个司机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现实生活中,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得到提拔的机会就多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离领导近,有更多的机会向领导学习。而有的人总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挑剔领导的毛病,从而使自己失去了许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有的人有一点成绩和资历之后,往往希望能很快得到提升。一个人能一否得到提职,有许多因素,如个人表现、工作需要、机会等等。对这件事不必看得太重。我在正局岗位上干了19 年没被提拔,有时心理也有些不平衡,但一闪念就过去了,心里能坦然面对。把名利看淡一些,一切顺其自然。名利不应是刻意追求的目标,而是老实做人、认真做事的回报。人都有欲望,这没什么不对,关键是不要迷于欲望。如果做了欲望的奴隶,则再也无法欣赏人性的美、自然的美,看见树木以为是木材,看见动物以为是美味•

能在一起共事,这是缘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我们一生能见过多少人,能认识多少人,能叫得上多少人的名字,能有机会与多少人共事,能有多少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其实很少很少。认识就是缘分,应该珍惜这种缘分。珍惜缘分才能建立起人脉。有人讲,一个人的成功,三分靠知识,七分靠人脉。应从认识的人中选择高质量的朋友。人一辈子常犯的错误是,见到好友不交,见到名师不拜。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人在一起。对看着烦的人,一是要多想别人的好处优点,二是要用别人的不足提示自己,修炼自我,别人的不足就是你存在的价值。在工作中,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应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补台,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保持和谐的工作氛围。应互相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应与人为善、宽宏大量,看到别人的进步和提高应发自内心的高兴,看到别人的不足和错误要给予真心的帮助。应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同事、感恩社会,感恩才能使人成长。

我这辈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忙。有人说,“忙”字一边是“心”,一边是“亡”,心亡为忙,忙得连修心开智的时间都没有,会忙出什么结果。我常想,什么时候,拿出几天时间,一个人静下来,关掉手机,关掉电视,置身“世外”,自己和自己好好沟通一下,“致虚极,守静笃”,寻找心灵的家园在哪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一个不会自我沟通的人很难建立起高品质的沟通,一个境界不高、心中格局小、生命取向低的人很难说出大气高远的话。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己,学会沟通。海外项目存在的问题,许多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有中国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也有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跨文化沟通问题。在人与人之间,在与爱人、与老人、与孩子、与亲人、与朋友、与同事相处中的许多烦恼,也常常是因为缺乏沟通带来的。其实许多矛盾问题都可以通过充分有效的沟通来解决。沟通成了一门大学问,我们应下功夫成为沟通高手。一个团队也需要建立有利于沟通的规章制度。我多次讲过日本丸红公司的沟通实例,很值得学习。

我们应规范自己的行为,争取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苏总在巴西考察期间,说了一段很深刻的话。他说:“我们当初是穿着草鞋、戴着草帽进入国际市场的,开始拿不到项目,„后来拿到了;开始项目不赚钱,后来赚钱了。那么,我们算成功了吗?没有。什么时候,别人能发自内心地尊重我们,那才算成功。”傅总到中石化不久就提出要打造“高度受尊重”的企业。两位领导都强调要受人尊重。结合海外工作实际,我常想,如果不讲诚信,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讲礼仪,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重视健康安全,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爱护地球,不注重环保,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如果不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怎么能得到别人尊重。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尽管中国人在国际上要做到普遍受人尊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还是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早日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延续至今,是因为她有一个魂一一中华民族之魂。一个人也应有一个魂,这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没有魂,岂不是行尸走肉。现实社会一些人急功近利,崇尚享乐,追名逐利,心浮气躁,物质主义大行其道,精神生活十分匾乏。许多人都在忙于应酬,搞得身心疲惫,有钱的没钱的,当官的不当官的,其实大都活得很累,并不快乐。这些并不是正常现象。活了60多年的我,又重新开始思考年轻时曾经思考的问题: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又在重新审视走过的人生,重新认识这个似乎已经认识了的世界。也就在逐渐产生这些想法的时侯,有机会接触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系完整、充满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犹如发现真理、发现“新大陆”一般。原先总认为自己读了不少书,知道不少事,懂得不少道理,阅历也不算浅,还能背诵儿十篇古文和唐诗宋词。当学习见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经典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太少。身为炎黄子孙,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真是惭愧至极。同时也感到庆幸,若此生没有这个机缘,将是多么大的遗憾。前六十年是一种活法,退休之后要换一种活法,把学习实践传播传统文化当作主要生活内容,用传统文化充实自己,让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孝悌之道,人之本欤”, “百善孝为先”,大多数人都懂得这些道理。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都留有遗憾。我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对父母没能好好尽孝,如今追悔莫及。后悔没能抽出更多的时间陪父母说说话,后悔给家中电话打得太少,后悔没能陪父母多去几个地方转转,后悔答应老母亲出国旅游一次却没能实现,后悔在父亲去世之后没能最后下决心暂时辞去职务告病假回家陪陪老母亲,后悔没能把父母亲坎坷艰辛的一生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后悔年轻时因家务事顶撞过父亲,后悔没能把父亲演唱京戏的情景全部录音录像,后悔自己经常以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来原谅自己,后悔母亲去世后没能去奔丧,当时正赶上“非典”最紧张的那几天,大连市不让北京的人和车进城,等等。后悔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常想,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多好啊,可以少犯多少错误。父母不在了,让我们自己也失去很多。我曾有几次陪父母外出旅行,母亲腿脚不好,常需要坐轮椅。有两次,一次在北京香山公园,一次在香港海洋公园,我在推着母亲时,听到路边的人念叨,“这个老太太真有福气!”我当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过去那么多年,那场面那话音至今仍然那么清晰。我想,这辈子听到的所有表扬话赞美话全都加在一起,也没有这句话值钱,也没有这句话让我在意。可父母不在了,我永远听不到类似的话了,心里永远不会再有听到那句话时的那种幸福感了。人不管多大,在母亲面前都是个孩子。能享受到母亲的爱,那是一种幸福。我五十多岁时,回家看父母。中午休息,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看我没盖好被子,轻轻的给我掖被角。我并没睡熟,当时的那种感觉让人掉泪。可母亲不在了,这种渴望母爱、享受母爱的感觉永远不会再有了。我的父母去世后,我经常和同事、朋友说,要抢时间尽孝,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啊!纵有家产万贯,也买不来个太阳不下山。很多人以为,能让父母有吃有穿,不缺钱花,就算孝顺了,其实不然。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有别乎!” 孝顺的表现是态度,是敬,不仅是给两个钱,还要陪父母聊聊天,散散心,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族精神薪火相传的继承者。当年因为工作忙,也因为自己的无知,对孩子的培养几乎没下什么功夫,心里一直很愧疚。儿子两岁时,我离家去山东大学学习两年;儿子六岁时,我在胜利油田滨海采油厂、物探公司当了三年的党委书记;儿子九岁时,我担任油田的副局长,不久去中原油田当局长。就在儿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我都因工作太忙,而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这些是永远无法补救的,是一辈子的遗憾。那时的理念是工作第一、事业第一,其实事业和家庭是可以兼顾的,不一定是要了一头,而舍弃另一头。还好,我现在有了小孙女,我想在培养孙女身上多下点功夫,以弥补我对儿子的亏欠。抚养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社会进步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好现象。在如何培养孩子方面,我的感受是,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人性比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让孩子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别忘了向老祖宗那里求智慧。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

经常有人夸我身体好,其实我有一身毛病,这是多年透支的结果。从30 多岁开始,一直到50 岁,一天到晚只知工作,从来不休节假日,不休星期天,休息一天甚至感到是罪过。有五年,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都是半夜或是过了半夜才能休。偶尔打打乒乓球,练练太极拳,但都坚持得不好。饮食上也不讲究,不懂得吃什么、怎么吃对身体更好些。各种应酬很多,喝酒在所难免。抽过烟,时抽时戒,反复多次。由于不注意饮食和锻炼,体重最重时达93 公斤,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在这种情况下仍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严重透支健康、透支生命,也可以说是在糟蹋生命。现在想起来,感到很愚蠢、很恐怖。到北京工作后,开始关注健康,调养身体。经过10 年的努力,情况有些好转。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许多问题。很多人的一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种几乎无目的的漂移、茫然之中,无可把握地匆匆度过,常常以病痛和失意收场,失却了生命应有的厚重和韵味,没有了人生飘逸的情怀、生命的享受。人生匆忙,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应该格外珍惜,可许多人并不在意,更没去思考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认真理解生命、感悟生命、敬畏生命、充实生命内涵、提高生命质量。经常有人对我说,“我身体很好啊”,而我往往反问,“你知道什么是更好吗?”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妻子或丈夫,为了他们也应关注健康,不关注自己的健康是最大的不孝。按道家的说法,人生即是养生,养生不是养身,养生是对生命的滋养。养生就是养“德”,养生就是道法自然,养生就是法于阴阳,养生就是顺四时之序。养生不仅是老年人的事情,年轻人也需要养生,养生应伴随人的一生。我在一次聚会上,看到背景墙上写着两行字:健康、快乐、成功,真实、自然、简单。这六个词,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也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采取的方法。只有注重养生,追求快乐人生,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旅程更富有意义。

同志们、朋友们,珍惜时光、珍惜岗位、珍惜缘分、珍惜传统文化、珍惜家庭、珍惜生命吧!以上的话不敢肯定是对是错,但敢肯定是我发自内心想说的话。

展望未来,我对退休生活充满期待,期待那种真正享受人生、享受平静与自由的生活。退休生活应是人生又一个黄金时期,我已经拟定了丰富多彩的“十个一”, “十个一百”, “十个不”的退休规划,待我实践一段时间之后再报告,如果大家需要的话。

年前,也就是我22 岁那年,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了封一万字的长信(这封信至今仍保留着)。一个没想到的机缘,在我62 岁告别职场时,又用了十多天时间,写了这篇八千多字的“退休感怀”。两篇文字,一篇是总结22 岁之前的生活、学习、参加文革、知青下乡及到油田工作后的情况;一篇是走过62 年人生历程刚刚退休的我,此时此刻的一些感想。一篇是写给我七个兄弟姐妹的;一篇是写给我的同事朋友的。一篇是我在作业队的木板房里,坐在四块砖头上,趴在当时我唯一的财产一一一个破木箱上面,用圆珠笔、复写纸的;一篇是我坐在办公室和家中书房的电脑前,用右手食指“一指禅”敲出来的。

在我来看,把想说的话写出来,是在尽我的心,心情使然;同事、朋友能看到这篇文字,是我们有缘,缘分使然。虽然我认识到的东西有些自己也未必做到、未必做好,但我愿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与分享。

刘锦信 写于2012年1月

第四篇:退休感言

退休感言

关于退休感言大全

篇一:退休感言范文

亲爱的同事们:

请允许我最后一次对你们作这样的称呼,明天我就要正式退休了,和同事们朝夕相处的几十年里,我非常珍惜这样的称呼。我的工作的路终于走完了,回首往事,我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共事这么多年,我们在一起的感情是深厚的。那一幕幕过去的工作场景,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也仿佛就象发生在昨天,我们之间你帮助我,我帮助你的互爱精神,今天想起来是多么地令人感动!这中间,有领导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有同龄人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有年轻人对我的尊重和促进!今天想起来,是多么地令我难忘和恋恋不舍。工作的数十年里,我从大家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东西,使我的人生之路感到宽阔和欣慰。虽然我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的心始终是和大家在一起的,我会永远地记住你们的每一个人,也希望我们之间能继续保持这美好的友谊!我工作的路走完了,但我的生活之路依然很长,我要在我的人生第二起跑线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在座的大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让我的人生依然保持充实的内容,依然记着自己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担当的责任,也依然希望大家能记着我!谢谢大家!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进步,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篇二:

人生易老天难老,甲子一轮转瞬消。今日一别杏园地,沽酒轻吟学板桥。年年岁岁有今朝,岁岁年年人不同。昨日满头黑发,全蒙父母恩赐,今朝两鬓霜丝,皆由岁月催成。时如滔滔东逝水,奔腾一去不再回。草有繁荣枯萎,人有生老病死。莫叹天,休恨地,自然本如此,淡定亦乐哉!

回想孩提生活,虽粮粗衣短,却天真烂漫逍遥;到青年时代,历史总误我,命远时煎熬,虽然理想成泡影,却也热血沸腾志气高;至壮年之时,人生花季已过,虽知遥路艰难,却也征程奋赶,踏实苦干,迎来桃李欣笑。

叹好年华空怀理想,时代却不青睐我。不是我不肯付出,而是人总把我抛却。幸自不消沉,凄惶中顽强站起。入瑶山,餐风雨,一心把书教。这期间虽无惊天动地之伟业,其业绩也能欣对我父老。

路坎坷兮兼风雨,奔前程兮有豪情。熬过多少黑夜,越过多少沟壑,登过多少山岭,流过多少汗水,尝过多少辛酸,受过多少搓摩?问天,天不知道,问地,地不知晓,问自己,自己也难以说明白。

俱往矣,是非功过由人说,从今重担交与青年挑。来途风雨阴晴皆成往;前路山岭川流莫彷徨。人老心莫老,人穷志莫穷。有良朋益友品村酿,有山水观风光怡性情,有琴声笛韵常悦耳,有书纸笔墨寄诗情。人生重把目标定,莫负夕阳一寸阴。闲读文章悟妙意,兴弄笔墨步宋唐。人生事,淡定不凄惶。今约亲朋好友来相聚,声声谢意出衷肠。无好酒,有热汤,真情酒三杯,敬祝人人幸福和安康!

篇三:

退休了,不用把闹钟调到5点30分,起床后匆匆洗漱,然后急忙去上班,无论是下雨刮风,还是春夏秋冬;

退休了,不用在上班的路上,一边行走一边想着当天的食谱,今天孩子该吃什么职工该吃什么,惟恐有没准备到的食物,几乎是把食谱背熟;直到快退休了,才知道遇事要稳重,不再着急了;

退休了,每到周六晚上,不再惦记是否该自己值班了。晚上九点,早上下七点,两周一次,十二年如一日;而值班的时候,如果是冬天再赶上刮西北风,每到紫金花园下,大风刮的楼上的广告牌发出啪啪的声音,恐惧、寒冷,自行车推着走都很艰难,那嗖嗖的西北风与暖和的家里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而到了单位要做这一周留给自己的没有处理完的作业,写白天没有来得及写完的流水帐,然后盘库,尽管提前两小时到园,直到深夜11、12点还在忙碌着......然后悄悄上楼,又怕声音太大了惊着了值班的同事。(好在今年的九月份开始,取消值班了,姐妹们不用发愁了)。

退休了,不在为制订优质服务活动的措施犯愁了,幼儿园搞这项活动已经十几年了。其实那些东西好写,关键是措施想出来了,做起来就难了,制订好的措施要全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而每年都要有新的举措

退休了,不在为按排寒假、署假歇班而绞尽脑汁了,拿着挂历,一琢磨就是两个小时,像下跳棋一样,一个一个的写了涂,涂了再写,按排好后,自己感觉已经很周全了,但还是没让每个姐们都满意;

退休了,再也不用参加优化组合大会了。从1992年到2010年,已经延续了18年。听着前一年的工作业绩,和同事们相差0.0%分数,有点像上学时听老师念考试分数的感觉。无论是排名在前还是排名在后,再不介意的人也会注意聆听的,有时心率还会加快,那毕竟是对你上一学年工作的评价,接下来就是期待新一年的工作有个好的开始。

退休了,再也用不着为春节前职工蒸馒头发怵了;每年一进腊月门就开始预定做那些食品原料,还的反复向人家强调,一定要给我们送最好的,过年的东西要漂亮,要让大家都满意;提前把活按排好,哪位姐姐订哪块工作,就像是要打仗似的,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使姐妹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到了制作食品的那两天(一般是腊月二十七和二十八),打破平时上班的时间和程序,按照提前安排好的工作,各就各位,每个人都忙忙碌碌.....两天过去了,活儿顺利完成,而姐妹们个个疲惫不堪。这项工作是我一年工作中最脑头的事情。盼着社会的变迁,盼着领导们观念的改变,但,我是赶不上了。

退休了,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回首往事了,这些年在幼儿园里经历了区一级一类、市一级一类、区示范园所、市示范园所、以及ISO9000质量认证等验收工作,感受了幼儿园的变化,见证了幼儿园成长的足迹,迎来了她的辉煌和灿烂,幼儿园的土地上洒下了汗水。等我的孙子入园的时候,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她,当年奶奶曾在这里战斗过......退休了,难忘在幼儿园的23个岁月,难忘和姐妹们在一起有欢声笑语的日子,这些年来她们给予我帮助、宽容、理解、支持和鼓励,使26岁的我,从幼稚走向成熟;

退休了,难忘幼儿园姐妹们、师傅们以及新来的孩子们做的可口、诱人的饭菜,从他们那里我学到了好多饭菜的做法,活到老学到老。

退休了,难忘幼儿园组织的旅游活动和每年一度的教师节,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不知是否真的会拍照,举着个相机跑前跑后,大汗淋漓,像个孩子似的;

退休了,终于离开了那个让人思念、另人讨厌而又是我赖以生存的地方;

退休了,可以全身心的陪母亲了,不再盼望着:“等我有了钱克隆一个昭昭,一个在家洗衣、做饭、陪母亲;一个在外上班、旅游、学摄影”,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退休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挣的钞票少了;

退休了,终于有了时间扛着心爱的D90游津城了;

退休了,走近了人生中的第二个青春,我还有很多梦想,我要在第二个青春里实现我的梦。

篇四:

将退休的职工,在单位里往往格外地被尊重,这种感觉让人心旷神怡,格外的好,有点像肉鸡,在场房喂得差不多了,放养到农家乐院子里,号称“走地鸡”,被卖给城里来的游客。看它们徜徉四顾、觅食取乐的轻松样,联想不远将来的结局,真叫奉行“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的我辈深受启发,且大为叹服。我这样联想,仅就一度都格外好的感觉而言,觉得二者相似,并不是指最终结局。

话说回来,我是二者之一,惭愧的是明知道既定的方向是退休回家,却由被尊重引发的美好感觉左右,在办公室多留连了一年半。遇见我的领导和同事,或许有的怀里揣着端茶送客的意思,却都不说出,我悟出来后,满腹的纠结。

以上都是玩笑话。

现在我要退休回家了。

回顾我在单位这些年的表现,真还不好用一两个惯用的成语定论。这么说吧,自觉大部分时间还能作为集体的一份子:犹如一截萝卜半棵白菜,陪了肉片鱼段,过油入味装盘上桌。胃口好的食客眼力也好,一定会把菜帮子和长出筋的萝卜挑出来。领班经理连声道歉,冲着剩菜承诺“持续改进、持续改进”。而后经验反馈频繁发生,促成我自告奋勇转换了角色,为饺子或者包子做馅料。基地餐厅卖的水饺大都受欢迎,其实馅里都掺了上不得席面的青帮老叶(任谁再细心也吃不出来)。这成功的秘诀不在有谁甘愿粉身碎骨,而是我们这些人都加入到了冷鲜肉、嫩韭菜等骨干能手牵头的团队里,集合出击。最后两年岁数略长,常呈春蚕秋蛇之状不便领导驱使,承蒙掌勺大师傅不弃,拿来切丝切片用在烹饪中除腥提味,就是说成了聊胜于无的生姜。水分太多而辛香不足的我难当大任每每临阵退缩,或者恳求师傅加量不加价,而效果依旧不见佳。www.所以现在我一定要退休了。

想象得出,从今往后,每当上班的大巴全都从宿舍区开走,我还坐在床边,成了退潮之后留在沙滩上的鱼虾,或者从木棉树上纷纷败落的红花瓣。换个角度呢,倒是可以想,退休带来的不过是又一段与以往不同的人生嘛。人过半百之后,才可能真切感受到青春易老美人迟暮的无奈,但是女士往往长寿,足见人家有办法有理由跨过由种种无奈引起的不痛快,给我们这半边天以启发。总之是历经潮起潮落之后,不妨去做些不计利禄功名的事。自然规律之下恭敬不如从命,坦然面对自古难全的阴晴圆缺吧。

离别之际,毕竟有些不舍。毕竟没有徐某人告别康桥的气度,所以我要带走一些与“云彩”相类的东西。计有海边咸味与潮气的晚风、窗外小鸟自顾自起劲的鸣叫、坐在办公卡位与同事们指点江山的快意和躺在滨海花园27 栋311 那张硬板床上的舒坦劲儿。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在2008 年冬,几个小青年同事悄悄为我办了生日聚会。落座鹿鸣轩的三楼,取来订购的大蛋糕,大伙儿郑重其事地等着我许愿。蜡烛光混合着诚心善意的温馨与鸳鸯火锅荤腥麻辣的香气,在房间里舞动,我不知所措,泪水充满了双眼。

最后一件呢,是我要去山边采一束含羞草,送给钢琴课的学友——邻居五岁的小女孩。我得告诉她,大亚湾畔有一座大花园,那里的大海像绿宝石色的大果冻,林中有仙女一样翩翩起舞的白鹭鸟,叔叔阿姨们在那里点亮万家灯火,小心地擦掉烛台边散落的每一点烟尘飞灰。

这句话说给小孩子听,没问题吧!我略有犹豫,但愿无需再向我可敬可爱的同事工友们拜托。

篇五: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冲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 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前两天问我的一个销售,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2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虽然他们仍然不好对付,但是他们没有耐性,没有容人的度量,更没有清晰长远的目光。就像一只愤怒的斗牛,虽然猛烈,最终是会败的,而赢得复赛的人则象斗牛士一样,不急不躁,跟随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最终的决赛来了,说实话我自己都还没有赢得决赛,因此对于决赛的决胜因素也只能凭自己的猜测而已,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第五篇:退休感言

退休感言

2013年7月29日,今天是我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是我一生工作中让我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的工作特紧张,因为天气原因突然导致有事故发生,我在紧张中顺利将事故点切除,确保供电的正常运行。次日早晨我将工作移交给下一个班,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为之服务二十九年的工作舞台,明天我的走进退休后的新生活、新天地。

人在离别时的心情,总是有些格外的纠结,望着美丽花园式的宾馆,优美的环境,绿色的草坪,天然的氧吧,还有这蔚蓝色的大海,真的让我感到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那种从没有的依恋和留恋的感觉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回想自己二十九年的工作生涯,心中无比的欣慰,无比的自豪,服务一生,幸福一生。我的青春已飞扬,我的人生已无悔。

我久久的思索着,退休就意味着你离开了工作岗位,我的工作路已经走完了,但是我的生活路还很长,我要在我人生的第二起跑线上,一切重新开始重头再来,离开了工作舞台转换到退休生活舞台,这个角色的转换不是一个心态就能解决的,我更希望自己能在另一个舞台快乐的起舞。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快乐,在自己生命的有限的时间里,将生活的快乐无限的扩大,让自己的心态永远年轻,视野永远放在时尚的最前沿,思想永远与时俱进,思维永远活跃于灵敏,这就是我今后生活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再见了让我为之奋斗的**宾馆,再见了和我共同合作的同事们。

日期2013.7.29

心情一般

天气晴

下载刘锦信局长退休感言[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刘锦信局长退休感言[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退休感言

    退 休 感 言自然法则,亘古不变。 然而退休一刻,难免思绪万千。 回首望,几十年风雨匆匆掠过, 几十本工作日记墨痕斑斑。 我仍喜欢那间简陋的办公室, 我已习惯那群熟悉的身影奔波在......

    退休感言

    发言稿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退休举办了这么隆重的欢送会,感谢同事们百忙之中来参加这个会,为此我非常感动。“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

    退休感言

    退休感言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美在她的风景,美在她的意蕴,美在她的空旷与豁达。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走完了人生最宝贵、最灿烂、最富有活力的阶段,即将退休。这就意味着和自己热......

    退休感言

    退休感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37年,弹指一挥间,就是退休了。我就要离开我为了奋斗,为之感动为之自豪的教育事业。真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中,就在这即将离开我的工件岗位的时间......

    退休感言

    退休感言 ————在退休欢送会上的发言 各位同事: 今天在这里,心情异常复杂,真正体验了到了什么叫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轮甲子弹指一挥间,伴随着一种即将离群的孤雁独自飞......

    退休感言稿

    退休感言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是我工作的终点,明天是我将踏上晚年生活的新起点。 我从一九七七年七月任教,工龄**年。漫漫**年,弹指一挥间。在这**年中,我执教3......

    退休感言

    关于退休感言 关于退休感言1 将退休的职工,在单位里往往格外地被尊重,这种感觉让人心旷神怡,格外的好,有点像肉鸡,在场房喂得差不多了,放养到农家乐院子里,号称“走地鸡”,被卖给城......

    退休信

    退休申请书 尊敬的领导: 本人XXXXXX,男,1949年X月XX日出生,于1982年起,在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十四大队清真寺担任阿訇一职。工作期间多次积极参加自治区以及县市级组织的进修班,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