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摩东北师大附中实验小学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
观摩东北师大附中实验小学集体备课的心得体会
榆树市第四小学李春红
2016年4月19日,我有幸观摩了东北师大附中实验小学(首地校区)举行的《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的集体备课过程的汇报交流活动。
师大附中实验小学的集体备课流程是:主备者先提出备课时本节课的难点,在备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同组的观察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观察,集中研讨,集中反馈,主备者列举试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组教师提出解决方案。这次集体备课研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集体备课是在教师的集体智慧下,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弥补备课者在备课中的不足,以提高备课者的教学效率,促进备课者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整个备课研讨过程中,气氛热烈,全体教师都从学习者特点,专业理念方面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说师大附中实验小学的集体备课是全体老师教学经验的交流,教学理念的交换,教学思想的交锋。
纵观这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交流性
东北师大附中实验小学的这次研讨活动,并不是流于形式,在研讨互动中全体教师都参与其中,每位同组教师都能够根据主备者在第一次和第二次试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帮助备课者制定解决方案,在同一问题出现不同想法的时候,大家能够热烈讨论,真正实现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合作探究,拓宽了备课者思考的广度和宽度。
二、连续性
本次集体备课并不是单纯的新授课课前备课和导课,而是在备课者第一次试讲和第二次试讲基础之上进行的,划定备课任务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同时,照顾到各年龄段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授课者在集体备课时也阐述出本班的特殊性,借助集体智慧解决这一难题,为备课者打造一节精品研磨课。
三、科研性
本次集体备课激发教师科研的激情,使教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也可以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探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单个教师难以尽快适应,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面了解和解析课本内容,只有大家一起钻研课本,才能适应课本改革的要求。在这种备课模式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
观摩本次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们学校每周都有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阅读了教学内容,脑子里面就会形成教学目的和教学难道和重点,而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来说,要想看完教学内容就达到能设定教学目的、重点、确定难点是有难度的,一般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候,都是按照教参要求点到为止,但是为了让集体备课能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不再流于形式,我们要先找个时间梳理教材,再抛开教案,根据教学参考书要求,根据任教班级实际情况,定出该教学内容每一课时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最后授课者才开始备课、说课、同组的老师们提出修改意见,讨论后授课者再综合大家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到自己班里上课,如果时间允许,同组教师可以相互之间听课、评课再进行研讨,从观察者的角度提出每节课的不足之处,这种集体备课环节能更好地帮助年轻老师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更大的提高。
集体备课我们都很熟悉,但像今天师大附中实验小学的这种备课模式却是第一次见。什么时候我们的集体备课不再流于形式,什么时候集体备课真正的为教学服务,什么时候集体备课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我期待着---“三人行,必有吾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如此,备课如此,新课改亦是如此。
第二篇:集体备课观摩心得
集体备课观摩心得
李成华
8月26日下午,我校举行了小学数学打造高效课堂集体备课观摩会,有幸观摩了四年典型备课组的一节集体备课。这次观摩会对我触动很大,下面就把观摩过程和自己不太成熟的想法提出来与大家讨论一下。
一、观摩过程
8月26日下午第七节课,观摩了由韩秀芳、王晓娟、张薇三位老师的集体备课《积的变化规律》。主备人王晓娟组织教师分环节讨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具、学具、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他们无话不说、各抒己见,讨论的非常细致、热烈。他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和谐、非常融洽的集体备课氛围。
二、心得体会
集体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人备课中的不足,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我们要把让它成为我们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能通过这种途径切实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从而达到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集体备课在我们教学当中如若落到了实处,收效将是非常大的,如何将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将是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觉得集体备课若要有实效,首先应该具备的一点应该是备课组老师彼此间的信任与坦诚。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私心,但假若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毫无保留的拿出来,那么,每位教师都会有巨大的收益,比较自己的个人想法和大家的集思广益,其实每位老师都从中受益了。若都能做到真诚地将自己的经验与教训都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每位老师的思想就由一种经验变成了几种经验。
其次,每次集体备课都确定一个主题,在集体备课前将主题确定,告诉每位老师,提前将自己的发言材料准备好。在每次的集体备课中都确定一位主备人,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时数,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初步形成教学设计预案,最后备课组长总结,主备人要对议课、说课活动作详细记录。其他的老师们也应该有书面的发言讲话材料。我总觉得,脑海中的思想就算自己觉得已经很成熟了,但要将它说出来,要说的有条理有重点还是需要一个整理的阶段,将它写成书面的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次,在每次集体备课时,我觉得还应该回馈一下前次集体备课的主题,反馈一下实际的教学效果。这样,及时研讨再及时回馈形成完整的教学流程,这样才能有好的收获。
集体备课,在办公室其实随时都能进行,我美其名曰为“聊天式”集体备课,我觉得大家可以建立一个集体备课用的笔记本,将自己的发言材料和每次的活动过程都记录下来,甚至在办公室中老师们相互的自由的切磋也可以记录下来,这样,我觉得效果会更好些。当然,这种笔记完全可以用教学反思的形式进行记录。
第三篇:观摩集体备课感受
观摩集体备课感受
在阳光凯瑞观摩了区教研室组织的集体备课展示及听评课活动,收获颇多,思考颇多,下面谈几点自己对于集体备课的认识和体会:
何谓集体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大家一起来备课。在新课改中,它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推崇和喜爱。集体备课从它的过程和结果上来看,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它可以使教师们在沟通、交流、研究、讨论中,对教案进行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使教案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和更加完美;它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的传帮带的功能,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教师们整体的业务水平;同时它也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惰性、片面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集体备课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引发了一些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其思维指向存在误差,对其功能定位存在偏差,对其目标和任务的认识不明确。要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就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
一、和而不同:集体备课的理性思维指向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受到自己的经验背景、生活阅历、文化基础和独特感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可能形成统一的理解,也就不需要统一的备课模式。因此,集体备课单单研究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研究教学对象的先前经验,发挥教师的自身能动性,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
我们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把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研究和分析各类教材、确定教学整体目标以及找寻普遍的教学规律等方面进行相对的统一,而在具体的教学方法、方式上,则不宜强求统一。我们应该将“和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切勿使自己的思想完全被别人俘虏。
二、解决问题:集体备课的理性功能定位
利用大家的力量来设计教案,这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课堂教学不能照搬理论体系或教学体系,而要求教育者必须在通晓理论体系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力求把学生感兴趣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人点,引导学生介入、思考和探讨问题。同时对新的理论成果和学术观点进行实证分析和逻辑论证。
我们知道,教案一般都由一些基本的目标要素、教学流程和方法手段构成。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只是定位在设计教案,就容易使教师只关注教案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忽视自己的存在。最终导致集体备课求同而略异,丧失针对性,缺少特殊性,流于形式。集体备课的功能如果是定位在研讨问题,就有利于教师在设计教案的基础上开展自我反思,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就有利于紧扣教学的需要,抓住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释疑解惑;就有利于避免备课中照搬照抄的现象,使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在交流中获得共识,在争鸣中深化认识,在参与中提升水平,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三、共同进步:集体备课的互助合作内涵
新课程改革要求大力开展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作用。当前,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然而,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太多强调以老带新,注重老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其基本模式是,先中心发言人发言,然后其他教师做补充。大多情况下,中心发言内容是在老教师的引领下拟订的,补充发言的也大多是老教师。他们或予以总结,或进行修正,或做出补充。而年轻教师基本上是听,很少参与其中。这种备课形式虽然利于发挥老教师的专业引导作用,有利于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进程,但不利于发挥备课组所有成员的积极性以及传播新理念、新方法。
我们应该紧紧抓住集体备课的互助合作的内涵,在实践中更加注意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可以诉说困惑、提出问题、展示案例、阐释设想,在各抒己见、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产生灵感,达成共识,升华认识。这样,集体备课就从过去的以老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在平等基础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不仅可以用老教师的知识经验弥补新教师的缺陷不足,而且还可以用新教师的新理念和新观点撞击老教师的旧思想、旧模式。这样,集体备课就真正实现了新老教师的同伴互助、资源共享的共同发展目标。
四、个性发展:集体备课的学生本位价值
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学较多的着眼于教育的外部功能,把社会需求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教学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种思想反映在集体备课上就是注重“统一”,希望以“统一”来促进学生“同步发展”。诚然,教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但应该看到社会发展也是为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而服务的。因而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必须坚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经验的生成过程。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各有差异,因而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不应是让学生“齐步发展”,而应该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要反对模式化,倡导个性化;反对整齐划一,提倡丰富多样。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设计有特色的个性化方案,使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体验、感悟、思考和探究中领会知识、理解文本、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把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态系统”。
五、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的科学任务追求
在教学一线,许多学校和老师在旧的观念和思维定势的影响下,仍然坚持备课组的主要任务是写教案,这样一方面使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缺乏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良好的展示平台,另一方面也使集体备课的教研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实际上是低估了教师智慧的力量,也是一定程度上的浪费。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对集体备课的任务和重心进行调整,不仅要使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融为一体,而且要把重点从过去的备课转向教育科学研究。以课题研究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完善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结构和体系,要做到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的常规化、经常化,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座平台。
第四篇:双流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双流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在于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同时,通过备课组的活动,可以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制度:
一、备课操作程序
集体备课一般按照这种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自主备课→课堂实践→课后反思
1.个人初备
(1)个人初备时,教师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结合我校15151课堂导学模式,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六点”即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训练点、易错点、拓展点。每位教师都要提前深入钻研教材,同时,教师还要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2)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共享资源。
(3)初备时教师要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4)注意超前一周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本周的教案备查。
2.集体研讨
(1)整体备课,纵横联系,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地写出学期的计划,并制定好单元备课计划。
(2)中心发言
每次集体备课要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对中心发言人的选择,不能老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要尽量指导青年教师胜任中心发言人工作,使得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中心发言人应认真梳理和分析下一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逐一细化,应认真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流程,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细节,特别是新知识点的导入、教学重难点的深化和复习、小结、教具使用、习题设计、作业布置、课堂拓展等,要体现创新性、可操作性。中心发言人应提前写好集体研讨内容的分析材料和详细的教案。
(3)教师认真倾听中心发言人的教材分析后,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和教学设计中的疑问,研讨中人人都要发言,发言要有深度,能启迪全组教师。
(4)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3、完善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集体备课后教师根据研讨成果以及班级学情和教师特长撰写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设计,避免教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4、课堂实践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5、课后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课后反思,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授课后根据实际情况和预设情况进行比较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教研组长要组织反思交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集体备课时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
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建立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气氛。备课组老师会受相互之间的工作热情所影响,对每一阶段的工作,教师既要合理分工,又要明确责任,相互合作。
2、整体意识 第一次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计划,甚至,有可能的话,制定整个学年的计划;同时,要主意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果关系。集体备课活动有时可能会因为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教研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内容的系统性、连续性。
3、超前意识
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以便教师在课堂上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制定好整体计划的情况下,最好能提前一、二个单元的课。
4.反思意识
教师应重视通过教学行为研究来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进行评判性反思、研究、总结而得出的材料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续教学积累经验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开化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开化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缩小平衡班级之间的教学差距,要求每个备课组必须进行集体备课。现将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规定如下:
一、集体备课组安排
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组织开展。
二、集体备课时间和内容
1、集体备课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活动时间为一周一次,开展“一课、一评、一思、一得”教学研讨活动,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
2、内容为学习领会整个学期,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集体讨论教学设计。
三、集体备课形式
1、各年级(学科)组集体讨论,集体设计教案。
2、主备教师作备课的中心发言,其他教师事先钻研好教材作好准备,备课时抓住“七备”,备课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四、集体备课的要求
1、各备课组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方向,教学编排,教学时间,制订好集体备课计划。
2、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抓一点,析深刻,论透彻”的教学模式。按照“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的精神开展活动。
3、备课组长要按照规定的时间,组织本备课组的全体教师,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不得迟到或缺备。若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进行集体备课,必须提前到教导处书面请假,并安排好补备时间。备课组成员若因事不能参加集体备课,必须先向组长请假,再到教导处请假。
4、每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主备人,主备人必须提前将集体备课的内容作好准备,在备课时将教案和学案(草案)提交备课组进行讨论。主备人要说明一节课设计思路,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突破的方法和措施,学习方法,设计思路,学案使用方法等,经全体集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修改后才能正式使用。
5、集体备课必须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七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备习题(作业)、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练习测试)。
6、集体备课期间,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保证集体备课的质量。
7、集体备课结束前,备课组长要将下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主备人确定好,以便提前作好准备。
8、集体备课时,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或委托组员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