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
解危渡困期间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
党支部是煤矿企业最基层的党组织,是党委各项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者,是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党支部对员工具有政治思想引导作用,组织协调作用和服务指导作用,在煤矿的长期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面临困难时期我们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呢?
一是积极发挥党组织在安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集中上岗安全检查,将现场的安全隐患排除。组织党员干部和本段队排查出的安全重点人和进行“一带一”结对子,在现场生产过程中随时随地的进行安全包保。组织段队完成公司和矿开展的各项党员安全活动,有效的发挥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是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向导”作用。基层党组织参与段队生产经营等问题的决策,用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引导决策,能够使段队生产经营的方向与党委和矿的目标合拍。积极宣传党委的重要决定,占领工人思想的“高地”,保证段队全员和党委的思想做到高度统一,避免外界的不稳定因素在工人当中流传,产生恶劣影响。定期组织本单位开展党员干部谈心活动,及时有效的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有困难早解决。
三是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参谋”作用。目前段队党支部书记的素质在思想觉悟和工作态度上,照比为生产干部要高一些,如综掘的书记高占鹏、501段的书记马学会等等,在段队的安全管理、生产经营方面都能够很好的为段队行政干部出谋划策,达到思想指引行动的效果。段长和工人出现问题,不好解决的时候,书记可以出面协调解决,化解矛盾,促进段队工作的正常有序。
四是积极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加强党内监督工作,使党员干部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保护职工群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这也是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目前,井下检查比较频繁,段队为了沟通,容易犯抽取工人工资的错误,党支部时刻监督,保证工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使工人保持高涨的工作情绪。
五是积极发挥党组织“凝心”作用。组织开展“三个三”活动。即“三谈”、“三讲”、“三讨论”,“三谈”即谈安全生产与解危渡困的关系、深化改革与解危渡困的关系和强化管理与解危渡困的关系,阐述安全、改革、管理与解危渡困之间的内在联系。“三讲”,即讲正视困难,应对危机;讲强化管理,深挖内潜;讲立足岗位,苦练内功。“三讨论”,即讨论“企业困境,我们应该怎么看”,讨论“企业危困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讨论“作为企业主人面对当前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干”。
目前段队党支部书记具体的工作
一、党建方面:
1、每月召开一次支部大会,总结上月支部工作,安排本月工作。找出优缺点,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要求。
2、每月召开一次党风廉政会议,学习并传达纪委下发的文件精神,总结廉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制定好工资分配方案,解决好员工最敏感的话题。
3、每月召开一次针对性廉政教育,对本单位的廉洁从政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及存在的原因。
4、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并有记录。
5、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分析工作中的不足,找出原因,及时整改。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培养、考察情况。
6、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每名党员在工作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总结。
7、每季度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考核情况写实,并找出优缺点。
8、每月组织好支部党员上岗活动。
9、每月对“三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10、每月组织支部党员参加总支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一次。
11、每月5日前,做好本单位的文明单位验收准备。
二、安全教育方面:
1、每月1日前将下月员工培训教案编写完,并找相关领导签字。
2、每周开展一次形势任务教育、安全教育、思想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
3、每月20号前做好五级培训迎检工作,并对员工学习笔记签字检查,对员工考问记录汇总,填写安全大课记录,区领导考问记录汇总,听课笔记填写,填写员工培训档案,学习笔记更换编号,段队室内卫生,编写本月五级培训工作总结。
4、每季度召开一次员工思想分析会议,找出员工思想变化情况,产生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5、每月10日前到培训站对段队员工的学习情况,转入转出情况进行核对,并排好员工下月培训学习计划,如有变动还要提前填写员工培训基础表和分工表。
三、其他方面:
1、每月召开一次段队工作会议,总结上一个月工作情况,制定本月工资分配方案。
2、每月末召开一次员工安全岗位责任制考核例会,对员工“三违”习惯性违章进行总结分析并安排下月工作。
3、每月月末召开一次员工自主管理、优秀班组长考评与申报情况,会议选出优秀的班组长和自主管理之星。
4、每月对自主管理台账进行汇总签字,记录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5、每月要参加矿区组织的各项会议,如临时安全大课、月份工作会议、党员干部夜校、生产会、培训会、参加大团交代会、安全会、调研会。
6、日常对员工家访,贫困员工情况的了解,东西小屯员工的住房维修,员工劳动保护领取和发放,员工出勤稳定等工作。
7、对员工出现“三违”谈心帮教工作。
8、配合段长抓好安全管理、质量达标,生产任务完成等工作。
9、开展员工循环梯进式行为养成活动。
10、做好节假日防火、防盗工作。
第二篇:如何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
如何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
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只有每一个社区都是和谐的,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的灵魂和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作用。
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创造和谐的管理体制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和谐社区建设赋予了社区党建新内涵和新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把建设和谐社区与加强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切实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要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配齐配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注重从机关单位选派一批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干部到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兼职或任职。要积极扩大社区党组织的覆盖面,把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范畴,按照“简便灵活、方便管理”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逐步建立纵横延伸、条块结合、全员覆盖的区域组织网络,真正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二是创新社区党的工作管理模式。要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模式,把直接领导、双重领导和多方协调等领导方式结合起来,将各种组织和各方面力量整合到社区党组织周围,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协调机制。社区党组织要进一步整合社区管理资源,完善社区管理体系,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团体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管理新格局。特别要明确协调议事机构的规则、工作内容和程序,充分发挥其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组织和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造和谐的干群关系
建设和谐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群众,依靠的力量是群众,和谐的源泉也在群众。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区中,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扎根社区,奉献社区,做服务群众的表率,做社区建设的标兵。社区党组织要把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切实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要努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档次。在服务内容上,要努力做到由单一的物质性服务向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转变;在服务性质上,由纯粹的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向为群众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条件、提供舞台转变。社区广大党员要发扬中华民族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主动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营造和衷共济、和睦友善的良好氛围,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发展、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正确导向作用,营造和谐的思想氛围
社区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灵魂。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导向,以必要的文化设施为前提,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为手段,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大力加强社区先进文化建设,有效发挥先进文化满足社区群众精神需求、陶冶情操、凝聚人心的良好功能,从而实现社区群众精神和文化的和谐。社区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社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阵地。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题教育,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大力倡导热爱社区、热心公益、扶贫帮困的道德风尚,在全社区形成积极向上、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思想意识领域和社会舆论上的导向
作用,繁荣社区文化,以先进的社区文化教育人,引导形成健康的道德风尚;以先进的社区文化陶冶人,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先进的社区文化凝聚人,引导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作者曾庆炎 系中共永州市委书记)
第三篇: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范文
基层党组织是党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最直接的机构,是联系老百姓和决策者的桥梁、化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直接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之中,担负着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基层党组织在党的建设中地位作用、职能定位、核心任务,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各项主张贯彻落实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服务队伍的重要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充分发挥贯彻执行作用;
基层党组织的执行能力,是基层党组织完成任务的水平与任务的体现。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执行的意识,通过制度保障,完善薄弱环节,才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执行能力,要想将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成为我们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保障,应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的组织执政能力,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包括科学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在整治理论学习和当代的新知识和等先进的文化,同时还要将执行能力的提升与考核用人机制相结合,将执行能力的落实纳入到领导干部的考核中去,从而建设即能决策,更能执行的基层干部;二是转变工作方法,转变工作理念,改变工作中存在的缺乏计划性、问题找不准,关键抓不住,从而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成了抛皮球,抛到哪,干到哪;三是以积极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执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以基层实际情况为基础,将上级精神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创新要立足于实践、大胆剖析、努力找出解决方法,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各项工作。
二、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引导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正确的整治方向始终是党建工作的灵魂所系,党的科学理论的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达贯彻、党的优良作风的传承最终都要通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来实现。这就要我们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教育引导作用,一是健全教育体制,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养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党员参加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目标和学习计划,做到有组织、有目标、有布置、有考核、有评比、有表彰;二是转变教育方式和内容,拓宽教育培训思路,探索新的教育途径。以需求为导向,采取灵活形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如考察式培训、拓展是教育等多手段、多形式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组织凝聚作用;
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对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发挥组织的凝聚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党建工作活动载体,坚持典型带动、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激励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学赶先进,大力培育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的基层文化。要尊重党员的主题地位,积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民主决策、文化活动等普遍关注的问题上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充分调动党员关心和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帮扶、关怀制度,关心党员成长进步、解决党员的实际困难,让大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切身投入党组织建设。
四、充分发挥桥梁带头作用;
基层党员,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沟通的第一线,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层支柱,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接执行着。因此,只有事事在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把党的温暖切实送到群众手中。一是注重党员自身思想建设。始终把提高党员自身思想整治素质放在首位,全面学习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牢固树立“为公”、“为民”的思想,才能正确处理好党员和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移、利为民所谋。二是在实践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员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踏踏实实,认真完成任务,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等方面做出表率,为群众树立好的工作和生活榜样。
五、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加强纪律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行使、保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对单位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重要的监督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旗帜鲜明的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对下级、对同事、乃至上级都要敢于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强对党员的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对党员日常性监督,对党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常多谈心、常警钟提醒,督促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违纪案件发生,最大限度的提升党员队伍的公信形象。
第四篇:发挥中小学党组织作用
发挥中小学党组织作用
中小学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工作,对于全面提升教职工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推进各项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党务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深刻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创造性推动教育的改革发展。并将学习内容延伸到《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延伸到新课改等教育理论,拓展学习空间,使学习教育更具意义。把先进性教育作为学校党组织工作的主题常抓不懈,加强学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党务干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习培训、岗位交流、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
在干部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上,党支部要起主导作用。“党管干部”是党的干部工作的基本原则。干部队伍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一流的教育源于一流的师资。党支部应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和考评关,对不合格者要加强培训教育,实施教师师德师风再教育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上,党支部要起重要作用。学校党支部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学校党组织能否把握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各种矛盾,是学校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础。党组织一定要站在学校全局的角度、发展的角度关注这些矛盾的存在,研究这些矛盾运动。在关注、研究的过程中,与校行政共同选好化解、解决、转移这些矛盾的方法,推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党的组织只有在参与完成矛盾化解、解决、转移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体现核心作用的发挥,实现党组织的有为、有位。
凝聚各方力量,促进学校发展。党组织要把建设和谐学校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与支持,下大功夫,花大气力,调动学校各方力量为此做出贡献。要借助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整合党、政、工三方力量,扩大党组织功能。学校党组织对下一级党组织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要给予必要的要求和指导,使学校的基层党组织主动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帮助群众、服务群众,推动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积极开展工作,组织各项活动,活跃学校文化氛围,融洽干群关系,切实做到凝聚各方力量,支持学校工作,促进学校发展。加强全市中小学党组织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确定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基本原则,紧密结合中小学自身的实际,认真查找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党员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五篇: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努力构建和谐后勤
夏建潮
(武汉大学 后勤服务集团 湖北 武汉 430072)
[ 作者简介 ] 夏建潮(1954—),男,安徽利辛人,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党委书记,多年从事高校后勤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
[ 摘要 ] 建设“和谐后勤”是后勤党组织新时期的中心工作。本文通过对影响后勤和谐的因素的分析,同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设“和谐后勤”的具体工作思路:以发展奠定和谐的基础,以团结营造良好的氛围打造和谐的前提,以优秀的后勤文化为灵魂提供和谐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 和谐后勤
发展
团结
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围绕着中心工作进行的管理和后勤服务是不可缺少的保障。因此,学校的发展是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诸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方面和谐发展构成了校园和谐的基础,研究和谐校园建设就不能不研究和谐后勤建设,研究和谐后勤就不能不研究后勤的现状,不能不研究学校后勤服务主体——后勤集团的现状。
一、“和谐后勤”与现状
高校后勤是一个繁杂的体系,后勤服务与师生员工利益息息相关,在服务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也最为直接,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后勤仍然是学校矛盾的“高发区”。
(一)后勤服务现状与师生期待之间的差距是影响和谐的主要因素 后勤集团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宗旨不变的原则”,近两年来学校领导又提出了“办师生满意的后勤”。“办师生满意的后勤”既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既反映了后勤“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又为“和谐后勤”提供了一个检验标准。“满意”就是“和谐”,“不满意”就是“不和谐”。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几年来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离师生对我们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师生满意度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不满意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时代在前进,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师生对于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后勤自身基础薄弱,硬件较差,员工缺乏危机感,竞争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也有待提高。高校的特殊环境使校内服务业相对封闭,同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相比,高校不仅要遵守市场规律,而且要遵守教育规律。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统筹各方利益的平衡点。
(二)新形势下后勤职工的思想状况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对建设和谐后勤的影响
我校后勤队伍整体情况是好的,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后勤工作,在后勤改革的大潮中能勇于探索、顾全大局,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各种社会思潮也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他们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形式、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后勤服务理念模糊、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减弱等。
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化,长期潜伏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人的问题是制约后勤改革的瓶颈。一方面富余人员 妥善安排,另一方面懂技术有专长的人员缺乏;一方面老人的老问题如职级、职员制和职称问题难以与学校其他单位同步,另一方面新人新办法的薪酬体系、社会保险等问题难以解决。
改革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给后勤带来了活力,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行业打破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学校发钱、后勤干活、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调动了后勤员工积极性,也形成了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团体,使不同运行方式之间的职工收入出现差距,出现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利益维护。
因为改革的需要,学校各单位有相当一批人员分流到后勤工作岗位,这部分人在原来工作岗位上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为时代的发展,岗位要求的变化而来到后勤,也带来了岗位荣誉感的落差和对后勤工作岗位适应性等问题。
随着后勤用工制度的变革,社会用工逐渐成为集团用工的主体,他们在后勤工作中干最累最苦的工作,而地位和待遇又最低,与学校的正式职工之间工作量与收入的差距,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有关制度的不完善劳动保险等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他们对学校后勤工作难以形成认同感。
(三)后勤改革何去何从,后勤队伍亟待思想上的和谐
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期,比前几年急风骤雨似的改革相对平静了许多。在平静之中后勤人也开始了对前一阶段后勤改革的反思,对于如何看待前一阶段的改革,如何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对后勤下步改革路径的探索和如何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等需有一个通过争辩、探讨,达到统一的过程。诚如《‘后勤部长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所说:“前期后勤改革中出现和积累的问题,还未能很好地解决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空喊加大力度,就会陷入盲目性,甚至可能走向事物的反面”。
二、发挥党组织优势以建立和谐后勤为中心统领集团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按照“决定”的要求,集团党委应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工作优势,把和谐后勤建设作为统领集团全局的工作抓紧、抓实。
(一)发展是建设“和谐后勤”的首要前提
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归根到底是一个发展不够、经济实力不强的问题。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发展求和谐。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是不可能实现和谐后勤的,没有发展师生满意的后勤,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和谐后勤应是发展的后勤。
在发展问题上,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在学校,服务对象是师生,服务的目的是保障教学科研等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在发展中要做到以师生利益为根本,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师生的满意为标准。具体到集团工作上讲就是要做到切实把工作主要精力和有限的财力放到师生生活后勤上来,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夯实我们的基础;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层,放到做实事上来,为一线工作排忧解难;切实把服务水平的提高作为立团之本,注重细节,推广标准化,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价格体系和服务评价体系。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事关学生基本生活保障的服务方面,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引进企业化管理与产值、利润指标的关系。把后勤服务的理念从“保障”的局面提升到“和谐”和“育人”的层面。
(二)团结是建设“和谐后勤”的坚实基础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广大后勤干部职工要讲团结、顾大局,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和公共关系,齐心协力把后勤服务工作做好。
首先是集团领导班子要和谐,才能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集团班子成员都各有分工、由于大家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以及能力水平上的差异,难免在工作上会产生一些错位。我们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工作中做到职能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责任上分,决策上合,所谓分工不分家;树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台的良好氛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立一支高素质是管理人员队伍,是集团党委的一项重要的职责,也是构建和谐后勤的组织保证。对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是要营造一个使人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环境,坚持任人为贤和五湖四海的原则,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二是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培养与教育,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三是正确评价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宽容待人,特别是在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分清是思想品德问题还是工作能力问题,是违法乱纪还是工作失误。在保护积极性的同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帮助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能以饱满的热情、愉快的心情去努力工作。
活跃在一线后勤岗位上的,大部分是社会用工,他们已成为后勤用工的主体,这是后勤改革的必然趋势,他们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和谐后勤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真正从实处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在政治待遇方面,积极鼓励他们要求上进,对流动党员、团员加强管理,完善党组织、团组织组织并正常开展活动,把思想教育工作引进社会用工的管理中来,给予更多的情感关注、多沟通、多交流。近两年来,集团党委在学校组织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在社会用工为主体的企业内建立党团和工会组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生活上,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要重视他们的成长,在坚持岗位成材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学习机会;要完善能够体现人才价值的薪酬体系,增添后勤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和谐后勤同样需要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服务型工作,具有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性和共时性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最为直接,服务过程中和谐的体现最为敏锐,任何一项服务过程不仅是满足服务对象物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服务使服务对象感受到尊重和愉悦的心理满足。我们的工作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有些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或质量问题,很多矛盾源于相互沟通不够,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缺乏信任。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制定了《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关于建立沟通机制的办法(试行)》,规范了集团与学校领导之间、集团与兄弟单位之间、集团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使沟通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制度,常抓不懈。2005年集团组建的“学者服务中心”便是沟通机制的成功实践的范例。一年多来,中心坚持在加强与服务对象沟通,为他们提供了近百次的服务工作,在服务过程中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得到服务对象的充分肯定。人还是这些人,事还是这些事。我们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种方式,结果就不一样。倘若被服务者是一个学生,接受了一次高质量的服务,这种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将使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中学会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工作,这就是服务育人的本来意义,也是服务工作的最高境界。
(三)优秀的后勤文化是建设“和谐后勤”的不竭动力
优秀的后勤文化是“和谐后勤”的灵魂所在。集团党委几年来一直地在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上努力不辍,用先进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从而奠定和谐的精神基础,推出和谐后勤发展。
后勤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始。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带来了形形色色的冲击,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后勤工作“三服务、三育人”的宗旨不能放弃。我们多年来一直在采用多种形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集团内弘扬正气,形成一个催人向上的好环境,注意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服务标兵的先进事迹感染人、教育人。我们每年开展一次后勤服务标兵的评选工作,推出了唐万莲、胡常春这样的好同志;每两年评选一次优秀共产党员,今年闸继红同志又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青年和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
建设“和谐后勤”要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善于在具体、琐碎、平凡的工作中实现和谐。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建设“和谐后勤”将会缺少思想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时指出:“民主法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全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和谐后勤建设中存在着许多利益的调整。这些都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我们应极力克服原来工作方式中的那些做法、套话、官话、废话,而是正视问题,把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向员工讲清楚、坦诚相待,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他们的处境和难处,努力化解矛盾,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制度建设是后勤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我们坚持了民主制团的原则,集团在05年召开首届职代会的基础上,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例会的制度,让职工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了解决策的过程,并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近期,集团设立了主要领导人接待日工作制度,引导师生、职工以合理的途径表达意见和建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小道消息漫天飞”的不良风气,从而进一步推进了后勤集团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的形成。
集团工、团组织坚持组织每年的迎春晚会等轻松活泼的文体活动,以此来凝聚人心,增添员工的荣誉感,这也是后勤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为建设“和谐后勤”又多了一层最好的润滑剂和推动力。
“和谐后勤”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一些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学习,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把“和谐后勤”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 参考文献 ]
[1] 关于印发《武汉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的通知,武大党(2000)25号 [2] 顾海良书记在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科学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 [3] 周创兵副校长在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 唐志成,“后勤部长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现实主义,高教后勤研究,2006年第1期
[5] 梧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广西工商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6] 新华日报:把和谐社会建设贯穿“两个率先”全过程,2006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