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

时间:2019-05-12 04:0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

第一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重庆市万州区始终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总体目标,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建设‘500亿万州’主题,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践特色,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平台,建立城市党组织服务农村党组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党组织服务党员新机制,推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构筑城乡支部手拉手共建共融平台,激活组织资源

统筹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建工作的应有之义。针对城市和农村党组织资源脱节的问题,我们以城乡支部手拉手结对共建为切入点,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机制。全区确定了150对城乡党组织手拉手,双方通过联合建组织,以城带乡建班子,城市支援建阵地;城市党员进村体验,农村党员进城学习,城乡党员结对帮扶,开展互动组织生活;延伸城市服务进农村,开展面向村民的政策咨询、技术解答、技能培训等系列服务,使村级阵地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党组织生活更加丰富,日常组织生活制度更加健全,一批项目、资金等流向农村,激活了组织资源。学习实践活动中,城市党组织以城乡支部手拉手为平台,普遍深入结对村,过一次组织生活、搞一场科学发展观宣讲、开一次民情恳谈会、办一批好事实事、交一篇调研报告,城市党员也纷纷沉下去,访民情、问民计、办实事。群众深有感触:手拉手进一步拉近干部和我们的距离,拉出了感情,拉出了友谊。

二、构筑万名党员心连心扶助群众平台,架起党群连心桥

党的先进性要求,党员要做践行科学发展、帮助困难群众的先锋模范。面对万州下岗工人、低保人口、农村贫困人口、移民多的现状,围绕如何让党的关怀暖及这个群体,我们建立了万名党员心连心一对一帮扶群众机制。既注重输血帮扶,送去物资以解燃眉之急;更着眼长远培育造血功能,丢掉帮扶拐杖实现自我发展。从观念上帮,增强致富信心,激发创业热情;从信息上帮,送去致富信息;从技能上帮,帮助培训致富和就业技能;从就业上帮,为无业、失业群众寻找就业岗位;从项目上帮,帮助提供致富项目。尤其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为了深化这一载体形式,更加贴近帮扶群众,我们在全区88个参学单位开展了万名党员献良策活动,上千条致富金点子送入农家。全区3万余名党员与困难群众结为穷亲,帮扶物资510余万元,解决就业岗位2200余个,扶持项目533个,890户困难家庭走上了创业致富路。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在移民攻坚、奥运火炬传递等工作中,党员们从做穷亲的工作入手,入情入理化解群众心结,耐心细致疏导群众情绪,把思想政治工作寓于解决实际困难中,融洽了感情,为移民、改革、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构筑干部群众面对面便民服务平台,改善干群关系

转变机关作风、主动服务群众,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为解决乡镇干部作风机关化、服务群众弱化的问题,我们通过试点探索、总结完善、形成制度,在41个乡镇全面启动干部群众面对面赶场便民服务,以农村自发形成的集市为依托,延伸干部服务平台,设立便民服务岗,定期与群众面对面开展信息咨询,协调处理纠纷,宣讲时事政策,现场、手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后,又将深受群众欢迎的赶场便民服务固化为机制。现在区级领导和部门领导也已经形成制度赶场服务,实现了区、乡(镇)、村三级干部联动,每天都有上百名干部在各个集市赶场服务。我们期望群众赶场做买卖、干部赶场送服务的初衷达到了,群众办事方便了,有诉求能及时找到干部倾诉了,即使没有事情也愿意和干部拉家常了,与干部的感情更加亲近。今年,全区来访批次和人次均比去年下降40%以上。干部们也变坐在机关等群众上门为走出机关围着群众需求转,常常是带着答案赶场、揣着问题返乡,既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又通过群众面对面考问经受了锻炼,增强了干事、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四、构筑党内温暖工程凝心聚力平台,促进党内和谐

聚党心,才能凝民心。万州区7万余名党员中还有近9000余名生产生活相对困难,围绕如何摆脱过节想着、平常忘却的帮扶困惑,2007年4月起,我们着手探索党内人文关怀机制。在广泛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的基础上,创设了党内温暖工程基金,通过党员和党组织捐赠、党费划拨、党建经费注入等渠道募资300余万元,其中两新组织致富思源铭党恩等三次活动募集资金110余万元,实行滚动积累,夯实帮扶基础。重点对为党工作多年的老党员给予生活补助,对因病因灾等致贫的困难党员提供生活救助,对有脱贫愿望和致富技术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党员提供生产资助,对进城务工党员提供务工信息、权益维护等帮助。目前,受到党内温暖工程扶助的党员共8000余名,受助率达90%以上。党内温暖工程的实施,让那些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忠诚于党的老党员感受到组织仍然牵挂着他们;让那些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老来生活困顿的党员体验到为党

工作的价值;让那些因各种原因致贫的党员认识到组织没有抛却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让那些自立自强的贫困党员享受到组织的帮助;让那些流动党员体会到离家离乡不离党。党员们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产生了强烈的政治荣誉感、身份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焕发出新的活力,纷纷参与到社区绿化、政策宣传、巡逻维稳等志愿服务队伍中,组织温暖党员,党员凝聚群众,群众心向组织的氛围日益浓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第二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做好贵州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贵州省民委副主任

刘晖

有机会参加教育部召开到2009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感到十分高兴。这里,我就贵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方面的情况作简单汇报和交流,以求教于各位领导和同志。

一、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基本省情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省份,堪称少数民族语言“富矿”省。语言的多样性决定了贵州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贵州宝贵的人文资源。全省总人口近4000万,其中世居少数民族17个,人口15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在全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和回族转用汉语外,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全省1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以母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其中有500多万以妇女和儿童为主的人不懂汉语,有200多万人只是半懂汉语。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通晓当地主体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

从上世纪50年代新创民族文字诞生后的1957-1958年,贵州陆续开展了苗文(4种)、布依文、侗文和彝文(本民族传统文字)的实验推行工作(期间还在壮族地区推行过壮文)。1959年以后,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曾一度中断。自1981年秋开始,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得到恢复实验推行。推行工作由最初的几个县逐步发展到高峰时的57个县(市、区、特区)。到目前,共开办农村扫盲点6000余个,学员45万余人,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点)1350多个,学生37万余人。加上其他渠道的学习,全省掌握民族文字的人数达100余万人;民族语文课本、读物及报刊杂志近100种,出版发行300余万册(份)。

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省推行民族语文是成功的,是符合贵州实际的,深受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欢迎,对促进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发展民族经济、繁荣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届省委省政府对民族语文工作十分重视。在2008年10月的全省第六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在不通晓汉语的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林树森省长在2008年5月12日 省政府第一次民族工作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使少数民族不但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而且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省民委认真组织学习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既要站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高度认真思考,也要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母语教育与民族教育的规律,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协同配合我省教育主管部门,探讨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及时把省领导关于大力支持“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2008年12月初,根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石宗源同志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主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精神,按照我委的具体分工,语文办提出并上报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石宗源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双语教育工作的初步意见》。

二、2008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我省民族语文工作

一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先后到我省黔东南、铜仁、六盘水、黔南州等州、市、地调研,共走访基层单位和教学点28个。

二是开展了新创民族文字学习使用认同情况内部调研。先后在雷山的陶尧小学、凯里学院、省委党校第38期民干班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多数看法对新创民族文字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主张从民族工作大局上慎重对待新创民族文字。此项调研为民族语文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三是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4月6日 至9日,国家民委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了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省民委党组对学习贯彻国家民委“海南会议”精神十分重视。委主要领导及时听取了会议精神汇报,委主任办公会议认真组织了传达学习,研究了结合省情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二)认真抓好双语文教材、读物、工具书的编译出版工作

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完成了苗语文(川黔滇方言、湘西方言)、布依文、彝文的第三册,苗语文(黔东方言)、侗文的第二册等6本小学双语教材编译工作:。

二是积极与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对2007年所编译5本双语教材进行了审查。经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审读和相关部门审定,4本双语教材获得通过,已交付出版。三是完成了《侗汉常用词典》的编著及出版工作。《侗语成语集》已交付出版。《贾理》等读物的组稿编译正在按计划推进。

(三)加强双语师资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

根据基层对双语师资的实际需要,拟定2008年“双语”师资培训计划,全年共培训双语师资351名。其中与省教育厅合作,在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先后举办了苗(西部方言)汉和彝汉双语师资培训班各一期,共培训学员198人;积极支持与指导基层单位开展双语师资培训,分别在松桃自治县举办了苗文师资培训班;在六盘水,市民宗局与市教育局举办了“布依文师资培训班”;从江县民宗局与县教育局举办了“侗文侗歌”双语文师资培训班。

(四)推进“民族语言环境建设示范区”试点工作

一是配合与指导开展“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各项工作。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民委的示范点,自2006年8月启动以来,工作成效受到了国家民委的肯定。我们继续指导做好2008年的项目论证与监督落实工作。在认真总结其成功经验基础上,经委领导签发,于8月向国家民委上报了《贵州省民委关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情况及2008年工作计划的报告》,积极争取了国家民委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2008年12月上旬,我们对松桃苗族自治县“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与松桃方面共同探讨,在认真总结前两年成绩与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方向,明确了今后从“苗语环境建设示范区”上升为“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区的工作思路,以期通过“双语和谐”的环境建设,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二是借鉴“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经验,针对我省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迫切需要加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现实,结合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需要,初拟了《贵州省“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点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积极与省语委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有我省特色的双语环境示范点建设。

三是逐步选点探索推进“双语和谐”环境示范点建设。在继续指导抓好“松桃双语环境建设示范区”工作的同时,初步选择毕节市的大南山(苗语西部方言-汉语)、榕江县的宰荡村(侗语-汉语)、六枝特区的居都村(仡佬语-汉语)、威宁自治县的板底村(彝语-汉语)4个点,作为2008年启动的“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点。

(五)做好全省双语教学点的管理、指导、督促和扶持工作

2008年6月24日,与省教育厅民教处协同组织召开了双语教学工作座谈会,就我省使用母语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进行了认真研讨。来自教育厅、省民委,有关州、地、县、双语教学点及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省教科所等有关单位的学者和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加座谈会的多数代表认为,立足实际需要开展的双语教学,既是落实民族政策的体现,又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把民族文化进校园与双语教学有机结合,不仅是深化民族地区学校素质教育改革,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传承民族文化,维护祖国统一,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同时,加强对基层双语教学单位工作的支持与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和“自愿自择”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凡基层教学单位自愿开展双语教学,认真给予业务指导和双语教学专项经费的支持。

(六)启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根据中央和我省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划,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关于“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数据库”的目标任务,为保护和抢救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的仡佬族语言和文化,省民委主要领导明确指示民族语言文字办公室将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列入2008工作目标。为了顺利完成此项工作,省民委成立了以包括委领导、省仡佬学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在内的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评审委员会,2008年6月5日召开了仡佬语言数据库建设工程及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课题论证会。

仡佬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之一。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仡佬族58万人口的96.5%居住在贵州境内.仡佬族中会说仡佬语的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万人下降到本世纪初的约6000人,目前估计只有3000人左右。国家语委将其列为国家濒危语言种类,要求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同时仡佬语也是我省唯一一个被国家确认为濒危语言的语种。因此,建立仡佬语数据库,并及时开展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对于仡佬族语言的存史抢救和文化的保护、传承具有重大的意义。

省民委及时开展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受到国家民委、省仡佬学会、语言学界、文化界等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省社科联负责以及贵州日报等新闻单位代表充分肯定《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及仡佬族文化综合研究》对于仡佬族语言的存史抢救和文化的保护、传承的作用。

最近,贵州省仡佬学会在贵州民间发现了一本被称为《九天大濮史录》、初步考证被认为成书于南宋郑清之之手、属于1906年抄本的此书,所记录的仡佬族古代史及其他内容,对仡佬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对夜郎史、贵州古代史、南方民族历史的研究,是珍贵的资料。全书共511页61个细目(含“大元夜郎国邑图”一幅),由线装四卷合订构成,每面竖写双文5列,全书共约6000余字。并列的双文,一列即汉字为黑墨,而另一列即朱砂书写的被认为是仡佬族古文字。专家初步的看法是:被认为是仡佬族古文字的文字符号,是一套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对寻求中国古文字研究的突破,应当具有重要的价值。《九天大濮史录》一书在我省遵义发现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光明日报、中华民族报对此均作了专题报道,引起了省民委高度重视。2009年2月11日下午,我们听取了省仡佬学会及有关学者关于“发现仡佬族古文字”的情况介绍。贵州省民委已向国家有关部委报告,希望引起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权威考证。

(七)认真做好民族语文信息化、规范化等相关工作,继续支持彝文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国际编码申报工作

形成民族语文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调研报告;关于支持做好彝文计算机软件开发及申报国际编码的工作总结;彝文计算机软件项目研究情况汇报材料。

(八)进一步做好跨省区民族语文协作工作

国家民委4月6-9日在海南召开的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座谈会,强调跨省区的民族要建立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协作机构,要求以人口较多、相对集中的省份牵头,有关省份的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参加,不定期地开展组织协调工作。当前,我省民族语文工作涉及协作的基本情况是:

一是苗文湘西方言:我省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与湖南的湘西自治州,一直保持着较密切的民族语文工作联系。近年,我省组织编译出版的双语教材、读物、工具书等,在印量上,基本上也考虑了湘西的需要。此方言的协作组织是否建立,当前可暂不考虑;即使以后要考虑,也在地州一级建立协作组织即可。

二是苗文川黔滇方言。一方面,川黔滇方言的苗文需要与四川、云南商议协作问题。另一方面,川黔滇方言苗族与国外苗族语言一致,但使用着不同的苗文。1997年后,某国基督教人士曾经到过贵州苗族教区考察,他们多次要求派人到这些地方传授国外苗文,但都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强烈反对。目前,贵州境内的苗族群众,还没有人公开学习国外苗文。如何解决川黔滇方言苗文和国外苗文的使用问题,这个工作需境内外苗文机构共同协作研究。

三是关于滇东北次方言新老苗文的使用问题。贵州境内的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主要集中在威宁、赫章一带。滇东北次方言老苗文创制时间较长,推行范围较广,1956年创制和改革后的苗文方案,推行时间较短,大部份苗族群众是支持和拥护推行改革后的苗文方案的,但仍然存在所谓的新“规范苗文”问题。如何解决滇东北次方言新老苗文以及“新规范苗文”的使用问题,我们认为同一次方言必须使用国家帮助改革的拉丁文字,个别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新老苗文并用,逐渐过渡到拉丁苗文;今后向国务院申报滇东北次方言苗族文字为正式使用文字必须是拉丁苗文。我们必须以大局为重,以民族利益为重,从一切有利于民族发展进步的角度来规划民族文字的改革方向。

四是关于侗文协作问题。侗族300百万人口中,近200万在贵州,因此贵州省责无旁贷,应当按照国家民委要求,承担牵头的责任,积极促进黔、湘、桂、鄂等跨省区的侗族语言文字协作机构的早日建立,以便及时开展协作。2008年10月中旬,在省民委召开的纪念侗文创制5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期间,围绕建立跨省区侗文协作组织问题,与广西三江自治县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充分交换了意见。11月中旬,在广西三江自治县举办的纪念侗文创制5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我省与会代表和三省(区)代表就建立跨省区协作组织问题进行了协商,初步形成了一个协作组织方案。有关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

五是关于彝文协作问题。彝文协作是目前各文种运作较为正常的工作,牵头方面是四川。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积极支持、积极参与,按照分工,做好工作。

(九)认真做好民族语文宣传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组织编辑《贵州民族语文工作50年》(暂名)的前期工作。随着苗文和布依文的先后批准试行,1958年12月,侗族文字方案经中央民委[(58)民杨字第795号]批准实验推行。至此,新中国为我省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的母语文字进入了三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时,彝文的规范与使用在新中华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焕发出蓬勃生机。50年来,我省民族文字的试行留下了许多不平凡的印记,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面总结50年来我省开展民族语文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广泛收集对我省民族语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评估民族语文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语文工作的思路创新;也为了记载和反映一代又一代民族工作者特别是老一辈语言学家为民族进步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为此,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贵州民族语文工作50年》一书。围绕入编内容,已发出邀约文稿的函100多件,广泛征集50年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珍贵资料(含图片)。

二是分文种组织和筹备召开了民族文字创制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纪念布依文50周年座谈会于2月26日 举行;纪念侗文5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于10月16日 在贵阳召开;纪念苗文创制50周年座谈会于12月18日 在贵阳召开。

三是组织召开了“纪念国际语言年座谈会”。12月1日,在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组织召开了“纪念国际语言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贵大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的领导和外籍专家学者,贵州民族学院的专家代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研究的代表和新闻界代表。本次座谈会达到了交流对党和国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的理解,沟通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省情,广泛听取有关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等目的。

四是以纪念民族语文工作50年为主题,与贵州民族报联合推出宣传专栏和系列文章,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由于组稿与策划到位,2008年,贵州民族报共编发民族语文专版5个,各类文稿70多篇。此外,省民语办还编辑印发《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简报》23期,更新《贵州民族语文宣传窗》两期。

(十)积极参加有关学术活动

切实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的省际交流与协作。先后派员参加了8月在上海举行的世界翻译大会,参加了9月初国家民委文宣司、中华民族语文翻译局、中国译协民族语文翻译委员会在西藏林芝地区组织召开的第九次全国民族语文翻译暨全国民族译协会长、秘书长工作会议。认真做好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学会管理和参与做好贵州省少数民族翻译协会相关工作。完成了 “贵州省民族语文休息化调查报告”(三万字)。

三、关于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是喜迎建国60周年大庆之年。贵州民族语文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和贵州民族工作的大局,切实把握贵州民族语文工作的省情, 认真贯彻全国民语委系统民族语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保障我省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实事求是,分类指导,慎重稳妥地推进民族语文工作,以多语和谐促进民族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具体工作是:

(一)配合开展民族语言文字立法调研和语言普查工作

一是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和国家民委抓好在我省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立法调研;二是积极配合省人大已经立项的《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立法调研。同时,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我省语言普查的有关工作。

(二)认真抓好“双语和谐”环境建设示范工程

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民委选点在我省松桃自治县开展了“苗族语言环境建设示范区”试点工程。实践证明,语言环境建设是一项涵盖面广、极富弹性、有远大纵深的综合工程,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文字“自愿自择”的学习使用需求与“政府供给”保障的结合点,很适合我省省情。一方面,要遵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学习使用普通话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我省的相关法规,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在“自愿自择”原则下的学习使用母语的需要。

因此,我们拟与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商议,联合推动“双语和谐”(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普通话)环境示范点建设工程。2009年,首先对我省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人口较多的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按每个民族至少一个点,其中苗族按文种至少4个点,逐步开展“双语”环境示范点建设工程,使本民族母语(文字)与汉语普通话双语和谐,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教水平的提高。

(三)积极稳妥地协同推进“双语”教学

我省双语教育必须立足省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平等原则,既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切实保障少数民族“自愿自择”地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科学把握母语思维特点,严格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必须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从而把省领导关于加强双语教学的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在对待“双语”教学问题上,应当尊重教学单位从本校、本班情况出发而作出的或开展或不开展双语文教学的意见;与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在双语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为基层教学单位开展双语教育提供相应的条件。

(四)继续推进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

语言已经被公认为一种国家资源,是文化资源宝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文化多样性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多样性包括语言的多样性的基础上的。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数据库”的目标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语言分为充满活力、有活力、有濒危迹象、已经走向濒危、已经濒危、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失去交际功能六个等次。我省尚存的少数民族语言,绝大多数处于“有濒危迹象”和“已经走向濒危”两种情况,而仡佬语,属于“已经濒危”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我们从仡佬语数据库建设着手,及时开展濒危语言的存史抢救。2009年,要在2008年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工程初步完成田野调查基础上,继续推进并基本完成仡佬语数据库建设。同时,2009年还将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工作安排全面开展全国范围的语言普查及有关调研工作。

另外我们在准备完成以上四项主要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抓好以常规性工作。一是民族语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针对我省民族语文工作和教师专业队伍人才匮乏等实际,继续支持贵州民族学院抓好基地建设工作,逐步在毕节学院等有关州、市、地建立双语师资和民族语文人才培训基地。二是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双语教师奇缺,是严重制约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根据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山区开展双语教学的“自愿自择”需要,一方面,积极配合基层民委和教育部门分期分批共同举办双语教师骨干培训班;另一方面,在贵州民院直接安排200人的骨干培训。三是全省双语教学点联系指导。继续支持省级双语教学联系点开展工作,量力而行地对其他双语教学点予以资助。四是双语文教材、读物、工具书的编译出版。我省民族语文教材特别是农村实用科普读物和工具书奇缺。按照十一五”双语教材编写计划,2009年要与省教育厅民教处合作,报经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立项,组织专家编撰新一批双语教材,交由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出版社公开出版6个文种各一册;编译出版各个文种《风情旅游100句》作为课外读物。五是探索母语文学前教学实验。按照省教育厅和省民委黔教民发[2001]361号《关于建立学前“双语”教学点的通知》,2009年按计划以10个作为省属实验点予以资助,切实推进学前母语教学实验工作。六是加强跨省区民族语文协作。跨省区协作是国家民委组织和倡导的民族语文协作组织。在我省7个语种中,除布依语文外,其他都是跨省(区)或跨国境的文种,都要进行跨省(区)协作。因此,要加强省际协作,开展交流研讨。七是民族语文工作队伍学习培训和专题调研。参加国家民委、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等举办的相关培训和学习考察,组织全省民族语文工作者参加有关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完成国家民委等中央部委安排的专题调研任务,其中主要参与做好本届省人大常委立法项目的《贵州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的立法调研。八是民族语文信息化和规范化工作。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和信息化工作是民族语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事关我省乃至全国民族语文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推进。其中,按照基层需要,宜尽快制作几个文种的标准音网上学习声像文档。九是民族语文宣传及科普推广等工作。继续以多种方式加强对民族语文方针政策的宣传;二是制作民族语言(文字)的科普声像包括组织有关人员将相关广播影视及科普资料用民族语文翻译和进行涂磁录音等,使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拥有获取当代信息的渠道。十是为进一步宣传党和国家民族语文政策,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石宗源和林树森省长关于“双语”教学的重要讲话,为广大民族语文工作者、双语人才提供交流平台和满足读者之需要,我们拟创办《贵州民族语文》(内刊)杂志。

同志们、朋友们:欢迎各位到贵州指导工作,参观旅游。我省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一定能够迎来新的、更加灿烂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三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医院宣传工作

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2012年,宣传部门在学校、医院领导的正确指引下,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对外积极协调媒体,通过积极的正面宣传报道,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对内进一步夯实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医院内涵和品质。

2012年,我们在各级媒体发稿数量稳中有升,同时更注重宣传质量,在多个领域和层面展开突破。中央电视台1、2、4、9、10套以及新闻频道,凤凰卫视、上海东方卫视、香港大公报、健康报、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及省内媒体发表(播放)稿件10000余篇(次)。

一、内宣工作

首先,我们进一步强化了为临床服务意识。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激烈,临床专家也意识到宣传的重要性。我们主动和科主任、医生建立联系,寻找宣传线索,挖掘典型病例,专科特色,并且和媒体进行及时沟通交流。通过宣传提高了科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我院针灸科周凌云教授发明的“眼部内刺与透刺法”、“电针眼外肌穴”方法,对治疗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斜眼等眼肌麻痹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们把这一技术在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患者慕名而来,甚至吸引到一些国外患者前来就医。

俄罗斯的奥丽娅、以色列人的丹本卡南治疗前与周凌云教授合影

第二、进一步加强全院职工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内各大媒体播出宣传我院的专题节目时我们短信通知全院科主任、护士长组织收看,引导科室积极主动宣传,同时,增强了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也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

第三、建立新闻报道奖励政策,奖优罚劣。为了鼓励全院科室积极参与宣传工作,医院将宣传工作作为临床科室加强学科建设的一项必要任务,并纳入临床目标综合目标考核评比。根据每年科室及个人宣传的质量评选宣传工作先进科室及先进个人,先进科室获得的10分奖励纳入每医院综合目标管理量化考核系统,先进个人给予证书及

奖励。若科室出现负面报道则扣分。

第四、加强医院网络宣传力度,拓展医院的宣传渠道。

进一步加强了与好大夫网、搜狐健康网、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合作,利用对方网络平台,积极宣传我院形象。在好大夫网上,为我院二十余个科室建立在线平台,为700余位专家开通个人网站,全年通过网络转诊患者200余人次,回复患者提问近3000余次,收到良好效果。今年在院内网开辟了“全力救治最美女教师”、“学习贯彻宣传十八大精神”等专题栏目,营造了一个学习、贯彻和落实十八大精神的舆论氛围。

第五、配合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部门积极做好宣传和资料整理工作

主动与各科室联系,及时了解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并进行宣传报道:工作中发扬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精神,为与临床科室撰写宣传材料、拍摄宣传片等,帮助职能科室(护理部、药剂部等)编辑出版工作简报,受到医院好评:协助各科室举办学术会议及继续教育班,参加国际国内、省、市学术活动30余场,为活动拍照、录像及宣传报道,配合医务部门深入边远乡村义诊10余次,并进行了广

泛的宣传报道。

第六、通过院内文化载体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院报、简报、网站、电子屏幕、文化长廊及各科室宣传栏的作用,及时向群众宣传医院提供的新的服务信息、专家信息等,感受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同时运用这些载体将医院发展状况、文化建设等信息传递给全院职工,营造医院良好文化氛围。

1、我们将2011医院工作总结制作成视频,突破了传统的旧模式,在总结大会上,院长做工作报告的同时,LED屏幕上同步放映视频,让全院职工耳目一新。视频

2、按着院领导的指示,我们把获得2011各项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拍成照片,制作展板,在医院地下文化长廊展出。以此激励和号召全院广大职工向这些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医院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照片

3、在救治张丽莉过程中,出版“救治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专刊”二期,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全院职工展现了我院医护人员救治张丽莉的的精湛医术和无微不至的护理。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编辑出版了“科学发展铸就五年辉煌、齐心协力谱写一院新篇章”专版,展示了十七大以来医院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图片

第七、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哈医大一院院报》已出版179期,是全国优秀院报。2011年末我院承办了第五届全国文化建设学习班,来自全国50余家医院领导及同行参观了我院,对我院开展的文化建设给与充分肯定和赞誉。201

2我院荣获第四届全国医院(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出院后,在院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编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爱的延续》一书,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救治张丽莉的艰难历程,内容丰富、详实,情节生动、感人,图文并茂。书中既有对救治过程的叙述,也有一线医护人员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既介绍了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大仁大爱,也表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高尚的情操和顽强的意志,是表现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一本好教材。院报、简报、网站、地下长廊照片

书的照片

二、外宣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了新闻采访制度,规范记者在医院采访活动。医院是社会的缩影。一些伤亡事故、爱心救助、突发事件经常使医院成为媒体记者关注采访的对象,仅今年我们日常接待记者采访就达2000人次。为使这项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既协助媒体工作,又维护医院利益,我们进一步规范了媒体采访制度和流程。(流程图)

第二、建立统一发布制度,保证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象香港游客吉林车祸、辽阳街路面坍塌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大批记者涌到医院了解伤员情况,我们请示院领导指派特定专家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并以第一时间形成文字通稿介绍病情,介绍医院积极救治情况,提供给媒体。这样既配合媒体工作又宣传医院,同时维持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照片)

第三、聘请媒体记者作为医院行风建设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为医院发展建设提供建议和想法,同时增进了友谊。

(照

片)

第四、及时宣传高新技术,传播医疗信息,树立医院形象和品牌。医院中的每一个医疗信息都与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及时地借助媒介宣传医疗新技术和治疗手段,为社会和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连体婴、魏德安视频

第五 关注弱势群体和人物,塑造医院慈善、公益的社会形象。保罗 第六、利用媒体关注的事件,充分展示医院形象,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如媒体大力宣传张丽莉感人事迹时,我们同时提供素材,积极宣传医院和医护人员,在整个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医护人员高尚形象。(刘延东照片等)

第七、利用健康日和学术会议开展宣传活动。今年我院举办20余次学术报告会、12个健康日活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义诊咨询活动。为扩大影响力和患者群,我院提前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通知社会和广大患者,并将活动内容积极报道。健康日义诊照片 如:为迎接第六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我们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糖尿病的教育与预防”,与内分泌科共同策划了“蓝光行动”等系列活动,由内分泌科60多名医护人员组成义诊医疗队,在我院门诊、索菲亚广场开展糖尿病防治宣传、免费义诊、发放宣传材料、点亮蓝光等一系列糖尿病宣传活动。

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同糖尿病患者高举蓝色丝带,组成代表糖尿病患者希望的蓝环标志,组成心形图案,象征着医护人员和患者心连心,共同关系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此次蓝光行动,共免费诊治患者1500余人,发放宣传手册近5000册,对提高广大群众的糖尿病防治和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第八、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等媒介做好院外宣传。如,我院与省电视台《新闻夜航》联合开展了“夜航社区行”活动,新闻夜航邀请我院的专家团队每周举办一次进社区送健康,受到老百姓的强烈欢迎,活动从5月一直持续到9月。专家进社区活动,不但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同时也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4个视频

第九、借助媒体大力宣传医院扶贫义诊活动,扩大医院的影响力。照片和

(眼

科)

第十、围绕医院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组织、策划大型宣传活动。

如近期我们策划的以三氧化二砷发明人张亭栋老师80岁生日为契机,举办三氧化二砷造福人类40年研讨会,从而进一步宣传医院、宣传三氧化二砷对人类的贡献。张亭栋视频(2个)在活动中我们与龙广合作,从邀请专家、设计邀请函、舞台搭建、生日蜡烛、生日蛋糕、鲜花、节目等等都进行了精心策划和设计,同时邀请15家媒体莅临了晚会现场进行宣传报道。邀请函等照片

在开展学雷锋活动中,我们策划了学雷锋系列活动践行雷锋精神

1、精心策划组织“爱心送给奉献爱心的人”活动,为龙广交通台127名爱心车队队员及路况信息员进行了义诊和免费体检。前期,我们针对司机的职业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了相关的检查项目。为每位路况信息员拍照,采集信息,设计制作爱心卡。设计制作了印有“爱心送给奉献爱心的人”背景板,启动仪式上院领导将“爱心卡”发到爱心车队队员手中,持有“爱心卡”队员及其家属在我院享受就诊优先等待遇。爱心车队队员激动地说,感谢哈医大一院,我们会将这份感动和爱传递 2、2、和学生党总支联合开展青年志愿服务队到哈尔滨市福利院献爱心

3、和研究生党总支联合开展到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义诊

4、和院团委联合组织青年志愿者在门诊开展服务活动。

三、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化的时代。我们每天知道的社会突发事件几乎都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了解到的。我们看到听到的事情都是通过媒体加工、处理过的事实,即媒介化的事实。所以正确对待媒体、协调好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消除媒体负面报道、充分发挥媒体正面宣传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举例一;我院323实习医生被害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及时介入调查,定性为是一起“偶发治安案件”,凶手是“激情杀人”。但有些不负责任媒体以医患纠纷为导向错误地引导舆论。为防止恶意炒作,在学校、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下,我院立即将事件经过形成《情况通报》,通报给各大媒体,并第一时间在互联网上发布。特别是在新华社、人民网、健康报等国家级重大媒体进行客观公正报道,及时澄清舆论,控制住局面。其间,包括湖南卫视、南方周末、上海东方早报等省外四十多家媒体,以医患矛盾的角度纷纷来到医院要求采访。我们一一耐心接待并婉言谢绝,并尽量取得理解和支持。

为及时扭转被动局面,把危机事件变成医院正面宣传机会。我院积极与中央电视台联系、沟通,最终,连续两天在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做了两期专题节目,树立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视频

2012年6月我院应卫生部邀请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媒体沟通培训”并在大会上做了题为《3.23事件中如何应对媒体》经验交流,来自全国60余家部属部管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照片 突发事件小结

1、要敢于正视媒体,不逃避,一个口径,一个声音面对媒体。

2、要保持头脑清醒,掌握与媒体沟通的尺度,避免成为媒体炒做的焦点。

3、因势利导,借助媒体的优势,抓住机会,更加鲜明地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

举例二;救治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是全国瞩目的人物,5月13日转入我院后,众多记者踏至而来。

张丽莉在我院住院的113天,积极救治的同时,我院积极开展媒体接待和协调工作,及时发布信息,有效引导舆论,共举行三十次新闻发布会。照片每天接待省内外媒体,采取集中采访、公平对待、化解媒体间矛盾、及时沟通、赢得理解的原则,既让媒体有了发稿的“粮食”,又积极宣传了医护人员的辛苦和无私奉献。我院先后接待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大公报、光明日报等省内外50余家媒体1000余人次采访,协助媒体报道10000余次,充分扩大了医院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经过医护人员努力,张丽莉在我院得到了最积极有效的救治。在转入北京康复之前,我院以欢送丽莉老师,祝福丽莉老师为主题,组织省内二十多家媒体参加欢送会。为我院成功救治张丽莉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让我们再重温那激动温馨的时刻。

2013年,我

四、在积极进行正面宣传的同时,全力以赴平息负面报道

在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中,以及医院各个环节工作运营中,患者经常以向媒体投诉的方式向医院施压。为此,我们宣传部门积极协调

媒体,提供真实材料,以真诚的态度赢得媒体的尊正理解和信任,从而避免负面报道的产生。全年无负面报道,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在全国医疗界造成的负面影响。

展望2013年,我们将在学校、医院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探索宣传工作新思路和新方法,严谨求实,开拓创新,为学校、医院的中心工作增光添彩、保驾护航!

第四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公安工作再上新台阶

——区公安分局局长萧伟光同志先进事迹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萧伟光同志自从担任区公安分局局长以来,团结和带领分局党委班子,紧密结合石岐区现状,服务大局谋发展,维护稳定保发展,创新警务促发展,以人为本彰发展,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较好成绩。现将其先进事迹整理如下。

一、服务大局谋发展,处理好发展与服务的关系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要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蓬勃生机,是与我们党始终扭住发展不放松、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分不开的。同样,发展仍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区公安分局始终将自身的发展臵于全区发展的大局当中来谋划,积极主动,以公安工作的发展推动我区的大发展。

发展的核心是发展经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了发展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萧伟光同志始终将服务经济发展作为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参与我区政务,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作为提升投资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因此,萧伟光同志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平安中山建设,从组织领导、建章立制、责任落实等方面齐抓共管,坚决完成了涉及公安业务的社会治安治理、健全生产生活安全体系和建立完善应急处臵机制等3项31个考核指标。

发展的关键是抓住机遇。发展具有周期性,失去机遇就很难实现发展的突破。因此,萧伟光同志紧紧抓住近几年区经济大发展、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安工作的大投入、大改革、大调整的黄金期,在“三基”工程建设这个特殊的历史机遇面前奋发有为,扎扎实实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使困扰公安工作多年的瓶颈性难题得到根本解决,如人年均公用经费由3.36万元跃升至5.08万元、案件倒挂现象得到彻底扭转、派出所外观改造和警用装备配备全部达标,推动公安分局实现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保障标准化的“五化”标准,使我区公安队伍的执行力、战斗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

发展的保证是与时俱进。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下进行的。只有结合特定的历史环境、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的新发展。当前,开展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这“三项建设”,是公安部在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公安工作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为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公安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萧伟光同志充分发扬“敢闯、敢试、敢为”的精神,带领区公安分局党委班子将“三项建设”作为当前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坚决推进,提出构建以“大刑侦、大巡防、大社区”为主要内容的“三驾马车”战略,开创新形势下公安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二、维护稳定保发展,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不发展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但科学发展的“大前提”和基本保障是稳定。没有稳定,发展难于为继。胡锦涛总书记将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高度概括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其中最为基本的一条就是“不折腾”,即在持续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下才可能一心一意搞好发展。因此社会稳定是最大的发展环境。萧伟光同志带领区公安分局积极回应科学发展的号召,在战略上要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但在战术上要始终把社会稳定放在突出位臵,舍得下功夫,舍得花本钱,舍得动真格,围绕发展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为新一轮的大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服务环境,因此要做到“三个确保”:

确保政治大局稳定。萧伟光同志始终把确保我区政治大局稳定作为最大的政治,摆在各项公安工作的最前面狠抓不懈。通过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情报网络布建、情报信息预警及快速处臵等工作机制,及时化解了一批不稳定苗头和事端。特别是在奥运举办期间,提出全体民警连续奋战50天的要求,确保了我区9个特别加强单位、15个市级重点保护单位、28个区级重点单位万无一失,实现上访户、610等重点人员进京、集体上访和非正常上访为“零”的工作目标。据统计,08年至今,区公安分局共收集情报信息202条,积极配合处臵日华坊建筑工地工人集体上访等不安定因素苗头和隐患一大批,侦破法轮功案件6宗,抓获违法人员12名。同时,萧伟光同志还带领区公安分局全力做好“08年初冰雪灾害”、“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国际金融风暴后辖区的维稳工作,确保了社会政治大局持续稳定。

确保治安大局稳定。萧伟光同志紧紧围绕实现辖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不断深化打防结合的双向严打整治斗争模式,适时开展扫黑除恶、雷霆行动、打击“两抢一盗”、“粤安09”等专项行动,带领区公安分局破获了一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有效地打击处理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维护了全区社会治安局势的持续稳定,全区刑事案件呈现发案数下降、破案率上升的良好态势。2008年,石岐区刑事案件立案数比07年下降10.1%,破案数上升14.5%,破案率上升13.1个百分点,实现“两升一降”的工作目标。

确保队伍建设稳定。“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承担起维护辖区稳定安宁的各项任务,前提就是公安队伍自身的稳定。因此,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关键。萧伟光同志以建设一流警队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公安队伍。08年9-10月份,区公安分局进行了内设机构改革及领导干部选任工作,提任科股级领导104名,配齐配强了基层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了队伍结构,为各项公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各内设机构及派出所以此为契机,在各自工作上有创新、有突破,使队伍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同时,萧伟光同志不断加强民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执行“五条禁令”等纪律规定,始终保持队伍严明的纪律部队本色。自萧伟光同志担任区公安分局长以来,队伍未发生任何违法违纪事件。

三、创新警务促发展,处理好发展与创新的关系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离开了创新,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萧伟光同志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继承历届分局党委的工作思路,准确把握当前发展脉络,创造性地提出了“三驾马车”警务战略,取得了较好的实战效果,集中体现在“三个下降、三个上升”。“三个下降”是指08年刑事案件立案数比07年下降10.1%,万人发案率下降8.7,亿元生产总值发案率下降17.4;“三个上升”是指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13.1百分点,破案绝对数上升14.5%,大案破案率上升15.3百分点。主要做法包括:

创新刑事打击机制,构建大刑侦格局。社会和不和谐,群众满不满意,关键在于社会政治大局、治安大局是否稳定。“大刑侦”马车的思路是继续深化刑侦工作改革,通过打击有效减少单位时空范围内的犯罪主体,从而达到以打领防、预防犯罪的目的,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在打击主体上,构建以刑侦大队为主力、以派出所刑侦组为延伸的严打格局,既发挥刑警大队技术性强、人员配备专业的优势,又整合派出所刑侦组的基础刑侦业务,形成打击合力。在打击对象上,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将群众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对社会治安影响最深刻的三类犯罪作为打击的主要对象,包括以侵财为主的多发性犯罪、以命案为主的暴力性犯罪和以涉黑为主的有组织犯罪。在打击强度上,将日常打击与专项打击相结合,不间断地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绝不允许任何犯罪现象、犯罪团伙坐大形成气候。在打击方式上,充分利用区公安分局全国一级刑事技术室的相对优势,发挥情报信息研判的作用,切实提升破案的技术含量,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打击方法向刑事技术破案和信息手段破案转变,由单一破案向深挖扩线、破系列案件的转变。

创新治安防范机制,构建大巡防格局。社会治安好转,除了要有强大的打击能力外,还要有严密的防控体系,挤压违法犯罪的空间,努力压发案。“大巡防”马车的思路是以巡警大队的收编为契机,整合我区现有的巡防资源,做大做强巡防队伍,实现以防促打的局面。

在巡防主体上,以巡警大队为主、派出所巡防队员等专业巡防力量为辅,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种防控资源,组建强大的治安巡防队伍。在防范网络上,以视频监控系统为点、街面机动巡防力量为网,构建点面结合的动态防控网络。在防范层次上,构建区巡警大队和突击队为第一梯次、区公安分局备勤力量为第二梯次的处突机制,强化区域范围内的集团作战能力,切实提高科学用警和处臵突发性事件的水平。

创新社区警务机制,构建大社区格局。社区警务是公安机关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桥头堡,是促进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载体。“大社区”马车的思路是通过警力下沉、警务前移,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切实加强实有人口管理,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工作主体上,配齐配强社区民警队伍。目前,区公安分局按照1000户或3000人配一名社区民警的标准,结合警区人口数量、治安复杂程度等将社区进一步细化为多个责任片区,每个责任片区配备一名专职社区民警,将片区的人口管理、行业管理、刑事治安案件的防控及重点人员管理工作包干到60名片区民警,切实增强了民警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在工作方向上,以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最终目标,将社区警务室作为警民沟通桥梁。要求片警工作要深入社区、贴近民生,将警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了解最全面、最及时、最权威的社情民意,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方法上主张因地制宜,百花齐放,鼓励民警创造性地采取适合本片区的群众工作方法,力争做到“一片区一特色”。在工作激励机制上实行保障与考核的双保险。区公安分局一方面在工作时间、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福利待遇等保障上向社区民警倾斜,确保社区民警有足够的精力开展业务;另一方面,科学制定社区民警工作规范和考核办法,为深化社区警务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四、以人为本彰发展,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理论内核。它主张人民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民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人民是发展的受益者,回答了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归人民共享,三者的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萧伟光同志始终将人本观念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新形势下深入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做法包括“三化”:

走访便民化。“公安民警大走访”是公安部应对当前新形势、密切警民关系的一项爱民实践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萧伟光同志带领区公安分局党委班子本着“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情暖民心”的宗旨,带头落实“四必访”措施,要求区公安分局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使大走访走出新意,访出成效。活动至今,区公安分局共出动警力1800余人次,走访企业160多家、学校35所、居民家庭960多户,慰问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178户,关爱失足青少年27人。此外,萧伟光同志多次带领组织举办“一帮一”、警民促和谐活动日、警民相约警务室、送法律进校园等各类警民互动活动33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560份,收集群众意见近200条,已落实整改150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00多个,促进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执法规范化。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线,也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最基本的履职要求。萧伟光同志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公平主义、严守法纪等理念根植到每一名民警的头脑中,落实到每一名民警的实际行动中,贯穿到每一项执法工作和每一项执法环节中,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和行为,主动适应全民开放、高度透明的社会环境,按照“理性、平和、规范、文明”的要求,规范民警在执法活动中的语言和动作,切实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他要求政工、法制部门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扩大警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努力使公平主义以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

考核人性化。用人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广大民警就是公安队伍中的人民群众。因此,萧伟光同志要求区公安分局民警在对外执法中落实为民服务观念的同时,积极在公安队伍内部践行人本要求,高度重视广大民警的经济、政治待遇。在坚决落实各项从优待警措施的同时,萧伟光同志坚持“公平用人、合理用警”的理念,制定了刑侦、巡防、社区等业务考核细则,结合工作实绩对领导干部及普通民警进行公平、细致、全面的考核,坚决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激发队伍生机勃发、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区公安分局)

第五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党组织 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现状和对策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报告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普怀亭 王 志 冷振刚 金永红 李文福 马保平邱 杰

二00八年十一月

根据学校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要求,普怀亭 王志 冷振刚等同志组成的第一调研小组,于2008年11初深入基层、深入支部对学校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调研对学校党组织在中等职业教育变革中的地位、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发现了学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初步提出了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学校党组织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学校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中共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是受中共楚雄彝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党的基层组织。其前身是三校(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楚雄财经学校、楚雄粮食学校)合并后的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总支委员会。

2001年经二次重组后的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有在职和离退体党员120多名,且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原有的党的组织机构已经不适应工作和管理的需要。为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管理,真正体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及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学校党建工作更上一台阶,2006年学校党总支向中共楚雄彝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递交报告,申请成立中共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2006年10月23日,正式接到中共楚 雄彝族自治州教育员的批复,同意成立中共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2007年3月17日,中国共产党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为了加强对基层党员的管理,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新成立的校党委经研究,决定对原有党支部进行调整。根据工作岗位和职责,设臵了七个在职党支部和三个离退体党支部。2007年4月,经各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民主选举,10个党支部支委产生,至此,中共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委员会成为一个组织机构健全,党支部成员老中青相结合,同时兼顾工作实际的党的基层组织。

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对于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我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为了使学校党组织的活动正常、规范、有序的开展,学校党总支根据党章和各级党委的党内规章制度,结合学校的实际,先后制定和修改完善了三十多项学校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规章、制度和职责。并组织编印了《楚雄民族中专党员手册》,为学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内生活规范、有序。近年来我校党组织制定的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名义制定颁发的制度。

1、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组织生活治制度;

2、学习制度。包括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和常规学习安排制 度。

3、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员活动日制度。

4、党支部换届制度。

5、党费收缴管理制度。

6、行文制度。

7、党支部、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8、党支部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

9、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10、11、12、13、14、15、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中层干部履职考核民主测评事实办法。关于贯彻执行《云南省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事实意见。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评比表彰活动制度。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领导干部联系老干部够做制度。

二、以“学校党总支”名义制定的会议制度、方案、办法。

1、会议制度。包括党的组织会议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制度。

2、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3、关于贯彻落实《中共楚雄州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4、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实施方案。

5、关于开展诚信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

6、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方案。

三、以“楚雄民专中等专业学校党委”名义制定的管理制度和会议制度方案。

1、中共楚雄民族等专业学校委员会关于建设“彝州锋走廊”的实施方案。

2、楚雄民专中等专业学校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共7项)

3、会议制度。包括党委委员会会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制度。

4、党支部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

5、学习制度。包括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

6、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

7、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员活动日制度。

8、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9、中共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委委员会议事规则。

10、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员经常性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我校党组织只抓制度建设方面的成绩是突出的,也是颇有成绩的。制度是很健全的。绝大部分制度也是很完善的。正因为有了这些制度,才使我校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使我校各党支部、各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按照党员校工作,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纪、党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观,按规章制度办好党内的事,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实施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并加强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各支部与校党委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而每位党员与所属支部签订 目标管理责任书,通过分级管理的他律与自律实施严格的管理。

为使党的组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全体党员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校党委不仅组织各种形式政治理论学习,还坚持组织每年一次的全校性的党员活动日,并要求各支部同样每年都要组织一次支部党员活动日,做到组织生活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多年来一直坚持一月一次的支部组织生活会,一学期一次的党员活动日、一年一次评比表彰会。几年来,总支先后多次组织全校全体党员到企业、学校、农村进行考察和学习,使广大党员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找到了差距,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积极维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同时,校党委还要求全体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对山区困难学校、我校困难学校进行扶贫帮困活动,号召全体共党员每年捐献不低于50元的爱心助学活动,并作为一个长效机制。截止到2008年底,已多次向双柏鄂嘉乡红山村委会、独田乡大水田村委会和我校贫困家庭学生捐献了数万现金和物资,真正体现了共产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管理好党组织的同时,校党委还加强对共青团、工会及老干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并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办法,使之规范范化,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多年年的实践证明,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组织是一个廉洁高效,战斗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多次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奖励,是楚雄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云岭先锋示范单位。学校党组织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学校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多年来,学校党组织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工青妇工作的领导、支持校长独立行使行政决策权和指挥权,保证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实力的增强,办学水平的提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至2008年10月底学校有教职工242人,其中党员88人,党员占在职教职工总数的36.36% 离退休人员111人,其中:党员52人,占46.84% 全校在职及离退教职工353人,党员合计140人,占在职及离退休教职工总数的39.6%。

其中在职教职工党员分布情况 ①在管理岗位上党员36人

1、校级领导(正处)2人,党员2人党员比例100%;

2、副校级领导(副处)3人,副处待遇1人,党员4人;党员比例100%;

3、中层干部21人(有专业技术职务的16人)党员21人,党员比例100%;

4、管理人员(职员)23人,其中:党员 9人,党员比例39.1%;

②在教学一线上党员42人

1.专业技术人员146人,其中:党员 42人,党员比例28.8%; ③后勤技术工人党员10人

2.技术工人47人,其中:党员1 0人,党员比例21.2%; 全校88名党员学历达标情况(89.7%)

①已取得研究生及获硕士学位党员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

②在读研究生8人; ③本科学历 54人; ④专科学历11人; ⑤中专2人,高2人; ⑥初中5人。

获“双师型教师 ”党员 人

学科带头全校省级3人,州级9人共计12人,党员占9 人。

从2007至2008学年、课赛及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服务工作者、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及每学年评优履职考核等统计情况来分析,党员在其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说明全校在职党员在党委、支部的带领下,大部分党员都能认真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了榜样,有力推动和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发展。

离退休党员,支部党组织生活开展正常,他们通过组织生活及其他渠道形式,经常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几年来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1、确实找准党组织在学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支持和保证校长负责制在学校的顺利实施,保证校长独立行使行政决策权和行政指挥权,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这就是政治核心作用,不能越权越位。

2、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理解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条件。这些年来,学校始终重视学校党组织工作,不管是在干部配备、时间安排、经费支出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倾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创造了宽松和必要的条件。

3、学校党组织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力把自身建设好、管理好,要教育党员遵纪守法,在各自的岗位上当楷模、作表率,才能在 学校发展工程中具有影响力、号召力、战斗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够实、不够细。普遍要求和号召的多,联系实际、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够,少部分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工作纪律、责任心不强,浮现出职业倦怠现象。

二是现有的一些管理办法、工作制度不能适应进一步深化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党组织发展和党务管理的需要,必须坚持创新精神,不断改革和完善。

三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方法、途径还需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四是教学一线专任教师党员所占比例偏低,必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在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发展党员的力度。

三、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各类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这就是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必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另外随着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校长负责制的全面落实,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方式和投融资体制等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和发展必然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新一代劳动者的迫切需要。

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加强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学校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方面肩负着重大责任。为了适应和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变革和发展,必然要求学校党的组织,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和改进中等专业学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在改革中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使党员和教职工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工作中来,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员干部和全体党员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在政治思想、道德品格、工作业务等方面率先垂范,成为广大教职工的榜样,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深化,为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切实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思想武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整体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推动事业发展,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

在新的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紧紧围绕“树立良好校风、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发挥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为主线,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组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建设建,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为教育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障。

(三)切实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升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1、要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引领学校发展的关键,所以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表率,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和精髓上下功夫,努力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领导干部。要坚持和完善学校领导班子的学习考核制度。学校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端正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提高。

2、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发挥教职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

要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增强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真正起好示范带头作用,做到党员教职工的思想高于一般教师、业务能力强于一般教师、工作业绩优于一般教师。

3、加强教职工党员和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利用党课、研讨会、培训班及网络、现代远程教育等手段,加大理想信念教育力度,努力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运用唯物辨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增强对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校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校风。

5、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本领。

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在工作、生活中,每一个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用人格的力量凝聚人,用事业的发展激励人,用和谐的关系稳定人,用真情实意温暖人;要努力营造一个让广大教职工心情舒畅,工作热情高涨的氛围;要让教师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在感情上有归宿感,在心理上有宽松感,在 10 物质上有满意感。重视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培训教育,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不断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运用民主法制的办法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脚到以师为本、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上。

(四)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学校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1、坚持和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

要建立健全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校党组织要积极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并参与学校重要事务和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如: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聘用和人员的辞退;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及其它改革方案和重大项目;学校大额度资金支出;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学校奖惩办法、收费项目和标准等。

2、建立健全学校党建工作责任制

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落实学校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逐级建立党组织主要领导抓党建工作的责任制,使责任制覆盖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

3、坚持和完善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要坚持和完善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按要求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保证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党支部活动正常化、制度化。

4、建立健全学校领导联系群众和调查研究制度

要建立健全学校领导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制度,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密切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与教职工和学生的联系,建立党员联系年级、班级、宿舍、贫困学生制度,为职工和贫困学生做实事,解决实际困难。

5、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党组织多年来制定和完善近四十项规章制度,对规范党组织的工作和 11 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德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党内的项规章制度已不适应变化和发展的要求,另外有些制度是在党总支这一层次上制定的,不适应基层党委工作的目标要求和管理要求,必须尽快的加以修订和完善。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组对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组织的建设和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制度、党员队伍状况等进行了认真地分析,认为学校党组织多年来着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有力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调研中发现和提出的一些问题,希望引起学校党委的重视,建议学校党委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加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计划、措施,逐步加以改进和落实,促进学校科学、全面、健康发展。

下载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筑党建工作服务基层新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乡镇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最基层一级,是人民政权的基石、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 乡镇是我国行政体系的最基层一级,是人民政权的基石、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政权的战斗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做好督查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切实做好督查工作 曾 鑫 李文震 2009年第3期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督促检查工......

    莎车一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学校党的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对于......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 企业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 ****党委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企业文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企业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部署,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 推动常州物业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 2008-5-22 13:54:00 | By: 黄文良 ] 0 推荐又是一年春来到。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将迎来改革开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