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月二农场实践活动感受
二月二农场秋季实践活动感受
今天,我们去二月二农场进行秋季实践活动,六年级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学种小麦和学做菜,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一路上,太阳公公尽情的挥洒着他那夺目的光芒。同学们一路上嘻嘻哈哈的交谈着,像一只只可爱的小喜鹊,正在叽叽喳喳的聊天。经过一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二月二农场。
农场四周到处是巍峨的山峰,像一个个守护者一样守护着四面八方。首先导游叔叔带我们去田地里种小麦。同学们由于都是第一次种小麦,没有什么经验。同学们都在仔细的听导游叔叔的指挥,来种小麦。在种小麦的过程中虽然很累,但是没有一个同学退缩,说“我不想做了。”都在那里用心的去种小麦,同学们有的翻地,有的耙地,有的锄地,有的撒种子。做完馒头后,将近12点了。我们该去吃午餐了。我是组长负责领馒头和分东西。所有的事都进行的井井有条,没有一点错误。吃完午餐,我们开始进行下午的活动,那就是---学做菜。导游叔叔让我们每个组都派一个代表上去学,然后回来把小组成员教会。导游叔叔一共给我们准备了两个食材,分别是西红柿炒鸡蛋和炒豆腐。做完菜后,我们吃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使我们自己也第一次吃到自己做的菜,体会了农民伯伯的不易。让我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很宝贵,来之不易。以后不会在浪费粮食了。也会记得这一次秋季实践活动,一次难忘的回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第二篇:有关二月二古诗词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白居易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一日作 白居易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木兰 李商隐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初。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
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余。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
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偈 释志端
来年二月二,与汝暂相弃。
烧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
第三篇: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民间称“二月
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北方,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日、春龙节、农头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依据气候规律,农历二月初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初二也是南方农村的农事节。
龙抬头的由来
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俗云“龙不抬头天不雨”,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而天地交泰、云兴雨作是万物生育的条件。龙又是鳞虫之精,百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蜇、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据《易经》中的说法,二月二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到了这一天,北方的迎春花开始露出笑脸,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真的来了。
龙抬头”一说,最早见于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熏床炕„„”至于抬头的为何是龙,又为何只与“二月二”有关,说法和故事就多了。
据说,龙头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二月二”还有一种说法叫春龙节。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还来自天象变化。二月二这天夜晚,仰望苍穹,你也许真的会看到“龙抬头”的景象。
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三垣”、“四象”七大星区。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它们是苍龙头上的犄角。“角宿”后的4颗星是“亢宿”(龙的咽喉),后面4颗星排成簸箕状的“氐宿”(龙爪)。其后的“房心尾箕”分别是龙的心脏和尾巴。
二月二这天,角宿
一、角宿二先浮出东方地平线。角宿一(龙头)放射着蓝色光芒。1小时后,“亢宿”也升至地平线以上。子夜时分,“氐宿”出现。这就是“龙抬头”的全过程。这之后,“龙抬头”的时间会逐日提前,每天提前4分钟。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提前”,到4月份晚上9时左右,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龙抬头的传说
别小看这龙抬头的节日,这可是我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了。
相传,武则天废唐立周当了皇帝,惹得玉帝大怒,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民间认为,龙是吉祥物,主管云雨,而“二月二”则是龙欲升天的日子。此时,正值惊蛰节气,我国许多地方已进入雨季。古人认为是“龙”的功劳,加之不少地
方又将“二月二”视为土地神的生日,所以祭祀活动便名目繁多。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而农历二月二前后正逢惊蛰节气。惊蛰的含义是隆隆的春雷声惊醒了蛰伏的虫类。传说这时经过冬眠的龙,也会被雷声惊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我国古代许多地方,每到龙抬头这天,人们都要到江河水畔祭龙神。
二月二祭龙神,民间还有个传说。
很久以前,陕西关中大旱,连年无雨。在临潼骊山之东的马额塬上有个小山村,村里有个小伙子叫水生。他见天旱,便设法四处找水。一天,他在百里外的塬头村,听一位老伯讲了这样的话:“关中天旱之事,玉帝早就知晓。曾命东海龙王的孙子前去播雨。可这小龙到了关中却一头窜到龙河里,把播雨大事给忘了”。水生问:“如何制服它呢?”老伯说:“必须弄到一根降龙木才行”。水生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降龙木,制服了小龙。只见小龙抬头腾空而起,直冲九霄,霎时乌云翻滚,雷声大作,哗哗地下起了大雨。为了纪念这“龙抬头”的日子,人们规定每年农历二月二为“春龙节”。
龙抬头的习俗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这一天,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这种“天上人间,融为一体”的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古代农业受天气制约的现实以及耕者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龙抬头这天,民间和宫廷里也有许多风俗。明人沈榜《蜒署杂记》中有“乡民
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称为引龙回”的记载。清让廉《春明岁时琐记》中说:“二月二日为土地真君生辰,城内外土地神庙,香火不绝,游人亦众,又有放花盒灯、香供献以酬神者,俗谓此日为龙抬头”。这一天还要吃猪头。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等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后剩下的猪头只能留在二月初二才能吃。
“二月二”龙抬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一切动植物都开始抬头,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人们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用猪头当供品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看来是有说道的,更是吉祥兆头的标志。
在我国北方,还有在二月二日这天理发的习惯,称为“剃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从旧时人们的生活习惯来看,在“二月二”理发则是过去农忙,农民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得以轻松,而过年则要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算起,直到“二月二”才算结束。过了“二月二”,农民们就要忙着春播,于是赶紧剃头理发,准备新的农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在“二月二”理发的传统。
在二月二这天要理发,要吃猪头肉,大人还要给小孩子用各色布条和高粱秆逢一个龙尾,拴在衣服上,寓意孩子象小龙一样健康成长成龙。
第四篇:有关二月二古诗词
有关二月二古诗词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白居易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烛余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一日作 白居易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木兰 李商隐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初。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余。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偈 释志端
来年二月二,与汝暂相弃。烧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
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蒸元旦,祭馀饼
有关二月二诗歌
走出正月的牧童 欢笑雀跃 他翘起脚丫 正向天空吹响 一叶柳笛
笛声清脆
一如温热的纤手
融化了最后的一捧白雪 枯树们在音乐中婆娑 枝桠青葱
这个时节
没人看到龙抬头的样子 只有日渐松软的土地 无数葱茏的期待 潜滋暗长
在我的北方
虽依然春寒料峭
大街上却有脱去冬装的时尚女子 用火焰般的裙裾 点燃春天的爱情
故乡,返青的一畦畦麦苗 多象我鲜嫩的妹子 母亲推开家里的柴门 让丰年的气象 撞了个满怀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解释说,“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
专家介绍,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据天津、江苏两地的天文专家介绍,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农家人讲究多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又称“青龙节”。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委员哈达奇·刚说,由于民间流传着“二月二”与龙的传说,加上“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所以农家人这一天的讲究颇多,他们把朴实的愿望寄托在俗事中,祈盼这一年过得更加美好。
依照我国北方一些旧俗,“二月二”早晨起来后,农家人会找来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然后用草木灰向井台引一条“灰龙”,再用谷糠从井台向水缸引回一条“金龙”;早餐吃年糕和猪头肉,午餐吃春饼,还要吃炒豆子;天近黄昏时,家家户户都要用灶膛里的灰围绕房子撒一圈,叫围社,为的是把所有的邪祟灾祸都挡在外面,凡是有亲人远在他乡的,这个圈一定要留一个口,意为盼其早回家乡。
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给小孩理发叫“剃龙头”;妇女不许动针线,恐伤“龙睛”;人们也不能从水井里挑水,要在头一天就将自家的水瓮挑得满满当当,否则就触动了“龙头”。
民间流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农家人对年景充满祈盼,他们为即将进行的春耕播种而激动,祈求传说中的“龙”此时能抬头,抖动身子下一场透雨,以滋润土壤。
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许多美食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传说。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二月二由来
“二月二”在北方称为“春龙节”,在南方称为“踏青节”。据说,“二月二”在周代本是一个祭祀的日子,到了唐代已演变成一个民俗节日。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四宫,并按照它们的形象附会为四种动物。其中,东宫七宿被想像成一条巨龙。每到农历二月,处于龙头位置的角宿会在东方地平线显现,所以俗称“龙抬头”。
“二月二”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北方一些地方旧俗,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要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要烧香上供,这叫“引田龙”。但也有相反的,有的地方这一天忌担水,生怕带回龙卵或惊动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这一天的食品也多以龙命名:吃面条称“挑龙头”、吃油炸糕称“吃龙胆”、食煎饼称“揭龙皮”、吃麻花称“啃龙骨”,以示吉庆。
“二月二”也是一个企盼学业有成的日子。过去私塾先生多在这一天收学生,谓之“占鳌头”。学生们也会念叨:“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二月二”还是一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旧俗规定,媳妇正月里得住在婆家,出了正月才允许回娘家。所以民间又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接不来,掉眼泪儿”的民谣,表现出父母盼女归的心态。
二月二节与龙有关的民俗
农历二月初二,为二月二节,又叫春龙节,龙头节或青龙节。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我在去年的博文中写过,今暂且省去。
一、剃龙头
演变到民俗上,就认为在二月二这天剃头,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所以人们对“二月二,剃龙头”很重视,谁都想图个好兆头。古时候有正月里不剃头的习俗,沿袭到今,就是不管头发多长,都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发。所以整个正月里,理发店门可罗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大
家都来剃龙头。
旧时民间还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还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剃龙头”习俗只是二月二众多民俗之一。其他与龙有关的习俗各地还有很多。
二、引龙回与熏百虫
据古籍记载,二月二这天,百姓由大门外开始撒草木灰,将草木灰线一直撒到院内,屋内,厨房,并围着水缸绕一圈,称之为“引龙回”。
龙是要引回到自己家的,而百虫则是要驱除的,所以就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
三、食物都加上“龙”头衔
这一天各地人们的饮食虽有不同,但一概与龙挂钩。吃面条的,叫做吃“龙须面”;吃饼子的,“龙鳞”;吃饺子的,则称为吃“龙牙”、“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总之都要以龙
体部位命名。
四、敲龙头唤龙醒来
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
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第五篇: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
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黎民百姓五谷收。
小时学唱,记下了这段顺口溜和炕头上的那幅年画。网上“灯心先生(scb0422)给笔者发帖,他“记着小时候大人是这样说的”:
二月
二、龙抬头,皇帝爷爷来使牛。皇帝娘娘去送饭,路上砸了一个罐。狗来吃、猫来看,馋的鹞鹰满天转。
【1】
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也称春龙节,又谓土地爷生日。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
据考,唐朝二月初二已是个特殊日子,说是“迎富贵”之日,这天吃“迎富贵果子”,就是些点心类食品。
实际上,“迎富”之风在远古就兴起来了。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记:有巢氏时,有人要了个孩子带回家中养活,他家从此便大富起来,以后人们便在这天到野外采摘蓬叶。为什么选“蓬叶”,取的是“音”,蓬为多子植物,古人遂以“蓬”代“子”。那时,人们采了蓬叶后向门前祭之,谓之“迎富”。
二月二“迎富”之风,世代相传,这有宋魏了翁《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为证: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明人谢肇浙在《五杂俎》中还追根溯源:
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他还解释其起源说:相传有户人家生了个孩子,送给邻家帮助抚养,邻家从此大富。这家人家见此情景,又将孩子从邻家要了回来,要回这天正好是二月二日。从此以后,人们便将二月二定为“迎富日”。
唐时,二月二不但是“迎富”之日,还是“挑菜”之日。
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
入宋,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春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纷纷到郊外挖来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者,“财”也!当时还把二月二日这天定为“挑菜节”,并由民间传到了宫廷。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记,南宋时,二月二宫中有“挑菜”御宴,于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放生菜等新鲜菜蔬,在丝帛上写下菜名,压斛下,让大家猜,有赏有罚。这既“尝鲜”,又娱乐,“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故宋张耒留诗《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在洛阳,二月二不仅有“菜”,还有“花”——亦名“花朝节”。
不过,唐宋时的“二月二”并没和“龙抬头”联在一起。故大诗人白居易无论是在《二月一日》还是《二月二日》中,“龙”只字未提。
先读《二月一日》: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再读《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至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风俗时言: 二月二,谓之龙抬头。
元代,二月二盛行郊游踏青。欧阳玄《渔家傲》中记“二月都城春动野„„士女城西争买架,看驰马,官家迎佛宫兰若。”官家的场面自然壮观,但春色无边,路旁的少男少女中,又有多少旖旎风光?
词中,还有一个让人眼熟的细节:引龙灰向银床画。说的是在二月二,天没亮就起床,用细炉灰从大街门外开始,一直撒向房中床脚,再沿墙根撒向灶台边,意指“引龙回”。
这捧细灰,曲里拐弯,一直撒到了如今。
元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天叫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
乍暖还寒,柳丝带黄,北方农村流行吃炒豆,有“二月二,龙抬头”说,还有“龙抬头日兆”的俗信,认为这天的阴晴可卜一岁涝旱,晴好主旱,下雨主涝。
明《帝京景物略》中的儿歌更一下浓缩了这六百多年的时空:二月二“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打尜儿”。
清末富察郭崇的《燕京岁时记》载:
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
传说神龙这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针会伤龙目,所以妇女禁做针线活。有的地方禁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2】
“龙”为什么单挑二月二“抬头”?
这源自一个老呱:武则天篡唐,称大周皇帝,触怒玉帝,遂令四海龙王三年不得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见人间久旱,生路将绝,偷偷降了一场大雨。
玉帝勃然大怒:抗旨降雨,触犯天规,依律当斩。众仙急忙为玉龙求情。玉帝见此: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打入凡间,山压千秋!并严令太白金星看管,玉龙遂被压在金星拂尘化的一座大山之下,并立碑:
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老百姓看了碑文,知玉龙是因救下界而犯天条。为救玉龙,纷纷寻找金豆开花之法,但总找不到。
来年二月初二,一位老婆婆背了袋黄豆赶集,不小心撒了一地。那金黄金黄的豆子让人们心头一亮:“这不就是金豆子,炒炒不就开花了?”一传十、十传百,家家炒起黄豆。太白金星人老眼花,见金豆开花了,拿去拂尘,玉龙从此得见天日,重上云霄。
也有的说是翌年二月二,人们正翻晒金黄的玉米种,猛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于是户户爆玉米花,在院里设案焚香,供“开花的金豆”。龙王知是百姓救他,就大声向天庭喊:“金豆开花!”玉帝见人间家家金豆花放,知民意难违,民心不可欺,只好诏龙王回天,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后来,人们为纪念玉龙,每年二月二很早就起炒黄豆、爆玉米。有的边炒边唱: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除此,第二种说法: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龙女。龙王想要是儿女双全该多好!王母知后,就给龙母吃了粒仙丹。第二年二月二,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龙女。小公主一天天长大,厌倦了龙宫生活,渴望到人间寻找幸福。母女连心,龙母劝道:“孩子,龙宫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非要到人间?”龙女说:“龙子龙孙只知吃喝玩乐,我一定要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悄悄把她送出龙宫,还给她一个锦橐。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涉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一座大山下,四下望了望,只见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干裂着嘴巴,庄稼低垂着头,不远处,一小伙在田里挥汗如雨,公主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会有收成?”小伙苦笑:“这有什么法?收多少是多少吧,家里老母还靠我养呢!”
龙女一听这话,从橐中取出粒红豆向地里一撒,立时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绿色。小伙感激万分,赶忙行礼:“仙姑,这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救一救穷困乡亲。”龙女心想真是好人,一心想着乡亲。于是,从锦
橐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好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雨过天晴,山青了,庄稼绿了,小伙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谢,公主脸上飞起绯红:“不用谢,只求我俩百年合好。”小伙子听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领回家。
再说公主下凡的事被龙王知后,非常恼怒,依律贬为凡人,并严令母女一生一世不得相见。龙母天天想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哭声变成了雷声,眼泪化作了春雨。正是: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母心里愁。
【3】
二月二,这天的大事是皇帝耕田。每年二月二是惊蛰前后,从南至北相继春耕大忙,为不误农时,皇帝要率百官出宫,到皇家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
过去有幅年画,叫《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手扶犁耙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竹篮,一手撒种,牵牛的是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了一首诗: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农坛耕地松土。从清雍正帝始,这天改为到“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
在日照市黄墩镇山区,这天有闹春牛的习俗,详见拙作《黄墩二月闹春牛》。
北方农家,是日早起,家家用簸萁盛草木灰沿屋撒一圈,再在院内、场院划地作大小不一的圆圈,俗称“打屯子”,也有地方叫“安囤”。圈外画梯子,圈内撒上五谷杂粮,谓之“上粮”,意求五谷丰登。
合肥一带许多家主兴击物作歌,儿孙相随附和,颇具情味。歌曰:
二月二敲门框,打的粮食没法装。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米面吃不尽,年年大丰收。
其实,人们惦记二月二,祈盼“龙抬头”,归根到底是祈龙赐福。中国自古是农业国家,气候好坏对收成起决定作用,这个节日反映了平民百姓对丰收的企盼,希望春风化雨,五谷丰登。
为什么二月二才“龙抬头”?
因农历二月是仲春季节,阳气上升,大地复苏,草木萌动,就要春耕了,“春雨贵如油”。从节气说,二月初正处“雨水”、“惊蛰”、“春分”间,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逐渐增多,“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这是既需雨水,又可能降雨的日子,“龙不抬头天不下雨”,人们非常希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
为什么是龙“抬头”?
因二月初,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恢复了活力,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醒来,兴云化雨。
所以,古时也把二月二叫春龙节,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龙如果还没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呼唤它了。
【4】
那么,二月二的“龙”在哪里?是怎样“抬头”的? 这句话,源起于农耕文明的中国古代天文学。西方把全天星空划分88个星座,我们的祖先则把恒星天空分成“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
“垣”,“城墙”之意。“三垣”:“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
“宿”,住地之意,月亮在绕地球运动中,每日从西往东经过一宿。人们又把相连的七宿合称一象,共“四象”。
“四象”处“三垣”外围”,每“象”用有代表性的动物命名: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龟和蛇)。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
因恒星相对不动,地球绕日公转,星象也随季节转换,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出现在天空同一位置间隔(恒星日),比通常说的一天24小时(太阳日)短3分56秒。于是,我们每天同一时刻看到的恒星位置都不同。冬春之交,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东方苍龙,包括“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苍龙头部角宿有两颗星:角宿
一、角宿二,代表苍龙的两只犄角。角宿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形状的是氐宿,代表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是龙心和龙尾。
在冬季,当地球公转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星光,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人们就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一段时间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判断时令。
每到二月春风后,黄昏时被称为“龙角”的东宫七宿的第一宿就出现于地平线,所处的位置就是西方所说的室女座。
随后,亢宿、氐宿也陆续升起,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
此时,恰逢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许慎的《说文解字》释“龙”:
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
这指的就是苍龙七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时期,角宿始现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即“龙抬头”。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一直延续下来。《左传》载:“龙现而雩”,是说惊蛰后龙就要出现了,得祭祀,祈雨。《山海经》也说,应龙居南方,“故南方多雨”。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常招来风雨。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始见祈龙求雨的文字。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可看作是后世耍龙灯的滥觞。
这活灵活现于欧阳修之《百子坑赛龙诗》: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会,狼籍乌鸟争残余。至陆游走笔《龙桂》: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或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除千尺松。
既然龙腾云驾雾,降祥佑瑞,至人间便化身帝王,称真龙天子。
【5】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二月二早晨家家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里挑水,回到家里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引田龙”,也有的呼“领龙”。
沈榜《宛署杂民》记:
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
这天清晨,户户用柴灶里积存的柴灰、谷糠在地上撒一条长龙,直到附近的河边或井边,把懒龙送走。
然后,用黄土从河边或井边始,撒成长龙,直到自家门前或水缸边,引回勤龙,用意是春后下几场好雨。这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降在自家地里方如愿,这是小农经济的经典反映。
晋南认为这天是青龙活动之日,忌去河边、井上担水,以免带回龙卵。在河边、井旁走动与劳作时,尽量别出声,以免惊动青龙,坏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在晋北和晋东南,晋商的精明再一次物化,直接从农耕经济飞跃至货币经济,“引田龙”进化为“引钱龙”。晋北的“司钱龙”,是太阳未出山时,家家户户提一把茶壶,到河边或井上汲水。按这一年几龙治水的推算,壶内放几枚铜钱或硬币。汲后,随走随倾,洒一条水迹到家中,将余下的水和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引回家了,意喻一年发财。引钱龙时特忌说话,以免惊了钱龙。
晋西北的引钱龙,选择一大树或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先将铜钱置放在灰线圈内,手拉线牵回家,用容器盖住就成。
晋东南的引钱龙,简约了许多,用灶灰洒一条弯弯曲曲的灰线,从门外一直通到厨房,围绕水缸一圈即可。
【6】
民以食为天!
中国老百姓的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食,这天要一改正月里的大吃油腻之风,以素为主。
老北京人相信“龙威大发”,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各家各户吃“懒龙”。说是吃了“懒龙”,可除春懒。
“懒龙”,是用发面蒸的一条长形卷,做法是把发面擀薄成长片,放上和好的肉馅,然后卷成长条形,盘于笼屉中,蒸熟后切开,家人分而食之。
这一天的饮食多也以龙为名,春饼叫“龙鳞”,饺子叫“龙耳”,面条叫吃“龙须”。北京的龙须面,由此得名。
其中最讲究的是吃春饼,俗称薄饼,用白面烙成双层荷叶饼,揭开,涂上甜面酱,卷上“盒子菜”,就是木须肉、豆芽拌粉丝、酱肘子等,味道适口,吃着顺味。俗话说:盒子菜样样有,五谷丰登好年头。
天津城这天的应时素食是煎焖子,焖子是淀粉熬成胶状块,把它切成小碎块,放在平底锅上用油煎炒,煎到有一层黄色脆皮时,盛在碗里,把芝麻酱调稀,撒上蒜末,拌好后佐大饼或烧饼,非常可口。
太原这一天吃“龙食”,吃的都冠上“龙”字,吃面条叫“挑龙筋”,吃饺子叫做“咬龙胆”。最有特色的是“剥龙皮”,就是烙薄薄的饼,中间抹甜面酱,卷葱丝、肉丝、豆芽、粉丝、韭芽混炒的菜肴。
大巴山黄官一带,山民全家起大早,将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趁早吃“龙须面”,拉得越长越好,意思是龙须绵长,代代吉祥。
吃面时,年长者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间,面向屋外苍天念唱:
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谷子舞龙头。
中午,吃“龙鳞饼”,饼上的“二龙戏珠”“龙凤呈祥”等花纹栩栩如生。
十里不同风,各有各吃法。据《二月二,龙抬头,江南兴吃“撑腰糕”》记:
在江南农村一带流传着吃“撑腰糕”的习俗,直至今日苏州郊区的一些小镇上依然保持着……据说,吃了“撑腰糕”,农民一年四季干活就不会腰痛……
何为“撑腰糕”?
即用糯米粉制作成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85岁高龄的王阿婆告诉笔者,过去农村,春节一过,乡下的农活便忙开了:春天春耕莳春板,夏天“双抢”种水稻,秋天开沟播麦菜,冬天积肥罱河泥。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鞠躬年复年。为了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平平安安,少个腰酸背痛,于是就有了祖辈传下来的习俗:二月二吃“撑腰糕”。
王阿婆说,过去二月二是也是农家妇女最忙的一天,上午要淘好糯米,放在外面吹到八分干,然后去磨粉,磨好粉回来开始做糕。“撑腰糕”做好了煮起来也很讲究,要把它排在一只圆圆的小蒸笼里,放在锅上用文火烧熟。
在晋南,人们携酒肴到郊外选地围坐,亦歌亦舞、尽情欢饮,也称“游春”“踏青”。这天还要吃麻花、馓子,谓“啃龙骨”。
晋北喜食面条、粉条,名“挑龙尾”。特讲究的是吃灶王爷前的枣山,一家几口将枣山切成几块,一人一份,最上面的三尖是家长的;吕梁地区喜食煎饼,称“揭龙皮”。
在许多地方,还要许猪头。这有说法的、:自古祭神敬祖要用猪牛羊三牲,后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一,平常不能随便吃,一般农户辛苦了一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杀猪宰羊,此日起每天饭菜要见点肉,除夕夜团圆饭,初一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正月一过,年过了,节也过了,猪肉基本吃光了,只剩一个猪头,这猪头只能二月二才能吃。龙王主雨,要把最好的供给龙王。
另据宋代《仇池笔记》记:王中令平定巴蜀后,甚感饥饿,在乡村小庙遇上一醉醺醺的和尚,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一盘“蒸猪头”,并赋诗: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和尚为“紫衣法师”。后世,就有一道名菜“扒猪脸”。
这离题远了,笔者老家鲁南二月二的众多食俗中,摊煎饼和吃炒豆的最多。民间认为,这一天是东海龙王生日,煎饼是龙王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掩埋龙王胎衣。
记得最深的是这天早饭家家水饺。饭前,送水饺到土地庙,祈求风调雨顺。有的人家还分食一块过年时蒸的饽饽或发团,小孩必吃。据说吃后一年碰不到麻虎,就是狼。
手巧,还得囤里有粮的,这天蒸一锅白面做的好吃的,不是馒头,也不是花卷,是白白胖胖的的小动物――刺猬、小猪、小羊,孩子们凑在一起,比着,谁也舍不得下口,直到被小手捏得黑一道、白一道„„
【7】
二月二,家家还得炒豆子、花生,谓“炒虫子”,寓当年无害虫之意,这始于明清。
明人于奕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 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
《明宫史》载:
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沈榜《宛署杂记》中云:
二月引龙,熏百虫……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
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载,二月二,家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冬后的百虫开始苏醒。“惊蛰过,百虫苏”,大地解冻,春雷渐渐,在泥土或洞穴里蛰伏了一冬的昆虫蛇兽,都受惊动,要从藏身之地钻出来,眨眨眼睛,活动活动筋骨,抬头看看亮丽的天空了。俗话说:
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古代中国人把生物分毛虫(披毛兽类)、羽虫(鸟类)、介虫(有甲壳类)、鳞虫(有鳞之鱼类和有翅之昆虫类)和人类五大类。
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然大自然中并无龙,“龙”是多种动物的集合,这既表现在集合对象的多元,如蛇、鳄、蜥蜴等,其中不少都冬眠。同时,又表现为取材的多样,也表现在集合结果和集合对象在一定条件下互代。这便是人们既将集合而来的神物称龙,有时又将蛇称龙,将鳄称龙,将蜥蜴称龙,将猪、马、牛称龙的原因。
古书讲的“畜龙”、“豢龙”、“御龙”、“屠龙”、“食龙”等,当然不会是成为神物的龙,而是龙的某种取材对象,如鳄、蛇、马、鱼等。
同理,人们说龙抬头,实际上是说蛇、鳄、蜥蜴等动物抬头;反过来,说这些动物抬头,也就意味着龙抬头。
同时,龙的集合对象,不光有动物,还有天象――云、雷电、彩虹等,都在龙的取材对象之列。所谓“龙抬头”,还含有地上的龙和天上的龙相感召、相会合之意,或可言地上的龙已昂首起身,飞升上天,就要变成滚动的云团、叱咤的雷电、壮丽的彩虹了。云团、雷电、彩虹等都是和雨水密
切相关的天象,这也就是说,龙一抬头,“贵如油”的春雨就要普降大地,润泽四方了。
然二月二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二月二,龙抬头”,是希望借龙威以慑百虫,祈求农业丰收与人畜平安,这就有了“熏虫”。
在北方,如冀、鲁、陕等地,人们将黄豆浸在盐水中,然后取出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蹦响,以此惊动虫蝎,将之驱赶。此日早上,老人手持小棍挨房敲打炕沿,嘴里念叨:
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见面。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或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在江苏淮安,这天用过年祭祀剩下的蜡烛,点着照房梁和墙壁,以驱灭害虫。同时,孩子们用筷子敲干瓢,边敲边唱:
二月二,敲瓢叉,十个老鼠九个瞎。或用筷子敲酒盅:
二月二,敲酒盅,十窝老鼠九窝空。
讲究的,得书写“二月二,诸虫蚂蚁直入地”的“蜒蛐榜”。其中,“诸虫蚂蚁直入地”要倒书,然后贴在桌腿或床脚上。
《阳城县志》载:
百蛰初惊,悬天师符以辟虫毒。
早上,人们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毒虫也应声而起。
晋南民俗喜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炕席底、床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是抬着神像,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米汤,意喻将瘟疫禳而散之,各户门前则围以石灰。
晋东南流行画个药葫芦,内装蛇、蝎、蜈蚣、蚰蜒、蜘蛛等五毒虫,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也有的用豆、麦面搓成灯捻状,埋在土中,称“熏蚰蜒”。
晋中是家家拍簸箕,用石灰在厕所及门前围上一条线,称除瘟。童谣:
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晋北讲究“糊狼嘴”,用麻糖或黍米面团粘贴在二郎神吠天犬的嘴边。
【8】
儿时,记得最深的是二月二的“吃”――这是“年”的尾巴,年节的尽头,社火至此停止,百业从此开工。
尤其是过了“二月二”,锅里就再也难见油花子。这并非笔者特馋,而是那个岁月的留痕。
《二月二,龙抬头,江南兴吃“撑腰糕”》文中亦坦言:
二月二却是过去农村孩子们再爱过的节日了,那时候由于粮食紧张,平时是不会做糕的,因为二月二到了要吃“撑腰糕”才做的。直到今天,王阿婆也难以忘记儿时吃到这既甜又糯的“撑腰糕”时的开心劲。她说,那时候不懂“撑腰糕”的意思,但心里却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江南,二月二吃“撑腰糕”的风俗传之久远。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过去一到二月二这天,江南一带家家都将来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
清人蔡云曾专门以《撑腰糕》为题: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在《“二月
二、龙抬头”看陕西风俗,都市里怀念翻炒的豆香》中,作者怀念:
二月二这天,一定要吃的棋子豆,就像过年的饺子一样,对我来说香气四溢。棋子豆大概是我记忆里,小孩子们唯一一种名正言顺的食品。所以,对于二月二,我们总是特别期待。
小时候,每年二月二,我们一群孩子都会有一场棋子豆大比拼。
这个比拼是很微妙的。棋子豆早一天就做好了,但是大人们很讲究,一次只给一小把,直到二月二当天,我们才能放开肚子吃。
那天上学前,每个人的衣服口袋都会装满棋子豆。上学路上,我一把换你一把。但是物物交换的形式,很不保险,有时换到的棋子豆特别香脆。有时运气不好,会换到一把炒糊的黑乎乎的棋子豆。这样的棋子豆很让人头疼,自己不愿意吃,又没有办法再换给别人。
后来,我们一群小屁孩聚在一起煞有介事地研究,谁家的妈妈比较厉害,做出的豆豆很好吃,而谁家的妈妈不管什么东西做得都不好吃……
现在的二月二,早没了先前的热闹。因为紧张的生活节奏,已经少有人再有心情为这个节日隆重地准备筹划,记得这个节日的,也因为没有了氛围,草草了事。
现在的棋子豆也不会再有炒糊的,超市里都是用油炸出来的,有各种口味,包装也精美。但是无法再跟他人交换,因为棋子豆的味道都如出一辙;无法再评判好与坏,因为都不是自己做的;无法判断棋子豆出锅时的温度,无法了解棋子豆里蕴含的感情。它们不温不火,不咸不淡,千篇一律。
所以更加怀念小时候,烟雾缭绕的炉灶旁,妈妈从锅里炒出的一盘盘热腾腾的棋子豆……
【9】
二月二的“规矩”很多,其一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
记得老人讲,大年三十前理的头发,正月不能动剪――正月剃头死舅舅。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贫穷的理发匠很爱自己的舅舅。然到了正月,却为没钱给舅舅买件像样的礼物发愁。走亲的日子到了,理发匠灵机一动,挑着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精心为舅舅剃头刮脸。等舅舅出现在酒席前时,亲朋无不说舅舅看上去精神了许多。舅舅很高兴,说这是最好的过年礼物,约定每年正月给他理发,看看手艺是否长进。多年后,舅舅去世了。每到正月,理发匠对着剃头挑子泪如雨下„„
故事讲的是正月剃头思舅舅。然不知何时以讹传讹,一字之差,“思”变成了“死”!
在《远去的“二月二”》(《北京青年报》)中,作者实话实说:
正月里不许理发,熬到了“二月二”,终于可以“龙抬头”了。
《辽中县志》记民国时当地民俗: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头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
旧时,淮安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之说。春节前剃的头到二月二已一个多月了,正需理发。“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也是这一原因,为取吉利在剃头中间加“龙”字,叫剃“龙”头。同时,大户人家多选此日送孩子入学。
《远去的“二月二”》中记:
到了二月二,年算过完了,孩子们一早起来都要去踩门槛儿,是“登龙门”的意思;然后进书房,这叫“占鳌头”。讨的是口彩,告诉孩子们的是得收心了。
《华商报》之《二月二,龙抬头,吃吃豆,剃剃头》载:
陕北吴堡一带的人视“二月二”理发最为吉利。铜川和耀县人在“二月二”当天给男孩子把头剃光,以使孩子像驴去掉鞍子一样轻松、愉快地生活。
二月二的许多老规矩越来越淡,然“剃龙头”这一古风却风采依旧,以致每年的这一天,理发馆都挤破了门。
2006年的“二月二”,《平凉日报》报道: 这一天,平凉各大小理发店纷纷出现了扎堆剪发的现象,让此前生意冷清的理发馆人满为患,理发馆老板高兴之余告诉记者,每年都是如此……平凉市民之所以赶着农历“二月二”理发,是因为当地一直流传着“龙抬头”要理发的说法,老百姓也主要想在春回大地之时,盼个好兆头,图个顺心、吉利。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同日天津一男子竟要给“宠狗”来“剃龙头”。据报载《二月二龙抬头”,天津荒唐男要给狗剃头》:
1日下午2时,在天津市红桥区勤俭桥附近,一名男子要求路边一名理发师傅给自己的宠物犬“理发”,遭到了拒绝,双方发生激烈的争执,被到场巡警及时制止……这名养狗男子……牵着自家的白色京巴犬……见路边有很多人排队剃头,周某产生了给小狗“理发”的念头……要求师傅给小狗“理发”……
【10】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或“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儿”之说。
旧时,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正月不空房。还有“出嫁的闺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灯,看了娘家的灯死公公”等说法。即是已出嫁多年,正月里“姑奶奶”也不能住娘家,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当天得赶回婆家。
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搬闺女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累得不轻,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
二月二另有一忌,就是女人们在这一天不能动针线。如动了针线,就会伤了“龙目”,还会有一只蝎子或蜈蚣突然出现在面前。因此,这一天把女儿从婆家接回来,也是为躲避女红„„
二月的料峭微风中,家家户户大门上五颜六色的拦门笺鲜鲜艳艳地小手样飘摇,爷爷的花白胡须银子一样闪着光,大街小巷嚼一路脆响豆的小儿郎„„喧天锣鼓、震耳的鞭炮远去了,带着社火与红包的喜悦,二月二把春节划进了旧历,彻底地尘封。
龙,抬头了!
2007年1月9~13日于济南、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