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数学组 朱晓俊
这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儒德所著,他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那些严肃的、科学的心理学规律、效应和法则,书中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一个一个故事看下来,一个一个效应读下来,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受到了智慧的启迪,心灵的洗礼。
“超限效应”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的日常教育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现象。如:老师上课拖堂、用同样的方式反复传授同一内容、放学时学生都准备收拾书包了老师还在不停地布置作业、对学生犯下的错误一次两次地批评教育„„这样做其结果却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减少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而学生对于老师的重复批评教育不但没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
作为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学生时也要尽量避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出现。当学生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千万不要对同一学生的同一件错事,重复同样的批评。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也千万不要重复同样的方面、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批评语句,应该换个角度进行批评,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一再被“穷追不舍”,厌烦心理、反抗心理就会随之减低。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应该讲究“布白”的艺术,注意“度”,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们成语“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物极必反”,其实正是“超限效应”的最好诠释。
“互悦机制”:喜爱引起喜爱。人们常常容易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就是“互悦机制”。老师先喜欢学生,所以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功课,喜欢学习。乖巧聪明的孩子,老师当然能先喜欢,而引起我思考的是,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坏”孩子,老师是否能发自内心的先喜欢他们呢?
书中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小时候的卡耐基是一个公认的远近闻名的坏男孩。在他九岁的时候父亲将继母娶进家门,父亲向继母介绍卡耐基道:“你要提防这个全县最坏的男孩,他快让我头疼死了„„”出乎卡耐基意料的是,继母走到他面前,微笑着托起他的头看着他,对丈夫说:“你错了,他不是全县最坏的男孩,而是最聪明,但还没找到发泄热忱地方的男孩。”继母说得卡耐基心里热乎乎的,眼泪几乎滚落下来。就是这句话,使卡耐基和继母开始建立起了友谊,也成为激励他发奋上进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
这位继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她也像自己丈夫那样,我想也不会成就日后的卡耐基。因为“互悦机制”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老师来说,如果你真的讨厌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讨厌你。所以,我们必须克制自己,要首先跳出这个恶性循环,转入另外一个良性互动中。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都要真心的先喜欢他们。你喜欢一个学生,学生就喜欢你。
如“晕轮现象”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切忌一叶障目、以偏概全;“霍桑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感受到正在受到关注,从而真正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后,他会表现出较高的效率;“马太效应”在提醒我们绝不能让“好生好对待,差生差对待”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
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的表扬、奖励、批评和惩罚,是不是也常常事倍功半呢? “禁果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扇贝效应”、“图形—背景现象”告诉我们增加学生的积极行为,减少学生的消极行为,原来竟有那么多的诀窍!比如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
配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可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从学生成长的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劣质的“睡袍”,那么,你就别想孩子的行为有多么高尚。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有价值的睡袍,那么,孩子们会努力配之好的习惯。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顶着光环行走的人(晕轮效应)、教育无小事(蝴蝶效应)、真实的谎言(罗森塔尔效应)、心中的偶像(名人效应)、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边际递减效应)等等,这本书真的感觉就是一本“教育辞典”!是一本值得回味的好书。它教会我们要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的巨大魅力,争取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智慧。这本书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件有价值的睡袍。
第二篇:读《沉默的效应》有感
八年(6)班卢丽梃
看完《沉默的效应》这篇文章,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在澎湃,而脑海中也不断翻腾着两个字:师魂。一个初三的差生班,集体耍弄老师,冬天时在教室门上放一盆水,使来上课的白老师全身湿透了。白老师耐着刺骨的寒冷,没有发怒,没有说一句话,只沉默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通过他的人格精神,彻底改变了这个差生班的不良风气。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精神的一种象征,是一种无私付出的精神代表。《沉默的效应》中的白老师,并没有说到他渊博的知识,也没有说到他如何忘我的日夜工作,而“沉默”这一动作中凝聚了他崇高的师魂。被捉弄而全身湿透的白老师,没有暴跳如雷,没有追查“凶手”,也没有拂袖而去,而是默默无言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然而,这“沉默”之中,却包含着对同学们的宽恕。这“沉默”更把白老师的人格精神向顶峰:你们是我的学生,教导你们是我的责任,无论何种情况,我都不会离开课堂,离开我的岗位,这是何等的人格力量,何等的师魂。我们身边的每位老师都像《沉默的效应》中白老师一样,以“沉默”为我们付出。但愿天下学生更能体会老师的苦心,用行动对不朽的师魂奉上一曲赞歌。点评:观点新鲜,论述有力,能从自身实际谈体会,很好!第三篇:读“懒马效应”有感
读“懒马效应”有感
李国考
最近在简易经济学里读了这么一则职场励志故事:“两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走得慢吞吞。于是主人为了抢时间、赶进度、讲效率,就把后面的货全搬到走在前面的一匹马拉的车上。后面的马笑了:“嘿,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就让后边的马留在家里干零活。前边的马多干了一匹马的工作,吃得还是那些草料;后边的马不用再干重活,生活惬意,‘待遇’也没有降低,当然后边的马觉得很得意。但是,转眼来到年底,主人家准备过年招待客人,发现肉不足了,主人看到‘闲逛’的那匹马,就把它杀了,变成了美味犒劳了客人。那匹任劳任怨拉车的马,虽然累但还能继续活着。”读到此处,故事读完了,但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很受感动和鼓舞,从中也得到了点点启发,也许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懒马效应”告诉我们——没有危机意识,不能与时俱进,在竞争较为激烈的今天,是很难以生存的。职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论是因为什么原因沦为“懒马”,要想有更好的生活,就一定要勇于改变。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们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我们也不能去改变别人,我们能够做的,仅仅只能改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真的迈出了第一步,你就会发现,所有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后悔当初不应该怎样、怎么样。人生只叹:生活中是没有后悔药买的。
“懒马效应”还告诉我们,当老板发现你可有可无,那么,你离“下岗”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的前途,那些已沦为或将要沦为“懒马”的人们,应该振奋起来,摆脱“懒马”的头衔,做一匹任劳任怨的马,虽然很累,但是赢得了生存的空间和时间。
事实告诉我们:从来没有一种真正的成功,可以毫不费力地生长于荒草从中,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精耕细作,不舍白昼,锲而不舍地劳作,到了收获的季节,才能有收获或收益。当然如果你的付出与收获不对等,无须过多的抱怨,“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常宜方眼量”,这样不但伤心,还伤肝和肺,想开点就是了;如果面临最彻底的失败,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还是不得不沦为“懒马”的行列,那也不必和命运较真,那只能是别的马“跑”得太快,虽然输了,也是力所不能及的,也无怨无悔。
第四篇: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由刘儒德教授编写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书中将“超限效应”、“禁果效应”、“扇贝效应”、“南风效应”、“霍桑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图形—背景现象”等一系列抽象的心理学术语,结合浅显生动的教学案列,娓娓道来,深刻阐述了教育活动中各种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则是该书所说的教育过程中的蝴蝶效应、禁果效应和配套效应。
(一)蝴蝶效应——教育无小事
名称: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
原理:第一:蝴蝶成为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引起了杠杆效应。第二: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因此有机会暗暗“滋长”。第三: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教学指导: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成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健全,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家长的话可以不听,却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老师写给学生的评语,犹如一面镜子,学生会深信其真实,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学生操行评定,是班主任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德育评价理论指导德育评价实践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操行评定,可以衡量自己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激励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弱点,不断进步。对于学生家长来说,通过阅读操行评定,能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增加对班主任的信任感,更好地与班主任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因此,班主任都很重视学生操行评语的填写,真诚、坦率地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除了评语的认真编写,还有教师要对教学中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二)禁果效应——抽刀断水水更流
禁果效应: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
禁果效应来自于古希腊传说,夏娃偷食了被禁止摘食的禁果。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禁果效应的存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去探索、发现。如果对一件事情不加以充分说明而简单的禁止,就会使好奇心更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追根究底去发现事物的真相,才能使人们的心理获得平衡,否则就会一直牵挂,或者常放在心里,成为心结,让人们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其实在学校教育中,这种禁果效应还是普遍存在的,学校越是禁止的事情,有些学生越是要做。比如学校禁止学生上网,有些学生偏偏要上网。学校禁止学生看不见康的书籍、电影,学生就是要看。学校不说明理由的禁止反而让部分学生对所禁止的内容充满各种幻想,反而促使学生去尝试。
原来,孩子极想在某一方面表现自己的人的本性、体验、实践,确信个性的力量。那些允许做的事让人不感兴趣,而禁止干的事却很有吸引力。如何正确地化解禁果效应的负作用,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呢?
一、多向学生讲解“应该怎样做”,而少说“不准”和“不许”的话。教师要注意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教育者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学生“不准怎样怎样”并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时,为树立自己的权威,为维护自己的自尊,就可能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手段干预学生的行为,如罚款、面壁、停课、请家长等。因为这样做,会使学生认为羞辱了自己,更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变态心理,“就是让老师看看能把我怎么着。”切忌随意“不”字。学生因受知识和阅历等多因素的限制,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这样在行为上难免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打斗现象、纪律散漫等。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管教?有人会说,直接命令学生:“不准打斗”,“不准….”这种命令的口吻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与老师情感对立,只能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这对问题的解决就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利用禁果心理,将有价值的事情变为有吸引力的内容。例如在课堂上讲解难题之前,故弄玄虚:“同学们,我这有一道题,本想让你们做做的,可是连我都没有办法做出来,你们就更做不出来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欲望。让学生将老师不允许的事情变成他们去做的事。禁果效应告诉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可以积极地利用禁果效应,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认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巧用禁果效应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体现的是教师育人的艺术。
(三)配套效应——给学生有价值的“睡袍”
“配套效应”也叫“狄德罗效应”,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提出来的。即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大意是:一天,有位朋友送了他一件高档的睡袍,他很喜欢,穿着睡袍在家找感觉,总觉不对,于是为了跟睡袍搭配,旧的东西先后更新。这种“配套效应”为整个事物的变化提供了动因,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他部分随之变化以便与其配套,从而促进了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更新。
“配套效应”在教育中应用适当可以带来好的教育效果。如我经常会有针对性对个别学生说:“你衣服穿得这么干净,书为什么这么脏呢?”“你人长得这么帅,为什么不讲卫生呢?”“你字写得这么好,要是学习能像字一样好该多好呀!”我班有个女生雯,五官端正,皮肤白净,典型的美女胚子,可就是学习态度慵懒,成绩不好,我经常会跟她说“你人长这么漂亮,老师相信学习也会跟你一样漂亮,”。我们要经常给孩子有价值的睡袍,孩子们就会配之好的习惯。
总之,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方法,我会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努力提高个人教学的艺术水平,为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努力。
第五篇: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拥有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感
心理学是师范教育的必修课,每个师范生都必须学习并且考试合格,否则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大学里的心理学基本都是理论性的,诸多的概念和规律常常令人望而生畏,学得时候虽然不易,忘记得却很快,走出校门不久,这些知识似乎都还给了老师。可是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不断增长,我越来越感到心理学的重要性,正在这时,学校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推荐了一本好书,就这样我走进了刘儒德的《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顾名思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主要讲述的是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以教师为读者群体的。作者精心挑选了64条心理学的规律和效应,并将它们分为教学、教育和管理三部分,以适用于教师的不同方面的工作。有些心理效应是我耳熟能详的,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如思维定势、晕轮效应、暗示效应、名人效应、从众心理等。读完这本书后,我不仅对这些心理效应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让人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比如,高中背诵过的英语课文现在几乎都已忘记,但第一篇课文的最前面几句却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来,原来这是系列位置效应在起作用。有的班主任让调皮捣蛋、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后进生来当纪律委员,这是在利用配套效应的作用。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所列举的每一个心理效应都与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这本书不仅对我们工作有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启迪。比如,知道了边际递减效应,我们就会懂得对孩子的批评不可喋喋不休,对孩子的表扬也不能“廉价”给予;知道了互惠原则,我们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只有做到“我为人人”,才能收获“人人为我”;知道了遗忘曲线,我们懂得了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复习,不要到遗忘得差不多时再从零开始。总之,读完这本书,可以使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目标明确,少走弯路。
本书的作者在序言中这样说到:“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它们,教师们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建构它们,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我们相信,教师们藉此能够对心理效应达成真知真信,自觉自愿地将它们付诸行动,从而产生教育的效应。”作为作者,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作为读者,我的目的也没有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