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阅读课题研究的体会与做法 法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04:2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参与阅读课题研究的体会与做法 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参与阅读课题研究的体会与做法 法》。

第一篇:参与阅读课题研究的体会与做法 法

让阅读为幼儿奠定未来学习的良好基础

-----淮南市直幼儿园参与省级课题阅读实验的做法和体会

淮南市直机关幼儿园

王 黎

2008年我园参加了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

》的研究,选择申报了子课题《3-6岁幼儿阅读及其指导方法的研究》,选择了两个实验班开展课题研究,三年后,实验班的老师又和新教师一起把三年中的经验运用在新一届的幼儿中,经过五年多的实验,我们感受到阅读带给幼儿的变化以及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影响,也真正体会到通过阅读来为幼儿的幸福童年奠定基础的重要。下面是我们的在不同年龄班阅读进行实践中获得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在小班阅读中的特点及其指导方法:

小班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善,经验有限。因此,认知水平低,尤联想、推理能力弱。实验中发现小班幼儿阅读:第一,阅读的盲目性大,表现为:幼儿常常会把一本图书打开,忽然又翻到书的后面,待会儿又忽地一下翻回书的前面,这样图书损坏率高而阅读率低。阅读存在无序状态。

第二,注意不稳定,有意注意水平低下,不会观察。心理学认为,小班幼儿的集中注意时间不到10分钟,因此他们不能长时间地保持静态的阅读。因此,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有重复语言、重复情节、单一单幅的且内容熟悉的图书。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在指导小班幼儿阅读的时注意指导运用适合的方法.指导幼儿会翻书:

幼儿能对画面作仔细观察并理解故事画面的内容;教师明确指导,帮助幼儿发现故事情节的变化,设置情景让幼儿对图书画面中的细节进行想象;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述阅读内容并能倾听他人讲述;知道图书要有序翻看。在两轮的实践中,老师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有时就为一个简单的行为比如:让幼儿学会一页一页的翻书,教师们都运用了各种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读书时的示范指导:教师翻大书,让幼儿看自己的小书,老师讲一页,强调“翻一页”,幼儿也跟着翻一页,让幼儿直接感受画面与老师将的故事之间的联系。有时老师请幼儿拿到书后看一看封面上有谁?它俩在干什么?激发幼儿看书的兴趣,然后请幼儿打开第一页,教师开始讲第一、第二页故事的内容:笃笃笃,小黄鸡在草地上捉虫吃。叽叽叽,小黑鸡也到草地上来捉虫吃。这时,教师边讲边观察幼儿表现的,看看幼儿能否做到看的内容和教师讲的一致。当故事讲到后面一页时,教师提醒幼儿“我们一起把书翻到后面一页,看看这一页说了什么?”教师适时的提问,可调动幼儿的思维,学会仔细地观察,逐步理解图书内容。这样,既让幼儿感受到正确的看书方法,也给幼儿一个有序翻书的行为示范。指导幼儿用多感官参与阅读:

教师在阅读绘本时运用夸张的表情、抑扬顿挫的音色、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手势,很容易就会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还要注意用规范的书面语言,帮助幼儿感知理解阅读的内容和知识。当幼儿再次翻阅图画书时,他们也会主动地模仿起教师的语言和神情,并开始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绘本是静止的,教师可以通过演绎绘本中的声音、动作等,让读物变得“热闹”起来。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越短,幼儿往往会被一些有趣的声音、形象的动作所吸引,如果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和教师一起模仿绘本中角色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或神情,这样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故事角色的个性、情感和内心的想法,提高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二、中班幼儿阅读的特点及指导方法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延长,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认真经验的积累不够,对事物的理解还十分有限,表现为,观察的有序性不强,不能自觉地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尤其是故事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抓住关键性的故事情节理解。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需要成人的帮助;

其次,中班幼儿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还不能将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语言表达还不连贯;

第三,中班开始出现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用语言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指导中班幼儿阅读时注意:指导幼儿能对画面进行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能对图书画面中的关键点进行合理想象并用完整语言表达;能积极大胆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喜欢安静地阅读图书。中班因为有了小班的基础,阅读活动更深地向幼儿的家庭延伸,让家长每天必须有半小时的亲子共读时间,还要为幼儿提供阅读的环境,在家也要为幼儿准备阅读书架,让幼儿能想看书就能拿到书。家长由于看到孩子小班一年的变化,也积极予以配合,不单是提供环境、提供图书、定时伴读,还有的家庭经常邀请幼儿同伴交流分享图书,有的班级还开展家庭阅读故事会,给幼儿和家长都提供平台,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文化。

三、大班幼儿的阅读领域更加宽泛,阅读方法更加多样。

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早期阅读实验,对阅读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许多的阅读方法。他们开始会自主地阅读图画故事书,阅读的范围也开始向杂志、报纸等各种拓展和延伸。有家长反映,周末带孩子外出玩时,孩子有时拿着报纸都能像模像样的阅读很长时间,让同行的其他家长很是羡慕。但与此同时,新的阅读需求和阅读障碍也开始在刚升入大班的幼儿身上出现,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不满足已有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阅读材料和阅读环境的单一,缺乏挑战性与互动性,很难调动大班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其二,阅读的个性化倾向凸显。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出现了个性差异。如有的喜欢独自阅读;有的喜欢与同伴合作阅读;更有一些幼儿出现文字阅读,(伴随识字是不争的事实,幼儿孩子因为大量的阅读也大量的识字),这样也相应的少了对画面的观察。

由此可见,进入大班后,幼儿由于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能力的增强,以及个性的发展,早期阅读教育应随之由浅层理解转向深层理解、具象表达转向抽象概括、图片观察转向文字理解的新阶段。因此我们在大班的教学实践中也开始了新的尝试。

我园教师从大班幼儿阅读的特点出发,为其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进行多元的阅读指导,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提升其阅读的能力。

(一)注意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更能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去探索、感知和积累阅读经验。我们在大班的初期采用:

1.渗透性策略。

在环境渗透:如在班级走廊设置开放式的亲子阅读区,供幼儿和家长在来园、离园时亲子阅读:在楼梯拐角处设置不同类别的图书阅读区,让幼儿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等。在班级的阅读分享区定期投放不同的图书内容,共家长和幼儿借阅或入区阅览。良好的阅读环境,将阅读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幼儿的脑海里,营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

2.选择性策略。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提供各种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图书共幼儿选择。包括题材的选择、文体的选择、版式的多选择等。幼儿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发挥了个人的自主能力,彰显了个人的兴趣取向。当然,因为要提供给幼儿邪恶选择,教师就要在图书的多样方面下功夫,为了丰富图书的内容,我们从网上购买大量的图书,有科幻类、逻辑推理类、故事类等。

(二)关注集体和小组阅读相结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1.集体阅读活动的指导策略

(1)角色扮演法。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自己的动作、表情、语言、表情等外显行为理解故事,将静态的画面理解与动态的体验表达相结合。如当幼儿阅读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后,教师便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现母鸡萝丝散步时狐狸想尽办法吃它的有趣情节。

(2)提问讨论法。在大班阅读教学活动,引发幼儿敢于地向教师和同伴提问。在师生、生生的对话交流中理解故事,提高思维能力。如故事《我做哥哥了》,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并不急着提问,抛出问题:“看了故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这时,幼儿的问题特别多,但大多是较为表面的问题,如“野田为什么带弟弟妹妹去爬树”“野田为什么不喜欢弟弟妹妹”等,这些问题可以让幼儿共同讨论。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解答引发新的较为深层的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

2.增加小组阅读的时间

小组阅读可以作为集体阅读方式的一种辅助形式。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提供多种阅读材料,鼓励幼儿自行选择阅读内容,并与同伴组成人数不等的小组。小组阅读可以时间、地点灵活,借助小组阅读,更好的满足不同兴趣、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提升阅读能力。

小组阅读活动中幼儿要会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然后根据阅读主题自由结伴成小组,如奥运主题幼儿可以选择的图书有《福娃的故事》《马拉松的故事》《绿色的奥运建筑》等。针对这一形式,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丰富而适合主题的图书,要特别关注幼儿选择读物的兴趣点,以及幼儿的结伴方式,然后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推动幼儿的合作阅读。进入正式阅读后,当幼儿在小组阅读时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介入指导。但更多的时候教师是欣赏者、鼓励者,捕捉幼儿阅读中的亮点,适时予以评价,推进小组阅读的活动。

经过几年的阅读实践,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幼儿阅读兴趣高,阅读习惯良好,初步形成爱护图书、安静阅读的意识,在倾听、表述、欣赏阅读绘本、听说表演等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对比班。实验班的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例如:能够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拿到一个绘本,能注意观察画面,能够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翻看图书;可以说幼儿的阅读水平、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后测中,我们对大班幼儿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的技巧的四个方面进行了16项测试:阅读兴趣方面A级人数为67%,比前测中30%增长了37个百分点;阅读方法方面A级人数为88%,比前测中31%增长了57个百分点;阅读习惯方面A级人数为81%,比前测中38%增长了43个百分点;阅读技巧方面A级人数达到51%,比前测15%增长了36个百分点。

大部分经过三年阅读实验的幼儿入小学后各种听说的能力高于比普通班毕业的幼儿,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也相应较强,在班级总体评价中来自实验班的幼儿评优率占总数的八十。尤其是小学开始看图写作文等活动时,阅读班的孩子非常轻松愉快的就到达要求,有很多幼儿在二年级的看图作文就被学校报纸发表。家长都非常感谢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尤其是感谢幼儿园提前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阅读的门,让他们提前领略了文学的风景,让哈子们爱上了阅读,也爱上了学习,从此把学习当成了乐趣!

当然,因为参与了阅读课题研究,教师在指导时,学会了细心的观察幼儿阅读时的行为、表情、语言、分析幼儿阅读状况,并通过分析表现来判断幼儿内在的需求,适时地把握介入的时机。比如,有一位教师在经验交流时关于教师怎样介入、何时介入时做了这样的描述: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一是游离或注意力集中的阅读活动之外时;二是频繁换书3次以上时;三是长时间固定着一本书或一页时;四是不断向同伴询问书中内容,或主动向教师提出帮助要求时;五是出现了影响他人阅读活动的页面行为时。出现以上方面,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

还有位教师在谈到教师的指导阅读策略时这样说的:指导策略分为隐性指导和显形指导。隐形指导:指教师和幼儿一起的平行阅读。通过师生平等地在一起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周围幼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这也是抓住了幼儿好模仿的这一年龄特点。显形指导:一是指教师介入的时机,教师针对幼儿的阅读行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二是为了加深幼儿对图书的理解,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指导、、、、、、每次,在这样的交流会上,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传递或者是独到的见解诠释,有时,哪怕是最不起眼的教师也会结合自己的工作运用看到的方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不知不觉中教师们成长了,也深刻了。

参与阅读课题的教师也承担了幼儿园大量的开放或比赛活动,其中,我们的韩晓清、刘湘、王艳、胡传荣等老师都在市级课例比赛中获奖,对各级各类的交流活动中我们老师最喜欢也最拿手的就是绘本阅读活动。李彩老师的绘本《小鱼逃走了》《狡猾的狐狸》,韩晓清老师的绘本阅读《点点和多米的信》刘湘老师的《我爸爸》等多次对全市幼儿园老师开放,并送培送教到潘集、凤台、毛集等农村和乡镇的幼儿园。看过活动的当地园长、老师都感慨的说:原来我们怨孩子笨,开了你们额活动,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是我们不会教。同样的孩子在你们老师组织的课堂是那么投入和积极,回答问题也那么好,一点不比城里的孩子差。真没想到!

总之,通过参与阅读课题实验,孩子们收获了愉快童年,习得了学习方法、养成了学习习惯,教师也收获了专业的幸福。她们也在关注幼儿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提高中学会了研究学习,学会了如何去观察了解幼儿,在参与课题调查中学会了使用简单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科研方法。现在,我园已经把阅读做为我们的常规内容纳入大各个班级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在从小就开始的阅读活动中习得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和愉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做法 ㈠理论先行

自申报本课题始,我们就着手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何芳)、《要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栾传大)、《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惠进志)《如何在少先队活动中加强感恩教育》(潘伟英)等著作和国内关于同类课题的相关综述,为更好地实施本课题的研究。㈡调查现状

重点做好三项工作:首先,选定调查的具体对象,并对所选对象进行前测;其次,作不同的调查方法组织具体的实践操作,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时效性;再次,分析、总结调查材料,采取措施。㈢落实措施

围绕学生生活育德,初步构建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系列,主要确立了“感激父母的养育,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他人)的帮助,感激自然(环境)的给予,感激祖国(社会)的关爱”五个系列活动,辅之以“感恩生命,学会珍爱;感恩未来,学会憧憬;感恩挫折,学会坚强;感恩机遇,学会把握。”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

1、采编感恩教育故事。

班级文化营造浓郁的德育环境,我以 “前人的故事”和“身边的故事”两大板块为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感恩祖国,感恩环境”等以感恩为主题的采编感恩教育故事活动,以此创设学生抒发情感的舞台,让学生在采编实践活动中接受感恩文化的教育,体悟感恩文化的精髓。通过主题教育,帮助孩子们用善感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拥有,并勇敢地用语言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本人认为,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光凭单纯、空洞的说教,是难以引发他们对“感恩”形成比较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与理解的。而对于我们班级来说,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千百年来,在我们身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感恩故事。勤劳勇敢的高淳人民,代代相传,奋斗不止,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邻里相亲,长幼相爱,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邻里互助、扶困济贫、尊师重教等,这些传统美德流传在人民中间,汇编成一支支可歌可泣的故事。

采编感恩故事,其实质就是一项小学生主体探究实践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们的学生面对的是千年历史文化遗产,面对的是广袤繁复的社区人文资源,要让我们这些小学生来完成这项工作,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实施感恩故事采编活动过程中,我们对整个采编活动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安排,以求将完成任务的困难降到最低点。实践证明,由于我们实现了班级、家庭、社区的活动互补和环境优势整合,我们的这一项主题探究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教师学生热情高涨、家庭社会配合密切的氛围之中,因此,活动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在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班学生通过采访活动,共收集孝敬感恩资料近三万字,编写孝敬故事资料40多份。感恩故事采编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了以“孝敬”为核心的感恩文化的魅力,也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班级感恩教育积累了丰富翔实的素材。

2、读感恩故事,造感恩教育之势。

本人认为,通过前面的探源活动,我们学生的手中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感恩资料,但这只是个人的探索成果,只是个人有限的体悟。我们要实施感恩教育,就必须将学生手中已有的分散的感恩教育资源汇聚在一起,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从而有效营造一种有利于班级感恩教育开展的氛围,提升感恩教育的效益。为此。我提出了“读在校园、读在家庭、读在社区”的口号,充分组织学生交流已经收集到的感恩素材。⑴读在校园

班级是学生集中的场所、日常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班级这一阵地,组织学生阅读交流宣传感恩故事,应该成为我们营造感恩教育氛围,强化学生感恩意识的主要手段。为此,我采取强化环境布置和组织交流活动这两项措施来做好这项工作。①强化班级感恩环境布置。

我认为,人的情感与人所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环境布置则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手段,是引发深化学生感恩情感的催化剂。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以氛围渲染造班级感恩教育之声势和榜样引路夯班级感恩教育之基础的思路,对班级环境布置进行了精心设计,以适应我所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的需要。为此我在班上开辟了“感恩教育园地”专栏,内容有班级感恩活动动态、学生收集的感恩故事、感恩格言、感恩心语,班级“孝敬之星”的大幅照片和他们的感人事迹等。班级感恩环境的布置,让全体同学置身于感恩文化氛围之中,很好地起到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感恩教育活动的热情和强化学生感恩意识的作用。②组织感恩故事交流活动。

在采编感恩故事活动中,学生们收集了大量的感恩故事资料,通过有效的交流活动的开展,可以让这些分散的资料成为班级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为此,我充分利用晨会和班队活动课等,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感恩小故事拿出来交流,或口头演讲,或传递阅读,和大家一起共享感恩教育资源。在“读”的交流中,全体学生为故事中人物所感动,为故事中的情节所牵挂,学生的感恩认识得到升华,感恩意识得到增强,感恩准则得到规范,感恩行为获得动力。⑵读在家庭 我认为,家庭是学生又一个主要生活场所,也是班级教育得以获取收效的主要支柱。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推进班级感恩教育,扩大班级感恩教育的影响场,应该成为我们实施感恩教育,强化学生感恩意识的又一手段。为此,我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在家里开展“每周一故事”的活动,让队员把在班级里获得的孝敬感恩故事带回家讲给父母听,并让父母也每周讲一个孝敬感恩故事给孩子听。这样,我们在把班级感恩教育向家庭渗透的同时,又利用家庭这一阵地不断地获取感恩教育的资源,使得我们的班级感恩教育更为充实,更富实效。⑶读在社区

我认为,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社区,我们的学校坐落在社区,假如能让社区成为我们实施感恩教育的坚强后盾,这对于我们最终收获感恩教育的硕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结合社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创建活动,通过“感恩故事漫画展”、“感恩故事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感恩故事向社会展示交流,并从叔叔阿姨婶婶伯伯的口中获取更多的感恩故事。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活动的实践,班级感恩教育的意识不仅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更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家庭和社区的每个角落,这就为我们深入开展班级感恩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3、重在行动,提感恩教育之效。

我认为,实施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人之恩,而是为了报人之恩,即在引导学生明白家长、教师、社会、自然等有恩于我的道理的基础上,树立良好的“感恩”意识,养成感恩的习惯,具备感恩之心,自觉学会“感恩”方式,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养成与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使学生在感恩实践中养成感恩习惯,学会感恩方式。

鉴于这种认识,这一主题的统领下,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实践活动。(1)利用学校“国旗下讲话”渲染感恩教育之势。

结合特定的节日(如国庆节、母亲节、3.8妇女节等),学校都会安排相关的主题演讲。通过每周一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让学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感恩教育,使同学们感受到感恩教育不是一个人、一个班,也不是一个学校,而是全社会的事,营造感恩教育之势。(2)结合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报恩实践活动。

国庆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积淀了丰厚的中国传统美德,如尊老敬老、亲情友情、勤劳节俭等。我们利用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小学生实际需要及发展水平,进一步开发节日教育资源,组织开展报恩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强化感恩意识,学会报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①感激祖国之恩:有“祖国在我心中”庆国庆中队活动、“歌唱祖国”小合唱比赛、“我爱我的祖国”手抄报、“我爱祖国”主题演讲比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家校共庆“六一”、参观感受家乡变化、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等。

②感激父母养育之恩:有“感恩父母”主题队会、“亲情主题”征文活动、布置爱心家庭作业、为父母过节、“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主题家书活动等。③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有“感恩老师”主题队会、《我难忘的一位老师》作文比赛、“感谢师恩”感恩贺卡制作比赛、“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④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有“今天我值日”活动、三月份“我们都是小雷锋”活动、“同学如手足”为主题的作文比赛等。

⑤感恩自然的赐予:有白色垃圾清除行动、“我是环保小卫士”主题队会、“快乐植树节”活动、保护母亲湖主题活动等。(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的先天优势。因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主要做法有:

①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让学生知恩,学会感恩。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等。如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新风尚;《特殊的葬礼》使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等。②常说感恩的话。爱需要表达,就让学生从说做起。当长辈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务要说“您辛苦了”,当长辈为自己辅导功课,做饭或做其他的事要说“谢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子女向父母长辈常问好,讲礼貌,做父母长辈的看在眼里,就会喜在心里。

③指导孩子做孝敬的事。利用有特定意义的节日,如感恩节、教师节、母亲节等,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完成孝心作业,如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洗一次脚、做一次家务,给老师亲手制作一份贺卡,给别人一个微笑,随地捡起一片纸屑。让孩子在施恩、报恩中体会给予的快乐,让学生从孝心作业中学会关心父母、老师,体验生活,学会感恩,懂得报恩。

④师生同读孝敬美德故事。学生通过读这类文章,从一个个主人公的事迹里得到了心灵的震撼,他们开始反思,他们开始学习,他们开始行动。⑤鼓励孩子做推广孝敬美德的小使者。每位学生在家中实践孝敬美德的同时,要积极广泛的宣传美德。从孝敬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孝敬其他老人。每人在每学期至少走访慰问一次村中老人,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干些家务聊聊天等,并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⑥孝敬作文人人写。围绕“感恩“主题,我要求学生常写感恩作文。经常收集传统美德故事,再结合自己所做的事写下心得体会或记事的作文。从这些作文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内心多彩的世界,感受到了一片片感恩之心。

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很多有关感恩的教育内容。如《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关心老人》、《别把花草弄脏了》……课堂上,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感恩”因素,让学生体会到: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么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迷人的光彩!(4)设“感恩日”倡导报恩实践活动。

一项教育活动,只有将它融入到参与者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化意识塑造人格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实施班级感恩教育活动过程中,创设了“感恩日”,即把每周的周日定为“感恩日”,以此来实现感恩教育的经常化、生活化和制度化。“感恩日”活动的内容,我要求学生利用星期天在家、在社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是感恩家庭的事,也可以是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事。“感恩日”活动的过程,我们要求学生填写感恩活动登记卡,并请家长、受助对象等相关人员签上名字。

“感恩日”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懂得了感恩的美德内涵,更促使他们将感恩意识付诸了行动。

(5)家校联同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我认为,家庭是孩子生命的孕育之地,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社会是孩子发展的自由空间,是孩子道德品质的熏陶之地;而家庭和社会,则都是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基地。因此我们的感恩教育要从家庭社会入手,孩子的感恩行动要从家庭社会做起,建联动制度促家庭感恩教育。

我们知道,相对班级教育来说,家庭教育较多地呈现出松散无序、易走极端等特征,因此,为了将家庭教育引入到班级感恩教育活动中来,我的主要做法是设置家校感恩活动联系本,建立了家校联动制度,以此来促进感恩教育在学生家庭的开展。

我们当前处于一个信息社会之中,对于家校联动实施“感恩教育”来说,信息互通是正常有效实现家校联动推进“感恩教育”的前提,为此,我设置了《感恩教育实践活动记载册》,以此作为家校沟通交流信息的一条途径。记载册分班级和家庭两个板块,班级板块由班主任进行评定;家庭板块由家长进行评定。每周五学生回家时将班级评议带回家交给父母,每周一则把家庭评议带回班级交给班主任。每月结束,我们还根据记载册所作的纪录,组织各班开展了“感恩小标兵”评比活动,运用评奖动力来推进活动的发展。

家校感恩教育活动联系本的设置与使用,将班级和家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使班级教育和家庭教育成为一个有机体,这对于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4、积极开展感恩教育评价。

⑴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为孩子们构筑了各种形式的情感交流的形式,又潜移默化地通过“情感渲染”和“情景管理”的理念,加强了感恩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⑵每学期,班级都开展“班级十大感动”或“班级十大感恩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表彰一批以德报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同学,并以喜报的形式通知家长,以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发挥辐射效应。

⑶结合“我的成长脚印”,建立了学生感恩教育的档案袋。每学期选择两到三名行为偏差学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填写跟踪研究记录,包括学生在家、在校,乃至在社会上的表现。这可以通过家校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研究,可以是书面的问卷调查,也可以通过与家长、伙伴、教师及其本人的对话、沟通,获取相关信息。

⒌做好了感恩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创造性地开展感恩活动,使感恩教育向课程深入,在课程中渗透,让感恩教育有植根的土壤,有依托的载体,进而形成感恩教育文化。让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身边情中认识和发现身边的真善美,敬重美、升华美、创造美,进而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德。将感恩教育层层深入,不断扩大其外延和内涵。由感恩父母、长辈感恩老师、朋友感恩同学、英雄感恩陌生人感恩动植物感恩挫折、伤害、批评感恩大自然的万物等。感恩父母给了我们身躯和灵魂,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日夜操劳,对我们的成长给予无微不至地关心;感恩老师,给了我们智慧和力量;感恩朋友,给了我们欢快和坦诚;感恩英雄,给了我们敬畏和勇气;感恩医生,给了我们关爱与健康;感恩动物,给了我们快乐和团结;感恩挫折,给了我们勇气;感恩伤害,磨练了我们心志;感恩批评,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映入眼帘的一切,哪怕是一棵树、一朵花、一汪清水、一片绿地,都值得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对它们微笑!情感激发情感,行为孕育行为,你对我感恩,我对你也感恩;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有一颗感恩的心,会使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多一些真情与团结……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第三篇: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文章标题: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一、**高新区(滨江)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被宋健同志誉为“天堂硅谷”。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战略,对高新、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体制调整后,区域规划总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由江北、江南和下沙三个区块组成。江北区块地处老城区中心,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位于钱塘江南岸,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二是区位优势。沿江依桥,交通便捷。三是人才云集。我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为6万。四是产业集聚。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六年位居前三位,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五是环境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和生态区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12.2亿元,同比增长29.0,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5.52,合同利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48.8。

二、**高新区(滨江)巩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我区自建区以来,就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把营造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2005年3月份正式被批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特别是5月份隆重的授牌仪式以来,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建设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政策资金保障,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将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九个抓、九个努力”:

(一)抓组织,努力加大领导力度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各生态区建设具有很多的相通性,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切实做好工作,我们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将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街道、部门内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区、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在区中心组学习中专门安排了ISO14000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专题,在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专门设立有关知识课程。在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深入开展有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各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在2005年的环保生态工作会议中,我区明确提出把示范区巩固工作与**市“创模”复检、生态城区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强化舆论、营造氛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水平的创建思路。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同时在主任办公会议上多次专题研究示范区巩固和生态区建设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推进办成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扎实地推进创建工作。

(二)抓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全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的决策意识,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示范区和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一是在《天堂硅谷》等宣传媒体上开设生态宣传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活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并引导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加强环保培训和宣传力度,先后开展了“绿色GDP与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企业法人环保培训、社区环保讲座,进一步提高群众环保能力。三是深

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工地”等“多绿工程”创建活动和“安静小区”、“环保模范企业”的创建,扩大生态建设影响,并将其引入了基层。2005年我区新增市级绿色工地4家、绿色学校1家、安静小区3个和环保模范企业2家。四是通过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墙报等把循环经济理念引入社会各个层次。2005年全区在江南大道、东信大道、长河

街道等主要道路和重要区域新增大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广告牌5块,在各个社区设立形式多样的宣传牌,从而使生态区建设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通过信息简报、媒体等及时通报、曝光生态环境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难点,形成全社会参与关注环境建设管理的格局。

(三)抓规划,努力提高创建起点

我区将“科学合理、超前实用”的理念贯穿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努力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为使生态区创建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个较高的起点,确保2007年率先达到生态区建设要求,我区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在2004年完成生态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生态规划体系,并在生态区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引下,全面修订完善区内的排水规划、河道规划、绿化规划,同时着手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区园区改造建设规划的编制。我们还邀请国外著名专家对白马湖区域生态保护开发规划进行论证,并在区内各建设组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增加生态建设的专篇内容。在不断完善区级层面规划的同时,积极引导街道、村(社区)开展生态规划及其实施方案的编制。努力塑造环境优美、大气壮观、现代开放、富有文化品位和艺术个性的生态型新城区。

按照“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弱势产业”的要求,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步伐,做到防治结合,坚持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重点推进信息港和医药港建设,大力发展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半导体材料及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高分子膜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通讯、软件、集成电路、动漫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钢家具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传统优势产品,提升竞争均势。在明确扶持重点的同时,对传统工业和产品坚持:一是加快企业结构调整、积极淘汰生产能力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将污染环境严重和能耗、物耗高的产业及项目(如传统印染、颜料化工、传统电镀、铸造等)适时制定淘汰、关停计划,2005年先后拆除了用水、用煤大户长江实业和长河化工的醋酸乙脂生产线、关停了浙大精细化工和**腐乳酿造厂等沿江污染企业。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引导UT斯达康、华为三康等高新企业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全区累计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6家,正在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企业10家,市级环保模范企业2家。三是积极引导传统企业推行信息化管理。通过举办区电子商务推介演示活动和专题讲座,构筑传统企业与阿里巴巴、中化网络等区内著名电子商务企业交流平台,积极引导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化、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四是起动区域规划,抓好企业试点。在生态区建设规划基础上,联合科研院校,开展全区的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同时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规划指导、政策鼓励、改革推动,抓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工作。

(四)抓投入,努力提高建设标准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四高要求,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完成污水预处理厂、污水外排泵房、污水输送专用管线等工程,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实施国内首创的GIS自动监控系统,实行区域内自来水、污水、雨水“三位一体”的高效集中的运行监控与管理;配套建成路灯、垃圾中转站、生态公厕等设施;改善电力、公交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基础设施体现了由单项建设向综合配套转变,由单纯强调功能向注重生态环境转变,目前全区累计建成了建成污水管网210公里、自来水管网200公里、雨水管网150公里。日处理垃圾450吨的**绿能垃圾发电厂运行正常。

我区在完成大气自动监测点建设,实现区域空气环境质量连续监测的基础上,加大了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控)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投入130万元完成了区域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控)平台建设,部分污染源的在线自动监测(控)已进入调试,争取在年底前完成40家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控)设施的安装,使之真正成为我区打击违法排污的一双电子眼。

(五)抓审查,努力提升产业档次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始终坚持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项目不批,污染严重的项目不批,治理难度大的项目不批;坚持优先引进科技型、规模型、外向型、环保型的项目。抓好建设项目日常审批管理工作,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审查,实行污染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将有污染的项目拒之门外,2005年共否决了20个污染项目。对已批准入区的产业项目,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建项目“环评”、“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区环保分局同时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跟踪管理办法,强化建设项目的跟踪管理和竣工验收,确保“三同时”制度的严格执行,从而保证高新区进区项目的高技术、高产出、低投入、低消耗,有效地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六)抓制度,努力强化环保职能

在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等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实施总量控制工作,确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和生活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制定了优惠政策,给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万元的奖励,同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产业扶持、项目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七)抓整治,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强化水环境治理。以实现“河深、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认真实施“万里清水河道整治”,高质量地完成高教园区河、解放河、西兴后河、新畈里孙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生态系统恢复。不断提高河道长效管理水平,根据当前河道管理的现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分片包干,各自负责本街道区域内的河道管理,区农业、城管等部门负责全区河道的巡查和抽查,做到一般河道每周巡查一次,重点河道每周抽查不少于两次。同时,加强水政执法力度,及时查处乱倒垃圾、侵占河道等违法事件,较好地保证了区内河道的整洁与畅通,从而使区内北塘河、建设河、永久河、新浦河、花园徐直河等主要河道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确保饮用水源的安全,我区加大了对钱塘江沿线单位的监管频次,取消所有沿江排污口,至此提前两年完成排污口拆除任务,从根本上消除排污隐患,确保了饮用水源的安全。

强化大气环境治理。积极开展大气环境污染第四阶段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禁燃区”中期工程,开展全区炉窑的监测工作,对列入2005年“禁燃”范围内的22家企业进行了总动员,并对其按拆迁、改造、取缔等进行分类管理。

(八)抓执法,努力提高治污水平

不断强化建设项目“三同时”跟踪管理工作,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切实转变建设项目重审批、轻管理的状况。注重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我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含新、扩、迁和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批后分类管理,同时加大建设项目现场查处力度,对建设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违反建设项目管理要求,已造成污染的建设项目,加大打击力度,纠正各类建设项目的违法行为,提高了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的实际执行率。注重三来件和人大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根据不同时间的生态环境管理重点,环保、卫生、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安全执法检查、无证经营专项大整治、噪声专项治理和纳管企业集中整治。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疏堵结合方式,加大现场查处力度,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05年先后出动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污染设施场地900余处,责令限期整改单位100多家次。开展截污纳管规范整治工作,重点组织对西兴工业园、长河工业园、浦沿沿江企业截污纳管情况进行地毯式摸底调查,逐片逐企规范接管行为。经过努力,现我区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2。

(九)抓管理,努力提高环境绩效

不断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加大对体系有效性运行的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真正将体系运行落到实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真正实现“持续改进”目标理念。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充实完善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和示范区持续改进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按照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巩固ISO14000示范区创建成果。认真按照ISO14001标准,组织环境目标指标方案的编写、修改相应的体系文件、及时进行内审、管理评审,定期召开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积极推进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同时在区内主要场所(如政府办公楼、会展中心等)设置一定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宣传标牌,在区内主要道路、公共场所设置一些生态环保的公益广告,浓厚全区创建氛围。

(二)以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

按照《高新区(滨江)生态区建设重点工程和项目任务分解表(2004—2007)》和《加快推进高新区(滨江)生态区建设若干意见》,全面实施《**高新区(滨江)生态建设规划》,细化生态区建设具体指标任务,在全面完成省、市任务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2007年底我区基本达到生态区要求做好充分准备。尽快实施三街道生态建设规划,争取每个街道完成3-4个市级生态社区(村)的创建;督促有关部门加快长河垃圾中转站建设和西兴垃圾中转站的改扩建,同时强化农村垃圾收集示范村建设,确保2006年年底前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这一生态区指标率先达标。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和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全面启动铁路河、西兴后河、花园徐直河、长河、永久河等区内河道的整治,提高全区水环境质量。加大生态示范项目的建设,在现有沿江景观工程实施的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使这些项目也成为一个生态建设的亮点。

(三)进一步明确目标,提高效率

重点对钱塘江边、西兴、长河、浦沿集镇及科技园的截污纳管进行专项整治,真正实现雨污分流。通过增加对区内锅炉烟尘排放日常监督监测,消除冒黑烟现象,逐步淘汰小吨位燃煤锅炉,加强对燃油大户的油质监控,巩固“烟控区”、“噪控区”创建成果,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进一步改善我区的环境质量。在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切合我区实际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引导区内产业结构调整。

(四)进一步依托科技,提升水平

在继续做好总量控制、环境污染信访、排污收费、建设项目审批等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的安装力度,使全区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施的企业数达到40家,从而完善我区污染源在线监测(控)系统网络,使其真正发挥电子眼的作用。

《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第四篇: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文章标题: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一、**高新区(滨江)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被宋健同志誉为“天堂硅谷”。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对高新、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体制调整后,区域规划总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由江北、江南和下沙三个区块组成。江北区块地处老城区中心,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位于钱塘江南岸,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二是区位优势。沿江依桥,交通便捷。三是人才云集。我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为6万。四是产业集聚。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六年位居前三位,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五是环境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和生态区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12.2亿元,同比增长29.0,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15.52,合同利用外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66.5,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48.8。

二、**高新区(滨江)巩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我区自建区以来,就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把营造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2005年3月份正式被批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特别是5月份隆重的授牌仪式以来,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建设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政策资金保障,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将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九个抓、九个努力”:

(一)抓组织,努力加大领导力度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各生态区建设具有很多的相通性,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切实做好,我们加强了对创建的领导,将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街道、部门内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区、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机制。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在区中心组学习中专门安排了ISO14000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专题,在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专门设立有关知识课程。在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深入开展有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各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的自觉性。

在2005年的环保生态会议中,我区明确提出把示范区巩固与**市“创模”复检、生态城区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强化舆论、营造氛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水平的创建思路。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同时在主任办公会议上多次专题研究示范区巩固和生态区建设。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推进办成员会议,通报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扎实地推进创建。

(二)抓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全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的决策意识,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示范区和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一是在《天堂硅谷》等宣传媒体上开设生态宣传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活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并引导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加强环保培训和宣传力度,先后开展了“绿色GDp与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企业法人环保培训、社区环保讲座,进一步提高群众环保能力。三是$$

第五篇: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文章标题:创建高新示范区做法体会与打算

一、**高新区(滨江)概况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90年3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被宋健同志誉为“天堂硅谷”。滨江区于199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2002年6月,**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战略,对高新、滨江两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体制调整后,区域规划总面积为平方公里,由江北、江南和下沙三个区块组成。江北区块地处老城区中心,毗邻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是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和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块位于钱塘江南岸,沿钱塘江而建,与西湖隔江相望,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城。高新区(滨江)具有五方面特点:一是体制创新。高新区(滨江)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设置党政机构。二是区位优势。沿江依桥,交通便捷。三是人才云集。我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为6万。四是产业集聚。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高新区(滨江)已经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人均创利连续六年位居前三位,软件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动画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先后成为国家级的产业基地。五是环

境优化。近年来,我们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体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ISO14000国家示范区的创建和生态区建设,全区生态、居住、政务、人文、治安等环境不断改善,为全面打造“天堂硅谷”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技工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合同利用外资亿美元,同比增长,出口总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

二、**高新区(滨江)巩固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我区自建区以来,就十分注重环境建设,把营造和谐、清静、自然的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在2005年3月份正式被批准ISO14000国家示范区,特别是5月份隆重的授牌仪式以来,围绕“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建设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措施,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全民积极参与,政策资金保障,以生态区建设为抓手,将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成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九个抓、九个努力”:

(一)抓组织,努力加大领导力度

ISO14000国家示范区创建各生态区建设具有很多的相通性,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业务性强。为切实做好工作,我们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将生态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重新整合,进一步充实完善街道、部门内机构建设,落实具体责任人,形成区、街道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确立生态区建设为“一把手工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抓手的战略地位。在区中心组学习中专门安排了ISO14000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区建设的专题,在党校的各类培训班专门设立有关知识课程。在社区、企业等基层单

位深入开展有关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各级干部群众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在2005年的环保生态工作会议中,我区明确提出把示范区巩固工作与**市“创模”复检、生态城区建设及文明城区创建有机结合,强化舆论、营造氛围,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大投入、创新方法,不断提升水平的创建思路。将示范区建设的相关工作纳入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同时在主任办公会议上多次专题研究示范区巩固和生态区建设工作。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推进办成员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狠抓薄弱环节,扎实地推进创建工作。

(二)抓宣传,努力营造创建氛围

全面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对环境保护的决策意识,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为示范区和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社会氛围。一

是在《天堂硅谷》等宣传媒体上开设生态宣传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环境警示教育等活动,组建环保志愿者队伍并引导开展了保护母亲河活动;加强环保培训和宣传力度,先后开展了“绿色GDP与循环经济”等专题讲座、企业法人环保培训、社区环保讲座,进一步提高群众环保能力。三是深12全文查看

下载参与阅读课题研究的体会与做法 法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参与阅读课题研究的体会与做法 法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5篇范文)

    浅谈学习数学新课标的体会与做法 我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课程标准的学习,并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本人所教六年级两个......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体会与做法 胡海燕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

    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的经验做法

    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的经验做法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渐显露,诉之法律的纷争不断增多,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逐年上......

    律师参与涉法信访工作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日渐显露,诉之法律的纷争不断增多,涉法涉诉信访问题逐年上升,影响到改革发展的进程,影响到社会......

    考察体会与检讨

    考察体会与检讨 这次传统聚落课举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几个班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去了宜章县白沙乡腊员村的古名居。让我们一起走进了具有湘南古代特色的古居,体验了一......

    党课体会与感悟

    党课体会与感悟 首先,我感觉很荣幸地能够成为淮北师范大学第四十九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一员,参加了这一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与学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加入中国......

    毕业体会与感受

    毕业体会与感受 年华匆匆,似水而过,四年光阴转眼即逝。面对毕业,带着跃跃欲试的激情和惴惴不安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的些许惶恐,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回顾四年大学生活,从......

    体会与收获五篇

    学习项目管理的体会与收获 ——工商管理0803班,张冰梅本学期,通过学习项目管理课程,我初步了解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及其构架。通过老师布置的项目管理作业,生动再现了项目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