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朗读者背后的故事(二)——陪伴
《朗读者》第二期素材——陪伴
一、精美台词。
1、节目卷首语:
为什么是陪伴?
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
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杨乃斌,一个在八个月的时候失去了听力的孩子,为了能够让他像健全人一样的成长。他的母亲,在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
所以,我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以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
2、节目开场白: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 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
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比如说这会儿,你我之间是一段短暂的陪伴;
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时代,和我们的同学,那是几年的陪伴;
还有一种陪伴,是生命里血脉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们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陪伴。
二、朗读者背后的故事。
1、郑渊洁:父亲的陪伴。
郑渊洁,现代作家、童话大王。他小时候,因为调皮不知一次被学校开除,他的父亲郑洪升总是对儿子说:“儿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几十年如一日,早上4点钟起床搞学习,做研究,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儿子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让郑渊洁从小对读书和写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父亲这样对他说:“你写多久,我们就活多久。”郑渊洁说:“父母这种默默的陪伴,是支撑我一生努力创作的力量。”
2、杨乃斌:最伟大的陪伴。
杨乃斌出生后8个月,一次高烧致使他双耳失聪。为了能够让孩子像健全人一样成长,他的母亲陶艳波从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小学、中学、大学,整整陪读了16年。母亲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杨乃斌的身边,每天艰难地将老师讲授的知识通过唇语传授给他。杨乃斌虽然听不见,但是,他能大声朗读出对母亲爱的陪伴的感激。他说: “朗读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献给我的母亲,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所有人都想要放弃的时候,只有她还一直坚持,一直鼓励我。”
3、蒋雯丽:平等与真心的陪伴。
她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从2002年开始担任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至今已经有15年之久。她曾经把艾滋病孤儿小武带回家里,和儿子同吃同住,睡上下铺......节目中,她始终微笑着给大家分享这些年来和艾滋病儿童相处的感受。她说:“与他们相处中,我体会到了他们的敏感和脆弱。但是,他们似乎又比别人更坚强不屈。”“他们最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平等对待和真心相伴。”
4、林兆铭:动物的陪伴者。
他从18岁开始,一个人独自照顾300多只野生动物,这些小伙伴里有蟒蛇、梅花鹿、猴子、鹦鹉......他把那些动物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喂养,看护。一个月有可能才回家一次,用寂寞的人生去和各种动物们相伴。他最喜欢鹦鹉,因为鹦鹉会跟他说话。他常常会为不幸的动物们的离世而哭泣,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居然又难过的低下了头,哽咽了一会才抬起了头,半边脸还在不停的抽搐。他说:“不管是动物还是人,它都喜欢被爱,被关照吧。”“这些动物们就是我的朋友、家人,他们让我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实,不感到孤单。”
5、乔榛:相濡以沫的陪伴。
八零年以来,他七次和跟死神狭路相逢,光癌症就四次,其间又是心梗又是脑梗。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他,讲述了自己支撑下来的原因,除了信念,还有他那不离不弃的妻子唐国妹,对他全身心的呵护与精心地照顾。妻子的相濡以沫,携手奋战,让病魔一次次被击败,他反复这样说:“没有妻子,我根本活不到今天。”
三、精美书单。
1、第一位朗读者是郑渊洁和他的父亲郑洪升,他们朗读的篇目是《父与子》
郑渊洁著《郑渊洁教子秘诀》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郑渊洁,中国文坛传奇人物。1955年出生,1978年开始童话创作月刊,有“童话大王”之美誉。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影响了好几代中国孩子。
本书首次揭露了著名作家童话大王郑渊洁成功的教子秘诀,对于现代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将产生重要的启迪作用。这是中国首例私塾教育的成功典范。
2、第二位朗读者是聋哑人杨乃斌
他朗读的篇目是冰心的《不为什么》 冰心著《名家散文经典:冰心散文精选》 长江文艺出版社
冰心的散文体现着冰心自己所强调的独特风格。冰心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波澜之中,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细密的情思,把内在的深情和外物的触发溶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读者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冰心十分注重散文内涵的美。她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看似平凡的题材中,创意出奇,构局善变。这是由她的思想造诣和生活环境凝聚而成的美的情思。
3、第三位朗读者是著名演员、艾滋病宣传大使蒋雯丽
她朗读的是林清玄《百合花开》 林清玄著 《心的丝路》 人民文学出版社
林清玄,当代著名散文家,小学三年级想成为作家,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30岁与佛结缘,入山修行,深研经藏。35岁出山,四处参学。《心的丝路》是林清玄“安住身心”的清隽之作。时值台湾社会时代变迁,很多人沉沦于现实声色的征逐之中,传统精致文化被侵略、商人短视、伤残者诈骗行乞„„正义理想奉献关怀等褪色,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林清玄说,“我的《心的丝路》依循这样的思考:如何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中安顿身心,做世界的清流?”
4、第四位朗读者是野生动物救护站人员林兆铭
他朗读的篇目是梭罗的《瓦尔登湖》选段梭罗著 苏福忠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发表了对自然、人生和文艺问题的见解。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梭罗是生活的智者,也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因为一个半世纪前,人类对于技术的崇拜与痴迷是不允许任何人来亵渎的。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瓦尔登湖》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梭罗的声誉也与日俱增,被誉为美国生态运动的思想先驱,他在书中所阐述的许多思想,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5、第五位朗读者是配音演员乔榛和他的爱人唐国妹 他们朗读的篇目是裴多菲诗作《我愿是激流》裴多菲著 兴万生译 《裴多菲诗歌精选》北岳文艺出版社
匈牙利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在我国已家喻户晓。这首《我愿是激流》同样脍炙人口。由于鲁迅先生早年介绍,裴多菲已是我国读者最熟悉和最爱戴的外国诗人之一。他的诗与民族传统、人民生活密切结合,与人民的斗争和命运融为一体。深厚的民族性与强烈的时代精神是他诗歌的两大特点,特别是在战场上完成的诗展示了一幅广阔的人民战争的多彩画卷,描写战士们前仆后继、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革命品德以及追求民族解放的思想感情、意志和力量。
四、精美文章。
百合花开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千尺高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野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却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根本不是花苞,而是长了一个疙瘩„„”
在公开场合,它们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地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富有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的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欢喜的泪滴。
年年春天,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之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嗅着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第二篇:《朗读者》陪伴观后感
《朗读者》陪伴观后感
长大成人滋味
最黑的黑是背叛
最痛的痛是原谅
最爱的爱是陪伴
----陪伴
《朗读者》陪伴观后感 篇1 这一期的《朗读者》请来的嘉宾们带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感动。
长大成人后知晓人情世故的我们仿佛已经很少被感动,即使被感动也会让它戛然而止,因为怕受伤。长大后,我们的感情越来越稀薄,也越来越珍贵,不肯也不敢轻易付出,也不再期待收获。也往往少了对某些事某些人的执着。缺失了感动与执着的长大,是否真的快乐。
喜欢董卿在节目里念的一首孤城的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这句诗让我想起安妮宝贝在《蔷薇岛屿》里的一段话: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我想这就是两个人陪伴最好的姿态吧!《朗读者》陪伴观后感 篇2 陪伴,是一种温暖,因为它意味着有人把世界最珍贵的时间给了你;
陪伴,更是一种力量,因为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这是我观看2月25日央视播出的《朗读者》后,写下的感触良多的一段话。
而这一期的《朗读者》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要数郑渊洁父子了。
郑渊洁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而他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父亲郑洪升是密不可分。
郑渊洁上小学时,有一次因改变了老师出的作文题,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羞辱,他则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从而被学校开除。父亲看了他写的“检查”后,则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则开始了对郑渊洁的“家教”模式。
还有一次,父亲半夜偷偷给儿子钢笔灌完钢笔水,被儿子发现。父子俩聊了许久。最后父亲问,“你一个人能把《童话大王》写多少年?”郑渊洁回答,“只要你和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它写下去。”而父亲则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父亲的陪伴和对儿子的鼓励,由此可见一斑。而父爱之深沉,也令人为之动容。
这不禁让我感同身受。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XX年12月14日的下午5点多,我踏上了去往福建的列车,离开了生活了21年的家乡和父母。殊不知,这一次分别让我整整两年再也没见过我的父母。
因为,这是开往福建的军列。我要去部队服役了。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从小也没出过远门,求学之路:小学在村里,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里,大学在市里,我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我到部队后往家里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这并不是因为受不了训练的苦与累,而是十分想家、想父母。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XX年11月。当时的我纠结于留队还是退伍。打电话给家里,父亲说,“敏敏,我知道你不是怕苦,如果想家,就回来吧!”
就这样,XX年12月,我毅然选择退伍,回到了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
现在,我已参加工作6年。我也非常满足于这样“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下班,我都会回家。我知道,不管多晚,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等我;我也知道,不管多晚,总有人在等我回家,那就是我至亲的人。
有人说,再多轰轰烈烈的誓言,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陪伴。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朗读者》陪伴观后感 篇3 自从看完《朗读者》第一期,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档节目,并对下一期充满了期待。昨天晚上散步归来,早早坐在电视机,静候央视一套即将播出的《朗读者》第二期。二十点零五分,伴随着青年钢琴家吴牧野的琴声,主持人董卿一袭白裙,款款走来,以顾城的诗句开场:“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引出了昨天《朗读者》的主题“陪伴”,而嘉宾们选择的朗读内容背后都有精彩的人生故事。
1.“我的爸爸虽然是一只羊,但他是一个男子汉,他知道怎么爱我。我要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郑渊洁《父与子》
“童话大王”郑渊洁邀请86岁的父亲郑洪升一同上台,朗读自己写的《父与子》。
这是郑渊洁写给儿子郑亚旗的,郑渊洁属羊,郑亚旗属猪: “我是羊,我生了一头小猪,我感到幸福和惬意。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羊只能生羊,马只能生马,那该成什么样子了?我爱我的小猪儿子。如果他是鸡或是蛇或是兔或是老鼠,我一样爱他,一样让他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是他爸爸。”
《父与子》一文也同样适用于郑渊洁和父亲郑洪升。郑渊洁回忆,他把老师的作文题目改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因为调皮被学校开除,而郑洪升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
在虎妈狼爸的传统中,郑洪升却甘愿当一只羊。也正是父亲的影响,使得郑渊洁热爱读书,成为独树一帜的童话大王。
2.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冰心《不为什么》。
“同桌妈妈”陶艳波用16年的光阴陪伴失去听力的儿子杨乃斌一起上课,陶妈妈记录下每个知识点,回家一遍遍讲解。后来,杨乃斌考上了重点大学,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他在现场朗读冰心的《不为什么》。
3.艾滋病的孩子更需要人们的关爱与陪伴,著名演员蒋雯丽朗读林清玄的《百合花开》,直抵观众心灵最柔软的那根弦。
4.林兆铭工作在野生动物救护中心,5年的时间只有他一人坚持在这里陪伴这些动物。这些受伤的动物有一些能康复,回归大自然,有一些则因伤势过重很快离世,在陪伴中林兆铭每天都在感受着喜悦与失去的悲伤。他朗读美国作家梭罗的自然主义名著《瓦尔登湖》选段,献给他的动物朋友们。
这段出自《瓦尔登湖》的其中一章《冬天的禽兽》,用的是徐迟翻译的版本。
5.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裴多菲《我愿是激流》
配音演员乔榛从1985年开始7次面对生死,妻子唐国妹一路陪伴,并给予他康复的力量。乔榛与妻子共同朗读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他们俩声情并茂的朗读,脉脉含情的眼神,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第三篇:《朗读者》第二期陪伴观后感
《朗读者》第二期陪伴观后感
《朗读者》第二期陪伴观后感
陪伴,是一种温暖,因为它意味着有人把世界最珍贵的时间给了你;
陪伴,更是一种力量,因为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这是我观看2月25日央视播出的《朗读者》后,写下的感触良多的一段话。
而这一期的《朗读者》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要数郑渊洁父子了。
郑渊洁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而他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父亲郑洪升是密不可分。
郑渊洁上小学时,有一次因改变了老师出的作文题,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羞辱,他则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从而被学校开除。父亲看了他写的“检查”后,则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则开始了对郑渊洁的“家教”模式。
还有一次,父亲半夜偷偷给儿子钢笔灌完钢笔水,被儿子发现。父子俩聊了许久。最后父亲问,“你一个人能把《童话大王》写多少年?”郑渊洁回答,“只要你和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它写下去。”而父亲则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父亲的陪伴和对儿子的鼓励,由此可见一斑。而父爱之深沉,也令人为之动容。
这不禁让我感同身受。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XX年12月14日的下午5点多,我踏上了去往福建的列车,离开了生活了21年的家乡和父母。殊不知,这一次分别让我整整两年再也没见过我的父母。
因为,这是开往福建的军列。我要去部队服役了。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从小也没出过远门,求学之路:小学在村里,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里,大学在市里,我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我到部队后往家里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这并不是因为受不了训练的苦与累,而是十分想家、想父母。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XX年11月。当时的我纠结于留队还是退伍。打电话给家里,父亲说,“敏敏,我知道你不是怕苦,如果想家,就回来吧!”
就这样,XX年12月,我毅然选择退伍,回到了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
现在,我已参加工作6年。我也非常满足于这样“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下班,我都会回家。我知道,不管多晚,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等我;我也知道,不管多晚,总有人在等我回家,那就是我至亲的人。
有人说,再多轰轰烈烈的誓言,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陪伴。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朗读者》第二期陪伴观后感
在第二期《朗读者》中,郑渊洁、杨乃斌,蒋雯丽、林兆铭、乔榛,讲述他们人生中不一样的“陪伴”。字字句句虽平铺直叙,不喧哗,却掷地有声。
这次仍然看的周末版、央视三套的重播。是我的发小,“毅”所发感言提醒的我。她周六准时看首播。上周主题是“遇见”、是启迪人们找一回“初心”。本周主题是“陪伴”。通过现场真实人物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同故事,诠释怎样才是“陪伴”,和关于人生不一样的“陪伴”。引起观众内心诸多认同与共鸣,我俩聊了好大一会儿。
感动与感慨交织:人生要面对许多坎坷和艰难,要面对不同命运、不同的决择。但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他们无偿的付出与劳苦、是夜以继日的温情陪伴。从他们身上看到人性的向善与美好。面对儿子郑渊洁的的辍学,父亲没有责骂,平静地说:“没关系,我来教你。”郑渊洁:“父亲”的涵义,是榜样
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大灰狼罗克……“童话大王”郑渊洁笔下的角色们曾陪伴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但学生时代的他却并非“乖孩子”,还曾被老师开除。此后他的父亲郑洪升便在家教导他。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郑渊洁从小对文字和看书产生了向往之心。现场我们一起倾听了“童话大王”是怎样炼成的的过程。
蒋雯丽,中国内地优秀女演员。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从XX年开始担任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至今已有十五年之久。对于艾滋病患儿,蒋雯丽毅然决然地把他领回家,陪伴其长大,一陪就是十五年。“与他们相处中,我意识到了他们的敏感和脆弱。但是他们似乎又比别人更坚强不屈”,蒋雯丽如是说。
无论是《瓦尔登湖》,还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些与动物不期而遇、而后又相互陪伴的故事令人神往也似乎遥不可及。现实中,这样的人却真实存在着。林兆明,18岁开始就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他独自一个人照顾300多个动物,陪伴野生动物,那种寂寞与枯燥、孤独与辛苦,简直难以想象。
“没有妻子,我根本活不到今天。”乔榛一直这样说。“我生病那时,她暗自神伤,在我面前却强颜欢笑。我看到她这样,也很心酸。”今晚,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他将携妻子来到《朗读者》,讲述彼此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陪伴。乔榛说:“我的命,都是国妹给的。。”接着,夫妻二人深情朗读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真情朗读、打动全场观众,掌声不时响起。而后已面对七次生死的乔榛,首次搭档董卿再现《叶塞尼亚》配音。
一篇好文,一个好故事,一次真诚的分享。朗读,也是一种享受。这个栏目最大的亮点就是、让人们从中发现文字的魅力,且又不枯燥无味,结合其背后的故事,比起自己去读、去搜、会更有感染力。而且以董卿的文字功底与文学修养,确实把控得恰如其分,彰显此栏目与众不同的新意。
我觉得:人生,缘始于“遇见”,情长于“陪伴”。而陪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我能给你最好的礼物。
在一片搞笑或相亲类节目充斥各大卫视的今天,《朗读者》栏目无疑是一股清流,《诗词大会》见证了董卿的文字功底,《朗读者》无疑会更上一个台阶!
这一期的《朗读者》请来的嘉宾们带给我最多的感受就是感动。
长大成人后知晓人情世故的我们仿佛已经很少被感动,即使被感动也会让它戛然而止,因为怕受伤。长大后,我们的感情越来越稀薄,也越来越珍贵,不肯也不敢轻易付出,也不再期待收获。也往往少了对某些事某些人的执着。缺失了感动与执着的长大,是否真的快乐。
喜欢董卿在节目里念的一首孤城的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这句诗让我想起安妮宝贝在《蔷薇岛屿》里的一段话:最好的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不要渴望从对方身上挖掘到意义,那是注定要落空的事情。而应该是,我们两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看看这个落寞的人间。
我想这就是两个人陪伴最好的姿态吧!
第四篇:《朗读者》主题作文‖第2期:陪伴
《朗读者》主题作文‖第2期:陪伴(转三山语文)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三语文 胡建
【主题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李健在《温暖》歌词中唱道:“花开云落流转里,有你陪伴,分享所有的快乐,还有忧伤,装点我寂寞的世界,不再黯淡。”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都会有朋友亲人相伴,有自己珍爱的事物相随,有了他们的陪伴,成长才不孤单;有了他们的陪伴,生命才绚烂;有了他们的陪伴,心灵才开阔„„
【题意解读】
先确定陪伴的对象,谁陪伴谁,当然有时这种陪伴是相互的。自己可以是陪伴者,也可以是被陪伴的对象。陪伴者可以是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比如父母、老师、同学、亲友、邻居等,或是非亲非故却经常接触的如卖菜卖零食的大叔大妈、公交司机、环卫工人等;也可以是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如一只小鸟小狗,一头老黄牛猫狗兔鸡等。此外,还可以是没有生命的事物,如一本好书、一条流淌清水的小溪、一座久远的桥等,可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通过记录陪伴的过程,表现对被陪伴者的心路历程的影响,其实陪伴的过程就是经历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也可以写陪伴对象对自己(或他人)的人生产生过的触动、感悟,用议论性的文字鲜明地表达出来。
【节目素材】
1、卷首语:
为什么是陪伴?其实我们每一期的主题词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有时候为了一个主题词会反反复复讨论很长时间,但是陪伴是最早确定下来的主题词,而且从来没有改变过。
我想因为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当然陪伴也是一个很平常的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就像我们的朗读者,郑渊洁、乔榛都谈到了自己,夫妻之间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
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杨乃斌,一个在八个月的时候失去了听力的孩子,为了能够让他像健全人一样的成长。他的母亲,在他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学。
所以,我觉得陪伴也是一种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所以希望这一期以陪伴以主题词的节目也能带给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
【优秀作文】
一、记叙类文章
1、陪伴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可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十几年来,是这首歌里唱的美丽女人陪伴着我,不管是咫尺天涯,我明白她一直住在我的心中。
我对她——我的妈妈,年轻时候的事全然不知,我是靠着几本厚厚的日记走进她的岁月。1990年的时候,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孩子的世界纯真无邪,孩子的笑能驱散一冬的阴霾,将来我要教我的孩子读书识字。”原来,早在那个时候,她就已经开始了对我的陪伴,以文字的方式。
一岁多的我体弱多病,几乎一整年都躺在医院里,她说那时候的我脆弱的像只刚出生不久的猫,终日很倦的样子。每天吃什么吐什么,我呕吐的时候,她就一边拍着我的背,一边流泪。当我又一次的晕过去,妈妈说她就坐在我的床边,几天几夜寸步不离的守着我、陪伴 1 着我。她说,她握着我的手,就是在守护我们俩个的世界。她就这样的陪伴着我,以眼泪的方式。
因为大人们的是是非非,我和妈妈必须分开居住,她只能去乞求幼儿园,让她在午休时与我见上一面。于是我成了第一个在午休时间被探视的孩子。在别的小朋友睡午觉的时候,我和妈妈坐在滑梯上,妈妈给我剪指甲,中午的阳关洒在周身很温暖。而当大门关闭。妈妈走出去的时候,我在老师的怀里哭的撕心裂肺,同时已经对下次见面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午后的两个小时,她不说话,就静静的陪着我,以剪指甲的方式。
而今,我早已比她高出半个头,会牵着我年轻美丽的母亲向全世界炫耀我的幸福。她的眼角虽然聚了些皱纹,但眼睛依然美丽;她的头上虽然生出了几缕白发,但秀发依旧动人,她在岁月的波澜里褪去了冲动和青涩,多了成熟的魅力,在我的眼里,她永远是无人可及的美女。因为我明白,她的苍老是因为我的成长,她的白发,她的皱纹,都是我的财富。这些都见证了那些或近在咫尺、或远在天涯的陪伴。
妈,我想牵着你的手,两个人去宇宙,没引力左右,月光映出你的温柔。就算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只是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我想你一直陪着我,地久天长,地老天荒!
2、陪 伴
时间不仅把黑发漂白,也把我童年小院里的木香冲淡,连小院也苍苔斑驳,终日寂静。爷爷总是半躺在老椅子上,望着夕阳,看时光慢慢凉下去。
听爷爷说他的父亲是有名的木匠,爷爷从小就跟着他学习木工,那些年月,父子俩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和朴素的艺德,闻名乡里。
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天空,没有云朵来遮挡它,它就是这世界的主角。爷爷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木墩上,身边放着各色的斧、锯、刨和墨线盒。我坐在旁边,玩着截下来的木头边角料,搭建着自己的小世界。爷爷一伸手总是精准拿到自己需要的材料,他就这样不知疲惫地一直忙碌着,视线从来没从手上的活计移开过。
小院里,微风拂过爷爷的头发,但依旧可见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淌下,刨子在木头上“吱吱”地唱着歌,片片刨花,洁白地绽放,飘落在身边的地上,散发出新开木头的芳香,就好像刚刚出锅的馒头,热热的香气弥漫小院。在刨花歌声的旋律里,爷爷的手前前后后,一上一下,一按一提,力度刚刚好。爷爷做铆合时,从未用过一根钉子,两块木头总能刚好拼接,用天衣无缝、巧夺天工来形容,毫不夸张。原本粗糙脏乱的木头,就这样光鲜起来,巧妙地组成一把小凳子,我高兴极了。爷爷擦一下额头的汗水,说,搬着凳子,上学去吧。
有时候,爷爷会摊开手掌休息一下,他的掌心有一排排数不清的老茧,大大小小的,软软硬硬的,这些茧子使爷爷的掌心看起来变了形,看了令人心痛。每次要精雕木活时,爷爷手上的泡就会被磨破,晶莹而又带着血色的液体从泡里流出来,爷爷的眉头微蹙,但手上的活计却不肯停歇。就这样,爷爷一直忙着,忙着,他头上的白发,额头的汗水,都被小院的风儿吹着。时间很慢,我等得肚子咕咕响,夕阳也只下去一半。可爷爷说,时间很快,眨眼就是几十年。
多年过去了,我在爷爷木香的陪伴下慢慢成长,在爷爷身后,留下我一串串快乐成长的脚印。
时至今日,爷爷已经好多年没有动家伙了,手艺也不如当初,他的背驼了,眼睛也花了。而爷爷当年给我做的那个小凳子也年老了,人坐上去,就会唧唧哇哇地响。爷爷有时拿起锤,“砰砰”地敲打几下,那凳子就会几天不叫,可是,它的身子骨毕竟不如从前,过不了几天,又会哀叫如初。
我站在苍苔深绿的小院里,再也闻不到一直陪伴我成长的木香。风在空荡荡的小院里,在爷爷身边,无聊地游荡。
3、陪伴
偶尔听到别人有这样的议论:”缺乏父亲的陪伴的孩子总是没有安全感的。”每次听后,我总有些许埋怨些许期盼:要是爸爸能多陪我一会儿,该多好啊!
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我和他的交流,更多靠着电话。这个周五的早晨,妈妈故作神秘却又一脸兴奋地告诉我,这个周末爸爸要回家了!
下了学,我一路跑着冲回家,刚走近家门,“啪嗒”,门开了,爸爸正笑眯眯地向我张开双臂,我一头扑进他的怀里。爸爸说:“听说800米的测试把我闺女难住了,我这个运动健将可得回来发挥长项了!”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那咱们就开练吧!”我将书包往地上一扔,拉起爸爸的手就下了楼。
“咦,怎么下雨了?”我懊恼着,爸爸却说:“难得陪闺女跑步,咱爷俩来个雨中赛跑吧?”说完迈开步子就跑,得意地朝我回头一笑,我三步并两步去追爸爸。初冬的雨点打在身上,心里却暖暖的,我咬紧牙关,终于追上了爸爸,他惊讶又惊喜地鼓励我,语气中也不免几分“威胁”,我哪能轻言服输,更加卖力地向前冲,不忘回报以他一个更加得意的微笑。奇怪的是,800米总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我,今天跑起来却分外轻松,有了父亲的陪伴,就仿似有了无穷的动力!想到这儿,突然觉得父亲的加油声好像离我有点远了,我转身去寻,爸爸见我回头,匆忙扶着栏杆站起身,却又差点摔倒。我焦急地喊了一声“爸爸”,冲回他身边,他却挥手示意我接着跑,我哪能听话:爸爸的膝盖早就有伤,跑步这样的剧烈运动是绝对禁止参加的。我边跑边责怪自己的粗心。跑近爸爸身边,他却故作轻松地说:“运动健将的后代果然名副其实啊!”我说什么都要扶着爸爸回家,他拗不过我同意了,一路上看着还有些踉跄的爸爸,每走一步都让我心疼;但握着他那宽厚温暖的手掌,又让我安心地享受着难得的幸福。路灯将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发现,我的长长的成长之路上,其实一直都不曾少过爸爸的陪伴。
回到家,妈妈已做好饭菜等着我们,看到我扶着爸爸,妈妈有些紧张地问:“怎么了,是因为变天又腿疼了吗?”我难过地想哭,刚要张口,只听爸爸说道:“这趟回来的真值,咱闺女的800米能拿满分了!”妈妈立刻明白了,摇头笑着,这时家里弥漫着的味道让我沉醉,我知道,那种味道的名字叫做幸福。
也许父亲的陪伴总是那么遥远,但总能出现在女儿最需要的地方;也许父亲的陪伴总是那么短暂,但总能温暖女儿的心房;也许父亲的陪伴总是那么不着痕迹,但足以让女儿刻骨铭心。那双宽厚温暖的手呵,一直都在陪着我,给我温暖,给我力量。
二、议论类文章
陪伴一生的是心情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繁华与落寞不过是过眼烟云。而永远陪伴我们一生,如影随形、不离不弃的只有心情;如同呼吸,伴你一生的心情是你唯一不能被剥夺的财富。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忧伤是活,开心也是活,既然都是活,为什么不开开心地生活呢?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爱,可他们迟早会衰老;孩子给我们满足和喜悦,可他们终究会长大;爱情给我们幸福和甜蜜,可我们必须付出一生的代价去呵护;金钱是水中的浮萍,时聚时散;美丽的容貌是绿树上芬芳的花朵,适时绽放、无奈凋谢;健康是魔术大师,能变睛也能变阴;繁华更像是梦一场,曲终人散,觥筹交错的热闹犹如水中影镜中花,没等看清,记住梦的内容,就醒了。原来,能伴随我们一生的是自己的心情哦!当你拥有一份好心情时,看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山是青的,人是善良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拥有一份好心情,唱唱快乐的歌,跳跳动感的舞,身体充满无限的激情;拥有一份好心情,有实现自己伟大事业的自信力量源泉;拥有一份好心情,任何年龄的容颜,都会被好心情照亮,美丽动人而魅力无穷;拥有一份好心情,能帮你获得学识,交结良师益友,把握机遇,缔造和谐,成就事业……
要使我们天天都拥有一份好心情,必须心胸开阔,宽以待人。一个人有了宽广、豁达的心境,遇事就能拿得起,放得下,精神也会轻松而愉快,心境自然会美好而宽广,就能大度处世,平和待人,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千万别小看心情,它能让天地为之动容,自然为之变色。同样走进大观园,刘姥姥开心,林妹妹伤心;同样的江水,李后主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豪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湛蓝夜空,一轮明月,有人举杯邀约,对影浅酌;有人黯然泪下,思乡情浓,总是故乡月最明。景无异,异的是心情。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人可能没有爱情,可能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如果你渴望拥有健康和美丽,如果你想珍惜生命中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意为这个世界增添欢乐与晴朗,如果你即使你跌倒也要面向太阳,就请锻造心情,让我们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黎明和夜晚,我们可能无法逃避厄运或人生包含的棘手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从容豁达的去面对。
心情,是一种感情状态,是一个人对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内心的一种感知,心情的历练,是一种自我的超越;心情的锻造,是一种完美的追求。好的心情,来源于一个人能否守住一颗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世间百态,物欲横流,不为诱惑所动,不为攀比所烦。自然心情就会好。让好心情相伴一生,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拥有了好心情,也就拥有了自信,继而拥有了年轻和健康。就拥有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充满期待,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心情吧,因为生活着就是幸运和快乐。给自己一份好心情,让世界对着你微笑:给别人一份好心情,让生活对我们微笑。
好心情不是先天的造就,也不是上苍的赐予,它是人格、品德、教养、才能综合指数酿造,它由渐悟而顿悟,由领悟到觉悟,它是修炼成正果。母育的是身躯,修炼的是心情。心情它需要不断呵护、调理、滋润和丰盈。
不在活得长久,而在活得富有,富有是开心,开心是福,让好心情与我们时时相伴。
三、抒情类文章
陪伴
夜空,蓝得深邃;星光,亮得迷人。浅浅的空气中弥漫着紫丁花的香气;一束橘黄的灯光,映在散发油墨香气的文字上,让整个身心醉在其中。我知道,有你陪伴,我不孤单……
陪伴我一起登上尼摩船长的舰艇,共同观赏海底大千世界的美妙,体味尼摩船长的正义善良;陪伴我一起周游大人国的国土,共同欣赏不为人知的千变万化,体验大人国的淳朴风情;陪伴我一起走进伊索的无穷智慧,共同评判农夫与蛇的是非对错,感悟心灵世界的真善美……是你,打开了我幻想的大门,敲响了知识的警钟;是你,让黑夜有了明亮的眼睛,让空气弥漫着清新,我知道,有你陪我,我的生命五彩缤纷……
与我一起在早春欣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境;与我一起在月下聆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洒脱;与我一起在分别之路体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胸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动;与我一起在困苦前鼓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英气……有你陪伴,书香浸满了我的理想,描绘着我变幻无穷的天空;有你陪我,我的生命生机盎然……
有你陪伴,我看到了宋公明的大义,智多星的智慧,鲁智深的嫉恶如仇,武行者的勇而有谋;有你陪伴,我看到了宝玉的无奈,黛玉的情思,宝钗的爱恋,人世间的阴晴冷暖;有你陪伴,我看到了三藏的坚韧顽强,悟空的行侠仗义,悟能的善良体贴,悟净的忠贞不二,白龙的吃苦耐劳;有你陪伴,我看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孔明的神机妙算,关羽的知恩图报,张飞的率真直爽;有你陪伴,我结识了众多好友,有你陪伴,我的生命淡而不凡……
因为有你,所以有了勇气;因为有你,所以有了美丽;因为有你,所以学会感动;因为有你,所以受益一生。我的挚友——书!你的平凡造就了你的伟大,你的淡雅造就了你的纯洁!因为有你陪伴,我知道,我并不孤单!静静地徜徉在墨香的氛围中,轻轻把它合上,香气,漫了一屋;“有你的陪伴,翻过火焰山,有你的陪伴,不留下遗憾;历经了风雨受过了磨难再回到花果山……”清脆的歌声在耳边回荡,我知道,有你陪伴……
第五篇:朗读者
《朗读者》可以说是描述了一个关于爱和性,接着是爱的背叛和爱之死的故事。属于“令人难以置信的一生忏悔”。使人仿佛在屏气凝神的倾听,着了魔似的,仿佛身临其境。这本书是凿破了我们心中冰封的海洋的一把斧子。
战后德国人之间无可救药的关系象征实际上继续隐藏的纳粹时代。十五岁的米夏爱上了大他二十岁的隐瞒了双重秘密的有轨电车售票员汉娜。米夏这个学生象征的是无辜的新一代,他们与父母在感情上不可分离,用海涅的话说这些父母身上有太多的故事,“人们也许知道这些故事,却不愿意知道这些故事,与其回忆它们不如忘了它们。”
米夏在恋人汉娜神秘失踪和他在自己成年后,成了反叛的大学生,代表他那一代人控诉纳粹一代人的罪责。可当他在法庭上再次看到汉娜时,她成了集中营审判中的被告,米夏理论支撑的道德标准顿时化为乌有。他明白了,他的爱情故事的秘密和他恋人的过去的罪恶有着同一个原因---汉娜不识字,这是她极力隐瞒的。然而他在法庭上保持沉默,没有为让汉娜获得自由而说出真相。作者施林克没有这出主人公这么做对与不对,也没有指出承认无法修正的一生大谎算不算尊重了别人对命运的自主权。米夏从触摸到汉娜的身体开始,到几十岁后主人公与自杀的恋人告白结束,以汉娜的死来结束,汉娜不想重新回到社会中,这是滞漠多年的米夏才意识到和汉娜有无法割裂的关系。
在我看来,《朗读者》既是爱情故事诱使人思考道德边缘问题,也是一部德国人对罪责和罪行看法进行的一段闻所未闻的独白。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法律条文在回答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道德灾难问题时的束手无策。纳粹罪恶的遗留就这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不可挽回的方式,进入一个年轻男人——米夏的生活,使他把自己送上了内心道德的审判席,进行无休止的自我审判。
爱与罪恶的审判,谁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