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19-05-12 04:1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这表明,如果人们只讲求生理卫生,是根本不够的。必须既注意生理卫生,又注意心理卫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体的健康不仅指躯体的正常,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而心理健康与否对人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如果人的心理不健康,一方面会对躯体健康造成危害,导致疾病;另一方面,人的心理一旦失常,社会适应能力就会遭到破坏。甚至无法正常的生活,给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给社会造成危害。而如今,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大多都是独身子女,再加上多数父母都外出打工,无暇照顾孩子,就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看。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多问题,如:过分溺爱导致任性、脾气暴躁、自卑、自私自立、没有责任感„„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无可推卸地摆在了每一位教师面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力求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寻找挑战,树立自信,满足学生需求

具有可行性的挑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而强烈的自信心又能帮助学生敢于接受挑战,而自信心的树立又往往在于教师的教学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我抛开自己原有的设计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我们喜欢什么,愿意学什么;怎样学习我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让我们尝到收获的喜悦。这样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满足的喜悦,自信心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更让孩子觉得教师和他们距离的很近,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我曾经在教学正方形的周长时,我先让三个同学在我指定的不同的轨道上比赛跑步,给最快的同学颁奖。学生说这样不公平,我说为什么?学生回答说:“他们跑的路线不同,长度不同。”从而引出这节课的知识。学生喜欢探究这个问题了,接下来再让他们自己利用自己的办法去测量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并且通过比较找出最佳的办法,学生自由主动地探索,比我们老师去推导强多了,效果真的不错。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固然不错,但有时给予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时,新课开始,我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能自己写出得10的加法题吗?结果有的同学冥思苦想,才写出两三道题;有的同学不慌不忙地按顺序写出了:0+10=10,1+9=10,2+8=10,3+7=10„„10+0=10,11道题。面对极具差异的个体,我给予不同的评价和鼓励:“你真聪明,老师还没有讲,可你已经自己学会两道题啦!”“你更了不起,写出了这么多题,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好方法吗?”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勇敢接受挑战,认真面对困难与挫折;在教师的赞扬中,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起坚定的自信,积极的自我观念逐渐形成。

(二)合作学习,与人为善,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老一辈的记忆中,老师总是远远的站在讲台上,手里也总是神气的拿着一根教鞭;在孩子心里,老师总是那么高高在上,让人望而生畏。而在现代的教学中,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合作者,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在学习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的,友善的。而一个人是否乐于与人交往或善于与人交往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交往中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他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缺少与人合作的机会,为培养他们合作意识,让他们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四个人合作,把小筐中的人民币分类。学生们讨论好分类标准后,由组长分配谁来拿哪一类的人民币,一会儿就出现了以下几种分法:(1)按硬币、纸币来分成两类。(2)按几百元、几十元、几元、几角、几分来分,分成五类。(3)按元、角、分来分成三类;又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学生们小组讨论11-9怎么算?比比哪个组的办法又多又好。他们有的摆小棒,从11根小棒中拿出9根,有的画圆圈,11个圆中划去9个;有的数数,从11往前数9个;有的用10-9=1,1+1=2;还有的想:9+2=11,所以11-9=2„„

同学们从小组合作交流中看到: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同一个问题,集思广益、合作学习我们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面对多个问题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必须依靠大家的力量。在数学问题合作学习中,学生们由学习合作、学会合作,到乐于合作,善于与人相处,大大增强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精心营造学习氛围,克服浮躁心态,强化内控心理。

学生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许多孩子计算正确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由大量的错例分析可知,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及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

其一,缺少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如写字潦草,结果0、6不分,1、7互变,4、9混合等。

其二,缺少计算后必须检查的内控心理素质,其中一些学生过于自信,从不检查,而一些学生只想尽快完成作业,根本不想检查,更有一些学生只想依赖家长代为检查,有错再改。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浮躁心态,造成学生在“反馈控制”阶段所做的大量工作是:纠错、改进、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措施很多,其中确定一套正确的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而学生浮躁的心态除了自身的因素外,还主要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因此为学生精心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对克服浮躁心态,强化内控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四)扭转后进生的心理,让他们体会数学的重要性

后进生是教学中最令我们老师头疼的,老师给与他们的往往是更多的关爱,而效果却与预计相差甚远。但我们要知道,后进生不是笨,很多都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经一个学生告诉我,他从小就怕数学,因为整天面对着那几个阿拉伯数字不停地加减乘除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对他提问:“数学从哪来的?我们的生活没有数学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用吗?”我让这几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同学成立一个活动小组,利用课余的时间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找数学。如: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买东西怎样付钱、怎样预算每月家庭的开支或收入„„ 并且写写心得体会,同学们的兴趣很高。有的同学说:“到现在我才知道售货员也不容易当,要对各种商品的价格了如指掌,收款准确快捷。”还有的同学说:“学习数学可以让我们学会怎样理财。”„„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学生了解到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去煅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不再讨厌数学了。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了,学习态度就端正了。少了心理压力,自然就多了动力。行动起来吧,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2011/6/27

第二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南海大沥许海中学 李顺霞

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在身体上、以下和社会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具体而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达到以下八个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8)心理年龄符合特征。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观念冲击下,青少年的思想心理日益复杂,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专门的渠道是不够的,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各教学中去,每一位任课老师应根据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其教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相结合,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师生自身的资源,达到教学与心育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使全体学生受惠。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我把我的几点做法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深挖新教材中的心理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和心理双丰收。

数学新教材内容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例如:“每一节后面的读一读栏提供了有关的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数学在现实世界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实例、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等,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增长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教材中有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计算繁琐,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新教材倡导学生合作探索,交流分享,如制作视力表,探索勾股定理,测量旗杆的高度,观察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等等需要学生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寓教育于学习中。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合作才会把事情做好,将来出社会工作也一样的道理,都要讲究团队精神。在教学中加以挖掘,深化,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融合的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就必须挖掘教材的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去吸引学生学习,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地健康发展。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实施愉快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心态。

心理学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畅通无阻,思维就变得迅速敏捷,加速知识的接收。如果环境能够给人体以长期满足,就会使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促使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一个没有压力,和谐、宽松的环境下学习,不仅能学生到知识,而且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心态。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学生存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之一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中主要是教师的认知偏差,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对抗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使师生关系会日趋紧张。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创设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启发思维,激励创造,从而使师生在愉快中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用亲切友善的笑容,常挂在嘴边的激励语言,如:“你说得非常好“,你真棒”,“很好”,“你很聪明”,“再想一想”,“这么难的题你也做出来啦,你成功啦”等等,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得到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万倍的信心,自觉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使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2. 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成就,如能及时肯定和鼓励,便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品味到努力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如果一个学生很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做事就会缺乏自信,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样样不如人,就很容易自暴自弃,产生自卑的心理。在课堂上要坚持以表扬为主,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感。这对学习后进生尤其重要。我们数学老师的的教学宗旨是:多一个学数学的人,就多一个60分。就算是批评,也是善意的,而不是嘲笑,挖苦,讽刺。有一个学生杨某,学习没有动力,不听教,行为有偏差。他在一次学习关于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在课堂练习中,他用了他姐姐教的十字相乘法(其他学生没有学过)来解,解法简便,而且又快做完,我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了他,并把他的解法写在黑板上进行讲评,这不但鼓励这这位学生,还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此方法的欲望。而且这位学生后来变得积极大胆,有了自信心,其违纪也减少了。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 出现厌学情绪。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某些品行障碍。

3.多提供让学生表现的机会。

处于青春初期的现代少年,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迅速发展,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迫切,愿意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希望获得成功。在教学中,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一些思考机会、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表现机会、多一些创造信心、多一些成功体验。“让全班同学的手都举起来,让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是我的教学观点。我建议:(1)在课堂中多提问学生。只要我们把问题具体化,小步子引导,就会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如在讲用用配方法来推导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求根公式,其推导过程有一定的难度,若只是老师在讲解,学生不一定有兴趣听,也不一定听得明白。但我把其推导过程具体化,分成十多步,每一步都提问学生应该怎样做,学生听得认真,又想得积极,每一步都抢着回答。这样不仅学生懂得知识的来拢去脉,而且活跃了课堂。(2)多让学生上台讲解题或上讲台前板演。当学习一条例题或思考一道习题时,让我们的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后,可以请某一小组的同学上台讲解解法,或请每个小组的同学上讲台前板演解题过程,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增强自信心。

(三)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学生存在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在我校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全面实施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4人为小组,4名学生中有上,中,下三层的学生,主动权下放到学生,每组都有由一名组长负责,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与讨论。上课时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取长补短,你教我学,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收获。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小组内互教互学,培养学生宽容友爱之心: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培养学生交往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使新课程充分得到表现。

(四)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目前许多家庭都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许多同学自幼娇生惯养,吃苦精神差,独立能力低,有的没有自信心,心理素质差;有的没有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有的自制力差,对自己他人不负责,一遇到困难,便怕了,不愿前进了。如果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就会关生焦虑,甚至颓废的情绪,可能发展到以后在各个方面也会出现小小的挫折就意志消沉,自暴自弃,一蹶不振甚至产生忧郁的心理,阻碍学生健康发展。增强耐挫意识,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人一生中总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学会耐挫方法,学习和适应遭到反对和不成功,学会接受有益的批评。(1)从解题中增强耐挫能力。G。波利亚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的教育”。通过学生在解题中受挫或尝误中提高耐挫能力。例如:有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数学题计算是过于复杂的,费时费力,考试一般不会出这么复杂的数让学生去计算的,当学生遇到这么复杂的数运算时,心情会比较烦燥,意志薄弱者则不想做了。这时,我就说:“这是考验同学们意志力的时候了,若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看那一位同学取得成功的,就是一个最有毅力的学生了。”在数学过程中,解题的成功会使学生以更高昂的斗志和巨大的勇气向新的目标迈进,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都能以一种顽强的意志去学习与工作。在学生受挫时,应教育学生在受挫之后,不要一蹶不振,而是要冷静分析受挫的原因,在困境中奋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解题策略,努力将“山重水覆”转化为“柳暗花明”。(2)从小组竞争失败中增强耐挫能力。在小组教学中我们采取一些小组比赛,评选优秀学习小组活动对学生进行激励,同时也是对落败的小组的同学是一种打击。此时,应该教育学生:人生中总会遭遇到挫折的,要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以平常心坦然面对,唯有更努力是最好的方法,只有去努力,胜利的机会总会有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不仅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学习,同时使学生在意志力、自信心、理性精神等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得到良好的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格。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使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应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对学生起良好的教育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态度就会端正。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该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获2005年佛山市心理论文三等奖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城南中心学校 吴 华

[内容摘要] 保持健康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对人来说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事情。然而,人的心理活动也和人体生理活动一样,会出现毛病或发生障碍。那么,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会失去平衡、出现毛病、发生障碍呢?造成人的心理失衡和障碍的原因虽然多样、十分复杂的,作为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乐群教育。

二、教学中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三、用课堂辩论赛和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俗语说“人为万物之灵”。这个“灵”字指的是万物之中只有人才具有的得天独厚的“灵魂”,这“灵魂”不是别的,正是人所独有的极其丰富和复杂、具有创造智慧的主观心理世界,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于人来说,如果只有躯体而没有灵魂,那就是无法体现“万物之灵”这个崇高的称号。所以,保持健康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对人来说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事情。然而,人的心理活动也和人体生理活动一样,会出现毛病或发生障碍。那么,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会失去平衡、出现毛病、发生障碍呢?造成人的心理失衡和障碍的原因虽然多样、十分复杂的,但一般来说,主要的不外是两个方面。

一、从外部来考察,主要的心理创伤(或称应激紧张与精神压力);

二、从人的内在特点来考察,主要是人格偏常或不良的心理素质所造成的不良倾向。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将来能否有所作为,除了需要掌握知识以外,良好的品质更为重要。然而,现实是,我们频频在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上看到一些问题,学生伤害同伴甚至杀父弑母的报道。这一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学生时代,一天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这三分之一的时间中,又有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课堂,数学学科又占了约五分之一的课时量。作为数学教师,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责任。因此,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根据我多年教育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数学课教学中进行乐群教育。

数学课教师时刻要有心理健康意识,不能按照传统的思维与做法,把学生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更不能以批评、奖罚代替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应该对学生多采取积极行为,尽量避免消极行为,以数学课教学为平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担当起塑造小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学生健康人格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使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了,心理距离拉大了。尤其是住在高楼大厦的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善于合作,显得不“合群”,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数学课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问题,在教学中就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数学活动和“手拉手”活动,创造小学生互相交流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得到认同的机会;积极开展数学集体活动,如组织和参加团体数学竞赛、野外数学实践活动,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走进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在轻松的气氛中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在教学中组织“数学小分队”,提倡互相帮助、协同攻关,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消除学生孤僻和冷漠的目的,获得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中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增加课前五分钟的谈话时间试想,看着一个不苟言笑,严肃呆板的老师上课,学生会是怎样一种心情?长此以往,学生又会变得怎样?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环境中,学生才有可能放松心情,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增设课前五分钟谈话时间的设想。有许多老师吝啬于这五分钟的“宝贵”时间,不肯将之用于与学生看似自由散漫的交谈中。殊不知,教师平易近人,信任、理解学生,学生也会尊重、爱戴教师,在平等互敬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愉快,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的健康心理,满足学生独立感与成人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乐学,爱学的良好学习情感。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普遍的制约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如果小学生处在一个宽松的、充满快乐的环境中,就会消除敌视心理和戒备心理,在行为上必然是积极的、配合的。如果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火药味很浓,剑拔弩张,老师对学生完全责备,语言尖刻,学生感到紧张不安,上数学课如同上刑受罪,必然影响学生对数学课内容的接受、理解和消化,降低教学效果。在作业布臵上,少而精,取消重复性的单元检测、期中检测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在考试上,不出偏题、难题和怪题,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上,对成绩采取不公布、或不排名次,降低学生的失败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三、用课堂辩论赛和参与式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辩论是相互公平竞争,激烈角逐的唇枪舌剑的口舌运动,它能培养人一种临场发挥的能力,应激能力,敏捷的反应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辩论是一种思维的高级运动。小学生尽管还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那么锋利的语言,那么详实的材料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但通过互相指出对方的纰漏之处,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

握一些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不同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愿望、意向和兴趣。学习动机是小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内在力量和基本心理素质。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最好的方法是参与式教学。数学课教师要经常组织“当一分钟教师”活动,做题时教师不直接讲解解题方法和答案,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钻研,首先让弄懂的学生讲给其他学生听,然后逐一让听懂的学生在全班讲述,直到理解力差的学生也能思维清晰地讲述为止。这样,每个学生实际上都参与了教学活动,不但体验了教师的辛苦,而且也培养了尊重他人、尊重劳动的美德。

四、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

语文、思品教材中的内容,其定位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质教学,而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教师自身的行为,也是进行健康心理渗透的良好渠道。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教师怎么做,必会引导学生也这样去做。有时候,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个暗示性的眼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因此,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做到身正。也许,数学的渗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一样能从公式、概念、例题中“抠”出我们需要的心理渗透的材料来。

总而言之,我们的渗透主要通过三种渠道:通过课堂结构进行渗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渗透;发挥教师自身优势,潜移默化进行渗透。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能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都是我们要努力实践并长期坚持的。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我们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学生正象一棵棵小树,迎着风雨茁壮地成长。

第四篇: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刘新寿

当前在农村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很不普及且不平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几乎没有,相关的政策措施也没跟上。为此,在现有条件下,通过现有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在数学课中充分重视良好教学心理环境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平等地看成是正在发展的、潜能未充分开发的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伙伴”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强调对学生的“信任”、“真诚”和“尊重”,给学生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使学生在课堂中无顾虑、真实直率地表达情感和想法,并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探讨,并能灵活地运用“倾听”、“理解”、“情感反应”和“鼓励”等技巧去引导学生,避免盲目地对学生进行个人评判。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这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教师必须正确树立以下几个观念:(1)人格平等观。教师只有树立这种平等的观念,才会做到尊重学生,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才能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2)师生主体观。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忽视任何一方的活动,教育均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3)教学差异观。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长处。根据学生的差异,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上提出不同要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品德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在数学课中充分重视开展美育

数学的美感很强,其图形美、抽象美、对称美、奇异美、思维方式美、解题过程美……都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这不仅丰富了学生对美的了解,提高了对美的欣赏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渐渐养成欣赏美、追求美的高尚情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开展美育。在各年级的教材中都有大量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欣赏、感受。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一读”等栏目开展美育。这些栏目介绍了许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故事和数学悠久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以美育美”、“以美传美”,即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以自己的道德感、事业心、奋斗意志、生活热情以及仪表、教态、语言、板书等方式向学生传播美,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影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在数学课中充分重视活动课的开展

健康的心理是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愉快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让学生不再感到孤独、烦躁、自卑,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让不良情绪得到分散并以正确的方式得到宣泄。在数学课中可以利用一些“探究性活动”来开展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土壤,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奋斗不止、战斗不息的顽强意志。教师还可以通过探究的成功,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通过探究的失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以锻炼学生的心理。在数学课中还可以开展数学知识讲座、趣味数学知识介绍、数学游戏等。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它不仅使较为抽象的概念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且还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调整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各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不可能代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教育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第五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这里所指的健康应包括心理、生理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及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地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在人生的各个时期,从呱呱坠地婴儿,到含饴弄孙的老人,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独特的心理冲突。婴幼儿要有健全的人格,青少年会遇到青春风暴,中年要度过更年春秋,老年要防止精神变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才能减轻心理负担,享受美好人生。

关于心理健康,我国的心理学家认为应具有以下特征: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自尊自信;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心胸开阔,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精力充沛,情绪乐观;平衡发展,人格健全。

目前,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已成为判定一个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这一点不能不引起家长、老师及社会的重视,如何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成为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相当于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入学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从这个时期起,学习取代游戏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成为他们必须完成的一种社会义务。主导活动的变化,给儿童心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开始参加学校集体生活,成为班集体的一员,并要求他们服从和执行学校集体生活所必须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儿童的社会地位的变化、承受环境压力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一切都将促使儿童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质的飞跃。在这个飞跃中,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优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

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

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

三、尽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

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笔者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最后,我引用美国的H·J·柯赖齐亚和W·M·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下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

    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合集5篇)

    “2015年度特克斯县教育教学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姓名:王先凤单位:乔镇寄宿制中心小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冀家沟学校谷建旗 当代小学生处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革德时代,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加上他们生理、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德特殊性(独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毛泽东曾把身体比喻为“载智之舟”和“寓德之舍”,认为“无体即无德智也”, 而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由此我们......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许昌市襄城县库庄二中 田变 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人才得培养不仅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良好......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大全)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时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之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不良思潮影响着在校的小学生,再加上现在大多数是独身子女,诸多的心理问题困扰着学生。学生中常出现嫉妒、自私、自......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得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梨树中心校 刘 成 明 2010.1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活动的场所,他们在学校活动的时间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