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观厂史感想
弘扬企业文化“知厂史、爱公司”参观活动感受
二十年前,一群热血青年来到了这片盐碱地,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从容淡定。干,就一个字,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信誓旦旦,犹如面对一张洁白的宣纸,他们曾在这里用精神做笔,谱写了桩西的锦绣未来。
风雨升华了人生,岁月见证了激情。我们已经无法体会老一辈的奉献激情,只能从已经发黄的照片中寻找曾经的记忆片断。记得有一次和老人的聊天中,看到他仍然未末一次的会战而兴奋不已时,我只能说他们亲手开拓的石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灵魂。以岗为家,奉献自我,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时间飞逝,转眼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排队进入厂史展览馆进行参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切实感受到桩西人那种敢拼敢干的精神。细细品味20年奋斗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从建厂初期抗击风暴潮、孤北水库抢险、桩古15井喷抢险等艰苦会战场景到现如今和谐幸福的职工生活;从当年老一辈作业工人顶风冒雪不畏艰苦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精神”到现如今新时期干部职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作时代弄潮儿的拼搏……时代在进步,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是只是一个共同的名字,桩西人。
老一辈石油工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有几位石油人甚至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很佩服老一辈石油工人,他们面对荒凉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石油小城。这不正印证了油田公司“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人生观吗?老一辈石油工人是了不起的!我时常想,他们面临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居然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身后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配着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大学生入厂培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桩一区采油二队鉴习,刚开始听说采油二队条件非常艰苦,人员平均年龄大任务重,而且条件艰苦,可后来我发现跟老一辈的石油工人比起来,这点艰苦微不足道。到这样条件艰苦的采油队锻炼实习,对于我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可以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这将是我今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
应该说,20年厂史参观大大提高了我们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我们全体二队干部职工通过参观厂史展览馆、观看建厂20年专题片后,人人都深有感触,纷纷谈感想,说变化。桩西人时刻遵循着“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石油传统作风,以心系油田、爱厂如家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桩西文化、弘扬桩西精神。
历史已经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创造。成功永远与拼搏相伴。危险永远与机遇并存。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清形势,所有干部职工还认真学习了采油厂文化手册,把桩西文化理念,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建设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采油精神家园。
“比学赶帮超”与“精细管理年”是一个主题活动的两项重要任务,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油田提升各项工作水平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实现油田科学和谐发展的可靠保障。从我们队的角度来说,扎实开展“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尤为重要。现在我们在发展上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也进一步增强了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牢固的树立起了比拼意识、赶超意识、创新意识,“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立足本职岗位,充分调动每一名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敢于“亮剑”、百折不挠的精神“比”,以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态度“学”,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劲头“赶”,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作风“帮”,以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勇气“超”,比出差距,学出本领,赶出动力,帮出干劲,超出水平。
自“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采油二队以活动内涵为指导,向精细管理要产量,在百里油区掀起上产热潮。作为全区原油上产的主阵地,采油二队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敢于挑战困难,加大各项工作量的实施,加快以油水井措施为主的上产工作量的运行,紧紧围绕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和整体水平,现场管理水平,统一操作标准。工作中,针对新员工业务知识层次较低和其他职工业务知识不全面的现状,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全面普及的原则制定了青工培训计划,推出了各种培训措施。在培训的同时把先进标杆班组当作镜子和尺子,一一对照,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同时,我们队还专门召开讨论会,干部职工认真查摆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真正认识到对工作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相信这次活动,我们采油二队干部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比管理、赛水平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推动各项管理再创新水平。
伟大源于平凡,平凡孕育着伟大。石油人就是这样凭借着对油田的爱恋和执着的信念,用心灵的回声,叩响了深邃的地层;用坚定的步伐,踏出了成功的足迹。
我深爱着这片承载我们桩西人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作为一名油田员工,作为一名团员,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会继承发扬胜利精神,牢记使命,发扬传统,立足岗位,为扎实推进实现“百年桩西,共铸胜利”的共同愿景,为实现原油持续稳产,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从这次参观中,让我的体会到了,自身知识的,和对现代工业的无知,先进技术的不
是随处,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子,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现代高科技化的生产运作,可见,然而却从来真正的体验过。从这次的经历中,让我明白了实践才能让,学习书本的知识,是在实践中运用,在从中体会总结经验,自身技能和实战经验。学习理论是为实践做,好理论原理,才能在实践过程中不盲从,或者不知所云。
前行。为未来的,才能
事情
于
在摸索中前进,不怕跌倒不怕疼痛,站起来竞争激励的社会。
第二篇:参观厂史感想
弘扬企业文化“知厂史、爱公司”参观活动感受 二十年前,一群热血青年来到了这片盐碱地,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从容淡定。干,就一个字,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信誓旦旦,犹如面对一张洁白的宣纸,他们曾在这里用精神做笔,谱写了桩西的锦绣未来。
风雨升华了人生,岁月见证了激情。我们已经无法体会老
一辈的奉献激情,只能从已经发黄的照片中寻找曾经的记忆片断。记得有一次和老人的聊天中,看到他仍然未末一次的会战而兴奋不已时,我只能说他们亲手开拓的石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灵魂。以岗为家,奉献自我,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时间飞逝,转眼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排队进入厂史展览馆进行参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切实感受到桩西人那种敢拼敢干的精神。细细品味20年奋斗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从建厂初期抗击风暴潮、孤北水库抢险、桩古15井喷抢险等艰苦会战场景到现如今和谐幸福的职工生活;从当年老一辈作业工人顶风冒雪不畏艰苦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精神”到现如今新时期干部职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作时代弄潮儿的拼搏……时代在进步,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是只是一个共同的名字,桩西人。
老一辈石油工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有几位石油人甚至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很佩服老一辈石油工人,他们面对荒凉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石油小城。这不正印证了油田公司“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人生观吗?老一辈石油工人是了不起的!我时常想,他们面临如此艰
苦恶劣的环境,居然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身后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配着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大学生入厂培训结束后,我被分配到桩一区采油二队鉴习,刚开始听说采油二队条件非常艰苦,人员平均年龄大任务重,而且条件艰苦,可后来我发现跟老一辈的石油工人比起来,这点艰苦微不足道。到这样条件艰苦的采油队锻炼实习,对于我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可以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这将是我今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
应该说,20年厂史参观大大提高了我们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我们全体二队干部职工通过参观厂史展览馆、观看建厂20年专题片后,人人都深有感触,纷纷谈感想,说变化。桩西人时刻遵循着“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石油传统作风,以心系油田、爱厂如家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桩西文化、弘扬桩西精神。
历史已经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创造。成功永远与拼搏相伴。危险永远与机遇并存。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清形势,所有干部职工还认真学习了采油厂文化手册,把桩西文化理念,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建设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采油精神家园。
“比学赶帮超”与“精细管理年”是一个主题活动的两项重要任务,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油田提升各项工作
水平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实现油田科学和谐发展的可靠保障。从我们队的角度来说,扎实开展“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尤为重要。现在我们在发展上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也进一步增强了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牢固的树立起了比拼意识、赶超意识、创新意识,“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立足本职岗位,充分调动每一名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敢于“亮剑”、百折不挠的精神“比”,以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态度“学”,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劲头“赶”,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作风“帮”,以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勇气“超”,比出差距,学出本领,赶出动力,帮出干劲,超出水平。
自“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采油二队以活动内涵为指导,向精细管理要产量,在百里油区掀起上产热潮。作为全区原油上产的主阵地,采油二队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敢于挑战困难,加大各项工作量的实施,加快以油水井措施为主的上产工作量的运行,紧紧围绕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和整体水平,现场管理水平,统一操作标准。工作中,针对新员工业务知识层次较低和其他职工业务知识不全面的现状,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全面普及的原则制定了青工培训计划,推出了各种培训措施。在培训的同时把先进标杆班组当作镜子和尺子,一一对照,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同时,我们队还专门召开讨论会,干部职工认真查摆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真正认识到对工作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相信这次活动,我们采油二队干部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比管理、赛水平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推动各项管理再创新水平。
伟大源于平凡,平凡孕育着伟大。石油人就是这样凭借着对油田的爱恋和执着的信念,用心灵的回声,叩响了深邃的地层;用坚定的步伐,踏出了成功的足迹。
我深爱着这片承载我们桩西人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作为一名油田员工,作为一名团员,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会继承发扬胜利精神,牢记使命,发扬传统,立足岗位,为扎实推进实现“百年桩西,共铸胜利”的共同愿景,为实现原油持续稳产,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从这次参观中,让我的体会到了,自身知识的,和对现代工业的无知,先进技术的不是随处,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子,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现代高科技化的生产运作,可见,然而却从来真正的体验过。从这次的经历中,让我明白了实践才能让,学习书本的知识,是在实践中运用,在从中体会总结经验,自身技能和实战经验。学习理论是为实践做,好理论原理,才能在实践过程中不盲从,或者不知所云。前行。为未来的,才能事情于在摸索中前进,不怕跌倒不怕疼痛,站起来
竞争激励的社会。
第三篇:参观厂史感想
厂史感想
二十年前,一群热血青年来到了这片盐碱地,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从容淡定。干,就一个字,不需要豪言壮语,也不需要信誓旦旦,犹如面对一张洁白的宣纸,他们曾在这里用精神做笔,谱写了桩西的锦绣未来。
风雨升华了人生,岁月见证了激情。我们已经无法体会老一辈的奉献激情,只能从已经发黄的照片中寻找曾经的记忆片断。记得有一次和老人的聊天中,看到他仍然未末一次的会战而兴奋不已时,我只能说他们亲手开拓的石油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了他们的灵魂。以岗为家,奉献自我,绝对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时间飞逝,转眼2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排队进入厂史展览馆进行参观的时候,我们还是能切实感受到桩西人那种敢拼敢干的精神。细细品味20年奋斗所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从建厂初期抗击风暴潮、孤北水库抢险、桩古15井喷抢险等艰苦会战场景到现如今和谐幸福的职工生活;从当年老一辈作业工人顶风冒雪不畏艰苦为祖国献石油的“铁人精神”到现如今新时期职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作时代弄潮儿的拼搏„„时代在进步,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是只是一个共同的名字,桩西人。
老一辈石油工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有几位石油人甚至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很佩服老一辈石油工人,他们面对荒凉的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石油小城。这不正印证了油田公司“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人生观吗?老一辈石油工人是了不起的!我时常想,他们面临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居然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身后究竟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配着他们?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刚开始工作时听说采油二队条件非常艰苦,人员平均年龄大任务重,而且条件艰苦,可后来我发现跟老一辈的石油工人比起来,这点艰苦微不足道。到这样条件艰苦的采油队锻炼实习,对于我这个刚工作的新手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磨练机会,可以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
应该说,20年厂史参观大大提高了我们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我们全体二队职工通过参观厂史展览馆、观看建厂20年专题片后,人人都深有感触,纷纷谈感想,说变化。桩西人时刻遵循着“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石油传统作风,以心系油田、爱厂如家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桩西文化、弘扬桩西精神。
历史已经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创造。成功永远与拼搏相伴。危险永远与机遇并存。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清形势,所有干部职工还认真学习了采油厂文化手册,把桩西文化理念,转化为自觉追求和行为规范,建设具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采油精神家园。
“比学赶帮超”与“精细管理年”是一个主题活动的两项重要任务,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油田提升各项工作水平的有效抓手,是推进实现油田科学和谐发展的可靠保障。从我们队的角度来说,扎实开展“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尤为重要。现在我们在发展上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需要我们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一点,我们已经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也进一步增强了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牢固的树立起了比拼意识、赶超意识、创新意识,“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立足本职岗位,充分调动每一名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敢于“亮剑”、百折不挠的精神“比”,以求真务实、谦虚谨慎的态度“学”,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劲头“赶”,以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作风“帮”,以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勇气“超”,比出差距,学出本领,赶出动力,帮出干劲,超出水平。
自“比学赶帮超”暨“精细管理年”活动开展以来,我们采油二队以活动内涵为指导,向精细管理要产量,在百里油区掀起上产热潮。作为全区原油上产的主阵地,采油二队全体积极行动起来,敢于挑战困难,加大各项工作量的实施,加快以油水井措施为主的上产工作量的运行,紧紧围绕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个人素质和整体水平,现场管理水平,统一操作标准。工作中,针对新员工业务知识层次较低和其他职工业务知识不全面的现状,本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和全面普及的原则制定了青工培训计划,推出了各种培训措施。在培训的同时把先进标杆班组当作镜子和尺子,一一对照,先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同时,我们队还专门召开讨论会,干部职工认真查摆问题,明确努力方向,真正认识到对工作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相信这次活动,我们采油二队干部职工学技能、练本领、比管理、赛水平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推动各项管理再创新水平。
伟大源于平凡,平凡孕育着伟大。石油人就是这样凭借着对油田的爱恋和执着的信念,用心灵的回声,叩响了深邃的地层;用坚定的步伐,踏出了成功的足迹。
我深爱着这片承载我们桩西人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作为一名油田员工,作为一名团员,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一定会继承发扬胜利精神,牢记使命,发扬传统,立足岗位,为扎实推进实现“百年桩西,共铸辉煌”的共同愿景,为实现原油持续稳产,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新语小家
第四篇:参观厂史展览馆心得体会
参观厂史展览心得体会
厂史展览有红色序曲、艰苦创业、风雨历程、自强不息、浴火重生、和谐家园、领导关怀和前景展望八个部分的展览,观看了长钢未来发展规划沙盘。认真听取了解说员的真情讲解,感受到了长钢作为共和国红色钢铁“摇篮”的光荣历史和铸造过无数辉煌的奋斗业绩,令我非常感慨和震撼。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47年共产党建立的故县铁厂。这个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孕育、在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诞生的钢铁厂,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我党在根据地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第一个正式的钢铁企业”。几十年来长钢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过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上党老区人民曾为此而自豪。经过60多年的沧桑巨变,长钢又迎来了“新时代”——正式纳入首钢集团的整体生产经营架构中,技术的革新,资源的扩展,企业设备的升级换代,使它重新走出困境,提高了产量,再次跃升到中国钢铁事业的领军队伍里。这是首钢长钢一次绝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的直观感觉是,长钢人当年那“火红年代”的“雄风”再起,长钢重又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企业上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通过积极争取,首钢两座3200立方米高炉和100万吨中板等重点项目在长钢“落地”,即将承接首钢部分精品长材、棒材、板材的技术、研发、生产、市场的优势,不远的将来,企业将能形成年产万吨钢、百亿产值的生产规模。长材看长钢”的布局。故县铁厂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建设的,战争年代,物质财富极度匮乏,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建设者们发挥聪明才智,精打细算,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将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密结合,创造了许多奇迹。如,高炉打地基没有钢筋水泥,就用石灰、坩土和红土配制的三合土层层夯实,用旧道轨代替钢筋;建设蓄热式热风炉没有钢板,利用矿井下的生铁水管,创造性地制作成功管式热风炉;巧妙利用自然地势,架设木栈桥推罐车上料,省去了现代高炉机械斜桥上料的复杂工艺;没有粉碎机,以农家石碾代替。没有牵引机车,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个看似简单,却无一不是尊重科学的结晶。艰苦的条件,坚强的信念,激发了他们的无限创造力,于是,在简陋的工棚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在摆着窝头咸菜的饭桌上,一个个奇思妙想产生了,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方案完稿了。新落成的长钢厂史展览馆里珍藏着陆达厂长当初的建厂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中文、英文和德文,写满了发黄的纸页,举凡试验数据、资源勘探、工艺流程、工程计算、材料消耗等等事无巨细,应有尽有,是新中国钢铁发展史上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它向世人证明了,铁厂虽然座落在贫瘠的沟壑里,但根子却深深扎在科学的沃土中。创业者在铁厂建设中,还练就了一种精神,一种和延安精神、太行精神齐名,且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精神,周总理1956年视察太原时说:“故县铁厂是我党在根据地第一个正式建设的厂,是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建成的。长钢,这个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过汗马功劳,在中国冶金军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老企业,进入21世纪,处在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钢厂和机制灵活的民营钢厂的双重挤压下,步履艰难。2006年,长钢改制遭遇挫折,人心涣散,前途迷茫,生产经营雪上加霜,被抛入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2008年9月,以郭士强为首的长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后,重聚离散的人心,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和实力雄厚的首钢集团成功实现联合重组。长钢加盟首钢后,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五个长钢”的发展理念,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陆续建成十几项技改工程,并在煤炭、铁矿石等资源获取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个历经坎坷的老牌国有企业,终于柳暗花明,重获新生。在“五个长钢”的发展理念中,“红色长钢”居于首位。首钢长钢公司的决策层敏锐地意识到,企业要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作支撑。长钢在战争年代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依靠群众的良好风尚,正是今天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是教育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先辈创业艰难的活教材。长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士强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建设“红色长钢”,他说:“我们只有敬畏历史,尊重先辈,以史为鉴,发扬光大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兴建了厂史展览馆,编撰出版了《红色长钢》系列丛书和画册。长钢的红色文化拂去历史的尘埃,再次绽放出璀璨光彩,激发了长钢人的历史自豪感和使命意识,成为凝聚人心、支撑企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钢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依托首钢总公司的管理、技术、品牌、人才优势,以长钢红色文化为助推剂,加快淘汰落后、升级改造步伐,构建“煤—电—钢—化工—装备制造”五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制并生产高兆帕的超高强度钢筋和其它优质钢材,填补国内空白,引领行业潮流,真正成为对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支撑、对山西经济有重要贡献的国际一流长材生产研发基地.唐山、迁安、包头等城市的崛起就是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城市发展的最好“范本”。首钢长钢的产能如达到预想规模,我们职工肯定会受益良多。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会令我们欣喜不已。一是有望拉动我市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二是将为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树立新标杆。三是为故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在今后的工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为首钢长钢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参观感想
参观胖东来感想
1、营业前员工一直在不停地打扫卫生,从展柜、展架到后背柜全部擦拭,没有卫生死角。开门时,店门两边两位男士站立迎宾,广播中一男一女致迎宾词,声音甜美、柔和。
2、员工的仪容仪表都很标准。员工从着装到化妆都比较整洁、大方。各品牌穿品牌形象服,穿黑色布鞋,精神饱满。
3、员工商品知识比较专业,都经过厂家专业培训,彩妆化妆技巧特别熟练。
4、胖东来的免费服务项目:免费熨烫衣服、修改服装、免费拨打市话、免费饮水、免费修补鞋子。
5、卫生特别干净,地面明亮,一尘不染,门窗都干净无尘土,无手印指痕。卫生间的环境:地面干净,空气清新,无异味。
6、退换货秉承:用真品换汤不换真心,不满意就退货的理念,无阻碍说退就退,买与退一个样,笑脸迎,笑脸送。
7、收银员全部都唱收唱付,双手接递,微笑服务,语气柔和。
8、有奖投诉定期公布,提高了管理能力,提升了员工个人综合素质,特别是商品的质量,员工的心态及专业技能,使人人有压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专业知识、经营技巧,提升服务质量。
9、首先,保洁员的工作认真度让我感动,我亲见一个小朋友吃到嘴的烤肠嚼烂吐到地上,保洁员不怕脏,第一时间用手捏起,扔到垃圾筒中,然后用墩布擦干净。
其次:保洁员在工作过程中,一丝不苟,在地板与地板的缝隙中的垃圾,尘土都用牙签,小木棒一点一点弄干净。
10、首先要改变心态。工作是为自己而做,而不给别人,要增强工作积极性。
其次通过学习让自己更专业,只有精而专才能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取得顾客的信任。再次加强工作中的组织纪律性,在岗一分钟,奉献六十秒,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11、胖东来的发展靠的是,丰富的商品,合理的价格,温馨的环境,完善的服务。
12、安全通道都有明显的标识,时刻通畅无阻。
安全疏散标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消防设备排放醒目,整齐。
13、胖东来的员工安全知识比较全面,她们会定期培训,防范意识比较强,商场禁止吸烟,打火。
14、建立“今日我值班”,在商场的明显位置张挂,让顾客有困难遇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找人帮助。多放置一些垃圾桶,让顾客抬头,低头都能见到,不会乱丢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