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是不矛盾的四辩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评委
对方辩友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的辩论风范实在是让我方欣赏。可是稍稍一想,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对方辩友始终都在说物质基础上的享受,可见对方辩友太过于片面和狭隘的。我方一辩在开篇立论时已经清楚的告诉对方享受生活包括精神生活上的享受和物质生活上的享受,而且享受生活不是一定要物质享受的,可是对方辩友却一意孤行的、偏执的想从单方面驳倒全方面,岂不是太过自信和幼稚了。
其次,对方辩友总是在说过度消费的问题,可是过度消费和我们今天的辩题有关系吗?我们说的是勤俭节约,退一步说,即使过度消费能够导致一定的短暂享受,那就能说明勤俭节约和享受生活是矛盾的吗?有特性不代表有普遍性啊对方辩友。
第三,对方辩友还提到说勤俭节约是一种约束,我方也承认,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一种约束,但对方辩友应该注意的是,它只是在某些方面才是约束,当思想意愿和行为统一的时候他就不能在用约束定义了。即使说它是约束,那也不能说明因为有了约束,所以他们就是矛盾的,岂不是很可笑,约束又不是月老红娘,让谁有关系就有关系。再者,践行勤俭节约本身也是一种生活上的享受,享受着生活安定带来的充实感。
第四,最后,下面我将简明扼要的重申我方观点。首先,我方一辩已经充分的解释了什么是矛盾,以及判别矛盾的明确方法,就是要靠矛盾的两个必要性质: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整场辩论中我方始终都在围绕这个明确的观点进行阐述和辨析。“勤俭节约”和“享受生活”不一定要并立并行,当然他们也可以作为矛盾的前提同时出现,但有前提不一定有矛盾。因为两者根本就不存在对立性,“勤俭节约”是指勤劳节俭,是说工作上勤勤恳恳,生活上适当节制。而节制就是要有度,不要过分的花销,那对方辩友会问,这个度在哪里?每个人的度一样吗?当然不一样,我们也不需要一样,只要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节制就可以。所以勤劳节俭不是要压制享受,而是让人有所节制,而这种节制与享受生活并不矛盾。
其次,享受生活并非理想化,它其实非常的简单。没错,在现在这个快速、重压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可是勤恳的工作、节制的生活不代表没有享受生活的权力和机会,而恰恰相反,这会让享受生活的方式越发的简单和明了。忙中偷闲小憩几分钟是种享受、父母的关心是享受、朋友的问候是享受、上司的夸奖是享受、同事的帮助是享受,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清淡的花香哪一个不是享受呢、即使在菜市场挑选相对便宜的蔬菜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人生中,我们追寻的目标就好比夜晚的月亮,而生活中小小的满足和希望就是漫天璀璨的繁星,都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为什么说“勤俭节约”和“享受生活”是矛盾的呢?
最后,针对于对方辩友所举的关于现在社会中出现的变态消费观念和过度物质基础,我方也深表惋惜和谴责。我方不否认,“勤俭节约”和“铺张浪费”是对立的,但铺张浪费并不能代表享受生活,确实,有一部分人自卖自夸、冠冕堂皇的将享乐和享受等价化,这是十分愚蠢和短浅的。确实铺张浪费对于一些人来说,能够让他们得到短暂的满足,可这是真正的享受生活吗?当然不是,因为精神上、内心里没有真正的充实,当他们回想的时候,那不会是甜美的记忆。所以,“勤俭节约”和“享受生活”是不矛盾的。
尊敬的主席,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提倡和践行这种优良的传统,可是这不代表 我们就要放弃发现和寻找生活中的美好,穷人有穷人的快乐,富人有富人的追求,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享受,我们不禁要问,这两者矛盾吗?不矛盾吗?矛盾吗?不矛盾吗?答案是:当然不矛盾!!因为我们不仅要生存、我们也要生活。
综上所述,我方始终坚定认为“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不矛盾!!
第二篇:“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不矛盾一辩
谢谢主席。
尊敬的主席、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
我方的观点是: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是不矛盾的。
对方辩友刚才精彩的发言确实令人赞叹,但我对对方辩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分析问题方式感到遗憾。下面请允许我从三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进行立论陈词。首先,开宗明义,概念先行。勤俭节约,简单的说就是指勤劳而节俭;享受生活,《大辞海》社会学卷中指,是在生活中得到内心、精神、灵魂上的满足,而生活可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矛盾,从哲学上来讲,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的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一定具有两个性质: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其中同一性又包含三个方面①相互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一方的存在要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共处于同一体中,就比如成功和失败、化合和分解;②相互贯通是指矛盾双方彼此包含,例如生产中包含着消费,消费中也包含着生产;③相互转换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换;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要有冲突,要有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这也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矛盾双方在本质上要有差异和限制、形式上要相互对立和排斥、趋向上要相互克服和阻止。而从逻辑学上来讲,矛盾就是指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或假。
第二,如何判别是否有矛盾呢?我刚才已经阐述,矛盾必然存在同一性和斗争性。所以说,若两者是矛盾的,那必然有这两个性质。反之,不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就一定是不矛盾的。那么 “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是否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呢。首先,从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方面上讲,“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不一定要同时存在,在我勤俭节约的时候我可以享受生活,也可以不享受;反之亦然,这个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赞同的。也就是说“勤俭节约”和“享受生活”不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既然不是相互依存的那就不存在相互转化一说了,所以,同一性就不存在了。其次,斗争性,勤俭节约和享受生活是可以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的,两者之间没有谁对谁错,谁主谁次。难道勤俭节约的同时,就要压制享受生活吗?显然,这是不对的,两者本质上就不在于同一层面,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那又何来冲突呢?所以,矛盾的第二个性质:斗争性也不复存在了。总结来说“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既不满足同一性,又不满足斗争性,所以很显然“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是不矛盾的。
第三,我想对方辩友一定会认为我方的观点是过于理想化的,但我们恰恰是以现实为出发点的。大千世界,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再到老去,然后死亡,都不断的满足着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愿望,时刻充实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乍一听,精神世界似乎很高深,但事实并非如此,精神世界享受其实很简单,就是内心得到了满足、感觉到了充实。爱读书的人读10分钟书得到了满足、爱音乐的人听一曲好歌得到了满足、喜欢自然的人拥抱阳光得到了满足、爱人在身边是满足、朋友在心间也是满足。可见享受很简单,每个人都做得到。所以对反辩友不要拘泥于物质层面上,要放眼人生,纵观生活。
当然,我方也承认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弘扬和提倡,但这并不妨碍享受生活。
综上所述,我方始终坚定认为“勤俭节约”与“享受生活”是不矛盾的。
第三篇: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不矛盾 四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首先,谢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辩论。其次,请允许我再次指出对方的几点纰漏: 1对方所举例的所有的例子那个都不是享受生活,而是体验生活与我们这次的主题有着很大的偏差 2。
我方认为: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不矛盾。首先,从两者定义来看,什么是生活,不只是依喟在爱人的身边,不只是坐在电视机前,我们人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生活。什么是享受,不只是吃喝玩乐,更是好逸恶劳,每一次理想的实现,每一个对社会的贡献,被他人的肯定才是真享受。什么是理想,只有你的追求是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无害的,才是理想。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其次,从两者的目的来看,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是相互统一的。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论是失败的失落甚至绝望,还是成功的喜悦和希望,都是对生活的品味,是对生活的享受。正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所说“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丘吉尔也说过,痛苦和追求两码事,追求是一种理想,痛苦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就不会痛苦了。追求理想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人最重要的是快乐,那何为快乐,就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纯粹的享受是虚无的假乐,是内心空虚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的努力才会让自己真正的快乐,虽然这个路途是艰难的,是困难重重的,但是即使这样也是快乐的。
再次,从两者的目的来看,都是在追求较高的人生目标,只是追求理想偏重于过程,享受生活偏重于结果。但是两者的最终目标并不相悖,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有达到一种较为满意的状态,是自己的身心感到愉悦。就像革命家,理论家张闻天所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追求理想,就是我的生活。
综上所述,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能否在生活中不停顿的前进,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充实,才会觉得有意义,而充实有意义的生活正是享受生活中的一部分。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不矛盾。
第四篇:追求理想与享受生活矛盾四辩稿
价值升华:其实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二者究竟有多矛盾,而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要对我们的人生有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或是追求理想,或是享受生活。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般,我们也要在这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中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当你选择了追求理想,那么你就选择了一条不断超越不断升华的道路。也许在其中充满了艰辛,但这无疑是对于人生的拓宽。如果你选择了享受生活,那么你就选择了无欲无求,专注于生活品质,静看温和岁月的云淡风轻。激情或是淡然,奋斗或是享受,这只是你对于自己人生的理解,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并没有谁对谁错。一如上一场比赛中矿大的同学所提到的那样,平凡或不平凡,或许都可以称得上是幸福。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的追求,每个人的价值,每个人的人生皆不相同。但是相同的是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场人生,他无法复制,更无法重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为自己做出一个永不后悔的选择。不管你选择的是追求理想还是享受生活,都是你自己想要的道路。人生在世,最后不过是坚守二字,坚守住自己的选择,也要坚守住自己的品格。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驳论:今天对方辩友告诉我,二者之所以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是有联系的。那么我想请问的是,有联系的一定就是不矛盾的吗?我给在座各位举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知道,当前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是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人民的需求在刺激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提升也会带来需求结构的优化。那么,这样紧密的联系存在,怎么能够说明他们是不矛盾的呢?不仅如此,我们如果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知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统一就是表现在矛盾双方的密切联系上,如果二者没有联系,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矛盾不矛盾的辩题存在。而且联系也是具有普遍性的,世间万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按照您方的逻辑是不是就都不矛盾了呢?
今天您方在享受生活的定义上与我方争论时,举
出了很多极端的例子,让我们来判断他是否是在享受生活。我们知道,一个人究竟是不是在享受生活,取决于他自己对自己生活的认知,而不是你我任何一个人的评判,也许他所做的就是有悖于道德的事情,他觉得他是在享受生活。但在这一点上,无论我方今天承认与否,既不能对您方的论证有促进作用,也不会证明我方定义不严谨,更不会对台下的每一个人有引导和教育作用,所以这种例子是毫无意义的。
今天我们还就享受生活与享受人生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今天您方告诉我,我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就是在享受生活,但这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是享受生活与享受人生的混淆。享受生活是什么,享受生活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寻一方净土,以一种豁达、淡泊的态度面对生活。而享受人生却是自我价值的提升和扩充以及人生阅历的丰富,是一种人生意义的体现。我们说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所感受的笑与泪,是我们开阔了眼界,历练了品质,提升了修养,这些都是对我的人生有重大意义的,所以我是在享受我的人生。我们知道乔布斯在成功之前曾经被提出苹果的董事会,但是他把这种挫折当作是他开辟新自我的的契机,所以他把这些挫折当做是在享受他的人生。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理想与实现理想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而人生的意义则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改变自己。这也足可以证明我方的观点。
今天对方辩友有告诉我们说我可以在二者之间进行一种有权重的调和,是生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我可以一边追求理想,一边享受生活。就比如说,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喝咖啡,也可以在工作之余的周末来购物,但这只是你的一种放松,而不是在享受生活。享受生活是一种淡泊的状态,我们说陶渊明是在享受生活,是因为他有“悠然见南山的”情致,他也有结庐人境不问车马的恬淡,更有“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豪迈。但是,一杯咖啡喝一次购物,只能给我们片刻的松弛,让我们暂时搁置我们的理想,却不是放弃和我忘记我们前方的漫漫长路。所以,这儿这是不能等同的。
第五篇:四辩 总结陈词
“师德比师才更重要”总结陈词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以及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经过一场唇枪舌战,我们见识到了对方辩友精彩的口才和睿智的思维。但是,纵观整场辩论赛,对方辩友从立论到自由辩论结束,犯下了不少错误,我方一不小心抓住了对方辩友的九大问题,但由于时间有限,下面我就只列举其中较为严重的五个问题。
一、定义的问题:对方辩友在辩论过程中将忠于可以的误解为参考。(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如:
二、偷换概念:没有把握这场辩论赛的重心。(“师德”—“人格”)
如:
三、以偏概全:对方以偏概全实在是盲人摸象,一叶障目。(“范跑跑”北大才子)如:
四、恶意逃避:对方反复对XX避而不谈,屡屡逃避我方问题,是不是对方自认理亏呢?
五、断章取义:
六、颠倒主体:
在我们明白了对方的偏颇不足之处以后,下面我进一步总结我方的观点: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教师及其从事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本行业内技能有: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备课能力,教学方法,教学体态、教学语言等等,都是师才的具体表现。从“预备教师”开始,我们就已经接受系统化地培训,也有一套标准对我们进行考核,如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普通话、计算机等在教育教学上用到的与技能和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合格了,我们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教师。
其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对老师师德的规范要求,但是《道德规范》并不是成为一个合格老师的充分条件,《道德规范》更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规”,因为它只涉及教师的道德层面,它也不是奖惩条例。而师德是无形的,但是对于师才,却能从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它是硬性的,并且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老师,一个合格的老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座的各位都是通过统一资格考试成为老师的,而考试无疑是对一个人知识水平最有力的考证。再者,成为了一个老师之后,要靠什么来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老师呢?无疑还是师才。从现实中看,无论各类荣誉比赛还是拼职称,我们都能看到,教师本身的知识与技能更被看重。
再次,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场所,学生在这里学习知识,学习品德,锻炼身体,力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是,一个学生的高尚品德不一定从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学到的,它有可能是社会,家庭造成的影响。但是,那些学业有成的学生往往都会有学术高超的老师。业务水平高超的老师可以培育出数学家、音乐家、美术家等,难道一个品德高尚的老师就可以培育出道德家吗?所以,老师的师德不是学生的道德培养的唯一出处,但是老师的师才却是一个学生知识的大部分来源,相比较之下,老师的师才比师德更重要。
最后,纵观我们持续参加的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大抵可以分成教学技能、相应学科教材分析。教育教学方法等大类。虽然关乎师德的培训也有,但是我们通过近两年的分类统计可以清晰地看到,(拿出数据)教师培训的内容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反射出当下教师仍旧寻求途径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即是师才!
综上所述,我方始终坚定地认为,师才比师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