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孙金龙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孙金龙讲话心得体会
合肥市旅游学校 郭辉
学习了孙金龙书记教师节的讲话收益非浅。身为一线人民教师,从事着喜爱的教师职业,感受颇多且身感责任重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这样他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而热爱自己职业的动力在于能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现代的教师为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变化,面临许多挑战,如知识结构的更新,教学技术的改进,新型教学手段的尝试,日益难以应付的杂事„„为应付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付出代价,而付出的代价往往无法获得可见的收益。正因为如此,教师更倾向于从社会地位上而非经济地位上来获得尊严,这也是教师与其他许多职业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职业资源的,并不以实际的可被清点的收益来取胜。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在工作中寻找快乐。在此,我就学习孙金龙讲话谈几点体会。
首先、爱岗敬业,乐教勤业
教师只有在爱岗敬业,把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和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精神指导下,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的耕耘在三尺讲台之上,而且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才能领悟从师的乐趣,才能以从师为荣,以师为自豪。在“爱岗敬业”这种精神支配下,教师也不会视平凡的工作为平凡,不会视琐碎的工作为琐碎,而是会认真对待教育,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上下工夫,在简单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师德修养的关键一环,就是培育爱岗敬业的精神。是因为这既是师德的核心和基础,又是促进教师不善进取的动力源泉。
其次、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并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发展教育事业关乎国家、民族命运,那么能否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就是一个关键.因此,要加强师德教育,促使教师着力修养爱岗敬业精神,培养广大的教师职业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荣誉感,只有当所有教师都培育或发展自己的爱岗敬业精神,任劳任怨,奉献和忠诚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时,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发展。
再次、爱岗敬业,有所作为
教师能否作到爱岗敬业,是决定他的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只有爱岗敬业的教师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
加里宁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了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按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托付教师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一代青年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嘱托给了他们。”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各种规范、要求的自觉认同和内化,是自觉承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的的表现。所以说爱岗敬业是教师有所作为的基本保障。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教师,但并非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应有丰富的学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修养„„,这些要求主要是依靠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达到的。那么这些做法的动力来自何方?来自深层次的爱岗敬业精神。如果说不断完善自我是教师在工作上有所作为的基础,那么爱岗敬业就是基础的基础。爱岗敬业能够帮助教师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想取得工作成就,必须有社会的理解,同事的支持,家长的配合、学生的自觉努力,而“爱岗敬业”精神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助益,有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并不断发展教育事业。
总之,教师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收获快乐,反之,只能是一事无成。
第二篇:孙金龙在市委常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
孙金龙在市委常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市委常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安徽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以更强的改革精神、更浓的开放意识、更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开创合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之所以确定这一主题,是因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对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纪念,就是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2月13日至15日,省委召开八届六次全会,会议强调‚要在解放思想中加快崛起步伐‛,‚在改革开放中强化发展动力‛。当前,合肥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安徽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合肥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按照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的要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下面,我重点讲四个问题。
一、温故知新,不断汲取解放思想的动力
我们安徽,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近代以来,安徽人曾数次领风气之先。翻开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安徽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晚清时期,从合肥走出去的李鸿章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最重要人物,是晚清统治集团中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开放的有识之士。在推动‚洋务运动‛过程中,李鸿章屡次遭到顽固派的抵制,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比如,在创办电报局时,经过与顽固派近10年的周旋,才得以开建。在1881年修建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时,同样顶着顽固派的压力,在铁路修成后才向上奏报,还故意把铁路说成是‚马路‛。尽管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晚清统治,但他那种革新旧制、变法图存的见识是值得肯定的。20世纪初,在安徽这片土地上又孕育了陈独秀,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那篇著名的《新文化运动是什么?》的文章中,他说‚创造就是进化,世界上不断的进化只是不断的创造,离开创造便没有进化了。我们不但对于旧文化不满足,对于新文化也要不满足才好;不但对于东方文化不满足,对于西方文化也要不满足才好;不满足才有创造的余地,我们尽可前无古人,却不可后无来者:我们固然希望我们胜过我们的父亲,我们更希望我们不如我们的儿子‛。作为一名历史人物,陈独秀有其局限性,但他倡导的那种变革精神、创造精神,是值得尊敬、难能可贵的。特别是,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辉煌的‚徽文化‛。‚徽文化‛源于徽州,成于江浙,随徽商崛起而兴盛。历史上的徽州,地狭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为了生存发展,不屈于命运的徽州人踏上艰辛的商旅之途,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格,‚出门包袱雨伞,归来腰缠万贯‛,一度创造了‚无徽不城镇‛的奇迹。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徽文化‛逐步显现其局限性,从近代起出现了‚清流‛的趋向,但‚徽文化‛的本来面目,就是徽商精神,是一种创新创业的文化、开放开拓的文化、宽容包容的文化,实质上就是走出去的文化、开放的文化。今天,回顾这些历史,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扪心自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该如何继承优良传统?如何才能不愧对我们的先人?
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合肥长期是县城格局。建国后,合肥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解放初面积不过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人的江淮小邑逐步发展成为建成区225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224万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党领导合肥人民解放思想、艰苦创业的成果。合肥人素有改革开放的精神,早在1978年,肥西县山南小井庄的农民群众以极大的勇气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全国农村大包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合肥人民坚持‚敢‛字当头,敢破难题,敢走新路,使合肥步入历史上发展最好时期之一。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作出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决策部署,提出‚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环境比投资更重要‛、‚发展第一要务要靠招商第一要事来保证‛、‚以商鞅变法精神来一场效能革命‛、‚无功无效就是过、慢也是过‛等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发展理念,凝聚了全市上下的共识,形成了众志成城图跨越的浓厚氛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同样锐意创新、奋力开拓,很多举措在中部乃至全国‚领风气之先‛。比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强化‚工业立市‛,相继推出了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免除工业投资项目37项行政事业收费等一批外地少有的举措,使合肥工业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我们深入推进‚县域突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把三县纳入‚141‛整体战略来统一规划建设,把城市道路、公交、供水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产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我们坚持‚创新推动‛,加快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有力推动了合肥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我们注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改革土地利用方式,创造性地实行‚双向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走出一条集约发展之路。在对外开放方面,市委常委会每月听取一次投资与招商引资工作情况汇报,先后派出4批近2000支招商小组驻外招商,产生广泛的影响,不仅引入了大量资金和项目,也进一步密切了合肥对外交流,还强化了全市上下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的责任感。在深化改革方面,强力推进合钢集团等国有大企业改革,使合钢集团由一个沉重的包袱变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各方面改革向纵深挺进,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在优化环境方面,通过‚四堂会审‛,对审批项目‚动大手术‛;通过‚查摆找补创‛,对审批流程‚动大手术‛;通过实行‚缺席默认制‛和‚超时默认制‛,推进审批制度创新,使合肥成为‚全国十大经商成本最低城市‛。特别是,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敢于直面矛盾,开展规模空前的‚大拆违‛,不仅显著改善了城市面貌,还强烈冲击了人们固有的观念,为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主动适应城市化浪潮,确立‚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让全市人民看到了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美好愿景。我们突出交通先行,强攻主动脉、健全微循环,构筑了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骨架。在建设过程中,全方位推进投融资体制、招投标体制、土地储备交易管理方式、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和拆迁安臵方式等一系列改革,确保了‚大建设‛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合肥发展的实践昭示我们:思想决定思路,观念决定出路。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前提性、根本性的转变。解放思想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每当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强调要解放思想,而每次思想解放也都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无一不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上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就是一次破除教条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
‚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促进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使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的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使全党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障碍,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地位,明确提出‚三个解放出来‛的论断,奠定了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基础。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带动事业大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时期、每个阶段,都必须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
考察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思想笃古不变,必然日就衰亡;唯有日新求进,才能兴旺发达。18世纪以前的英国,只是位于欧洲西北端的一个小小岛国,属于典型的田园牧歌式的传统农业社会,长期居于‚文明世界‛的边缘。然而正是这样的小国,依托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学的精神桎梏,经过‚光荣革命‛创造出君主立宪制度框架和相应的经济制度,成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第一个全球金融资本中心,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率先建立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曾一度是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其工业生产能力比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上其它任何一个国家。英国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最终成为世界霸主,凭借的是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制度文明。从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开始衰落,也是因为它文化中的保守因素阻碍其改革创新,因而慢慢落伍,逐步沦为二流国家。中国的晚清巨变,教训更为惨痛。清朝‚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第1位,人口占世界1/3,农业、手工业、贸易和城市发展水平都是世界领先的。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了6个。但清朝统治者面对地球另一端同时蓬勃兴起的工业革命、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在变化了的世界面前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和极度的愚昧: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囿于传统、拒绝变革,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他们限制工商业,将其视为不合祖宗成法、于国无利的‚末业‛;蔑视科学技术,把发明创造称为‚奇技淫巧‛;闭关锁国,自恃‚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顽固地拒绝开放;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意识领域一潭死水。仅仅100多年时间,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由一个洋洋自得的天朝大国急剧地坠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而一蹶不振。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令全世界的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有识之士们大为震惊。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这些兴衰成败的历史警示我们,只有思想的解放,才有人类的进化;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最终会被时代淘汰。
二、见微知著,切实增强解放思想的紧迫感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时代步伐永不停顿,认识真理永无尽头,解放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一以贯之。今天你的思想解放了,明天不随着时移事异而变,就可能思想落伍;在这个问题上你的思想解放了,在那个问题上不与时俱进,也可能思想落伍。会上印发的典型材料,足以令我们警醒。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主要是思想观念的差距。现在捆住我们手脚的最大问题,还是思想观念问题;阻碍我们前进步伐的最大障碍,还是思想障碍。
兴泰信托公司的例子,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在我市一些地方、单位和一部分干部当中,思想仍然不够解放,发展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兴泰信托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于1987年,是全国较早成立的信托投资公司之一。这些年兴泰信托虽有一定发展,但总体上发展较慢,规模明显偏小,竞争力还不够强。到2007年底,资产总额6.57亿元,信托产品规模16.4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利润8970万元,税收3790万元。在同业竞争中面临着外资金融机构以及国内具有银行等金融集团为背景的信托公司的双重压力,特别是从金融开放的角度看,3-5年后信托从业资质一旦放开,兴泰信托暂时具有的优势将会很快丧失。因此,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兴泰信托迅速裂变扩张,尽快做大做强,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年底我们抓住中国建设银行想以增资方式投资并控股兴泰信托的机遇,果断决策,积极推进兴泰信托与中国建设银行战略合作。因为机遇稍纵即逝,当时河南、云南、甘肃等省市,正为并购地方信托紧锣密鼓地做建总行工作。市有关部门及兴泰信托经过认真详细的研究论证,认为实施这一重组,不仅有利于短时间内迅速做大做强兴泰信托,而且组建‚银行系‛信托公司,也是国内信托业发展的新趋势。根据中国建行、市政府、兴泰控股、国资控股四方共同签署的兴泰信托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合肥兴泰信托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信托有限公司‛,建行出资40.2亿元,占股权67%,兴泰控股和国资控股占股权33%;新公司注册地和运营总部设在合肥,公司存续期间不变更、不改变公司法人主体地位。新公司挂牌起前3年,发行信托产品将分别达到500亿元、700亿元、1000亿元,营业收入分别达到5亿元、7亿元、10亿元,在合肥缴纳税收分别达到1.6亿元、2.3亿元、3亿元,此后每年税收在3亿元的基础上随公司业务量稳步增长。建行承诺,把合肥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在信贷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每年向合肥新增信贷占全省建行新增总规模不低于35%。此外,每年还将安排专项贷款20亿元,并给予利率优惠。应当看到,建行与兴泰信托的合作,不仅对合肥的发展有利,对兴泰信托自身发展有利,对兴泰信托全体员工也有利。但出乎意料的是,有些人不是抢抓机遇,全力去促成合作;而是百般阻挠,甚至向建行主要领导写‚告状信‛。信中称,‚为贵行计,收购兴泰信托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弊端和后果:资金风险巨大,严重破坏地方金融体系,产生
不利政治影响,出尔反尔损坏形象‛,并威胁道:‚贵行的这种强行收购已经在不到10天的时间内传遍了合肥的大街小巷,其间内幕也已为多数人知晓。对此,无不表达了悲凉、愤恨之情,这种收购如果还得不到制止或纠正,很快也将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在全国公开,让世人进行评述‛。能够写出这封信是不容易的,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如果写信的人把这种‚心思‛、这番‚功夫‛用在促进发展上,该有多好!正是这些人的从中作梗,不仅对合作造成严重干扰,也让外地同志感到无法理解。在发展问题上,如果我们都像这样,只考虑局部利益,不考虑整体利益;只考虑部门和个人得失,不考虑合肥的发展,再大再好的机遇都会白白失去,合肥的跨越式发展只能是句空话。
类似事例,不是今天才有。过去在推进合肥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同样多次出现过类似情形,充分暴露出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致使一些企业一次次丧失发展的机遇。这次会上印发的开元、荣事达案例只是其中的两个典型。应该说,安徽轮胎厂(开元前身)上子午胎项目,在同行业中是比较早的,1984年即批复立项。但原计划4年建成投产的10万套全钢子午胎项目,实际用了11年。正是这种醒得早、起得晚、下床又磨蹭的状况,使企业失去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1994年,市委、市政府力排众议,历经艰难地推进开元与佳通合资,2200名职工整建制进入合资公司。合资后的几年内,职工工资平均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1996年,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800元,1998年达到1400元,那时在全市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但在1994-1998年合资的四年内,佳通公司职工却出现了三次‚大逃亡‛,近千名职工从佳通回到开元,宁愿放着高工资不拿,回去拿每月200多元的待岗工资。究其原因:有的职工认为,佳通公司是外资控股,在那里工作是为‚资本家‛打工,不能去;有的职工习惯于在国有企业混日子,难以适应现代管理方式,怕苦怕累怕管;有的职工‚坚信‛国有企业不会饿坏人,不愿失去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现在,回头再看这件事,仍发人深省。在市场经济大潮风起云涌之时,为什么我们有些人虽然人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但思想却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时代的陈腐观念转变不了?
再以荣事达集团为例。荣事达原是一家手工业合作工厂。创业之初,抓住机遇,走出一条‚外引内联‛、‚借牌经营、借船出海‛的路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特别是1986—1995年,集团利润年均递增72.14%,跻身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全国500家利税大户行列,综合经济指标位居行业之首,一度成为我市国有企业的一面旗臶。但当海尔、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迅猛发展时,荣事达集团却‚原地踏步‛,甚至有落伍之势。在经历放弃上市、与美泰克合资失败之后,荣事达逐步陷入困境。实际上,荣事达集团有过不少发展的良机,但屡屡错失。在‚荣事达‛品牌风靡全国,特别是与美泰克公司合资,引入巨额资金后,没有充分利用其品牌和资金优势,迅速扩大洗衣机主业,使企业做大做强,反而由于产品定位选择失误等因素,使企业迅速由盛转衰。荣事达集团控股的合资公司——三洋公司,2004年上市时融资2.09亿元。作为上市公司,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上市募集资金的作用,至今仍有近4亿元现金(包括3年前上市融资的8000万元)放在银行。到2007年,合肥三洋销售收入只有6.33亿元。与国内同时期上市的企业相比,三洋公司发展明显落后。究其原因,是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根子还是‚恐大恐快‛、不思进取、没有现代市场经济的意识,缺乏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开拓市场的勇气。三洋公司还有一件事在家电行业很‚知名‛,就是他们几乎没有银行贷款。我认为,这并非光荣,而是悲哀。因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缺少金融资本‚输血‛,一个企业要迅速做大做强是难以想像的。荣事达集团的经历启示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你想守摊子是守不住的,只有创业才是最好的守业。
如果说,在开元、荣事达集团改革重组上,有些同志不太情愿,也许是企业尚能维持,并且留恋自己培育的品牌,那么对于已陷入困境的企业,我们能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吗?答案是否定的。再看看合钢集团的遭遇,合钢集团也有辉煌的过去,‚六五‛时期是全国18家优钢生产企业之一(号称‚十八罗汉‛),‚八五‛时期钢产量在全国48家重点骨干钢铁企业中排名18位。但从1998年起,在全国钢铁市场需求较旺、钢铁企业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合钢集团经营开始滑坡,至2006年重组前累计亏损高达12.6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标、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全行业倒数第一。合钢集团陷入困境,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滞后。在合钢还能勉强维持时,马钢公司想重组合钢,我们不愿意。2004年,合钢亏损越来越严重,在省里协调和市政府努力下,马钢与合钢再谈重组问题,我们再次拒绝了。2005年,合钢亏损进一步加剧,最高时每月达到3000多万元,连电费都无力交纳,包括9000多名职工在内的2万多合钢人生计出现困难,市财政平均每月支付相关费用3000余万元,至重组前共付4.9亿元。在省、市强力协调和推动下,马钢重组合钢,使合钢重新焕发生机。自2006年5月马钢入主合钢后,当年即扭亏为盈,去年实现税收近1.5亿元,到2010年销售收入将超过百亿。合钢集团改革重组的过程充分表明,国有企业不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绝对没有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条。
以上几个例子,虽然反映的是企业改革问题,但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思想观念问题,也从一个方面揭示出合肥长期发展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思想解放不够,观念陈旧,思想僵化,不仅企业存在,机关同样存在,主要反映在政治生态环境上。从总体上看,合肥政治生态环境是好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坚持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推动全市政治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合肥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又好又快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展环境特别是政治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全市政治生态良好的大格局中,还存在一些‚杂音‛,甚至是‚反生态‛的现象。突出表现在:有的干部不讲大局,不讲党性,想自己名利多,想事业发展少,心胸狭隘,我行我素,一切以个人利益喜好为转移,甚至为一己私利,不惜损害集体、破坏大局、影响发展;有些干部怕负责任,怕担风险,不敢创新,不敢突破,在发展问题上程度不同地存在‚恐快‛、‚恐大‛、‚恐新‛的心态,甚至自己不负责任,还对负责任的干部‚挑刺‛,以至于误时误事、丧失发展机遇;有的领导干部不是按照发展实绩用干部,而是凭感情、看关系、唯资历,甚至任人唯亲、以人划线、拉帮结派,搞‚窝里斗‛,不仅挫伤敢负责、干实事干部的积极性,还助长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风;更有甚者,极个别干部不守法纪、腐化堕落,臵党纪、国法于不顾,胆大妄为,贪赃枉法,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深渊。以上这些虽是个别现象,人数极少,但影响极坏,破坏力极大。一个地方也好,一个单位也好,只要有这种人败坏风气,团结奋进的氛围就难以形成;只要有这种人兴风作浪,干事创业的激情就难以激发;只要有这种人混淆视听,正确用人导向就受到干扰。如任其发展蔓延,必然会使一些地方和单位歪风邪气抬头,干群关系紧张,班子内耗严重;最终结果是阻碍了发展,破坏了和谐,损害了形象,也影响了干部成长。相信大家对此深有体会,也深恶痛绝。
虽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思想解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市思想解放还没有全面落到实处,解放思想的基础还不稳固。正如王金山书记在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指出的,‚现实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怪现象,说到个人,没有人承认自己思想不解放,而一说到安徽发展,又异口同声认为原因在于思想不够解放。这显然是矛盾的,也是值得深思的‛,‚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一些同志,有的总是自以为是,批评别人是行家,自我批评变哑巴,不把自己摆进去,解放思想成为走过场;有的总是只说不做,口头英雄主义,嘴上讲要解放思想,实际做却墨守成规,解放思想成为坐而论道;有的怕这怕那,畏首畏尾,遇见困难绕道走,碰到难题拖着办,缺乏迎难而上的锐气和破解难题的勇气,解放思想成为空洞口号;有的总是亦步亦趋,循规蹈矩,见事早行动慢,总是被形势推着才挪步,缺乏敢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成为被动应付‛。这些现象在合肥的干部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和单位解放思想还停留在口号上、形式上,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干部的灵魂和思想深处;影响科学发展的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还不同程度存在,一遇到具体问题就本能地反映出来;制约思想解放的传统体制机制还没有改变,有利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并没有真正形成。现实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丝毫不能放松,必须一以贯之地强力推进,稍有松懈,极有可能‚回潮‛,最终可能断送我们辛辛苦苦得来的发展成果。我们唯有像延安整风那样来一场思想洗礼,进一步把解放思想渗透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灵魂中,落实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巩固发展取得的成果,才能获得不断前进的动力。
三、观念突围,继续开辟解放思想的新空间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合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正如不少同志所说,合肥发展之快、成效之好、变化之大,有些出乎意料。特别是,合肥主要经济指标不仅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总量位次也不断前移。与‚十五‛末相比,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地区生产总值由第6位升至第5位,超过太原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地区生产总值由第18位升至第1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第19位升至第15位,超过昆明、西安、兰州和海口;地方财政收入由第18位升至第14位,超过石家庄、长春、贵阳和乌鲁木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第16位升至第12位,超过哈尔滨、长春、福州、济南和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第21位升至第13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第22位升至第19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今天的合肥,正在呈现出加速崛起、争先进位的势头。再与周边的省会及经济总量较大的无锡等16个城市相比,合肥地区生产总值居第14位,前进1位,超过镇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第8位,前进5位,超过济南、常州、南通、淄博和绍兴;地方财政收入居第12位,前进2位,超过淄博和镇江;进出口总额居第11位,前进1位,超过连云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14位,前进2位,超过南昌和连云港。这些说明,合肥正在逐步缩小与先发地区的差距。
自己跟自己比,合肥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但要清醒看到,虽然我们的速度较快,总量指标位次前移,但人均水平总体靠后。2007年在全国省会城市人均指标中,合肥的人均GDP居第14位,相当于平均水平8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第12位,相当于平均水平88.2%;地方财政收入居第14位,相当于平均水平8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居第3位,相当于平均水平150.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第19位,相当于平均水平72%;进出口总额居第8位,其中出口居第7位,分别相当于平均水平78.7%和9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第13位,相当于平均水平93.3%;农民人均纯收入居第19位,相当于平均水平80%。可见,我们的人均指标仅投资一项位次靠前,超过平均水平;其余指标均低于平均水平。现在的合肥,只是万里长征迈开第一步,甚至只是刚刚抬起一只脚。我们对取得的成绩,可以满意,但绝不能满足。
合肥是省会,这是荣誉,更是责任。经过多年努力,我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人口总量靠前、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仍然是基本现状,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快仍然是主要矛盾。2006年,安徽经济增速列全国第16位,列中部第3位;人均生产总值10055元,居全国第28位;人均财力1211元,列全国31位。省委、省政府对合肥发展寄予厚望,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王金山同志在参加合肥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我们‚应该而且能够为全省的发展做出好榜样,已经并且必将为加速安徽崛起作出新贡献‛;省长王三运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我们‚加快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经济首位度和综合承载力‛。面对省委、省政府的重托,面对全省人民的期望,合肥必须为全省发展勇挑重担、多做贡献,这是我们应有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态度。
当前,合肥正处在拼一拼就能冲上去、松一松就会滑下来的紧要关头。根据修正调整后的规划目标,到2010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2300亿元,年均增速必须超过16.5%。把合肥臵于全省发展的大格局来看,安徽要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年均增速要保持12%以上,合肥至少要超过16%,才谈得上为全省发展多做贡献。特别是,合肥要实现争先进位,必须加快发展。以排在我们前面的南昌、昆明为例,目前合肥与两市GDP差距分别为55.8亿元、58.8亿元,到2010年我们要超越南昌、昆明,年均增速须保持18%左右;同时还要看到,紧随合肥的太原,如果保持20%以上的增速,到2010年将超过我们。加快合肥发展,等不得,也慢不得。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崛起的速度。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我们要实现新一轮发展的大跨越,必须推动新一轮思想的大解放,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的束缚,改变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切实做到‚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从当前来说,尤其需要进一步克服‚慢、小、旧‛的心态:
(一)破除一个‚慢‛字,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意识
破除‚慢‛字,要澄清思想深处的误区。现在,有些同志有一种‚恐快‛心态,总是觉得慢些才踏实,心里才稳当。我劝这些同志好好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试问,丢掉了‚快‛字还叫科学发展观吗?‚快‛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快‛的同时,质量也‚好‛,这叫‚又好又快‛,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目标。二是‚萝卜快了不洗泥‛,质量‚不好‛,这当然是我们要绝对避免的问题;而‚慢‛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差‛,就是落后,‚慢‛和‚差‛决不是科学发展观。这两年我们的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质量好。这就启示我们,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就能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就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合肥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合肥要尽快缩小乃至弥合与别人的差距,唯有加快加快再加快,舍此别无他途。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不动摇、不松劲、不折腾、不争论,不人云亦云、不三心二意。
破除‚慢‛字,要正确把握宏观形势。为了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适时适度进行宏观调控,财政货币政策时紧时松,是经济运行的常态,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各国情况均是如此。这就像开车一样,根据路况不同,速度时快时慢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如何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看,我们既有好的经验和做法,但也吃过亏、有过教训。我们过去曾出现过一遇宏观调控就‚下得比谁都快‛、‚上得又比谁都慢‛。这样,就难以化挑战为机遇,以至于一步步地落后。实质上,这就是‚慢‛带来的苦果。往往比别人慢一步,就落后了一个时代。必须看到,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不是限制发展,更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为了促进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一定要从历史的、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形势,认真领悟、正确贯彻中央精神,不仅要讲不能做什么,而且要很好地研究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尤其要以积极作为的心态,把该做可做的事全力做好,不该做不能做的事坚决不做,原来该做而没有精力顾及好的,现在有条件了要抓紧做,有些将来才能做的事,现在也可以提前准备。这样,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抢机遇促发展。
破除‚慢‛字,要保持高昂的斗志。经过近两年的紧张快干,我们有的同志变‚疲‛了,思想开始松懈,激情开始减退,出现了‚松一口气‛、‚歇一歇‛的心态;有的同志变‚油‛了,不管任务多重,群众要求多迫切,都上下应付、左右‚忽悠‛,无所作为地混日子;有的同志变‚懒‛了,进取精神衰退,畏难情绪滋长,不愿意再吃苦,不愿意再流汗。这些状态是非常危险的。当前的合肥,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是前所未有。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紧紧抓住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在观念的更新中实现突破。加快合肥发展,无功无效都是过、慢也是过,这不只是一句时髦的话,不只是讲一段时间,也不只是讲一年、两年,要经常讲、反复讲、讲他个几十年。
(二)破除一个‚小‛字,进一步强化大气创业意识
破除‚小‛字,要克服小农意识的影响。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小农意识像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我们。前面提到的具体事例,无一不闪现着小农意识的影子:为什么我们只看眼前而不顾长远?为什么我们只算小帐而不计大帐?为什么我们只为一己私利而牺牲企业未来?现实中,有的干部习惯于自己跟自己比、现在跟过去比,成绩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一旦取得一点成绩,就容易骄傲、容易满足、容易松劲。有些干部‚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竞争充耳不闻,对差距无动于衷,对落后麻木不仁,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还有一些群众习惯于‚安贫乐道‛,满足于‚三五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愿跨出家门、走向社会,到广阔的市场上搏击。小平同志讲过,‚小生产的习惯势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思想一僵化,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对此,我们要时时警醒自己。如果我们身处小农意识的汪洋大海而浑然不觉,合肥怎么实现跨越式发展?
破除‚小‛字,要克服小团体利益的影响。可能大家都深有体会,现在办一件事情常常很难,一些与之相关的部门和单位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以至于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在了协调上。有时候,要出台一项政策,在征求意见时,一些部门都想把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塞进去,甚至使政策形成的过程变成了讨价还价的过程。我们讲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大家都赞成,可到具体清理的时候,都不愿减,或是虚于应付。深究起来,这些并不完全是我们的干部思想都不解放,而是小团体利益在作怪。有些同志的思想本来是解放的,可一旦到了那个位臵,难免会‚屁股指挥脑袋‛,站在部门权力和利益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毛主席说过,‚一部分同志,只看见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他们总是不适当地特别强调他们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使全体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这是一些不识大体、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本位主义者‛。一事当前,如果每个单位只考虑小团体利益,谁来为合肥发展尽责?谁来代表群众利益?我们这样做,伤害的是合肥的发展环境,伤害的是全市的经济增长,伤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最终伤害的是我们自己。
破除‚小‛字,要克服小手小脚办事的影响。我们有些干部,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受制于惯性思维,办事‚缩手缩脚‛、‚小打小敲‛,缺乏前瞻性眼光,迈不开大步。就一些企业讲,往往‚居安‛有余、‚思危‛不足,每年赚上十几万、几十万或者几百万就自我陶醉,一年投上几百万、上千万就觉得了不起,缺乏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雄心。还有一些群众,面对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不可阻挡的现实,一时难以适应,仍然留恋过去小城市那种温饱安逸的生活,对大势所趋的事心存质疑,甚至发生争论。受这种心态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合肥城市发展始终在5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范围内‚打转转‛,建房就压线、临街便开店、开发不成片,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人们习惯于‚前店后坊‛式(办公区与生活区连为一体)的生活;在启动‚大建设‛之前,合肥还没有一条8车道的城市道路,老市区建筑的平均层高只有4.2层,肥东县城最高建筑是12层,其余两县基本如此。在‚大建设‛的过程中,有网民发表散文,说现在合肥变大了,他却怀念起五六十年代环城马路上能看到萤火虫的日子,流露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怀疑情绪。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合肥已落在了别人后面,如果我们再按部就班,小步慢走,气魄不如人,手笔不如人,合肥就永远没有希望。
(三)破除一个‚旧‛字,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意识
破除‚旧‛字,要实现改革开放的新突破。解放思想,最终要落实到改革开放上。现实中,有一些现象值得深思:为什么有的事情别的地方能够做、做得好,我们就不敢做、做不成?为什么有的事情别的地方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了,而我们还在争议、观望,坐失良机?为什么对基层的积极探索,我们有些同志抱着一种怀疑的眼光和责难的态度,在那里质疑能不能干、怎么干?必须看到,对于合肥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中部省会城市来说,改革开放的任务更加艰巨。相对于发展而言,我们的改革还显得滞后。改革是拖不下去,也绕不过去的。拖和绕,只会使矛盾越积越深,成本越来越高,不仅制约发展,还会影响稳定。我们一定要坚决冲破一切陈旧观念的束缚,坚决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规定,坚决克服一切害怕权利调整的心态,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推进改革。目前,我省的经济外向度只有16.5%,低于全国40多个百分点;我市经济外向度虽然比全省高1倍多,也就只有35%左右,还是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合肥是省会,必须率先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我们一定要拓宽视野,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以开明的态度、包容的胸襟、热情的服务,吸引外来投资者来肥发展,越多越好,越大越好。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只要不违法、不谋私,怎么合适就怎么来,怎么快就怎么来。对此,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教导我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当然,改革开放过程中肯定会出现新的问题,对新的问题就用新的办法去解决。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还说过,‚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破除‚旧‛字,要突破教条主义的束缚。有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现在各级领导干部都很开明,也很热情,但一到具体经办人,有些观念和做法在全国都是落后的,有时还会发生令人不快甚至气愤的事情。从项目审批来说,虽然审批项目减少了,但审批环节依然较多,各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如果一个环节受阻,时间大大延长。目前,一个工业项目,从引进到落地,最快也需要72天。从干部自身来说,有些同志教条主义思想严重,一遇到实际问题,要先看看上级是怎么说的,文件是怎么定的,凡是没有明确说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就视为‚禁区‛,死抱着条条框框不放。当然,国家政策法规,我们必须遵守。但也要指出,这些同志之所以如此,可能也不排除两个原因,一是为权力‚寻租‛找借口,二是为别人‚求他‛找借口。必须强调,按规定办事,绝不等于作茧自缚,更不等于削足适履。只会按章办事的公务员并非就是称职的公务员,只有善于提出办法、解决问题的公务员才是优秀的公务员。我们履行职能、执行政策,既要遵章守规,保证政令畅通,又要求真务实,不搞生搬硬套。要善于把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找准政策规范与工作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凡是政策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都要大胆地探索和试行;凡是上级政策和规定有一定弹性幅度的,我们都要从有利于发展出发,千方百计用足用活政策。
破除‚旧‛字,要营造宽容向上的氛围。有一种社会心态需要引起注意,就是一些人乐于当‚评论员‛,自己不干事却热衷于对干事的人说三道
四、刻薄挑剔。有些干部受徽文化‚清流‛遗风的影响,尤其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会陷入无谓的争论。有的甚至为泄一己之愤,全然不顾集体利益,不顾地方形象。兴泰信托的‚告状信‛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现象。如果这样的‚评论员‛多了,那么敢想敢干的实干家就少了,就会导致机遇在‚内耗‛中丧失,时间在‚扯淡‛中耗尽。对这种现象,每一个有党性、有责任感的干部都要站出来,敢于仗义执言,绝不能任由小人得势,而大多数人沉默。在发展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共同营造一个鼓励创新、褒扬实干、宽容挫折、鞭挞丑恶的良好环境,让那些笑话人、挑别人毛病、对别人说三道
四、不怀好意、对事业没有激情、对人民没有感情的人无所遁形。一定要克服那种‚清流‛遗风,摈弃自身存在的那些负面的、不合时宜的、为外人瞧不起的东西,切实把徽文化中的经世致用、艰苦创业、目光对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心无旁鹜地谋发展、搞建设,任何时候都不分神、不松劲、不折腾。
四、弘扬正气,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主题是科学发展,重点是领导干部。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也就是说,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对领导干部来说,能不能解放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样的成果,直接影响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方的发展走向。从实践看,基层和群众的实践创造,是解放思想的源头活水,在解放思想问题上,往往是群众走在领导前面,企业走在党政机关前面。各级领导干部,在解放思想上,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以基层的鲜活经验打开自己的思想空间,以群众的生动实践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不仅要做好解放思想的推动者,而且要做好解放思想的先行者。
继续解放思想,必须高度重视政治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首要的发展环境。政治生态好,可以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反之,则会涣散人心,败坏风气,滋生腐败。政治生态不仅事关地方形象,而且事关人心向背;不仅事关当前,而且事关长远。对政治生态建设,省委高度重视。省委金山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省纪委全会上指出,安徽正处在加速崛起的关键阶段,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培育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性,从我做起,齐心协力,共同培育和打造安徽良好的政治生态。合肥是省会,一定要带头贯彻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树立抓政治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形成推动合肥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合力。
(一)要进一步唱响发展的主旋律。加强政治生态建设,首先要把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干部的精力集中到发展上来,使广大干部把加快发展视为第一追求,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任务,使推动合肥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合肥政治生态中的主旋律。解放思想必须以发展为标杆,我们思想解放不解放,关键看工作有没有突破,发展有没有起色。现在,有一些干部不愿担风险,想当太平官。这里,要重提深圳华侨城的实例。深圳华侨城的一个五星级饭店—洲际大酒店,是把原来的酒店拆掉,保留一面墙,以改扩建的名义上报。东部华侨城以临时建筑的名义立项,但建成后规模宏大、美仑美奂,洋溢着时代气息。这件事能够在深圳出现,是因为发展意识、创新精神已渗入深圳干部的心灵,成为深圳社会的主流意识。反观合肥,这样的事情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有些干部怕为发展担风险、尽责任,甚至还有人见谁出点新招就议论纷纷,横挑鼻子竖挑眼。当然,我们不是提倡‚打擦边球‛,更不是鼓励‚闯红灯‛,但至少深圳那种强烈的发展意识和敢闯新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山东近年来发展较快,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政治生态环境比较好,他们有着很强的大局观念,当发展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不是相互挑刺、相互埋怨,而是相互支持,共同想办法。现在,有的干部如果对某个领导有意见,往往不是直接针对本人,而是拿他管的事‚扣帽子‛,拿发展‚说事‛。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如果你对某个人有意见,可以尽管提出来,甚至可以‚告状‛,但绝对不能告发展的状。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为了人民更富裕,这种损人不利己、让外人笑话的事,再也不要干了。我们不是西方议会中的反对派,总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政府;我们是党员干部,甚至是一定级别的领导,应当以建设性的心态来为发展多做服务。这是职责所在,也是民心所向。
(二)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用什么人,用作风怎么样的人,对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具有导向作用。党的组织路线从来都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当前合肥最大的政治,就是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围绕这一点来选干部,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具体讲,就是使用干部不能只翻简历、只看履历、只比资历,要以能不能又好又快发展、会不会又好又快发展,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干部工作的主要标准,真正把那些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合肥发展有贡献、敢于负责、敢于突破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对那些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作风飘浮、不干实事、投机取巧、争名夺利的干部要及时鞭策教育,必要时坚决调整。对干部不要搞终身制,特别是关键岗位,不能勉强使用干部,不能胜任的要坚决调离;在工作分工上也要打破终身制、不搞平均主义,让会干的、能干的多分工。同时,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想干事就难免有失误,就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只要出于公心,摔了跤,给他扶起来,拍拍灰,继续走。要通过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使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让越来越多敢于负责、勇于干事的干部涌现出来,激励广大干部把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
(三)要严明党的纪律。严明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各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坚决维护纪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做到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政治,就是在一切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做到旗臶鲜明、立场坚定、态度坚决。讲大局,就是要强化全局观念,一切以党的事业为重,一切以合肥的发展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坚决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讲团结,就是要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党性原则,增强组织纪律性,对少数各行其是、擅自妄为、危害大局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四)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作风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牢固树立‚三个意识‛,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规范自己,用党纪政纪约束自己,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坚持公道正派,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同志,正确对待自己;要锤炼自己的人格,检点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形象,给人以正气,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同时,还要切实负起抓班子、管干部、带队伍的责任,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匡扶新风正气,狠刹歪风邪气,真正做到正一方风气。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使广大干部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勤勤恳恳为民。
(五)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治生态环境的形成,与体制机制有密切关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着力消除产生政治生态中消极腐败现象的体制性因素。要建立公务员跨部门交流机制,使干部交流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破除公务员‚终老‛一个部门而容易产生惰性、不利于丰富阅历、会受到关系网干扰的弊端,努力探索出一条有效治理‚中梗阻‛的制度化安排来。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总体要求,进一步精简、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把效能建设向微观环节推进;加快政府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大部门体制,使效能建设取得制度性成果。要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尤其对那些掌握公共权力、公共资源、关系着公共经济秩序的部门,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继续推进政务公开,采取公示、听证等形式,让群众知情,受群众监督,把权力运行臵于阳光之下。
现代社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年,我们强力推进‚大拆违‛,之所以势如破竹、平稳推进,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舆论先行,家喻户晓,形成强大的声势。解放思想不能仅仅局限在领导干部中,要推动全社会的思想解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与干部队伍内部思想解放的有机互动,内外相济,互相推进。只有一部分人的思想解放,而没有社会的呼应,解放思想就可能如泥牛入海,消逝于无形。因此,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要切实加强宣传舆论工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新闻舆论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广泛深入地报道各地各部门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绩,真正使解放思想深入人心,使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同志们,合肥又好又快发展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美好前景鼓舞人心,但徒尚空谈,只能做梦,唯有真干,才能圆梦,舍此别无他途。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破解难题,在创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为开创合肥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孙金龙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孙金龙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11月19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在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的部署要求,结合合肥实际,部署安排我市贯彻落实工作。
刚才,传达学习了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在讲话中,贺国强同志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着重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同时,亲切勉励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努力在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
在安徽考察期间,11月14日下午至15日上午,贺国强同志在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等陪同下,先后深入我市滨湖新区和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看项目、谈建设、话发展、论创新,对合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非常关心、非常关切。在考察滨湖新区开发建设时,亲切勉励我们“给全国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经验”。在考察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时,叮嘱我们“自主创新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考察京东方六代线和鑫昊等离子两个企业时,贺国强书记对我们创新思路、危中寻机,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分关心。在考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时,他高兴地说“祝你们取得成功!”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语重心长,感人肺腑,寄寓着对合肥的殷切期望。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给我们增添了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合肥崛起的信心和力量!
当前,正值收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结合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来学习好落实好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合肥实际,紧紧抓住机遇,发扬创新精神,坚持真抓实干,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以优异成绩向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汇报。这里,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再强调几点:
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第一要务。要坚持咬定发展不放松,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要历史机遇,以心无旁骛的执着,百折不挠的坚毅,奋发有为的干劲,聚精会神搞建设,全神贯注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合肥特点的跨越发展之路。要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正像宝顺书记在全会上特别强调的,始终保持不快不行的紧迫感、非快不可的危机感、能快则快的责任感,切实做到“结果上求好、工作上求快、作风上求硬”,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总量位次争先进位。
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建设。围绕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目标,特别是认真学习贺国强书记的讲话之后,要进一步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好引领城市发展的各项规划,规划起点要高、眼光要远、要有前瞻性,并且强化规划执行的约束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干一片成一片,不断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明年的基础设施“大建设”,要继续强力推进,还是投入不减、标准不降、力度不松,在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加速合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构筑良好平台。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按照特大型城市的标准,继续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理念,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合肥已被中央综治委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下周,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将来肥出席试点市动员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我们要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建立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机制,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三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各级主要负责同志要围绕合肥工业化、城市化两篇大文章,围绕加快把合肥建设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朝着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认真研究改革和创新问题。市委全委会是全市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这几年真正发挥了领导作用,看准了的事,就坚定推进改革,体现出极大的魄力。这方面一定要无私无欲。以为老百姓多想点事,为地方发展多做点事为目标,你就可以无欲则刚。能不能很好地推进改革,一方面取决于我们干部的认识水平、经历、资历,可能有看不透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敢不敢负责,有的干部自己心里明白,但是不敢拍板不敢做,这不是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改革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动力,是一切事业发展的源泉。合肥“十一五”的发展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对合肥发展的新定位,“十二五”期间,合肥改革的力度必须更大,改革的冲动必须更强烈。区域竞争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现在还有些同志没有解决好这个认识问题。你究竟是给人民做点事,还是想做太平官?我认为是先做人,再做事,以后才是做官。做太平官是天底下最容易做的事,但这么做的结果是事业被耽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慢。现在,不少从合肥走出去的人才和一些外地人才,都愿意到合肥发展,就是因为合肥这几年通过改革开放,城市建设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吸引力增强了。在进一步改革上,能不能有所作为,关键看:一是能不能认识到改革的迫切性,这反映领导的认知能力;二是虽然认识到需要改革,还要看敢不敢推进改革,这反映领导做事的魄力和能力。有些人总是顾忌自己那点虚幻的名声,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为官一任,就要带领一方。各级分管负责同志和主要负责同志,做事时要力求人民满意。只要你是真正为地方发展做事,大家都会看到的、认识到的。近年来,合肥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核心就是改革,核心就是开放。比如,2006年初,家电四大件也就1000多万台套,但今年能达到4000多万台套。想想我们2005年做“十一五”产业规划时,冒着胆子也就搞了个2500万台套,一些人还认为是胡扯!包括后来美菱、荣事达的资产重组,当时有很多议论。但事实证明,只有靠改革,只有靠开放,才能取得大发展。在这过程中,就是要不怕别人议论,敢于作为,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GDP超过日本,成世界第二,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中国的外贸活动都是通过外经贸部,当时国家有六大进出口公司,各省市都有单独的外贸公司,其他企业进出口业务必须通过他们,结果进出口总量就是上不去。1993年,进行外贸体制改革,外贸活动向社会上放开,现在,我们国家进出口额已排世界第三。大家设想,如果还是老体制,能搞得了这么多么?不仅仅是数字大了,而且老百姓的就业多了、收入提高了、国家的经济繁荣了。我们的改革,不是搞形式主义,也不是搞教条主义或者是图个好名声,而是为了加快地方的发展,为地方人民谋利益。现在省委给我们合肥发展提出了新的定位,我们既感到振奋,同时也是我们沉甸甸的责任,要真抓实干。我们大家都要去思考,重塑我们的理念,重塑我们的行为,重振我们的做法和劲头。
四是要坚定不移的依靠群众,造福群众。我们要认真学习贺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贺国强同志的讲话主要是围绕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展开的。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增强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十一五”以来,合肥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以及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在全国都是领先的。有什么依据呢?由于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推行阳光地产、阳光工程、阳光规划、阳光国有资产出让、阳光采购,使得有些本地企业感觉不习惯,但是广受外来投资者好评。同时,前些年一些企业家走出去,到外地投资发展,近年来又纷纷回到合肥。为什么呢?其中一个企业家说,在有些地方投资“显成本”低,但“隐成本”太高,一算账,还不如在合肥。到合肥这里拿地,不用找书记、找市长,只需要找市场。为什么我们把土地管这么严?因为土地增值了,是我们老百姓的财富,只能用来搞基础设施建设和老百姓的安置。这些出去的企业不少又回来了,并且踊跃参加合肥土地的竞拍,比外地来的企业还“生猛”,就是因为合肥投资环境好,干部队伍服务热情、办事效率高。“上下同欲者胜”,现在为了把共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每一个合肥人都在献计出力。
但是,对照总书记的讲话和贺国强同志的讲话精神,我们确实还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本领。这里,我想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前些日子,个别媒体上一篇报道说到庐阳区的所谓“强拆”事件。从调查情况来看,开发商确实有不对之处,不能弄一批“混混”把人家强摁到车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该依法处理就要依法处理。这事非政府所为,但被记者选择性地报道,给人的印象,好像是政府在搞强拆。在传播中慢慢就变成政府怎么怎么样了。实际上,92户老百姓91户都走了,就剩这一户,而且是就地安置。还有瑶海区的钢北二村改造,400多户都走了,就是一户死活不走,耽误了十几个月。这两个事,恰恰证明政府没有强拆。实际上,我们真的是想通过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给老百姓做点事,如果大家想做太平官,一点事都没有,但我们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今天,有不少乡镇、街道的基层同志参会。我想提醒大家,我们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即使是给群众办好事也不能包办,要尊重群众的意愿。我们这里完全公开、阳光透明操作,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干部想在里面搞什么“猫腻”,这完全是在给人民群众谋福利。
在城中村、危旧房改造上,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政策向群众倾斜。能就地安置的,拆一还一,在此基础上,还能按成本价增购10—15平米,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有些地方受空间限制,无法就地安置的,根据安置地的不同按照一定的系数增加安置面积。二是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不能像过去那样搞“大呼隆”,一定要征询当地老百姓意见,把政策向群众交底,看他们愿不愿意改造,然后逐门逐户上去问。这段时间,各个区都是这么做的。但有的区工作做得还不实不细,没有给老百姓交政策的底,只问“这儿要改造了,你愿不愿意搞?”这话跟没说一样。我们必须提前入门入户把政策交底,说明白政策对老百姓的好处,在信息对称、知道政策的情况下,再征询每户、每个老百姓的意见并要求每户签字。如果大多数愿意干,我们就启动;如果超过一半不愿意干,就不要干。有个现实例子,现在芜湖路万达广场旁边有一个地方的房子很旧,原本想顺道改造了,包河区入户做宣传、做工作,但仍有68%的住户不愿意改。既然这样,就不要改。群众的意愿是我们做工作的第一信号,这是我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第一条。第二条,要坚持群众自治。在群众愿意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调动起群众改造家园的积极性。新时期,我们一定要学会做群众工作。不能我们在忙着做事给老百姓谋福利,老百姓反倒成了“看客”。第三条,区、街,包括社居委,在新时期做群众工作不能闷头不响,要学会主动宣传。我们为老百姓干好事,不仅不能“冷处理”,还要“热处理”,要及时在网上公布真相。媒体采访时,要把真相告诉他们,要不断地宣传。更何况,我们的工作都是真实的,不需要遮掩什么,把实际情况发布出去就行了,这不是多么难的事情。但是,在这几个例子中,那么长的时间内,没有一个干部回帖子解释。本来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事,结果被个别媒体曲解成强拆,搞得基层干部比窦娥还冤。你说你们自己有没有责任,为什么不去主动宣传?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讲话精神。现在干部有没有能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你做群众工作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水平、有没有方法。据我了解,社区干部真是不容易,要跑千家门,有的时候个别群众还不理解。我们合肥的拆迁政策也很公平,又有“三榜公示”,没有任何“猫腻”,为什么还会出现那样的帖子和不实的报道?就是因为我们不少干部新时期的群众工作缺乏新思路、新方法。沿用以前的老思路、老方法是不行的。希望我们的各级干部认真思考怎样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合肥要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一是要强力推进滨湖新区和其他的新区建设,二是要加快老城区的改造。老城区改造中最重要的不是规划也不是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经过“十一五”的规划建设,大家都可以看出来:第一,合肥的建设又好又快又廉洁;第二,合肥的拆迁没有“猫腻”;第三,合肥的规划起点高。目前,老百姓对老城区改造的愿望非常强烈,老城改造的关键是群众工作能不能做好。所以,这次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乃至老城改造提升的核心,是我们各级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就是看你相不相信群众,依不依靠群众,是不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千万不能学封建社会当“父母官”。
五是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近年来,我们狠抓制度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得到了中纪委、监察部的充分肯定。前不久,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上,专门介绍了“合肥经验”。但是,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平衡的问题。市本级“大建设”管人、管钱、管物等一系列的好制度,各县区开发区是否实实在在地学过去了,而不是只学了个名词?要继续狠抓干部队伍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坚持教育与惩治相结合,促进党员干部廉政勤政和全社会崇尚廉洁。更加重视制度建设和案件查办的事后评估与反馈,做好警示教育和制度完善等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相关制度建设,使权力运行方式的设置更加科学,确保党员干部始终阳光用权。从党员干部自身来讲,要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纪国法,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做到思想不松防线,行动不碰红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第四篇:孙金龙在省人才会上的讲话
孙金龙在省人才(干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着力提升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
2月6日下午,省委副书记、省人才(干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孙金龙主持召开省人才(干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有力支撑。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领导小组副组长王炯,副省长、领导小组副组长黄海嵩出席会议并就有关工作提出要求。
孙金龙充分肯定我省人才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的重要成绩。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创新培训方式,围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大力加强实务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和推进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
孙金龙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切实确立“大”
人才观、“能力为本”人才观和“动态”人才观,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更加注重能力实绩,不断增强人才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要适应“三化同步”的要求,突出抓好急需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引进大批产业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持人才与资本紧密结合,坚持人才与产业紧密结合,坚持引进与培养紧密结合,以合芜蚌“人才特区”建设为示范引领,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政策环境,促进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奋发创新创业。要加强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实际,对人才队伍结构、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出不同要求,实行分类考核。要转变人才工作理念,牢牢把握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把制定规划、完善政策、优化环境作为党委政府抓人才工作的重点,坚持行政化、市场化、社会化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充分发挥好各类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更加广泛地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建设美好安徽的伟大实践中来。
会议听取了全省人才(干教)工作情况汇报,对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的意见、省外专“百人计划”建议、省落实国家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等进行了讨论审议。(
第五篇:学习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心
得
体
会
李兵育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胡书记的讲话系统回顾了建党90周年来的伟大历程,总结了我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变化,回答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建问题,阐述了坚持发展中国特色为社会主义的新要求,指出了新形势下党建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目标任务,并且为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讲话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党建90周年的理论结晶。
讲话着重强调了“两个坚持”,即: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创新,不畏艰险,更加奋发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创新,不畏艰险,联系实际,把学习和贯彻讲话精神作为今后首要政治任务,思想行为一致,致力务真求实,保持良好风貌,切实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今后实际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领会内涵,吃透精神实质,用于生产工作中。查找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使我们思想更科学,工作更扎实。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为再造一个新小西,加快实现现代化新型矿井而奋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用新的信念激励自己,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把强烈的爱党、爱国热情转化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把本职工作做好,更上一层楼。
听了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深受鼓舞,作为一名矿山职工就应该坚定信念,任劳任怨,把责任看得比泰山还要重,决心立足本职,再接再厉,为小西煤业的发展增光添彩。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万事开头难,我们要知难而上,排除万难,用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踏实工作,带领全矿职工把矿山建得越来越好!
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畏艰险,在工作中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用坚强的信念激励自己,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干好本职工作,为把我矿建成一座现代化新型矿井而奋斗!
李兵育
20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