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禁毒防艾教案 (赵准丽)
禁毒防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 查资料 观看图片 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
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赵准丽 2016/10/26 3
第二篇: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170班 施绍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 查资料 观看图片 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禁毒防艾的教案
163班
杨刘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班务对话,使学生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毒品的相关内容和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2)制作演示文稿。
【活动形式】生生、师生对话、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三 【教学过程】
教师: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学生中间,你们即将进入中学,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的危害。
1、课件出示:认识毒品
师: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鸦片、海洛因
学生:我查找过的资料,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学生:我们经常见到和听到的最主要的毒品好像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等。
学生: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一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2、出示画面二:毒品的危害。
师: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同学们把你查到的有关内容说一说,让大家一起来了解。
学生1: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学生2: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学生3: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学生4: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吸毒亦是如此,许多吸毒的青少年都说:“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或:“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
学生E:寻求刺激:
云南省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云南省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学生5: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戒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教师: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师:相信这么多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会增加同学们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那么作为青少年尤其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毒品、远离毒品呢?简而言之,就是说当有人利用不同的形式、打着不同的招牌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
学生:直接拒绝,一定要学会说“不”;
学生: 找借口溜走;
学生: 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
学生: 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
学生: 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师:我们既然知道了毒品的很多知识,那么我们怎样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从日常小事做起,杜绝吸烟、泡吧等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制毒品侵害。
教师:毒品危害甚烈,祸国殃民,一朝染毒,断送前程。同学们,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也为了我们自己,请远离毒品!
我希望我们同学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毒品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成长的道路越走越顺!
第三篇:禁毒防艾教案
粉红色的诱惑——艾滋病预防专题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艾滋病的危害,了解HIV的传播途径。
2.正确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感染HIV,那些方式不会感染HIV。(教学重点)3.在正确判断日常活动中是否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的基础上,拥有能正确果断作出安全决定的生活技能。(教学难点)
一.(14分钟)基础知识准备
[教师发言]有数据表明,2006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感染者430万例,其中40%以上为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可见,艾滋病其实离大家很近。下面我们直接进行一个艾滋病知识分组对抗赛。
1.成年人在过性生活的时候为什么要使用安全套? A.避免怀孕 B.避免感染性病 C.避免感染艾滋病
[点评]: 安全套其实只能叫做避孕套,它只能阻拦精子,而其它性病、艾滋病是可以穿过去的。所以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2.人们谈论艾滋病的时候为何满怀恐惧?对艾滋病人总有岐视的现象,甚至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呢?
A.艾滋病是传染病 B.艾滋病目前是不治之症
C.艾滋病能给人们的身心带来巨大的伤害 D.人们对艾滋病不是十分了解
[点评]:等我们往下学习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并不仅仅是出于无知。
3.下列关于窗口期和潜伏期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窗口期和潜伏期都有传染性 B.窗口期没有传染性,潜伏期有传染性
C.潜伏期是指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的一段时期 D.窗口期和潜伏期都没有传染性
E.处于窗口期和潜伏期的感染者从外表看都可能与正常人无异 [点评]:艾滋病可怕的地方不仅在于它是不治之症,而且在于它刚开始时的症状不是很明显.。从人体感染HIV到能检测出抗体需要2周---3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称为“窗口期”。从感染HIV到发展为艾滋病人还有一个潜伏期,平均需要7~10年的时间。无论是窗口期还是潜伏期,HIV感染者与正常人很难从外表上区分开来。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所以无论怎样计算,一旦被感染上HIV,你的生命立刻进入了倒计时。
4.怀孕母亲是HIV感染者,她生下的孩子肯定也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判断题)
A.对 B.错√
[点评]: 母婴传播一般有3种途径,包括第1怀孕时期通过胎盘把HIV传染给胎儿;第2分娩时将病毒传播给婴儿;第3哺乳时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母婴传播的概率在25%~40%之间。
一般来讲,如果你是HIVA感染者,那么国家是不提倡你结婚生小孩的。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国家充许你结婚,又有谁会置自己生命于不顾与你共同生活?也就是讲,一旦感染上艾滋病,你就等于被剥夺了做母亲的权利。
5.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______ A.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B.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 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C.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 D.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点评]:艾滋病可怕,但是艾滋病病毒其实很很脆弱,并不象传说中的那样杀不死、灭不完。它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可以说艾滋病不仅是健康问题,而且是一种“社会病”。“社会病”也应该通过用“社会药”去医治。
6.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有: A.体液传播 B.性传播 C.母婴传播 D.空气传播 E.食物传播
[点评]:HIV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
A.体液传播:输入被污染的血、血制品,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用具,以及使用被污染后未经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理发工具和纹身、穿耳孔的工具等。B.性传播:不安全的性行为。
C.母婴传播:包括怀孕、分娩和哺乳期。
三种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HIV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发生了体液交换,也就是感染者的体液进入了未感染者的体液循环中。人体的体液包括血液、精液、阴道液、母乳、尿液、唾液等,其中前四种体液中HIV的含量高
[教学评价]分析刚才的PK结果。获胜小组每人发一张打印有红丝带图案的纸卡片以资鼓励.二.(8分钟)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它的3种主要传播途径.下面我们来把刚才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我们试看看哪些行为比较安全,哪些行为存在被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知识卡片]把预先制作好的印有安全行为与高危行为的卡片按小组发给学生。
a、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马桶。
b、被蚊虫叮咬。C、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餐具。d、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肚里的胎儿。
e、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F、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过的衣服。g、不安全性行为。H、输来路不明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i、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J、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拥抱、握手。k、共用注射器吸毒。L、母亲哺乳。M、共用学习用具、同桌学习。N、共用电话、一起打篮球
[分组讨论]3分钟内各小组讨论得出哪张卡片上的行为容易感染上HIV。[分组对抗]
每小组各派一位代表把容易感染上HIV的高危行为的题码写在黑板上。答案正确率高的小组胜出。
[教学评价]分析刚才的PK结果。获胜小组每人发一张打印有红丝带图案的纸卡片以资鼓励.[点评]: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HIV是通过唾液、泪液、尿液、餐具、疫菌偶然的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毒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游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
三.(15分钟)如何判断生活中是否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教师发言]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存在一定的偏见与岐视,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的无知。艾滋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确实是巨大的。所以本着对我们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无论我们对艾滋病的预防有多么小心都不算过分。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如何判断生活中是否存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技能。
1.[知识问答]仪容仪表
[点评]:勿追新猎奇,不要到非正规的美容、整形机构去做纹眉、纹身、穿耳眼、矫正畸形等刺破皮肤粘膜的手术。
2.[知识问答]日常生活、如何抢救流血的伤员
[点评]:A.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粘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B.输血与献血:避免受大的外伤,就可以避免输血。因为现有的HIV感染者中有5%以上是通过输血被感染的。献血行为越来越普遍,献血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血站去。
3.[知识问答]看病打针
[点评]:使用被HIV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可刺入人体的针具和医疗器械,比如拔牙的钳子等都可能感染HIV。不安全和不必要的注射是引起艾滋病传播的原因之一,因此能通过吃药治疗的疾病就不要打针,能打针治疗的就不要输液,更加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生病时要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轻信街头广告.不去无行医执照的个体诊所打针、输液、补牙等。就医时,应当要求医生使用一次性针具以及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宁愿多付几块钱.4.[案例分析]:谨慎交友;拒绝主动吸烟、远离毒品与防范艾滋有关糸吗 [教师发言]有过被动吸烟经历的请举手。(数多少人举手)[教师发言]吸过烟的请举手。(数多少人举手)[教师发言]吸过毒的请举手。(没人举手)[案例]倒霉的小嘉丽 小嘉丽是高二2班的一位小女孩。她人长得很漂亮,性格活泼可爱。交往很广。初二的时候去同学家打牌,打牌的时候一位大姐姐给了一支烟让她分亨。初三升学考试后,一位同学约她去舞厅蹦迪,她一方面对朋友的邀请不好意思拒绝,另一方面好觉得老是待遇在家里确实也无聊,所以十分”勇敢”的答应了.迪厅里很多人都吃摇头丸,她拗不过别人的热情,也吃了一颗。高一的时候一位在迪厅认识并且交往了很久的男子向她提出“交朋友”,她不好意思拒绝,这次,那位好朋友给她带来了爱滋病。小嘉丽仍然在我们镇区的一所中学上学。现在的她,除了好好学习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跟死神作斗争,等待命运的奇迹。每当我去看望她,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很多人都比我放纵,为什么只有我就这么倒霉呢? [分组讨论议题]1.吸烟是否必然导致吸毒.2.怎样拒绝朋友们的邀请.3.吸毒与感染HIV有联糸吗4.跟随潮流与掌握自己命运的关糸.5.当别人向你提出发生性关糸等不正当要求时如何处理.[分组抽人作总结发言]
[老师总结]谨慎交友,远离“三高”-----高危人群、高危行为、高危场所。在我国的HIV感染者,通过吸毒感染的大约占37.0%。吸毒是一条不归路。但吸烟并不等于吸毒.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吸过烟。吸烟的人也不要把自己看作另类.我们也不能岐视吸烟的人,否则有可能把他们”逼坏”.友谊应当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如果对方对你的正当拒绝表示忿恨,甚至想把你带坏的话,这种朋友可以不要。因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值得用自己的命运甚至生命去交换。
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吸毒,那么它便与艾滋病联糸在一起了,这更是一条与死神相伴的绝路。
追新猎奇但不能碰毒品.目前最新流行的毒品叫K粉、摇头丸。特别指出它们是因为这些毒品很便宜,几块钱就可以买得到,甚至比香烟还便宜。虽然它很便宜,但它却是名副其实的毒品,所以一旦沾染上它,那就可能需要用生命作为代价。要坚决拒绝尝试毒品,在诱惑面前说“不”。特别是在公共娱乐场所,有很多热情过头、心怀叵测的人。这种人的诱惑对我们大家的意志力甚至对我们的命运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故事里曾讲,当海妖在呼唤你名字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头!性,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需要。任何动物,包括我们青少年,也会有生理上的冲动。但是人类的爱,也代表着责任,对你自己、对家庭、对对方的责任。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中学生还不能够承担爱的重任。所以性,这种原始的冲动有时就象洞庭湖里的湖水,你不去控制它,它就会控制你。早恋,特别是过早的性行为会淹没你的时间、精力、你的青春,甚至你的生命。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所以我们有必要用大家的智慧和理性,顺利淌过青春河。
四.(2分钟)[总结提高]
几乎每一个心智基本健全的正常人都能判断出事情的是与非,但是一旦到了做出决定的时候,每一个人的行为又是多么的不同。比如说我们都知道过马路闯红灯是很危险的,但是又有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铤而走险,置生死于度外!
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许多艾滋病预防的有关知识,但是被感染HIV的危险性的大小并不取决你掌握知识的多少、你的职业、社会地位(就算是神圣的医生也会被感染);也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母婴传播)。被感染的危险性的大小取决于你的危险行为。也就说预防艾滋,重在于“行”而不在知。目前还无法彻底治愈艾滋病,我们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预防。
五.(4分钟)[心灵驿站]
下面我来宣读“心灵驿站”收到的一封同学来信。信上是这样说的:亲爱的吴老师,最近我遇到了一件十分烦恼的事。我的邻居上个月刚搬来,他家有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属于人见人爱的那种吧。小家伙当然很喜欢我,不瞒你说,我也偷偷的喜欢上了它。每天,它总是徘徊在十字路口,一看到我它就摇头晃脑,不停地向我抛媚眼;有时还扑在我怀里,热情过头地申出舌头亲吻我。现在爱滋病这么猖厥,请问吴老师——跟宠物狗接吻会不会感染上爱滋病呢?
[教师发言]你们接过吻吗?(学生笑).我看见有同学在笑,笑得好象黄鼠狼刚偷吃了一只大母鸡.(学生大笑).[点评]:接吻,如果对方是HIV感染者,只要双方的口腔没有未治愈的伤口,那么一般不会感染上HIV的。但是接吻作为一种交往过密的表现,它很容易逾越友情的界线。对那些随随便便就向我们女生担出接吻等等与年龄阶段不符的、过分要求的男生其实并不值得我们女生尊重与珍惜;同样,那些意志薄弱、性情轻佻,动不动就会献出初吻甚至献“身”“的女孩子也迟早会被别人鄙视。
据我所知,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也不能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因此,跟狗接吻不算是高危行为。但是一方面是你要愿意,另一方面也要狗不介意才行!否则说不定会得上另外一种可怕的病,什么病呢?——狂犬病。
六.(2分钟)[家庭作业](见[附录])[附录]:把《家庭诚信责任状》打印在小纸条上交给学生带回家,父母分别签字后星期一带回学校。内容:我承诺,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认识,洁身自爱,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告别高危行为。我愿意,与全家一道,携手同心,患难与共,防范艾滋。签名。
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Yes to Life, No to Drugs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 “Yes toLife, No to Drugs!”
◆教学过程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案例介绍 “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远离毒品
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从而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培养学生扫除毒品的思想感情。◆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我们中小学生中间,并且趁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的危害。
(一)出示电脑画面一:什么是毒品。(二)出示电脑画面二:毒品的危害。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和爱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
(2)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由每个组学生推荐一名代表讲解本组准备的材料。(两个同学帮助操作电脑画面)(四)班主任总结: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同学们要以爱抚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以爱护生命一样祖国的未来。
第四篇: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人口与计划生育和防艾
官坝小学 肖雪梅 毒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6.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我们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艾滋病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病因。2.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做一个艾滋病宣传员。
二、教学准备:
1、课件
2、红丝带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课件)(1)一个小女孩不幸染上艾滋病的故事。(2)出示感染艾滋病孩子的图片。
2、交流释疑:
(1)什么是艾滋病?你了解多少有关艾滋病的知识?(2)同桌互相交流。(3)出示课件:
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4)你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吗?(出示课件)
① 性传播 ; ②血液传播 ; ③母婴传播。
(5)、艾滋病的传播有哪些危害?(出示课件)
①、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② 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③、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④艾滋病对儿童的危害。(6)、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出示课件)
①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不歧视、刺激艾滋病毒携带者及患者,②禁止进口和禁止使用进口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③发现艾滋病人要及早报告,及早隔离,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生活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④查禁毒品,禁止吸毒。
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在输血、验血、注射时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7)、艾滋病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染(课件)
①食物、饮水、空气
②公共场所的一般接触(同活动、工作)
③礼节性亲吻
④礼节性拥抱
⑤握手
⑥公用马桶、浴缸
⑦ 蚊虫叮咬
⑧纸币、硬币、票证
五、拓展延伸:
假设你周围的邻居有人经查发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作为一名小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
六、知识积累:(出示课件)
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遏止艾滋,履行承诺。世界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红丝带。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人们对生命的热艾和对和平等的渴望;象征着人们用“心”来参与预防病的工作。
七、总结: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毒引起的、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的、能致人死亡的传染病。在青壮年中呈上升趋势传播。但它并不可怕,只要了解的传播途径,注意自己的行为还是可以预防的。
八、佩戴“红丝带”活动:
1、我们每个人要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人人都这样,大家的力量将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现在要开展 “我是义务宣传员,我为人类做贡献”的活动。
2、佩带红丝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 查资料 观看图片 讨论及总结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一)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地球的承载是有限的
2.解释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最有效措施
3.通过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及学校食堂粮食浪费现象,提高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关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形成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的意识 5.认同计划生育在解决我们人口迅速增长问题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1.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2.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有效措施 教学难点: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上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了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以及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那么这些影响地球还能承受吗?如果超越了地球的承载力,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2.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粮食问题
出示图片及数据,引起学生对粮食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粮食问题?
要想解决粮食问题,需要提高产量和减少浪费 补充袁隆平的介绍
学生交流对学校食堂浪费粮食现象的调查 倡导节约粮食,光盘行动
引导学生思考在家庭生活中有什么具体的节约粮食的做法?交流节约粮食的小窍门
3.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水资源问题
介绍地球水资源,引起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
学生交流家庭用水情况的调查和交流节水小窍门
倡导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 4.控制人口的有效措施是计划生育
除了粮食问题和水资源问题,人口增长还带来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人口增长与地球有限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呢?
为防止人口过快增长,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措施?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得出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有什么意义?
5.总结归纳: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是要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 6.当今有四大环境问题,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这些问题中,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不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就无法解决其他三个方面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增长对世界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控制人口增长,这样才有利于这个自身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地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1.粮食问题 2.水资源问题
计划生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二)一、教学目标:
1.运用数学分析,推算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和晚婚晚育的意义。2.说出我国计划生育的目标和具体要求。3.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二、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和晚婚晚育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分析,推算方法,说出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和晚婚晚育的意义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带给家庭的是喜悦,可带给社会、生物圈的全是喜悦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世界与人口”栏目的录像。
生:观看。感受人口急剧膨胀,给社会、生物圈造成的压力。师:请大家看下面的数字资料,你有何感想?
师:上例是一对老夫妇在20世纪2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未这段时间共繁衍后代50人,净增加人数47人。一个家庭尚且如此,那么我们整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趋势又如何呢?请同学们阅读资料分析,结合讨论题1、2、3进行分析,展开讨论。
生:在老师指导下讨论。指导提纲如下:
出示资料: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1996年,我国钢产量为1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00位以后;1995年,我国煤产量为12.4亿吨,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75位;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为4900亿公斤,居世界第1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80位。
生:人口问题确实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实在该计划生育啦„„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第四节计划生育)
(二)、新课学习: 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师:请同学们汇报交流课前调查的某个家族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情况。生:(选代表汇报交流)。其中一例如下:
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1949~1989年)请推测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从资料中可以看出,198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明显减缓,试分析这是为什么?(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
师:计划生育的目标是什么?具体要求又是什么?请大家带着以上问题看书自学“计划生育”部分,找出答案。
生:在书上划出计划生育的目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师:请大家注意,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中,有关晚婚这一条的要求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年结婚。想一想,为什么男性的结婚年龄比女性的大2岁呢?可结合上节课内容考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到:男孩和女孩开始身高突增和睾丸、卵巢开始发育的年龄有差别:一般地说,女孩早于男孩2年,女孩是8.5~9岁,男孩是10.5~11岁。所以,结婚年龄这么规定,是符合男性、女性的身体发育特点的,是科学的。
(三)、探究晚育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就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讨论。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是否该控制人口的增长?若不控制会怎样?
②你认为采取哪些手段可以控制人口增长?其中最切实可行的是什么办法? 生1:确实该控制人口的增长,若不控制,后果不堪设想。生2:战争、灾荒可控制人口增长。生3:但切实可行的还是计划生育。
师:在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中,少生能控制人口数量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晚婚、晚育也能控制人口数量,好多同学不理解,认为反正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早生、晚生都是一个孩子。那么,为什么晚育能控制人口数量呢?请大家看探究活动中的两小段数字资料。4人小组合作,尝试着采用数学推算的方法来探究晚育的意义。
生1:A夫妇及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100年后,A的后代有5代。B夫妇及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后,B的后代有4代。
生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1千万人,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了一个孩子,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5千万;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生孩子,也是每人生一个,那么5年后因她
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是1千万。
生3: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晚育确实能控制人口数量。
五、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最后两句话划出来: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怎样理解这两句话?请同学们观看图4-17,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看图说话:为什么说“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生:看到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美丽、幸福的母亲怀抱着健康可爱的孩子,和平鸽自由飞翔,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多么的和谐、安详„„
师:请同学们再看另外两幅图片,与图4-17进行对比,有何感想?(出示图片“超生游击队”和“妈妈生我一个好”。)生1:真是少生优生幸福一生啊!生2:还是计划生育好。
第五篇: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丙麻中学 王晓华 2013.12.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什么是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
观看ppt谈观后感 查资料 观看图片 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禁毒防艾ppt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