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一)——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民族中学初一年级备课组组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共同特征,认识毒品的危害,并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了解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如何远离、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及预防艾滋病。
难点:如何远离、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及预防艾滋病。
三、教学用具: 图片资料。
四、教学内容、方法、过程设计:
(一)、导入: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其危害非常大,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二)、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
1、图片欣赏--〉认识毒品。(看了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呢?大家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毒品都有哪些?谁能说一说呢?)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3、图片欣赏--〉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3、图片欣赏--〉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这是因为: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引起艾滋病毒的经血液传播。吸毒者毒瘾上来,常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凑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别说消毒,连起码的清洗都来不及。如果其中有一个人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会被污染,艾滋病毒就会在其他吸毒者中传播。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的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
5、思考讨论并回答:怎样远离毒品?怎样拒绝毒品?怎样防止吸毒?
6、老师小结: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4)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5)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6)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7、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老师讲解)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课后练习及作业:
向周围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及如何预防艾滋病。
六、课后小结:
学生对毒品的危害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的较好。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毒品、艾滋病离我们都很近。毒品不仅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它也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认识艾滋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禁毒防艾教案(二)
民族中学初一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什么是艾滋,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3、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教学过程
一、认识毒品
全球毒品问题---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公害,毒品危害人类已经三百余年,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毒品像急性传染病一样快速蔓延,毒品泛滥已经成为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公害。毒品问题不仅是全球面临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同时也发展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它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成威胁,也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挑战。
(一)什么是毒品?
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不包括诸如砒霜、氰化物之类可直接致人死亡的剧毒物品。
(二)毒品特征: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
1、依赖性---就是毒品成瘾性,即多次使用后会产生生理、心理依赖。生理依赖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毒品而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性反应(即戒断症状和撤药反应)。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以及频度和剂量有关。据研究,鸦片类毒品所产生的生理依赖性最为强烈,甚至从第一次使用后就会出现,一般在停药8—12小时后表现出一系列戒断症状。
心理依赖性的产生有二个方面的动力:一是不断追求这种效果或感受,而产生继续使用该毒品的强烈欲望;二是为了逃避停药时出现的烦躁、不安等心理反应而渴望继续用药。
毒品的心理依赖性虽然表面上不如生理依赖性明显、强烈,但实际上其作用十分顽固,它是吸毒者在生理脱瘾后复吸率居高不下的最重要原因。
2、非法性----任何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对人体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即医疗作用和毒害作用,它们只在用于非法用途时才称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的违法行为,必须要受到法律处罚。
3、危害性---毒品泛滥不仅给吸毒人员本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毒品的上述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依赖性是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对吸毒者本人、家庭和社会产生巨大危害性则是毒的后果特征;为消除毒品的危害性,法律必然要规范和限制上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产生、流通、销售和使用,对违法犯罪活动加以惩处,因此,非法性是毒品的法律特征。
(三)毒品的危害
用一些数据来说明毒品问题的危害:
当前全球非法生产的鸦片超过5000吨。毒品生产既包括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传统毒品,又包括来势猛的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全球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毒品消费问题,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毒品贩运问题,全球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在8000亿美元以上,仅次于军火和石油贸易。更令人忧虑的是吸毒者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共有吸毒人员1.85亿人,占全球人口总数的3%,占全球15岁至64岁人口总数的4.7%。吸毒人员中大麻吸食者最多,约为1.5亿人;其次是兴奋剂类毒品吸食者,其中约有3000万人吸食安非他明类毒品(主要是冰毒,800多万人吸食摇头丸),可卡因吸食者约为1300万,阿片类毒品(海洛因、吗啡、鸦片及其他人工合成鸦片类毒品)的吸食者为1500多万人(其中海洛因吸食者为900多万人)。全球每年大约有10万人因吸毒而死亡,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了正常的劳动能力。单就死亡人数看,毒品在全世界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心脏病、癌症,被称为是“人类的第二杀手”。毒品不但摧残人的机体,还使人精神颓废、人格扭曲、道德丧失,甚至扼杀人的生命。
(四)毒品的来源
可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
天然毒品---是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如鸦片就是从罂粟中直接提取的。半合成毒品---是由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而得,如海洛因。合成毒品---是完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如度冷丁、冰毒、摇头丸等。
(五)在我国经常被滥用的毒品有以下主要几种: 鸦片、吗啡、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
(六)什么是吸毒?
吸毒也称“药物滥用”,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也就是说凡是违反国家管制、不以医疗为目的而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都叫吸毒。在我国,过去传统使用的毒品主要是鸦片(大烟),因最初吸食大烟的方式是从口鼻吸入,因此人们将这种吸毒方式你为“吸”。在民间,“吸毒”与“吸大烟”是同义词。现在,“吸毒”一词的内涵已扩大:一是毒品的范围扩大,即凡不是以医疗为目的的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都是属于吸毒的范围;二是吸毒的方式增多了,由过去单一的烟吸发展为口服、鼻嗅、肌肉注射和靜脉注射。
(七)吸毒的方式有哪些?
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等五种常见方式。烟吸---是将毒品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体内。烫吸---是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毒烟,又称为吸烫烟。鼻嗅---又称鼻吸,是指明和小管对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毒品吸入。口服---是指用嘴呑服毒品,口服多为毒品剂片,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注射---一般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靜脉注射。
(八)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毒品进入人体后,会使机体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一种新的机能,随着毒品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加快而降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使之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从而被迫增加吸毒次数和毒品数量,以求得欣快感。同时,神经细胞已适应吸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毒品在体内浓度不高时,会出现精神、身体上的不适,这就造成人体对毒品的依赖性,而且越吸越多,越吸需要量越大。
(九)、怎样才能做到学生远离毒品?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树立“四个意识”,构筑“三道防线”。四个意识
一是学生要知道什么是毒品,毒品有哪些危害,从而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二是学生要明白毒品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依赖性,一旦成瘾是极难戒断的,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
三是学生要懂得禁毒的有关法律法规,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学生懂得生命不仅属于个人,而且属于你的父母、亲人、国家和社会,生命只有一次,是极其珍贵的,以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道防线
一是心理防线。学生要正确把握好奇心,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避免空虚无聊,不要以吸毒为时髦,以抵抗毒品的诱惑,拒绝吸毒。
二是行为防线。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包括歌午厅、游戏厅、酒吧等地方,以远离毒品。三是思想防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努力学习,追求进取,正确把握自己的行动与交友,以免走上歧途、误入毒海。
二、认识艾滋
(一)什么叫艾滋病?
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侵害人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以后,人体由于失去了免疫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最后导致死亡。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共用办公用品、电话、卫生间、游泳池等公共设施、咳嗽、喷嚏及蚊虫叮咬等均不传播艾滋病。
(三)、如何预防艾滋病?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进行母婴阻断治疗,防止胎儿/婴儿感染艾滋病。
(四)、如何指导家人和朋友及时了解感染情况?
如果家人及朋友有了以下行为,请指导他(她)及时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以便了解自己的感染情况:发生了没有保护的婚外性行为。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了来源不明或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艾滋病感染者所生的婴儿。
(五)、怎样对待您周围的艾滋病感染者?
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和健康人一起工作、学习。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限,不会对他们的朋友和邻居构成威胁,我们不应惧怕或者躲避开他们。为了保障艾滋病感染者的权利,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隐私,不应公开他们的身份。
(六)、什么是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
国家实施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施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七)如何预防艾滋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2、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3、.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4、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5、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6、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7、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2014年3月
第二篇: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教师:陈德刚
教学目的:
1、认识艾滋病、毒品的种类。
2、知道艾滋病、毒品的危害。
3、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防治艾滋病、防毒意识。
4、积极参与防治艾滋病、禁毒活动,共创平安社会。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艾滋病、毒品知识的书籍,艾滋病、毒品危害的照片、影片、资料、挂图等。
教学方法: 以校会集中进行学习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艾滋病危害的影片,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防治艾滋病的决心。
二、向学生介绍有关防治艾滋病工作的规定
1、《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2、《云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总目标。到2010年,把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15万人以内。
3、《云南省艾滋病防治条例》确立了以各级政府为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
4、《条例》规定对提供住宿、娱乐服务的营业性公共场所中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应当每半年进行艾滋病检测,同时经营者不得安排未经过检测和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的人员直接为顾客服务。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的有关信息未经本人或其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无关联人员公开。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对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因执行公务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及因此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经予补助、抚恤。
8、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列入健康教育课程并保证课时,提高学生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能力。
9、《条例》明确规定:对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公民婚前应当进行艾滋病免费筛查检测。
10、提供住宿、娱乐服务的营业性公共场所的经营者违反《条例》规定,未在营业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经予警告,可以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依法吊销其执业许可证件。
三、介绍我省2006—2010年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
我省2006—2010年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是: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的原则,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四、介绍《云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提出的八条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二)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三)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
(四)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治疗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
(五)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
(六)加强性病防治工作管理。
(七)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应用性研究与国际合作。
(八)建立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报告和评估系统。
五、防治艾滋病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同学们,在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画、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艾滋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现在我们对艾滋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一定要把防治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到每一家每一个人,让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防治艾滋病,共同创建和谐社会。
第二课时
一、播放毒品危害的影片,让学生感知毒品的危害,从而产生想了解毒品的欲望。
二、介绍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海洛因最早是1874年英国人工合成的。冰毒最早是由日本人工合成的。在二次大战时,日本侵略者给士兵服用冰毒,用以提高战斗力。我国海洛因的主要来源地是金三角。
冰毒在人体同内的作用快而强,用药后精神兴奋,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易形成强烈的依赖性。
兴奋剂是加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使人处于强烈兴奋具有成瘾性的精神药品。兴奋剂的种类繁多,大多通过人工合成,常见的有苯丙胺类(冰毒)、苯丙胺类衍生物MDMA、MDA(摇头丸)、可卡因、咖啡因。
“摇头丸”意为会摇头的药丸,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和精神依赖性。用药后常会过度活动、情感冲动、嗜舞、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出现幻觉和暴力倾向。
根据《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属于我国麻醉药品管制的范围共7类118种,属于 我国精神药品管制范围的共2类119种。
三、介绍什么是新型毒品?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等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
常见的新型毒品有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麦角乙二胺(LSD)。此外还有安钠咖、氟硝安定、安眠酮、“忽悠悠”、三唑仑、丁丙诺咖、苯环利定、r—羟丁酸、止咳水、迷幻蘑菇、地西泮、有机溶济和鼻吸剂等。由于科学技术和制药工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精神药物的范围和种类也将不断增多。
四、介绍毒品原植物。
毒品原植物是指可用做生产、制造毒品原料的植物。如罂粟、大麻、古柯。鸦片、吗啡、海洛因都来自罂粟的未成熟的浆液,只是由于加工方式不同,后者比前者的纯度更高,毒性更大。
五、毒品的分类
毒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毒品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致幻剂。
六、毒品的特征
1、成瘾性。一旦沾染上毒品,很容易成瘾,而且戒断毒瘾十分困难。
2、违法性。贩卖和吸食毒品都是违法的。
3、危害性。毒品害人,毁家、祸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七、禁毒措施
1、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口、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和许可制度。
2、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3、《云南省禁毒条例》是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4、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的原则是:有毒治毒创无毒、无毒防毒保净土。
5、四禁的内容:禁吸、禁贩、禁种、禁制。
6、“6·26”国际禁毒日是1987年6月26日正式确定的。
7、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
8、《云南省举报毒品违法犯罪奖励暂行办法》规定:举报贩卖鸦片、海洛因、氯胺酮、吗啡、大麻、可卡因、苯丙胺类等毒品的,根据缴获毒品数量每案奖励300元至30万元。
9、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0、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预防为主、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八、禁毒手段
1、强制戒毒的期限是3个月6个月,需延长期限的,连续计算不超过一年。
2、目前,我国主要的戒毒模式有: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
3、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一律强制铲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徙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A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B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C抗拒铲除的。
4、下列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处以有期徙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A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B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C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D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E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F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G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的。
九、禁毒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同学们,在禁毒知识的宣传画、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毒品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现在我们对毒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一定要把禁毒的知识宣传到每一家每一个人,让全社会动员起来共同禁毒,打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共创和谐社会。
茄子山小学
2010年四月7日
第三篇:禁毒防艾教案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从而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小要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2、使学生从小就懂得毒品的危害——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国家、危害社会。
3、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4、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5、通过禁毒教育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学重点】
1、教给学生有关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从小要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
2、如何使学生从小就懂得毒品的危害——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国家、危害社会。【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对于毒品,同学们一定都不陌生。毒品可以说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学生中间,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它的危害。目前,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毒品已成现今困扰社会生活最大的祸患,多少人因这个仅次于军火而高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工作的能力,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背弃了家人与朋友,甚至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更为严重的是有人就因这小小的药丸献上了年轻且无价的生命!请同学们仔细地想想,你觉得这样值吗?有很多因吸毒或贩卖毒品的人们,就用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曲折而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毒品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啊!“毒品”,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可出现的频率却非常之高,在报纸上、宣传栏里、书本中„„但是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仅可以对吸毒者个人造成无法形容的伤害,而且还带给吸毒者家庭乃至社会非常巨大的伤痛与影响呢?
二、认识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师:我知道很多同学对毒品还是比较了解的,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什么是毒品,毒品又有哪些种类呢?(指名回答)师:其实毒品并非是“毒性药品”的简称。它是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从自然属性来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也就是说,在正常使用下,它并非毒品,而是药品。不过,从社会属性来讲,如果为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从而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例如海洛因。
1、我们平时说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长期吸食毒品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2、毒品有哪些种类?
而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大麻、K粉、美沙酮等。
还有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一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
3、认识毒品的危害。
我们认识了毒品,那谁来根据你所看到或是听到的毒品的危害呢?(生说)师总结:说起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⑴毁灭自己
①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各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爱滋病。百年前就有诗曰“剜骨剃髓不用刀,请君夜吸相思膏(相思膏即鸦片)。
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⑵祸及家庭
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倾家荡产,妻离 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⑶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①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②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吸毒不仅自己,而且还危害社会,成为了全世界的公害,所以,毒品是人类的坟墓。
师:毒品给吸毒人员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在这里老师给大家说说几个真实的案例。
1、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2、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3、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4、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吸毒亦是如此,许多吸毒的青少年都说:“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或:“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
5、寻求刺激:云南省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云南省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学
6、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戒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6、还有些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百毒不侵之身。但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即使你有再高的学历,再精的科学技术,碰上它,你同样得俯首称臣。这里就有一个真实的事例:
有一名在戒毒所工作的人员,他每天面临成百上千的戒毒者,长年累月工作的他对毒品可称得上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于是,在几年的辛苦工作下,他学到了很多戒毒的方法,也有了很多的心得。但是也一直有一个疑惑藏在他的心头,每天他都在暗暗的想:“是 不是每一个吸食毒品的人都会上瘾呢?”他看来戒毒的人都是身体瘦小,精神不振,而且他们对戒毒的方法一无所知。自己长得那么壮,又懂得怎样戒毒,自己吸一口,恐怕没什么大碍吧!开始,他也曾告诫自己不能这么做,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内心的好奇心也一天天的增长,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吸食了第一口毒品。有了第一次,他就有了第二次的念头,一次又一次,他终于对毒品上瘾了,毒品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他多次想戒掉,可是吸食容易戒掉难。他忍受不了那穿心般的痛,每次毒瘾发作,就如同千万只蚂蚁啃在心上。渐渐的,他再也没有了抵御能力,彻底的成为一个瘾君子。
一个事业有成的他,一个前途无量的他,就这样成了毒品的傀儡,在他多姿多彩的人生划上了遗憾的句号。就算有再多的经验,但他又能改变什么呢!不能,面对悲惨的结局,他除了默认,已无力去改变。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例子又何止这些呢?
所以说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旧中国,我们曾受鸦片的泛滥,而被称为“东亚病夫”,使民穷财尽、国势险危。吸毒于国、于民、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我希望人们要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觉地与吸毒、贩毒等不法行为作斗争,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对每一个人而言,这决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无论是出于主观还是客观,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的错,永远都不能犯!生命,因为短暂,所以显得是那么的珍贵;又 因为美好,所以我们珍爱它。而毒品是吞噬生命的罪魁祸首之一,因为我们珍爱那美好的生命,所以要拒绝毒品!这也是老师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课的目的。老师希望同学们清楚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能够自觉地远离毒品,增强知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以及预防和减少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现在吸毒现象已不断低龄化,部分大,中,小学生也加入到了吸毒的行列之中,这是个何其严重而又可怕的趋势啊,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远离毒品.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相信刚才这么多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会增加同学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那么作为青少年尤其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毒品、远离毒品呢?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 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那如果有人利用不同的形式、打着不同的招牌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说)
1、直接拒绝,一定要学会说“不”;
2、找借口溜走;
3、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拨打报警电话110);
5、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父母、教师或你依赖的人等等。
教师:毒品危害甚烈,祸国殃民,一朝染毒,断送前程。同学们,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也为了我们自己,请远离毒品!我希望我们同学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毒品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成长的道路越走越顺!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什么是艾滋病?
一说到毒品,我们就会想到艾滋病,谁知道什么是艾滋病吗?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母婴遗传和性接触等。艾滋病目前仍是不治之症。
2、学生讨论交流 :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预防艾滋病?
3、教师小结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所以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同学们,人世间最恶毒的杀人凶手莫过于毒品。毒品是死亡之路的垫脚石,是一些意志薄弱的人的克星,是一个毫无人性的恶魔。它无孔不入,它可以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化为乌有。湛蓝的天空因为它而失去光泽,盛开的鲜花因它而凋谢,欢快的鸟儿因它而哀鸣,炽热的太阳因它而黯然。更可怕的是人也因它而变得碌碌无为,失去了梦想,没有了目标,一心想的只有“毒品”二字,整天对它如痴如醉。它摧毁了多少幸福的家庭,让幸福天使离我们而去。
远离了它,明天的太阳依然冉冉升起,依然那样美丽、动人。路边的野花依然那样美,大自然的空气依然那样清新。可是如果一旦被它缠上,你的前途将茫茫一片,你那美丽的梦想将化为泡影。
让我们远离毒品,共同迎接初升的太阳,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禁毒防艾,人人有责。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预防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自己、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希望人人都能做到:只要发现有人吸毒,或贩卖毒品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 康,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安定,请同学们要坚决远离毒品,珍爱自己的生命。
在课外,同学们要多收看禁毒教育的有关电视节目,看看有关禁毒教育的书籍,经常学习一些毒品知识,提高毒品预防的能力和方法,做到自己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同时,还要多向身边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性,让更多的人远离毒品。
迷失在白色烟雾里
——一个吸毒者在看守所里写下了忏悔书
失去自由,才真正体会到自由的珍贵,才能让自己停下盲目的脚步,去回望自己以前所走的每一步。实在是太需要这样的回望,我感叹这回望来的太迟,如果时光能够倒流那该有多好。
我自己开了一家桑拿浴室城,生意相当红火。随着腰包一天天地鼓起,我原本贪图享乐、寻求刺激的本性也日渐显露出来。在一家歌城,我认识了一位叫“红姐”的领班,没多久我俩便成了情侣。“红姐”其实是个入行已深的瘾君子,更是个不折不扣的毒贩。一次次耳濡目染了吸食毒品的全过程后,我对毒品的感受也由最初的恐慌、好奇,到了想一试究竟的蠢蠢欲动。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经不住她“偶尔吸几口不会上瘾”,“几口就能飘飘欲仙,想什么来什么”和“这东西是有钱人才玩的东西,是身份的象征„„”这些话的灌输,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我半推半就地尝试了毒品,就是这么一次不经意的放纵,我今后却一直被这白色烟雾的恶魔缠绕。有了第一次初试毒品后,快感便牢牢地盘踞在我的脑海里,于是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吸食量也由最初的几天吸上几口,到后来每天都要吸好多次。沾染上毒品以后,我终日萎靡不振,整天沉迷在烟雾缭绕中构筑成的虚幻世界里不能自拔。第三年,我干脆转让了自己的浴室,每天重复着四处寻找毒品、再买回来吸掉、再去寻找这样的循环当中。那时,我要是超过6小时不吸毒,就会无缘无故地流鼻涕和眼泪,全身酸软无力,浑身不 自在。要是不马上吸毒,几个小时后就会头痛难忍,全身出现“万蚁噬骨”、“万蝎蛰心”等恐怖的症状。偶尔的清醒,我也会扪心自问,将大好的青春时光和大把辛苦挣来的钱都换成毒品,眼睁睁看着它在薄薄的锡纸上化为灰烬,这不是透资自己的生命吗?我也想彻底戒除毒瘾,也尝试各种方法戒毒,可谈何容易。
我无奈地走进了戒毒所。戒毒期间,我进行了身体脱毒,一段时间后,我戒除了生理上的毒瘾,然后进入了心理脱瘾的康复阶段。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巩固后,我以一个康复者的身份走出了戒毒所大门。
没想到我还是忽略了戒毒医生在我临出所时告诫的话:“一朝吸毒,终身戒毒”,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又被原来的一些“粉友”拉了回去,戒毒的成果前功尽弃。
在周而复始的挣扎、吸毒中,我在白色的烟雾里完全迷失了方向,就像是掉进沉陷的泥潭中,越是挣扎下陷得越快,这份无助的痛苦痛彻心扉。就在我在死亡的路上越走越远时,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将我绳之以法。此时,我才彻底醒悟过来,原来毒品也让我丧失神智。
第四篇: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170班 施绍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 查资料 观看图片 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禁毒防艾的教案
163班
杨刘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班务对话,使学生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毒品的相关内容和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2)制作演示文稿。
【活动形式】生生、师生对话、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三 【教学过程】
教师: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学生中间,你们即将进入中学,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的危害。
1、课件出示:认识毒品
师: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鸦片、海洛因
学生:我查找过的资料,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学生:我们经常见到和听到的最主要的毒品好像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等。
学生: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一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2、出示画面二:毒品的危害。
师: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同学们把你查到的有关内容说一说,让大家一起来了解。
学生1: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学生2: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学生3: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学生4: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吸毒亦是如此,许多吸毒的青少年都说:“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或:“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
学生E:寻求刺激:
云南省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云南省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学生5: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戒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教师: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师:相信这么多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会增加同学们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那么作为青少年尤其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毒品、远离毒品呢?简而言之,就是说当有人利用不同的形式、打着不同的招牌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
学生:直接拒绝,一定要学会说“不”;
学生: 找借口溜走;
学生: 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
学生: 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
学生: 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师:我们既然知道了毒品的很多知识,那么我们怎样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从日常小事做起,杜绝吸烟、泡吧等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制毒品侵害。
教师:毒品危害甚烈,祸国殃民,一朝染毒,断送前程。同学们,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也为了我们自己,请远离毒品!
我希望我们同学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毒品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成长的道路越走越顺!
第五篇:禁毒防艾教案
禁毒防艾教案
教师 :XXX 教学时间:2017、6、19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班务对话,使学生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毒品的相关内容和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2)制作演示文稿。
【活动形式】生生、师生对话、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三【教学过程】
教师: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学生中间,你们即将进入中学,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的危害。
1、课件出示:认识毒品
师: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鸦片、海洛因
学生:我查找过的资料,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学生:我们经常见到和听到的最主要的毒品好像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等。
学生: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一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2、出示画面二:毒品的危害。
师: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同学们把你查到的有关内容说一说,让大家一起来了解。
学生1: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戒毒所。
学生2:一个年仅14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吸烟一样。”
学生3: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学生4: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吸毒亦是如此,许多吸毒的青少年都说:“我是看见别人吸,自己才吸的。”或:“他们吸都没事,我就尝一点,以为不会出问题的。”
学生E:寻求刺激:
云南省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而染上毒瘾,吸光了全部家产。昔日云南省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学生5: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戒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教师: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师:相信这么多触目惊心的吸毒案例会增加同学们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那么作为青少年尤其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预防毒品、远离毒品呢?简而言之,就是说当有人利用不同的形式、打着不同的招牌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
学生:直接拒绝,一定要学会说“不”;
学生: 找借口溜走;
学生: 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
学生: 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110);
学生: 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师:我们既然知道了毒品的很多知识,那么我们怎样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从日常小事做起,杜绝吸烟、泡吧等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制毒品侵害。
教师:毒品危害甚烈,祸国殃民,一朝染毒,断送前程。同学们,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也为了我们自己,请远离毒品!
我希望我们同学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我也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毒品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成长的道路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