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评员学习心得体会(杨忠伟)
考评员学习心得体会
本人2015年4月16日参加云南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在玉溪技师学院报告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评员学习,学习期间,本人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学习本职业考评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近修改或出台的法律法规。现代社会,正处于一个知识迅速增加、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作为维修电工高级考评员,学会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努力提高理论素质,这是我本次学习的主要目的。
考评工作中,本人积极参加维修电工这一工种的考评工作,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操作规程进行,严格考核鉴定程序,精心准备维修电工工种的考评工作,严格遵照考评工作的规章制度,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考评工作。强调鉴定考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杨忠伟
2015年4月21日
第二篇:学习杨衍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杨衍忠心得体会
“生命在于追求,人生在于奉献”.当我观看了杨衍忠同志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之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杨公自196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一线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执着和奉献,用忠诚和毕生的心血回报了祖国和人民!他的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一、学习和传承他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 杨公常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要用生命回报党、回报地矿事业……”.退休后的他仍拖着带病之躯呕心沥血,以其毕生之经验学识编纂出了六百余万字极其珍贵的找矿资料,并将之无偿捐献给国家。在当今功利化、成功学的年代,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精神。他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斗志。
二、学习和传承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情操 自参加工作以来,杨公常年在野外从事物化探工作,38年来,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由于家人聚少离多,儿女甚至不能相认。我们学习杨衍忠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甘愿坚守理想,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三、学习和传承他踏实肯干、善于钻研的品质杨公人称“杨博士”,他除了肯学习、肯钻研、肯努力外,没有其他好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手不释卷,利用工作之余学习,钻研技术,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先后承担过《南岭地区地质找矿成矿预测大普查》和《江南地轴多金属成矿预测》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找矿重大项目,此外,他还先后在原地质部、局物化探的专业杂志和刊物上先后发表数篇学术论文,为指导和探索物化探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要接过他的传接棒,就是要学习和传承他热爱学习、善于专研、踏实肯干、敢于担当,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的优秀品质。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杨衍忠走了……他短暂而闪亮的人生辉煌而无价。我作为一名地质退休职工,一名党员,我会化悲痛为力量,以杨公为镜,认真学习他忠诚于党、热爱事业、甘于奉献、踏实肯干、善于钻研、敢于担当的精神,虽然自己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关注地质事业的脚步不能停下来,要为江西地质找矿事业继续发挥余热。
篇二:观看杨衍忠先进事迹有感
江西省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的感人事迹,在众多媒体的报道后己在业内乃至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同志看了有关杨衍忠典型事迹的报告后作了重要批示,认为事迹十分感人,要求更深的了解,挖掘杨衍忠的事迹,并在全省掀起向杨衍忠学习的热潮。此事也己引起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关注。
向杨衍忠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的精神。而要归纳和总结他的精神,就要学习他的精神。而要归纳和总结他的精神,就要认真研究杨衍忠精神和形成的历史背景、所受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进而从理性的高度认识杨衍忠精产生的原因、内涵、实质和现实意义进而把他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近日,学习了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十分深刻。杨衍忠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杨衍忠同志生前是江西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曾经多次被省地矿局、赣南地调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杨衍忠退休20年,几乎足不出户,一些人认为他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纯粹是书呆子一个,早就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直到他临终前突然提出来要把毕生心血无偿“献给党和国家”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对党的忠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的信仰,就象他的600万字文稿,厚实而崇高。活到老,学到老。杨衍忠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一个人要踏实的工作、刻苦地学习,才能进步,才能使自己心情愉快。如果不经党学习,就会忘却进步,停止进步。如果不加强学习,会使工作得到损失,会使自己失去为人民服务的本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我们学习杨衍忠,就要把杨衍忠当作一面镜子,在思想上认真的对照自己,检查一下思想上有没有信仰,灵魂中有没有信念。就要将杨衍忠作为一个参照系,学习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敢于担当,鞠躬尽瘁当成一种境界。有人说,地矿人挖的是有形的矿,而他们本身就是一座座“精神之矿”.杨衍忠留给我们一套地矿资料文稿的同时,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精神富矿”,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国梦、江西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篇三:学习杨衍忠事迹心得体会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的感人事迹经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后,在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采访组也专程赶赴江西采访。在详细了解了杨衍忠的典型事迹后,采访组人员感叹地说:“老先生的俭朴、严谨和工整感人至深,这不仅是物质的食粮,更是精神的食粮。他的事迹内涵丰富,让人震撼。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江西地矿的骄傲,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骄傲、知识分子的骄傲。”这一席话,无疑抓住了宣传报道杨衍忠典型事迹的目的与真正意义。
有的人退而不休,甚至比退休前还更加忙碌,赣南地调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就是这样一个人。1993年退休后,他20年来一直坚持在家中编撰《江西南部18个县(市、区)地质、物化探矿产信息卡片》,几乎足不出户,很多人认为他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纯粹是书呆子一个,早就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直到他临终前突然提出来,要把毕生心血无偿献给党和国家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对党的忠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的信仰高地,像他的600万字文稿,厚实而崇高。
把杨衍忠同志的事迹展现出来,把他身上凝聚的那种看似无形却蕴含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强大能量的精神传播到整个行业乃至全社会,进而把它和每个时期涌现出的时代精神汇流成河,成为一个国家的民族之魂、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成为地勘行业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的力量之源,成为我们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大的时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伟大的事业需要榜样力量的引领。在当今思想观念价值多元、多变的条件下,以身边的先进典型凝聚的先进文化来主导社会潮流,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鲜活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创造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宝贵经验,成为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教育的好教材,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风气的形成,激励人们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队退休办于2014年6月27日上午召开了全体退休党员大会,收看了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会。观看之后,感人之深,催人泪下。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六十年代初,我曾和杨衍忠同志在一起工作过两年多,他年轻时就虚心好学、工作严谨、待人热情。看过他的典型事迹后,给我上了一堂感人之深的党课。好几年没有听到过地质战线上老同志这样的感人事迹。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悟:
一是向杨衍忠同志学习无限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他无愧于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学习。二是向他学习尽职尽责、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的精神。他的身体不太好,体弱多病,忘我的工作使得生活上饥一顿饱一顿。可是,他常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奋力疾书,终于向党向人民交出一份价值非凡而长达600万字的地质文稿。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三是向他学习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崇高精神,学习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他的先进事迹不仅是物质食粮,也是精神上的食粮,必将对青年一代地矿人产生激励和深远影响。
让我们再一次向这位可敬的老人致敬!
第三篇:学习杨衍忠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杨衍忠心得体会
“生命在于追求,人生在于奉献”.当我观看了杨衍忠同志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之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杨公自196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一线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执着和奉献,用忠诚和毕生的心血回报了祖国和人民!他的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一、学习和传承他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 杨公常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就要用生命回报党、回报地矿事业„„”.退休后的他仍拖着带病之躯呕心沥血,以其毕生之经验学识编纂出了六百余万字极其珍贵的找矿资料,并将之无偿捐献给国家。在当今功利化、成功学的年代,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精神。他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我们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斗志。
二、学习和传承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情操 自参加工作以来,杨公常年在野外从事物化探工作,38年来,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由于家人聚少离多,儿女甚至不能相认。我们学习杨衍忠同志,就要像他那样,甘愿坚守理想,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三、学习和传承他踏实肯干、善于钻研的品质杨公人称“杨博士”,他除了肯学习、肯钻研、肯努力外,没有其他好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手不释卷,利用工作之余学习,钻研技术,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很快得到提高。先后承担过《南岭地区地质找矿成矿预测大普查》和《江南地轴多金属成矿预测》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找矿重大项目,此外,他还先后在原地质部、局物化探的专业杂志和刊物上先后发表数篇学术论文,为指导和探索物化探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要接过他的传接棒,就是要学习和传承他热爱学习、善于专研、踏实肯干、敢于担当,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干事的优秀品质。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杨衍忠走了„„他短暂而闪亮的人生辉煌而无价。我作为一名地质退休职工,一名党员,我会化悲痛为力量,以杨公为镜,认真学习他忠诚于党、热爱事业、甘于奉献、踏实肯干、善于钻研、敢于担当的精神,虽然自己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关注地质事业的脚步不能停下来,要为江西地质找矿事业继续发挥余热。
篇二:观看杨衍忠先进事迹有感
江西省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的感人事迹,在众多媒体的报道后己在业内乃至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同志看了有关杨衍忠典型事迹的报告后作了重要批示,认为事迹十分感人,要求更深的了解,挖掘杨衍忠的事迹,并在全省掀起向杨衍忠学习的热潮。此事也己引起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关注。
向杨衍忠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的精神。而要归纳和总结他的精神,就要学习他的精神。而要归纳和总结他的精神,就要认真研究杨衍忠精神和形成的历史背景、所受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进而从理性的高度认识杨衍忠精产生的原因、内涵、实质和现实意义进而把他的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近日,学习了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十分深刻。杨衍忠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杨衍忠同志生前是江西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的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曾经多次被省地矿局、赣南地调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杨衍忠退休20年,几乎足不出户,一些人认为他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两耳不闻窗外事,纯粹是书呆子一个,早就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直到他临终前突然提出来要把毕生心血无偿“献给党和国家”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对党的忠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他的信仰,就象他的600万字文稿,()厚实而崇高。活到老,学到老。杨衍忠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一个人要踏实的工作、刻苦地学习,才能进步,才能使自己心情愉快。如果不经党学习,就会忘却进步,停止进步。如果不加强学习,会使工作得到损失,会使自己失去为人民服务的本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我们学习杨衍忠,就要把杨衍忠当作一面镜子,在思想上认真的对照自己,检查一下思想上有没有信仰,灵魂中有没有信念。就要将杨衍忠作为一个参照系,学习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敢于担当,鞠躬尽瘁当成一种境界。有人说,地矿人挖的是有形的矿,而他们本身就是一座座“精神之矿”.杨衍忠留给我们一套地矿资料文稿的同时,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座“精神富矿”,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国梦、江西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篇三:学习杨衍忠事迹心得体会
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原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的感人事迹经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后,在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采访组也专程赶赴江西采访。在详细了解了杨衍忠的典型事迹后,采访组人员感叹地说:“老先生的俭朴、严谨和工整感人至深,这不仅是物质的食粮,更是精神的食粮。他的事迹内涵丰富,让人震撼。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是江西地矿的骄傲,也是科技工作者的骄傲、知识分子的骄傲。”这一席话,无疑抓住了宣传报道杨衍忠典型事迹的目的与真正意义。
有的人退而不休,甚至比退休前还更加忙碌,赣南地调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就是这样一个人。1993年退休后,他20年来一直坚持在家中编撰
第四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目录
第一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二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三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四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五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正文
第一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经过对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深受鼓舞和激励,获益不浅。通过学习他 的先进事迹,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到:
一、要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杨衍忠同志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和长处就是刻苦学习,善于思考,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手不释卷,利用一切工余时间学习,钻研技术和业务知识,使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完善学习方法。要挤时间去学,持之以恒的学,结合实际工作去学,把学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工作,反过来在实践工作中去检验所学的知识。
二、要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
杨衍忠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自己的工作。为了心爱的地质事业,他顾不得照顾家里的亲人,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工作需
要,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通过学习先进,我觉得我们就要像他一样用满腔热情,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三、要养成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杨衍忠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可贵之处在于他通过艰辛劳动,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退休后20年带病编写600万字找矿文稿、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党,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宝贵的地质找矿资料,杨衍忠同志用自己的行动、事迹抒写了一个优秀的地质工作者、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这种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江西地矿人学习的榜样。
对照先进的典型、榜样,我想:不管干什么工作,都应该保持一种激情,永远做到对党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激
情澎湃地干些事情。杨衍忠同志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们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
第二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向杨衍忠学习,做“中国梦”、“江西地矿梦”的践行者
“我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已基本完成。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这次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最后的力量。”—杨老住院第8天留下的笔墨。
据介绍,杨衍忠生前计划从9个方面编撰整理一套完整的地质矿产信息
卡:编撰赣南18个县3000套矿产资源卡片,每套1000字,约300万字;编撰1000套江西南部岩浆岩卡片,每套500字,约50万字;编成1∶25万航空磁测等六种矿藏异常卡片……他的目标是要编撰成一套600万字左右的江西南部地球物理、化学探矿信息卡片。这需要何等情怀去支撑一位耄耋老人去完成他的雄心壮志?这需要何等毅力去实现他的梦想?“中国梦”、“江西地矿梦”,杨老用他坚定的信念、对党绝对的忠诚、鞠躬尽碎的精神、无私的奉献完成了他作为江西地矿人的梦想。我作为年轻一代的地质工作者,我决定从四个方面学习杨老精神,成为“中国梦”、“江西地矿梦”有力的践行者。
坚定信念:
杨衍忠作为红军后代,全县优秀中学生之一,被保送上大学。1956年,年仅18岁的他被瑞金县委分配到中南煤田地勘局128队工作。“要为党和国家的地矿事业奉献一生。”从参加工作的那天
起,他就立下誓言。从此,杨衍忠用执著与奉献唱响了一曲地矿人的生命礼赞。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勇往前进的指路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是地矿人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对于广大的年轻地质人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个长期实践和永无止境的过程,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改造、不断提高。
对党忠诚:
时光倒回到49年前。1965年,28岁的杨衍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愿意用100%的时间去为党工作,只要能力上所能及的我就要全心全意去做。但是,我只恨自己能力太小了。去年12月28日,我向党递交了申请,作为今后努力的方向,自今以后,无论干什么事情,说什么话,考虑什么问题,都要以一个党员的高标准去严格要求,都要以党的
事业为重,决不能有私心杂念,决不能考虑自己!加入党,并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和高人一等,要永远跟党走,使自己永远进步,明确方向,一辈子诚诚恳恳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这是我一生的唯一任务。”
“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老实、坚守道义,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忠诚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品质、一种追求。它可以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内在动力,规范行为方式,保持正确方向。忠诚于党,才能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为党的事业舍得一切。
鞠躬尽碎:
“我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已基本完成。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这次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最后的力量。” 从他生前为地质事业而不想到个人,生命弥留之际还要为地矿事业奉献最后的力量。我的眼角有了些许的湿润。
无私奉献:
对杨衍忠来说,利用自己的技术,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并非没有机会。曾经有很多矿老板,听说他退休了,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拒绝了。听说他在编写资料,有人愿意以50万元的高价买他手上的资料,他都不为所动。把本职工作事业也当成一项精神去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善待每一个人,也许是我从杨老的奉献精神中得到的些许感悟。
“坚定信念、对党忠诚、鞠躬尽碎、无私奉献”——杨衍忠!一个名字、一位老一辈地质工作者、退休后的20年的精心编写、一份600万字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中国梦”、“江西地矿梦”、“三光荣”等纷纷浮现于脑海之中,漂浮于心灵之间。
学习心得: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第三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杨博士”和“活地图”也许是对杨衍忠同志最中肯最切实的评价,但是,却并不是最恰当的评价。我想应该说“有的人离开了,却永远让人怀念”。
听到他病逝的消息,赣南地质人无不感到伤心悲痛,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也立即开展了向他学习的活动。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会让人如此怀念?起初我并不知道这位默默无闻的地质英雄。通过网络、地质信息网、新闻媒体以及大队的宣传杂志一下子就印入我的眼帘。
杨衍忠为国家留下的“富矿”,不仅仅是这600万字的找矿资料,更是他甘守清贫为祖国奉献一生的高尚情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杨衍忠为榜样,向他学习。让我真正感慨的不仅仅是这600万字的找矿资料,还有他坚持不懈、忍辱负重的博爱心胸。难以想象,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的老爷爷,是如何克服身体的病痛、内心的挣扎、外界的误解。就是我们这许多的年轻人可能都无法同
时承受这么多的压力。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许多的年轻人由于年少缺乏身体锻炼,如果一连爬山出野外都不免有些抱怨。因为,我们毕竟没有经历那些年少清贫、饥饿、困窘的那个年代。如果身体再有些病痛更是心烦意乱,就想舒舒服服的请病假好好休息一下, 可是杨衍忠同志确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就希望‘马克思’能多给我点时间。” 可是他没能如愿,今年5月9日,杨衍忠住院治疗时的检查结果吓坏了家人:肺部几近坏死,肺腹膜穿孔,肺液流进腹腔,肝、肾、胃等器官没有一样是好的,手也干瘦得连针头都插不进去。这需要多大的耐力和毅力呀!我们无法想象。
现在生活富裕了,从小就受到了亲戚朋友的多方疼爱百般呵护呀!所以我们看似坚强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颗脆弱的心,近些年来不少新闻报道“子女砍伤父母的新闻”乍眼看来是多么让人寒心和心痛呀!就是如今的我们偶尔受到不
公平的待遇和看不惯的行为都会愤愤不平,难掩心中怒火。虽然,年轻是冲动的年纪是疯狂的年纪,但是,适可而止,平心静气同样需要历练、学习。但是杨衍忠做到了,20年如一日勤劳刻苦,兢兢业业,然而,在存放文稿的资料室的墙上,有一幅巨大的照片,瘦弱的杨衍忠老人戴着深度眼镜,左手拿放大镜,右手执笔,伏在堆满资料的案前边查边画。而照片一旁的“穿越岩层的烛光”7个大字,是后人对杨衍忠老人一生“地矿人”的真实写照。只有真正无欲无求、内心心如止水的人才能这样专注这样热爱他的地质工作。
现在的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人际交往中,难免有许多不如人意,毕竟谁都不是圣贤,谁都有犯错和改错的权利。也时常误解和被误解,每个人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所以我们难掩愤怒之情,被误会比误会更让人难过。但是杨衍忠做到了,虽然光荣退休了,却也没有闲下来,不管世俗的目光,一心
只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20年如一日的写下这600万字的《江西南部、物化探找矿文稿》。谁说这不是一项壮举?不是任何人都有如此的毅力和坚韧的心。
写到这里,看到这里,读到这里,想着这位地质英雄,还有多少让人意外的事迹呢?也许,写也写不完,看也看不完,读也读不完。让我们既惭愧又不忍。惭愧的是我们年少轻狂却从没有做过如此疯狂的事,不忍的是,这位伟大的地质先驱就这样悄悄的走了,却留下了这600万字的地质瑰宝。怎能不让人怀念呢?
第四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以杨衍忠同志为榜样
——杨衍忠同志事迹学习心得
“不计得失、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无私奉献”,这些词不是形容、不是褒奖,而是江西地矿局赣南队杨衍忠老前辈的真实写照。
76岁杨老,退休20年来带病编撰
600万字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无偿捐献给国家。可以说,他的事迹像春风一样,一夜间引燃了人们内心深藏但日渐荒芜的情愫,世间其实有那么多的感动需要我们带着泪水去阅读,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通过学习杨老先进事迹,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我们学习他的坚守信仰、对党的无限忠诚。杨老是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保送到地质行业的,也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地质技术人员。他对党、对组织有一种深厚的感恩情怀。有人曾问过杨衍忠,你身体不好,为什么在工作中还要那样拼命?杨衍忠很平静地回答:为了感恩。事实上,杨衍忠病逝后,有人在整理杨衍忠的遗物时,从他布满灰尘的日记本里发现了这样的发自肺腑的自白: “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感谢党的关怀。我要加倍努力为党为人民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作为
一名红军后人,作为一名老党员,作为一名地质高级工程师,我有责任把收集到的珍贵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整理,给后人提供一些找矿信息。”
其次,要学习他的不计得失、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杨老从不到18周岁被保送参加地质工作开始,就把为地矿事业奋斗当作了终身的追求。他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满腔热情化为实际行动。自参加工作以后的整整38个年头的野外物化探地质工作生涯中,他先后承担过《南岭地区地质找矿成矿预测大普查》和《江南地轴多金属成矿预测》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找矿重大项目他作为主要发现者之一的“会昌岩背锡多金属矿田”找矿成果,先后荣获1988年地质矿产部三等奖和1990年江西地矿局地质找矿一等奖。1994年,经他优选三次的两项物化探异常查证,安远园岭寨发现中型以上钼矿,大龙——淘金湾矿区发现25条金矿脉,均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为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退休后,他20载带病坚持工作,精心编写了近600万字的地质找矿文稿,为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第三,要以杨老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献身地质事业、爱岗敬业精神。将他的精神化为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动力。通过对杨老同志事迹的学习,我更热爱自己的职业,更树立了正确的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意识。我们要把工作当做人生的乐趣,把事业当成人的使命,让敬业成为我们的职业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
“我们用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我们满怀无穷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丰富的矿藏……”听着雄壮的《勘探队员之歌》,眼中浮现着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的身影。他为我们年轻地质工作者指引了方向。
第五篇:学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连日来,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优秀共产党员、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广泛报道。作为一名在地质战线工作上的新兵,几番感动、几度深思。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忠实于“三光荣”地矿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不停地追寻与探索,为的是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地矿赞歌。
杨衍忠精神,是我们的地矿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我们地矿大家庭中绽放的绚丽之花。他是地矿人吃苦耐劳的鲜明本色,是敢闯敢做的现实写照,是埋头苦干的集中体现。他是平凡与朴实的写照。他一篇篇平凡的日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杨衍忠精神,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地质工作者,要懂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敢于担当。要继承和发
扬老一辈的“艰苦奋斗、事实求是”的优良作风。要树立“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思想。从理论学习,到实践中去,不断地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从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知识,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次编录,画好每一张图。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杨衍忠精神,催人奋进,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激发我们年轻一代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勇于争先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向杨衍忠老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杨衍忠忠贞不渝地爱国家、爱地质事业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忠贞不渝、不断进取的爱岗敬业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化为实现“中国梦”、“江西地矿梦”的动力,爱岗敬业,奋发有为,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找富矿,圆一个“中国梦”,圆一个“地矿梦”。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相关阅读:
杨衍忠同志文稿的主要内容及其
价值、意义
杨衍忠事迹很感人
第五篇:杨学忠先进事迹
天底下最笨的人
记杨学忠同志的先进事迹
谁是这个世界最笨的人?你?我?他?还是谁?有时大家都不是,有时大家都是,有时有一半的人是。到底谁是笨蛋呢?我在这里说给你听。
有这样一个人,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年只有120元的补助费,然而,他的工作量是如此艰巨。无论组上有红白喜事,他第一个报到;张家李家有点矛盾纠纷,他打前锋;项目实施,他每天坚守岗位,站在第一线;县、乡、村有工作安排,他总站在你身边,这就是我们的村民小组长。
说起村民小组长,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个并不起眼的职位,但是他总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村民小组长是一个村民小组的领头人,是联系基层组织和群众的纽带。杨学忠同志用这么多年以来的行动书写着一个共产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一些不平凡的事迹,也因此而做回天底下“最笨”的人。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客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公而忘私、身体力行、与大富寨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大富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大富寨的小组长,他深知一个村干部素质高低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只有通过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然而,他只有小学文化,学习对于他来说那是重中之重,而且也非常吃力。平时群众找他写申请、开证明、做统计资料等等,他因识字少而感到很苦恼,很多时候都求助于其他小组长。他常常说:“文字面前我真的无法了,这辈子就败在学习上了,一定得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不要步我的后尘。”
但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不会写字,他就利用放牛的时间,空闲时间,偷偷在沙滩上、石头上、荒地里练习“书法”,写得实在难看的就把它擦了再写,经过不断刻苦努力,河边的石头上到处留下了他的“真迹”。而他也能自己完成资料统计,也能为群众写申请、开证明了„„为此,他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不识字,那就自己学习,自己练习。但对于一个小组长,不能像小学生一样只识识字,练练书法,他还得利用先进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因此,他还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二五”规划,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何让大富寨村民尽快致富?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刻打动着他的思想,他对全组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发现大富寨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收入少,增产不增收。积极调整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发现大富寨适合种植甘蔗,于是努力为小组争取项目、引进技术资金,并找到糖厂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全组内推广甘蔗种植,积极支持和鼓励村民种植甘蔗。到今年年底,仅四年的时间,他带动大富寨有96户农户种植甘蔗,种植面积已达1300多亩,大富寨村民也因种植甘蔗而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杨学忠同志还热衷于本村民小组的公益事业,今年该村民小组道路硬化3km,他把自己的拖拉机给集体用,拖送石料一个多月后拖拉机光荣负伤下岗——四个轮子全部坏掉,车箱严重变形,今后能不能恢复还是个问题。但他没有任何怨言,也未收取任何费用,他还挺自豪的对我们炫耀:“我是大富寨的小组长,我的拖拉机也是运输队的小组长,我天天坚守在岗位上和群众一起努力,我的拖拉机也是从上岗到负伤,从未休息过一天,而且一动就是一天,我的拖拉机一响,工程就没有停过,呵呵。”他的笑容始终是那样灿烂。
记得当时乡上刚去审批项目,他就开始测线路,做群众思想工作。起初,群众都很支持,也都挺大度,都表示愿意把路让出来。可施工队来了,不少群众开始出来反对,包括他父亲,也不愿把路让出来,这可如何是好。一边是施工队已经进村,另一边是群众的反对,这真让他犯难了。没办法,他对施工队说,先从我家入手,把我家茶地推掉,把我姐家柴房推掉,把我爹家茶地推平,而他也是早上跑东家,晚上串西家,在不停的做群众思想工作,给他们讲今后的发展,讲路对整个小组的意义。最终,在他不懈努力下,项目顺利进行着。最后,他父亲无奈的对我们说:“他真是个败家子。”
杨学忠同志在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也不忘把维稳工作抓,他深知,要让一个地方发展,必须有个稳定的环境。他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小组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有时,群众看他天天忙里忙外,就问他:“你这样干,家里的活计都不做一天,政府一个月给你多少呀?值得吗?”这时,他摸摸头,傻傻的笑着说:“不多,一个月才三四千。”看着群众怀疑的眼神,他的笑声更豪爽、更持久。2012年大富寨共有纠纷7起,调节5起,其它纠纷他也正在调查取证中,尽最大努力为百姓化解矛盾纠纷。实在得不到百姓肯定的纠纷,他移交村两委,让他们帮助他化解百姓的矛盾纠纷。
杨学忠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为集体,无论大事小事,他第一个站出来;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好事坏事,他都挺身而出。而对家庭,他都是忙完集体的事后,尽量抽出时间帮忙做农活和关心妻儿。地里的活,家里的家务,孩子的学习,等等这些,主要靠嫂子一个人去承受。开始,嫂子少不了唠叨,看着别家的男人都在发展自家的产业,可他到好,天天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今天帮帮李家,明天帮帮张家,这里得罪人,那里得罪人。家里的活无法指望他,而嫂子看着自己的男人为工作的那份激情,也由起初的强烈反对,慢慢过度到无奈、感动,最后就成支持了,是全力支持自己男人的工作。特别是今年,杨学忠同志为集体的事操尽了心,到目前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做过家里的一小时农活了,都是靠嫂子一个人在默默承受着。嫂子她一个人新植甘蔗2亩多,给15亩甘蔗除草,还要照看4头黄牛,准备春耕等等。杨学忠在媳妇的支持下,顺利的开展着各项工作。也就这样一个平凡的农家女子和一个平凡的农家汉子,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厮守,共同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一桩桩,一件件,虽然说起来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事,但是在小事中却折射出一个人的灵魂与本质,他始终发挥这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杨学忠同志不厌其烦的上门做工作,直到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为止。他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么拼命的努力为的是什么?利益?名声?都不是,他是在用实际的行动诠释这个一个共产党人的真谛,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他把共产党员的“笨”发挥到了极点。他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我们身边可亲可敬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