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高淑珍 感想
高淑珍事迹感想
在形势与政策的课堂上,冯老师给我们播放了《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前五个的视频,每一位的事迹都是平凡但又让无数人为之感动的,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爱心妈妈”高淑珍,她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爱心,什么是无私奉献。
高淑珍的儿子王立国4岁那年患上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入学的年龄,因身体等原因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进校读书。随后高淑珍发现,附近村庄里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入学的儿童存在着同样问题。为了满足这类特殊儿童的上学愿望,1999年4月,高淑珍在自家小院里办起了“肢残儿童学习班”,4张课桌,5个学生,课本是从村里已升入二年级的学生家里借来的,教师就是刚从电大毕业的女儿王国光。14年来,高淑珍先后收教了近百名残疾孩子,但从未向这些孩子收过一分钱。起先,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们,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后来,孩子越来越多,自行车接送不过来了,高淑珍咬了咬牙,东拼西凑买了辆旧面包车。再后来,为了让孩子们少受罪,她索性让他们都住到她家里,免费吃住、免费读书。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高淑珍的一颗爱心也感召着更多的人,王国光、严文杰、王利忠、吴立军、魏小尧、任丽华等多位志愿者慕名而来,义务教授孩子们知识。他们没有薪水,和孩子们一口锅里吃饭、一个房顶下睡觉,他们把青春和爱心无私地给了这些孩子。大学毕业的任丽华于2007年8月走进了孩子们中间,她是除高淑珍家人外唯一坚守至今的志愿者。她说,她把知识教授给这些孩子,使他们能够快乐地成长,将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是她最大的愿望,也是她最高兴的事。
还记得高淑珍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的颁奖词是这样写得:“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彤这样评价高淑珍: 14年的奉献让爱变成了接力赛。志愿者让爱心小院更幸福。这一切都缘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推选委员王振耀说: 十几年如一日为一群不幸的孩子遮风挡雨,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怀使她成为最伟大的母亲。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让我们共同追寻这种力量,去寻找生命的本真吧!
法学院 李芃 10030005 26号
第二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想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想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中,最令人感动的往往都是那些最平凡的“普通人”,然而他们在生活中的坚持,奉献却让他们成为我们心中真正的明星。成为我们的道德楷模。
何玥,一个年仅12岁的小女孩,不幸地患上了不治之症,虽然她的生命走到尽头,但她毅然把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使3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正如颁奖词中写的:“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也许如今许多成年人对器官捐献依然持有排斥的态度,但是何玥却是如此懂事,她的勇气点燃了其他病患的生命之光。在生命最后之时,坦然对待生死,在生命最后之时,她依旧不忘善念。捐献器官让何玥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的价值,她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生命有限,爱则永恒。她的无私奉献,不仅让病患得到救治,更是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她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器官捐赠的意义,解开传统观念对一部分人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她的大爱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去消除人际间的冷漠,唤醒我们心中的善念,让我们不再吝啬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当人们在街上看到受伤的人,多想想何玥,人们就能停下匆匆的脚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高淑珍,一位农村妇女,在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14年间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简单的“炕头课堂”,清淡的饭菜,高淑珍给予残疾孩子们的却是浓烈的爱。尽管她条件有限,负债累累,她依然不放弃不拒绝一个孩子,努力给他们带来最好的生活。正如颁奖词所说:“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高淑珍在她的爱心小院,守望者这些孩子,守护他们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一手为残疾儿童构筑爱的世界,让他们学习知识,感受温暖。这有别于其他一些只为残疾儿童提供物质援助的行为,高淑珍的行为让残疾儿童心理得得到重视与呵护。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她的艰辛,但是更打动我们的是她的坚持。她坚定的信念与爱为那些残疾儿童遮风挡雨,她优秀的品质将深深影响那些孩子们,伴随他们的成长。
周月华二十多年来,丈夫艾起的后背,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而艾起则用20年的行动,实践着结婚时的诺言,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这么多年来,夫妻间携手为村民带来了及时的治疗。正如颁奖词所说:“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他们在山路中艰难前进,从未放弃。丈夫背起妻子,背起的是两人的爱情的承诺,也是对村民健康的承诺。他们肩负起了责任,且从未把它放下。行医20年,他们给村民带去的不仅是治疗,更是如亲人般的守护。尽管周月华腿部残疾,但她未自怨自艾,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为村名提供最大的帮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以大爱对待社会。
第三篇: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想
电信0905
1404090624
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想
之并蒂雪莲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______感动中国人物 胡忠、谢晓君的颁奖词
他们只是一对平常的夫妇,他们只是平常的老师,但他们在平常的职业上作出了不平常的是。他们用爱心温暖了高原上孤儿的心,用12年的守候放飞了孩子们的梦想。
一次旅行改变一生
2000年,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化学教师胡忠和音乐教师谢晓君夫妇的女儿出生了。孩子8个月了,胡忠对妻子说,国庆大假我们去甘孜塔公草原旅游吧,也好给孩子断奶。
一路上,谢晓君被塔公草原美丽的景色所倾倒,但更触动她内心的是,在塔公乡的西康福利学校,谢晓君看到了众多孤儿渴求知识的双眼。
回来的路上,两口子没怎么说话。后来,丈夫胡忠告诉妻子自己哭了一路。和妻子商量以后,胡忠向学校交了辞职信就去西康福利学校任教了。虽然孩子还不到1岁,但谢晓君选择了无条件支持丈夫,“当时也没考虑什么,只觉得那些孤儿太可怜了,他们需要老师啊。”
西康福利学校是甘孜州第一所全免费、寄宿制的民办福利学校,胡忠以志愿者身份到学校当了一名数学老师。而那以后,谢晓君的所有假期都在西康福利学校度过的。她为孩子们排练节目,教唱歌、舞蹈,教汉语,时间长了。藏区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谢晓君,她和孩子们的感情越来越深。
回到成都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们纯净的眼神常常让谢晓君魂牵梦绕、难以割舍。她产生了无比强烈的愿望:到塔公去!
音乐教师艰难转型
2003年,成都市教育局选拔一批教师到甘孜州支教,谢晓君立即递交了申请,最终如愿以偿到了西康福利学校。第一年,她担任的是音乐老师、自然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
这是一次艰难的转型,在成都最好中学担任专职音乐教师的谢晓君开始硬着头皮学做实验,学图书管理,学做“妈妈”。在家从未踩过缝纫机的她学着在缝纫机上给孩子们做鞋垫。一双鞋垫她要做半天,但当看到孩子们拿到鞋垫时欣喜的眼神,谢晓君感到由衷的快乐,于是为孩子们做了几十双鞋垫。
刚到塔公的那个冬天,停了一个月的电,连开水也没得喝,谢晓君感到前所未有的冷。她学着用炉子烧开水,“我不会烧炉子,一个藏族老师就帮我烧,她端着炉子在操场上跑,说这样有风。哈哈„„很辛苦地把开水烧好了。哎哟!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喝开水也那么幸福啊!”
一年过去了,学校让谢晓君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并任教四年级和一年级的语文。学校缺乏教参,谢晓君让妈妈从成都买来很多语文教学配套参考书,认真备课、负责地教这些不会说汉语的藏族娃娃。第二年,谢晓君又主动向石室联中提出继续支教的申请,并连续支教了3年。这3年中,她连续两年被西康福利学校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调进甘孜永远留下来
2006年8月,谢晓君支教期满,石室联中给她安排了初一(7)班的班主任和初一年级14个班的音乐课。在孤儿们的泪光中,谢晓君离开了耕耘3年的福利学校。
回到成都的谢晓君重新过上了都市人的生活,再也没有停电和寒冷的困扰,再也没有繁重的课时量。但她内心常常涌动的却是一种歉疚和失落,“我眼前常常浮现藏区孩子们期待的双眼。我是享受到了好的生活,可是那些孤儿呢?因为我的离开,他们又重新从希望之巅跌到了谷底。”
经过与亲人反复协商后,谢晓君作出了调进甘孜州的决定。2007年2月,谢晓君将工作关系调入康定,成为康定县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
“对这一重大决定,我至今没有任何遗憾和失落。相反,我的内心拥有了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幸福。我坚信我在履行一名教师应尽的职责!”谢晓君说。
2007年春季,谢晓君作为康定县的公办教师来到新建的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教两个班汉语兼任学校大队辅导员。她把7岁女儿也带来读书,自己住教师宿舍,女儿住学生宿舍。女儿在学校喊她“老师”,“我的女儿和学生是一样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她说。
无怨无悔把爱延续下去
这期间,胡忠一直在西康福利学校默默工作着,他先后担任过3个年级的班主任、男生生活老师、全校思想品德老师,从教务主任、后勤主任直至升任校长。12年间,胡忠仅回过5次家,和妻子也只能两三个星期见一次面。
在学校,143个孤儿都叫胡忠“阿爸”。12年中,胡忠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一个家,还以自己的经历感染着这些孩子。毕业的学生中,44人考上了大学,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今天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木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50名,校舍从4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楼房。
如今,作为校长的胡忠,身份却仍是志愿者。长年的高原生活,谢晓君落下了背痛的顽疾,而刚刚40岁出头的胡忠已是满头银丝。获评感动中国人物后,成都市教育局表示将尽快解决胡忠的公办教师身份。无论多么华丽的言语都无法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赞美。他们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对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当师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逐渐成为稀有时,他们用最纯朴的行动告诉世人,教育的本质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温暖的爱,通过教育成为一个大写的人。颁奖词是对他们一声的写照: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2月3日,当他们当选为感动中国2011人物后,各大媒体纷纷对两人的事迹进行报道,引发广大网友们的持续关注,他们纷纷在网上留言表示敬意。
面对荣誉,胡忠、谢晓君夫妇却谦虚地说:“我们只是平凡人,做的也是很平凡的事情,不值得大家这样追捧。”
他们曾经说“爱心是幸福的源泉。我们相信,爱心会传递下去,力量会越来越强,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命运。”
是啊,爱是幸福的源泉,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有了他们来做榜样,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传到越来越多的人那里去,我相信,爱的力量会改变一个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命运。
第四篇: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颁奖词和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颁奖词和事迹
颁奖词: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爝火燃回春浩浩
人物事迹: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高淑珍的儿子王利国4岁那年得了类风湿,落下了残疾。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里办个小课堂。后来她发现,附近村庄也有一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她想让不幸的孩子都能读书,于是在家里办起了学校。
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了,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的家里响起了读书声。
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的,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里,免费吃住读书。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了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有的时候下大雪没有集,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高淑珍爱心小院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有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多时间,上海一家医院为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第五篇: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感想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感想
看完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后,心中一片激动与期待,在这个越来越强盛的国家,每年都会有这样或那样令人感动的故事,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坚守着自己的信义,她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在帮助着那些渴望上学但没钱的学生,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前放弃自己的一切,在这个凉薄的时代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整个中国!每一次看完《感动中国》这个时候,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散发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感动使我产生无穷的力量和奋进的动力,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使我产生无限力量,他们的事迹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是值得所有人感动和沉思的。他们是中国普通人群中的一个群体,他们并不特殊,他们所做的事为什么这么令人感动呢?因为并不是很看重个人的利益,他们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前面,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乐于奉献,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他们所做的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也是社会所缺少的。
武汉的信义兄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全中国人民上了一节很好的课,在这个人们普遍缺乏诚信的社会,他们的行为让人们重新拾起“诚信”这两个字,让人们重新审视了“诚信”这两个字。在当今社会,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事件屡见不鲜,他们有着“砸锅卖铁不欠工人良心债”的精神,在他们眼中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他们宁愿自己欠债也不愿意欠农民工的钱,这是何等高贵的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体现。诚信,这两个字,说起来
容易,真正要做好并不容易,我们整个社会都应该好好学习这两个字了!
安徽的洗脚妹—刘丽,14岁的刘丽因为家庭贫困,小学五年级之后辍学打工,为了贴补家用,为了家里能出两个大学生,辗转各地,辛苦打工,成为一个足浴城的洗脚妹。弟弟妹妹没有完成她的心愿,没有考上大学,她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让有人因自己的努力而走进大学校门,她开始资助贫困学生。每月3000多元的薪水,她大部分资助给了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作为社会底层的打工妹,她的心底坚守着善良的底线,有人说刘丽代表的一类人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真正中国的希望在他们脚下生根。一个没读过很多书的女生都会这高深的想法,那么真正属于这个社会的有钱人,他们的思想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们又把那些慈善做的怎么样呢?我相信他们随便去一个旅游胜地去旅游花的钱都比刘丽几年的工资还高,真正该做好慈善的人又到哪里去了呢?刘丽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很微薄的,光靠她的力量要解决中国存在的教育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政府应该出台更多好的政策来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全国的老百姓也该出力,毕竟教育是个大问题,如果中国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的话,就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也会影响到中国各个方面的实力。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女生都能做的这么好,她都能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乐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我相信大家都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大家都要记住这个中国最美的洗脚妹——刘丽!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它不是表面的,而是来自内心的,它触动了我们的心怀。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感动仍然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