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劳乡那宾村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05:3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那劳乡那宾村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那劳乡那宾村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第一篇:那劳乡那宾村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那佐苗族乡弄合村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自全国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我乡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部署,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一、系统构思,科学布局,高标准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方面坚持通盘考量,精心设计。我乡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那佐”为总领,以有效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六个方面问题,确定了30个创新项目,以此带动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一是从强化基础建设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各级综治维稳体系建设、构建乡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完善全员人口基础数据库及辅助决策系统、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工程等5个项目。二是从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入手,谋划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等5个项目。三是从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法手段、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服务管理、创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读)学校、改进乡少保中心教育保护模式、拓展西林县蓝天职业培训中心职能、做好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和救治、加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等8个项目。四是从提升治安大局驾驭能力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范加强城镇居民区物业化管理、加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管理、规范城乡停车管理、加强危险物品管理、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建立完善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等9个项目。五 是从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两个项目。六是从强化虚拟社会管控入手,谋划了创建互联网维稳工作新模式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努力形成我乡社会管理的“六张网”,即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网、社会矛盾化解网、社会单位(组织)服务管理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防控网和虚拟社会管控网。

另一方面坚持党政总揽,整体推进。乡党委、乡政府成立由乡长任组长,3名乡领导任副组长,乡直6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乡委班子会专题研究调度。同时,把就业、社保等“八项民生工程”与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力求在管理中增强服务能力、在服务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使百姓及时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

工作推进中,各级党委、政府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各级财政保障体系。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全乡5个创新项目全部由乡长与承办项目的乡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考核体系。全部建立“五个一”推进模式,每个项目明确一名乡级领导分包、确定一个乡直部门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班子攻坚、完善一套具体方案实施、保障一项配套资金支持,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打牢了基础。乡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各个项目坚持周督导、月调度、季述职,落实了“乡长督办卡”和落后单位约谈制度。近期,乡委还成功举办了全乡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乡党委书记农永烽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进展和初步成效

(一)建立“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个体系”,规范全乡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一是推行街道(乡镇)、社区、楼院“三级网格”;二是落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管理站“四级管理”模式,并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三是积极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应急处置、考核评价“五个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模式。

(二)健全“四项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大帮扶体系。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三项工作有效整合,发挥综合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大帮扶体系。一是健全培训就业机制,乡、县两级全部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区服刑人员创业培训基地。二是健全管控衔接机制,确保各环节无缝隙衔接,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实时定位管理。三是健全保护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少保中心职能,形成覆盖全乡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网络。四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服刑在教、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通过健全四项机制,全乡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接管率达到100%,安置就业率达到96.1%,累计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0.8%和0.5‰以内。

(三)推行“四级巡控”,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积极推进警务改革。乡区建设110个“110警务服务站”,整合交管、巡防、治安等警力,完善了网格化巡控格局。二是下大力健全了乡、县、乡、村四级巡控网络。充实力量近3百名,并配备了交通工具和必要装备。三是规范巡控队伍管理。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巡控力量职业化、巡控组织规范化、经费保障标准化、巡控手段信息化和考核方式常态化。四是加大技防投入。加速推进“天网覆盖”工程,金融网点、学校、重点部位、公共场所等全部安装了技防设施;90%以上的村加入了“平安互助网”。今年以来全乡刑事发案数下降21.2%,街头犯罪下降9.3%。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

(四)巩固“两个阵地”,实现虚拟社会全时空管控。一是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与有关部门分工配合、密切协作的虚拟社会管理格局,形成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夯实网吧管理、非营业场所监管、阵地管控等基础建设;三是建立“网上警务室”、“网络巡警”,运行联动管控、网上信息监控、网络舆情导控和常态化打击网络犯罪工作机制;四是以人、事、物、地为基本抓手,实施对网络多维度管控。

三、深化措施,不断完善,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回顾一年多创新试点工作实践,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和初步成效,但推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和回避。下一步,我乡将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5月30日会议精神为新起点,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举全乡之力,在重点推进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借势借力,落实好省乡直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省乡对接的全新模式,形成推进创新工作的广阔平台和有效机制,最大程度的争取省直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助推全乡综合试点工作。一要真抓实干推项目。力争把每个项目都做成精品项目、亮点项目。要进一步细化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形成推动全乡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二要借力平台破难题。乡直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对口省直部门报告本部门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征求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破解体制机制性、保障性难题上,要善于借力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提供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求得“瓶颈”问题的强力突破。要通过汇报沟通,使我乡工作与全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省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齐头并进的良性互动局面。三要注重总结创经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全乡迅速掀起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高潮。要注重培养典型、总结积累经验,用丰硕的创新成果和成熟的社会管理经验回报中央和省对我乡的支持和厚爱。

(二)典型引路,搞好互动交流,促进创新工作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推广创新经验、扩大创新成果。适时举办经验交流会、项目研讨会、工作座谈会,加大试点经验交流的频次和范围,搭建交流体会、学习经验、借鉴“亮点”的平台和机制,形成全乡的品牌经验。

(三)加强培训,探索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经验、丰富成果。通过邀请专家把脉、举办论坛、研讨班等形式,加强有关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知识普及培训,不断健全完善和丰富创新经验成果。

(四)拓宽视野,注重汲取,虚心学习借鉴外省乡先进经验。根据工作需要,继续坚持“走出去、学回来”,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赴外地学习考察,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学到家、学到位。

第二篇:XX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XX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和 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县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部署会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工作活力;通过构建矛盾预防控制体系,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突出问题;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服务力度,争当全县

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排头兵。现将我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实保障

我乡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同时,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变职能,实现服务上,在组织领导、工作队伍、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完善保障,确保工作有人抓、各项要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二、转变乡镇职能,实现以服务促管理

我乡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了党政办、综治办、服务中心、等办公室,积极探索各办公室的社会管理职责,弱化乡政府直接管理经济事务的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建设一个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政府。一是成立了观庄乡便民服务中心,承担辖区内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广播体育、城乡建设、土地管理与利用、综合治理、信访维稳、民事纠纷调解、社会矛盾化解等事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联抓、惠民实事联办。二是成立了观庄乡农业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发展规划、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管理、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发展、经济统计、水利设施建设、事务。三是采取板报、村建公示栏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各类便民信息,畅通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解决渠道。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管理服务功能 我乡积极开展村级组织综合工作,配齐了辖区内77个村民小组组长,健全了组织体系,壮大了基层工作队伍,延伸了管理触角,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推行村民需求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采取宣传栏、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各类便民信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四、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一是我乡积极开展精神病人服务管理综合工作,重点是加强精神病人帮扶救治管理工作。我乡认真做好对精神病人的分类鉴别工作,按病情分级落实监护责任和措施,建立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教育、医治、防范和管控机制。二是认真做好移民群众的各项服务工作,对移民认真宣传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措施。及时了解移民群众在搬迁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移民群众搬迁后的医疗、养老保险及时交接,解决移民群众的后顾之忧。现已配合县相关部门顺利搬迁移民两批。三是做好留守人员工作。对留守人员认真摸底,详细了解留守人员的相关情况,配合县相关部门对其做好帮扶工作。对其中的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救助。确保社会

安定。四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五保户的相关工作。

五、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

一是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预警预测、应急处置等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督责任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加强居家安全宣传、教育、服务和管理,努力防止居家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联防”措施,完善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建设,发挥乡综合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完善应急防灾管理机制。健全各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机制,加强各级干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灾培训,普及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预防避险等知识,组织开展群众性应急演练,形成以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主管部门为主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全社会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

下一步工作中,我乡将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出一批在全县有影响的创新成果、特色亮点和精品项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管理创新,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隆德做出贡献。

XX乡人民政府

2012年8月27日

第三篇:白坪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白坪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为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部署会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夯实基层基础,激发工作活力;通过构建矛盾预防控制体系,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服务管理突出问题;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服务力度,争当全县、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排头兵。现将我乡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实保障

我乡把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同时,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变职能,实现服务上,在组织领导、工作队伍、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完善保障,确保工作有人抓、各项要求能够得到有效落实。1

二、转变乡镇职能,实现以服务促管理

我乡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了党政办、综治办、经济发展办、公共安全办、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等六个办公室,积极探索各办公室的社会管理职责,弱化乡政府直接管理经济事务的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力建设一个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政府。一是有效整合“一办五中心”(社会事务办、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群众工作中心、大调解协调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力量,成立了白坪乡综合服务中心,承担辖区内劳动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广播体育、乡村旅游、城乡建设、土地管理与利用、综合治理、信访维稳、民事纠纷调解、社会矛盾化解等事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邪教活动联防、社会管理联抓、惠民实事联办。二是成立了白坪乡公共安全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水上安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应急管理、人民武装等工作。三是成立了白坪乡农村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发展规划、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管理、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乡镇工业、商贸流通、交通发展、经济统计、水利设施建设、农机等事务。四是在党政办设置信息公开平台,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在场镇中心位置建立一个大型电子显示屏作为乡综合公开平台。同时,采取广播、群发短信、板报、村建电子显示屏、公示栏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各类便民信息,畅通社情民意的收集、反映、解决渠道。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增强管理服务功能

我乡积极开展村级组织综合试点工作,配齐了辖区内149个村民小组组长,健全了组织体系,壮大了基层工作队伍,延伸了管理触角,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功能。一是本着“方便群众、便于服务”的原则,在我乡高洞村开展试点工作,设立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将党员服务、劳动保障服务、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优待抚恤、人口管理与服务、妇女维权、法律援助、身份证代办、日常生活用品与农资代销等服务项目统一纳入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人员公示上墙,实行一站式受理,高效、快捷地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事项。二是推行村民需求信息公开制度,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采取广播、宣传栏、明白纸、村民代表会议、院坝会议等多种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各类便民信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四、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我乡积极开展精神病人服务管理综合试点工作,重点是加强精神病人帮扶救治管理工作。我乡认真贯彻执行《武胜县精神病人管理办法(试行)》,做好了对精神病人的分类鉴别工作,按病情分级落实监护责任和措施,加强了流浪精神

病人收治工作,建立了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教育、医治、防范和管控机制。

五、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着力提高网络服务水平我乡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关系,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了诉求表达机制、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机制,畅通了网络公众参与渠道,引导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乡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传统媒体管理的同时,加强和完善互联网等新媒体服务管理,积极开辟白坪乡服务型网站,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提供优质信息服务。率先在高洞村、大水河村、七孔石村活动室外建电子显示屏各1个。

六、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完善动态监测和处置机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迅速反应机制,及时处置食品药品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制,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监管工作格局。二是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政策标准、预警预测、应急处置等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改善

安全生产设施和装备,深化专项治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督责任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加强居家安全宣传、教育、服务和管理,努力防止居家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联防”措施,完善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建设,发挥乡综合服务中心平台作用。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四是完善应急防灾管理机制。健全各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机制,加强各级干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灾培训,普及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预防避险等知识,组织开展群众性应急演练,形成以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主管部门为主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全社会处置公共突发事件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

下一步工作中,我乡将把落实社会管理创新与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眼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稳定,着力解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形

成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出一批在全县有影响的创新成果、特色亮点和精品项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管理创新,在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项部署和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建设xxxxx做出贡献。

第四篇:石家庄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石家庄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去年下半年石家庄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来,特别是全国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部署,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一、系统构思,科学布局,高标准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方面坚持通盘考量,精心设计。我市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最平安省会城市”为总领,以有效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六个方面问题,确定了30个创新项目,以此带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一是从强化基础建设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各级综治维稳体系建设、构建市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完善全员人口基础数据库及辅助决策系统、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工程等5个项目。二是从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入手,谋划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等5个项目。三是从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法手段、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服务管理、创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读)学校、改进市少保中心教育保护模式、拓展石家庄市蓝天职业培训中心职能、做好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和救治、加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等8个项目。四是从提升治安大局驾驭能力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范加强城镇居民区物业化管理、加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管理、规范城市停车管理、加强危险物品管理、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建立完善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等9个项目。五是从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两个项目。六是从强化虚拟社会管控入手,谋划了创建互联网维稳工作新模式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努力形成我市社会管理的“六张网”,即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网、社会矛盾化解网、社会单位(组织)服务管理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防控网和虚拟社会管控网。

另一方面坚持党政总揽,整体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6名市领导任副组长,市直4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调度。同时,把就业、社保等“八项民生工程”与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力求在管理中增强服务能力、在服务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使百姓及时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

工作推进中,各级党委、政府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各级财政保障体系。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全市30个创新项目全部由市长与承办项目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考核体系。全部建立“五个一”推进模式,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市级领导分包、确定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班子攻坚、完善一套具体方案实施、保障一项配套资金支持,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打牢了基础。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各个项目坚持周督导、月调度、季述职,落实了“市长督办卡”和落后单位约谈制度。近期,市委还成功举办了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进展和初步成效

(一)建立“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个体系”,规范全市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一是推行街道(乡镇)、社区、楼院“三级网格”;二是落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管理站“四级管理”模式,并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三是积极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应急处置、考核评价“五个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模式。我市在街道党工委试行建立居民区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综合党委三个功能性党委,分别负责协助管理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1+3”大工委制等创新模式,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

(二)坚持“三个注重”,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扎实有效。一是注重夯实基础。全市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行政调解中心或调委会(调解室);市、县、乡、村四级排调工作实行统一标准管理,统一工作制度,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使各类调解工作的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注重难题破解。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的作用,在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普遍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行业调委会166个,使热点矛盾纠纷的调解走向专业化。去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医患纠纷323起、交通事故纠纷355起。三是注重源头预防。进一步完善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了责任追究力度。去年以来,全市对230多项工程或决策项目进行了稳定风险评估,近30项工程被暂缓或叫停,大批信访隐患得到预防和超前化解。

(三)健全“四项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大帮扶体系。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三项工作有效整合,发挥综合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大帮扶体系。一是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市、县两级全部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区服刑人员创业培训基地。二是健全管控衔接机制,确保各环节无缝隙衔接,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实时定位管理。三是健全保护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少保中心职能,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网络。四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服刑在教、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通过健全四项机制,全市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接管率达到100%,安置就业率达到96.1%,累计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0.8%和0.5‰以内。

(四)推行“四级巡控”,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积极推进警务改革。市区建设110个“110警务服务站”,整合交管、巡防、治安等警力,完善了网格化巡控格局。二是下大力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巡控网络。充实力量近3万名,并配备了交通工具350余台和必要装备。三是规范巡控队伍管理。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巡控力量职业化、巡控组织规范化、经费保障标准化、巡控手段信息化和考核方式常态化。四是加大技防投入。加速推进“天网覆盖”工程,为出租车全部安装了GPS·LED监控系统,金融网点、危爆仓库、重点部位、公共场所等全部安装了技防设施;90%以上的村加入了“平安互助网”;投资1.4亿元覆盖整个市区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正在加紧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数下降21.2%,街头犯罪下降9.3%。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

(五)巩固“两个阵地”,实现虚拟社会全时空管控。一是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与有关部门分工配合、密切协作的虚拟社会管理格局,形成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夯实网吧管理、非营业场所监管、阵地管控等基础建设;三是建立“网上警务室”、“网络巡警”,运行联动管控、网上信息监控、网络舆情导控和常态化打击网络犯罪工作机制;四是以人、事、物、地为基本抓手,实施对网络多维度管控。去年以来,发现处置网上有害信息38000余条,成功侦破涉网案件682起,妥善处置网上重大敏感事件12起。

三、深化措施,不断完善,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回顾半年多创新试点工作实践,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和初步成效,但推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和回避。下一步,我市将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5月30日会议精神为新起点,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在重点推进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借势借力,落实好省市直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省市对接的全新模式,形成推进创新工作的广阔平台和有效机制,最大程度的争取省直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助推全市综合试点工作。一要真抓实干推项目。力争把每个项目都做成精品项目、亮点项目。要进一步细化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形成推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二要借力平台破难题。市直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对口省直部门报告本部门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征求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破解体制机制性、保障性难题上,要善于借力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提供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求得“瓶颈”问题的强力突破。要通过汇报沟通,使我市工作与全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省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齐头并进的良性互动局面。三要注重总结创经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全市迅速掀起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高潮。要注重培养典型、总结积累经验,用丰硕的创新成果和成熟的社会管理经验回报中央和省对我市的支持和厚爱。

(二)典型引路,搞好互动交流,促进创新工作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推广创新经验、扩大创新成果。适时举办经验交流会、项目研讨会、工作座谈会,加大试点经验交流的频次和范围,搭建交流体会、学习经验、借鉴“亮点”的平台和机制,形成全市的品牌经验。

(三)加强培训,探索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经验、丰富成果。通过邀请专家把脉、举办论坛、研讨班等形式,加强有关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知识普及培训,不断健全完善和丰富创新经验成果。

(四)拓宽视野,注重汲取,虚心学习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根据工作需要,继续坚持“走出去、学回来”,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赴外地学习考察,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学到家、学到位。

稿源:河北平安网

编辑:李贤亮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0-08-23 11:03

来源:《天津日报》

【大 中 小】

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去年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天津市社会管理创新推动会,市委书记张高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工作要求;市长黄兴国就深入推进全市社会管理创新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一个排头兵”、“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四个着力”和“五个下功夫、见成效”的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天津科学发展、服务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我市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时期赋予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当前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做好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着力在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突出特色、突破难点、强化机制、改善管理、服务人民、整体推进上下功夫,力求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重要意义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和市委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深刻总结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更好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就天津工作来讲,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既要加快经济发展,也要加快社会进步;既需要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更需要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使经济与社会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局工作的视角,深入研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统筹抓好经济发展这一硬道理与和谐稳定这一硬任务,切实把深入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

(二)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既给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使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增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一些重点地区存在的治安乱点,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的帮教安置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等等,给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困难与压力、挑战与考验,都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开展有效的工作。而在新形势、新特点面前,我们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现阶段社会建设的客观规律,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和水平,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有力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乎服务民众、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维护民利、保障民安的重大责任。社会管理创新,是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期待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民生改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通过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社会管理为民、利民、惠民更加突出。

(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必然选择。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建设水平的高低、社会管理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和检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当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有些已不适应、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以及不同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现阶段社会管理又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如社会管理中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如何形成良性互动,管理效能和水平如何提高,从源头上如何解决好一些地区和部门出现的管理分散、多头管而又不管、管不好、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位、不到位以及社会管理现有的资源和力量整合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认真改进和完善。社会管理效能和水平的提高,关键是固本强基,夯实基层基础,应着力在体制机制上、组织推动上、狠抓落实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进而全面提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水平。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目标选择

新时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体系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以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以改革创新发展为动力,从基层基础建设入手,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科学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平安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全面提升天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化水平,努力使天津的社会管理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科学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新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科学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创新的理念,理清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使之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动力。

(二)人民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要求。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上做文章,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中提高管理水平,真正让老百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受到服务便捷、管理有序、社会和谐。同时,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能动性。这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种矛盾凸显,要求社会管理必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不能因循守旧,被动应付,要与时俱进、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强化管理,尤其是在构建法治环境、规范社会管理、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迫切要求社会管理创新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能动作用。

(四)规范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大力规范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事项的程序和行为,健全完善依法、常态、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和制度,努力做到社会管理“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

(五)基础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心要放在基层。要打牢基础,必须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以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为切入点,着力在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上下功夫,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大力整合街乡镇综治资源,不断增强基层实力和活力,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

(六)实效性。这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检验标准。因此,要求真务实,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看得见、摸得到,体现出受众面宽、覆盖面广、实效性强。通过社会管理创新,要在街乡镇和社区(村)营造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民众参与、群众受益的和谐氛围,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活动领域,使社会管理创新产生出更大的实效。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基本路径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建设,认真解决好民计民生问题等相结合,从影响和谐稳定和民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从而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要着力抓好六个方面的创新。

(一)社会和谐稳定的创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和谐社会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因此,在社会矛盾凸显期,要把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贯穿于社会管理之中,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在许多地区和部门都相应建立健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建立街乡镇和社区(村)的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群众诉求接待站、社情民意互动平台、走访居民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以及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小问题不出社区(村),一般问题不出街乡镇,疑难问题不上交”的目标。建立完善法律服务制度,发挥街镇(社区)法庭、检察室、司法所和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志愿者的作用,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法律咨询、信访代理、法律援助和心理疏导等活动,严格规范各类执法行为,促进公开、公正、廉洁、文明执法,积极倡导居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解决问题,努力把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社会人员服务管理的创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要探索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建立完善街乡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实行“一站式”、“全程式”服务,做到统一信息采集,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提供服务,准确登记流动人口的各类信息、出租房屋信息、就业就学信息,建立一证查询或信息查询制度。以方便、快捷、周到的人性化“一条龙”服务为载体,构建起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以及精神、物质、文化、法律需求的常态化、动态式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管管理和帮困扶助。要以有效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要标准,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刑释解教人员与家庭、组织相互衔接的责任制,着力抓好管理有序、生活保障、帮扶到位、教育转化的功能,落实安置政策,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不再重新犯罪。社区组织还要关注、关心社会闲散青少年和一些特殊人群的教育帮扶、引导,解决好他们的就学、就业和安置问题,注重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新。民安是民生的基础,没有民安就没有民生。要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着眼点,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标准,深入实施“平安天津”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从城市一直延伸到社区(村)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完善警民结合、打防控一体化、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社区平安的长效机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指挥机制和棋格化布警机制,一旦发现警情,做到发现得早、防范得住、控制得好、处置得快。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如,加大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重点地区、繁华地段的治安乱点整治力度。重点打击入室盗窃、偷盗自行车、抢劫财物、危害民众安宁的违法犯罪、扰乱治安、干扰民生的行为,努力构建打防管控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做到管理无盲区,防控无死角,治安无乱点。大力推进交通组织体系化建设、交通管理法治化建设、交通设施标准化建设、交通指挥信息化建设,确保城市道路畅通,群众出行方便。一座城市的安全,消防安全十分重要,应切实把消防管理抓紧抓实,加强日常消防教育和检查,提升消防应急处置水平,确保城市无大火、无大灾。

(四)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的创新。按照公开管理、依法管理、主动管理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技术的等手段,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遏制网络消极影响。进一步健全网上综合防控体系,把网上防范控制与网下落地查处结合起来,严厉打击网上违法行为以及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盗窃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切实防止网上非法活动演变为现实社会危害,以更好地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虚拟社会的健康发展。

(五)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创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提升功能与发挥作用并举,使其在健康向上、聚人心促和谐上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要努力探索“两新组织”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有效办法,真正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延伸到“两新组织”,确保其依法、有序、健康开展活动。同时,要继续深化对“两新组织”管理服务规律特点的研究,如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完善以登记、审批、监督、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好实施。

(六)基层基础工作的创新。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最根本的在于抓好基层、打好基础。要以健全完善街乡镇综治信访服务中心和社区(村)综治信访服务站为抓手,整合资源,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平台,集中办理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困难群体的帮扶和人民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难事。综治信访服务中心要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及时把握社会动态,通过议事例会、集中会办、协调会办、情况通报、督查督办、应急处置、台账资料、检查考核等制度,使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社区(村)综治信访服务站要与社区警务室、社区法庭、人民调解、帮扶解困、物业管理、环卫管理以及治保会、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搞好协调配合,形成整体合力。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应紧紧依靠街乡镇和社区(村)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群建作用,努力创建和谐街镇、和谐社区品牌,尤其是在加强平安社区保障、矛盾调解、社会救助、社会养老、就业保障、普法教育、便民服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区文化、物业管理等社会管理创新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社区建设中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组织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构建整个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落实措施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键在领导,基础在基层,根本在落实。因此,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精心规划项目,突出实践特色,狠抓工作落实,务求取得实效。

(一)要在深化认识、加强领导上抓落实。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我们的各级领导要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摆上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与抓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社会管理创新要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政一把手应担负起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第一责任,亲自抓,带头管,真抓实干,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在制订规划、强化责任上抓落实。社会管理创新要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规划。同时,明确目标责任,把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人员,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讲评考核制度,确保每项工作的职责任务落实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要在以点带面、指导推动上抓落实。要注重发现和总结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抓出一批先进典型,推出一批各具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示范区、示范街镇和社区(村)示范点,以此把社会管理创新覆盖到全局,延伸到各个角落。要切实加强对街乡镇和社区(村)特别是工作开展较差地区和单位的指导推动,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整体协调发展。

(四)要在深入调研、创新招法上抓落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因此,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在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破解管理难题上下功夫、用气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加强对社会管理的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分析社会矛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同时,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的好经验好做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要在政策支持、工作保障上抓落实。社会管理创新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因此,各地区、各部门都应按照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实际状况,切实加大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工作保障力度。政法综治部门作为社会管理的主力军,尤其对街乡镇和社区(村)综治信访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加强日常管理和指导。同时,要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条件以及经费保障上给予支持,以保证社会管理创新的深入推进。

(六)要在整体推进、夯实基础上抓落实。新时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任务非常明确,当前,要下力量把思路变成规划、把规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成果。既要突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又要以典型引路,整体推进。在实施社会管理项目规划中,要统筹抓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等各项工作,推动政法综治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开创政法综治各项工作新局面。同时,要着手研究建立长效机制,把社会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

(七)要在完善机制、监督考核上抓落实。要围绕不同时期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提出的目标任务,以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标准、明确达标要求,并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中,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和综治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综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建立督查、评查机制。对基层工作的考核,要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等办法,通过半年一巡查、一年一考核、日常互学互促和互查互评等活动,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并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八)要在解决问题、见到成效上抓落实。衡量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关键要看实践、看效果,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是否提高,看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否增强。要紧紧抓住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关键节点上突破,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总之,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新形势下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点,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开创进取,创新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为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综合试点工作总结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来,特别是全国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部署,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一、系统构思,科学布局,高标准谋划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方面坚持通盘考量,精心设计。我市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最平安省会城市”为总领,以有效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六个方面问题,确定了30个创新项目,以此带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从强化基础建设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各级综治维稳体系建设、构建市综治信息化工作平台、建立完善全员人口基础数据库及辅助决策系统、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工程等5个项目。

二是从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入手,谋划了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建立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案(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六五普法等5个项目。三是从加强重点群体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法手段、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加强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服务管理、创建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教育矫治(工读)学校、改进市少保中心教育保护模式、拓展石家庄市蓝天职业培训中心职能、做好精神病人服务管理和救治、加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等8个项目。

四是从提升治安大局驾驭能力入手,谋划了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规范加强城镇居民区物业化管理、加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管理、规范城市停车管理、加强危险物品管理、建立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大力推进技防建设、建立完善平安创建长效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等9个项目。

五是从加强“两新组织”服务管理入手,谋划了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新经济组织服务管理两个项目。六是从强化虚拟社会管控入手,谋划了创建互联网维稳工作新模式的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努力形成我市社会管理的“六张网”,即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网、社会矛盾化解网、社会单位(组织)服务管理网、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防控网和虚拟社会管控网。

另一方面坚持党政总揽,整体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6名市领导任副组长,市直4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调度。同时,把就业、社保等“八项民生工程”与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配套建设、整体推进。力求在管理中增强服务能力、在服务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和谐统一,使百姓及时享受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果。工作推进中,各级党委、政府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纳入各级财政保障体系。在具体项目建设上,全市30个创新项目全部由市长与承办项目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主体、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落实责任考核体系。全部建立“五个一”推进模式,每个项目明确一名市级领导分包、确定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建立一个专门班子攻坚、完善一套具体方案实施、保障一项配套资金支持,为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打牢了基础。市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各个项目坚持周督导、月调度、季述职,落实了“市长督办卡”和落后单位约谈制度。近期,市委还成功举办了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创新试点工作取得进展和初步成效

(一)建立“三级网格、四级管理、五个体系”,规范全市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模式。一是推行街道(乡镇)、社区、楼院“三级网格”;二是落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管理站“四级管理”模式,并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三是积极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应急处置、考核评价“五个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模式。我市在街道党工委试行建立居民区党委、驻区单位联合党委、综合党委三个功能性党委,分别负责协助管理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1+3”大工委制等创新模式,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

(二)坚持“三个注重”,推进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扎实有效。一是注重夯实基础。全市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行政调解中心或调委会(调解室);市、县、乡、村四级排调工作实行统一标准管理,统一工作制度,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使各类调解工作的能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注重难题破解。充分发挥行业调解的作用,在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多发领域普遍建立专

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行业调委会166个,使热点矛盾纠纷的调解走向专业化。去年以来已成功调解医患纠纷323起、交通事故纠纷355起。三是注重源头预防。进一步完善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了责任追究力度。去年以来,全市对230多项工程或决策项目进行了稳定风险评估,近30项工程被暂缓或叫停,大批信访隐患得到预防和超前化解。

(三)健全“四项机制”,完善“三位一体”大帮扶体系。把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三项工作有效整合,发挥综合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大帮扶体系。一是健全培训就业机制,市、县两级全部建立过渡性安置基地和社区服刑人员创业培训基地。二是健全管控衔接机制,确保各环节无缝隙衔接,实现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实时定位管理。三是健全保护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少保中心职能,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网络。四是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切实保障服刑在教、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通过健全四项机制,全市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接管率达到100%,安置就业率达到96.1%,累计重新犯罪率分别控制在0.8%和0.5‰以内。

(四)推行“四级巡控”,构筑城乡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是积极推进警务改革。市区建设110个“110警务服务站”,整合交管、巡防、治安等警力,完善了网格化巡控格局。二是下大力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巡控网络。充实力量近3万名,并配备了交通工具350余台和必要装备。三是规范巡控队伍管理。实现指挥体系扁平化、巡控力量职业化、巡控组织规范化、经费保障标准化、巡控手段信息化和考核方式常态化。四是加大技防投入。加速推进“天网覆盖”工程,为出租车全部安装了gps·led监控系统,金融网点、危爆仓库、重点部位、公共场所等全部安装了技防设施;90%以上的村加入了“平安互助网”;投资1.4亿元覆盖整个市区的公共安全视频联网正在加紧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刑事发案数下降21.2%,街头犯罪下降9.3%。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

(五)巩固“两个阵地”,实现虚拟社会全时空管控。一是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与有关部门分工配合、密切协作的虚拟社会管理格局,形成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夯实网吧管理、非营业场所监管、阵地管控等基础建设;三是建立“网上警务室”、“网络巡警”,运行联动管控、网上信息监控、网络舆情导控和常态化打击网络犯罪工作机制;四是以人、事、物、地为基本抓手,实施对网络多维度管控。去年以来,发现处置网上有害信息38000余条,成功侦破涉网案件682起,妥善处置网上重大敏感事件12起。

三、深化措施,不断完善,强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回顾半年多创新试点工作实践,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和初步成效,但推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不容忽视和回避。下一步,我市将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5月30日会议精神为新起点,认真落实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举全市之力,在重点推进和取得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借势借力,落实好省市直部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对接机制。充分利用省市对接的全新模式,形成推进创新工作的广阔平台和有效机制,最大程度的争取省直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助推全市综合试点工作。一要真抓实干推项目。力争把每个项目都做成精品项目、亮点项目。要进一步细化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努力形成推动全市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二要借力平台破难题。市直部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积极主动、及时准确地向对口省直部门报告本部门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征求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在破解体制机制性、保障性难题上,要善于借力上级部门在制定政策、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提供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求得“瓶颈”问题的强力突破。要通过汇报沟通,使我市工作与全省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省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齐头并进的良性互动局面。三要注重总结创经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全市迅速掀起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建设高潮。要注重培养典型、总结积累经验,用丰硕的创新成果和成熟的社会管理经验回报中央和省对我市的支持和厚爱。

(二)典型引路,搞好互动交流,促进创新工作健康开展。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不断推广创新经验、扩大创新成果。适时举办经验交流会、项目研讨会、工作座谈会,加大试点经验交流的频次和范围,搭建交流体会、学习经验、借鉴“亮点”的平台和机制,形成全市的品牌经验。

(三)加强培训,探索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经验、丰富成果。通过邀请专家把脉、举办论坛、研讨班等形式,加强有关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知识普及培训,不断健全完善和丰富创新经验成果。

(四)拓宽视野,注重汲取,虚心学习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根据工作需要,继续坚持“走出去、学回来”,组织有关单位人员赴外地学习考察,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学到手、学到家、学到位。

下载那劳乡那宾村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那劳乡那宾村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咸阳市秦都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精选合集)

    咸阳市秦都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 工 作 方 案 根据省综治办《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和县(区)的通知》(省综治办„2010‟58号)精神,我区被省综治办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

    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综合试点工作总结(含5篇)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以来,特别是全国综合试点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各项部署,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那哈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核对工作总结

    那哈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人口核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新农保试点工作,准确掌握试点县参保人员基本情况,建立完善参保人员的基础信息,我乡根据“普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转......

    2007年那哈乡老干部工作总结及

    2007年那哈乡老干部工作总结及 2008年工作计划 2008年,那哈乡老干部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老干局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

    那哈乡2008年妇联工作总结

    那哈乡2008年妇联工作总结 暨2009年工作计划 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

    那哈乡2008年统一战线工作总结

    那哈乡2008年统一战线工作总结 2008年我乡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县委统部的指导下和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

    乡镇2011年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计划

    **乡2011年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 工作计划为深入推进综治维稳、平安建设,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省、州、县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开展社会管......

    关于报送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报告

    中共XX市XX区委XX市XX区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XX市XX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 试点实施方案》的 报 告 市委、市政府: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