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

时间:2019-05-12 05:2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

第一篇: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

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规范管理我校学生出国(境)学习,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我校按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约定,派出学习三个月以上的学生,其它全日制统招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境)学习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选拔

第二条 学校每年根据与国(境)外合作院校所签署的学生交流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学生交流项目及名额及时向全校发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办法选拔交流学生。

第三条 学校成立“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遴选小组”(以下简称“遴选小组”),负责交流学生的选拔工作。遴选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学生处和研究生院负责同志组成。

第四条 我校在籍的全日制统招本科生(研究生)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可以提出申请:

(一)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二)外语能力(英语或交换国的语言)优良,并符合交换学校的入学要求;

—1—

(三)学习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四)符合国(境)外合作院校规定的申请条件;

(五)身体健康,能圆满完成出国(境)学习任务;

(六)已交清应缴的我校各项费用、具有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济能力。

第五条 申请者首先向所在院(系)教学办递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申请表;

(二)中英文简历;

(三)外语水平能力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英语IELTS或托福、GRE成绩及其它学习目的国所需要的语言水平证明等);

(四)家长同意书;

(五)出国学习计划书(包括计划准备在国(境)外学校学习的课程);

(六)家庭经济情况证明;

(七)其它国(境)外合作院校所需文件。

第六条 院(系)根据项目具体要求,依据本办法对报名申请学生进行初选,初选结果,经院系辅导员同意(研究生需经导师同意),并经分管教学院长(系主任)签署意见签(章)后报教务处(研究生院)。

第七条 教务处(研究生院)对院(系)报来的结果进行审核后,会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遴选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学生进

—2— 行选拔,必要时可由遴选小组组织面试,依据择优录取的原则选出优秀学生,报请学校批准。入选学生名单由教务处(研究生院)以书面形式告知入选者所在院(系)、并报送学生处(研究生院)备案,相应的院(系)通知入选学生。

第八条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遴选学生名单及材料通知国(境)外相关院校,国(境)外合作院校审核交流学生材料,并将录取通知书邮寄给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通知有关院系的被录取同学。

第三章 派遣

第九条 获得国(境)外院校录取资格的待派遣学生(简称待派遣学生)本人自行办理护照、签证、购买机票,自行前往学习学校。是否需要具有出国(境)签证(通行证)申办服务资质的中介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由学生本人决定。费用由学生本人承担。

第十条 待派遣学生须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指导下,及时前往本人户籍所在地申办因私出国(境)护照(证件),并及时将材料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根据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原则,待派遣学生须与安徽大学签署“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协议书”,协议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经济担保责任;

(二)国外学习期间医疗及意外责任;

(三)按期回校承诺。

—3— 第十一条 待派遣学生须根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通知,及时提供国(境)外交换院校所需要的一系列文件资料。

第十二条 取得签证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与国(境)外院校联系,落实接机、入学、开始学习等工作。

第十三条 交流学生国际、国内车旅费、国(境)外生活等费用一律自理。

第十四条 交流学生到达国(境)外院校后,应于一周内将联系方式通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所在院(系)分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及教学秘书,以便与学校保持联系。

第四章 成绩(学分)互认

第十五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院校学习课程应尽可能与我校本专业培养方案教育模块所列出的课程一致或相近,以便回校后成绩(学分)互认、学籍审核、及时毕业。

第十六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院校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应于学习结束后一个月内由交换学校密封寄至安徽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转交相关院(系)。交流学生应填写“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成绩(学分)互认申请表”,相关院(系)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的教育模块进行成绩(学分)认定,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审核后登录成绩。

第五章 学籍管理

—4— 第十七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院校学习期间,我校为其保留学籍。学习期间被国(境)外合作院校除名者,我校不再为其保留其学籍。

第十八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延长在外停留期限、转往它校学习或转往第三国(地区)居留。违反者将取消安徽大学学籍、不予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第十九条 交流学生在结束国(境)外院校的学习后,必须按期返校修读后续课程,尚未进行专业分流的交流学生,依据所在年级分专业时的具体要求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并按照该专业培养方案的教育模块要求修满学分,并按学校规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

第二十条 分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兼管国际校际交流学生(本科)工作,分管研究生教学院长(系主任)兼管国际校际交流学生(研究生)工作。

第二十一条 交流学生因某种原因不能在国(境)外完成学习任务,由本人申请返校继续学习,经学校同意后,可插入原专业学习。

第二十二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可以参加本校选课,允许回校直接参加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总评成绩)。

第六章 其它

第二十三条 如果交换项目包含互免住宿费的,我校交流学生还须交纳在我校的住宿费。

—5— 第二十四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应遵守我国及学习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应遵守外事纪律,注意人身安全,不做有损国家尊严的事情;遇到关系国家和学校利益及声誉的大事应及时向我国驻当地使领馆或机构和学校报告。如有违法违纪行为,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第二十五条 交流学生返校后,应于两周内向所在院(系)报到,所在院(系)应及时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由交流学生向本院(系)学生和老师汇报在国(境)外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所见所闻,以扩大交流项目的影响,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解释。

—6—

第二篇: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

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规范管理我校学生出国(境)学习,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我校按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约定,派出学习三个月以上的学生,其它全日制统招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境)学习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选拔

第二条 学校每年根据与国(境)外合作院校所签署的学生交流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学生交流项目及名额及时向全校发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办法选拔交流学生。

第三条 学校成立“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遴选小组”(以下简称“遴选小组”),负责交流学生的选拔工作。遴选小组由分管校领导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学生处和研究生院负责同志组成。

第四条 我校在籍的全日制统招本科生(研究生)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可以提出申请:

(一)政治素质好,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二)外语能力(英语或交换国的语言)优良,并符合交换学校的入学要求;

—1—

(三)学习成绩优秀,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四)符合国(境)外合作院校规定的申请条件;

(五)身体健康,能圆满完成出国(境)学习任务;

(六)已交清应缴的我校各项费用、具有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济能力。

第五条 申请者首先向所在院(系)教学办递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申请表;

(二)中英文简历;

(三)外语水平能力证明(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英语IELTS或托福、GRE成绩及其它学习目的国所需要的语言水平证明等);

(四)家长同意书;

(五)出国学习计划书(包括计划准备在国(境)外学校学习的课程);

(六)家庭经济情况证明;

(七)其它国(境)外合作院校所需文件。

第六条 院(系)根据项目具体要求,依据本办法对报名申请学生进行初选,初选结果,经院系辅导员同意(研究生需经导师同意),并经分管教学院长(系主任)签署意见签(章)后报教务处(研究生院)。

第七条 教务处(研究生院)对院(系)报来的结果进行审核后,会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遴选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对学生进

—2— 行选拔,必要时可由遴选小组组织面试,依据择优录取的原则选出优秀学生,报请学校批准。入选学生名单由教务处(研究生院)以书面形式告知入选者所在院(系)、并报送学生处(研究生院)备案,相应的院(系)通知入选学生。

第八条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遴选学生名单及材料通知国(境)外相关院校,国(境)外合作院校审核交流学生材料,并将录取通知书邮寄给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通知有关院系的被录取同学。

第三章 派遣

第九条 获得国(境)外院校录取资格的待派遣学生(简称待派遣学生)本人自行办理护照、签证、购买机票,自行前往学习学校。是否需要具有出国(境)签证(通行证)申办服务资质的中介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由学生本人决定。费用由学生本人承担。

第十条 待派遣学生须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指导下,及时前往本人户籍所在地申办因私出国(境)护照(证件),并及时将材料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根据签约派出、违约赔偿的原则,待派遣学生须与安徽大学签署“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协议书”,协议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经济担保责任;

(二)国外学习期间医疗及意外责任;

(三)按期回校承诺。

—3— 第十一条 待派遣学生须根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通知,及时提供国(境)外交换院校所需要的一系列文件资料。

第十二条 取得签证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与国(境)外院校联系,落实接机、入学、开始学习等工作。

第十三条 交流学生国际、国内车旅费、国(境)外生活等费用一律自理。

第十四条 交流学生到达国(境)外院校后,应于一周内将联系方式通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所在院(系)分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及教学秘书,以便与学校保持联系。

第四章 成绩(学分)互认

第十五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院校学习课程应尽可能与我校本专业培养方案教育模块所列出的课程一致或相近,以便回校后成绩(学分)互认、学籍审核、及时毕业。

第十六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院校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应于学习结束后一个月内由交换学校密封寄至安徽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转交相关院(系)。交流学生应填写“安徽大学国际校际交流学生成绩(学分)互认申请表”,相关院(系)根据学生所在专业培养方案的教育模块进行成绩(学分)认定,由教务处(研究生院)审核后登录成绩。

第五章 学籍管理

—4— 第十七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院校学习期间,我校为其保留学籍。学习期间被国(境)外合作院校除名者,我校不再为其保留其学籍。

第十八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延长在外停留期限、转往它校学习或转往第三国(地区)居留。违反者将取消安徽大学学籍、不予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第十九条 交流学生在结束国(境)外院校的学习后,必须按期返校修读后续课程,尚未进行专业分流的交流学生,依据所在年级分专业时的具体要求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并按照该专业培养方案的教育模块要求修满学分,并按学校规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

第二十条 分管本科教学院长(系主任)兼管国际校际交流学生(本科)工作,分管研究生教学院长(系主任)兼管国际校际交流学生(研究生)工作。

第二十一条 交流学生因某种原因不能在国(境)外完成学习任务,由本人申请返校继续学习,经学校同意后,可插入原专业学习。

第二十二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可以参加本校选课,允许回校直接参加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总评成绩)。

第六章 其它

第二十三条 如果交换项目包含互免住宿费的,我校交流学生还须交纳在我校的住宿费。

—5— 第二十四条 交流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应遵守我国及学习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所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应遵守外事纪律,注意人身安全,不做有损国家尊严的事情;遇到关系国家和学校利益及声誉的大事应及时向我国驻当地使领馆或机构和学校报告。如有违法违纪行为,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第二十五条 交流学生返校后,应于两周内向所在院(系)报到,所在院(系)应及时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由交流学生向本院(系)学生和老师汇报在国(境)外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所见所闻,以扩大交流项目的影响,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解释。

附:《交换生在国(境)外学习成绩互认的补充说明》

《交换生在国(境)外学习成绩互认的补充说明》

一、交流派出前的手续报批与表格留存

—6—

1、派出交流学生应先填写《安徽大学国(境)外校际交换学生申请表》并报国际交流合作处和教务处各1份。

2、派出交流学生还须填写《安徽大学本科生国(境)外学习修读课程计划表》(以下简称《计划表》);《计划表》课程及其学分总量须与所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相符;在国(境)外院校所修课程必须与《计划表》相符或基本相符。

3、《计划表》须报经所在院系和教务处审核批准,《计划表》由教务处、所在学院、学生本人各执1份。

二、关于选课与学分互认

1、国(境)外院校所取得的学习成绩,凡《计划表》所列课程成绩,均依据对方教务部门提供的实际评定成绩认定;

非《计划表》课程,但属同学科专业内的类似课程,其成绩以不高于75分(五级“中等”等次及以下,绩点2.8)记载;

非《计划表》且不属同学科专业内的替代课程,其成绩以不高于65分(五级“及格”等次及以下,绩点1.5以下)记载。

具体程序为:学生依据《计划表》填写《安徽大学本科生国(境)外学习修读课程替代申请表》;学生所在学院分管教学院长/系主任对学生提交的《申请表》进行初审;教务处根据《计划表》和派出学生所在院系的初审意见,研究认定相关选修课程及学分。

—7—

2、国(境)外学习期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对方高校未开的相关课程,应参加安徽大学网络选课并按期回校直接参加考试,成绩直接登录。

3、派出交流学生因时间延误考试的部分课程,可以申请缓考;学生可根据《安徽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校政[2011]25号)参加新学期期初缓考补考,成绩以“合格”等次登录。

4、派出学生其他超修学分一般不予认定。

—8—

第三篇: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

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程序的规定

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

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程序的规定(2006年9月1日·市组发[2006]43号印发)

根据省委组织部等四部门《关于贯彻中央组织部、公安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因私事出国(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的意见》,领导干部申请因私事出国(境),应按照组织人事管理权限和行政隶属关系履行审批手续。

一、市管干部因私事申请短期出国(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酌情予以批准;

1、符合国家有关探亲假规定,出国(境)探望配偶、父母、子女的(未婚干部探望父母每年1次20天探亲假;已婚干部探望父母每4年1次2l天探亲假,探望配偶每年1次30天探亲假);

2、直系亲属在国(境)外患重大疾病或亡故的;

3、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

二、市管干部因私事申请出国(境),由本人向所在单位党组(党委)或区、县委提交书面申请及与出国(境)事由相关的证明材料。

书面申请内容应注明:申请出国(境)事由,出国(境)时闻、地点,在国(境)外停留时间。

与出国(境)事由相关的证明材料:(1)邀请信,申请人须提交国外亲友的邀请信,邀请信须注明被邀请人姓名和访问时间等(六个月内有效);(2)邀请人在国(境)外的居住证明或使用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3)邀请人在国(境)外的就学、就职证明;(4)直系亲属在国(境)外患重大疾病或亡故证明;(5)本人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证明。

市级部门党组(党委)或区县委按照有关规定审核,并签注明确意见,出具政审报告,报送市委组织部。

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市委组织部代市委管理的干部申请因私出国(境),由市委组织部审批。市委常委会任免的干部和省管干部申请因私出国(境),由市委组织部复核后呈报市委领导审批,其中:市级部门和区县副职报请市委分管副书记审批;市级部门和区县正职报请市委分管副书记和书记审批;省管干部报请市委分管副书记和书记审核后,报省委组织部审批。

四、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根据组织审批意见办理出国(境)手续。同时将护照办理情况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五、市管干部因私出国(境)返回后,应在一周内将因私护照或往来港澳通行证,交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审批的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

六、在护照有效期内,市管干部再次申请因私出国(境)的,应按照上述程序重新审批。

七、处科级领导干部申请因私出国(境),由各区县委、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八、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应对目前市管干部持有有效因私护照情况进行清理,造册登记后报市委组织部,由市委组织部限期将护照收回。各区县委、市级各部门亦应对处级以下(含处级)公务人员持有有效因私护照情况进行清理,造册登记,并限于9月30日前将护照全部收回,由有关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

西安市因公出国(境)人员政审基本程序

一、市属区县、直属党(工)委系统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程序

(一)、出国(境)人员选派单位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函]》(参加西安市以外团组的须附由中央部委或省政府下达的《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通知书),按规定的出国(境)人员条件,进行初审。

(二)、1、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处级以下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当于正处级以下的工作人员以及审查批件有效期外的再次出国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由出国(境)人员选派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填写《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3份,派出单位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签署意见,签名并加盖党组织印章。报主管单位党委(党组)审查后,由主管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或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签署意见,签名并加盖党委(党组)印章后上报市委组织部。

2、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处级以上干部,以及相当于正处级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工作人员以及审查批件有效期内的再次出国人员因公临时出国(境),必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办理事前备案手续,即出国任务审批件下达后,由出国(境)人员所在单位填写《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报主管单位党委(党组)审查后,由主管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或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签署意见,签名并加盖党委(党组)印章后上报市委组织部。

(三)、由出国(境)人员选派单位的主管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政审报告(包括政治倾向,刑事犯罪,是否有严重经济问题,并应明确表态是否同意出国[境]),报主管单位党委(党组)审查后,由主管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或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签署意见,并加盖党委(党组)印章后上报市委组织部。

(四)、按出国人员的管理权限和归口管理原则,报送市委组织部进行审批。

出国(境)人员选派单位上报市委组织部政审的材料包括:

1、市政府下达的《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出国、赴港澳任务确认件[函]》(参加西安市以外团组的须附由中央部委或省政府下达的《出国、赴港澳任务批件》或通知书);

2、《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三份)或《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

3、由出国(境)人员选派单位的主管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政审报告;

4、出国人员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5、市属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处级以下干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当于正处级以下的工作人员以及审查批件有效期外的再次出国人员政审,还需携带其人事档案材料一并审查。送审材料必须真实齐全,由组织人事部门传递,不能交由出国(境)人员本人办理。

(五)、市委组织部收到完整的送审材料后,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遇节假日顺延)办理完毕。凡经审查批准的,下达《因公出国、赴港澳人员审查批件》一式3份或加盖印章的《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

二、跨地区、跨部门的因公出国(境)人员审批实行书面委托制度

1、没有因公出国人员审批权限的驻西安中央企事业单位人员因公出国,须经其上级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向市委组织部办理委托手续,对未办委托手续的,不予受理。

2、跨地区、跨部门的借调人员、停薪留职人员因公出国,须在借用单位工作满六个月以上并有正式借用合同,征得借出单位书面同意后,方可由借用单位办理审查和报批手续。

3、社会招聘人员因公出国,须在聘用单位试用期满后正式工作一年以上,由聘用单位党组织征求原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以上党组织及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意见后,负责办理审查和报批手续。

4、自动离职、辞职和被辞退人员因公出国从严掌握。确因工作需要,须在聘用单位试用期满正式工作一年以上,其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在聘用单位的,由聘用单位负责办理审查和报批手续;人事档案在县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的,由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审查和报批手续或提供材料由聘用单位办理审查和报批手续;人事关系、人事档案仍在原工作单位的,原工作单位要按照组织原则如实提供人事档案和原表现情况,对原单位有正当理由认为不适合出国的人员一般不予批准出国。

第四篇: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协议书

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协议书

甲方:淮北师范大学

法人代表:王建刚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00号 乙方:出国(境)学习学生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现就读学院、专业:

入学时间:

联系电话:

;Email:

现家庭住址:

;邮编:

丙方:出国(境)学习学生法定监护人

姓名:

与乙方关系:

工作单位:

职务:

身份证号码:

手机号码:

根据《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甲、乙、丙三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乙方赴

(国家、地区)

(交流学校)学习的有关事项达成此协议。

一、甲方接受乙方的自愿申请,同意乙方以学生身份赴

(国家、地区)

(交流学校)学习,期限为

月 至

月。

二、甲方承担的义务

1、提供有关出国(境)学习方面的咨询和服务,对乙方出国(境)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

2、负责向乙方在国外学习的交流学校介绍、传输对方要求乙方提供的相关材料。

3、为乙方办理出国(境)手续提供指导和帮助,并对乙方进行外事礼仪及安全方面的教育。

五、本协议实施过程中如产生争议,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解决,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持二份,乙方、丙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效力。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淮北师范大学(公章)

甲方代表:

签约日期:

乙方:

签约日期:

丙方:

签约日期:

(签字)年

(签字)

年(签字)

第五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出国境管理办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出国(境)管理办法

中南大政字〔2017〕127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并支持我校学生出国(境)外学习、交流,探亲旅游,规范我校学生出国(境)事务办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校在籍普通全日制学生申请出国(境)都应遵照本办法执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其协议规定。

第二章 分类管理

第三条 出国(境)申请分为学习交流类(学位学习、非学位学习与短期学习交流项目)和非学习类(旅游、探亲)。根据不同出国(境)类别,学生出国(境)申请程序归属于不同部门审批。

第四条 学习交流类出国(境)学生,根据组织方式分为学校组织出国(境)学习交流类和自行联系出国(境)学习交流类。

第五条 学校组织学习交流类根据学习性质、留学时间、交流内容分为以下三种:

1.学位学习:即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指学生通过学校与国外大学合作的各类项目赴国外学习并获本校和国外大学学位的项目。

2.非学位学习:即学分转换项目,指学生通过学校组织的赴国(境)外进行一个学期以上两年以内的课程学习,回校后可申请学分转换。

3.短期学习交流项目:指由学校或学院组织的赴国(境)外进行一个学期以下课程学习、实习、寒暑期夏令营、学术竞赛、国(境)外学术会议、游学等活动。

第三章 职能分工

第六条 国际交流部负责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各类本、硕、博项目的遴选、录取、派出等工作;负责学生申请赴台进行学习、交流及参加研讨等活动的材料审核、手续办理及行前教育。

第七条 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统筹学习交流类学生出国(境)工作(除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项目外),包括发布相关通知,组织遴选,指导学生办理出国(境)手续,行前教育,各类学生出国(境)情况统计等。

第八条 学生工作部、人武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学工部”)和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以下简称“研工部”)分别负责审核本科生、研究生赴国(境)外旅游或探亲的申请;负责审批赴国(境)外出国学习交流类学生的学籍管理及延期毕业等工作。第九条 教务部、研究生院分别负责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交流类出国(境)学生学分转换的审核等工作。

第十条 各专业学院负责对学生申请出国(境)事宜进行初审,审核内容包括学生的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精神状态等方面,并将审核结果报相关职能部门审批;负责办理获批者的院内请假、审批和返校报到等相关手续;负责本学院派出学生的在外联络,学习管理及安全提醒。

第四章 出国(境)选拔及审批

第十一条 出国(境)学习交流类项目选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本人申请、学院审核、学校审批、择优选派”方式进行选拔。

第十二条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各类项目由国际交流部发布遴选通知和选拔条件,其它由学校组织的出国(境)类项目由国际教育学院发布遴选通知和选拔程序,各学院进行初选。

第十三条 所有出国(境)学习交流学生均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无违法违纪记录;

2.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学习中表现突出,具有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申请时应为我校在籍学生,年满18周岁; 4.身心健康;

5.符合各类项目及留学国家、留学单位的语言要求; 6.符合申请项目的其他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 本科阶段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由国际教育学院负责组织宣传、遴选、笔试及面试;硕博阶段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由各专业学院自行组织宣传、遴选和录取工作;非学位学习项目和短期学习交流项目由国际教育学院或各专业学院负责组织宣传、遴选等工作。

第十五条 除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外,学生申请出国(境)时均需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出国(境)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经学院同意,报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交流部审批,具体流程如下:

1.学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所有项目赴国外学习交流需填写“审批表”,经学院同意,报国际交流部进行资格审查合格后,进入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进行申报。

2.学生申请非学位学习类和短期学习交流类出国(境)需填写“审批表”,经学院同意,报国际教育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及选拔。

3.学生申请在寒暑假期间出国(境)探亲、旅游,需填写“审批表”,经所在学院同意,报学籍所在部门(学工部或研工作部)审批。行程结束后,必须按时到学院报道,办理相关手续。逾期不归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4.学生自行联系出国(境)学习交流项目需填写《审批表》经学院同意,报国际教育学院审核,送学籍所在部门(学工部或研工部)审批。自行联系出国(境)学习交流类学生需向学籍管理部门(学工部或研工部)办理休学手续。

5.应届毕业生申请出国(境)留学应提前一个月提交“审批表”,经所在学院同意及学籍所在部门(学工部或研工部)核准后,可办理在读证明、户口证明,成绩证明单、户口档案迁移等相关手续。

第五章 录取与派出

第十六条 本科阶段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由国际教育学院统一公布录取结果并在网上进行公示;硕博阶段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由专业学院公布录取结果并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

第十七条 非学位项目和短期学习交流项目由项目组织单位公布录取结果,并在校园网上进行公示。

第十八条 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由各学院在项目学生派出前将最终留学名单报送至学籍管理部门(学工或研工部)和国际教育学院备案。

第十九条 除国际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和非学习类出国(境)外,学生正式出国(境)学习交流前需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出国(境)备案表》(以下简称《备案表》),经所在专业学院同意后,报相关职能部门会签,具体流程如下:

1.凡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的学生在赴国外学习前一周填写《备案表》,经学院同意,报学籍所在部门(学工部或研工部)审核,报国际交流部备案。

2.凡申请非学位学习项目出国(境)学习交流,需填写《备案表》经学院同意,报学籍所在部门(学工部和研工部)审核,报国际教育学院备案。如申请学分转换,按我校与国(境)外大学学分认定管理办法执行。

3.凡申请短期学习交流项目,需填写《备案表》经学院同意,报国际教育学院备案。

第二十条 学生出国(境)前,派出单位需对学生进行行前教育。学生及其亲属必须与学校签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安全须知》。

第六章 学生在外管理

第二十一条 学生在国(境)外学习期间应自觉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遵守我国外事纪律和我校相关规定,注意人身财产安全。

第二十二条 学生在外期间应定期与所在学院和派出单位保持联系,定期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若学生在交换交流期间因故必须中途中止交流培养计划,必须向双方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提前归校。

第二十三条 学生在外期间如遇到特殊困难或意外事故,应及时与国(境)外合作学校和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组联系,通知我校的派出学院,再上报相关部门,采取妥善措施。

第七章 经费资助及管理

第二十四条 国家留学基金委各类项目资助范围一般为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注册费、交通费、电话费、书籍资料费、医疗保险费、交际费、一次性安置费、签证延长费、零用费和学术活动补助费等);学校(院)资助的学位学习项目或非学位学习项目严格按照各项目的要求进行奖学金资助;短期学习交流项目资助按照我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凡资助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的项目需在项目遴选中明确说明资助范围及金额。学生申请资助时需在《备案表》的经费栏里明确写出资助项目、经费来源及预算。

第二十六条 所有经费使用都需符合我校财务规定。凡申请校(院)经费资助出国(境)的学生需经财务部审核批准。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同时,2008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出国出境管理办法》废止。

下载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管理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级以下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精选五篇)

    关于科级以下干部 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 根据因私出国(境)有关规定和《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市管干部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和因私出国(境)报告工作的通知》榆办字〃〃〃〃号要求,加强对......

    出国境申请书

    出国境申请书 县委组织部: 本人准备于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5日利用公休假期,随团到韩国旅游,费用自理。 特此申请。中共…..委员会 申请人: 2013年5月22日......

    出国境管理办法

    出国(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校出国(境)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

    因私出国境制度

    国家人员因公和因私出国境管理制度 . 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和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因公和因私出国(境)活动的管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江南大学校际交流学生出国境学习(合集5篇)

    江南大学校际交流学生出国(境)学习协议书 甲方: 江南大学 住所地: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 乙方:(学生):专业: 性别: 学生证号码: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护照号码: 住址(户......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中国戏曲学院(精选5篇)

    中共中国戏曲学院委员会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做好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查审核工作,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根据北京市《关于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因私......

    兰州大学学生出国境交流协议书[推荐五篇]

    兰州大学学生出国(境)交流协议书 甲方:兰州大学 甲方代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乙方:姓名 ;性别 ;学院 ; 年级 ;学号 ;身份证号 。 乙方学院联系人: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西安医学院出国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西安医学院出国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西医发[2008]34号 为了加强对出国出境人员的管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贯彻国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