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学校管理与建议的论文
真抓实干严管理
全面提高创辉煌
——浅谈学校管理及建议
文明中心小学 罗先斌
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先进的管理,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只有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才能使学校永远兴旺。文明中心小学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育局的直接指导下,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认定目标,上下一致,真抓实干严管理,全面提高创辉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总结起来,学校管理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坚持“以德治校”,确保办学方向
1、进一步加强了德育队伍的建设。学校健全了由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班主任代表组建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教师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同时,各校结合实际聘请了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的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成立监督岗,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2、不断健全政治学习制度。学校坚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学习内容: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通过学习,教师领会了“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论述,认清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师德修养。全体教职工每人有专门的学习笔记,并能结合实际写心得体会。
3、扎实抓好了“形象工程”。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师德师风建设,号召教师学习先进,激励教师树立“四种精神”,即:勤奋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从而唤起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信赖之情,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全乡各校未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认真上好思想品德课。任课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 的基础上,联系学校学生实际,在“明理、激情、导行”上下功夫,做到了思想品德课的考核与学生的行为考查相结合。
5、各科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各科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掘德育因素,自觉渗透德育。
6、抓好养成教育。学校以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性教育。本学期全乡着重培养学生讲礼貌、爱护公共财物和花草树木的习惯。
7、开展读书活动。通过“三讲一改一树”征文赛,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8、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学习《国旗法》和《汝城县中小学升国旗仪式规范》,进一步规范了升降国旗制度和国旗下讲话内容,每次确定一个讲话主题,使升降旗制度成为学生接受品行教育的重要方式。
9、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三月文明礼貌月,引导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㈡、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1、加强领导班子管理
①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教代会的监督作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当好上级领导的参谋,主持好全乡教育教学日常工作。同时发挥工会、共青团、退教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通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改选支部委员和召开文明中心小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老龄节召开全体退休老师会议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② 对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能落实《汝城县中小学校领导班子考核实施办法》,并拟定了《文明中心小学校长管理条例》对村小校长进行管理。同时,学校制定《文明中心小学目标管理方案》,定期对学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任免校长的依据。
2、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①大力表彰先进,弘扬尊师重教风气。2004年教师节乡政府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先进学校4个。优秀校长6人;十佳班主任10人;优秀老师30人。②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鼓励教师自修和岗位练兵,支持、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③重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师德的表率,教学骨干,科研能手。
④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教师生活,为教师办实事,让教师安心工作。
3、提高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①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各学校在上级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结合实际分工负责,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目任务。校长能对学校全面工作进行规划、决策,依法办事,自主管理。狠抓了学校教导和后勤两条线,教导人员负责抓好了教学常规工作、学籍管理、“普九”、“普实”,后勤人员负责抓好了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安全、师生伙食、勤工俭学、校舍建设和维修等工作。
②开展评估,规范管理。中心小学根据《文明中心小学目标管理评估方案》对全区所辖学校进行评估,对优秀的学校进行了表彰,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学校,下令进行整改。通过评估,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程度,还制定了《文明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价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对班主任的管理力度和正确评价。
③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学校坚持周头会制度,周头会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政治和业务,小结上周情况,布臵本周工作。坚持考勤制度,教工请假执行《汝城县教育系统教职工请假暂行规定》。教工上班期间坚持在校住宿。坚持监督岗制度,做到日有登记,周有小结,月有评比。坚持路队制度,防止了意外事故发生。
④教学常规,常抓常新。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体系,做到“周督月查季结”,坚持一月一查一通报,坚决杜绝了无教案上讲台的现象。中心小学机关人员,学校领导能深入课堂,完成规定的听课节数。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每一个环节,按教学计划开足课程,未出现“明开暗不开”的现象。
⑤进一步健全教学教研网络。全区成立一个中心教研组和三个片协作组,辐射到各校。各校校长兼任本校教研负责人,各教研组有组 织、有计划、有课题、有程序地开展教研活动,围绕“结合语文新课程,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个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的形式除听课评课外,还有专题研讨外出取经等。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研水平。
⑥财务管理,不断完善。学校加强了收费管理,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中心小学校长和村小校长签订了“治理学校乱收费责任书”,明确校长是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没有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学校财务制度健全,坚持民主理财,专款专用,一支笔审批制度。中心小学为各学校理好财、管好钱,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作用。坚决制止了滥用、私分公款和贪污挪用的现象出现,继续办好了内部食堂接待客人,执行管线陪客制度,并按季度报告招待费。学校主动接受上级对财务的内审和监督,实行民主理财,同时把财务公开作为政务和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中心小学接受了财政局、物价局、减负办等单位的检查。中心小学年内对教师反映强烈的学校进行了内审。建立学校财产登记制度,学校办公设备和用品,期初借用,期末和调走时收回,无财产遗失现象。
㈢、继续巩固“两基”成果
1、积极配合乡政府依法劝学。开学初,开展了“教师进万家”的家访活动,加大了劝学力度。力争多渠道资助特困生入学,严防学生流失,确保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达到国家标准。
2、争取政府行为到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3、进一步规范档案资料。学校狠抓学籍资料档案管理,改变了个别学校无档案或资料零、散、乱丢的现象。学生异动情况实行月报制度。
㈣、强化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各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心小学校长与村小校长签订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状》,学校确定一名教师协助校长具体抓安全稳定工作,并明确校长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协助员为具体负责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在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 活动中,各校能认真分析当地各种不安全的现状、隐患和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健全安全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有寄宿生的学校把好饮水和食品关,杜绝“三无”小食品进入出校园,严防中毒事故发生。同时教育学生加强防范意识和处理安全事故的基本方法,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中心小学为全体小学生投好校方险。
㈤、开展勤工俭学,育人又创收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挖掘潜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展勤工俭学能将人和创收相结合,以育人为重。勤工俭学设专帐,合理使用。
㈥、充分发挥工会、离退教师协会、妇代会、共青团、少先队的有效作用
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解决教职工的一些实际问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每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动员教职工群策群力、参政议政。今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女教职工代表到韶山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扩大了视野。退休教师张文凌被推荐为县退(离)休教师协会常务理事。
存 在 的 问 题
1、改善办学条件资金紧缺。
目前正是初中生源高峰期,从去年下学期起,中心小学的校舍全部腾出来办初一。这种情况要持续到2006年上学期。于是小学高年级必须下放到片联校和村小。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原先“吃饭靠国家,建设靠附加,维修靠集资”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格局被打破,而新的机制又暂时没有建立起来,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出现“空档”,导致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出现尴尬的局面。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学校的公用经费保证正常的运转也存在困难,无法对学校的设备设施进行改造和维修。
2、农村课程改革陷入困境。
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教学结果评估机制的更新,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生机。但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实 际情况,无法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中心小学的现状是:①教师年龄偏大。我校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9岁,30岁以下的教师只有2人,这个队伍大部分是民办转正的,家大多数在农村。②缺少中心阵地。中心小学是初一,况且由乡中学管理,进行课程改革、校本教研无中心阵地。③老师工作量大。我乡1679名小学生分布在20所学校70个班里,其中复式班13个,不是大班教学就是复式教学,老师每天都是满工作量。在这种环境下进行课程改革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
今 后 的 设 想
1、认识到位。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2、优化管理。
管理好每一所学校。中心小学全部是初一班。村小将采用分片管理。共分成三个片:即秀水片、上章片、宣溪片。根据《文明中心小学学校目标管理方案》,每片抓好一所典型学校,通过典型引路、带动所有学校力争在3至5年,学校环境优美,管理规范,质量一流,使文明乡60%的学校成为汝城西部的窗口学校。
提高每一个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坚持“三重三树”即一重职业道德,树师表形象。对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明纪律,严谨作风”。二重基本技能,树进取风气。广大教师要互帮互学,开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通过竞争形成进取的良好风气。三重教学成果,树名优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激发教师学先进,创名优。
回首过去,心潮澎湃,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党的十六大为我乡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开创文明乡的教育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园林施工管理现状与建议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就园林施工的管理问题展开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目前园林施工管理的现状予以了简要的接受,而后就前期的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及成本监管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明确施工责任、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安全监管、完善管理体系、创新管理制度等具体的施工管理建议,最终希望借助于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交流,以促进园林施工管理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现状;建议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建筑领域也取得了极大的繁荣与发展,而作为园林工程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此方面目前无论是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是行业标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的趋于完善,同时加之各类技术性的创新工作以及新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园林施工管理也越来越科学化。尽管如此,在目前的园林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却也存在有诸多的问题因素,特别是园林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所需进行的改革创新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范围。据此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并就目前园林施工的管理现状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进而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1园林施工管理现状
第一,质量意识不强。在目前的一些园林企业中有时为了追工期、赶进度,相关的施工人员未能够接受相关的知识培训,对于施工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较易引发各类质量安全问题,从而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二,质量控制不足。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之中所需用到的材料数量较多,一些园林企业未建立起必要的监管机制,从而使得大量的劣质材料进入到了施工现场,造成了严重的施工安全隐患,工程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哈有一些企业受制于自身规模较小的影响,相关的技术与设备水平较低,对于一些施工项目无法达到设计标准。第三,质量监管落后。尽管我国相关的政府监管部门在近年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然而一些具体的制度措施却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还有一部分企业利用政策的监管漏洞,做出了一些违规操作,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相关的工程监理工作也未能够对施工管理问题作出及时的纠正。
2园林施工前期准备
在前期准备阶段当中首先应当依据工程设计标准,对整体工程的费用投资进行大致的估算,从而给予工程的开工建设在施工场地、材料、机械、人员等方面做好准备。其次依据施工工期的具体标准来明确对材料、机械、人员等各方面的安排,合理规划好工程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作业能够有序、高效开展。
3园林施工进度控制
在对园林施工的进度采取控制手段时,可通过构建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进度控制监管体系,整体工程的每一项具体施工项目负责人、规划者、调度者、作业安排者以及班组长均可纳入到该进度控制监管体系当中。从而促使各项施工任务均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员,以期达到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的目的,保障整体施工进度能够按照预定规划顺利实施。
4园林施工成本监管
园林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是基于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相关要求前提之下,并针对项目在实施过程之中所产生的各项成本支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经由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等具体手段方法来达到预先设定的成本目标,同时还要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成本费用的支出。施工成本监管主要是借助于对施工方案的合理化制定、对各项施工要素(人员、材料、设备等)的科学管理,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成本作为园林施工过程中各类支出费用的总和。其报所含的内涵十分宽泛,能够始终存在于园林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整体过程,以及相关的数个方面,如:园林工程在中标、签约直至具体的施工准备、进度控制、竣工验收等环节,并且还囊括了后期的养护监管,每一环节都有成本管理的身影。
5园林施工管理建议
5.1明确施工责任
在园林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必须要采取施工责任负责制,从而促使整体的施工质量监管能够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最终促使整体施工质量的水平及效益能够得到持续性的提升。在实际的施工监管过程当中,施工企业必须要对施工项目的责任予以明确,且落实到人,加强对质量问题的日常监管,创新管理与施工的方式方法,明确掌控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做到整体把握实际施工进度,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风险降至最低。采取第一责任人制度,促使施工管理的效益能够得以增强,加强施工安全的监管效果。施工企业应当针对具体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做好安全性、综合性的管理培训,同时将权责明细化,以保障施工安全能够得到良好的执行。
5.2提升人员素质
在对大量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后,其研究结果均表明人为安全意识的缺乏,以及不当的操作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园林工程的施工现场必须要提高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具体可采取安全宣讲、张贴标语、会议总结等方式,来促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能够得以有效的提升。定期开展相关的安全质量培训活动,对相关的施工工艺流程、技术、操作规范等予以详细的介绍,最大程度的避免人为性的不当操作,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
5.3加强安全监管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较为常见性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自于周边的环境因素。因此,在实施安全监管之时,相关的施工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从整体层面来分析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并予以及时性的解决处理,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环节把控来建立起安全监管体系,增强对施工环境的控制效果。
5.4完善管理体系
在开展园林工程施工作业之时,监督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将会对最终工程的完成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而,针对不同的施工时期,应当依据总包方与分包方层次技术的差异性,来建立起相应的配套技术管理体系,促使其能够被各个参与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所接受。对传统的技术管理体系进行变革、创新发展,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实践促发展。所有参与园林工程建设的单位,要保障技术管理人员的完备性,同时提升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在施工的准备、进行与竣工等各阶段要能够依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各方面人才,使得全体施工人员局能够建立起质量、安全责任理念。
5.5创新管理制度
要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确保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性,重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此外还应当不断的完善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以及责任人负责机制,使得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此外针对一些违法、违规的施工企业必须要采取严厉的惩处力度,以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使得园林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能够得以全面提升。
6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近些年来园林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园林工程施工作业的要求性也越来越高,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当中屹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施工现场监管,针对所出现的施工问题要能够及时的发现,保障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此外,园林企业还应当增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采取创新性的管理策略,提升现场监管的水平,最终推动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陆志华,贾秀珍.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3(9).
[2]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1(15).
[3]汤桂红.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5).
[4]舒伶俐.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3)
第三篇:学校组织与管理论文
学校组织与管理
姓名:熊润青
学号:2012105040224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系统地分析学校发展现有的基础及所处的环境,确定学校“规划年”(指规划执行的起止年月)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把握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并按照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挖掘自身潜在的资源,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一个学校怎样去合理地进行组织与管理呢?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要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人文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措施。(1)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2)分校长要加强学习,成为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者和科学管理的促进者。坚持校务公开,增加学校管理透明度,提高分校长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
(3)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民主管理作用。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成绩与利益相结合、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
(4)以规程为向导,以评比为杠杆,努力向管理要质量。
2、提升师资素质。
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目标,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教师培养活动为载体,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促进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聚焦内涵发展,提升教育品质,从而建设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适应教育信息化、优质化要求的理论水平高、学科造诣深、业务技能精、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加强队伍建设。
(1)建立责任感强、求真务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现代学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学校管理机制。(2)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一支学生喜欢、家长满意、具有科学管理能力和民主管理思想的班主任队伍。
(3)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批业务上过硬,个性明显,教有所长的专业教师队伍。
3、强化教育科研。
坚持以科研为学校发展动力,勇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2)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深入研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3)围绕课题,突出主题,进行常规教研活动,实现教中研、研中教。(4)关注教研网络,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管理,人人有小课题研究。
4、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未来的五年中,我校将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实行三个优化:
一是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是优化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提倡激活思维的“启发式”、“探究式”,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新颖性;
三是优化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我们要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中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教学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
5、改善办学条件。
(1)以发展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绿化、美化、人文化“建设,使学校达到校园标准化建设标准。
(2)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逐步更新设备,努力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的能力。
(3)解决各种功能室的配置。对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等要加强管理,方便使用,提高使用率。
6、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抓好校园环境建设,逐步规划、精心布置,做到净化、绿化、美化; 建立和谐、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做到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经常交流沟通,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同进步;
弘扬校园文化,培育校园文化内涵,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学校文化品位,铸造具有鲜明时代感和学校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时时、处处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7、关注学生健康。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艺2+1项目”实施方案》,推动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户外活动,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
(3)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积极推广全民健身 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8、保障校园安全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做到物防、技防、人防三结合,切实保障校园安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第四篇:学校管理论文
论文
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之我见
摘要:
“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不段出现问题。本文从学校、家庭、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几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思路和方法,并用列举实际事例的手法对新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论证。最后得出学校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除了学生在校内学校管理要消除盲区,提升管理理念,同时还要依靠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管理好学生假期的学习,并争取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支持。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提高
近几年,由于“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交往等方面不段出现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从实际操作过程看,部分地区还只是停留在调查、摸底的浅层次表象上,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案和措施,由此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很多实际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依然是学校迈着“老八步”,遵照“常规”在“孤军作战”,情况不容乐观。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一个多边活动,“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得到家庭、社会的鼎力协作与支持。目前,学校之所以“单枪匹马”,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一方面,留守家中看护孩子的大都是年老体迈的爷爷奶奶,且不论他们的“小农意识”、“隔代溺爱”对教育的影响有多大,单就知识结构而言,与现代教材反映的内容相差甚远,实不足以教育、辅导好孩子;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薄弱,地方政府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搞活经济上,缺乏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刻认识,忽略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力度。这就需要学校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和服务意识,以教育好“留守儿童”为己任,及时更新办学思路,肩负起更多的责任,赋予“家庭——社会——学校”三结合教育新的内涵,创造性的解决好这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一、学校应为“留守儿童”做特殊教育工作
所谓“特殊教育”,是相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校以区别于常规的教育思路和方法,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一种行为方式。简言之,即校本教育。其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档案建立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可变因素很多,但前提保障只有一个,就是掌握第一手资料,建立真实可靠且易于操作的档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识要到位。目前,“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其本身充满着矛盾和变数。所以,学校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摒弃急功近利、借“风”作秀或自扫门前雪的浮躁心理,不形式花巧、不敷衍应付,真正从理论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并以班级为单位,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发展动态,认真研究、反复琢磨,整理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改进教育教学。(2)内容要真实、详细。表格设计上要尽可能全面:一是学生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二是家长资料。除上述内容外,还要有详实的联系电话、、地址、学历等,因父母常年在外,最好将留守家中的看护人一并登记造册;三是学校附言,主要记载该生的特殊表现,如表彰、处分等,以便查考、研究。为保险起见,应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双备份。
2、合理编班
一是鉴于“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其时间支配与教育手段皆有别于一般学生,所以将他们编在同一班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应该是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有益探索。二是针对“留守儿童”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怯懦、多疑、孤僻等心理障碍的,将之编入班风活泼、团结、和谐的集体中同化;有多动、懒散、马虎等学习障碍的,将之放在学风纯正、浓厚,学法科学的班级中熏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只是个案,作为一种尝试,有其消极的因素,操作时要把握好尺度。原则上讲,以统一班级授课为标准,正视存在的问题,承认特殊差异,摘掉“问题学生”的帽子。
3、消除教育“盲区”
这里的“盲区”指双休日和节假日。众所周知,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良
好的教育效果建立在不间断的约束基础上。一般来说,节假日和双休日对学生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留守儿童”而言,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在家,爷爷奶奶们管不了、不愿意管、舍不得管或根本无人管,学校教育又鞭长莫及,于是教育的“空挡”就出现了。我认为,若想消除或降低教育“盲区”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点”的突破。即以村、组为单位,就近成立学习兴趣小组,推选责任心强、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每天一聚,按学校提供的日程安排表,游戏、学习或集体活动,力求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避免“盲区”带来的诸多问题。对此,有几点要强调清楚: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此举的深远意义,不能因为可能性的“挨累不讨好”结果而心存顾忌、畏首畏尾或推三阻四不予落实,而应站在“一切为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一切”的高度,设身处地为家长、社会考虑,切实做好分内分外的工作。其次,要事先与家长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取得理解与支持,让他们也参与其中,与学校密切配合、携手工作,将负面效应降至最低,将活动成效提到最佳。第三,学校需安排专门老师负责督查与辅导,每人一点、每天最低一次,尽最大力量将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二是“面”的突破。即学校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留守儿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长活动。基于当前教育现状考虑,搞特长活动,还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组织要严密。一直以来,利用节假日搞活动、办学,都是个人或民间组织行为,公办学校涉足其间的十分罕见。究其原因,一是社会思维定势认为国家办学不该有此非义务行为;二是教育政策不允许。所以,尽管此举意义深远,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如果操作过程中一不留神出了纰漏,则有口难辩。为了把事做好,我认为,首先,要寻求家长的认可与支持,自愿参与,而学校则用优质的服务“俘虏”他们的心,扩大社会影响,站稳脚跟;其次,要制定详细、科学的实施方案,从教学、安全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要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万无一失;再次,要精挑细选辅导老师。学校有则用,无则外请,绝不能怕麻烦将就凑合,影响教育教学效果,丢了信誉、砸了学校的招牌。2.收费要有弹性。搞活动收取适当的活动经费是正常的,但前提是不能以赢利为目的,不能把家长的信任当成自己的“优势”而私抬价位,给学生家庭造成负担,此其一;其二,对情况特殊的“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弹性掌握尺度,少收或不收活动费用,真正把活动做成“品牌工程”、“爱心工程”。3.不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一是课程设置上不能迎合家长心理,顺社会补习班的“大势”,“挂羊头卖狗肉”,表面特长训练,实际语、数、外轮番“轰炸”,令学生苦不堪言;二是时间安排上要合理,不能死套原有的条条筐筐,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制定。
“点”是“面”的补充,“面”是“点”的升华,只有点面结合,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真正让学校教育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留守儿童”问题上起教育、辐射、引导作用,进而带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向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
二、学校要充当家庭教育培训者
据不完全统计,“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看护的占90%,寄居亲戚朋友家的占4%,单亲的占1%、无人照顾的占0.23%、其他的占4.77%。而在看护的人群中,高中以上文凭的没有、初中占6.71%、小学的占42.29%、不识字的占51%。数据展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堪忧!从另一个角度看,学校教育的确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所以,依托家长学校,加强对“留守老人”等看护者的职能培训,是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1.形式要多元化
由于培训的对象大都的惯于无拘无束且年龄偏大的老人,因此,正常的课堂程序是不足取的,而应该以座谈会、案例分析等多元的形式,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切忌“台上侃侃而谈、术语满堂飞,台下却昏昏欲睡一大片”,流于形式,没有效果。
2.内容要有针对性
学校开办家庭教育培训班,目的是什么,培训内容是什么等等,事先要有考虑,提前设计、编好教案,并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预设生成,掌控整个培训流程。(1)学习指导。所谓“善学者,事半而功倍”学校就是要通过培训,让“留守老人”们掌握辅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窍门,与学校衔接,同步解决好部分儿童学习困难问题。(2)心理指导。孩子想什么?为什么任性、撒谎?一般孩子会产生哪些心理障碍等等,都要通过培训让家长明白,在生活中主动消除或缩小彼此间的“代沟”,做孩子的贴心人。(3)生活指导。孩子的待人接物是否大方
体贴,日常生活是否勤劳节俭都是生活指导的范畴。我们既要让家长明白内容,还要让他们实施时把握好一个原则,即: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越俎代疱,而应严而有度、爱而有方。
1、授课者要反复筛选
我认为标准为:(1)身谙家教之道。(2)年龄不低于35周岁。(3)善于聊天,能随时调控课堂节奏、气氛。(4)首选当地人。目的只有一个:拉近彼此距离,增强信任感,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校应充当好社会关系的协调者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其解决的过程离不开地方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参与及努力。但考虑到欠发达地区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的现状,想让他们积极主动且真抓实干“投身”“留守儿童”管理上来是不现实的。作为学校,理应摒弃“自找麻烦”的消极心理,以“主人翁”的姿态,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积极构建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平台,妥善处理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1、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
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有两种现象:一是人们大都渴望接受新事物却又观念落伍、优劣不辨,吸纳不到点子上;二是远离闹区却成为不法分子谋取暴利的“风水宝土地”,一来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多,缺乏防范意识;二来地方对娱乐场所的检查、打击力度不够。直接导致非法网吧、游戏厅等鱼后春笋般涌现,摆地摊者更是肆无忌惮兜售黄色书刊、影碟,对“留守儿童”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此,一方面,文化、公安、城管等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不定期对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有色情、迷信等内容的一律勒令其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取缔。切忌“以罚代管”,“创收到位”后便睁只眼闭只眼任其作为。另一方面,学校应主动与其联手,互通信息,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坚决、彻底,不留“死角”。
2、加大社会治安群防力度
“留守儿童”问题很多,其中安全是被忽视,却最令人头痛的一环。尤其是女孩子,安全隐患更多。首先是农村偏僻的地方较多,容易给犯罪分子提供作案的场所;其次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与爷爷奶奶又缺乏沟通,即
便人身受到侵害,也往往因无人倾诉或不敢寻求法律援助而忍气吞声、独自承受,间接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第三,农村的孩子单纯、传统观念强,在青春期教育和心理疏导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受外界诱惑而稀里糊涂地“自愿”干出傻事。所以“留守儿童”的安全理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上述学校在节假日搞“点面结合”的特长活动,减少孩子独处的时间是一法。另外,公安部门可以利用农村的闲置劳动力、民兵组建联防队,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确保孩子安全无事故,使远在外地的父母安心工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交往等问题,要改善这一热点问题,我认为主要依靠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改革。从而使学校转变工作指导思想、学生家长及监护人提高对子女的教育质量、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当然我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也还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完善。
第五篇:学校管理论文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三步曲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学管理。如何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如今需要深入解决的中心问题。加强教学管理,是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课堂结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推行新课改、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和保证。
一、校风建设
为了树立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制定了制度,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也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求——要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心尽力、群策群力。
1、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每天,值班的老师和大队干部都会对到校的学生进行检查,查看各班的纪律、卫生和学生仪容仪表,及时发现并指出不规范的行为。为一天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每周星期一学校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使学生意识到,成绩要提高,良好的环境和纪律是保证。学校还采取“流动红旗”制度进行班风评比,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
2、强化班主任奉献意识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其专业道德、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有效落实。班主任暂时还是一个缺乏制度保护的专业工作,班主任工作基本上成了一个靠“奉献”支撑的“额外负担”。“班主任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若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长期被忽视,又对班主任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会影响到校风学风建设。应取多种形式提高班主任的精神待遇,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会增强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构建家校联合管理模式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为学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家长是家庭教育实施者,教师与家长合作,可以使学校和家庭两个相互独立的教育场所联系起来,可以调适家庭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目标差异,形成教育合力,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衔接,保持教育在时空上的延续性、整体性,还可以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实现优势互补,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支持的力度,进而优化教育大环境,扩大学校教育影响的范围。总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才会有实质性的渠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才可能整合为一致性的教育力量。
二、严抓教学常规管理
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每所学校的管理层必须重视和常抓不懈的工作。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贯穿于学校教学整个过程,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
(一)建全制度 我们抓教学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任何手段都要随着时间、地点、对象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最“硬”的一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常规管理制度。这样可以避免管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注重过程
1、抓备课
(1)全体教师实行超前备课。各科教师在新学期开学前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并在整个教学过程紧扣《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加以落实。各备课组在教师通读、熟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安排好教学进度,仔细拟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和“寓德于教”计划。
(2)教学设计体现新的课改理念,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本班学生实际,注重课后反思。
(3)积极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共同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含行政领导)应按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参加集备活动,不得无故缺席。备课前每个教师应再次熟读教材及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提出个人教学设想,并围绕教学目标的要求、主要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堂主要范例、练习与作业、可供选择的教学方法、手段、教具等积极展开讨论,最后结合自己班级实际,优选最佳教学方案。同一学科的教学尽量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并写好集体备课记录。(4)必须按新课标及新课改的精神进行教案书写。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班级及学生的特点认真写好有自己特色的教案,教案体现教学目标、师生活动、课后作业设计等,对范例、练习、课后作业,教师要先“下水”完成,学校教务处对教师教案及作业“下水”完成情况,每学期至少检查六次。
(5)严格落实教师教案的抽查和检查制度。教师每天实行教学内容公开制,学校领导对教师教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
2、上课。
(1)树立向课堂要质量意识,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质量和效益。教师必须在预备钟铃响之前到达教学地点。预备铃响后,教师应督促学生入座,安定情绪,准备各项学习用品,准备上课。(2)、教师施教中应态度亲切,精神饱满,坚持讲普通话,讲授要注意言简意赅,吐字清晰,提问学生用语礼貌。造成课堂融洽、和谐的气氛,并注意启发引导,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板书工整。规范、板书包括字与图,都要做到工整、端正,无论汉字及各科作图,都要符合规范,各科教师应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不写错别字。(4)、端正教态与学态。教师要以身作则,上课时态度严谨,同时要求学生坐姿端正,注意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发言时举手,杜绝上课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5)、对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应采取灵活、适当、理智的方式批评纠正,不得马虎迁就,避免课堂上出现顶牛现象。(6)、下课铃响,教师喊“下课”,班长喊“起立”,老师喊“同学们再见”,学生喊“老师再见”,老师离开教室。不拖课、不占课。(7)、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不得将技能课改上其他课,及随便调课停课。老师有师需要换课,必须经教务处同意。(8)、加强课后反思,改进教学方法。(9)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在达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
3、作业布置和批改
(1)学生作业布置与批阅次数按《学科教学常规》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落实。(2)按照学校作业规范化要求批阅学生作业,规范学生的作业质量。(3)对学困生坚持面批。
(4)提倡教师作错题笔记。即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并认真分析及时讲评。
(5)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
(6)坚持每月一次的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检查、分析、整改活动。(7)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评比评定工作。
4、辅导
(1)制订各学科辅导计划,并加以认真实施。
(2)加强平时课内辅导,让学困生获得较多的发言、表演、锻炼的机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做作业时教师应给予辅导。
(3)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学习掉队。(4)课外辅导教师必须在场,不得放任,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5)做到师生人格平等,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松懈,虎头蛇尾。可是时间一长,在这方面暴露出来的情况、问题就比较多,一是抓常规管理的领导本身会觉得,这不仅看考试结果,还要看教学全过程,看每一个人的每一节课,每一次备课,每一次辅导,觉得繁难;二是教师本身,也有人认为大差不出就行,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坚持一周、一个月还可以,要坚持一个学期,亦多年如一日,实在太难;对待执行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我们的态度是一抓到底,决不动摇。从思想上引导大家认识到:作为教师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作为学生没有自觉守“规”的恒心,同样很难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实治学的品质。
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管”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而且要快、要及时。对各方面的优缺点都进行总结,要求教师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反馈快,才能使常规管理及时调控,实实在在地逐步完善。将教学常规“内化”为每个老师的自觉行为,促使教学质量实质性提高。
这些措施的落实,虽然耗费时间和精力,但效果显著。教风优,学风好,师生关系密切,教学双边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创新
立足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坚持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的内容,领悟新教材体现的教学观念,实现全校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转变。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短效,后者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无效的教”指的是阻碍学生“学”的“教”,它也有两种表现:一是显性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地教,使学生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隐性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
以往,大家都是通过加班加点来提高教学成绩,课内损失课外补,学生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学生课外的负担也加重了不少,教学的效益极低。为此,我们全体老师一起商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向四十分钟要效益,经过大家的讨论,在部分班级进行试点。
一是删除无效教学环节,为关键环节增效。各学校要把删减课堂教学无效环节作为今后深化模式研究的重点攻关课题。如课堂一开始的复习提问“问”什么?课堂讨论的“度”如何把握?等,对于一些价值不大的琐碎教学环节,坚决删去,能合并的教学环节要进行合并。
二是研究反馈方法,狠抓教学落实。课堂上没有反馈的,会不可避免的带来课后负担。因此,必须强化反馈矫正措施,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是明确教学起点和落点,注重课堂实践,提高备课实效性。从学生需要出发、从教学内容出发,增强教案的实用性。
四是尊重学生经验,在学生真实的思维水平上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不能游离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之外。
五是合作学习要以效率为中心,研究不同的合作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全班合作、两人合作、动态分组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合作效果,掌握学生认知进程,调整合作方式,切实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六是吃透教材、凝神聚力,突破教学重点。教师要站在新课程标准的高度上深入挖掘教材,精心备课,在突破教学重点上下功夫、花力气。要创造性使用教材,钻研教法,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之路,不断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境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师生双边活动的形式和方法的多样,但要杜绝教师独霸讲台现象。
小学就是需要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认真,学得扎实,学得有收获;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就是要调动一切因素,利用较少的时间,促进和保障学生又快又好地发展,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和内容、提升教学的科技含量等,都是为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学的最轻松,使学生收获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