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书育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教书育人
成的基本规范。或者说,这是对在职教师的一种鞭策。教师唯有为此不断进取,不断革新自我方才对得起“师范”二字。今日,笔就教师“如何教?”略述己见。
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思想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需要教师洞察知晓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在个体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所以,就以我所教思想政治课程为例,像一些客观事实和理论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如何能让学生“记得牢”,“记得准”,这需要教师选准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基本国情等这些事实,教师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要进行进一步阐述,解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行?讲到此处是不是可以穿插一段“太平天国运动”?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知晓古今,明白缘由。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因为,虽然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毕竟还是孩子,一些理论知识如果不让他们做到“大彻大悟”,而是一知半解,也许会加快他们的遗忘速度,甚至觉得“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枯燥无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像“我国公民的权利”人的“三观”这样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在讲理论的同时,不防举一些实例。故事也好,事实也罢,但要有的放矢,围绕课题核心,结合实际做到通俗易懂。如此,方便学生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提高他们解答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围绕理论知识点展开论述的能力。正如卢梭所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再交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什么叫为人师表?个人认为,“学高”的同时,也要“身正”,这样才能算得上表率。所以,老师要谨言慎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行为规范。教师除了强调注意,还要合理说服。让学生由衷叹服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做到知彼知己。还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管理能力,如此也许可以使你在进行管理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可以使学生对你进行的“指正”真正服气。
总之,正如陶行知虽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所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应做到知行合一,德育为先。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学相长,百提不厌。教师要勇于改革创新,探索未来,但是切记立足当前。
第二篇:教书育人,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教书育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为人师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形成的基本规范。或者说,这是对在职教师的一种鞭策。教师唯有为此不断进取,不断革新自我方才对得起“师范”二字。今日,笔者就教师“如何教?”,“教什么?”略述己见。
王阳明提出来的 “知行合一”思想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这需要教师洞察知晓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在个体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所以,就以我所教思想政治课程为例,像一些客观事实和理论知识就必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如何能让学生“记得牢”,“记得准”,这需要教师选准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基本国情等这些事实,教师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要进行进一步阐述,解释,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行?讲到此处是不是可以穿插一段“太平天国运动”?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知晓古今,明白缘由。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趣味性。因为,虽然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毕竟还是孩子,一些理论知识如果不让他们做到“大彻大悟”,而是一知半解,也许会加快他们的遗忘速度,甚至觉得“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枯燥无趣,从而产生厌学心理。像“我国公民的权利”人的“三观”这样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在讲理论的同时,不防举一些实例。故事也好,事实也罢,但要有的放矢,围绕课题核心,结合实际做到通俗易懂。如此,方便学生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提高他们解答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围绕理论知识点展开论述的能力。正如卢梭所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再交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此外,中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他们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违反规则,所以,教师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教育。中学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自我意识”,要尊重学生,因为正如课本里提到的,他们也有“人格尊严权”。如果说,提问是让学生回顾巩固对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样,引导就是让学生明晓是非道理的合理途径。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叛逆心理,教师除了要做到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因势利导。如果只是明令禁止,或是强制实施,也许会适得其反。莫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根据学生性格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及时调整管理和教学策略。
蔡元培在《蔡元培美学文选》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人与人相互关系,莫大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所有为人师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对作为思想政治这门课程讲师的必然要求。所谓树才先树人,无论中国的教育体制怎么改,思想教育不可废。弘扬国粹,重视国学,最鲜明的目的不外乎加强国人的爱国教育,沿承中华优良传统。此时重提“仁、义、礼、智、信”也许略显迂腐,但是这难道不是立人之本?不是做人之基?所以,教师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书虫”,而是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成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要让学生从小知晓什么是礼义廉耻,什么是是非道义,什么是世态人情。学生若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处世游刃有余,师者之慰也。
然而,十年可树木,百年难树人。学生品性习惯的形成受诸多因素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风气等与之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这足以说明教师的重要地位。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这个时期的学生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教师仍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和学生的所处环境合理施加影响,教师甚至得做到“慎言笃行”,从而帮助学生健康阳光地成长。
另外,什么叫为人师表?个人认为,“学高”的同时,也要“身正”,这样才能算得上表率。所以,老师要谨言慎行,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行为规范。教师除了强调注意,还要合理说服。让学生由衷叹服不是件易事,这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做到知彼知己。还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管理能力,如此也许可以使你在进行管理教育过程中游刃有余,可以使学生对你进行的“指正”真正服气。
总之,正如陶行知虽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所以,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应做到知行合一,德育为先。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学相长,百提不厌。教师要勇于改革创新,探索未来,但是切记立足当前。
第三篇: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
知行合一读后感1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一个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在“用心读好书奋斗新时代”读书活动中,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知行合一王阳明》。
本书是首部全面解读知行合一哲学理念及其创始人王阳明的通俗全传,系统阐述了这位大思想家的核心理念和传世哲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都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本心,以良知来约束自己的生活。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在良知的引领下,我们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要做到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本书告诉我们:时代在改变,社会在发展,我们不能固守着旧思想,而应该不断学习,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应立足工作本身,勤于钻研,敢于发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只有这样,在开展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保持不畏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历挫折、考验和磨练的人生,才能真正地迈向成熟和成功。我们应认真领悟并努力学习先贤追求真理的精神,始终保留着一颗求知探索的真心,去追求真诚、无悔的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伟大的前人交流,和深邃的思想碰撞。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深刻的文字中去感悟和体会,让优秀的理念引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人生,从而让我们成为更理性、更健全、更饱满的人!
知行合一读后感2
以前读书均是关于工作方面的内容,但都不能坚持阅读。近期受公司读书汇影响,以及同事推荐王阳明“心学”读物,因此带着向往和好奇借阅了《知行合一王阳明》。
当打开封面内页,对上面的内容感到茫然,因为自己对王阳明的确了解得少。也正因为如此,心中充满了阅读的兴趣......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五岁才开口说话;幼年聪颖好学,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晕厥;青年流浪游学;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蛮荒之地顽强活着;后剿匪荡寇、平朱宸濠之乱等,半生讲学传播心学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尽头。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他的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成,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对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点,“良知”才是重点,且要“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讲做事发乎于心,每个人都有良知,做事要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跟随良知的指引,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试问用“知(良知)行合一”这样的态度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能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但当我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认同感后,便会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尝试去做,努力去做!
当整个社会趋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练”时,我们的全民素质、社会风气是否会变得更好呢?
这本书还不能说拜读完成,但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讲阅读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一个人的灵魂认知。虽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标准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获一二并运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读后感3
本书详细讲述了王阳明从小开始思考追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当时明帝国的知识分子都以读朱熹理学、通过八股考试、进入仕途为毕生理想,王阳明对这种追求却不以为然。他的志向是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长大后,起初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为治国理政的人才,他学习兵法和军事理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指挥千军万马、指点江山。然而现实并未给他这个机会,而后便转而去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以诗歌文章获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诚钻研,日夜苦读古代文学著作,创立诗社,被当时文学界誉为天才。可是当他发现这条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弃了,并解散了诗社。后来,王阳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学、佛学以及道教的领域中去,结果发现这些领域都无法让他实现人生价值,于是也都果断放弃了。直到最终他创立了属于自己的阳明心学,才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传奇一生,也对他的心学造诣叹服不已。他所创立的阳明心学已成为中国哲学史的一座丰碑,令后人仰望。王阳明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在追寻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必计较付出多少,该放手时就放手。
他虽然涉猎广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费尽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所谓“只有舍弃,才能得到”。一个人如果在他所从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乐,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何不趁早丢弃这一包袱,选择轻装上阵呢?他对于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他那始终如一的为生民立命之心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知行合一读后感4
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知行合一读后感5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平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第四篇:知行合一发言稿
“知行合一”离成功很近
“知行合一”这一思想最早来源于明代的思想家王阳明。“知”就是认知的意思,就是指我们对一个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或者理解为“信念”,“行”就是“去做”的意思。那么,显而易见,“知行合一”就是不仅要有自己的判断和信念,还要踏踏实实地去做!这样,我们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甚至做到完美。
这一思想曾被称为“现代成功学的法典”,正是因为它是坚定信念和拼搏努力的一种结合,让无数人为之疯狂。马云,赫赫有名的商业精英。他正是“知行合一”的代言人,从刚开始做英语翻译,到后来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再到后来的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淘宝,这一路走来,挫折与失败也不曾少过,但最后他还是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知行合一”的理念!似乎每一次他都有着准确的时机判断,他把理想信念化为了实际行动,虽然历尽艰辛,但他从未放弃。我们要让自己的脑子活起来,然后去创造、去努力!再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大家看看现在手中的华为手机,她是如何由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逐渐领先的?这要得益于公司领袖任正非了。就在前几天,美国宣布要停止向中国出口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所有的国产电脑和手机公司都傻眼了。只有华为公司还有底气,因为他们有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我们所知道的华为P10就是用的国产芯片。一个人要有正确的判断太重要了,任正非提前意识到了芯片依赖性的弊端,所以才早早开始自主研发。他的判断是对的,而且他也做到了!于是,华为将会成为下一个神话。与“知行合一”的人相反,那就是懒惰,或者只会空想不做的人了。社会上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成功永远不属于他们!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一个只会理论,从不付诸行动的人是不可能打胜仗的!赵括很聪明,熟读兵书,能说会道,但就是很少去做,最后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举个例子,一个人很想赚钱发财,他天天想,吃饭想,做梦想,但就是不愿意去动手,那他最后只能被饿死!
企业是竞争最残酷的地方,我们靠什么来证明自己,获得属于自己的权利和幸福?你的思想决定你的高度,树立了正确的信念,并不断不努力,去争取,你就能得到BOSS的认可,同事的拥护!公司不养闲人,思想要积极,行动要迅速!我们都会成功,都会越来越好!
2018/4/28
第五篇: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
(一)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