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05:0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第一篇:《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深思的问题。在没有读这本书以前我认为孩子的画有些有意义,有些只是无意义的涂鸦而已。但是经过了这本书的洗礼,我发现了其实孩子的画中隐藏了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在我看来,不论你是老师、是父母或其他的角色,她对你以后了解你身边的孩子都是有帮助的,因为读懂孩子的画不容易,了解孩子的画卷告诉我们的内容,我们就能积极的回应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不可谓是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办法之一。

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作为一个母亲、教育者、艺术和治疗师的多重身份,她根据自己长期从事艺术和造型治疗成功经验,深入探讨了孩子不经意间的所画作品中隐藏的含义,并且告诉成人应该如何去解读儿童画的背景,理解绘画的动机和意图。书中讲述了一位母亲从52幅儿童画中读懂了孩子隐藏在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一直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疼爱的愿望。我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像是一本教育心理学,并且是针对美术教学的。孩子绘画,他们最基本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博得成人的赞扬?是为了成为一个小画家?是为了在某些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纸奖状?都不是。孩子绘画应该是一种自发的探索,一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绘画的时候是在“玩”。涂鸦就像一幅地图,描摹着内心风光,它一方面描绘了有待处理的障碍,也表达了障碍的来源和处理的途径。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及其严密。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开始时,(孩子)要“全方位的学习”:他们会亲身体验,并通过尝、闻、触、抓、摸、握、听、发声、模仿、表演、反应等,感受周围的环境。他们玩线条,从不规则住进到规则,从无序逐渐到有序,从无控制逐渐到有控制,从无形逐渐到有形,其实,这中间能够让孩子坚持不断去探索,一直能够保持着绘画的浓厚兴趣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感觉这是一种有意思的游戏。孩子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是一个有生活能力、完整人的前提。涂鸦,使内心经历可视化。类似语言发展的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是儿童成长绝对必须的。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如果以后你面对一群孩子时,发现总会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时常会出现一些特别的表现,每每这时教师总会及时加以训斥或者表现出关心,但是即使你给孩子机会和时间也会有很多孩子不愿意把心事外漏或不知如何去表达。而来自于孩子自发的绘画作品却能使你走进孩子,了解孩子。那些画在铅画纸上的颜色鲜艳、构图饱满、构思巧妙的儿童画总会被幼儿园以各种方式保留或展示,而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孩子画在废旧纸上的、或者没有经过“加工”的随意之作,总会受到相反的待遇,备受冷落和忽视,甚至会遭受被丢进垃圾堆的厄运。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她正是从这些可能被扔进垃圾桶的随意画作中,看到了孩子要“诉说”的话,她看到了孩子的内心,看到了孩子的画作映射出来的焦虑和不安,也从画作中感受到了孩子的自我调剂和释放。线条和所表现的事物在告诉我们一些信息,那是孩子心灵深处的渴望,那是孩子用语言无法表达或者不愿意表达的思想,当然,很所这些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

在儿童的知觉发展阶段,四种内心世界的原始状态:“中心”“轴”“原始圆形”“脉冲点”表达了年幼孩子的身体感受。慢慢的,孩子们对外界感触越来越多,“精神是在直接的身体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身体的感觉变成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转换工具就是创造力„„这个时期,知觉向外界的转移,表现在,整个身体都会出现强烈的感官意识。例如皮肤,作为内外分界线,他们开始在所画内容周围加上触须或者辐射等内容。”——“过度画”。从无造型向有造型的过渡,旧的发展阶段逐步退却,新的阶段逐步开始。通过画画,父母和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亲子关系获得了改善与提升。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本来就是喜欢故事的,儿童画也是有故事情节的,这种形式本就符合孩子的世界观。即使有很多家长想给孩子输入一些专业性的美术知识,也应该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让孩子慢慢的进入角色,慢慢适应成长的过程。孩子画画的出发点不是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他们将意义赋予所画的对象,而且这个意义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来赋予的。他们只画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并试着通过画画这个手段将周围的环境形象化。

在孩子们刚开始画画时,不断问他们:“你画了什么?”“这是什么?”等问题是多余的,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在经历一种过程性的思维,他们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图形的想象”,尤其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他们处于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

我们不能给孩子做榜样,比如花、房子怎样画。这样很有可能不仅剥夺了孩子发现自己的绘画语言的权利,而且是把一种“绘画外语”强加给他们。这种外语是我们对事物表象的看法,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有个性的绘画语言。

孩子的本质就隐藏在这些画的后面,这些画可以表达孩子隐藏的东西,和他们心里奇妙的世界。

孩子们充满了想象力。在他们的心里埋藏了许多经历和回忆。和我们一样,他们也会碰到不同的经历层面;清醒时的观察和睡梦中的感觉。而看到的和感觉到的通常是直接对立的。绘画会向我们展示这两种完全不同领域的过渡以及不同的层面。在儿童发展的一些阶段,他们会特别喜欢画画。他们会把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进行加工。由于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成人世界的冲突也会对他们无形的“触角”产生影响。他们无法与这个世界划清界限,因此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忍受这些所见所闻。儿童画存在的意义在于,可以传达信息,也有呼救功能,得到大人同情、希望大人理解并作出相应反应。针对一些特别的孩子,他们的心扉也许只有在画作之中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我们的仔细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们的心灵所想,也许比教会孩子多画几种小动物更有意义,因为我们确实成了孩子们的真正的“好朋友”,不只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能够通过儿童画看懂孩子心声的美术老师是伟大的,因为你是第一个可以读懂他们心灵的“大人”,孩子们会非常爱你。我们要知道,不是每一幅画都要包含深刻的含义,不是每个象征符号都要被解码,不是没孵化都要被赋予意义。儿童绘画知识处于活动的乐趣,表露出他们对彩色幻想世界的兴趣,也许只是因为当时正好没事可做,或者是他们的朋友也刚好在画画。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画画,画画也好,表演也好,唱歌也好,无论是何种方式,他们都是在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不禁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给那个年龄应该有的快乐。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孩子。让我们以宽容和重视的态度陪伴孩子们吧!还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他们想画画的画画,想唱歌的唱歌,想跳舞的跳舞,在自己喜爱的兴趣中自由的翱翔,不要因为他一时的兴起画了一幅你觉得好看的画就把他定位艺术家,因为这样不仅剥夺了他选择的权利,也剥夺了他快乐的童年。孩子的画告诉了我们什么?他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不同于你生活的世界,在那个单纯的自由自在的世界里,请你好好享受属于他们的那一份快乐,让他们有一个快乐的角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看到的喜欢的一切事物。成年人可以通过自己画画的方式,对儿童画中的信心变得更加敏感。即兴的、不拘泥于外形美感等等,让孩子有自己更深层次的创作之源,换新他们自己心里深藏的那个充满创造力的自己吧!

第二篇:《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1

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而且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其个性相对应,又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适用于孩子绘画发展的特点。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不是直线形的,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跳跃的、各不相同的。在形状和色彩表达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飞跃阶段,也会有推迟和滞后的时候。

明白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发展状态。尤其是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涂鸦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1、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

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所以涂鸦,可以被比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是儿童绘画发展必须的阶段。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个阶段,最好是加以保护,将这个阶段看作是孩子以后画出好画的前提。就像孩子的乳牙一样,好好保养,以后就会长出健康的牙齿。画画也一样,因为你会发现,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里边已经产生了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

2、涂鸦展现了幼儿心理成长的过程。

因为绘画是潜意识表达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在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成为一种非常可靠的了解孩子状态的方式。

涂鸦里往往会有一些信息,表明了孩子当前的状况以及心理经历。他们正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即使他们不会运用画画的最正规的形状和方式,他们还是有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允许孩子涂鸦,就是允许他们通过绘画与这个世界沟通,同时也是允许孩子心理成长的一种方式。身体的成长看得见,可是心理的成长,如果不靠家长的细心观察,恐怕很难有细微的发现。通过涂鸦,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孩子内心世界里的事情。

3、无造型阶段绘画到有造型阶段的发展

巴赫曼认为:“涂鸦就是指毫无目的的画曲线,笔不离纸进行螺旋状的旋转;涂鸦就是指将笔来回挥动:水平的,垂直的,不断交叉的、重叠的或者画圈圈;涂鸦也可以是指把直线蜿蜒、缠绕或画出Z字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涂鸦定义为小点或小横线,或者用画笔表现出简短而有韵律的运动。”

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的涂鸦,一团乱麻的画,可以表达其在婴儿时期的身体感应,那个时候,他孩没有“界限”的概念,也不会有方向感。他刚刚在妈妈肚子里出现的时候,应该是与周围环境混为一团的。

2到3岁的儿童对于画画的过程中界限和方向的区分与婴儿时期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导致了他们开始与妈妈拉开距离,画面当中逐渐出现了“方向”和“界限”。画圈圈就是在表达自己有关“界限”的体验。

所以,请给予孩子涂鸦的自由,也关注孩子涂鸦的发展。孩子会通过涂鸦而传递内心世界的信息,同时,因为涂鸦,你会发现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2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是由德国作家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编著,通过儿童的绘画来对儿童的心理进行解读的一本书。在刚开始读《孩子的话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成年人真的可以通过孩子的绘画解读出幼儿的心理行为吗?幼儿的话真的是其内心的一种真实映射吗?但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孩子的画真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可以架起成人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了儿童绘画的特点,以及如何去解读等一系列内容。第一部分认为绘画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来阐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幼儿的绘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幼儿会尝试在图画中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冲突。可以说孩子的画给了成人一把打开儿童生活世界的钥匙。孩子的画从涂鸦到造型阶段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主要特点,幼儿在四岁左右处于绘画造型阶段,4岁以后孩子的绘画造型展现出了一些总体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画画的特点是喜欢用几何图形,而且用这些形状孩子们可以表达任何事物。在这个阶段会反复出现以下特点:简洁、人神同型、共时的角度、透视图、表达比例、描述。第二部分重点解释作为成年人在解读幼儿绘画时的方式方法。成人可先对对幼儿的绘画“外表”进行研究,其次要多思考对幼儿绘画产生影响的因素,再次成人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孩子的绘画,最后成人可将自己的经历、创造的热情融合打破绘画解读中。第三部分认为孩子的画是对其现实生活的一种描述,表达了在现实圣后中的冲突。成人可从孩子的绘画中解读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并及时读孩子进行指导。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培养妈妈对儿童画的了解来解读自己孩子的绘画,试图通过绘画架起亲子之间的关系桥梁,作为亲子沟通的媒介和教育手段。

绘画既然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独白,家长通过对幼儿绘画的解读能更加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经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是可以通过儿童的绘画分析出幼儿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预防治疗幼儿的心理疾病。因此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开始对绘画治疗感兴趣。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主要对绘画治疗起源、理论基础、实际运用三方面进行整理。

科学的绘画艺术疗法确立于20世纪40年代,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和大脑偏侧化理论为基础,运用非言语的象征方式表达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社交等多种能力。绘画疗法的研究最早源于对精神病艺术家作品的研究,后被尝试作为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辅助手段。20世纪初,弗洛伊德以意象(image),尤其是心(mentalimage)和梦中的映象,进行精神分析;荣格常在心理治疗活动中,鼓励病人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心象和梦记录下来,以此来了解其人格。荣格用近二十年的时间研究绘画治疗,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即一直致力于对图像再现心理活动之心理学的研究。绘画治疗的目的在于,对病人中那些主要受内在世界影响而经受折磨的人加以诱导,使他们尽可能好地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那些折磨着他们的东西,将潜意识的内容具体呈现出来。

近十年来,国内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艺术教育治疗、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疾病辅助治疗、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该疗法的应用逐渐从正常群体的研究扩展到对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的治疗。但目前国内的绘画治疗依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试验和操作上存在问题,灾后运用绘画疗法时机等问题。我主要整理了绘画治疗在自闭症、情绪障碍与亲子关系、孤独症、精神分裂四方面的运用。

目前绘画成为幼儿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绘画中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途径,同样的绘画也会表达出幼儿的真实需要和问题。成人可根据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绘画治疗不只是注重治疗,其也具有预防的功能。对特殊儿童进行治疗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但现实中的孩子大部分是正常的儿童。幼教工作者或家长可根据正常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时刻变化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需要给予回应,从而达到预防幼儿心理疾病的产生。在幼儿绘画时,成人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切记在幼儿绘画时问他们在画什么,可等幼儿画完后,让他们对自己的绘画先做自己介绍,然后成人在进行解读。在对幼儿的绘画解读时要考虑幼儿的周围环境背景。成人在充分了解幼儿后,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绘画做出正确的`解读。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3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一书的作者指出,孩子们通过图画展示自己,也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通过对儿童图画的研究,作者发现了感知和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新渠道。

第一眼看到《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学解读》,我就有了心动的感觉。这种感动源于作者从儿童视角对儿童绘画进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画进行的全面解读和心理分析。

该书的作者罗泽·弗莱特—班格尔特力图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从事教育、咨询、医疗工作的人们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向他们说明该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该怎样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阐明儿童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孩子们和他们的画,并详细介绍了儿童表达的特点、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它们或丰富有趣,或惊悚恐怖。

作者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理解儿童画的4种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在画中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内容,弄清楚孩子在画中隐藏的信息。

作者特别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格莱格·弗思提出的在观察儿童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3个原则。主要问题如:孩子的画向我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的中心是什么?画面上的物体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的方向都是怎样的?画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视角?哪些内容被重复?等等。

在观察儿童画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匆忙下结论。成人的表现对孩子和他们的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便干涉儿童作画或更改他们的画,特别是内容和结构,不能给他们示范,不能批评他们。总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拍、用自己的语言作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作品,哪怕我们理解不了、无法看懂的作品。

成人不要在孩子开始画画时就不断地问他们:“你画的是什么?”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的图形的想象”,他们正经历一种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孩子们头脑中那些像密码似的信息跃然纸上,抽象的内容在他们的画中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这个过程很奇特。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12幅儿童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孩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画出这样一幅画。第四部分,作者介绍了图画的教育作用。在作者看来,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帮助,家长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家长和孩子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4

一直认为自己能看懂孩子的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前看孩子的画,最多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他画的是什么,画的好不好,我没来没想过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画这个。这本书让我初步了解了儿童内心的世界。

沃尔夫冈·格吕齐格尔在《孩子们的涂鸦、素描和绘画》这本书中,对成人们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正如我所接触一些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画出让人无法理解的画时总是表现的非常失望。我也想到自己在以前的美术培训班对孩子的画所做的一些指导,他们画不出来时我总是替他们着急,帮他们画几笔,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举动阻碍了孩子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

格吕齐格尔还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或许他们不是不关心,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关心。专家的建议便是要成人亲自画画。通过自己画画,成年人可以明白,儿童画的美及其意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紧密相关,而这种发展是一个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面对孩子的涂鸦时期和涂鸦成果,家长们可能会疑惑,涂鸦的意义何在?能不能给孩子一些指导让他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看过这本书之后,家长们可能才会明白涂鸦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苏黎世创造性培养处绘画工作室及培训事务负责人贝蒂娜·埃格尔将绘画发展过程中涂鸦的意义比做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并认为涂鸦的阶段是绝对必需的。

格吕齐格尔把涂鸦形象地比做“奶牙”,我们对它们呵护备至,因为它们是我们长好全副牙齿的前提。其实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中已经产生了儿童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第一张像样的儿童画。

我们在大约1岁半的儿童那里会发现涂鸦的原型。这会发展成无造型的基本形状,借助于这个基础,孩子们以后画画就会得心应手。

儿童画与儿童的心理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形成。

有人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前者是一个戏剧性的、可见的、清晰的过程,而后者是一个缓慢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即脱离的过程和个性形成的过程。“脱离过程”是指儿童从与母亲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中逐渐独立出来;“个性形成过程”是指内心的发展,通过这种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独特的个性。这是两个互补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过程也被称为“破茧而出”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始于“共生阶段”,后来才逐渐过渡为心理的发展过程。

马丁·道纳斯认为,婴儿实际开始心理发展过程的时间要更早。比如,能够更早地感知环境和环境的变化,能够更早地与外界互动,能够更早地和母亲拉开距离并完成“破茧而出”的过程。

巴赫曼从艺术创造的层面上研究了画画儿童“破茧而出”的过程。她发现,孩子们第一次涂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表达很多内容了,有时候是表达当时的身心状态,有时候是对过去的回忆——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的回忆。埃格尔也有类似的观察结果。她认为,对于2—4岁的儿童来说,回忆过去在他们的表达内容中占有重要位置。

孩子在画画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需要。他画出来的内容与实际事物并不相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来绘画。现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看到类似这种情况的宝宝,他边说边画,有时会激动的大叫一声或干脆站起来画,但看看他画的内容,又实在无法与他自己所描述的联系起来。好多成年人甚至会觉得孩子是在胡言乱语。这种以想象为基础进行的绘画常常会发生“骤变”,一个物体本来表现的很好了,孩子突然会用笔触把之前的成果全部涂掉,再继续下一个物体的塑造,我们可能为孩子感到可惜,但是当我们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后,我们便可以释怀了,不去干涉他,在一旁默默的祝福就行了。

对儿童绘画语言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形状,而是孩子们在涂鸦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那些形状。孩子们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造,其创造的内容要远远大于其模仿的内容。孩子们画画的出发点并不是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孩子曾经在画中出现的事物那里经历过哪些事情,对他们的创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将意义赋予所画的对象,而且这个意义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来赋予的,孩子们对现实进行“翻译”,而不是“复制”。他们只画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并试着通过画画这个手段将周围的环境形象化。

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后,面对孩子们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和家长的疑惑,我便可以轻松的去解读和应对。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冲突,诉说自己的特殊需要,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心去领悟,我们便会理解孩子那小小的但却非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5

一直以为,孩子画画是有天赋的,有些孩子画得好,有些孩子却画不好。我把这种现象肤浅地归因为多元智能所表达的各有所长。

其实,孩子的画从某个方面看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更多包含的是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们只是通过他们的画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感受。四岁的侄子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小班学习生活,进步颇大。寒假里侄子还带回了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一项绘画作业——给一幅小蜗牛涂色。侄子开始涂色的时候,很急躁。不是把纸涂破了,就是涂出轮廓线之外。从涂色就可以看出,他做这件事情很没有耐心。该怎么办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分析,可能是这张涂色纸太多,也有可能是他还没有掌握好涂色的方法,所以导致涂色时不自信也不够有耐心。后来,准备给他降低难度。去书店买了描轮廓涂色的书。这本书轮廓线是挖空的,孩子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沿着有力的边框描好轮廓,在里面涂色。

买来后,侄子对涂色还是不怎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示范给他看,先描好轮廓线后再涂色,作品色彩鲜明,值得一看。当侄子看着我们的作品后也想跃跃一试时才给他准备好工具。手把手地教他从小范围开始涂色,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使色彩更均匀。他慢慢地尝试着,先从小处着手,慢慢地看他的作品一点点成型。终于第一幅作品诞生了,他很是欣喜。接着再引导他看看哪里涂得最棒!棒在什么地方。再看看哪里还有些欠缺。渐渐地,他也很会评价自己的作品,会评价意味着会改进。一口气又涂了两幅作品,当然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但是看着他的进步也着实让人高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欣赏自己的作品,懂得耐心地把这件事情做完。而这也缘于给他进行了降低难度的合理化处理。使他尽快掌握了涂色的方法并重新建立了涂色的自信。

具备了基本的涂色方法后,给他足够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环境的布置也不容忽视,环境布置首先需要安静,其次最好能创设大家都在学习工作的氛围,重点是要让他觉得能静得下来。可是,会涂小幅的画并不意味着能耐心地完成大幅画作。重新将小蜗牛的轮廓要涂色时,前面一部分涂得很安静,质量也不错。可是没一会儿,他告诉我们说:“我的手好累哦。”这是向我们表达他想歇歇的信号,绝不能让他半途而废。“是的,完成这幅画是会比较累,可是看看你前面涂得多棒啊,再坚持坚持,就能把整幅作品完成了。你这样涂一半可不好看。”他想想有道理,换了只手,继续涂起来。在我们的不断支持鼓励下,终于涂好了。和他的第一次作品相比,已经有了十足地进步。把两幅图放在一起,他自己都能点评得十分到位。让他自己看到进步的成果也是很宝贵的。这是他努力的结果,也是他证明自己有耐心的有力说明。有效地方法就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耐心,我们都很欣慰。其实孩子是最不会说谎的,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看我们怎么面对这份真实。是简单的下结论,这孩子真没耐心,没有画画天赋;还是从他真实的语言中读懂背后的原因,并帮助他战胜自己。这都取决于大人是否用心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

第三篇:《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是2010年4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本书主要讲述了儿童画中蕴含的儿童心理知识。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1

一直以为,孩子画画是有天赋的,有些孩子画得好,有些孩子却画不好。我把这种现象肤浅地归因为多元智能所表达的各有所长。

其实,孩子的画从某个方面看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更多包含的是孩子的喜怒哀乐。孩子们只是通过他们的画向我们展示他们的内心感受。四岁的侄子度过了一个学期的幼儿园小班学习生活,进步颇大。寒假里侄子还带回了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一项绘画作业——给一幅小蜗牛涂色。侄子开始涂色的时候,很急躁。不是把纸涂破了,就是涂出轮廓线之外。从涂色就可以看出,他做这件事情很没有耐心。该怎么办呢?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分析,可能是这张涂色纸太多,也有可能是他还没有掌握好涂色的方法,所以导致涂色时不自信也不够有耐心。后来,准备给他降低难度。去书店买了描轮廓涂色的书。这本书轮廓线是挖空的,孩子可以在这个范围内沿着有力的边框描好轮廓,在里面涂色。

买来后,侄子对涂色还是不怎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示范给他看,先描好轮廓线后再涂色,作品色彩鲜明,值得一看。当侄子看着我们的作品后也想跃跃一试时才给他准备好工具。手把手地教他从小范围开始涂色,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使色彩更均匀。他慢慢地尝试着,先从小处着手,慢慢地看他的作品一点点成型。终于第一幅作品诞生了,他很是欣喜。接着再引导他看看哪里涂得最棒!棒在什么地方。再看看哪里还有些欠缺。渐渐地,他也很会评价自己的作品,会评价意味着会改进。一口气又涂了两幅作品,当然还不是非常令人满意,但是看着他的进步也着实让人高兴。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懂得欣赏自己的作品,懂得耐心地把这件事情做完。而这也缘于给他进行了降低难度的合理化处理。使他尽快掌握了涂色的方法并重新建立了涂色的自信。

具备了基本的涂色方法后,给他足够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环境的布置也不容忽视,环境布置首先需要安静,其次最好能创设大家都在学习工作的氛围,重点是要让他觉得能静得下来。可是,会涂小幅的画并不意味着能耐心地完成大幅画作。重新将小蜗牛的轮廓要涂色时,前面一部分涂得很安静,质量也不错。可是没一会儿,他告诉我们说:“我的手好累哦。”这是向我们表达他想歇歇的信号,绝不能让他半途而废。“是的,完成这幅画是会比较累,可是看看你前面涂得多棒啊,再坚持坚持,就能把整幅作品完成了。你这样涂一半可不好看。”他想想有道理,换了只手,继续涂起来。在我们的不断支持鼓励下,终于涂好了。和他的第一次作品相比,已经有了十足地进步。把两幅图放在一起,他自己都能点评得十分到位。让他自己看到进步的成果也是很宝贵的。这是他努力的结果,也是他证明自己有耐心的有力说明。有效地方法就能培养一个孩子的耐心,我们都很欣慰。其实孩子是最不会说谎的,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看我们怎么面对这份真实。是简单的下结论,这孩子真没耐心,没有画画天赋;还是从他真实的语言中读懂背后的原因,并帮助他战胜自己。这都取决于大人是否用心看待孩子成长的过程!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2

每一个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而且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其个性相对应,又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仍然有一些适用于孩子绘画发展的特点。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不是直线形的,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跳跃的、各不相同的。在形状和色彩表达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飞跃阶段,也会有推迟和滞后的时候。

明白了儿童绘画发展的特点,我们就更能够理解孩子的内心发展状态。尤其是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涂鸦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1、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

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

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所以涂鸦,可以被比作是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是儿童绘画发展必须的阶段。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这个阶段,最好是加以保护,将这个阶段看作是孩子以后画出好画的前提。就像孩子的乳牙一样,好好保养,以后就会长出健康的牙齿。画画也一样,因为你会发现,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里边已经产生了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

2、涂鸦展现了幼儿心理成长的过程。

因为绘画是潜意识表达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在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绘画就成为一种非常可靠的了解孩子状态的方式。

涂鸦里往往会有一些信息,表明了孩子当前的状况以及心理经历。他们正处于感知世界的阶段,即使他们不会运用画画的最正规的形状和方式,他们还是有着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允许孩子涂鸦,就是允许他们通过绘画与这个世界沟通,同时也是允许孩子心理成长的一种方式。身体的成长看得见,可是心理的成长,如果不靠家长的细心观察,恐怕很难有细微的发现。通过涂鸦,我们也可以了解更多的关于孩子内心世界里的事情。

3、无造型阶段绘画到有造型阶段的发展

巴赫曼认为:“涂鸦就是指毫无目的的画曲线,笔不离纸进行螺旋状的旋转;涂鸦就是指将笔来回挥动:水平的,垂直的,不断交叉的、重叠的或者画圈圈;涂鸦也可以是指把直线蜿蜒、缠绕或画出Z字形;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涂鸦定义为小点或小横线,或者用画笔表现出简短而有韵律的运动。”

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的涂鸦,一团乱麻的画,可以表达其在婴儿时期的身体感应,那个时候,他孩没有“界限”的概念,也不会有方向感。他刚刚在妈妈肚子里出现的时候,应该是与周围环境混为一团的。

2到3岁的儿童对于画画的过程中界限和方向的区分与婴儿时期的发展密切相关,这导致了他们开始与妈妈拉开距离,画面当中逐渐出现了“方向”和“界限”。画圈圈就是在表达自己有关“界限”的体验。

所以,请给予孩子涂鸦的自由,也关注孩子涂鸦的发展。孩子会通过涂鸦而传递内心世界的信息,同时,因为涂鸦,你会发现孩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3

一直认为自己能看懂孩子的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前看孩子的画,最多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他画的是什么,画的好不好,我没来没想过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画这个。这本书让我初步了解了儿童内心的世界。

沃尔夫冈·格吕齐格尔在《孩子们的涂鸦、素描和绘画》这本书中,对成人们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正如我所接触一些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画出让人无法理解的画时总是表现的非常失望。我也想到自己在以前的美术培训班对孩子的画所做的一些指导,他们画不出来时我总是替他们着急,帮他们画几笔,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举动阻碍了孩子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

格吕齐格尔还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或许他们不是不关心,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关心。专家的建议便是要成人亲自画画。通过自己画画,成年人可以明白,儿童画的美及其意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紧密相关,而这种发展是一个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面对孩子的涂鸦时期和涂鸦成果,家长们可能会疑惑,涂鸦的意义何在?能不能给孩子一些指导让他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看过这本书之后,家长们可能才会明白涂鸦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苏黎世创造性培养处绘画工作室及培训事务负责人贝蒂娜·埃格尔将绘画发展过程中涂鸦的意义比做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并认为涂鸦的阶段是绝对必需的。

格吕齐格尔把涂鸦形象地比做“奶牙”,我们对它们呵护备至,因为它们是我们长好全副牙齿的前提。其实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中已经产生了儿童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第一张像样的儿童画。

我们在大约1岁半的儿童那里会发现涂鸦的原型。这会发展成无造型的基本形状,借助于这个基础,孩子们以后画画就会得心应手。

儿童画与儿童的心理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形成。

专家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前者是一个戏剧性的、可见的、清晰的过程,而后者是一个缓慢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即脱离的过程和个性形成的过程。“脱离过程”是指儿童从与母亲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中逐渐独立出来;“个性形成过程”是指内心的发展,通过这种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独特的个性。这是两个互补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过程也被称为“破茧而出”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始于“共生阶段”,后来才逐渐过渡为心理的发展过程。

马丁·道纳斯认为,婴儿实际开始心理发展过程的时间比专家所说的要早,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些能力发展的更早。比如,能够更早地感知环境和环境的变化,能够更早地与外界互动,能够更早地和母亲拉开距离并完成“破茧而出”的过程。

巴赫曼从艺术创造的层面上研究了画画儿童“破茧而出”的过程。她发现,孩子们第一次涂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表达很多内容了,有时候是表达当时的身心状态,有时候是对过去的回忆——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的回忆。埃格尔也有类似的观察结果。她认为,对于2—4岁的儿童来说,回忆过去在他们的表达内容中占有重要位置。

孩子在画画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需要。他画出来的内容与实际事物并不相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来绘画。现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看到类似这种情况的宝宝,他边说边画,有时会激动的大叫一声或干脆站起来画,但看看他画的内容,又实在无法与他自己所描述的联系起来。好多成年人甚至会觉得孩子是在胡言乱语。这种以想象为基础进行的绘画常常会发生“骤变”,一个物体本来表现的很好了,孩子突然会用笔触把之前的成果全部涂掉,再继续下一个物体的塑造,我们可能为孩子感到可惜,但是当我们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后,我们便可以释怀了,不去干涉他,在一旁默默的祝福就行了。

对儿童绘画语言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形状,而是孩子们在涂鸦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那些形状。孩子们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造,其创造的内容要远远大于其模仿的内容。孩子们画画的出发点并不是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孩子曾经在画中出现的事物那里经历过哪些事情,对他们的创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将意义赋予所画的对象,而且这个意义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来赋予的,孩子们对现实进行“翻译”,而不是“复制”。他们只画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并试着通过画画这个手段将周围的环境形象化。

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后,面对孩子们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和家长的疑惑,我便可以轻松的去解读和应对。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冲突,诉说自己的特殊需要,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心去领悟,我们便会理解孩子那小小的但却非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4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是由德国作家罗泽·弗莱克—班格尔特编著,通过儿童的绘画来对儿童的心理进行解读的一本书。在刚开始读《孩子的话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成年人真的可以通过孩子的绘画解读出幼儿的心理行为吗?幼儿的话真的是其内心的一种真实映射吗?但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孩子的画真的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可以架起成人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阐述了儿童绘画的特点,以及如何去解读等一系列内容。第一部分认为绘画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来阐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幼儿的绘画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幼儿会尝试在图画中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冲突。可以说孩子的画给了成人一把打开儿童生活世界的钥匙。孩子的画从涂鸦到造型阶段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儿童绘画发展的主要特点,幼儿在四岁左右处于绘画造型阶段,4岁以后孩子的绘画造型展现出了一些总体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画画的特点是喜欢用几何图形,而且用这些形状孩子们可以表达任何事物。在这个阶段会反复出现以下特点:简洁、人神同型、共时的角度、透视图、表达比例、描述。第二部分重点解释作为成年人在解读幼儿绘画时的方式方法。成人可先对对幼儿的绘画“外表”进行研究,其次要多思考对幼儿绘画产生影响的因素,再次成人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孩子的绘画,最后成人可将自己的经历、创造的热情融合打破绘画解读中。第三部分认为孩子的画是对其现实生活的一种描述,表达了在现实圣后中的冲突。成人可从孩子的绘画中解读到孩子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并及时读孩子进行指导。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培养妈妈对儿童画的了解来解读自己孩子的绘画,试图通过绘画架起亲子之间的关系桥梁,作为亲子沟通的媒介和教育手段。

绘画既然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独白,家长通过对幼儿绘画的解读能更加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经过专门训练的专家是可以通过儿童的绘画分析出幼儿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预防治疗幼儿的心理疾病。因此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开始对绘画治疗感兴趣。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我主要对绘画治疗起源、理论基础、实际运用三方面进行整理。

科学的绘画艺术疗法确立于20世纪40年代,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理论和大脑偏侧化理论为基础,运用非言语的象征方式表达潜意识中隐藏的内容,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社交等多种能力。绘画疗法的研究最早源于对精神病艺术家作品的研究,后被尝试作为治疗精神病患者的辅助手段。20世纪初,弗洛伊德以意象(image),尤其是心(mentalimage)和梦中的映象,进行精神分析;荣格常在心理治疗活动中,鼓励病人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心象和梦记录下来,以此来了解其人格。荣格用近二十年的时间研究绘画治疗,用他本人的话来说,即一直致力于对图像再现心理活动之心理学的研究。绘画治疗的目的在于,对病人中那些主要受内在世界影响而经受折磨的人加以诱导,使他们尽可能好地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那些折磨着他们的东西,将潜意识的内容具体呈现出来。

近十年来,国内艺术治疗在教育、医疗、艺术教育治疗、特殊教育、校园心理辅导、灾后心理干预、精神疾病辅助治疗、成瘾患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该疗法的应用逐渐从正常群体的研究扩展到对特殊儿童和特殊群体的治疗。但目前国内的绘画治疗依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试验和操作上存在问题,灾后运用绘画疗法时机等问题。我主要整理了绘画治疗在自闭症、情绪障碍与亲子关系、孤独症、精神分裂四方面的运用。

目前绘画成为幼儿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绘画中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途径,同样的绘画也会表达出幼儿的真实需要和问题。成人可根据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绘画治疗不只是注重治疗,其也具有预防的功能。对特殊儿童进行治疗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但现实中的孩子大部分是正常的儿童。幼教工作者或家长可根据正常幼儿的绘画来判断幼儿时刻变化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对幼儿的需要给予回应,从而达到预防幼儿心理疾病的产生。在幼儿绘画时,成人需要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切记在幼儿绘画时问他们在画什么,可等幼儿画完后,让他们对自己的绘画先做自己介绍,然后成人在进行解读。在对幼儿的绘画解读时要考虑幼儿的周围环境背景。成人在充分了解幼儿后,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幼儿的绘画做出正确的解读。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5

《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一书的作者指出,孩子们通过图画展示自己,也展示着他们的世界观。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通过对儿童图画的研究,作者发现了感知和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新渠道。

第一眼看到《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与儿童心理学解读》,我就有了心动的感觉。这种感动源于作者从儿童视角对儿童绘画进行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画进行的全面解读和心理分析。

该书的作者罗泽·弗莱特—班格尔特力图向那些对儿童画感兴趣的父母以及从事教育、咨询、医疗工作的人们介绍儿童画及其本质,向他们说明该如何理解儿童画的背景,该怎样弄清那些让人费解的表达方式和隐藏在画中的含义,阐明儿童画画的动机和意图。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孩子们和他们的画,并详细介绍了儿童表达的特点、儿童绘画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形象的图案对解决冲突的作用。孩子们的画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内心的冒险世界,它们或丰富有趣,或惊悚恐怖。

作者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理解儿童画的4种方法,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在画中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内容,弄清楚孩子在画中隐藏的信息。

作者特别介绍了美国心理学家格莱格·弗思(Gregg M.Furth)提出的在观察儿童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3个原则。主要问题如:孩子的画向我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画的中心是什么?画面上的物体大小、形状以及运动的方向都是怎样的?画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视角?哪些内容被重复?等等。

在观察儿童画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匆忙下结论。成人的表现对孩子和他们的画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能随便干涉儿童作画或更改他们的画,特别是内容和结构,不能给他们示范,不能批评他们。总之,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节拍、用自己的语言作画。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作品,哪怕我们理解不了、无法看懂的作品。

成人不要在孩子开始画画时就不断地问他们:“你画的是什么?”因为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想法是多变的,他们的画源于“对心目中的图形的想象”,他们正经历一种动态的、神奇的思维过程。孩子们头脑中那些像密码似的信息跃然纸上,抽象的内容在他们的画中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这个过程很奇特。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12幅儿童画及其背后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孩子恰好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画出这样一幅画。第四部分,作者介绍了图画的教育作用。在作者看来,孩子们的画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眼中五彩缤纷的世界以及思想王国的种种现象,是他们表达和交流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帮助,家长们读懂了孩子隐藏在图画中的语言,发现了孩子的担忧、恐惧、孤独、悲伤、缺乏安全感等种种情绪,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关注和疼爱的愿望。通过图画,家长和孩子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第四篇:名著《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后感

一直认为自己能看懂孩子的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前看孩子的画,最多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他画的是什么,画的好不好,我没来没想过他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画这个。这本书让我初步了解了儿童内心的世界。

沃尔夫冈·格吕齐格尔在《孩子们的涂鸦、素描和绘画》这本书中,对成人们的一些表现进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他们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画。正如我所接触一些家长,当他们看到孩子画出让人无法理解的画时总是表现的非常失望。我也想到自己在以前的美术培训班对孩子的画所做的一些指导,他们画不出来时我总是替他们着急,帮他们画几笔,现在才明白,原来这种举动阻碍了孩子对自己内心想法的表达。

格吕齐格尔还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长与此相反,他们允许孩子“自由发展艺术”,但他们也很少关心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或许他们不是不关心,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关心。专家的建议便是要成人亲自画画。通过自己画画,成年人可以明白,儿童画的美及其意义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的美是不同的。儿童画的美表达了他们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内在以及生动。这一点与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展紧密相关,而这种发展是一个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面对孩子的涂鸦时期和涂鸦成果,家长们可能会疑惑,涂鸦的意义何在?能不能给孩子一些指导让他直接跳过这个阶段?看过这本书之后,家长们可能才会明白涂鸦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涂鸦是所有绘画语言的基础。绘画语言的发展类似于口语,有自己的规律,内部逻辑极其严密。赛茨认为,人类的“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文字表达;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

苏黎世创造性培养处绘画工作室及培训事务负责人贝蒂娜·埃格尔将绘画发展过程中涂鸦的意义比做语言发展过程中口齿不清的说话阶段,并认为涂鸦的阶段是绝对必需的。

格吕齐格尔把涂鸦形象地比做“奶牙”,我们对它们呵护备至,因为它们是我们长好全副牙齿的前提。其实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中已经产生了儿童日后画画的基本形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会产生第一张像样的儿童画。

我们在大约1岁半的儿童那里会发现涂鸦的原型。这会发展成无造型的基本形状,借助于这个基础,孩子们以后画画就会得心应手。

儿童画与儿童的心理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形成。

专家认为,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并不同步。前者是一个戏剧性的、可见的、清晰的过程,而后者是一个缓慢发展的内在心理过程,即脱离的过程和个性形成的过程。“脱离过程”是指儿童从与母亲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中逐渐独立出来;“个性形成过程”是指内心的发展,通过这种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独特的个性。这是两个互补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过程也被称为“破茧而出”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始于“共生阶段”,后来才逐渐过渡为心理的发展过程。

马丁·道纳斯认为,婴儿实际开始心理发展过程的时间比专家所说的要早,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些能力发展的更早。比如,能够更早地感知环境和环境的变化,能够更早地与外界互动,能够更早地和母亲拉开距离并完成“破茧而出”的过程。

巴赫曼从艺术创造的层面上研究了画画儿童“破茧而出”的过程。她发现,孩子们第一次涂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表达很多内容了,有时候是表达当时的身心状态,有时候是对过去的回忆——出生之前、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的回忆。埃格尔也有类似的观察结果。她认为,对于2—4岁的儿童来说,回忆过去在他们的表达内容中占有重要位置。

孩子在画画时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内心需要。他画出来的内容与实际事物并不相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头脑中的印象来绘画。现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看到类似这种情况的宝宝,他边说边画,有时会激动的大叫一声或干脆站起来画,但看看他画的内容,又实在无法与他自己所描述的联系起来。好多成年人甚至会觉得孩子是在胡言乱语。这种以想象为基础进行的绘画常常会发生“骤变”,一个物体本来表现的很好了,孩子突然会用笔触把之前的成果全部涂掉,再继续下一个物体的塑造,我们可能为孩子感到可惜,但是当我们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后,我们便可以释怀了,不去干涉他,在一旁默默的祝福就行了。

对儿童绘画语言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在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形状,而是孩子们在涂鸦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那些形状。孩子们不是在临摹,而是在创造,其创造的内容要远远大于其模仿的内容。孩子们画画的出发点并不是他们看到了什么,而是他们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孩子曾经在画中出现的事物那里经历过哪些事情,对他们的创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们将意义赋予所画的对象,而且这个意义是按照自己的经历来赋予的,孩子们对现实进行“翻译”,而不是“复制”。他们只画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并试着通过画画这个手段将周围的环境形象化。

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之后,面对孩子们表现出的种种现象和家长的疑惑,我便可以轻松的去解读和应对。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冲突,诉说自己的特殊需要,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用心去领悟,我们便会理解孩子那小小的但却非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第五篇:读书报告 告诉孩子你真棒

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读《告诉孩子你真棒》有感

摘要:本书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所有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父母不必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而应该在乎孩子明天要比今天更棒!好孩子需要夸,而夸孩子也是有学问的。书中通过一些案例提出了许多观点,同时,总结出大量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关键词: 亲子 心灵成长 教育

一、本书与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卢勤,著名的“知心姐姐”,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做了近20年的“知心姐姐”,卢勤与无数素昧平生的人结为没齿之交。孩子的“秘密”,家长的困惑、无奈与绝望,成功与快乐,都向这位充满爱心、可以信任与托付的人倾诉。卢勤尽其所有,救助、抚慰他们,与他们同喜同悲,并将因此而得到的切肤感受记述成书,引起巨大反响。并且她又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能够尊重孩子,因此能够倾听孩子倾诉心曲,从而比较懂得孩子,比较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

本书初看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总结出大量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实则是揭示了教育孩子的客观规律。重点介绍了: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缓解冲突的七个忠告、心灵成长的七个需求、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爱孩子的七种办法等方面。另外本书提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家长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带给家长更多的启迪和思考。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九章:1.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孩子2.首先改变你自己3.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4.从心灵风暴到心灵春风5.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世界6.怎样发掘的孩子的潜能7.把孩子培养成财富8.忘不掉的是教育9.最宝贵的是亲情

二、读书体会与感想

在当今社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还有许多的孩子只是学习方面的“优等生”,但在生活和交际方面却是无能的人。除此之外还存在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书中将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总结为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即期望、保护、爱、交往和评价的冲突。

期望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父母对孩子产生的过高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能力并不成正比。这使得孩子在此压力下没有喘息的机会,常常因无法到达父母定的目标而产生绝望之情。书中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只差几分没上北大自杀的女孩,一个是承受不了母亲重压杀了母亲的男孩。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情不能如愿以偿。我们没法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更何况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呢?

因为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各种表现都持不满意的态度。孩子常常听到的也是“怎么又没得第一名?”,“怎么这首曲子还没弹下来?”。这是今天的父母最爱说的话,也是孩子最不想听到的话。我想再乐观再积极的孩子也会被说得没了信心。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大胆为你的孩子喝彩吧!别瞧人家!”。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要说两个人了。因此我觉得两个孩子之间也完全不存在可比性。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不同的孩子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不必总让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竞争,而应该追求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对孩子说一声“你真棒!”看似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但在孩子的心中却会产生类似于火星撞地球般的效果。因为天下的孩子相貌不同,个性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语言真的能神奇的塑造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还真的会觉得自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用赞赏、表扬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对孩子来说是一味很有效的“药丸”。他们对将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不惧怕困难,勇敢地做好迎战的准备;而不自信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是个懦弱的人,做事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之交臂„„

想要让家长一下子改变陈旧的观念并耐心的对还说“你真棒!”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将来我也将成为一名老师,对孩子说“你真棒!”也是我们老师需要做到的,特别是小学里的孩子心灵稚嫩,尤其需要老师的鼓励。我相信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对孩子说:“有进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等等鼓励性的话语。但当时间一久我们也会忍耐不住然后脱口而出:“我已经讲了很多遍啦,怎么还不会呀”、“怎么讲,你也不会明白的”、“算啦,就这样吧”。我想这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也许他们真的努力了,这时候一句安慰比一句无奈更能让他们打起精神再接再厉。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对孩子有着过高期望的同时,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和爱有时也成为孩子的一种负担,甚至会造成他们在生活和情感上的无能和缺陷。

人都是渴望被保护被爱的,但是今天的孩子对父母的“过度的保护”是反感的,对父母的“过分的关心”是不满的。孩子有时也想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但父母的回答却总是“不用你干,你只要努力认真学习,就算是帮我们一个大忙了”。而不给孩子在生活上锻炼的机会的同时也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不少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在生活得自理能力上却不如一些农村的小学生,他们不知道鸡蛋是哪来的,不知道如何剥鸡蛋,洗衣服做饭就更不用说了。我常想国家想培养的人是这样的吗?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发展,放手让孩子去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一个忠实的观众。

过度的保护看似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为孩子阻挡了很多磨难而事实上却在今后更长久的道路中为孩子埋下了更多的磨难。人要在经历磨难之后方能成大器,这对于孩子来说有更重要的涵义。人内在精神需要在磨难之中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失败时,正是焕发这种精神的极好时机。作为父母不需要在孩子遭遇磨难时急忙出手帮助,只要对孩子说声“跌倒了,爬起来!”孩子就会从苦难中奋起。就像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不知道温饱的滋味,没有经历过磨难的孩子也不会体会到自己奋斗的喜悦。当父母老去没有能力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因为没有这样的经历而痛苦,磨难在他们面前也会被无限放大。

在以前一家中有四五个小孩的时候孩子们的感受还是都不到父母公平的爱,而现在却是受到“过多的爱”。过分的溺爱不仅会带来孩子生活上的“残疾”还会带来孩子的无情。一位家境富裕的母亲,见女儿花钱大手大脚,就对女儿说:“你不用着急花钱,爸爸和妈妈这些钱,以后还不都是你的?”谁知孩子说:“我告诉你,从明天开始,你要省着花钱,这些钱都是我的了!”我想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父母的心都碎了吧。可是孩子是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和“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娇生却不能惯养。或许家长们需要转变一下思维,变无尽的施爱为受爱。

生活中有些东西不必在乎,可有些东西不能不在乎,那就是孩子的爱。孩子们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她或许不像100分、奖杯那么现实,却是父母最暖心的收获。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得甜,更不懂得珍惜反而会觉得厌烦,然而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体现,孩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成长。孩子学会爱父母了才会爱同学,爱老师,爱朋友。让孩子拥有成功、幸福的人生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每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弯路,为此也少不了唠叨。对于成长中的孩子确实需要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但是绝不是通过一些喋喋不休的唠叨。今天,一些父母教育孩子,往往语言贫乏,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几次家教的经验让我了解到父母的一些想法,他们认为孩子对于自己讲的话好像总是心不在焉,并没有听进去,因此也会比较恼火想要反复强调。其实我想说孩子对父母讲的话都是很敏感的,书中就提到可以把古诗文中的名句用来做“家训”,加上自己的体会会使孩子耳目一新,同时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生动活泼的家庭教育。千古名句文明高雅,言简意赅,易记易背。只要孩子弄懂了其中的含义便会终身不忘。这在给孩子忠告的同时还增强了孩子的文学修养,甚至还激发了孩子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可谓是好处多多。

在某种程度上行为的力量比语言更强大。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的刻骨铭心的爱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父母无意间的一个举动常常被孩子看在眼里,而且不仅仅是单一的接收孩子还会模仿。一个男孩在教室里放了一只空盒子,他号召同学们把废纸放到箱子里,装满后就卖钱当班费。大家可能都会感到很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这么懂事,那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爸爸。那个男孩看见爸爸总是把写过字的废纸放在一个空盒子里攒起来,于是也跟着这么做了。这位爸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点滴美德,留给孩子深刻的印象。这种榜样的力量,终将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比给孩子做榜样更直接的教育方式就是跟孩子一起做。书中就列出了亲子同做的7件事:和孩子一起学、阅读、谈性、交朋友、上网、分享爱、制造快乐。在诸多亲子活动中父母与孩子增强了沟通,加强了情感的交流。许多平时难以化解的矛盾在一次次活动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不爱读书,殊不知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他们很有可能就没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和学习氛围。常常自己在看电视,却叫在一边的孩子认真写作业。

中国人对于性这个问题来说从来都是不公开讨论的,于是造成了一个现象,在孩子青少年时期没有得到良好的性教育,但是当他们离开学校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却又要求他们马上得知正确的性知识。这一个方面就导致了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小时候错误的“探索”这个未知的领域并进一步导致许多不可挽回的后果,另一个方面导致了许多人在婚后还不知道如何生孩子。家长十分有必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

和孩子一起交朋友、一起上网也是相同的道理。因为孩子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正确去做,而家长与他们一起做不仅能做到与时代接轨不落后孩子的思想,减少因为认识不同而产生的隔阂,而且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孩子的喜好,同时给孩子及时的帮助。

爱孩子是人类共同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爱那与动物又有什么异处呢?家长们应该要学会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在本书中针对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详细的解答”,大量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少走弯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们即将成为老师的人来说也是一笔宝贵“教学经验”。

下载《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读书心得(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孩子一起读书心得

    做儒雅少年---陪孩子读书心得 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做为家长,在享受孩子成长喜悦的同时,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教育的过程是不停尝试、探索的过程,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教育孩......

    孔融告诉我们的-----读书有感

    我学小孔融 东辛庄小学项世博指导教师石爽 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从我吖吖学语起,妈妈就教我读《三字经》。记得一次当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时,不知道是什......

    耶鲁大学告诉我们

    耶鲁大学告诉我们 耶鲁大学告诉我们 1.要无条件自信,即使在做错时。2.不要想太多,定时清除消极思想。3.学会忘记痛苦,为阳光记忆腾空间。4.敢于尝试,敢于丢脸。5.每天都是新的,烦......

    《水浒传》告诉我们

    《水浒传》告诉我们 1、《水浒传》中的高太尉告诉我,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纵横天下! 2、《水浒传》中的天孤星花和尚鲁提辖坐化圆寂,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落叶归根! 3、《水浒传》中......

    西游记告诉我们[范文大全]

    西游记告诉我们 西游记告诉我们: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有后台的都被一棒打死了。这句话是今年网上的流行语之一,点击率还很靠前,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也不甘寂......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通过读这本书,我也是联想到现在学校的一些问题孩子,这些问题孩子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们所作的一些行为又在说明着什么呢?我的一点理解是,大多数的问题孩子就是......

    陪孩子读书心得

    陪孩子读书心得1 教育孩子永远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情。从孕育孩子到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父母这个词就伴随着我们一辈子。我们要陪伴这个孩子长大,教他学说话教他走路,教他成长为......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读懂孩子读书心得读懂孩子读书心得 篇1《读懂孩子》这本书早就买了,直到现在才断断续续的看完,边看边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有时还会为书中的事例流泪,莫名的,触动心中的某个点,只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