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主持词
前进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
神
宣讲报告会主持词
解耀斌
(2011年11月25日)
同志们: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县委宣讲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报告会,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县委宣讲团成员、县委党校党风廉政科梁晓丹科长为我们作专题辅导报告。首先,我提议,让我们以掌声对梁科长百忙之中来前进为我们讲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全体镇委镇干,各村四大员,镇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今天的宣讲报告会共有两项程序,一是请县委宣讲团的梁科长为我们作报告,二是用我们前进特有的地方曲艺形式——淮海琴书进行宣讲。请参会的各位同志用心听,认真记,保持会场纪律,将手机关闭或者调到振动位置。
下面,有请梁科长就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专题报告。大家欢迎!
————————————————————————————
同志们,刚才梁科长给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辅导报告,梁科长的报告紧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主题,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三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与我国各项改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三个方面九大问题以及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三创三先”新江苏精神、我省今后五年工作任务和加强党的建设等重点内容,全面准确地解读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报告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启发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下面,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梁科长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我们前进不仅是革命老区,也是文化之乡,既有光荣的革命建设历史传统,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淮海琴书就是我们前进传统的特色文化,我镇因此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乡镇,并于2007年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淮海琴书之乡”殊荣。现在,就请刘连勋等三位淮海琴书老艺人、传承人以淮海琴书这种传统的曲艺形式,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行现场演唱宣传。大家掌声有请!
————————————————————————————
同志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三位老艺人的精湛表演表示感谢!刚才,梁科长以精辟的解读、精彩的演讲为我们作了一场生动的宣讲报告。三位老艺人用我们前进特有的传统曲艺形式进行了现编现弹现唱,同样精彩生动!今天,我们以现代的传媒形式与传统的地方曲艺,同台宣讲,共同演绎,让我们现场感受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天,与会同志有这样高的热情,会场有这么好的纪律,更说明了梁科长报告的精彩、三位琴书艺人演唱水平的精湛。让我们再次向他们表示感谢!同志们,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镇上下要以本次报告会为契机,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浓化氛围,进一步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将我镇的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
下面,我就如何落实好这次报告会精神提三点意见: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全面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二是要明确任务,把握重点。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学习型干部和党员冬训工作的重要内容。报告会结束后,各村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两个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些,为党员干部群众作出表率,做出榜样。
三是要学以致用,促进发展。要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真正把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学习的成果进一步指导工作实践,切实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四件大事,凝聚到镇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财政收入争亿元,镇村建设显特色,基础设施创一流,提前全面达小康”奋斗目标上来,更好更快发展,更优更实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前进而努力奋斗!今天的报告会到此结束,散会。
第二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召开,606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代表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作了题为《科学发展 转型跨越 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书面提交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为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目标提供坚强保证》的工作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这两个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甘肃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会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省委王书记的工作报告中。报告从总结五年成绩、分析机遇挑战、部署下步工作、提供坚强保证四个方面、分七个部分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报告用“四个最”“八个新”,高度凝练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的新成就。报告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实施“四抓三支撑”[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两翼齐飞就是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组团发展就是支持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整体推进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实现“五个大幅度提升”,即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区域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圆满完成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甘肃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具体表现在: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基 础设施实现新突破;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民主法制呈现新气象,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二)报告用“四个不适应”,客观地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看到,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制约,主要表现在: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三)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系统归纳了发展实践的新经验。报告指出,五年来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甘肃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和甘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深化省情认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断把甘肃的各项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把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臵,坚持依法办事,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四)报告用“一项重大使命、八个发展取向、十大重点行动”,向全省人民全景式展现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必须科 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转化政策和机遇,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和艰苦贫困地区后发跨越的新路子。综合分析和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以及为我省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报告指出,根据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三化”并进取向,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基础优先取向,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坚持人才支撑取向,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必须深入实施的十大重点行动:第一,联村联户行动。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第二,多极突破行动。突出各地优势和特色,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第三,项目带动行动。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第四,扶贫攻坚行动。统筹各种资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第五,全民创业行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第六,生态屏障行动。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第七,文化提升行动。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八,效能风暴行动。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第九,和谐构建行动。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第十,先锋引领行动。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为转型 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五)报告用“五个加快”,提出了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新要求。报告指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坚持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有机统一,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一是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努力形成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农业、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二是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坚持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提升容纳人口、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功能,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连接通畅、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东部地区以资源为纽带,大力发展东部四市城市群,建设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融入关天经济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支持天水和庆阳加快城市建设,辐射带动东部地区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马铃薯、现代制种、中药材、经济林果、蔬菜和草食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加快提升基础承载能力。牢固树立基础优先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规划、政策的扶持、市场的办法、高效的运作,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主要出省通道、省会与各市州所在地之间高速公路连接,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力争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加快改造和建设支线机场。加快建设事关重要资源开发、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的大型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利工程。五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强县。
(六)报告从“八个层面”,提出了开创全省人民共建共创和谐社会新局面的重点任务。报告指出,要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导向,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更有体面尊严。一是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统筹抓 好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三大片区和“插花”型区域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稳定就业。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多管齐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充分挖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五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事业发展,把社会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适应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七是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八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七)报告用“五个深入实施”,提出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新举措。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群众、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快捷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大力繁荣发展文化艺术创作。四是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东部历史文化利用展示基地。五是深入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团主持词
在省委宣讲团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报告会上的主持词
(2011年11月)
同志们:
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安排,近期,省委专门成立宣讲团赴各市、区宣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今天,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省委宣讲团成员**同志为我们作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报告会。**同志曾多次担任省委宣讲团成员,在全省多个市开展过宣讲活动,反响热烈。
参加今天报告会的有:区委中心组全体成员;区各直属党委(党组),区机关各部门,区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副书记、宣传委员;各社区党组织书记。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朱局长为我们作报告!
……
刚才,**同志为我们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朱局长紧紧围绕省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这个主题,深刻阐述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内涵、详细分析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报告高屋建瓴、准确深刻,既以宏观视野全面阐释省党代会的主题、主要成就和主要任务,又结
1合当前实际对一些重点问题,特别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帮助与会同志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深化了理解、提高了认识,为我们更好地掌握省党代会精神提供了指导。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朱局长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学习宣传好、贯彻落实好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宣讲报告会的契机,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把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和市、区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奋战四季度、统筹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抓好省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推动全区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使党代会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为早日建成产业优化、人文彰显、管理创新、生态宜居的美好现代新**而合力奋斗!。
下面,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同志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
今天的宣讲报告会到此结束,散会!
第四篇: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统稿doc
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推动酒泉转型跨越发展
(宣讲稿)
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转型跨越,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大会上,省委书记王三运作了题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整个报告近两万字,分七个部分。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评价客观,对未来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透彻,对今后五年的工作部署扎实。通过学习,结合酒泉的发展实际,我想讲三个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深刻领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精神实质
1、清醒认识困难挑战
王三运同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我们一定要看到,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制约,主要表现在: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相适应,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2、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
王三运同志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和积累,今天的甘肃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正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迈上了加速转型跨越的高位平台,展现出更加美好光明的发展前景。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转化政策和机遇,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和艰苦贫困地区后发跨越的新路子。综合分析和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王三运指出,根据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 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3、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坚持‚八个发展取向‛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甘肃五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具体用了‚八个新‛来概括。(①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②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③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④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⑤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⑥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⑦民主法治呈现新气象,⑧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同时,在正确把握省情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亮点。即‚围绕一个使命,坚持八个发展取向,落实十大重点行动,落实五大重点工作‛。
一是一个重大使命,就是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报告指出,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 3 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二是坚持八个发展取向。就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在发展中加快转型、在转型中加快发展。要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三化‛并进取向。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城市发展的能力;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着力增强城市带动乡村、承载工业发展的能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着力增强农业支撑工业、保障城市发展的能力,加快形成‚三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基础优先取向。坚持把夯实基础放在全省发展的优先位置,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保障能力。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坚定不移地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以市场的大开放促进资源的大开发。充分发挥我省坐中连六和战略通道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充分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充分发挥科教资源比较丰富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挖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坚持把加快发 展同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坚持人才支撑取向。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三是必须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就是:第一,联村联户行动。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第二,多极突破行动。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着力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旅游文化、现代服务、农副产品加工和新医药及生物产业等培育成新的支柱性产业。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第三,项目带动行动。在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以大项目好项目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就业、促进大发展。第四,扶贫攻坚行动。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十年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统筹各种资 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第五,全民创业行动。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第六,生态屏障行动。明确生态地位的全局性、紧扣国家的大战略,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采取有效的大举措,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第七,文化提升行动。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龙头,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特别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断增强文化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强化文化辐射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第八,效能风暴行动。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精简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着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行风和政风评议活动,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 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第九,和谐构建行动。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竭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第十,先锋引领行动。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以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为契机,全面落实我市既定的目标任务
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的核心是走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使甘肃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此,提出了‚八个发展取向‛的新发展理念,确定了‚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的奋斗目标,安排部署了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必须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当前,我市发展面临各种政策叠加、资源优势明显、自身发展基础较好的重大发展机遇。去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80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亿元,增长30%;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增长20%;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0.02亿元,增长18.8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0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30元,这两项分别高出全省近2100元和4200元。2011年10月26-28日,酒泉市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立足酒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定了今后5年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思路、目标和任务,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发展理念、奋斗目标和重点行动完全一致,全面落实我市既定的目标任务,就是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最好行动。
1、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基本要求。
省党代会中提出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要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王三运书记指出:‚酒泉在全省的发展大格局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省委提出‘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不是空洞的口号,酒泉是其中的一翼。‛酒泉市未来5年总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这是时代的要求、是酒泉人民的期望和使命的重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打下决定性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长期为之奋斗的不懈追求。实现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基本要求。
2、‚精强大美实‛是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重要着力点。省党代会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开发上同步推进,以此推动甘肃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酒泉市要加快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就必须在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做美城市、做实民生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做精一产, 就是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目标,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型农业,落实六大产业(现代制种、蔬菜、果品、啤酒原料、草食畜牧业、棉花)发展专项规划,把肃州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把敦煌市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做强二产,就是要发挥我市拥有的世界风口、世界风库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先进高载能产业,把酒泉市建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力争2015年全市风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光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火电装机达到900万千瓦;加快以新能源装备为主的制造业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新能源装备成套化、高端化和数字化;加快发展冶金、石化、煤化工、硅材料等先进高载能产业,实现能源资源就地开发和循环利用。
做大三产,就是要发挥我市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为新的支撑的第三产业。把酒泉市建成丝绸之路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敦煌旅游整体上市;把金塔县建成酒嘉后花园;大力发展阿克塞县和肃北县民族风情旅游。全力支持过境的国家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电力输送和公路铁路等通道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肃州、敦煌两个省级物流节点
做美城市,就是要认识到城市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过去,我们在这方面认识不足,群众意见也较大,所以市上专门召开了全市城市建设暨园林绿化大会,本着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的原则,明确提出肃州区 和敦煌市要按照‚国际明星城‛的标准去建设,其他县市要按照‚戈壁明珠城‛的标准去建设,加大了城市建设的领导力量,也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
做实民生,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快移民脱贫致富步伐。认真落实好《酒泉市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培育壮大移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强化移民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通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解决好移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必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以发展扩大就业,以政策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提升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 促进特殊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覆盖面;加大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困难群众和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快建设城乡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机制,提高重大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3、‚五翻番‛和‚五提升‛是实现省党代会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
省党代会提出了‚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的奋斗目标。酒泉市根据自己的发展实际确定了‚五翻番‛和‚五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五翻番‛就是到2015年,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项指标分别在‚十一五‛末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收入和生产总值分别实现‚过百亿、超千亿‛,综合实力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五提升‛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同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事业更加繁荣,劳动就业更加充分,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规范),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民生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高,人民群众更有尊严,更有安全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三、抓好落实,实现酒泉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学习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趋势,并结合我们酒泉的实际,看哪些东西要落实,看哪些方面要加强,看哪些地方要改变,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解放思想,抢抓政策叠加机遇。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省委提出了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的目标,加快发展的任务显得十分艰巨。目前我市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还存在好的政策不会用、没有的政策不争取、外有的政策不知道、潜在的政策不谋划等问题,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适应。因此,要加快发展,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现在党员干部中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畏缩不前、求稳怕冒的思想观念,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观念的大更新,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用足用活国家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紧紧抓住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的有利时机,全力推进酒泉转型跨越发展。
2.贯彻落实精神,谋求发展新突破。
省党代会提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我市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谋求新突破。一是转型跨越上实现新突破。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按照‚在全省转型跨越上挑大梁、在开发开放上做标杆、在富民兴陇上走前列‛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确定我市的奋斗目标。二是在优势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在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实施‚工业强市‛和‚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主攻方向,以此带动各业齐头并进。三是在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落实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会议精神,加快重点工程和分类实施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四是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牢固树立‚发展之上、投资为本,投资之上、项目为本,项目之上、落地为本‛的理念,用锲 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争取项目,做到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五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项目推进是第一能力‛的理念,强化‚大招商、招大商‛的意识,把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战略平台,落实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努力建设‚一区三园‛。六是在提高居民收入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让群众生活的更富裕、更体面、更有尊严。
3.改革创新,激发增长新动力。
按照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财税、投融资和资源要素价格、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事业单位等各项改革的总要求,我们酒泉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要推进全民创业,按照‚非禁即准‛的原则,创新创业扶持机制;二要放宽准入门槛,在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的名称核准、出资方式、出资期限、住所登记、年检条件等方面,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简化手续,放宽准入条件;三要提升行政效能,按照‚执行政策就宽不就窄、必收费用就低不就高、审批手续就简不就繁‛的要求,切实提高行政部门的工作效能;四要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咨询、信息、服务、交易代理、行业监督一体化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统一交易平台、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进场交易、统一监督管理‛的‚五统一‛模式进行运作,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领域存在的多头管理、管办不分、招投标不规范的问题,为公共资源交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五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简化减免税审批程序,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让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都能享受税收优惠;六要强化项目用地保障,对一些急需建设的重大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强税收贡献大的重点项 目、对在市级工业园区建设的重大工业项目的用地,可以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特事特办,应保尽保‛;七要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鼓励企业回收利用残、次、尾等矿产资源,尽量做到把资源‚吃干榨尽‛;八要健全完善金融支撑体系,按照‚减少管制、支持创新、鼓励民营、服务基层‛的原则,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组织,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的建设步伐。通过以上措施,不断为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营造良好环境。
4.以开展‚五个年‛活动为依托,推动工作大落实。按照‚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服从发展‛的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的‚思想不解放、精神不振作、服务意识差、工作效能低‛等突出问题,通过开展‚五个年‛活动,推动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是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以‚精强大美实‛为重点领域,通过全民招商、亲商安商、兴业活商,推动酒泉经济大发展;二是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以‚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为指导,鼓励农民开拓创业,鼓励中小企业二次创业,鼓励城乡劳动者全面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科技人才和复退军人自主创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头创业,形成人人争先创业,各行竞相发展的局面;三是开展政策落实年活动,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要求,紧扣国家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加快梳理归类各部门、各行业的相关政策,加大政策争取和对接力度,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各级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各级组织工作的落实力,有效推进重点工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改善、民族团结提供强 大的动力支持;四是开展作风转变年活动,作风硬、发展兴,作风建设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要把转变作风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加强组织领导,进行综合评定,跟进监督检查,健全长效机制。落实公开一份承诺书、签订一份责任书、建立一个帮扶点、开展一次工作评议的‚四个一‛活动,大力推行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检验的‚一线工作法‛, 为实现我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开展党风廉政年活动,严明政治纪律,健全责任体系,强化源头治理,推行阳光政务,提高行政效能,使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同步发展、协调推进,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第五篇: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立足本职
为山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擘画了我省在未来五年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是对今后五年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对于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具有重大意义。
一、不忘初心使命,深刻领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大意义
10月25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大会形成了一个好报告,选出了一届好班子,开出了一个好会风。
通过学习省第十二届党代会精神,认真研读省第十二届党代会文件,充分认识到省第十二届党代会深刻把握了山西谋划未来发展的大前提、大逻辑、大背景,全面阐述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指明了山西工作的前进方向,这也是党代会报告之魂,是山西发展之纲。更要深刻领会到作为党员干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担当。
二、加强自身建设,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重要启示,系统阐述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提出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对山西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同时对党员干部群众精神状态提出要求。检察干警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竭尽全力,认真履职,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首要政治任务,要不断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工作机制,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为全面建设清廉山西凝聚力量,进一步让清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成为新时代山西的风尚和名片,扎扎实实筑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贯彻落实积极稳妥拓展新领域案件理念,坚持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指导实践,扎实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
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活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蓝天常驻,绿水长清,黄土复净;探索环境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衔接机制,有效推进生态环境修复治理。
检察机关将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自觉在保障人民权益中担当作为,努力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公益诉讼检察产品,在全方位推进山西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检察职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