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一、会议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于2007年6月12日至16日在杭州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正式代表共有722人,特邀代表2人,尹学群书记、我、公安局的王雪生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常委会,赵洪祝当选书记,吕祖善、夏宝龙当选副书记。同时,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纪委常委班子,王华元当选书记。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十一届省委报告的决议和关于省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我省出席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这次党代会是在全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迎接党的十七大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应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负有承上启下的重要职责。开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勾画好下一个五年浙江发展的蓝图,是党中央对我省的 1 殷切期望,也是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从总体上看,这是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大会,也是一次理清思路、谋划未来、群策群力、奋发进取的大会。
二、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6月12日上午,赵洪祝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报告。报告共分七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三、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大力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六、扎实推进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报告认真总结过去,客观分析形势,科学规划未来,是指导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重要文件。整个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时代感强,为全省描绘了一幅加快发展的美好蓝图,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报告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五年;是我 省综合实力提升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益较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开拓进取,团结奋斗,胜利完成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赵洪祝书记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一是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社会政治保持稳定,社会和谐稳定呈现新局面;三是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四是积极建设“法治浙江”,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落实,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五是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报告还提炼了“五大”经验。一是必须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重大战略思想;二是必须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三是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发展举措;四是必须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五是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另外,报告还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比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文化建设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社会法治化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特别是工作方式方法与新 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消极腐败现象在有些领域还易发多发,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全面提升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放眼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全国发展大局,立足浙江发展实际,进一步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持不懈地推进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改善民生为主线,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保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加快构建和谐浙江、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今后五年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 划的基础上,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政治更加文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宽裕。继续走在前列,就是要不断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巩固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六个突破”:在加强自主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实现新突破,在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实现新突破,在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全面改善民生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走在前列。
报告指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必须坚持“五大”原则:一是坚持又好又快,推进率先发展;二是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创新发展;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四是坚持节约集约,推进可持续发展;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
报告的三、四、五、六、七部分,分别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方面,指出了全省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是着力推进经济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深化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着重提出了十大工作任务。(1)全面加强自主创新。报告指出,“自主创新是推进我省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并且把它放在经济建设发展的第一点来阐述,这是省党代会的一个亮点,非常有远见,具有开创性意义。我觉得,我们三门在这方面也应该有所探索,建立创新产业群落,不但要科学创新,还要鼓励其它领域的创新。(2)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3)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5)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6)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7)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报告指出,“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省经济的整体素质。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今年,我县审时度势,提出鼓励发展个私经济,这与省党代会的精神恰好吻合。(8)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报告指出,“海洋资源是我省的优势所在,海洋经济是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把发展海洋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县也是海洋资源非常丰富的县市,县委提出的“开发三港,建设三城”战略,就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动我县从山谷经济走向海洋经济的重大举措。(9)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报告指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省发展的潜力所在。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扶持政策和帮扶载体,深化山海协作,促进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我县尚属于全省25 个欠发达县市之一,我觉得一方面我们要自力更生、加快崛起,另一方要用好用活省里的政策,从而跟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10)加快构筑开放新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加强社会管理,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关于社会建设方面,着重提出了六大工作任务。(1)要优先发展教育;(2)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理顺和规范收入分配关系(5)不断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6)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加快推进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文化,切实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文化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现代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着重提出了四大工作任务。(1)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2)积极培育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3)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4)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四是扎实推进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社会 主义法治理念,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关于政治建设方面,着重提出了五大工作措施。(1)完善党的领导方式;(2)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3)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4)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5)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五是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关于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1)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2)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3)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4)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5)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6)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最后,赵洪祝书记强调,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是浙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努力实现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共同创造浙江的美好未来。
第二篇: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范文模版]
学习贯彻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提纲
一、甘肃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基本情况
4月24日至28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兰州隆重举行,会期共5天。会议回顾总结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组部、中纪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出席会议的代表、特邀代表共606人。
大会的议程有四项:
一、听取和审查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的报告;
二、审查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
四、选举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王三运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省纪委作了题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目标提供坚强保证》的书面工作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这两个报告。
大会选举产生了十二届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省纪委委员。
二、大会的主要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王三运书记代表十一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和省纪委工作报告中。
(一)王三运书记代表十一届省委所作《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王三运书记作的报告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
1、《报告》从八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来的发展成就: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二是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三是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四是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
五是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特别对科技工作给予了肯定,《报告》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六是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七是民主法治呈现新气象。八是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2、《报告》指出发展面临四个方面的矛盾和制约,提出六个方面做好甘肃工作的主要体会:
四个方面的矛盾和制约:一是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任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二是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不高,与城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四是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不相适应,等等。
六个体会:一是必须坚持深化省情认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甘肃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二是必须坚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断把甘肃的各项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把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是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依法办事,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六是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二部分: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1、《报告》综合分析了未来五年建设小康社会面临最大的矛盾、机遇、希望、责任以及4个经济社会的特征和变化:
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期。
我们面临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的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四个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近;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3、《报告》强调指出:今后五年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即 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八个发展取向”:一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二是坚持“三化”并进取向;三是坚持基础优先取向;四是坚持开放带动取向;五是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报告指出“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转型跨越的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丰富和创新能力比较强的优势,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挖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潜力,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使甘肃创新经济蓬勃发展、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六是坚持绿色发展取向;七是坚持人才支撑取向;八是坚持产业富民取向。
“十大重点行动”:一是联村联户行动;二是多级突破行动;三是项目带动行动;四是扶贫攻坚行动;五是全民创业行动;六是生态屏障行动;七是文化提升行动;八是效能风暴行动;九是和谐构建行动;十是先锋引领行动。
第三部分: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重点突出5个方面的主攻方向。
1、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
2、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
3、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加快提升基础承载能力。
5、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第四部分: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导向,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更好地保障和或改善民生。主要在八个方面加强工作:
1、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2、大力促进创业就业。
3、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7、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8、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第五部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主要实施五大工程
1、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
2、深入实施文化信息惠民工程。
3、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
4、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
5、深入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
第六部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在四个方面抓好工作:
1、着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2、着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
3、着力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水平
4、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第七部分:提高党的建设化水平,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保证
《报告》提出六方面要求:
1、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一要强化领导核心;二要牢牢把握重心;三要切实顺应民心。
2、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一是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二是大力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三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锻造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坚持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报告》指出“重用敢抓善成的干部,褒奖贡献突出的干部,支持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踏实肯干的干部,真正把最优秀最适合的干部用在最关键的岗位,用在最能出生产力的地方,用在最重要的增长极和新的增长点,用在最复杂和困难的部位。要真正重视和体现干部用业绩说话、项目为干部说话,干部用民意说话、群众为干部说话”。
三是坚持以战略眼光优化干部结构。四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5、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彰显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一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二要大兴改革创新之风;三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
6、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一是加大廉政教育力度;二是加大源头防范力度;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四是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五是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二)省纪委工作报告主要精神
本次座谈会上我就简要介绍一下纪委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为过去五年的工作、主要体会和今后的工作建议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 第二部分:五年工作的主要体会 第三部分:今后五年工作建议
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同时对未来五年提出四项工作任务。
第三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精神
传达提纲
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概况
5月24日-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共有代表870名,其中,特邀代表10名,出席开幕大会的代表为861名。5月24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由尹力同志主持,王东明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主题报告。
这次大会的代表共编为27个代表团,21个市(州)各编为1个代表团,省直机关和中央在川单位共编为5个代表团,解放军、武警四川省总队、武警四川省森林总队、四川省公安消防总队、四川省公安边防总队、公安厅警卫局合编为1个代表团。
大会听取和审查了中共四川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查了中共四川省委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四川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5月27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92人,候补
— 1 — 省委委员17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列席了会议。全会选举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书记、副书记;批准了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名单如下:
(一)省委常务委员会委员
王东明、尹力、邓小刚、王雁飞、范锐平、王宁、曲木史哈(彝族)、甘霖、邓勇、黄建发、王铭晖、李静(女)
(二)省委书记、副书记
书记:王东明
副书记:尹力、邓小刚
(三)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
书记:王雁飞
副书记:张剡、郑东风、贾瑞云、张冬云
常务委员会委员:王雁飞、张剡、郑东风、贾瑞云、张冬云、黄秀川、邓波、刘光辉、荣凌(女)、匡科、凯旋
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主要精神
大会精神主要体现在王东明同志所作的主题报告中。(一)会议主题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我省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 — — 2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实现“两个跨越”,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二)过去五年的工作总结及形成的重大经验
报告全面客观总结了过去五年省委治蜀兴川的发展成就。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专注发展定力和惩治腐败定力,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工作主题,以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为战略支撑,以“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为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具体表现为: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经济总量达到3.26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六位)、多点多极竞相发展态势总体形成(成都平原经济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元,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均超过5000亿元,天府新区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市(州)达15个,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112个)、— 3 —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开放合作高水平高端化推进、长远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布局先后落户四川)、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思想文化建设成果丰硕、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过去的五年,四川面临多重特殊矛盾和重大考验,省委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切实担负地方主体责任,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坚定推进从严管党治党,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
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第一,方向问题始终是决定治蜀兴川事业成败的根本所在,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第二,四川的基本省情决定了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把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加快闯过转型升级这道关口。第三,四川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必须事不避难、统筹兼顾、谋定后动、勇于担当,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既定目标。第四,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必 — — 4 须把依法治省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第五,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在人民,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夺取治蜀兴川新胜利。第六,党的伟大工程保障党的伟大事业,必须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四川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省委要求,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并不断丰富发展。
(三)未来五年治蜀兴川必须要把握的战略方向
报告指出,面对新的伟大实践,有七个要注意把握的战略问题:一是必须毫不动摇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思想旗帜、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始终以此统揽四川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二是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三是要始终保持“四个自信”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心。四是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发展。五是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新常态下四川转型发展新路子。六是要始终坚持稳中求进这个工作总基调和治国理政重要原则,确保四川改革发展行稳致远。七是要全面落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四)未来五年的安排部署
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
— 5 —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统揽,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
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奋斗目标是: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美好愿景凝聚奋进力量,始终不渝朝着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两个跨越”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具体来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再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文化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现代治理能力再上新台阶。
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三大发展战略是:一是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强化首位城市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持续做大市州经济梯队、夯实县域底部基础,支持有条件的县撤县设市。二是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注重发挥信息化的聚合、叠加、倍增效应,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三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 — — 6 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报告对未来五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一是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大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二是要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三是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以“绣花”功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同步奔康。四是要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坚决有力治理污染,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是要切实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增强优秀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六是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四川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七是要坚定政治方向,切实树牢“四个意识”; 着力凝神聚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始终遵规守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除弊革新,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注重选贤任能,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执政骨干队伍;着眼固本强基,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报告最后向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发
— 7 — 出号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而努力奋斗!
三、省纪委报告主要精神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书面报告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 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的报告。报告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过去五年的主要成绩进行了全面总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清醒作出“三个不可低估”重要判断,团结带领全省上下集中打了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彻底肃清***长期插手四川事务造成的恶劣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具体体现在:一是坚守职责定位,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保障了中央和省委政令畅通。二是牢牢抓住“两个责任”,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巩固发展了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强化示范引领,压紧压实责任,严格问责追究。三是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思想教育和制度约束同向发力,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迈向严紧硬。四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驰而不息反“四风”树新风,呈现出党风好转、— — 8 社会风气上扬的崭新气象。五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定不移减存量遏增量,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六是持续推进“三转”,蹄疾步稳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纪检机关治理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七是大力弘扬谦抑品格,坚决破除“四气”,纪检队伍能力素质得到整体提升。
(二)总结了五年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理论成果:一是纪检机关是政治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地向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二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不断发展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统一。三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四是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必须把政策和策略作为纪检工作生命线,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五是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必须自觉践行打铁还需自身硬,努力锻造严格自律的纪检队伍。
(三)对今后五年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是严肃纪律维护核心,勇担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二是正风肃纪除弊革新,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根本好转。三是保持定力惩治腐败,持续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四是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推进纪检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标本兼治强根固魂,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六是严管厚爱铸造铁军,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干部队伍。
四、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委中心组(扩大)会议精神
— 9 — 市委王菲书记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市委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精神,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实现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主要精神体现在王菲书记的讲话中。一是要充分认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重大意义,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热潮。要求各级各部门迅速召开党委(党组)扩大会议、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省党代会精神特别是东明书记所作的报告精神;要求各级组织部门把学习省党代会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班子建设等统筹推进,并举办学习班对党员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要求市委宣传部根据省上统一部署尽快制定方案,广泛开展宣传宣讲。二是要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统领,扎实推动省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在广元落地生根。王菲书记的讲话,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第二仗、全力保持项目投资较快增长、全力抓好三次产业发展、全力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力推进依法治市、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纵深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三是要扎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落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检验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的效果。王菲书记要求,要铆定“双过半”的目标任务抓落实,6月份除有实质性项目的招商引资外,原则上市领导、县区、市级部门暂停一般性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要突出脱贫攻坚、项目投资、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抓落实;要注 — 10 — 重统筹协调抓落实;要坚持真抓实干促落实。
第四篇:省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定稿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2011年11月22日
2011年11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本次大会审议通过了省委书记周强代表第九届省委所作的报告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代表第九届省纪委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81名省委委员、14名省委候补委员、55名省纪委委员。
永州市代表团共44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期间,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微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路建平、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先后到永州团驻地看望代表。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许云昭作为永州市代表团的代表自始至终参加了代表团的活动。全团代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行使权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树立了永州市代表团的良好形象。
一、周强同志报告主要精神
周强同志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化两型,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为八个部分,主要精神如下:
(一)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的五年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奋力前行、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经济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由2006年7689亿元增加到16038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多,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实现翻番。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由2006年的47.5%提高到2010年的55.8%,全省人民梦寐以求建设工业强省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实现连续8年增产,总产量突破600亿斤。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金融、信息、商贸、物流等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旅游业迅猛增长。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8.7%提高到2010年的43.3%。环长株潭城市群、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大湘西武陵山区三大区域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湘南开放开发势头强劲。
基础设施实现大跨越。能源、水利、信息、环保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城镇气化工程和第二轮农网改
造顺利实施,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645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14.8万公里。
思想文化和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加强。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教育强省战略。全省五年内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5项、位居全国前5位,发明专利批准量增长2.3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5%。特别是“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碳/碳高性能复合材料、百亩片亩产926公斤超级杂交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抢占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贡献将不可限量。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全民体育健身蓬勃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566元、5622元,分别比2006年增加6061元、2232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5.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万人,实现县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有效解决了部分困难群体的突出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加速发展,五年新增上市公司31家,创造了全国资本市场的多个第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湘股板块。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与央企对接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内与23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68家央企对接合作项目223个。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和重大战略投资者进驻湖南。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取得新进展。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顺利完成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开展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报告指出,三湘大地到处充满发展活力,展现勃勃生机,湖南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在亲身感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对湖南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信心,满怀豪情地迈向富民强省的新征程。
报告总结了五年丰富实践的经验体会,即七个“必须”:一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中央精神与湖南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二是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不失时机加快发展步伐。三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一切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不断创新发展举措,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四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凝聚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五是必须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坚持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六是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作用,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七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报告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未来五年的总任务是: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努力在中部崛起中实现新跨越。
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就是要努力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按照这一要求,要努力实现“六个更加”:经济发展更加科学,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文化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要把两型社会的理念、目标、方法全面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面完成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改革建设第二阶段的目标任务并向第三阶段推进,引领带动全省各地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和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发挥示范作用。全省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湘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各类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是实现未来五年任务的总战略。基本思路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方向和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实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人本发展,加快建设绿色湖南、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法治湖南,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
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本质是加快科学发展,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目的是创造全省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生活,归根结底是要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道路,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现阶段我省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实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并重”,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四化联动”,加快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
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集聚集群发展。加速推进“四千工程”(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发展一批千亿集群、培育一批千亿企业、打造一批千亿园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旅游与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大力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建设。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工程,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计划,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农民培训体系,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加强村镇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坚持以大城市为依托,加快市州中心城市和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镇发展,积极发展小城镇。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快县城和中心镇扩容提质,加强城市规划,强化城市管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和热情并关心农民工。
4、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大力发展信息产
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三网融合”,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应用。认真抓好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工作。
5、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建设创新型湖南。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创新的核心是科技,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机制,关键在人才。要全面落实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建设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
6、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环长株潭城市群率先发展、融合发展,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生态城市群。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推湘南加速崛起,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开放开发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与粤港澳、北部湾经济区和东盟对接合作,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上开创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局面。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试点为契机,加大大湘西开发开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经济强县,争取更多的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7、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优化布局、完善网络、综合提升的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实施“三个一”的行动计划(全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社会投资10万亿元,重点实施100项重大工程,推进建设1000个重大项目)。
8、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特别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开放是内陆地区加速崛起的必由之路。积极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继续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优化投资环境,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拓展和深化与东亚、东盟和欧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加强与港澳台、泛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等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生崛起。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广阔的胸襟、更加高远的眼光,学习借鉴境外一切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和兄弟省市一切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开放发展水平。
(四)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1、以长株潭试验区建设引领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大力推进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实现环长株潭城市群率先发展、融合发展。
2、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抓紧建立健全两型产业的体制
和技术支持体系,严格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两大边界限制,优化企业布局。
3、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加强水资源节约,加强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和高效利用,加快建设一批循环利用模式的产业园区。
4、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强湘江流域综合治理,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实行全流域、全方位、多功能综合整治,建设美丽繁荣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植树造林,以绿色、环保、生态为主题、创建一批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乡村。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5、健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制度和机制。抓紧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加强资源执法,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开展两型社会创建活动。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湖南
1、推进人民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作用,加强宗教、侨务和对台等工作。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其组织作用。
2、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改革完善党委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高度重视互联网民意表达,积极推动网络问政。
3、提高社会的法治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风尚。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
4、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宪法法律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人民政协按章程开展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和审计监察专门监督,强化司法监督。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问责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六)推动文化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1、筑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和根本任务,融入
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密切关注社会思潮动态,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多变中把方向。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和诚信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集中广大干部群众的意志,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湖湘文化的内涵。
2、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重点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推动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和传承。
3、在创新体制机制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着力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形式、生产方式、传播手段的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快建设长株潭城市群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湘西民俗文化发展试验区和大湘南文化创意生产基地,培育壮大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强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
4、努力创作更多的文化精品,培育更多的文化人才。特别重视文化名家的培育,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使一批文化领军人物脱颖而出。
(七)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构建和
谐社会
坚定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深入推进“八大民生工程”(就业增收工程、社会保障工程、素质提升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安居宜居工程、畅通工程、安全工程、解困工程)。
1、努力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劳动执法。
2、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步伐。
3、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拓宽居民增收渠道,重点突出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增收,尤其要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着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构建中等收入人群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4、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扩大失业、生育险覆盖面。提高城乡社会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水平,加快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5、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卫生服务
能力建设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和公共体育事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困难群体解困救助机制。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臵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要加紧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用心研究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着力破除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努力取得领导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2、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的用人导向,注意在关键时刻、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推进重大工作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
改革。从战略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交流机制,不断优化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做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尤其是同媒体打交道、运用和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
3、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统筹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4、大力加强作风建设。落实党员干部调查研究、住村(社区)入户、结对帮扶、接访下访以及乡镇(街道)民情台账等制度,坚持领导带头,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多到条件差、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多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体会群众冷暖诉求,感受群众喜怒哀乐,掌握群众所思所想。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5、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严格执行党的制度,令行禁止,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6、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和完
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报告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新局面,谱写全省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二、许云昭同志报告主要精神
许云昭同志所作的《中共湖南省第九届纪委向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主要精神如下: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1、深入开展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持把严肃政治纪律摆在首位,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政令畅通。在加强监督检查的同时,紧紧围绕政府重点工作,依法开展效能监察。
2、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2006年11月到2011年10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8356件,其中地厅级干部案件66件,县处级干部案件1058件,结案37930件,处分37479人,移送司法机关1641人。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商业贿赂案件878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711人。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省共排查政府投资项目9361个,3000万元
以上其他投资项目2065个,纠正问题9322个,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违法违纪案件2352个,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59人。
3、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加大纠风治乱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平。
4、切实强化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按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要求,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党纪政纪、警示提醒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党政“一把手”讲廉政党课、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党政“一把手”廉政培训和新任领导干部廉政培训等制度。
5、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和预防腐败工作。先后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和《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等系列规章和《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等基础性法规制度。深入推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省分9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011项,取消行政审批收费项目103项,取消行政事业收费项目59项。
6、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连续5年开展作风建设主题月活动,每年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和改善民生等重要部署确定一个主题,累计解决各类问题20万余个,处理各类信访案件3万余件,调解处理矛盾纠纷18900多起。
7、坚持不懈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这几年全省
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很大加强。
(二)过去五年的基本工作经验 就是“六个必须”:
一是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政令畅通、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始终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二是必须审时度势、因势施策,增强反腐倡廉决策部署的前瞻性、针对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三是必须整体谋划、统筹推进,针对惩防体系建设薄弱环节和防治腐败难点问题,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四是必须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社会关切,拓宽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渠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工作理念。五是必须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形成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的强大工作动力。六是必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全党抓、系统抓、领导抓,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1、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坚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和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坚决维护中央和省委权威。确保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
2、继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坚持有案必查、违法必究,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3、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切实加大预防腐败力度。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落实力度。进一步深化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改革。
4、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党和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立健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若干制度的意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厉行节约等方面的规定。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健全纠风工作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若干规定。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评议、民意调查活动。
5、努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保障。
报告强调,各级党委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政治责任,坚决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开展工作,自觉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紧密结合业务工作,认真抓好本部
门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
三、徐守盛同志讲话主要精神
11月19日上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同志专程到永州市代表团听取意见,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徐省长说,各位代表来自基层,肩负广大党员的重托和老百姓的期盼。大家充满感情、充满激情地讨论审议周强同志和云昭同志的报告,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肯定,感谢大家对省委工作的支持。报告绘就的美好蓝图催人奋进。回去后,各位代表要动员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永州区位优势明显,是泛珠三角经济圈、中部经济圈、泛北部湾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交汇之地,是湖南的南大门,是重要的开放门户,历史文化厚重,而且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相当好,相当一部分还是原生态的,这就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后,新一届永州市委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当前和今后的奋斗目标。过去几年,永州发展很快。目前的永州,心齐气顺,上下思想统一,工作来势好。一定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把我们自身的主动性发挥好,维护好、保护好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今后的发展中,一要始终咬住加快发展不动摇。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悠悠万事,唯此为大。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从全省的发展情况来看,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加快发展,关键要坚持三点:一是坚持科学发展;二是坚持改革开放;三是坚持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了这三点,发展就有了保障。二要紧紧抓住项目建设不放。没有项目,一切发展就成了空话。目前,一些大项目、好项目陆陆续续向永州聚集,势头很好。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大项目抓好。但是,光有大项目还不够,必须既要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要有铺天盖地的小项目。要发动老百姓参与项目建设。要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发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三要大力发展优势经济和特色农业。永州这方面很有优势。四要坚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四化两型”的要求与标准抓好承接产业转移。在招商引资上、承接产业转移上,既要防止引进有精神污染的项目,也要避免承接有环境污染的项目。五要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老百姓,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更幸福,一定要认真务实抓好这项工作。六要切实维护好社会大局稳定。由于生产力的变革、社会制度的变动、人们思想的变化、各种利益的调整,社会管理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有矛就会有盾,这是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只要重视,就一定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发生问题,就要在哪里把问题解决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四、许云昭同志讲话主要精神
党代会期间,许云昭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永州代表团的
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
在讨论和审议中,云昭同志说,周强同志的报告集中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化两型”,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和湖南实际。过去五年的成绩令人鼓舞,省委突出抓了几件大事。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思路。从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思路,到“一化三基”战略,再到“四化两型”,湖南的发展思路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完善。二是抓住了各种机遇,完善了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了三大战略板块,即长株潭城市群、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是加强了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气网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四是突出了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全省人民梦寐以求建设工业强省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五是促进了上学、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改善,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六是注重了依法治省、依法行政这一方针。制定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等一系列重要规章,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制定实施《法治湖南建设实施纲要》,开启了全面建设法治湖南新征程。
云昭同志指出,近几年,永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未来一定要立足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一要抢抓建设湘南承接产
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特别要突出抓项目。要以诚心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产业配套项目和产业链项目,坚决杜绝承接污染项目。二要抓住涔天河水库扩建的契机,搞好水利建设,加快发展步伐。三要以油茶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四要抓好零陵、冷水滩一体化发展,建好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要把规划布局搞好。五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六要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永州文化旅游产业。七要加强涉农资金的整合管理使用,确保真正惠及百姓。八要切实加强农村建设规划。对农民建房要加强规划引导,避免出现先乱后治的现象。九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群众的地方,就要发展党员,就要建立支部。要加强新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蓝山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建立党支部的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要加大在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党员走到哪,支部就建到哪,确保新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全覆盖。统战部、工商联要发挥工作优势和作用,把这项工作抓好。
他还充满感情地说,永州的领导干部和永州的代表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风清气正,永州的发展大有希望。
五、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意见
1、要学习贯彻好省党代会精神,确保省党代会精神的全覆盖。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重点是学习贯彻好周强书记所作的省委报
告、许云昭书记所作的省纪委报告。近期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学、干部党员学,实现省党代会精神在干部和党员中的全覆盖。学习贯彻的形式要多种多样,可以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传达、组织座谈、研讨、讲座、发表专题文章、博客等进行学习贯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贯彻。要把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与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省党代会精神的宣传。
2、要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今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如何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我们的精神不能松懈、精力不能分散。各级各部门必须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列出清单,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研究,找出差距和不足,采取得力的办法和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领导要加强调度,保证一项不差、一项不漏地完成任务。在经济发展上,要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的全面完成。特别是项目建设要抓紧、抓实,突出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要抓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在民生事业上,要一件一件地抓落实,保证年初任务的全面实现,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在和谐稳定上,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排查化解各类矛盾,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严打击违法犯罪,有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一方平安。要及早研究部署“两节”的有关工作,在物资供应、交通组织、水电保障、城市管理、食品卫生、生产
安全、扶贫帮困、社会救助、走访慰问、文化活动、学生放假、民工工资兑付等等方面都要提前周到细致准备。各地要研究采取一些管用的硬办法和硬措施,把人管好、把事办好、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稳定好,保持我市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3、要及早谋划好明年的工作,确保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十八大”胜利召开。明年既是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之后的第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今年后一段时间的谋划和准备工作对明年的工作是基础性的、先期性的和前瞻性的。我们一定要站在科学赶超、开放崛起、富民强市的高度,把明年的各项工作谋划好、研究好。市委、政府近期将安排市级领导牵头就一些事关永州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12月上旬将召开经济工作务虚会议,就明年的经济工作进行深入广泛研究讨论,为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人代会、市政协会作准备。各级各部门在抓好当前工作的同时,都要组织开展调查研究,领导班子认真组织讨论,拿好明年的工作盘子,明确目标和重点,确定主攻的项目和薄弱环节,制订推进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第五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兰州召开,606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代表省第十一届委员会作了题为《科学发展 转型跨越 民族团结 富民兴陇——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省第十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书面提交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为实现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目标提供坚强保证》的工作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这两个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甘肃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大业,为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会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省委王书记的工作报告中。报告从总结五年成绩、分析机遇挑战、部署下步工作、提供坚强保证四个方面、分七个部分进行了全面阐述。
(一)报告用“四个最”“八个新”,高度凝练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发展的新成就。报告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实施“四抓三支撑”[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中心带动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两翼齐飞就是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两大新基地。组团发展就是支持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整体推进就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实现“五个大幅度提升”,即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区域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圆满完成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甘肃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具体表现在: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基 础设施实现新突破;区域发展迈出新步伐,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民主法制呈现新气象,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二)报告用“四个不适应”,客观地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看到,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制约,主要表现在:我省发展与全国的差距拉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很突出,非公经济比重低、节能减排任务重,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城乡居民收入低、贫困人口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不相适应;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不够优、基础设施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与大开放大开发的形势还不相适应;一些干部和党员思想解放不够,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与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任务还不相适应。
(三)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系统归纳了发展实践的新经验。报告指出,五年来的实践探索,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办好甘肃的事情,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中央精神和甘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深化省情认识,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持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优良传统,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不断把甘肃的各项事业扎实有效地推向前进;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把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放在突出位臵,坚持依法办事,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四)报告用“一项重大使命、八个发展取向、十大重点行动”,向全省人民全景式展现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蓝图。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放开发、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必须科 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转化政策和机遇,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努力走出一条内陆边远地区开放开发和艰苦贫困地区后发跨越的新路子。综合分析和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特征和变化:一是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外部总体环境日益复杂。二是发展的优势更加凸显,但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以及为我省量身定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我们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集中叠加期和效应释放期。三是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四是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但社会利益诉求日益多样。
报告指出,根据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未来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四抓三支撑”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战略,更加注重开放开发、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具体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一项重大使命”,始终坚持“八个发展取向”,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动”。
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使命,就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即: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和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进一步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发展取向是:坚持好中求快取向,着力把做大经济总量同提高发展质量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存量与引进扩大增量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我省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三化”并进取向,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坚持基础优先取向,突出交通、水利和城乡公用设施三大关键环节,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坚持开放带动取向,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在大开放中推进大开发,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取向,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 建设创新型省份;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节约型生产方式、低碳型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坚持人才支撑取向,做到用足用好本土人才和引进吸收急需人才相得益彰、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统筹抓好、培养开发人才和选拔使用人才同步推进;坚持产业富民取向,把产业选择、项目建设和资源利用同富民惠民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拓宽富民产业发展的渠道空间,着力提升富民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着力营造富民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富民产业铺天盖地,使强省与富民同步发展。
必须深入实施的十大重点行动:第一,联村联户行动。进一步在深入推进、创新方式、务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使这项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第二,多极突破行动。突出各地优势和特色,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推进东部四市整体融入关天经济区,促进河西经济区发展,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多极支撑的新格局。第三,项目带动行动。进一步树立和强化项目意识,不断提高谋划项目、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能力。第四,扶贫攻坚行动。统筹各种资源力量,突出重点区域领域,科学制定时序进度,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举全省之力打一场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第五,全民创业行动。把丰富的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把分散的民间资金变成发展资本,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变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创业主体,把民营企业和非公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第六,生态屏障行动。以重点生态区位治理为依托,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以重点生态项目实施为抓手,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第七,文化提升行动。着眼于建设文化大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在基础项目建设、文化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第八,效能风暴行动。在全省各级机关掀起一场“效能风暴”,坚决整治庸懒散慢的现象,坚决整治中梗阻塞的问题,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第九,和谐构建行动。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与平安创建活动,加快构建多层次的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和公共安全。第十,先锋引领行动。坚持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同提高执政能力结合起来,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真正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锻造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和时代先锋,为转型 跨越、富民兴陇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五)报告用“五个加快”,提出了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新要求。报告指出,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坚持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有机统一,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一是加快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一批千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努力形成以重化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农业、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五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二是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坚持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提升容纳人口、吸纳就业和承接产业功能,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连接通畅、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新格局。东部地区以资源为纽带,大力发展东部四市城市群,建设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加快融入关天经济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支持天水和庆阳加快城市建设,辐射带动东部地区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马铃薯、现代制种、中药材、经济林果、蔬菜和草食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加快提升基础承载能力。牢固树立基础优先的理念,通过科学的规划、政策的扶持、市场的办法、高效的运作,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主要出省通道、省会与各市州所在地之间高速公路连接,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力争14个市州全部通铁路,加快改造和建设支线机场。加快建设事关重要资源开发、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的大型跨区域、跨流域骨干水利工程。五是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强县。
(六)报告从“八个层面”,提出了开创全省人民共建共创和谐社会新局面的重点任务。报告指出,要坚持惠民、利民、富民、安民导向,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全省人民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更有体面尊严。一是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统筹抓 好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三大片区和“插花”型区域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深入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大力促进创业就业。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稳定就业。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多管齐下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充分挖掘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潜力,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五是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社会事业发展,把社会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适应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七是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八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七)报告用“五个深入实施”,提出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新举措。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人民群众、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共建,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快捷实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大力繁荣发展文化艺术创作。四是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东部历史文化利用展示基地。五是深入实施文化体制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