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瓶实验报告

时间:2019-05-12 05:0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瓶实验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瓶实验报告》。

第一篇: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

一、制作生态瓶

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

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二、生态瓶制作根据 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而瓶子内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

三、观察情况

第一天: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 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 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知道养不长了,处于人道主义将其放生„„

四、问题与困惑 如何保持生态瓶内的水质清洁?

如果生态瓶内的水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生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有说可以用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用。我爸爸说,过滤器是用来过滤固体的。

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5年10月 调查地点:自家室内 调查内容:蒜苗的生长情况 调查人:潘放 调查记录: 调查结论:

植物所在的生存环境里,如果水分较多,那么它就会生长得较快,反之,如果土(既养料)较多,那么植物会生长得更为健康。

蒜苗是一种生长的比较快的植物,但很多植物需要3到5年才能长出叶子,如龙血树和银杉。

上表中的土代表土地和沙漠,水则代表沼泽、湖泊及海洋。植物与环境

科学实验报告:前期工作

实验人员:王祖祺、高斯洋、王碧琳

主题:植物与环境 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 实验计划:

1、清楚植物的名称;

2、调查植物的生存环境: ①看泥土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 ②植物是否需要阳光; 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在燥热的地方; 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⑤浇水时,是要往页上浇水,还是往根部浇; ⑥植物生存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具体实施方案:(与上面相对应)① 抓一把在植物附近的泥土,摸一摸。如果是干燥的,就应该很硬(有时呈球状),捣碎时有声音;

如果是湿润的,就应该很软和很粘。

②找两棵同样的植物,一个放在背阴处,一个放在向阳处,看哪一个生长得更好!③(方法同②)

④可以看周围的泥土质量,要是湿润的话,就可以知道要多浇水。

⑤可以咨询园丁师傅,问问他怎样浇;或者,我们还可以看一看叶子上有没有水,要是有水的话,就可以知道是往叶子上浇水。

⑥(方法同⑤)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成果

实验人员:王祖祺、高斯洋、王碧琳

主题:植物与环境

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 实践结果:

一、松树

1、泥土十分干燥;

2、基本上需要阳光。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如果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更好、更大。而如果没有阳光的话,松树会长得很矮小,大部分松枝会枯黄;

3、生长在阴凉、燥热的地方都行;

4、不需要充足的水分,因为松树抗旱抗寒,不太需要经常浇灌;

5、浇水时要往根上浇;

6、温度大概在27~28度左右

二、石榴树

1、泥土表面干燥,但里面还很湿润;

2、他们需要充足的阳光;

3、成年的树不太需要浇灌;

4、浇水时要往根上浇;

5、温度大概在28度左右。

6、小发现:石榴向阳处很红,但背阴处却是青色或黄色的。

总结:在世界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长环境。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实验材料:

一根17厘米长的铅笔、一块橡皮泥(捏成半球形)、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指南针一个。准 备:

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在校园里(或家门口)选择一个始终能照到阳光的地方。

预 测:

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实验过程: 1.根据已学的方位知识,再利用指南针确定太阳的方向,用简易的日影观察仪放在事先观察好的地方。2.每隔10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测试时间是上午8点到8点50分)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影子逐渐逐渐变短了,在10 分钟内相差不是很多。3.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记录一天中上午9点到下午5点之间的影长。4.整理记录:

观察时间:2007年10月12日 5.根据一天中铅笔影长变化的数据设置的柱状图。单位:厘米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17时 时间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影子逐渐变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正当头顶时),下午影子逐渐变长。实验结果:

早晨和傍晚物体影子长,中午影子短,和预测一致。注意点: 1.需要找一个平整、空旷的,阳光终日能照射到的地方。2.利用事先做好的简易日影仪在指定的同一地点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竖着的铅笔不能倾斜。

3.利用指南针辨别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在量影长时尺与影子要平行(笔与橡皮泥连接处开始量)。5.清晨初升的太阳和傍晚太阳偏西快落山时位置最低,影子最长,但要注意的当地12 点,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这是因为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经度不一样,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这里是在12点左右影子最短。

研究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 篇二:生态瓶 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

科目 生态学实验 姓名 *** 系年级 2011级生物基地 学号 日期 同组者

【科学原理】

生态瓶是一个密封的生态系统,就像地球一样。

生态瓶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内有小鱼、藻类、细菌、经过滤的海水、gorgonia、小石及空气(gorgonia 是无生命的树枝状物质)。

生态瓶中的小石代表地球的土地,有约三分二的水及三分一的空气,能量来源同样是阳光,当然还有生命:鱼、藻及细菌。gorgonia 及小石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免被小鱼所吃,也为细菌提供生长地方,让其能作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之废物。

生态瓶是密封的,因此不能加入任何食物或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生态瓶内进行的生态循环代表着简化了的地球生态循环。

在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因此,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材料用具】 1.矿泉水瓶(玻璃瓶更好):无色透明; 2.水:自然环境中的湖水(或隔夜的自来水); 3.沙子和碎石; 4.水草; 5.水生小动物:鱼虫若干、螺数只(种类未知)、孔雀鱼一只、斑马鱼一只。【制作方法】 1.瓶子的准备

准备一个无色塑料瓶,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可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2.在瓶底装入一层沙子和碎石,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取一些沙子和小石子,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把自来水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两天以上,里面便会生长一些微生物。3.在瓶子里‘种’上几棵水草

加入生态瓶中的植物一般为藻类,应该先将水加到位,然后再放植物,从而避免加水时把植物冲起来,加满水、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几个小时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4.放入水生小动物

放入一条孔雀鱼和一条斑马鱼。大多数鱼都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鱼被突然换到不同水温的水中后,容易死去。因此,将鱼放进生态瓶也是有讲究的。可以在原来鱼所在的水缸中放进一个塑料袋,将鱼转移到这个塑料袋中,然后连水连鱼一起转移到生态瓶中。5.封闭生态瓶

将生态瓶的瓶口密封,然后将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记录】

【注意事项】 1.塑料瓶第一次使用时,要先清洗一下。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2.制作生态瓶所用的水最好是自然环境下的湖水,因为自然环境中的水中含有可供小动物捕食的小的浮游动物,还含有多种细菌,可作为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的废物;也可以用自来水,但是要隔夜,这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3.切记不可放大型的鱼类,因为会比较消耗氧气,导致生态瓶无法维持较长时间。4.将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篇三:五年级科学实验单—设计生态瓶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生态缸实验报告

生态缸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基本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要使人工微生态系统正常运转,在设计时还要考虑系统内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应该注意,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实验材料 金鱼4条,金鱼草,圆柱形玻璃缸(内壁直径:),保鲜袋,牙膏,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一块小石头

方法步骤

在生态缸内注入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水面高__cm,并放入一些金鱼草,一块小石头,放入四条金鱼。生态缸内部布置好后在生态缸口均匀涂上牙膏,再用保鲜袋(无需打开)平罩在玻璃钢上,并确保实验装置不漏气。最后将生态缸放置到阳台(本人家阳台向北,冬季无太阳直射)每天观察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或明显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观察记录

第一天(1月30日)

鱼非常活跃,鱼嘴频繁地开合并缓缓横向移动鱼身,水较

浑浊,水草上浮,水草枝干斜倾。

第二天(1月31日)图为本人在确保装置密闭 明显的变化:容器中的水明显变清。第三天(2月1日)

1月31日 2月1日鱼活动更活跃

明显的变化:鱼的活动比1月31日观察时更活跃,有两条鱼从肛门起拖着长长的条状类似粪便的物体,长度分别为:黑鱼约7厘米;红鱼约4厘米。另外一条红鱼时常上游至水面。鱼多停留在水的中层。条状类似粪便物消失。生态缸顶部膜上凸。

第四天(2月2日)明显的变化:生态缸顶部膜下凹。缸低的粪便变绿。且集中于小石头下。植物稍有生长。

第五天(2月3日)

明显的变化:植物有所生长

第六天(2月4日)

明显的变化:植物有所生长

第七天(2月5日)

明显的变化:三条鱼在水表呼吸,其中一条呼吸急促,这条鱼鱼身与水面呈几乎直角,鱼肚略微朝上。除此三条外的另一条在距水面5~10厘米处,鱼头朝下,像在觅食。

第八天(2月6日)

明显的变化:四条鱼均在缸底活动,2月5日呼吸急促的鱼未见其死亡。

实验结果分析

制作此生态缸时,由于使用的是在阳台培养数个星期的水培植物的水,因此,在这个密闭的生态系统中出了放入的金鱼、水草以外,水中还有一些微生物和细菌,所以,它是一个营养结构极为简单的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水草在光照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出了供他们自身利用之外,还可以供给金鱼等其他生物呼吸。金鱼可以以水草或水中微生物为食,其排出物被微生物分解,并为水草提供养料。微生物、细菌、金鱼呼吸放出的co2可供水草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在这个密闭的微型生态系统中,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流动。因此,该生态系统能保持不短的时间内的相对稳定。

讨论

一、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二、生态缸经过三天时间才能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一、制作生态瓶

材料:2.5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1、把2.5升的可乐瓶子用热水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

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8、最后,用蜡油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二、生态瓶制作根据

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而瓶子内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

三、观察情况

第一天: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

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

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一只水牛死了

第六天:另一只(最后一只)水牛也死了。

第七天:内壁上水蜗牛的卵大多瘪了下去,还有一两个仍在坚持

第八天:实验失败。

第二篇:生态瓶观察日记[范文模版]

生态瓶观察日记

一天即将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态瓶观察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态瓶观察日记1

瞧!我们家又多了一处美丽的风景线。

一个可爱又漂亮的生态瓶呈现在我眼前,在我眼中他不是一个生态瓶,而是一个缩小版的海底世界,也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宫。

我跑到生态瓶前,细细地观赏起来。生态瓶里有两条小金鱼、一些石头、几根水草和一只小青蛙……水草在水中好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爷爷,穿着深绿色的上衣,笑呵呵的站在沙滩上。这几条小鱼眼睛鼓鼓的、黑亮亮的,金黄色的身体上夹杂着棕色的条纹。它长的很结实,肚子圆滚滚的,嘴巴不停的一张一合,还不时地吐出一串串的水泡泡。活蹦乱跳的小鱼们佛是一个个真烂漫的小姑娘,在沙滩上蹦蹦跳跳,一会儿又是像水草爷爷撒娇似的。

小鱼们上游过来,围着石头团团转,陌生的盯着石头,投以好奇的目光。而且,时不时还用尾巴去拍,当尾巴碰着石头时,它们好像受了条件反射的影响似的,嗖的一下又收了回来。看到小鱼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我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聪明的小鱼们渐渐的,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就又放开胆子蹭着石头玩耍起来。

精神十足的它们摆着尾巴,有时还猛地跃出水面,漏出雪白的肚皮,落下来又溅起了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

看到这,我又陷入了沉思。

生态瓶观察日记2

随着时间在不断地流失,再看生态瓶跟以前比就觉得丰富了许多。

今天生态瓶的变化出乎我的意料,水草长大了。前几天还是小水草今天就长到了7厘米高,好神奇。但是小鱼和小青蛙还没长大。

放学回到家后,我立马跑到生态瓶前去观察小鱼,只见调皮的小鱼把两三颗沙子含在嘴里,一下子又吐出来。然后又连续重复做了几次这个举动。过了一会儿,它开始往上游,把嘴靠到瓶子边上,围着瓶子边转了一圈,然后又往下游。

放学回家后,我又像往常一样,蹲在生态瓶前观察小鱼。只见小鱼不是那么生龙活虎了,它们一边悠闲的`吐着泡泡,一边慢腾腾的游着,在水草上面吸来吸去,好像在吃水草,它把水草表面上的一些微小的,白色的微生物吸进嘴里,然后吐了几个泡泡,围着水草转了几圈,把一些细沙含在嘴里,又吐出来。我用手指轻轻的点了一下生态瓶,小鱼们像接到警报一样,马上快速地绕着瓶子游动了两三秒,然后又渐渐慢了下来。

小鱼累了,那只小青蛙却来了劲,那只黄色的小青蛙大模大样的在“散步”,一会儿浮上了水面,一会潜入了水底,它蹬着腿,好像要跳出去似的。这时的它,又好像一位好胜的跳水姑娘,两腿一蹬,跃向空中。

啊!生态瓶,好一个多彩的世界。

第三篇:做一个生态瓶教案

做一个生态瓶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本节课是前一课的继续,进一步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探究生态群落。【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部分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的指导,从而学生没能很好地从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情感。但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正好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节课已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2.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3.培养与同学讨论学习,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交流思想 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生态群落,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大的饮料瓶6个、自然水、水生生物、泥沙小石子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池塘里的生物。

二、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池塘里的生物关系。①池塘里你看到了哪些东西? ②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③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④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⑤池塘里的非生物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2)概况: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视频——美丽的池塘,找出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进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三、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问题提示: ①生态瓶用的水应该是什么水?

②瓶子的大小与放入的生物的数量有关系吗? ③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④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⑤是否可以贴上标签?

(3)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4)分享设计成果: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同学们提意见并修改。【设计意图】在教师创设性的三次学生探究学习汇报中,学生进一步清 晰地知道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四、制作生态瓶:(1)说明制作步骤:

①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②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③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④再放入小动物。

⑤把本组组别做成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在对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方案”与“做一个生态瓶”的作品展示及小组互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影响制作生态瓶的因素有着深刻的了解,而且对所探究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

生态瓶观察记录表

【教学反思】

第四篇:生态瓶课程总结

生态瓶课程总结

本节课制作的生态瓶是模拟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所以,一片森林,一个池塘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整个地球的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而我们制作的生态瓶也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它的循环原理如下:从生产者水藻开始循环,水藻可以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供消费者鱼类进行呼吸,鱼类的排泄物中有对生物有害的氨类物质,这时水里的分解者硝化细菌可以分解氨成硝酸盐,硝酸盐能够为水藻的代谢活动提供养分,同时小鱼和硝化细菌呼吸活动释放出的CO2又可以供水藻进行光合作用。至此,即完成了这个小型生态系统的一个循环工作。

但要注意的是,1,因为我们小生态瓶里没有直接供给小鱼食用的浮游生物,所以要按时给小鱼喂食;2,瓶里的水藻含量低,且到了晚上水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光合产氧,所以平时最好还是开着盖,以免水里缺氧;3,因为自来水里氯气含量高,所以换水之前要把自来水晾一段时间。

第五篇:《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篇1

在学习《做一个生态瓶》一课中,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池塘中生态系统里的水生植物利用水、光、养分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供水生动物呼吸之用。此前,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熟悉,也知道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为水生植物提供了肥料。为此,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尊重孩子们的想法,让他们自由探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的取舍,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设计生态瓶上。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课前导入的时间还是有些长,原计划6分钟完成,结果用了9分钟,主要是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氛围,导致了课堂的后半部分学生们学的不积极,显得有些乱。比如,小组在设计制作生态瓶的方案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忽视了评价的标准,只是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我觉得: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课堂上,由于时间比较紧,因此导致提出问题后,没有给所有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的空间,没有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想法,仅仅是把发言权交给了思维活跃的学生,这种“抢答”的方式,我觉得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今后要努力改进。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篇2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和同事一起去找水草和小动物,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又亲自到花鸟市场去买了水草和金鱼,还特意准备了一袋洗干净了的沙子。上课时孩子们自己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带了小鱼和泥鳅,有的带了乌龟,还有的捞了很多浮萍。虽然准备的材料不像书上说的那么丰富,但是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还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导入的时间比较长,出示池塘生态系统后,在孩子们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重难点没有突破,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入研究,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备课方面,“备学生”还做得不够。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这样的小组有好几个,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3、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我只是让学生展示了一下自己的生态瓶,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评。其实各小组做的生态瓶都差不多,这样评价一点价值也没有,反而还浪费了一些时间。其实在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对他们这节课的总结,能很好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收获了不少,让我对今后的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刻得认识。我想任何一节课只有在教师的潜心研究和精心打磨下才能使教学环节精细化,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2.《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3.《改变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4.小学科学《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5.《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3篇

6.《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范文

7.五年级科学上册《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8.《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设计

下载生态瓶实验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瓶实验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变生态瓶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 (一) 今天我找了一个废油桶,刷洗干净后用剪刀剪掉油桶的上部(约四分之一)作为鱼缸。用水杯往里灌了四升水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上午,下午倒出去一升,再灌上自来水。水底撒上......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教科书呈现了一个池塘的剖面图。首先让学生来认识池塘里有哪些生物,这......

    《做一个生态瓶》的说课稿

    一、关于教材1、教材的设计意图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环境更加熟悉了。在对环境进一步观察中,他们会发现一些更有深度和价值的问题,对环境问题也有了更多的认识。“生物与......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精选5篇]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六课,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开始接触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了生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本课......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姓名:学院:建筑学院学号: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实验报告——明远教学楼区风实验摘要:风环境是指室外自然风在城市地形地貌或自然地形地貌影响下形成的......

    《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设计[推荐5篇]

    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学生通过观察池塘里的生态系统,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2、学生通过设计生态瓶,知道池塘生态系统里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科学探究:1、学生通过设计......

    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科教版小学科学五上《做一个生态瓶》教学反思 《做一个生态瓶》的教学反思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陈耀华 《做一个生态瓶》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

    景观生态实验报告,火炉山(精选5篇)

    我们小组考察的地段为山脚游览区。这块区域主要突出的问题是主入口,还有道路,植被等问题,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1、公园出入口环境不佳,没有一个标志性的门口的东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