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关幼儿园中班郊游感受(xiexiebang推荐)
机关幼儿园中(4)班郊游感受
金秋十月,机关幼儿园中(4)班郊游活动在一片欢歌笑语中圆满结束,我作为xxx小朋友的家长全程参与了此次郊游活动,并深深感受到其乐融融的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10.29日上午8点,我带着xxx来到学校。早餐后,我们40名家长陪同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向郊游的第一站“市政府广场”出发。
虽然,我一直为是宿迁人而自豪,但是来到市政府广场后,我的心依然激动不已,看着xxx和其他小朋友快乐的笑容,蹦蹦跳跳的身影,小心嗅着花朵的姿势,仰望“我能我行我成功”的标志性建筑的动作,我不知道小朋友此时内心在想着什么,但我敢肯定他们此刻都是快乐的,也许从这一刻开始自信的种子就在他们心中悄悄萌芽、成长。第一站给小朋友带来了快乐和自信和宿迁人的自豪,这是我出发前没有想到的,这也给这次郊游带来了一个好的开始。
相比较于第一站的自信,第二站的全过程都是充满了孩子们快乐的笑语。宿城区文化广场的喷泉让孩子们流连忘返,xxx的衣服在玩水的过程中湿了一些,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兴致,看着他小心托起一朵朵浪花,在孔雀喷泉兴奋的大声叫喊着的时候,我的心早已融化,好久没有带孩子出来玩的这么痛快了。不觉中集合上车的时间就到了。
在车上,孩子们依然还是那么的兴奋,一车叽叽喳喳的声音让旅途变得十分地短暂。终于到了此次郊游的最重要一站“晓店——红芋地”。一直以来,xxx都没有自己动手做过什么事情(除了偶尔的叠衣服和扫地),我很担心他不会挖红芋,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所有的小朋友在老师强调过以后立即开工了,我给xxx带的小铲子不是工具锹那种,而是盖房子用的平铲子,所以这给他挖红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他干劲十足,双手一齐开动,最多一次挖了4个大大的红芋,丝毫没有因为工具的原因影响的挖红芋的速度,整个过程中小手脏了、小衣服脏了、小鞋子脏了他全然不顾,两眼发光地盯着红芋,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情,让我都自愧不如。战果统计,半个小时xxx共挖了21个红芋,其中他还掰断了2个大大的红芋。这也是他回家以后,兴奋到第二天的一件事。我感觉“挖红芋”不仅让小朋友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让他们拥有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加强了老师和父母之间的联系。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特别是幼儿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的努力。
孩子们没有能完全带走自己的战利品,这让孩子们略微有点情绪低落,但一听说,最后一站是去骆马湖边玩沙子,立刻又兴奋起来了。孩子们就是这点好,无忧无虑,这边刚刚哭过立刻就能笑起来,这也是父母有时对孩子有气又爱的原因。xxx在沙滩上堆了了蛋糕,但是他把工具铲插在上面,不知道代表什么意思,后来问他他说是准备切蛋糕的。可能每次过生日的时候,他都没有自己切蛋糕的原因吧。后来,快走的时候,xxx不愿意了,他想玩周围的摩天轮等游戏了,但是,老师一开始就强调了今天不能玩其他游戏,后来耐心地和他交流后他放弃了。我感觉xxx还是挺听话的,但是要和他好好说,原则的东西一开始跟他强调,他也不会太任性的。
回家了,我累得几乎不能动了,但是xxx还是蹦啊跳啊的。看着他快乐的身影,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觉得机关幼儿园寓教于乐,在玩的过程中教会孩子自理、生活的教育理念很好。我也希望机关幼儿园多举行类似这样的活动。
让我们共同为了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吧。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打击乐《郊游》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质课:打击乐《郊游》 活动名称:打击乐:郊游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的性质与结构,学习用铃鼓、小铃、圆舞板演奏歌曲。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时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活动中已熟悉歌曲“郊游”,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2、幼儿座位排列成双马蹄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树叶》,师生随着音乐表演唱。
二、复习歌曲“郊游”,进一步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1)“这首歌曲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三段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三、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
四、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看教师指挥,随乐徒手练习乐器模仿动作。
(2)幼儿分声部随乐徒手练习乐器模仿动作。
五、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在准备活动中,我准备了节奏谱,在活动中,我先让孩子学会歌曲,然后在看节奏谱,看看节奏是怎么样的,让孩子看节奏谱拍手。最后我让孩子边唱歌边看节奏谱边拍手。下一次活动再配上小乐器。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出示了节奏谱,孩子们一下子精神起来了,看着节奏谱自己拍起来了,虽然孩子节奏快慢还看不懂,但孩子能看懂什么时候该拍手,什么时候该摇手。(铃鼓挥动)后来经过我讲解后,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节奏,并且把歌声也带动起来,声音很优美,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第三篇:中班打击乐 郊游
郊游(中班打击乐)
蔡丹毓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的性质与结构,学习用铃鼓、双响筒、圆舞板演奏歌曲。
2、学习看图谱,按图谱有控制地演奏。
3、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时与同伴保持一致,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活动重点:学习用铃鼓、双响筒、圆舞板演奏歌曲。活动难点:有控制地演奏,能与同伴保持一致。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郊游》
2、铃鼓、双响筒、圆舞板各若干
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郊游》,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有一首歌,名叫《郊游》,在上学期我们学过,小朋友们都会唱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谱唱一唱,做做动作吧。
师:这首歌里有哪几个动作啊?(走路、拍手、摇手)
师:接下来我们来合作表演这些动作,左边做走路的动作,右边做拍手的动作,中间做摇手的动作。听好音乐,哪里的时候轮到你了。
二、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出示乐器认识它们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乐器,想请你们为这首歌曲伴奏。看看有什么乐器啊?(双响筒、圆舞板、铃鼓)
师:双响筒是怎么演奏的?圆舞板呢?铃鼓呢?它们的声音分别有什么特点? 铃鼓:可以拍或摇、晃(比较延长、抒情);双响筒:高低音,像脚步;圆舞板:声音短促。
2、讨论配器方案
师:你觉得走路的地方可以配上什么乐器?拍手的地方呢?比较抒情的中间一段可以配什么?要怎么配呢?
3、教师把乐器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请幼儿徒手进行练习。
师:经过讨论,我们一起决定这样来配,那接下来我们来练习一下吧。乐器先不拿,先用你的小手学着乐器敲击的方法来试一试。(完整徒手模仿乐器演奏)
4、看指挥,分声部做空手拿乐器演奏的动作。
师:请小朋友低头看看椅子下面是什么乐器,然后看我的指挥,做空手拿乐器演奏的动作。
5、看指挥,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师:小乐器们也想出来玩玩了,请小朋友轻轻地请出小乐器,我们试试把乐曲演奏一遍吧。请认真看图谱,注意什么时候要轮到那种乐器演奏。师:(指出演奏的不足)我们再来一遍。
师:小朋友们真棒,我觉得小朋友们可以听音乐不看图谱来演奏了,看好老师的指挥,我们试试看吧。
6、交换乐器演奏。
师:想不想试试其他乐器?接下来我们把乐器轻轻放回椅子底下然后和另一组的小朋友交换位子。
师:换了个乐器,想一想,你应该在什么时候演奏呢?我们试试看吧。
七、听郊游音乐走出活动室。
师:玩了这么久,小乐器们也累了,把它们轻轻地放回椅子底下让它们休息吧。我们也听着音乐去自由活动吧。
第四篇:幼儿园中班郊游教案反思
《中班郊游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郊游教案反思!
(1)中班主题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人民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孩子们也常常接触到人民币。在上一学期,我们班孩子已经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了认识。而在本班的区角游戏中,我们的超市、银行、理发店都会运用到人民币。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进行游戏时,对人民币的运用只是单纯地停留在一对一的交换,不管商品上标价是多少,孩子们都是用一张纸币来进行游戏,并没有在游戏中对人民币进行计算。这就让人民币在孩子们生活中的运用没有落到实处,孩子们并没有真正学会人民币的运用。因此,我们从孩子的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从孩子们喜欢并熟悉的国色天乡乐园为切入点,让孩子在充满乐趣的游戏氛围中,尝试人民币的运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拟定游玩计划、分配每个游玩项目所需的费用,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活动难点
怎样根据每项游乐设施的要求,合理分配有限的游玩费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储备
幼儿已经认识1元、2元、5元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物质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信封若干(白色、黄色)、小篮子、水彩笔若干、胸贴、游戏区标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最近你们都在忙着排元旦节的节目,非常的辛苦。今天,林老师决定要奖励你们,带你们去个好玩儿的地方,想去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要去哪儿玩儿吧!
二、欣赏图片
师:到国色天乡,我们可以玩哪些好玩的项目呢?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图片,幼儿了解各项游玩项目情况;
(1)教师播放图片(海豚跳),幼儿观看;
师:这是什么项目?它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个别幼儿交流。<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师:还会有哪些好玩的项目等着我们呢?它们分别需要多少钱?擦亮你的小眼睛,认真看一看!
播放图片3、4、5,幼儿自由说。
播放图片6。(摩天轮:10元;旋转木马:8元;转转杯:7元;海豚跳:6元;)
三、分配游玩费用
师:这么多有趣的项目,你们想玩吗?可是我们要玩这些项目,需要什么呀?(钱)那钱从哪里来呢?(与幼儿谈谈前段时间手工义卖的情况)今天,林老师就给每个朋友准备了一个白色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了你们义卖手工作品得到的钱。下面请你们自由分组,再用你们自己的方式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带你们那组的小朋友去选一张桌子坐下来。
1、幼儿自由分组,选组长;
2、分发胸贴,组长领钱。
师:今天,林老师还给每个组准备了漂亮的胸贴。现在,我要请表现最好的小组先来选胸牌。
组长一次选择胸贴,并发给每个幼儿贴好;
师:接下来,请小组长到老师这儿来领取你们组的游玩费用,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就领几个信封。
组长依次领钱;
3、分发信封,数数每组一共有多少钱;
师:现在,请小组长把信封分别发给你们组的小朋友,拿到信封后,每个朋友都数一数自己的信封里有多少钱?数完后,将钱交给组长保管,每一个组一起来数数你们组一共有多少钱,数完后组长将所有的钱放在篮子里黄色的公共信封里。
4、手指游戏
师:好了,现在我请组长来告诉我,你们每个组分别有多少钱?
组长交流。
师:孩子们,大家肯定都在心里面想好了自己想玩的项目,也了解了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等会儿请你们把想玩的项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白色信封上,并标注好你要玩的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钱?
幼儿开始记录;
师:孩子们,都记录完了吗?记录完后大家再商量一下如何分配你们公用信封里的钱。如果你凑够了你要玩的这个项目的钱,那么就把这些钱放在你自己的信封里,再将信封放进篮子里。好了,大家开始行动吧!
幼儿分组分配游玩费用。(教师深入幼儿,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装钱。)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分好了吗?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请幼儿到台前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信封(记录)以及分到的人民币。
师:刚才,林老师已经听到有的组在分钱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谁来给我们交流交流。
请2个幼儿交流。
师:原来每组都出现了钱不够的情况,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钱不够,分别差了多少钱?你们组一共差了多少钱?
请幼儿交流。(你要玩几元钱的项目?现在你的信封里有几元?还差几元?)
教师将每组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引导每组幼儿关注自己组差多少钱,带着目的去玩游戏挣钱。)
四、游戏’:挣钱
师:孩子们,钱不够没关系林老师可以带你们去数学王国里玩一些好玩的数学游戏,每个组可以抓紧时间通过合作玩游戏挣钱。这些游戏分别可以挣到1元、2元、5元钱。那么呆会儿你们组差多少钱就去挣多少钱,挣够钱以后先把钱交给组长,你们回到座位后再将你们信封里差的钱凑够。现在,请你们放好信封,抓紧时间,去挣钱吧!
1、教师为幼儿准备四个数学小游戏,幼儿通过在四个区域进行游戏,兑换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兑换的金额大小(1元、2元、5元)与游戏的难易程度一致。
2、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参与指导。
游戏项目:抢车位(兑换1元)、排排乐(兑换1元)、小手动动动(兑换2元)、亮眼睛(兑换5元)
幼儿以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游戏项目进行游戏,小精灵根据幼儿的胸贴来区分各组。当组内所有幼儿完成了游戏,即可获得相应面额的人民币。
五、再次展示每组的分配结果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凑够了吗?现在,就请你们选出代表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告诉我们,你们准备玩哪些项目,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我们一起来看看信封里放了多少钱吧!(验证分配结果)
用投影展台展示自己的信封,及凑到的人民币。
挖掘亮点(预设生成):如果还有小组钱不够,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项目的调整,让每组每个孩子都能够玩到项目。
师:瞧!这组的钱还没凑够,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办法,让他们都能够玩到一个项目。
幼儿交流,教师给予肯定。
引导幼儿进行再次分配,调整项目。
六、活动结束
师:孩子们,你们瞧!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团结合作,不管多难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刚才我们一起做好了去游玩的计划。现在,请你们每组装好自己的钱,我们一起出发吧!
(随着律动音乐《去郊游》,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1、今天的这个活动,总的来说,环节比较清晰。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这就让这个活动显得比较活跃。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与同伴的合作还是非常快乐的。同时,孩子们在使用人民币时,大部分孩子能比较有目的地去计划自己的游玩项目,组长的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基本上能达到活动所制定的目标。
2、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
(1)首先,人民币的出现,让孩子有些兴奋,有的孩子一直沉浸在拿到钱的喜悦里,一直在数钱,因此在有的环节,对老师所提的要求把握不够。而我通过手指游戏的方式,在集中孩子注意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极个别孩子,关注不够。
(2)其次,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我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有点啰嗦。应该更加明确,清新。
(3)再次,在孩子进行记录及分配人民币时,孩子们的想法会有很多,而且很有创意,但是我并没有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或引导,进一步去拓展孩子的思维。例如有的组长在给小朋友分钱时,我可以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分配。(直接数六张一元的就能凑到六元,但是还可以用一张五元加上一张一元等于六元;……)
(4)在今天的活动中,新生成了一个问题——当钱凑不够时,还可以通过调整项目来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玩。但是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提炼,我还是比较生涩。尤其到最后孩子们调整了项目,但是仍然有两组的孩子钱不够时,我临时将问题抛给了在场的老师们,请钱不够的小组去找老师帮忙,通过老师的指导,孩子们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情也是十分愉悦。
总的来说,孩子们在今天的活动中,是愉悦的。而作为教师,我也在今天的活动中,看到了自己有待进步的地方,我会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2)中班健康详案教案《我们去郊游》含反思
设计意图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为了加强中班幼儿在跳、快跑等方面的协调性,结合近年来我园在“快乐体育”教学方面进行的探索,我设计了体育活动《我们去郊游》。整个活动以轻快的音乐和有趣的游戏贯穿,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有意识地运用了园本课程资源中的农村教育资源之一“稻草”及其制品,让幼儿在别具一格的玩稻草制品游戏和自制稻草制品活动材料中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充分展示了“快乐体育”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制稻草制品的多种玩法,在此过程中掌握双脚跳、跨跳的技能并能在宽20厘米的平衡线中间走。
2、通过玩“打老鼠”等系列游戏,加快奔跑的速度,提高动作的灵敏度性和协调性,发展平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自制游戏材料与同伴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包纸球的经验,对稻草及其制品较为熟悉。
材料准备:
1、稻草若干把,各种花式的草墩若干个,用草编织的小路若干条,草球若干个,大小稻谷若干袋,颜料、丝带、彩带若干。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2个、田野场景图片、录音机、录音带。
3、场地设置:见活动过程中的图示。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进一步认识和熟悉活动材料。
(1)师(出示稻草)巩固对稻草的认识:“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稻草。)你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田里来的。)它是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的。)它有什么用处呢?”(幼儿自由表述。)
(2)巩固对稻草制品的认识,!来自快思老师教案.!引发对利用自制材料进行游戏的兴趣。
师(展示各种样式的草墩和草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如果用这些稻草、草墩、草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让幼儿自由商量讨论,在老师的协调、启发下,幼儿自由分组开展操作活动。
2、幼儿分组自制游戏材料,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第1组:包草球。
①指导语:“我们怎样才能把稻草包成一个球状呢?可以借鉴我们以往学过的包纸球的办法。”
②幼儿尝试将稻草包成草球状。
第2组:涂染和装饰。①指导语:“选择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它们涂得漂漂亮亮,同时也可以用各种彩带、丝带帮它们装扮,活动时请小朋友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要让这些稻草制品掉眼泪呀。”
②幼儿对草墩、草垫等制品进行涂染和装饰。
第3组:变造型。①指导语:“我们可以把稻草制品变成各种形状,请你们来变一变。”
②幼儿利用材料的特殊性对稻草制品进行重新变形。共同分享变废为宝成果的快乐。
3、利用自制游戏材料进行多层次游戏,发展跑、跳、平衡等多种运动技能。
(1)花样玩稻草制品。
①鼓励幼儿观察、设想并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用刚才自己做的草球、草墩和草绳可以玩什么体育游戏?有多少种玩法?”
②幼儿尝试以多种花样玩稻草制品,同时进一步熟悉活动材料。
③请玩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花样玩稻草制品。
幼儿想到尝试用单、双脚跳过草墩;跨跳、侧跳过草绳;把两条长草绳摆成小路快速走;把草球直接扔到筐里或朝某个方向扔等。
(2)系列游戏:“我们去郊游”。
①请幼儿设想并表述自己玩游戏的方法。
指导语:“如果我们用这些稻草制品来玩一个‘郊游’的体育游戏,你们想怎样玩才最有趣呢?”
②老师根据幼儿提出的玩游戏的方法,结合预设方案,组织系列游戏“郊游”。
游戏1“我们去田野”,训练跨跳与平衡能力。
A.规则:要求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地做跨跳和走路的动作,从一个草墩跨跳到另一个草墩上,走小路(草绳制)时不能走出草绳范围,若跨跳不成功的要重新跳过,走出草绳的则要重新走过。(场景示意图见图1。)
B.在幼儿游戏2~3遍后,配班老师适时出示田野场景图片,表示游戏结束。
图1
游戏2“我们在田野游玩”。
A.增加游戏难度:改变草绳的投放方法与摆放密度,调整及加宽草墩距离,提高幼儿跳的兴趣。
B.规则: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双脚跳过小沟(草绳制),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儿双脚跳时不能踩到草绳,再双脚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来。(场景示意图见图2。)
图2
C.鼓励幼儿原路返回,看谁跳得又快又准,结束游戏。
D.引导幼儿谈谈此次郊游的感受,交流总结跳与平衡走的经验。
游戏3:“帮农民伯伯打麻雀和老鼠”。
A.营造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麻雀和老鼠的声音),引导幼儿倾听。请幼儿用望远镜观望并向老师和同伴报告。(幼:“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粮食。”)指导语:“那怎么办好呢?”请幼儿自由说出办法来对付麻雀和老鼠。(音乐响起前,请一些幼儿戴上麻雀、老鼠头饰先扮偷吃粮食状,然后音乐变化时分别藏到禾把后面让其余幼儿寻找。)
规则:幼儿分组听音乐双脚跳过草墩和草绳,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绳抓老鼠,互换角色持续游戏多遍。(场景示意图见图3。)
游戏过程中及时提示幼儿注意快跑和躲闪的安全,见图4。
结束活动
(1)幼儿帮农民伯伯送稻草和稻谷回“家”。
提示语:“小朋友刚才真能干,帮助农民伯伯赶走了麻雀和老鼠。现在我们帮农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吧。”幼儿可以选择两人抬着稻谷、自己托着稻谷或挑着稻草走过小路、跨过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高高兴兴地回“家”(见图5)。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按摩操,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把挑回来的稻草堆成一间草房子,里面放稻谷,可以成为开展其他活动的资源。
2、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游戏比赛在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教学反思
1、活动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从自制材料环节到游戏玩法讨论等环节无不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
2、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和园本化。
(1)活动中提供给幼儿的草球、草绳、草墩和禾把的花式多样化,教师由此体验到辅助材料多一些更能刺激幼儿创造的欲望,提升活动的效果。
(2)善于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和教研成果,在引导幼儿进行变废为宝的自制材料过程中丰富了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有机地整合了体育、科学、美术等领域内容,有效渗透环保理念。
3、多层次游戏目标清晰,难易有别,利于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富有乡土特色。
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3)中班游戏详案教案反思《去郊游》
活动设计背景人民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孩子们也常常接触到人民币。在上一学期,我们班孩子已经对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了认识。而在本班的区角游戏中,我们的超市、银行、理发店都会运用到人民币。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进行游戏时,对人民币的运用只是单纯地停留在一对一的交换,不管商品上标价是多少,孩子们都是用一张纸币来进行游戏,并没有在游戏中对人民币进行计算。这就让人民币在孩子们生活中的运用没有落到实处,孩子们并没有真正学会人民币的运用。因此,我们从孩子的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从孩子们喜欢并熟悉的国色天乡乐园为切入点,让孩子在充满乐趣的游戏氛围中,尝试人民币的运用。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拟定游玩计划、分配每个游玩项目所需的费用,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活动难点
怎样根据每项游乐设施的要求,合理分配有限的游玩费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储备
幼儿已经认识1元、2元、5元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物质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信封若干(白色、黄色)、小篮子、水彩笔若干、胸贴、游戏区标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最近你们都在忙着排元旦节的节目,非常的辛苦。今天,林老师决定要奖励你们,带你们去个好玩儿的地方,想去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要去哪儿玩儿吧!
二、欣赏图片
师:到国色天乡,我们可以玩哪些好玩的项目呢?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图片,幼儿了解各项游玩项目情况;
(1)教师播放图片(海豚跳),幼儿观看;
师:这是什么项目?它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还会有哪些好玩的项目等着我们呢?它们分别需要多少钱?擦亮你的小眼睛,认真看一看!
播放图片3、4、5,幼儿自由说。
播放图片6。(摩天轮:10元;旋转木马:8元;转转杯:7元;海豚跳:6元;)
三、分配游玩费用
师:这么多有趣的项目,你们想玩吗?可是我们要玩这些项目,需要什么呀?(钱)那钱从哪里来呢?(与幼儿谈谈前段时间手工义卖的情况)今天,林老师就给每个朋友准备了一个白色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了你们义卖手工作品得到的钱。下面请你们自由分组,再用你们自己的方式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带你们那组的小朋友去选一张桌子坐下来。
1、幼儿自由分组,选组长;
2、分发胸贴,组长领钱。
师:今天,林老师还给每个组准备了漂亮的胸贴。现在,我要请表现最好的小组先来选胸牌。
组长一次选择胸贴,并发给每个幼儿贴好;
师:接下来,请小组长到老师这儿来领取你们组的游玩费用,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就领几个信封。
组长依次领钱;
3、分发信封,数数每组一共有多少钱;
师:现在,请小组长把信封分别发给你们组的小朋友,拿到信封后,每个朋友都数一数自己的信封里有多少钱?数完后,将钱交给组长保管,每一个组一起来数数你们组一共有多少钱,数完后组长将所有的钱放在篮子里黄色的公共信封里。
4、手指游戏
师:好了,现在我请组长来告诉我,你们每个组分别有多少钱?
组长交流。
师:孩子们,大家肯定都在心里面想好了自己想玩的项目,也了解了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等会儿请你们把想玩的项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白色信封上,并标注好你要玩的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钱?
幼儿开始记录;
师:孩子们,都记录完了吗?记录完后大家再商量一下如何分配你们公用信封里的钱。[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如果你凑够了你要玩的这个项目的钱,那么就把这些钱放在你自己的信封里,再将信封放进篮子里。好了,大家开始行动吧!
幼儿分组分配游玩费用。(教师深入幼儿,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装钱。)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分好了吗?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请幼儿到台前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信封(记录)以及分到的人民币。
师:刚才,林老师已经听到有的组在分钱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谁来给我们交流交流。
请2个幼儿交流。
师:原来每组都出现了钱不够的情况,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钱不够,分别差了多少钱?你们组一共差了多少钱?
请幼儿交流。(你要玩几元钱的项目?现在你的信封里有几元?还差几元?)
教师将每组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引导每组幼儿关注自己组差多少钱,带着目的去玩游戏挣钱。)
四、游戏’:挣钱
师:孩子们,钱不够没关系林老师可以带你们去数学王国里玩一些好玩的数学游戏,每个组可以抓紧时间通过合作玩游戏挣钱。这些游戏分别可以挣到1元、2元、5元钱。那么呆会儿你们组差多少钱就去挣多少钱,挣够钱以后先把钱交给组长,你们回到座位后再将你们信封里差的钱凑够。现在,请你们放好信封,抓紧时间,去挣钱吧!
1、教师为幼儿准备四个数学小游戏,幼儿通过在四个区域进行游戏,兑换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兑换的金额大小(1元、2元、5元)与游戏的难易程度一致。
2、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参与指导。
游戏项目:抢车位(兑换1元)、排排乐(兑换1元)、小手动动动(兑换2元)、亮眼睛(兑换5元)
幼儿以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游戏项目进行游戏,小精灵根据幼儿的胸贴来区分各组。当组内所有幼儿完成了游戏,即可获得相应面额的人民币。
五、再次展示每组的分配结果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凑够了吗?现在,就请你们选出代表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告诉我们,你们准备玩哪些项目,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我们一起来看看信封里放了多少钱吧!(验证分配结果)
用投影展台展示自己的信封,及凑到的人民币。
挖掘亮点(预设生成):如果还有小组钱不够,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项目的调整,让每组每个孩子都能够玩到项目。
师:瞧!这组的钱还没凑够,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办法,让他们都能够玩到一个项目。
幼儿交流,教师给予肯定。
引导幼儿进行再次分配,调整项目。
六、活动结束
师:孩子们,你们瞧!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团结合作,不管多难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刚才我们一起做好了去游玩的计划。现在,请你们每组装好自己的钱,我们一起出发吧!
(随着律动音乐《去郊游》,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1、今天的这个活动,总的来说,环节比较清晰。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这就让这个活动显得比较活跃。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与同伴的合作还是非常快乐的。同时,孩子们在使用人民币时,大部分孩子能比较有目的地去计划自己的游玩项目,组长的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基本上能达到活动所制定的目标。
2、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
(1)首先,人民币的出现,让孩子有些兴奋,有的孩子一直沉浸在拿到钱的喜悦里,一直在数钱,因此在有的环节,对老师所提的要求把握不够。而我通过手指游戏的方式,在集中孩子注意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极个别孩子,关注不够。
(2)其次,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我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有点啰嗦。应该更加明确,清新。
(3)再次,在孩子进行记录及分配人民币时,孩子们的想法会有很多,而且很有创意,但是我并没有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或引导,进一步去拓展孩子的思维。例如有的组长在给小朋友分钱时,我可以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分配。(直接数六张一元的就能凑到六元,但是还可以用一张五元加上一张一元等于六元;……)
(4)在今天的活动中,新生成了一个问题——当钱凑不够时,还可以通过调整项目来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玩。但是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提炼,我还是比较生涩。尤其到最后孩子们调整了项目,但是仍然有两组的孩子钱不够时,我临时将问题抛给了在场的老师们,请钱不够的小组去找老师帮忙,通过老师的指导,孩子们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情也是十分愉悦。
总的来说,孩子们在今天的活动中,是愉悦的。而作为教师,我也在今天的活动中,看到了自己有待进步的地方,我会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 活动目标1、练习走、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
2、能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合作能力、克服困难的精神。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易拉罐若干,椅子六把,桌子两张,报纸棍等。
2、幼儿准备:熟悉歌曲旋律,会唱歌曲《去郊游》。
★ 活动指导
一、热身活动:
幼儿一起唱歌曲《去郊游》,边唱边做动作,做好热身运动。
二、创设情境:
在场地上划分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成)。游戏开始,每一名幼儿必须走过四个场地(可以相互帮助),来到“公园”,成功到后学小兔子跳回到起点。
三、游戏:“比比谁先回家”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四队,每队9人,听老师口令开始,每队的第一个小朋友开始跑,通过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成),归队后,每队的第二个小朋友就开始跑,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归队,哪队先跑完,哪队为胜。
四、放松活动:
一起唱歌曲《去郊游》,边唱歌曲边踏步走回教室。
★ 注意事项
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5)中班音乐教案《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的ABA结构,初步学习用跳跃和连贯两种唱的方式来表现歌曲。
2.迁移以往的歌唱经验,尝试做跳跃和连贯的动作来帮助理解和表现歌词内容。
3.通过演唱《郊游》使学生喜爱秋天,从而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幼儿用书:《郊游》(活动前指导幼儿看画面,引起有关郊游的回忆)。
3.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关于“郊游”的美好回忆。
教师:小班的时候老师、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粱丰生态园玩了你们还记得吗?玩了些什么?
教师:在生态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玩的开心吗?
二、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美丽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们听!
教师:我们要去做什么呀?(学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题目。)
教师:你们想去郊游吗?
教师:要去郊游了,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高兴、兴奋等。)
三、幼儿学习歌曲《郊游》。
1.出示歌片挂图,幼儿用好听的词语赞美、夸耀秋天的变化。
2.教师范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跟琴歌唱,并引导幼儿理解B段歌词。
教师:歌里唱到白云和阳光怎么样?青山和绿水怎么样?你们还想去郊游吗?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间部分和前后部分两种不同的演唱风格。
教师:你们发现我唱的时候中间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当导游,创设游戏的情境,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1~2遍。
教师:刚才我们郊游是去××地方了,现在你们还想去哪里郊游?各位游客,下面我将带大家去××地方游玩,请做好准备。
6.教师启发幼儿创编彩云飘的动作,教师带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根据幼儿创编情况决定唱2~3遍。
教师:谁能做和别人不同的彩云飘动作?(个别幼儿示范动作,教师提升并反馈幼儿动作,再带领大家集体练习。)
四、选择打击乐器,配伴奏类型。
教师: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呢?
教师:第二大乐句优美、柔和,应用什么打击乐器伴奏,请把你选择的打击乐器举起来,互相看看谁的乐器不适合为这一大乐句伴奏?
教师:让我们边唱边用自制地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音乐角提供《郊游》音乐供幼儿唱歌表演,也可进行乐器演奏活动。在美工角设立“郊游”主题作品区,张贴幼儿关于郊游或旅游主题的作品。
2.领域渗透:在本次活动中变化郊游地点,渗透了科学、社会领域方面的内容,这样既开阔幼儿视野,也使幼儿兴趣始终保持在适宜状态。
教学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是一个歌唱活动。《郊游》这首曲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ABA结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活泼欢快,中间第二段比较柔和,唱了郊游的风景。(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活动开始我以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说说郊游地的风景,根据幼儿的回答我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了下来,从而引出第二段歌词。接着我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了第一、第三段的歌词。歌词理解后,让幼儿通过听教师清唱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然后再用钢琴伴奏,一句句学习歌唱。等唱了两到三遍后请幼儿编动作,边表演边唱,这样比较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虽然大多数幼儿能大概将歌曲唱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觉得兴趣缺缺;而且后面边表演边唱,孩子们会分散注意力,反而唱的更少更轻,应该在幼儿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加动作比较好。
(6)中班健康优质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1、练习走、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
2、能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合作能力、克服困难的精神。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易拉罐若干,椅子六把,桌子两张,报纸棍等。
2、幼儿准备:熟悉歌曲旋律,会唱歌曲《去郊游》。
★ 活动指导
一、热身活动:
幼儿一起唱歌曲《去郊游》,边唱边做动作,做好热身运动。
二、创设情境:
在场地上划分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成)。游戏开始,每一名幼儿必须走过四个场地(可以相互帮助),来到“公园”,成功到后学小兔子跳回到起点。
三、游戏:“比比谁先回家”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四队,每队9人,听老师口令开始,每队的第一个小朋友开始跑,通过五个区域穿树林(易拉罐),走木桩(易拉罐),过小桥(椅子),钻山洞(桌子),“公园”(六名幼儿手举报纸棍围成),归队后,每队的第二个小朋友就开始跑,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小朋友归队,哪队先跑完,哪队为胜。
四、放松活动:
一起唱歌曲《去郊游》,边唱歌曲边踏步走回教室。
★ 注意事项
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有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7)中班公开课语言教案《小猴去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1.通过两次做伞,探究伞的结构,知道伞有伞面、伞柄、伞骨。
2.能积极主动探究、动手动脑,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3.增强关爱小动物的社会性情感。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制作伞的材料:小棒、吸水海绵、布、牙签、橡皮泥、火柴棒等,实物伞若干,多媒体PPT课件(小鸡淋雨的情景),各种各样的伞,《伞舞》音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伞的构造;
难点:尝试自制小伞。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做伞的愿望
1.师:小朋友请仔细听一听,你昕到了什么?打雷了,下雨了。快看,一群小鸡在干什么?(欣赏多媒体画面:小鸡淋雨并尖叫着四处逃窜。)
2.师:天很冷,淋雨的小鸡会怎样呢?我们赶快想个好办法来帮助它们吧!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想出许多帮助小鸡的办法,许多小朋友想做把小伞送给小鸡,这个办法真不错!
二、幼儿第一次探索制作小伞
1.出示做伞的材料,有小棒、吸水海绵、布、牙签、橡皮泥、火柴棒等。逐一向孩子介绍。
师:桌上有许多材料,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材料做伞?
师:现在我们就来动手为小鸡做小伞吧。
2.展示幼儿第一次尝试的作品。(将做好的小伞插在吸水海绵上的小鸡旁)师:请你将伞送给小鸡,并对小鸡说句有礼貌的话。
3.幼儿交流,了解伞的结构。
(1)引导幼儿认识伞面、伞柄。
师:你用什么材料做伞?
幼:我把布和小棒固定住。
幼:我是用布和牙签,先找块圆形的布,然后用牙签撑在下面。
师:听听小鸡说什么?(出示PPT画面:小鸡说,小朋友做的伞不能挡雨。)问题出在哪儿?
(2)每人一把实物小伞与自制伞比较,认识伞骨。
师:刚才大家自己做的伞与手里的伞有什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幼:我做的小伞撑不开。
小结:伞都有伞骨,伞骨就像人的骨架,没有伞骨,伞面就撑不开。
三、幼儿第二次探索制作小伞
1.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伞骨。
师:刚才我们做的伞因为没有伞骨,所以还不能帮小鸡挡雨,怎么办?拿什么材料做伞骨呢?(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做伞骨)师:第二把伞做好后赶快送给小鸡,仍然要对小鸡说句好听的话。
2.交流制作小伞的方法。
师:用哪些材料做伞骨能撑开伞面?
幼:用牙签、火柴棒都可以做伞骨。
师:这次小朋友做的伞都有伞骨,小鸡能撑开小伞遮雨了,小鸡真开心。
小结:今天,我们做了能撑开的伞,并知道伞不仅有伞面、伞柄,还要有伞骨。
四、了解伞的作用
1.师:你们平时用过或看到过什么样的伞?
2.播放PPT,欣赏多种有趣的伞。
小结:伞不仅能挡雨、遮阳,还能装饰和表演,伞,的用处很多。
3.幼儿与老师一起跳《伞舞》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能做的事。”确实,这是实现“幼儿为本”教学理念的正确方法。在追求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有效教学引领我们在教育中实践智慧,在教育中体验世界,在教育中开启新的行程。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幼儿可持续的、全面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实践中,我这样让有效教学行动起来。
1.关注兴趣,有效组织。
杜威说过“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科学探究活动大多数比较抽象,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活动的乐趣。
上面活动的开始部分,我提供“下雨啦”多媒体动画课件,巧用小鸡淋雨的情景,使孩子在同情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看着雨中四处躲避、冻得瑟瑟发抖的小鸡,为小鸡做小伞的欲望一下被激发了。他们利用废旧材料探究制作小伞,并边做伞边安慰小鸡:“小鸡、小鸡别着急,马上就有小花伞啦。”要想吸引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教学所呈现的情景除了能激发幼儿兴趣,还要能唤醒幼儿已有的相关经验或知识,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探究活动中。
幼儿的情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往往是“生成一淡化一泯灭”。为使幼儿在导入活动时被激发出来的热情保持不减,我将情境性贯穿活动的始终。虽然是科学探究活动,但孩子们在认知、语言、情感、操作等方面有了向“最近发展区”挑战的机会。
2.关注能力,有效体验。
认识伞,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让孩子从观察入手,而此活动一开始就遵循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即通过情景导入,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伞,让孩子在主动探究、主动建构中获取知识。
第一次探索制作后,幼儿交流,再与实物伞比较,了解伞的结构。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伞不仅要有伞面、伞柄,还要有伞骨。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多种材料制作伞骨,然后交流制作小伞的方法。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学习与探究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这种体验式学习使教学更有效。
3.关注问题,有效引导。
为保证活动的有效、高质,教师要运用智慧把要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以“趣”引路,以“情”导航,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去追求实效性。在科学活动“伞”中,我实施了这样几个策略:
(1)让幼儿主动提出问题。问题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活动中我注意营造幼儿主动探索的氛围,让幼儿带着疑问去探索,比如:“为什么我做的小伞撑不起来?”“拿什么样的材料做伞骨更合适?”鼓励幼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比如:“和实物伞比比,哪里不一样?”发展幼儿的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
(2)让幼儿主动解决问题。合理运用指导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强调以幼儿发现学习为主,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只是教师的作用由直接指导变为间接指导,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幼儿第一次做伞送给小鸡后,我设置了小鸡仍然急声高叫的情境,启发孩子思考:小鸡为什么拿到了伞还是急得叽叽叫?此时,再出现实物伞让孩子撑一撑、转一转,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找出原因:没有伞骨的伞,小鸡是撑不开的。于是,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第二次为小鸡做伞。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很自然地间接指导了孩子,让孩子发现问题后主动解决问题。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限制幼儿的自由讨论、随机提问,对于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用哪些材料做伞骨能撑开伞面?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比较、分析、交流与合作。同时,积极引导幼儿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随时捕捉孩子不同的表现和发现,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探索,促进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整个活动过程都是让幼儿自己思考所能解决的问题。幼儿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从愿意学、喜欢学到主动学,自然会将自己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教学也就变得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读懂幼儿心灵、创造教学奇迹、共享教育幸福的艺术。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多一些有效钻研,为平淡增添光彩,将了无生趣引导得生机盎然,让师生都能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彼此受益!
(8)中班数学上学期教案《一起去郊游》
活动目标: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
2、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对人物进行点数,提高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教具:PPT课件
幼儿学具: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重难点:
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
利用线索和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场景中进行点数
(一)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兰,看看小兰在干什么?(根据小兰眼睛上蒙着的布条说出大家在玩捉迷藏)演示PPT11、看看小兰的朋友们躲在哪儿了?(大树后1个、房子里3个、草丛里2个)
2、演示PPT2:
(1)、引导幼儿根据露出来的部分确定人数。
(2)、幼儿找到一个,在这个人躲藏的地方画个圈——作为标记。
(3)、引导幼儿先数目测数群再接着数。)
小结:先数大树后面和草丛里的小朋友,再接着数房子里的,这样就不会漏掉了。
(二)一共找到6个小朋友,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6)
小结:人物(东西)多的时候或者看不清楚的时候,可以一边数一边做一个标记,这样就不会多数,也不会漏数了。还可以先数一部分再接着数,这样也不会数错了。
观察重点:幼儿数数的能力和形式(目测、点数、接着数),知道标记的作用。
二、利用线索对人物进行点数
(一)今天小兰跟好朋友一起去郊游,他们先来到游乐场里,看看他们在玩什么?
1、演示PPT3(出示一堆摆放杂乱的鞋子)玩这个游戏是要脱鞋子的呢?你知道是什么游戏吗?
2、只有这些鞋子,你能数出有几个小朋友在里面玩吗?(乱七八糟,数不清楚怎么办?把相同的鞋子整理好对对齐)
3、把这些鞋子对对齐,看看找对了吗?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双鞋?猜猜有几个人?
4、两只鞋子为什么只数“1”?
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以后脱好的鞋子要记得对对好放整齐哦。
(二)看看,小兰和好朋友到底在玩什么?是6个人吗?你们真厉害,光看鞋子也能知道有几个人。演示PPT4(海洋球场景)
观察要点:知道一双鞋子对应一个人,尝试一双一双数鞋子。
三、分析推理确认人数
(一)郊游真开心,小兰拍了很多照片,看看他们在哪里拍了照片?(熊猫馆PPT5)
1、观察分析,熊猫馆里一共有几个拍了照片?(点击熊猫馆前的照片,共二张照片。)
3、有的人说3个人有的人说4个人,到底有几个人去了熊猫馆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演示PPT分别在小兰和同伴身上贴上数字标记。)
小结:小兰分别跟两个同伴一起拍了照,小兰拍了两张照片,只能算一个人,用数字做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数得更清楚。
(二)幼儿操作:
1、看完大熊猫,小兰又和好朋友一起来到了小河边,这次他们拍了3张照片,(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能数清楚一共有几个人吗?想一想重复出现的人物应该数几次?(请你在方框里写上数字,也可以用点点来表示)
2、人手一张操作练习的材料,尝试分析、记录一共有几个人。
3、分享交流:到底是4个、5个还是6个人呢?说说你的理由。(点击湖边的照片,一共三张,将这些人物排成一排,确认有4个人。)
小结:数照片的时候要看清楚,重复出现的人只要数一次就够了。
观察要点:分析推理的能力,使用哪些符号做标记?能否用数字或点点进行记录?
(三)小结:今天我们跟着小兰一起去郊游真开心,知道了数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能多也不能少,学会了通过放着的鞋子推算出有几个人,还能从照片上观察分析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我们小朋友数数的本领越来越大了。
(9)中班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拟定游玩计划、分配每个游玩项目所需的费用,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用途。
2、活动难点
怎样根据每项游乐设施的要求,合理分配有限的游玩费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储备
幼儿已经认识1元、2元、5元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物质准备
多媒体设备、PPT、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元、2元、5元)、信封若干(白色、黄色)、小篮子、水彩笔若干、胸贴、游戏区标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孩子们,最近你们都在忙着排元旦节的节目,非常的辛苦。今天,林老师决定要奖励你们,带你们去个好玩儿的地方,想去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要去哪儿玩儿吧!
二、欣赏图片
师:到国色天乡,我们可以玩哪些好玩的项目呢?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图片,幼儿了解各项游玩项目情况;
(1)教师播放图片(海豚跳),幼儿观看;
师:这是什么项目?它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个别幼儿交流。
师:还会有哪些好玩的项目等着我们呢?它们分别需要多少钱?擦亮你的小眼睛,认真看一看!
播放图片3、4、5,幼儿自由说。
播放图片6。(摩天轮:10元;旋转木马:8元;转转杯:7元;海豚跳:6元;)
三、分配游玩费用
师:这么多有趣的项目,你们想玩吗?可是我们要玩这些项目,需要什么呀?(钱)那钱从哪里来呢?(与幼儿谈谈前段时间手工义卖的情况)今天,林老师就给每个朋友准备了一个白色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了你们义卖手工作品得到的钱。下面请你们自由分组,再用你们自己的方式选出一个组长。组长带你们那组的小朋友去选一张桌子坐下来。
1、幼儿自由分组,选组长;
2、分发胸贴,组长领钱。
师:今天,林老师还给每个组准备了漂亮的胸贴。现在,我要请表现最好的小组先来选胸牌。
组长一次选择胸贴,并发给每个幼儿贴好;
师:接下来,请小组长到老师这儿来领取你们组的游玩费用,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就领几个信封。
组长依次领钱;
3、分发信封,数数每组一共有多少钱;
师:现在,请小组长把信封分别发给你们组的小朋友,拿到信封后,每个朋友都数一数自己的信封里有多少钱?数完后,将钱交给组长保管,每一个组一起来数数你们组一共有多少钱,数完后组长将所有的钱放在篮子里黄色的公共信封里。
4、手指游戏
师:好了,现在我请组长来告诉我,你们每个组分别有多少钱?
组长交流。
师:孩子们,大家肯定都在心里面想好了自己想玩的项目,也了解了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等会儿请你们把想玩的项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白色信封上,并标注好你要玩的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钱?
幼儿开始记录;
师:孩子们,都记录完了吗?记录完后大家再商量一下如何分配你们公用信封里的钱。如果你凑够了你要玩的这个项目的钱,那么就把这些钱放在你自己的信封里,再将信封放进篮子里。好了,大家开始行动吧!
幼儿分组分配游玩费用。(教师深入幼儿,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装钱。)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分好了吗?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请幼儿到台前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信封(记录)以及分到的人民币。
师:刚才,林老师已经听到有的组在分钱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谁来给我们交流交流。
请2个幼儿交流。
师:原来每组都出现了钱不够的情况,现在请每组的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组有几个小朋友钱不够,分别差了多少钱?你们组一共差了多少钱?
请幼儿交流。(你要玩几元钱的项目?现在你的信封里有几元?还差几元?)
教师将每组的情况记录在表格中。
(引导每组幼儿关注自己组差多少钱,带着目的去玩游戏挣钱。)
四、游戏’:挣钱
师:孩子们,钱不够没关系林老师可以带你们去数学王国里玩一些好玩的数学游戏,每个组可以抓紧时间通过合作玩游戏挣钱。这些游戏分别可以挣到1元、2元、5元钱。那么呆会儿你们组差多少钱就去挣多少钱,挣够钱以后先把钱交给组长,你们回到座位后再将你们信封里差的钱凑够。现在,请你们放好信封,抓紧时间,去挣钱吧!
1、教师为幼儿准备四个数学小游戏,幼儿通过在四个区域进行游戏,兑换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兑换的金额大小(1元、2元、5元)与游戏的难易程度一致。
2、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参与指导。
游戏项目:抢车位(兑换1元)、排排乐(兑换1元)、小手动动动(兑换2元)、亮眼睛(兑换5元)
幼儿以组为单位自由选择游戏项目进行游戏,小精灵根据幼儿的胸贴来区分各组。当组内所有幼儿完成了游戏,即可获得相应面额的人民币。
五、再次展示每组的分配结果
师:孩子们,你们的钱凑够了吗?现在,就请你们选出代表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告诉我们,你们准备玩哪些项目,每个项目需要多少钱?我们一起来看看信封里放了多少钱吧!(验证分配结果)
用投影展台展示自己的信封,及凑到的人民币。
挖掘亮点(预设生成):如果还有小组钱不够,可以引导小朋友进行项目的调整,让每组每个孩子都能够玩到项目。
师:瞧!这组的钱还没凑够,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想想办法,让他们都能够玩到一个项目。
幼儿交流,教师给予肯定。
引导幼儿进行再次分配,调整项目。
六、活动结束
师:孩子们,你们瞧!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团结合作,不管多难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刚才我们一起做好了去游玩的计划。现在,请你们每组装好自己的钱,我们一起出发吧!
(随着律动音乐《去郊游》,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1、今天的这个活动,总的来说,环节比较清晰。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这就让这个活动显得比较活跃。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与同伴的合作还是非常快乐的。同时,孩子们在使用人民币时,大部分孩子能比较有目的地去计划自己的游玩项目,组长的协调能力也比较好。基本上能达到活动所制定的目标。
2、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还是发现了许多问题。
(1)首先,人民币的出现,让孩子有些兴奋,有的孩子一直沉浸在拿到钱的喜悦里,一直在数钱,因此在有的环节,对老师所提的要求把握不够。而我通过手指游戏的方式,在集中孩子注意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极个别孩子,关注不够。
(2)其次,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我的语言还是显得不够精炼,有点啰嗦。应该更加明确,清新。
(3)再次,在孩子进行记录及分配人民币时,孩子们的想法会有很多,而且很有创意,但是我并没有及时给予孩子鼓励或引导,进一步去拓展孩子的思维。例如有的组长在给小朋友分钱时,我可以引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分配。(直接数六张一元的就能凑到六元,但是还可以用一张五元加上一张一元等于六元;……)
(4)在今天的活动中,新生成了一个问题——当钱凑不够时,还可以通过调整项目来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玩。但是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提炼,我还是比较生涩。尤其到最后孩子们调整了项目,但是仍然有两组的孩子钱不够时,我临时将问题抛给了在场的老师们,请钱不够的小组去找老师帮忙,通过老师的指导,孩子们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心情也是十分愉悦。
总的来说,孩子们在今天的活动中,是愉悦的。而作为教师,我也在今天的活动中,看到了自己有待进步的地方,我会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10)中班教案《一起去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准备:
小图书人手一册、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一起去郊游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播放歌曲《郊游》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小包背好了吗?我们出发吧教师:郊游真好玩,让我们来休息一下。请小朋友们坐到自己的椅子上。
小朋友们玩的这么开心,有两个小动物也要去郊游,我们来看看是谁?
大熊和松鼠去旅行会带什么东西呢?
到底带了什么东西呢、秘密就藏在这本大书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看大图书:(1—3页)
1、观看第1页
教师:《一起去郊游》。(老师手指故事题目,直接告诉小朋友们题目)
我们来看看大熊和松鼠带了什么东西啊?一样吗?(对着背包画圈)哪里不一样啊?
原来大熊的背包大,松鼠的背包小。
2、观看2—3页。
教师:它们还带什么东西呢?(翻书)
这个是谁的呢?(手指着要问的东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啊?
大熊的帐篷怎么样啊?那松鼠的呢?
旗杆:这是谁的呢?从哪里看出来的?那这个呢?它们一样吗?
三、自主阅读:
教师:它们还带了什么东西呢?还会有什么不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许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本小书,请你们把书轻轻的拿出来放在小桌子上,你们可以一边翻一边轻轻的讲一讲。如果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许老师。
教师:看好了吗?把书轻轻的合上,放在书袋里。
谁来说说看,发生了什么事?(孩子在位置上说,老师将书翻倒他所说的那一页。)
是不是这一页啊?
问:谁来说说看这页讲的事情?小朋友讲的时候评价与可以是:你观察的真仔细、你很棒,你把这页上的内容、事情都讲出来了!
教师:大熊他怎么样了或大熊哭了,为什么哭呢?被谁看见了呀?
松鼠看见大熊哭了,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松鼠把苹果和大熊分享,看看现在大熊怎么样了呢?松鼠呢?
哦,原来松鼠因为能和大熊分享果实,所以很开心。
教师:这本书好看吗?想不想再来看,让我们在看一看,听许老师来讲一讲。
教师:故事讲完了,这个有趣吗?等一下你可以拿着你的小书和你的好朋友去分享一下这个故事。
教学反思:
整堂课始终在老师预设的情景中进行活动,始终让学生兴趣带领学生活动,虽然整个过程紧凑,但学生和老师都没有很累的感觉,充分体现出了快乐学习,快乐锻炼的宗旨。同时,能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老师或学生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很好的锻炼效果。
(11)中班教案《我们去郊游》含反思
活动目标1、尝试自制稻草制品的多种玩法,在此过程中掌握双脚跳、跨跳的技能并能在宽20厘米的平衡线中间走。
2、通过玩“打老鼠”等系列游戏,加快奔跑的速度,提高动作的灵敏度性和协调性,发展平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自制游戏材料与同伴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5、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包纸球的经验,对稻草及其制品较为熟悉。
材料准备:
1、稻草若干把,各种花式的草墩若干个,用草编织的小路若干条,草球若干个,大小稻谷若干袋,颜料、丝带、彩带若干。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2个、田野场景图片、录音机、录音带。
3、场地设置:见活动过程中的图示。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进一步认识和熟悉活动材料。
(1)师(出示稻草)巩固对稻草的认识:“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稻草。)你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田里来的。)它是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的。)它有什么用处呢?”(幼儿自由表述。)
(2)巩固对稻草制品的认识,引发对利用自制材料进行游戏的兴趣。
师(展示各种样式的草墩和草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如果用这些稻草、草墩、草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让幼儿自由商量讨论,在老师的协调、启发下,幼儿自由分组开展操作活动。
2、幼儿分组自制游戏材料,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第1组:包草球。
①指导语:“我们怎样才能把稻草包成一个球状呢?可以借鉴我们以往学过的包纸球的办法。”
②幼儿尝试将稻草包成草球状。
第2组:涂染和装饰。①指导语:“选择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它们涂得漂漂亮亮,同时也可以用各种彩带、丝带帮它们装扮,活动时请小朋友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要让这些稻草制品掉眼泪呀。”
②幼儿对草墩、草垫等制品进行涂染和装饰。
第3组:变造型。①指导语:“我们可以把稻草制品变成各种形状,请你们来变一变。”
②幼儿利用材料的特殊性对稻草制品进行重新变形。共同分享变废为宝成果的快乐。
3、利用自制游戏材料进行多层次游戏,发展跑、跳、平衡等多种运动技能。
(1)花样玩稻草制品。
①鼓励幼儿观察、设想并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用刚才自己做的草球、草墩和草绳可以玩什么体育游戏?有多少种玩法?”
②幼儿尝试以多种花样玩稻草制品,同时进一步熟悉活动材料。
③请玩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花样玩稻草制品。
幼儿想到尝试用单、双脚跳过草墩;跨跳、侧跳过草绳;把两条长草绳摆成小路快速走;把草球直接扔到筐里或朝某个方向扔等。
(2)系列游戏:“我们去郊游”。
①请幼儿设想并表述自己玩游戏的方法。
指导语:“如果我们用这些稻草制品来玩一个‘郊游’的体育游戏,你们想怎样玩才最有趣呢?”
②老师根据幼儿提出的玩游戏的方法,结合预设方案,组织系列游戏“郊游”。
游戏1“我们去田野”,训练跨跳与平衡能力。
A. 规则:要求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地做跨跳和走路的动作,从一个草墩跨跳到另一个草墩上,走小路(草绳制)时不能走出草绳范围,若跨跳不成功的要重新跳过,走出草绳的则要重新走过。(场景示意图见图1。)
B. 在幼儿游戏2~3遍后,配班老师适时出示田野场景图片,表示游戏结束。
图1
游戏2“我们在田野游玩”。
A. 增加游戏难度:改变草绳的投放方法与摆放密度,调整及加宽草墩距离,提高幼儿跳的兴趣。
B. 规则: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双脚跳过小沟(草绳制),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儿双脚跳时不能踩到草绳,再双脚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来。(场景示意图见图2。)
图2
C. 鼓励幼儿原路返回,看谁跳得又快又准,结束游戏。
D. 引导幼儿谈谈此次郊游的感受,交流总结跳与平衡走的经验。
游戏3:“帮农民伯伯打麻雀和老鼠”。
A. 营造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麻雀和老鼠的声音),引导幼儿倾听。请幼儿用望远镜观望并向老师和同伴报告。(幼:“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粮食。”)指导语:“那怎么办好呢?”请幼儿自由说出办法来对付麻雀和老鼠。(音乐响起前,请一些幼儿戴上麻雀、老鼠头饰先扮偷吃粮食状,然后音乐变化时分别藏到禾把后面让其余幼儿寻找。)
规则:幼儿分组听音乐双脚跳过草墩和草绳,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绳抓老鼠,互换角色持续游戏多遍。(场景示意图见图3。)
游戏过程中及时提示幼儿注意快跑和躲闪的安全,见图4。
结束活动
(1)幼儿帮农民伯伯送稻草和稻谷回“家”。
提示语:“小朋友刚才真能干,帮助农民伯伯赶走了麻雀和老鼠。现在我们帮农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吧。”幼儿可以选择两人抬着稻谷、自己托着稻谷或挑着稻草走过小路、跨过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高高兴兴地回“家”(见图5)。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按摩操,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把挑回来的稻草堆成一间草房子,里面放稻谷,可以成为开展其他活动的资源。
2、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游戏比赛在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教学反思
1、活动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从自制材料环节到游戏玩法讨论等环节无不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
2、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和园本化。
(1)活动中提供给幼儿的草球、草绳、草墩和禾把的花式多样化,教师由此体验到辅助材料多一些更能刺激幼儿创造的欲望,提升活动的效果。
(2)善于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和教研成果,在引导幼儿进行变废为宝的自制材料过程中丰富了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有机地整合了体育、科学、美术等领域内容,有效渗透环保理念。
3、多层次游戏目标清晰,难易有别,利于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富有乡土特色。
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12)中班教案《郊游》
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在学习踵趾小跑步的基础上,尝试歌表演。
2.在郊游的情境中,体验和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分享讨论——感受郊游真开心
你知道什么是郊游?你和谁去郊游过?心情怎么样?
二、感受体验——熟悉音乐,学习舞步
1.完整欣赏歌曲
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去郊游的?看到了哪些景色?
2.教师进行歌表演
你看见了哪些动作?(重点练习踵趾小跑步)
单个动作可在中间的空地方练习,连起来后幼儿可一个个排好队,在教室里绕圈练习。
3.幼儿学跳(重点练习踵趾小跑步)
单个动作可在中间的空地方练习,连起来后幼儿可一个个排好队,在教室里绕圈练习。
三、合作表演——尝试两人合作表演
1.这个舞蹈还可以两人一起跳呢(观看视频)
两个人跳和一个人跳有什么不同?(脚的方向、有高低变化)
2.幼儿尝试两两合作表演
幼儿两两合作练习,注意脚是不是打架。高低变化时怎样才能跟上音乐?
3.幼儿两两手拉手,在郊游的情境中进行表演。
中班郊游教案反思这篇文章共70249字。
第五篇:中班音乐活动:郊游
中班音乐活动:郊游(歌唱)
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系Y109班 云旦普尺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2、能创编跳跃、连贯的动作帮助理解和表现歌词的内容;
3、初步学唱歌曲,知道ABA的结构类型,并学习用“跳跃地”和“连贯地”两种方式来表现歌曲。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CD音乐《郊游》。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复习歌曲《小红花》。
指导语:(教师弹凑歌曲前凑)这是什么歌曲?在最后一句我们应怎么唱?(前面跳跃,后面连贯)
用跳跃、连贯的声音唱《小红花》。
2.教师引导幼儿回忆郊游时的美好前景。提问:你们郊游过吗?去了哪里?玩了些什么?
3.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讲述歌词内容。
提问:歌曲里小朋友郊游时快乐吗?他们是怎么郊游的?看见了什么?
4.幼儿学唱歌曲
二、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启发幼儿发现ABA的结构。
提问:你们发现歌曲里有相同的地方吗?
三、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进一步理解熟悉歌词。
提问:这首歌里唱到白云怎样?阳光怎样?青山、绿水怎么样?
四、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发现并运用不同方式演唱歌曲。
提问:你们发现中间部分和前后重复的地方有什么不同?你们唱什么歌的时候也运用了这两种方式?
五、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到“地方郊游”,带领幼儿完整学唱1~2一遍。
六、鼓励幼儿听音乐结伴边表演边歌唱。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