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05:2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第一篇: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xx县产业扶贫工作,重点贯彻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加大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指导和服务,通过典型引路,创新扶贫产业合作模式和利益链接模式,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完成年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特色种养业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种养类项目覆盖率。2018年已安排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35072个,覆盖户数27979户,覆盖率93.8%。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省考核要求覆盖率不低于60%。

到村项目数119个,73个贫困村全部有特色种养类集体经济项目,覆盖率100%。

2、贫困村指标。特色产业规模达标的贫困村,按照70%比例,我县达标的贫困村任务是49个村。目前达标村数62个,达标比例为88.6%。省考核要求不低于50%。

“一村一品”专业村:年度考核任务为7个村,已达标的有18个村,占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村为25.7%。

3、贫困户指标。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户为9545户,其中产业规模达标的户数8431,占特色种养业扶贫户比例88.3%,超过70%的省考核标准。特色种养业扶贫户占全部贫困户比例为32%,省考核要求不少于20%。

4、财政投入。我县特色种养类财政投入12698万元,户均投入4257元。超过2000元的省考核标准。

5、经营主体带动。我县有主体带动的贫困户为20892户,占比70%。省考核要求不低于30%。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农委、畜牧、林业和农机共同组织的领导小组,独立设置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业务。同时成立5个督查督办组,从各局抽调1名副科级干部带队,每月对乡镇进行考核排名。对排名垫底的要求在全县调度上表态发言。对19个乡镇和开发区进行分组,由专人联系,跟踪指导和督促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动员和利用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力量,强化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指导产业结构调整、贫困户技术培训及达标认定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1、加大投入,发展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按照“先整合、后兜底”的原则,及时、足额保证扶贫项目资金需求。累计已投入财政资金12698万元用于特色种养业。严格审批项目,引导贫困户重点发展蔬菜、杂粮、中药材、花卉苗木和养殖等特色种养类的产业。

2、着力培育专业村。引导贫困村相对集中发展1-2个特色种养业,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贫困村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截止目前,产业规模或收入达标贫困村达到62个,达标比例为88.6%。

(三)强化培训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对发展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开展“菜单式”培训,各层次集中培训21821人次,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的贫困全部轮训一遍。

建立贫困户养殖免疫台账,加挂牲畜耳标,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

全县农技人员在指导科技示范户的同时,每人包保不少于2个贫困户,并定期督查回访,督促指导员指导种养业生产技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加收入。

(四)促进产业对接,发挥主体带动作用

结合特色产业现状,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培育出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制定奖补办法,把扶贫成效作为为支持经营主体、示范经营主体奖补前提条件,整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两个方面的信息,召开对接会,促成帮扶需求、帮扶意愿对接。引导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示范社示范农场与贫困村的合作社、农场开展合作,根据不同产业,采取订单、入股或务工等方式和贫困户对接。要求每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2个贫困村、每个省级示范社带动不少于5户入股。确保了有经营主体带动的贫困户不少于50%。每个贫困村都有不少于1个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五)因地制宜,推广适宜的带贫典型

把省农委总结、推介的主体带贫模式应用到各乡镇具体实际中去,选择较成功的典型在进行宣传和推广。

1、“经营主体+扶贫资金+贫困户”模式:如大庙乡地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虞姬乡浩园合作社,租赁土地建设温室大棚基地,吸纳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部分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贫困户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务工收入”或其中单项收入。土地租金亩均1000元,入股分红户均600-3000,务工收入6000-15000元。

2、“合作社+大户+贫困户+贫困劳动力”模式。如渔沟镇郑楼村蔬菜大棚基地,合作社为大户和贫困户种植户统一服务,大户带动部分贫困户就业。有技术能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和大户带动下,人均管理2-3亩棚,年收入15000元以上。单纯务工的,人均收入6000-15000元。

3、“集体资源+经营主体+贫困户”。政府投资建设的基地,或其他村集体资产,如灵城镇徐杨大棚基地,集体所有大棚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经营管理权承包给经营主体,贫困户获得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还可以入园务工。

4、“经营主体+贫困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如唯农牧业同贫困户签订合同,回收土鸡蛋,统一品牌包装后销售。

(六)集成各类项目,产业组团扶贫

坚持产业促发展、发展促扶贫的理念,积极推进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及旗下企业的战略合作。与德青源公司合作实施的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5.62亿元,养殖蛋鸡规模360万只,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4亿元,年创税收3000万元,带动1.5万人长效脱贫。与北京三聚环保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30万吨秸秆综合循环利用暨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秸秆收储与造粒基地的选点建设工作。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增收1亿元以上,带动300余人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1000万元以上。与中农绿能科技集团合作实施的22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1.2亿元,可定向扶贫30户,并提供100个就业岗位。深圳前海点筹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我县实施的点筹网项目,通过网络平台推广xx的优质农、特产品,同时通过众筹渠道为农企筹资,目前企业已开始运营。和山东奥龙公司合作的千亩温室蔬菜扶贫产业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可直接带动不少于100个贫困户脱贫。这些扶贫项目都将与贫困户进行有机捆绑,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变“输血”为“造血”,为产业扶贫增加新动力。

三、2018年打算

(一)总体目标

力争产业项目全覆盖,确保6778户、19655人增收脱贫。确保33个预出列贫困村发展1项主导产业,产业发展达标,符合出列要求。

(二)工作重点

1、落实到户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

立足精准,分类实施到户项目。实施分户自主实施到户项目总个数11500个,投入约7812.6万元。其中种植类项目2700个,养殖类项目8600个,其他类200个。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排入股分红类项目,计划安排13050个,总投入6478.66万元。累计到户项目总数为24550个,总投资1.4亿元。

2、实施到村项目,发展贫困村主导产业。根据第三方评估要求,贫困村出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发展一项目特色产业,并且要达到一定规模。因而,对2018年预出列的贫困村,每村围绕本村或本乡镇的优势产业谋划主导产业,养殖类项目18个村,种植类项目15个村,确保每村不少于1个到村项目。

3、强化产业对接,突出主体带动作用

断续完善产业带贫机制,突出市场主体在产业扶贫中带动作用。结合特色产业现状,培育出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引导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村的合作社、农场开展合作,和贫困户对接。细化奖补办法,提高主体带动贫困户的自觉性,让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第二篇: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http://]。

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

xx县产业扶贫工作,重点贯彻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加大投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指导和服务,通过典型引路,创新扶贫产业合作模式和利益链接模式,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完成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特色种养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种养类项目覆盖率。2017年已安排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35072个,覆盖户数27979户,覆盖率%。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省考核要求覆盖率不低于60%。到村项目数119个,73个贫困村全部有特色种养类集体经济项目,覆盖率100%。

2、贫困村指标。特色产业规模达标的贫困村,按照70%比例,我县达标的贫困村任务是49个村。目前达标村数62个,热门思想汇报达标比例为%。省考核要求不低于50%。

“一村一品”专业村:考核任务为7个村,已达标的有18个村,占有条件发展特色种养业的贫困村为%。

3、贫困户指标。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户为9545户,其中产业规模达标的户数8431,占特色种养业扶贫户比例%,超过70%的省考核标准。特色种养业扶贫户占全部贫困户比例为32%,省考核要求不少于20%。

4、财政投入。我县特色种养类财政投入12698万元,户均投入4257元。超过2000元的省考核标准。

5、经营主体带动。我县有主体带动的贫困户为20892户,占比70%。省考核要求不低于30%。

二、主要做法

(一)成立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农委、畜牧、林业和农机共同组织的领导小组,独立设置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特色种养业扶贫业务。同时成立5个督查督办组,从各局抽调1名副科级干部带队,每月对乡镇进行考核排名。对排名垫底的要求在全县调度上表态发言。对19个乡镇和开发区进行分组,由专人联系,跟踪指导和督促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动员和利用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力量,强化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指导产业结构调整、贫困户技术培训及达标认定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1、加大投入,发展到户特色种养业项目。按照“先整合、后兜底”的原则,及时、足额保证扶贫项目资金需求。累计已投入财政资金12698万元用于特色种养业。

严格审批项目,引导贫困户重点发展蔬菜、杂粮、中药材、花卉苗木和养殖等特色种养类的产业。

2、着力培育专业村。引导贫困村相对集中发展1-2个特色种养业,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规模化经营,逐步形成贫困村的主导产品、支柱产业。截止目前,产业规模或收入达标贫困村达到62个,达标比例为%。

(三)强化培训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对发展扶贫项目的贫困户开展“菜单式”培训,各层次集中培训21821人次,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的贫困全部轮训一遍。

建立贫困户养殖免疫台账,加挂牲畜耳标,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应免

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

全县农技人员在指导科技示范户的同时,每人包保不少于2个贫困户,并定期督查回访,督促指导员指导种养业生产技术,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增加收入。

(四)促进产业对接,发挥主体带动作用

结合特色产业现状,范文内容地图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培育出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制定奖补办法,把扶贫成效作为为支持经营主体、示范经营主体奖补前提条件,整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两个方面的信息,召开对接会,促成帮扶需求、帮扶意愿对接。引导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示范社示范农场与贫困村的合作社、农场开展合作,根据不同产业,采取订单、入股或务工等方式和贫困户对接。要求每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2个贫困村、每个省级示范社带动不少于5户入股。确保了有经营主体带动的贫困户不少于50%。每个贫困村都有不少于1个经营主体发挥示

范带动作用。

(五)因地制宜,推广适宜的带贫典型 把省农委总结、推介的主体带贫模式应用到各乡镇具体实际中去,选择较成功的典型在进行宣传和推广。

1、“经营主体+扶贫资金+贫困户”模式:如大庙乡地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虞姬乡浩园合作社,租赁土地建设温室大棚基地,吸纳贫困户扶贫资金入股,部分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贫困户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务工收入”或其中单项收入。土地租金亩均1000元,入股分红户均600-3000,务工收入6000-15000元。

2、“合作社+大户+贫困户+贫困劳动力”模式。如渔沟镇郑楼村蔬菜大棚基地,合作社为大户和贫困户种植户统一服务,大户带动部分贫困户就业。有技术能力的贫困户在合作社和大户带动下,人均管理2-3亩棚,年收入15000元以上。单纯务工的,人均收入6000-15000元。

3、“集体资源+经营主体+贫困户”。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政府投资建设的基地,或其他村集体资产,如灵城镇徐杨大棚基地,集体所有大棚折股量化给贫困户,经营管理权承包给经营主体,贫困户获得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还可以入园务工。

4、“经营主体+贫困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如唯农牧业同贫困户签订合同,回收土鸡蛋,统一品牌包装后销售。

(六)集成各类项目,产业组团扶贫 坚持产业促发展、发展促扶贫的理念,积极推进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及旗下企业的战略合作。与德青源公司合作实施的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亿元,养殖蛋鸡规模360万只,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亿元,年创税收3000万元,带动万人长效脱贫。与北京三聚环保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30万吨秸秆综合循环利用暨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5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目前正在进行秸秆收储与造粒基地的选点建设工

作。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为当地农户增收1亿元以上,带动300余人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1000万元以上。与中农绿能科技集团合作实施的22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项目,总投资亿元,可定向扶贫30户,并提供100个就业岗位。深圳前海点筹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我县实施的点筹网项目,TOP100范文排行通过网络平台推广xx的优质农、特产品,同时通过众筹渠道为农企筹资,目前企业已开始运营。和山东奥龙公司合作的千亩温室蔬菜扶贫产业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可直接带动不少于100个贫困户脱贫。这些扶贫项目都将与贫困户进行有机捆绑,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变“输血”为“造血”,为产业扶贫增加新动力。

三、2018年打算

(一)总体目标

力争产业项目全覆盖,确保6778户、19655人增收脱贫。确保33个预出列贫困村发展1项主导产业,产业发展达标,符合出列要求。

(二)工作重点

1、落实到户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 立足精准,分类实施到户项目。实施分户自主实施到户项目总个数11500个,投入约万元。其中种植类项目2700个,养殖类项目8600个,其他类200个。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排入股分红类项目,计划安排13050个,总投入万元。累计到户项目总数为24550个,心得体会总投资亿元。

2、实施到村项目,发展贫困村主导产业。根据第三方评估要求,贫困村出列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发展一项目特色产业,并且要达到一定规模。因而,对2018年预出列的贫困村,每村围绕本村或本乡镇的优势产业谋划主导产业,养殖类项目18个村,种植类项目15个村,确保每村不少于1个到村项目。

3、强化产业对接,突出主体带动作用 断续完善产业带贫机制,突出市场主体在产业扶贫中带动作用。结合特色产业

现状,培育出带动能力突出的龙头企业。引导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村的合作社、农场开展合作,和贫困户对接。细化奖补办法,提高主体带动贫困户的自觉性,让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以上是《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的范文参考详细内容,涉及到贫困、项目、扶贫、主体、带动、种养、产业、特色等方面,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第三篇:做大特色种养业 实现富民强县梦

做大特色种养业

实现富民强县梦

《礼·含文嘉》记载,神农氏“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作为炎帝神农故里所在地,建县五年来,县委、县政府传承炎帝文化,弘扬炎帝精神,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小区化养殖,助推特色种植、养殖业做大做强,为富民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县已经成为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著名的香菇之乡、兰花之乡,粮、棉、油及林业、畜牧、水产等均在全省占据重要位置。

新技术带来高效益

随县总人口近百万,其中农业人口88.64万人。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尤其是在近年来遭遇持续严重干旱的情况下,随县向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要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建县以来,面对十二季连旱,县委、县政府带领干部群众发扬“解放思想、实干兴县、艰苦创业、迎难而上”的随县精神,探索发展避灾农业、节水农业,推广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植新技术,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2012年9月25日,全国小麦秋播现场观摩会在随县举行,会上现场展示了随县推广成功的稻茬麦少免耕机械条播技术。2013年5月17日,在随县召开的湖北省稻茬麦少免耕机械条播技术夏收现场观摩会上,与会专家代表近80人对万福店农场、随县农科所两处集中示范片进行了观摩并现场测产。专家们一致认为,稻茬麦少免耕机械条播技术集翻耕、灭茬、播种、施肥、开沟、起垄、镇压于一体,每亩机播成本比撒播减少90元,提高了效益,节省了劳力。经现场测算,运用机播技术种植的小麦,每亩实产达439.5公斤,比传统方式增收115.3公斤,增幅达35.6%。

在探索小麦先进适用种植技术的同时,随县着力研究推广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县农业部门经过试验,采取调整小麦条播机播深播幅的方式,将稻种直接播撒在田里。2013年,对采取这种方式种植的300亩旱稻测算表明,与机械插秧相比,机械旱直播的旱稻每亩节省人工开支200元,亩产达600公斤以上。

小菌菇成就大产业

随县地处北纬31°19′与32°26′之间,气候条件适宜,森林资源丰富,全年依靠自然温度生产食用菌的时间长达300余天,通过棚遮、架栽等方式,生产的食用菌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

新随县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引导农户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食用菌种植。为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县里专门成立了食用菌产业领导小组,加大对产业政策、专业技术、市场信息等调查研究力度,全方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降低菇农种植风险。同时,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统一原辅材料,统一科学配方,统一菌种供应,统一种植技术,统一质量标准,实现全覆盖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

目前,全县有18个镇(场)、10多万农户、30余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2013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2.4亿标准袋(棒),自产各类食用菌干品4.56万吨,外销量达6万吨(含外购1.44万吨),总产值55

亿元,出口创汇4.14亿美元,干菇产量和出口总量均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今年元至7月,全县农产品出口创汇25210万美元,其中食用菌出口21938万美元,位居全省第一。

合作社开辟新天地

2013年5月24日,农业部组织专家,对随县唐县镇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片测产验收,每亩鲜薯产量达4451.9公斤,连续第4年夺得湖北省马铃薯单产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随县汉东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脱毒薯种和“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技术。

随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受农村市场主体不多、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灵、流通渠道不畅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卖难”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农民进入市场。

汉东玥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社结合实际,试验总结并示范推广马铃薯脱毒薯种和“深沟高垄全覆膜”栽培技术,有效解决了鄂北地区马铃薯栽培中“冬季低温干旱、春季阴雨渍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促进了马铃薯种植由山区向平原丘陵地区延伸。同时,实行“合作社+专家指导﹢订单﹢农户﹢商家”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带动2.4万户农户参与马铃薯种植。据湖北省科技厅统计,这些技术和模式的推广运用,已累计示范带动随县种植马铃薯36万多亩,为当地薯农增收4亿余元。

据悉,仅今年上半年,随县就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9个,总数达857个,工商注册会员6300多人,带动农户6万余户。

荒山坡长出“金疙瘩”

建县以来,随县发挥山场资源丰富优势,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利用荒山、荒坡种植各种水果,在增加植被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仅在随北有名的旱包子地尚市镇,就已经建成5个大片万亩林果基地,逐渐发展了以葡萄、油桃、奈李、红梅李、西瓜、草莓、猕猴桃为主的40多个拳头产品。其中,葡萄常年种植面积15000多亩,因个头大、光泽好、味道甜、水份足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形成了“尚市葡萄”品牌,远销广东、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直辖市)。油桃作为尚市镇第二大拳头产品,已经种植发展了酸甜两大系列早、中、晚熟10余个品种,现已销往全国各地,并打入了俄罗斯、越南等国际市场。据悉,该镇今年4万亩油桃喜获丰收,总产量达1.2亿斤,产值近1.5亿元;1.5万亩葡萄,预计总产达5000万公斤以上,产值1.2亿多元。

在巩固传统水果种植的基础上,随县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蓝莓,原产北美洲与东亚,因其突出的营养保健功能,被誉为“水果皇后”、“美瞳之果”。在厉山镇封江试种成功的基础上,随县引进湖北随州星源蓝莓科技有限公司和随州富仕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分别在厉山镇、淮河镇投资兴建了蓝莓种植加工基地。两处基地面积均为500亩,按每亩年产量1至1.5吨计算,2015年蓝莓全部挂果后,年产量将达1000到1500吨,实现产值6000万至1亿元。

转方式开创新格局

养殖业在随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曾经是农户主要的增收渠道之一。由于传统的养殖主要是一家一户的散养模式,基础薄弱、规模偏小、生产方式落后,加上农户防控意识不强,不仅经济效益低下,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农户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

建县后,县委、县政府把实现畜禽养殖标准化摆上议事日程,切实落实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均川镇生猪、洪山镇洪山鸡、新街镇养禽、吴山镇牛羊等特色板块基地建设。通过示范场创建活动,大力推行“150”养猪模式、“1235”养羊模式、“165”养牛模式,引领农户转变畜禽饲养方式,强化粪污无害化处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畜禽产量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县猪、牛、羊、鸡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62.8%,80.3%、30.2%、69.6%。

在规范畜禽养殖的同时,随县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方式转变。随县水产养殖主要以水库养殖为主,先前多实行投肥养鱼,导致水库水质污染严重,饮水安全没有保障。针对这种情况,2011年9月,县政府颁布实施《随县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对全县水面分布、养殖区域分类、养殖结构布局、生产管理等重新进行规划调整,突出“环保生态、健康养殖”理念,重点发展健康养殖和生态高效种养模式,挖掘推广“稻鳖虾”、“沼藕鳅”等新兴模式。预计到2015年,全县水产品放养水面达20万亩,总产量达6万吨,总产值达6亿元。

第四篇:XX区2021年特色种养业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XX区2021年特色种养业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2021年“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提升工程,提升脱贫户发展农业产业能力,积极防范特色产业发展的自然风险、疫病风险、市场风险,切实保障特色产业发展稳定持续、产业收益稳定持续。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加大脱贫户特色种养业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注重培训实效,切实提升我区脱贫户发展特色产业能力和致富技能,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任务目标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以及自种自养脱贫户迫切需要的中药材、蔬菜、畜禽养殖等生产管理技术,以乡镇为主体,以村(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全面开展特色种养业技术培训,每个自种自养脱贫户本至少参加1次特色种养技术培训,至少掌握1项特色种养实用技术。确保全区自种自养脱贫户轮训一遍。

三、培训对象

全区实施自种自养项目的脱贫户。

四、培训内容及形式

(一)培训内容。

坚持“实地、实用、实效”原则,结合自种自养脱贫户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公共课主要解读“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政策。专业课主要培训中药材生产实用技术、畜禽无害化高效养殖技术、蔬菜绿色生产技术等。

(二)培训形式。

各乡镇结合实际,可采取集中授课,现场观摩教学、座谈讨论、入户上门一对一讲解等形式进行培训。

五、培训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安排部署,推动落实。各单位具办人员积极组织,主动作为。

(二)强化责任落实。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各单位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专家组和产业发展指导员作用,原则上每名专家组成员和产业发展指导员每年至少参与一次授课。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的带贫减贫作用,适时开展现场观摩教学。要完善培训方案、细化培训任务、量化培训目标、积极主动推进,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坚决杜绝弄虚作假。

(三)强化培训管理。

相关部门、单位等要通力合作,强化培训管理。做好培训教材的编印、调配产业发展专家组的专家授课工作、培训督查指导工作。各乡镇要做好各村特色种养业技术培训的组织工作,加强培训管理,建好培训档案,完善培训资料,做好培训总结等。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相关单位、各乡镇要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培训期间及时报送培训成效和先进典型。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特色种养业技术培训质量不断提高。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技术培训取得的成效,为全区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第五篇:XX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上半年“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扶贫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XX区农业农村局2020年上半年“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扶贫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我局按照市局、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通过深入调研、精心组织、迅速行动,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依托“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现将我局2020年上半年“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扶贫民生工程工作总结如下。

一、“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扶贫民生工程工作任务和季度工作计划

(一)目标任务

2020年,我区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XX个;有条件的贫困户中XXXX户发展特色产业并达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XXXX户。

(二)季度工作计划

1-3月份,第一批项目申报,摸排扶贫园区建设经营主体数量;

4-6月份,第一批项目验收、资金拨付,第二批项目申报、验收等,扶贫园区申报,摸排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数量。

7-9月份,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项目核查验收、资金拨付。

10-12月完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认定,完成全年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

二、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截止7月7日,XX个具备条件贫困村均建立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共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XX个,完成计划任务的103.51%。

通过乡镇验收、区级核验,发展特色产业并达标的自种自养贫困户XXXX户,完成计划任务XXXX户的115.84%。(其中:第一批自种自养项目受益贫困户XXXX户,资金XXXX元已由财政局惠农一卡通平台打卡发放;第二批自种自养项目XXXX个,资金XXX万元正在通过财政局惠农一卡通平台打卡发放;林业达标XXXX户,资金已由区自然资源分局发放到户。)

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3372户,占计划任务3100户的108.77%。

三、“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资金拨付情况

计划资金3094.29万元(其中:中央省级1745.15万元,市级160万元,区级142.67万元,其他1046.47万元),到位资金数2047.82万元(其中:中央519.5万元,省级1225.65万元,市级160万元,区级142.67万元),拨付资金数1906.7925万元(其中:中央421.9万元,省级1225.65万元,市级130万元,区级129.2425万元),支出资金1906.7925万元

四、工作创新与亮点

(一)通过认真谋划、紧盯落实、加强调度,本我局实施的“四带一自”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了实施一批验收一批的工作方式,加快了各类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截止目前已完成四带一自民生工程各项任务的任务指标数。

(二)结合中央巡视整改“回头看”,对贫困户开展订单式培训,培训特色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实现自种自养贫困户全部培训一遍,无项目但有需求贫困户及时上报及时培训,强化产业扶贫技术风险防范。

(三)本,我区加大“四带一自”特色产业扶贫正面典型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网络平台宣传报道10余篇次。

下载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2018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宁夏自治区特色精准扶贫

    宁夏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2016—2020年) 我区是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特别是“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历来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为确保实现“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

    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县特色杂粮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2016-2020) 地处晋北高寒山区的**县,以其独特的区域气候,适宜发展多种类型的杂粮种植,品种主要有谷子、黍子、马铃薯、豆类、莜麦、荞麦等, 品种......

    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总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地区,而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

    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总结范文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中央、省委和x市委扶贫攻坚会议精神及“六个精准”、“六大行动”、“五个一批”、“五个一”等要求,坚持以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科学施策......

    扶贫工作总结

    真诚的付出,共同的收获2019年5月初,为了落实**省“春雨工程”行动,我很荣幸受领导的委派,成为了前往**市**县健康扶贫的一名白衣“战士”。带着些许的忐忑与未知,我们一行10人来......

    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总结范文(6则)(篇一)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县科技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现将一年来的扶贫工作汇报如下基本情况我局帮扶点在**乡**村,精准扶贫对象有6户,分别为“胡......

    扶贫工作总结

    扶贫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局领导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动员科室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努力为xx镇xx村办好事、......

    扶贫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扶贫帮困工作总结 2009年上半年,我局工会在市总工会、市局工会和**林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交友帮扶”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