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感想

时间:2019-05-12 05:1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感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感想》。

第一篇: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感想

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感想

信息技术课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实用性与独特性。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处于落后状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门课程将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教育教学质量将会得到逐步改善。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

学生特别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如能正确引导与教学,相信会大有作为。但农村中小学教师上信息技术课很多都是“放羊式”的课堂,学生一般是玩游戏,上网聊天,观看影视等,老师以完成课时而上课,学生以好玩电脑而喜欢上信息技术课,长期这样学生便认为信息技术课便是上网课,电脑室便是“网吧”,学生也为此高兴至极。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则是老师在电脑前坐了一节课,学生在电脑室玩了一节课。

农村中小学学校信息技术教材缺乏,教材循环使用,只在上课时学生才会拥有,这样学生对教材不熟悉,增大教学难度。很多课程的内容可教学性不强,操作性不大,如:八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第一章《网站建设》,第二章《机器人与编程技术》,这些对于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科老师看上去都犯难的课程又如何教学生呢。

农村中小学学校师资力量缺乏,很多学校无专业信息技术老师,学校信息技术课是某学科老师的兼课。课程在很多农村中小学形同虚设,处在一种可上可不上的状态。教师教课属于“间断式”教学,无章程,无规律。学校不重视,被称为

“闲杂科目”,这也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

农村中小学学校电脑,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不足,电脑陈旧,无网络连接或者没有相关设备。

终上所述,现阶段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处在一种混杂的状态,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般是以任课教师的“意志”为主,负责且懂一些电脑常识的老师会教学生一些比较基础实用的知识,不负责或无能的老师则以“放羊式”课堂带过。二、一般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

教育部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目的是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具有收集、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我们应以此为教学指导思想,结合农村中小学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通过自己的摸索与同行的交流探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老师的上课方式。

运用“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在局域网络上实现电脑教室的同步教学、控制、管理、音视频广播、网络考试等功能,并能同时实现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的目的,针对电脑教学,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教学任务。

上课期间对学生加强管理。在课前三分钟左右组织学生排队进入电脑室,按

编排的电脑序号与学生的学号对号入座。要求他们对自己所用的电脑爱惜与管理,出现问题及时汇报与做好记录。上课期间不能喧哗,将要下课时保存好自己的文件,关闭网页,并摆放好耳机、键盘与座椅,然后有序离开座位,使学生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在保持功能室的卫生,不能乱扔垃圾,自觉清理产生的垃圾纸屑,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习惯。

以信息技术教材为中心,尽自己所能交给学生一些基本实用的电脑知识。在课前阅读教材,研究教学参考,网上搜索相关教学课件,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争取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尽可能地教授给学生。

以教室课堂讲课和电脑机房操作两种方式相互结合进行教学。教师课堂上课主要是讲解与介绍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论知识,了解课本内容,为上机操作做准备。电脑机房实际操作是让学生进行实践,大胆地去操作、探索,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熟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上机时间合理给学生开放网络,严格把关学生上网,禁止学生上网玩游戏。学会运用“百度 ”和“谷歌”等搜索引擎寻找互联网资源。简单介绍它们的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的,有目的地去搜寻信息,并进行适当交流,讨论与共享,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不许随意浏览其他网页,没有老师的安排不许观看视频和影视。

学会使用Word文档。在课前我会准备一首诗歌或一篇优美短文传发给学生打字并进行简单的排版,如:字体及大小的选择,居中、对齐与加粗等常用功能的使用;学会复制(Ctrl+c),粘贴(Ctrl+v),全选(Ctrl+a),剪切(Ctrl+x)等常用功能快捷键的使用方法。新建文件夹,保存与管理自己的文件。

多媒体与幻灯片的演示文稿制作,给学生传发文本内容与相关图片,然后整

理制作出某一主题的幻灯片文件。或根据某一主题,学生自行收集素材以及在网上寻找资源,自己制作出演示文稿文件。

运用下载下载的软件“金山快快打字通”,让学生练习指法与打字。在练习中学生对键盘越来越了解,打字的速度也在提高,学生在学习体验到乐趣,并有成就感,使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得到提高。

使用绘图软件进行简单的作画。如:找一幅静物照片或景物图片传发给学生,让学生作画,或者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学生自由创作,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正确使用QQ交流聊天工具,谨慎交友,对真实与虚幻的网络世界进行合理教导。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运用QQ邮箱写信件,传发与接收邮件。

上诉是我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总结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勤于思索,克服困难,努力尽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责。

鉴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与实用性,我真诚的希望信息技术课在广大农村中小学里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开来。统一招聘与培养一批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充实力量,接受正规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合格上岗,解决当前老师紧缺与低职业技能的状态。研发更具实用和更具操作性的适合农村中小学教学的信息技术教材与学本。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电脑设备与相关设施。改革教育体制,使信息技术学科得到应有的重视,使整个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新世纪人

才和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的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现状及教学建议

浅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现状及教学建议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现状和教学建议展开讨论。现状分析从基层、学校、教师、学生方面等进行分析。文中对如何高效进行课堂教学给出了诸多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 现状 课堂教学 教学建议、信息,是人类传承文明,把握未来的载体。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1、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太少,不益于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由于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讲,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的收入相对较少,不能拥有个人的家庭电脑,使得农村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唯独只有在学校有机会学习电脑知识。学生是既好奇又充满求知欲的。然而学校不能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广大学生不知信息技术为何物,只是在街头苍尾的网吧产生了第一认识:“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就是上网,就是用来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娱乐的。”于是部分学生沉溺于网吧,美其名日“学习信息技术”。部分学生则不愿学习信息技术,怕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它失去了兴趣。

2、基层领导不重视,忽视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主体地位

这是制约和影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在农村中小学,许多教育教学管理者和课程实施者对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和作

用在认识上还存在某些偏差,加上普遍中小学缺少专业信息技术教师,致使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效率低下。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兴新的学科,领导的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不够,总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心理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的。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没有一个领导听过一堂信息技术课,没有一个领导对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过合理化建议。

3、学校定位不准。

学校或者说教师本身对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包括某些信息技术教师)把它等同于计算机课程(电脑课程),认为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期末考试上,要尽量少的接触计算机。殊不知,正是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才对学生信息技术教育没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4、师资方面

农村中小学中,能够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相对偏远的农村小学更是风毛麟角,这些学校的现任教师中,无一人通过正规渠道学过计算机知识,为设立信息技术课程只好委派一般教师兼职,未能把信息技术科上好,上完整。

5、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认识不到位,错误操作,计算机运用能力低。在孩子心目中,信息技术课就是尽情的在游戏世界畅游,当没网络时就埋怨,什么也不能做。这种思想直接影响他们的信息技术的学习。我校微机室现有计算机56台,足够满足大班额班级人手一台计算机。我接手的六年级54名同学,刚开始的计算机课,会有3-4人不感兴趣,大部分同学的开关机方法不当、鼠标操作方法不正确、不知道开网页、不知道在哪里输入网址,字母大小写不知道怎么转换,切换不来输入法等等一些列的问题,但我还发现最大的问

题是不会关机,更别谈开关机的正确顺序了。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心中的苦恼难以言表。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及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建议

1、小学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参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所以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关乎学生终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发展。如此重要和关键的信息技术课,我觉得在小学一年级就要抓起走。

2、自己的工作感受及一些不成熟建议。(1)教学感受

在农村学校工作十余年,上信息课三年来,感触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要上好一节信息课不容易。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当他们发现能用电脑创造很多奇迹的时候,他就会强有力的学习,收获一个个小成就。这当中善于问问题、大胆尝试和善于发现的孩子是成长最快的。这些小成就的获得,离不开老师一步步的引导。所以上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很关键。这里就会存在一个问题,我接手五、六年级的电脑课,应该如何上?跟着教材,那是不可取的,之前的课程没学着走,肯定跟不上。把老师会的交给他,也太零散了。所以在我的课上,我做了这些事情:第一节课,我带着同学们认识电脑部件和每个部件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电脑正确的开机顺序和关机方法(每节课都在强调,还是有学生没学会);认识鼠标的左右键及功能并操作体验;认识键盘的五大区和一些功能键;键盘右上角指示灯的开关方法。每节课学一个小技能,比如用键盘关机都是两个方法;另外我们用金山打字练习字母键位的指法;一段时间后也接触了五笔字根;还玩过办公软件,比如word画画和编辑文字,电子表格拉数字,画图软件作画,保存文件、查找文件等。在这一系列技能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求知的欲望和收获知识的喜悦,让上课的老师为之感动。

(2)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建议

1、善用比喻,浅显易懂。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课,专业术语对于孩子来说有时较难理解,这时,如果教师能举一些合适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这样问题就能轻轻松松解决,学生掌握的效果也高。比如教学《回收站》这一课时,我将“回收站”比喻成“垃圾箱”,让学生说说垃圾箱有什么作用?通过“垃圾箱”的用途让学生了解到当某个文件不用了,可以把它删除,放到回收站以达到释放磁盘空间的目的。如果我们发现将不该丢的东西也丢掉了,那么可以从“垃圾箱”里找回,同样,电脑也可以将回收站的文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叫做“还原”。通过从“垃圾箱”里找回东西的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还原”。如果把垃圾送到垃圾处理中心处理后,那么就不可能找回了,同样,当你将回收站的文件删除掉,那么该文件也无法还原了。由于学生对“垃圾箱”非常的熟悉,利用“垃圾箱”和“回收站”之间的共性,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的掌握“回

收站”的用途了。

2、创设情境,生动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一节课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就必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和表现力。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学计算机都是出于对计算机的好奇而学的。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乐学。比如教学《图画展览会》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庆祝元旦的活动场面,在活动区有一个小小图画展台,请你动手用电脑画一幅画,放在这个展示台里,让我们的元旦庆祝会更加有意义。学生兴趣高涨,都想一展身手,很快就投入到电脑画创作上了。

3、鼓励创新,开发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问题不在于你有多少潜能,而在于你有没有将你的潜能发挥出来,有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因此,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教师应给学生一个支点,应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我们经常会看到,当老师做了示范后,学生的作品大部分都与教师的相同,没有创新。因此,我在课堂上除了示范自己的作品外,还会将学生作品和从资料库收集来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讨论其中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到创作时必须有自已的特色,不可千变一律,然后让学生试一试,时间久了,学生思路开阔了,也勇于探索尝试创新了。比如教学《会当小板报编辑》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各种的报刊及了解如何进行板报设计相关知识,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当一回小报的主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小板报,最后将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与点评,并将有特色的小板报打印出来贴在班级展示区。学生体验到了创作的乐趣,体会到只要敢于尝试、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让他们将自己内在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4、化难为易,游刃有余。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它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将较难的技能分散成几部分进行教学,以减少难度,且避免枯燥乏味。比如打字对于学习信息技术是必备的,如果一开始只注重强调基础的夯实,而不讲究方法,一昧地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对于不懂打字的学生而言,如果一开始就一直让学生练习打字,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降低了学习兴趣。但作为信息技术操作的基础,又不能不学习打字。因此,我在教学打字这部分内容时,我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将字形与字体、编辑排版、图片编辑等穿插于打字教学中。我先进行英文字母输入的教学,采用小游戏进行练习,等学生对字母的输入有点熟悉后,再采用教师说字母学生打出字母的比赛活动,然后教学将字母进行颜色设置;再教学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刚开始,让学生用拼音法输入一句名诗,然后对这一句名诗进行字形和字体设置,进行字体的动态效果处理;接着让学生打一小段课文,再对这一小段课文进行编辑排版,最后让学生进行打一篇作文,进行图片插入和格式设置。这些操作技能必须是分几个阶段进行教学的,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5、整合零散,学以致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应用,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如在教学《图文并茂的作文》这一课时,学生已学会了《文本编辑》、《字形与字体》和《版式的设置》等技能,但这些知识技能都较为零散,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综合运用,我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活动,让学生设计一本优秀作文集,要求他们必须为作文集设置一个封面,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每篇作文进行设置,使作文集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最后,我将学生设计的作文集打印出来,供学生欣赏借鉴与参考。这里涉及到输入文字、排版、字体、图片等知识技能,学生必须要会综合运用所学技能,并将所学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服务于现实生活,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都是为了应用,有了应用的可能和应用的需求,学生学得会更起劲,这样也可以强化巩固自己的知识。(当然,这个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应分成几课时来完成,切不可急于求成,毕竟学生的能力有限,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理解能力,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大担探究、学以致用,努力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自己终身学习的手段。

终上所述,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应加大力度推进,才能保障农村技术的进步,才能推动整个民族的进步。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创新尝试与总结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创新尝试与总结

目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产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普及教育进程加快,甚至越来越多的农村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信息技术课堂仍然是以教师在教室里给学生读课本为主。很多学生甚至修了几年信息技术课程之后连信息的概念都搞不清楚,连计算机开关机都会出错。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1.1信息技课与微机课

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而计算机是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都简单地把信息技术课和微机课等同起来。他们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就可以了,没有正确地对待信息技术课。1.2.读报式教学不符合现代教学要求

我国正在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大部分农村中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在一些比较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虽然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学生没有课本。上课的时候,学生就像在听老师讲天书,学生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课。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只能是读读课文,口头讲讲,就算是上过信息技术课了。即使在一些条件好一点的农村学校,大多数老师也都是为同学们读课文,虽然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但是利用率很低。在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也是简单的“放电影式”教学。只是把课本的内容搬上了屏幕,还是在读课文。本来学生对这门新开设的课很感兴趣,结果这样的教学反而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我刚刚来到现在任教的学时,跟同学们谈心时就发现,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请老师不要抄课本。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事实上,这样读报式的教学就是传统教学的典型表现。在目前,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这种教学已经完全和现实脱离了。

1.3.教师的主体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青少年心理已经和上一代青少年心理截然不同。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开始以自我为中心,他们都想自己动手去玩,去摸。教师过多的讲解和阐述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在微机室上课,大部分学生根本不会听老师讲课,总是不停地在动,不停地在讨论。学生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形态虽然有很大的弊病,当我们把它放在学习上,不就正好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吗?而长久以来,农村的绝大多数老师都习惯于自己在课堂上的“霸主”地位,不允许学生违背自己的意志。教师通常要求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只能去学习和研究自己交给他们的。如果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研究的话,就会被盖上不遵守纪律的帽子。很多老师很喜欢讲课,一节课下来可能觉得自己这一节课讲得相当好,但学生却是有苦难言。老师讲的东西可能听懂了,但总觉得少点什么,过一段时间后上课的内容也一点都不记得了。

1.4.师生交流的障碍

传统的农村信息技术课堂多数是固定的模式,老师先讲,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随后老师进行总结,一节课就这样上完了。虽然这样上课有一定的好处,但课堂结构过于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心理,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也不明显。多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候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轻易向老师求教。他们总是希望老师能走到自己跟前来帮助自己。虽然他们已经有了很强的自主性,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老师能够来帮助自己。虽然老师都讲得很仔细了,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够理解。这部分学生却不敢向老师询问,因为多数时候会被老师责怪上课不认真听讲。所以,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问问题。大多数时候,学生只能不懂装懂,因为在老师花了大量时间讲解之后还是不能够理解的话,老师就可能不再简洁这些内容了。学生慑于老师的威严,不敢问,只能不懂装懂。师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困难。老师感觉到学生越来越不听话,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上课。这种交流障碍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大大降低,课堂的趣味性也变小了。

二、新型课堂让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上好信息技术 2.1.正确对待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四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信息能力;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道德。

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课,就必须正确理解信息技术课的课程内容。利用平时和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一些课程方面的信息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然后从自身重视信息技术,摆正心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课。

2.2.由课外到课内,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理论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来说明课文中的知识。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枯燥的信息技术理论很难理解。因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没有信息技术环境,很多对城市孩子很容易理解的东西,农村孩子因为没有见过,就觉得非常难以理解。特别是在上理论课的过程中,我有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列举实例来说明信息技术理论,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讲到硬件中的存储器时,我就以杯子和盆做比喻。把内存比作杯子,硬盘比为盆。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力内存和外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讲《信息的搜集》时我提前让学生从不同渠道,利用不同方式去随意搜集一些跟计算机有关的信息,并整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结果有一些同学准备的相当好,整理得很有条理。还有的同学只是搜集了信息,并没有整理,有少部分同学没有搜集。从整体来看,学生是乐意接受这种自己动手,从课堂外学习课堂内的知识。事实上,这里并没有要故意让学生从课外去寻找课本知识,只是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边的知识,进行随意学习的良好习惯。再加上是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到的东西,记忆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他就会随时随地不自觉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会大大的提高。不光信息技术课能上好,其他任何课都能上好。

2.3.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往往是影响一节课时候有良好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沉闷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觉得有压力,兴趣不高。上课就没有效率,很容易走神。而轻松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集中精神上课,也不会产生压力,让学生更喜欢动脑筋思考问题。有一次上课我发现学生的情绪很低落,不愿意听讲。我顺手打开音响,一曲优美的轻音乐顿时环绕课堂。学生为之一震,马上活跃起来了。这一堂课的效果也相当好。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曾尝试过此类的做法。都表示,学生欢迎,课堂效果也不错。

分组讨论是实践课中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教学总是教师在不停的讲,要求学生保持绝对的安静。事实上,过分安静的课堂知识和少数学生听讲,大部分学生的心思都不在课堂上了。老师讲得很舒服,学生并没有理解得很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特别是实践课,分组讨论十分必要。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在上课的时候,坚持少讲、精讲的原则,让同学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去讨论,在争议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学到了知识,更加锻炼了能力,培养学生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总之,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去讨论,让他们去探究。

主动和学生交流,培养师生交流的氛围。新型课堂必须打破师生交流的障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放下自己的架子,主动和学生交流探讨问题,多亲近学生。轻易批评和斥责学生。对于到苦难的学生耐心辅导,树立他们的信心。对喜欢异想天开的学生加以生却的引导,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对问问题的学生多加鼓励,让他们喜欢问问题,帮助他们快速进步。

能者为师。让学生教学生比老师教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让领悟较快的学生帮助领悟较慢的学生往往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学生之间更加容易交流。由于他们是同龄人,语言沟通好,所以教的快乐,学得轻松,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4.自己动手,探索求知

根据学生的好懂特点,在实践中我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大胆动手,在动手中学到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一组同学在共同完成一个任务的时候,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还学习了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时候怎样去独立完成任务。设计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情景任务,让学生融入到探求知识的快乐中,他们才会越学越有兴趣。“任务驱动”型教学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独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5.学习先进,摸着石头过河 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不断地向前辈们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之后,自己必须亲自尝试这些成果。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促进信息技术课的快速发展。

四、小结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的实际问题等待我们一起去探讨、解决,以上的这些做法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是否成熟还在待于进一步的实践。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更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地培养,才能跟得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对各类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才能让今后的农村中小学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更好,让我们的课堂更和谐、融洽,让我们的孩子学得更快乐、更完满。

第四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

“信息技术”课已经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正式列入我区中小学课程表。

为了落实教育计划,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此教学常规。供教师使用,同时为各级领导检查提供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常规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教学过程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活动、学期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一、课前准备

1、制定教学计划。要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章教学计划,计划中应该有本学期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信息素养方面培养目标以及针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所应该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恰当的组织和调整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包括:

(1)本学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应该达到的目标;

(2)本学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

(3)不同层次的学生本学期应该学会的操作技能。

2、知识准备。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和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掌握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情况。通读并且理解小学至高中全套信息技术教材,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以便更好地把握所教的教学内容。

3、备课要求。充分的准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教材及学校实际条件,确定教学目标和课堂实施步骤。不能把所有内容讲解得面面俱到。要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余地。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教师备课实行学期备课、按章备课、按照知识点备课。信息技术教师必须采用电子备课手段,必须事先制作好本节课教学所使用的课件。在教材不变动的前提下应在修改的基础上利用以前的备课资料,但不应全部照搬。教师所做的课件要逐年修改以达完善。具体要求包括:

(1)熟悉教学内容。保证不出现知识性错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新东西不断出现,教师绝不能凭主观感觉,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同时把有关内容在计算机上操作一遍,核实教材内容。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2)确定教学过程。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确定讲解和使用电子教室演示等各个环节以及每个环节大体需要的时间,确定讲解详略的具体内容,确定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3)确定复习的知识。新旧知识是互相联系的,经常复习相关的知识,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4)确定德育内容。教学与育人密不可分,把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有机结合起来,正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5)确定练习内容和检查方法。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地布置练习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检查是为了表扬优秀学生,树立好的典型,树立正气。促进全体学生的学习。

(6)确定复习、预习内容。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即使是掌握得比较好的也要在课下及时复习,才能巩固;养成预习的习惯,可以提高课堂听讲的目的性,增加自觉性,有利于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7)教案要体现“任务驱动、研究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教学方式。

(8)课前要收集和制作本节课教学所需要的素材以及教学课件,教学组织要体现信息技术的特点。

(9)条件许可时,要尽可能准备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多媒体电子教案(注意:不是目前普通意义上的课件)。

(10)由于我区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微机室是网络型的,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尽可能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以逐步过渡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网络化。

4、教案设计与撰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体系、确定相关的教学策略、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案应该严格按照格式撰写,对于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课程,要在教案中反映教师和学生完成的任务。教案中应该要有本节课教学的流程(采用流程图表述),教案要体现对学生信息素养 的培养,要有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教案内容应该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内容小结、作业练习等。

二、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课时少、内容多、操作训练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课这一环节,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

上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师培养学生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亮相。教师能否受到学生的尊重,教学效果如何,主要表现在课堂上。

1.态度和蔼。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情绪影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态度和蔼、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乐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就好。态度生冷,或者讽刺、训斥学生,师生之间就会产生隔阂,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2.态度严肃。严肃,主要是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摸棱两可、含糊不清,不能敷衍了事不懂装懂,必须认真解答。讲课中的语言和示范,必须认真,不可以随便,不能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3.语言清晰,富有启发性。讲解是为了学生,为了传授知识。使用准确、简洁、清晰的语言,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辅导和回答学生的提问时,态度亲切,语言朴实、认真,有助于学生理解。4.示范准确。教师示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正确的示范操作将给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有些以后纠正起来很难。示范切忌随意性。

5.合理安排、及时调整讲解、示范和练习的时间。备课时确定的时间往往与实际授课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班级的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不同,课上必须注意调整,灵活掌握,及时变换。

6.照顾全体学生。个别指导是必须的,但时间不宜过长,必须时刻牢记照顾全体的原则。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从最基本的操作入手,逐步提高。启发优秀学生主动发现新知识、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技能。在练习中注意补充解答新发现的共性问题。

7.充分利用微机教室的各项功能。微机教室系统为教师上课、监视和辅导提供了方便,使教师可以直接用网络,减少了巡回指导的活动。

8.注意学科方法能力的训练和优化。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学生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培养,按照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恰当的组织教材,在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尽量采用“任务驱动、研究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要使学生能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妥善处理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要尽可能的体现学科整合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用机习惯,保持机房安静整洁。

三、课外教学活动

1.确保课外作业质量。要选择恰当的作业内容,起到既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够拓展学生信息技术的视野和能力,作业布置要少而精,一般不要布置书面作业。

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提交作业(如电子邮件、演示文稿、操作过程的纪录、电子作品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为任教班级建立学生电子作品集,布置给学生制作电子作品的任务要面向学生不同的层次,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布置的作业应该尽量体现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体现学科整合思想。试题编制要尽量体现培养“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注意分析讲评学生在作业出现的问题。

2.相机组织实践活动。要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活动,课外活动应该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外活动要有较强的目的性,通过课外活动,学生确实在信息技术的某个方面得到提高。信息技术课老师应承担课外活动小组的辅导工作,可以采取个别教学的方式,一位老师带几名学生。要求做到期初有计划,期终有总结,有活动记录,经常有检查,竞赛出成绩。

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应采用课外小组以及俱乐部的方式进行,每个学期结束最好有课外活动成果的汇报表演(形式可以多样)。

实践活动的内容,要优先考虑信息技术奥赛的项目。小学以绘画、初中以小报编排、高中以网页制作与程序设计为活动重点。另各学校 可以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活动设置。

以下提供的一些活动内容可供学校参考选用:

(1)简单的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电脑音乐等软件使用;

(2)个人网站制作与发布、电子作品的简单制作;

(3)利用计算机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

(4)开展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小课题的研究活动;

(5)其他学生感兴趣,教师比较擅长的信息技术内容。

3.总结反思。每节课后均应进行教学小结,教师应记下本节课的经验与教训,并对所涉及的有关教学备课资料(包括课件)进行相应的修改;每个学期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教学方面成功的经验以及不足之处,决定今后的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四、评价与测试

1、基本思想。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要求有新的观念和方式,评价重点在于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信息能力的提高。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评价促发展”的主体多元化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信息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逐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反馈与评价体系。

2、评价目的。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自我反思、体验成功的过程;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 立完成任务、搜集和处理处息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训练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总之,通过评价使学生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馈信息的有力工具。

3、检测要求及方法。

(1)信息技术检测以操作技能检查为主。主要检查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而不是检查学生记住了哪些概念。

(2)每节课的练习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检查,教师要注意平时的练习,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心中有数。

(3)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客观地分析各种原因,不能完全怨学生,更不能歧视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尤其要注意从教师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找出不足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4)教学内容不是等量的知识块,各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对集中的某部分学习后,可以安排检测,检测的时间不宜固定和过于频繁。

(5)不能只看学生的检测成绩,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的探索精神和自觉学习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等等。

(6)试题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有些操作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操作性检测一般采取等级记分。(7)不当众公布检测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名单,不公开学生的学习名次。尽量多表扬学习优秀生、在某方面进步大的学生或某些方面做得好的学生。

4、检测内容。

A、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内容以及要求一览表

评 价 项 目

考 核 要 点

上机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客观

试题

单项选择题目

占30% 主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多项选择题目

判断题目

占10%

操作题目

按照规定步骤完成某些操作

占60%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作品考试(占总成绩的30%)

电子作品、网站、主题演示文稿、小板报、电子刊物等。

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应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信息素养、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评价等级

评定采用等级制,设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级别,上机和作品制作两部分成绩分别要取得合格以上才能综合评定为优或良

B、学生作品的评价内容以及指标一览表

评价内容

评 价 指 标

教师评价

学习态度(5分)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回避完成作品中遇 到的困难

计划性(5分)

1、有明确的规划意识

2、能够按照规划实施

独立性(5分)

1、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有反思完成作品过程的意识

应用能力(15分)

1、能应用学习过的信息技术知识来完成当前的任务

2、敢于动手,能够通过自己的尝试学习新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第五篇: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与评价

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与评价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我们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小掌握信息技术理论和计算机操作知识,有利于他们在网络时代的综合发展,对他们的未来大有进益。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由于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不足,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与问题,这就使得加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评价,有效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教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有关部门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我国的许多初中学校都展开了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并且初具成效。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信息技术课的课程配置、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都出现了与教育目标脱节的情况,严重限制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本文笔者就根据自己对农村具体教育情况的了解、结合多年以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为加强农村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评价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指导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看清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育现状

1.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受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由于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义务教育的考试科目,在农村的初中普遍存在不重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情况。农村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不被重视,学生无法受到专业和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很多课程都是在教室里上的,教师讲几分钟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然后就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习,这样的课程基本上毫无实际效能。

2.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素养不高

由于农村地理位置和发展条件的限制,优秀的教师往往会优先选择去城市教学,这就使得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严重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素养,就很难对学生进行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使得课程的实效性大大降低。然而,很多农村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都被称呼为“电脑老师”,他们只能教学生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却不能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培训。

3.硬件设施不完善

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又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硬件设施不完善,设备跟不上,导致课程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农村学校资金力量的不足,学校往往只有一个机房,只能容纳很少部分的学生同时上课,另外,学校机房所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也不够先进,不能满足更深层次的教学。

二、探讨加强农村信息技术教学与评价的策略

1.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予其充分的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看到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地缩小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学生更加深远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开展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教学和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化和系统化,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计算机操作问题。

2.加强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力量

要加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评价,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很深奥很复杂的学科,在这样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就变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具备专业素质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高深复杂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座谈会,让教师汲取经验并且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另外,学校还应该组织教师参加一些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学培训,让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3.完善新建设施

硬件设施是开展信息技术课实践教学的物质载体,如果硬件设施跟不上,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就会变成空谈,实际应用价值很低,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设备基础。学校要为信息技术教学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专业的信息技术授课教室,保证计算机能够满足足够的学生同时上课,并且设备的专业性能够符合更深层次的教学需要。

总而言之,在信息和网络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具备信息技术方面专业素养的学生是不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而由于农村在经济和发展上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其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使得教学的实效性不高。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端正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温发军.农村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对策刍议[J].中学教学参考,2016(1).[2]司清清.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2013(2).编辑 谢尾合

下载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感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感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小......

    关于信息技术课的一点感想

    关于信息技术课的一点感想 本学期我主要从事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从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学生们很喜欢上电脑课,特别是上机课,更是有一种 “让我一次上个够”的感觉,但......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学信息技术课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任。然而,我们现在的农村中学计算机教......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经验交流材料 ——石庄中心小学教师:任本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带着这份至诚,这份荣耀,我于2000年从汾阳师范毕业来到了哺育过我的母校——石庄中......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法初探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法初探 南宁市第八中等职业学校 李新德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学法一、 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高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当务之急是解决信息技术课应该怎......

    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知识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懂得什么是信息。 2.了解信息的几种典型特征及其表现。 3.知道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 【能力......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信息技术课教学案例与反思 雍安育才高级中学严丽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