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测80+申论60,攒人品写总结
行测80+申论60,攒人品写总结(完工帖)
09年国考,行测80+申论60,瞎猫碰到死耗子,成绩出来自己都不敢相信。不过回顾一下,多多少少可能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攒点人品,写出来给准备以后考试的筒子们分享下吧。
一、俺的公考经历
(一)06年国考,准备近一个月,76+50。参考书是致公出版社的,一般;还报了个冲刺班,忘了哪家的,也一般。
(二)0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当年为资格考试,过线即可,未专门准备,趁国考复习的余温,成绩貌似也是差不多水平。
(三)09年国考,11月9日星期天在海图买了一堆书,不料天天加班,复习时间不超过50小时,书没翻几页。能考出140分,90%都是靠运气。
二、09年国考小结
(一)参考书推荐
华图《2009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考点•技巧•预测》,京华出版社。李永新中公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人民日报出版社。李永新中公教育《申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二)复习:
1、怕时间不够,最先过了遍华图的冲刺串讲书。这本书200多页,行测和申论都包括在内,简要总结了复习要点、少量真题例题、时政热点,难度不大,适合基础好、时间紧的考友提纲挈领进入状态。特别是数量关系部分,把题目按照数学规律分了类,列有公式,可当作手册查询。
2、行测以考试状态做了08年真题,总结了自己的不足,主要在法律常识、图形推理、数量关系,于是认真复习了中公书的这几个模块,每道题都做,个别太难太偏的放弃。
3、申论以考试状态做了07年真题,请长辈评阅后,对比分析了多个版本的参考答案,选出自己最认同的版,研究其思路和行文,并工工整整抄写一遍。参考书主要学习思路、真题、时政热点。还看了几套模拟题(忘了哪个出版社的,题目不错,答案一般),时间所限仅仅是看,看完在脑中理理思路,对照答案之后再重新思考一遍。
(三)考试:
1、行测:预先给各模块分配好时间,每块比建议时间留出3~5分钟,到数学运算时发现时间不够,做了一道没做出来,就把整个模块跳过去了。到交卷前10分钟,还剩数学运算的全部、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题没做,卡也没涂,只好赶紧涂卡,没做的题一律涂C,真是欲哭无泪,明明数学题是复习最多、最有把握的嘛!
2、申论:在行测的打击下自觉完蛋,考申论时就很轻松,算好各道题的时间,把所有题目答题思路的要点都在草稿纸上整理出来,答题时一气呵成,边思考边从材料中摘抄语句,交卷前五六分钟答完。
三、行测小结
1、针对自身特点,量身打造复习计划。
结合以往公考经历、专业背景、本次复习前的真题检验,考虑到复习时间的限制,我对自己的判断是:
第一,知识面宽,常识部分恶补法律知识即可。
第二,语文基础好,言语理解可不复习;逻辑能力较强,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可不复习;经济学专业出身,资料分析不成问题。这几块只需做几套题热热手即可。
第三,图形推理、数量关系方面的能力相当差,但善于记忆和总结,通过题海战术可以摸索到规律,提高应试水平。
因此,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先弥补弱项,如有余地再巩固强项。
2、常识重在平时积累,考前突击也必要。
以09年国考题目为例,二十四节气是小学自然课学过的,次贷危机是近期时政热点,都要靠平时对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知识的关注和积累,任何一本公共常识书中都难以覆盖。
但考前突击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法律常识部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考友,建议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条款,多做真题、模拟题,多看案例。
3、图形推理、数量关系的系统复习及题海战术很重要。中公教育的书体系很完整,有些题目跟09真题是一个路子,俺就不详述了,如把这本书吃透,考题至少能答对60%。但有一点必须吸取的教训,就是速度!我复习时一直注重深入而忽视了模拟速度,寄希望于考试时从别的模块挤出时间,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网上有人建议按小学奥数复习,俺小学时奥数是拿过奖的,如今作为成年人已经没啥感觉了,恐怕只有时间很充裕的考友才做得到吧。
4、言语理解、资料分析不能指望临时抱佛脚。
言语理解的公考题目,几套培训书的答案差异很大,如果偏听一家,会吃亏的。我是做了08真题后,对照三个版本的答案进行判断总结。个人的判断力主要来源于中学语文基础,公考题有点像高考语文题,高中时题海战术不知练过多少了,俺高考语文130分,自觉没必要再吃公考题海的苦。对于基础好的考友,俺的建议是复习时少做精做,熟悉做题套路即可;考试时相信“一见钟情”的感觉,尊重自己的语感,边做题边涂卡,既节约时间,又免得反过头来越改越错。
资料分析,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俺在单位也常做经营分析,对图表、数字比较敏感,不用刻意准备,复习时只需练几道真题,掌握点做题技巧,比如排除法、估测法等等,练习时注意下参考答案对做题技巧的提示,琢磨怎么提高答题速度。
5、考试时一定要分配好时间,涂卡最好边做边涂。
考试时,为避免检查答案后的修改不便,俺决定把所有题目都做完再涂——多么天真的决定!实际情况在前面说过了,俺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会这么做:
(1)做题时不要犹豫,要相信第一感觉,选好后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和修改。
(2)做完一页涂一页,消除后面大题的后顾之忧。俺这次做到最后一道资料分析一看时间不够就慌了神,哆哆嗦嗦怎么也静不下心,索性放弃做题去涂卡,蛮吃亏的。
四、申论小结
1、与行测一样,也是首先针对自身特点,量身打造复习计划。我的分析归纳、文字表达能力都不错,弱项主要在于:一是理论水平低,看见党八股、新华体就皱眉头,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都搞不清;二是眼高手低,写字又慢,考试找不到状态。因此复习重点在于:一是提高理论水平,二是多练多写。
2、理论水平。
李永新和华图的书中都有对重点理论的总结,好好看看;再结合时政热点、真题模拟题学学人家是怎么把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好的答案不妨抄、背几篇。
3、实战能力。
时间所限,只做了一套真题。请从某地方机关办公厅退休的长辈评阅,他没有就题论题,而是从写材料的方法上讲了些经验,跟参考书说得差不多,我感觉关键是经年累月的浸润,一下子很难适应这种模式,反而更加没信心了。
考试时果然还是手生,思路拓展不开,绕来绕去就是材料中总结的那些。后来咬咬牙,反正每道题都是不同的人评阅,几道题答案有重复也不见得被发现,就赌一把吧。我所做答案回忆见附件,好坏请大家自己评判,我个人认为剑走偏锋是很危险的,如果有可能,还是平时踏踏实实多练习比较好。
单就这次答题看,可能两方面比较好:一是与材料结合的紧密(编不出自己的话,只能把材料中的话翻来覆去换成自己的口气说,嘿嘿);二是论述题误打误撞写得比较全面,工农都覆盖到了。
附:千千的09公考申论答案(根据记忆整理,未再优化)
一、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定粮食生产,统筹城乡改革。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东莞模式”等沿海地区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金的低成本做外贸加工,自主创新能力低,在工资提高、人民币升值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冲击下,逐渐丧失成本优势,大量企业破产或迁移,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第二,粮油加工等生产制造业的本土企业品牌附加值低,在与外资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在世界粮食危机及发达国家大肆掠夺的背景下,我国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粮食价格较低等因素,农民种粮意愿在下降,可能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
三、1、沿海地区向内地的产业转移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一方面,对于能通过转内销方式解决物流等问题的企业,利用内地廉价劳动力资源,可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并拉动当地就业和税收。从这个角度,内地提出的“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能起到缓解沿海企业困境、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大量外贸加工企业因为物流成本限制无法转移到内地,并且从长期来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低成本、附加值很低的低端加工制造业,即使转移也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丧失成本优势又将搬迁或倒闭。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加强技术、品牌等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2、这份对策在认为加大投入就可以促进生产等方面的观点较片面,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解决措施等方面表述上逻辑顺序不合理,具体的问题及修改补充意见如下:
首先,该对策的第一条认为加大农业投资就可以实现粮食生产的自给及出口,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加强投入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仅仅依靠农业投资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调控农资价格、提高种田补贴、稳定粮食价格等方面鼓励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并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才能稳定粮食生产。其次,该对策的第二条和第四条都是讲粮食的国际分配与合作,而中间插入讲节约的第三条,逻辑顺序较为混乱,应该把第三条调至第四条后。
再次,该对策对于国际合作的建议不切合实际,农产品是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工具,不能寄希望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帮助,应该立足国内,实现本国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
四、稳定粮食生产 推动产业升级近期,总书记先后到河南、安徽等地考察,对于粮食生产、企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引发我们许多思考。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及十七大精神,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改革,在粮食生产、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突破。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关键。当前,世界上多个国家出现粮食危机,37个国家因粮价飙升导致骚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虽能维持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也必须看到,国际上发达国家把农产品当作掠夺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工具,国内则存在农民因农资价格上涨、粮食价格较低导致的种粮意愿下降等问题,影响到粮食生产的稳定。要稳定粮食生产,应加强以下工作:
首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并允许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支持农民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从产权上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包括提高种粮补贴、调控农业物资价格、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种粮收益,从而鼓励农民的种田意愿,促进粮食生产。
第三,切实保护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破,保证粮食生产达到1万亿斤以上、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第四,促进粮食流通领域及加工业的体制改革,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民族品牌,应对外资竞争,通过龙头产业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在抓好粮食生产、促进农村改革的同时,作为统筹发展的另一个方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依靠劳动力、原材料、汇率等低成本优势发展外贸加工的模式支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企业的搬迁、倒闭日益严重,科技含量低、劳动力水平低、经济附加值低的产业模式遭遇挑战。
那么,如何应对困难,化挑战为机遇,尽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首先,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认为,不断学习、创新,掌握世界上最好的技术,是日本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借鉴这种经验,我国企业也应迎难而上,通过自主研发提高科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完善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培养民族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以食用油市场为例,外资Y集团通过引入小包装食用油的概念培养出该市场最赚钱的产品,而本土企业则失去了这次机遇。这个案例值得我们反思,只有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出附加值高的产品、企业乃至大企业集团,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最后,各级政府需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升级的扶植,包括对自主创新企业的研发资金支持、对高级技工和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等,从外部条件上给企业转型创造更好的条件。总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统筹发展,深化改革,我们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粮食生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使经济社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行测80+申论60,攒人品写总结
09年国考,行测80+申论60,瞎猫碰到死耗子,成绩出来自己都不敢相信。不过回顾一下,多多少少可能有些值得借鉴的地方,攒点人品,写出来给准备以后考试的筒子们分享下吧。
PS:感谢800同学不断维护俺,俺的分数确实是真的,以第一的成绩进入某中央部委面试,但决定要放弃了。看家们爱信不信,能对愿意虚心学习的考友起点借鉴作用就算俺不负老天厚爱了。
一、俺的公考经历
(一)06年国考,准备近一个月,76+50。参考书是致公出版社的,一般;还报了个冲刺班,忘了哪家的,也一般。
(二)06年北京公务员考试,当年为资格考试,过线即可,未专门准备,趁国考复习的余温,成绩貌似也是差不多水平。
(三)09年国考,11月9日星期天在海图买了一堆书,不料天天加班,复习时间不超过50小时,书没翻几页。能考出140分,90%都是靠运气。
二、09年国考小结
(一)参考书推荐
华图《2009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考点•技巧•预测》,京华出版社。
李永新中公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人民日报出版社。
李永新中公教育《申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二)复习:
1、怕时间不够,最先过了遍华图的冲刺串讲书。这本书200多页,行测和申论都包括在内,简要总结了复习要点、少量真题例题、时政热点,难度不大,适合基础好、时间紧的考友提纲挈领进入状态。特别是数量关系部分,把题目按照数学规律分了类,列有公式,可当作手册查询。
2、行测以考试状态做了08年真题,总结了自己的不足,主要在法律常识、图形推理、数量关系,于是认真复习了中公书的这几个模块,每道题都做,个别太难太偏的放弃。
3、申论以考试状态做了07年真题,请长辈评阅后,对比分析了多个版本的参考答案,选出自己最认同的版,研究其思路和行文,并工工整整抄写一遍。参考书主要学习思路、真题、时政热点。还看了几套模拟题(忘了哪个出版社的,题目不错,答案一般),时间所限仅仅是看,看完在脑中理理思路,对照答案之后再重新思考一遍。
(三)考试:
1、行测:预先给各模块分配好时间,每块比建议时间留出3~5分钟,到数学运算时发现时间不够,做了一道没做出来,就把整个模块跳过去了。到交卷前10分钟,还剩数学运算的全部、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题没做,卡也没涂,只好赶紧涂卡,没做的题一律涂C,真是欲哭无泪,明明数学题是复习最多、最有把握的嘛!
2、申论:在行测的打击下自觉完蛋,考申论时就很轻松,算好各道题的时间,把所有题目答题思路的要点都在草稿纸上整理出来,答题时一气呵成,边思考边从材料中摘抄语句,交卷前五六分钟答完。
1、针对自身特点,量身打造复习计划。
结合以往公考经历、专业背景、本次复习前的真题检验,考虑到复习时间的限制,我对自己的判断是:
第一,知识面宽,常识部分恶补法律知识即可。
第二,语文基础好,言语理解可不复习;逻辑能力较强,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可不复习;经济学专业出身,资料分析不成问题。这几块只需做几套题热热手即可。
第三,图形推理、数量关系方面的能力相当差,但善于记忆和总结,通过题海战术可以摸索到规律,提高应试水平。
因此,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该先弥补弱项,如有余地再巩固强项。
2、常识重在平时积累,考前突击也必要。
以09年国考题目为例,二十四节气是小学自然课学过的,次贷危机是近期时政热点,都要靠平时对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知识的关注和积累,任何一本公共常识书中都难以覆盖。但考前突击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法律常识部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考友,建议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条款,多做真题、模拟题,多看案例。
3、图形推理、数量关系的系统复习及题海战术很重要。
中公教育的书体系很完整,有些题目跟09真题是一个路子,俺就不详述了,如把这本书吃透,考题至少能答对60%。
但有一点必须吸取的教训,就是速度!我复习时一直注重深入而忽视了模拟速度,寄希望于考试时从别的模块挤出时间,事实证明是失败的。
网上有人建议按小学奥数复习,俺小学时奥数是拿过奖的,如今作为成年人已经没啥感觉了,恐怕只有时间很充裕的考友才做得到吧。
4、言语理解、资料分析不能指望临时抱佛脚。
言语理解的公考题目,几套培训书的答案差异很大,如果偏听一家,会吃亏的。我是做了08真题后,对照三个版本的答案进行判断总结。个人的判断力主要来源于中学语文基础,公考题有点像高考语文题,高中时题海战术不知练过多少了,俺高考语文130分,自觉没必要再吃公考题海的苦。对于基础好的考友,俺的建议是复习时少做精做,熟悉做题套路即可;考试时相信“一见钟情”的感觉,尊重自己的语感,边做题边涂卡,既节约时间,又免得反过头来越改越错。
资料分析,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俺在单位也常做经营分析,对图表、数字比较敏感,不用刻意准备,复习时只需练几道真题,掌握点做题技巧,比如排除法、估测法等等,练习时注意下参考答案对做题技巧的提示,琢磨怎么提高答题速度。
5、考试时一定要分配好时间,涂卡最好边做边涂。
考试时,为避免检查答案后的修改不便,俺决定把所有题目都做完再涂——多么天真的决定!实际情况在前面说过了,俺如果能重来一次,一定会这么做:
(1)做题时不要犹豫,要相信第一感觉,选好后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反复检查和修改。
(2)做完一页涂一页,消除后面大题的后顾之忧。俺这次做到最后一道资料分析一看时间不够就慌了神,哆哆嗦嗦怎么也静不下心,索性放弃做题去涂卡,蛮吃亏的。
1、与行测一样,也是首先针对自身特点,量身打造复习计划。
我的分析归纳、文字表达能力都不错,弱项主要在于:一是理论水平低,看见党八股、新华体就皱眉头,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都搞不清;二是眼高手低,写字又慢,考试找不到状态。因此复习重点在于:一是提高理论水平,二是多练多写。
2、理论水平。
李永新和华图的书中都有对重点理论的总结,好好看看;再结合时政热点、真题模拟题学学人家是怎么把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好的答案不妨抄、背几篇。
3、实战能力。
时间所限,只做了一套真题。请从某地方机关办公厅退休的长辈评阅,他没有就题论题,而是从写材料的方法上讲了些经验,跟参考书说得差不多,我感觉关键是经年累月的浸润,一下子很难适应这种模式,反而更加没信心了。
考试时果然还是手生,思路拓展不开,绕来绕去就是材料中总结的那些。后来咬咬牙,反正每道题都是不同的人评阅,几道题答案有重复也不见得被发现,就赌一把吧。我所做答案回忆见附件,好坏请大家自己评判,我个人认为剑走偏锋是很危险的,如果有可能,还是平时踏踏实实多练习比较好。
单就这次答题看,可能两方面比较好:一是与材料结合的紧密(编不出自己的话,只能把材料中的话翻来覆去换成自己的口气说,嘿嘿);二是论述题误打误撞写得比较全面,工农都覆盖到了。
第三篇:申论经典好文章,只为攒人品!(悉心整理)
坚持辩证思维 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前,我们党的队伍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理想动摇、信念缺失、精神懈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没有树立辩证思维是一个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只有树立辩证思维,才能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实形势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分析:既总体把握,又分清主次;既抓住主要矛盾,又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得出片面的结论。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在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热点难点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增多。正确看待这一现象,关键是看主流、看大局、看根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在近年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灵活高效的决策执行体系得到进一步体现。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30多年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主流和根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是支流、枝叶。牢牢把握这一点,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发展地看问题。矛盾无时不在,问题无处不有,矛盾也是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的。问题有很多种类型:有些是暂时的问题,有些是长期的问题;有些是历史问题,有些是现实问题;有些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问题,有些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等等。弄清楚问题的性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人们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但其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是那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总体上看属于前进中、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当前我国收入差距较大,对此就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方面,保持一定的收入差距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提高效率;如果固守过去“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分配方式,社会发展就会失去动力与活力。但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大会损害公平,最终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在加快发展、不断做大蛋糕的同时,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把蛋糕分好,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联系地看问题。世间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互相影响的。如果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势必得出错误的结论。比如,在分析当前的就业问题时,就应当把握好三大背景: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整个地球成为一个“经济村”,我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因此全球的就业形势对我国必然产生影响。二是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提出新要求,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等问题。三是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有关数据表明,“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为9.97亿;城镇平均每年需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300万以上;同时,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转移就业约800万到900万人。因此,我国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正确分析“就业难”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理性地看问题。用不同的心态来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应该说,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不存在矛盾和问题的社会。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都存在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问题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有所差异而已。对待问题应保持理性,不能走极端。我国在经过30多年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后,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并不奇怪。问
题将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有的人谈问题色变,不承认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容不得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应当理性看待、积极面对、辨证施治。(吕东升 中共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
有温度,才有满意度
平时抓工作,我们太多地强调深度、广度、高度、速度。其实,在基层做群众工作、做农村工作更应该强调的是温度。
和百姓打交道,没有温度,面孔冷冰冰,话语硬邦邦,就永远听不到真心话。下基层到一线,没有温度,背着老爷手,打着哈哈腔,就永远掌握不到真情况。没有温度,一味求速度追指标,不以人为本,就永远得不到真拥护。干部有了温度、有了真情,群众才有满意度。
温度,不是装模作样的姿态,而是温暖化人的关怀,是万家忧乐系心头;不是常规方式的重复,而是温和动人的态度,是柴米油盐挂心上;不是例行公事的慰问,而是温馨感人的照顾,是百姓冷暖装心里。
带着温度,怀抱真情,才能真正读懂群众。干部只有放下架子、放低身段,多说贴心的话,多做暖心的事,群众才愿意和我们坐在一条板凳上谈事,在一个锅头里夹菜,在一个桌上喝酒。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到决策的准头,找到干事的落点。
带着温度,怀抱真情,才能真正服务群众。和群众打交道,要有商有量,有事帮事,能做即做,不能群众有想法不耐心听,有建议不以为然,有事情爱理不理。要经常想想,我们所办的事情群众看得是重还是轻,经常看看我们所提的要求群众是支持还是反对,经常查查我们所投的资金群众是得实惠还是无利益。
带着温度,怀抱真情,才能真正依靠群众。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农村发展困难重重,怎么突破解决?其实把群众的事看重一点,把群众的事办快一点,群众就会受到感染,事情就有个商量。群众气顺了,就会给我们信任、理解和支持,有些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王西冀 广西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
以人为本 抓好安全
安全生产事关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控制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但是最近一个时期,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得不引起各级政府及全社会敲响了高度重视。从河南大平煤矿的瓦斯爆炸到辽宁阜新孙家湾特大矿难,从南京冠生园月饼的陈年旧馅到导致出现“大头娃娃”的劣质奶粉案件,从2004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中小学生就有4423名,一系列事件可见安全生产形势何等严峻的地步!这给国家人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给多少家庭带来痛苦的灾难!
安全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欠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安全,一些私营企业主只管自己赚钱,不顾工人死活;也有的单位负责人存有侥幸心理,不重视安全投入,没有保障安全生产条件;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低下,安全措施不到位。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规制度未落实,机制不完善。
如食品安全需要建立绿色质量认证标准,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都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卫生检测规程。一些单位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虽挂在墙上,却没得到落实,以资金紧缺,无力搞安全投入,一些地方以优化经济环境为借口,纵容这样的事件发生。一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配套、不完善,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尚未落实到位。
3、管理不到位,执法乏力。安全生产监管的力度不够大,检查整改未达到预期效果。
水电建设、道路建设(康庄工程)、建筑施工安全隐患不少,施工项目经理不到位,非法违规承包、转包、分包和擅自开工现象比较突出;
工业生产企业特别是新办企业还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落实、相关管理制度未建立或流于形式,安全管理人员未配备、安全教育未落实、应急预案未建立、安全管理台帐未建立或不全等问题,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对“蔬菜傍农药,陈米着靓妆,面粉兑尿素,海鲜泡甲醛,硫磺熏银耳,激素喂甲鱼,火锅添罂粟,旧馅做月饼”等现象执法乏力。
4、管理监督不严, 事故查处力度不大,责任追究不到位。个别基层干部还与业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有的地方尚未真正落实到位,缺乏应有的检查、监督;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对一些违章现象没有及时查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多、力度不大;部分市、县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另外,对事故查处不够严格,责任追究不到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有失之于轻,失之于宽的现象,没有使事故责任者真正受到教育并吸取教训。
针对安全生产的现状,我们要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强化主体、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采取如下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管理:
一、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建立起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和预警制度,健全“政府督查、职能部门监管、单位具体负责、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责任,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基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严格过硬的奖惩办法。一定要兑现奖惩,维护指标的严肃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二、将安全生产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的范围,稳定也是政绩,实施“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三、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强化监督。对以罚代管,只收费不办事的行为予以严惩。安全监管监察人员要深入生产一线,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制订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和抢险救援能力;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力度,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搞好安全事故排查工作,关口前移,将事前防范纳入管理工作重心,及时排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将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坚持不懈的抓好矿山、道路、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和企业消防安全、特种作业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缔和关闭非法以及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杜绝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五、加强科技投入,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投入高风险的作业。
六、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强化宣传教育,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的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安全意识必须摆到第一位置。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合力,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篇:公务员经验交流申论行测
公务员经验交流
诸位坛友,大家好!
很久就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公考的那些事。要说公考,就像高考一样,记忆犹新。下面我抛砖引玉的说几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一、坚定信念,信心比黄金重要。现在大学生逐渐普遍,随之就业压力也变大,参加公务员考试,对于很多有抱负的大学生来说是一条可取之路。当然既然公务员是有“甜头”的,那么你入关前得吃“苦头”。首先你得告诉自己,我必须拿下这场战斗,否则无法面对江东父老,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后路。给大家说一组数据,100人报考公务员,大约有10人会缺考,大约只有50在认真复习,大约只有20人在坚定信念,可能只有10人的运气比较好,你可以看看自己哪一类人。毫不含糊的讲很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都是打酱油,如果你不信,为什么很多只能考出几十分呢。我再次强调坚定信念,信心比黄金重要!
二、科学的复习,提高得分率。一是复习之后的业余时间怎么把握,我建议大家多看QZZN论坛,我绝不是在打广告。俗话说,常和领导吃饭你迟早是领导,常和有钱人吃饭你迟早是有钱人,那么长和一群上进的公务员考试群体在一起,你的意识形态将会发生质的飞跃。同时,在业余时间可以多关注事实政治,不要市委书记是谁你也不认识,或者“两会”是什么你也不知道。建议读物《政府工作报告》(百度)、《半月谈》等。通过这些
读物你能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党和政府观念,在答题的时候不至于开黄腔。对于一些好的文章,你不妨背上几段,考试的时候总是有用的。
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我坚决反对那些连“临时抱佛脚”都做不到人;我灰常支持,打突击战。在考前必须要超强度的做题,除了做题还是做题,除了总结错误,还是总结错误。记住练习是给自己增加题汇量,总结错误才是自己的收获,两者是量和质的关系。每天保证一套题;每天保证把所有过去的错误题错阅览一次。
四、管它黑猫还是白猫能得分就是好猫。我把伟人的话改了一下,不过你试一试,估计没有什么办法比这个好。对于《行政能力测试》,有大量题、有限的时间,你能做什么?首先要保证把自己有把握的题做对,绝对不能错,一分也许可以压倒1000人,一分将决定你死活。对于做不起的要反复思考,问题不能老是一个思路,做不起马上要换另外一个思路,实在做不起就猜,当然一定要想办法猜对。千万不能为了一道你明明不会做的题上去花时间,三十秒即可越过。把你擅长的题要先做,有时候你会遇到那一年的题很难,那也没有办法,必须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对待,即使是灰心也不能在考场上灰心。
五、申论是拉分的科目。申论本身的含义恭敬的讲自己谏言送给上级批阅。所以申论的你必须要有高度的战略思想,不可偏激,更不能去辱骂党和政府,要体恤民情,要高度的将党和人民的立场放在首位。也许这些话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很虚伪,不过要想拿下高分你必须这样做。常常申论给出的文章都具有两面性、矛盾性,但无外乎是一些社会的常见物,诸如:环保、三农、房地产、安全、反腐、国际化等等,其实都不过换汤不换药。那么对于复习,死办法有几个,一是要研究写作的框架。第一段是怎么写的,每一段的第一句怎么写,接尾怎么写,最后一段怎么阐述结论。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在标准答案里总结的,这里的就不多说了。其实一份申论试卷,平均阅卷时间不足一分钟,怎么把你的亮点展示给阅卷老师,也是你需要动脑筋的地方。第二死办法就是增加“词汇量”,“词汇量”公文常会出现的词,你一定有,而且要多。比如:大力、强化、促进、抓手、推进、改革、创新、领导、落实等。这些词你可以在我说的《政府工作汇报》、《半月谈》里找,找好了用一个本本记上,天天看天天用。
哎,十一点了,不写了。
以上唠叨了半天,需要进一步交流可以跟帖,我随后答疑。
第五篇:行测总结
行测总结
一、选词填空
1、利用词语色彩义解答逻辑填空
(1)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大家在做题时,需要根据现有句子所提供的语境,判断作者的感情态度和褒贬意味,从而选出与作者感情色彩最相符合的词语。
例题:他
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中,一个星期没有离开过设计室,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D)
A.沉溺 B.沉沦 C.沉陷 D.沉浸
(2)词语的语体色彩
根据语体色彩,词语可分为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的主要特点是:自然、通俗,常用于日常交谈,或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书面语的特点是:文雅、庄重,多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理论性强的文章等。从试题选材来看,公务员考试多考查考生对书面语的掌握情况。
从表达内容来看,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和文艺语体。不同的语体色彩表现出不同的语体风格。如:公文类语体用词比较规范、庄重,政论类语体的词语感情色彩比较强烈、逻辑性强,科技类语体的词语比较严密、规范,文艺类语体的词语则相对比较文雅、抒情。
例题: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
,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C)。
A.协商 要求B.商量 催促 C.磋商 敦促 D.洽谈 恳请
(3)词语的形象色彩
有些词语除了具有一般意义,还能给人以一种特别的形象感,它往往以生动、具体的形象让人们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上的感受,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例如,北京颐和园里有一座石拱桥叫“玉带桥”,许多人又把它叫作“罗锅桥”,两个词语同指一座桥,但却给人以不同的形象联想。有些逻辑填空题,从词语的理性义、感情色彩、搭配习惯等方面都不太好判断答案,这时对词语的形象色彩进行辨析有可能成为我们攻克难关的法宝。
例题:云团
地移动着,被吞没了多时的满月一下子跳出来,像一个刚出炼炉的银盘,辉煌灿烂,银光耀眼,把整个大地照得
的,荷叶上的青蛙,草丛里的蚂蚱和树枝上的小鸟,都被这突然
的光明惊醒,欢呼、跳跃,高声鸣唱起来。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B)。
A.慢慢 明晃晃 降临 B.缓缓 亮堂堂 降临
C.慢慢 亮堂堂 来临 D.缓缓 明晃晃 来临(二)词语的理性义
1.看词义所指的范围
示例:“度过”与“渡过”
度过:指过去的意思,多用于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对象,如“光阴”“童年”等;
渡过:渡,水字旁。指经过与水有关的江、河、湖、海等,也指经过困难、危机等。
【误用】社会各界好心人士捐款共计20余万元,帮助这家人暂时度过了难关。
【辨错】句中说的是“难关”,应该与“渡过”搭配。
2.看词义的侧重点
示例:“精准”VS“精确”
精准:侧重于很符合、没差错;
精确:侧重于精细、确切,如: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数。
【误用】8号选手的远投非常精确。
【辨错】句子说的是投篮投得准,所以“精确”应改为“精准”。
3.看词义的轻重程度
示例:“批判”VS“批评”
批判:指对错误的或敌对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系统地分析,加以否定,词义较重;
批评:指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或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词义较轻。
【误用】过去开会,有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爱迟到,经过批判教育,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不再出现了。
【辨错】“批判”针对的是错误或敌对的思想、言论等,而“开会迟到”没有那么严重,不能用“批判”,应改为“批评”。
二、巧解启后类语句衔接题
启后类的题,考生做题时要注意:
1、要保持上下文话题的一致性;
2、可参照文段的行文脉络,文段的逻辑关系有时也要注意到。
3、要与最后一句有衔接,这是参考性最强的一个事项。我们在写文章时,如果要引出另一个内容,往往会有个过渡句,在启后类的题中,给定文段的最后一句一般会有过渡的作用。
【例1】(2005-国考-25)“人造”美女是最近非常抢眼的一个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梦想,通过整形手术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现实,对每一位爱美女性来说,都是一种诱惑。目前,整形美容已成为诸多爱美女性增加个人靓丽指数的时尚选择。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女性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作为文章的引言,该文章最有可能谈的是()
A.整形美容的方法、原理和效果
B.整形美容受到众多女性的青睐
C.整形美容给女性生活带来的变化
D.失败的整形美容所带来的痛苦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这是一道典型的启后类的语句衔接题。文段前面内容讲的的整形美容带给女性好的方面,文段最后一句用“与此同时”过渡到“许多女性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即整形美容的负面影响,因此,正确答案为D。本题有看考生误选C,注意对“变化”的理解,变化有好的变化也有坏的变化,而最后一句非常明显是指的坏的变化,因此,C项不正确。
【例2】(2010-国考-29)几千年前,在非洲湿热的原始森林里,土著居民围着火堆,跟随各种复杂节奏自由而热烈地边舞边唱。这种歌声,也许在某些“文明人”眼里算不上音乐。然而,这样的声音却是最原始的,是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的本能所发出的生命之音。如果说布鲁斯音乐是很多音乐的根源,那么,上面所说的便是这个根源的根源。
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文章接下来最应该讲述的是:
A.自然环境与音乐风格的关系
B.布鲁斯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源流关系
C.土著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
D.人类本能在原声音乐中的表现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启后类语句衔接题。文中前面三句都是围绕“土著音乐”阐述,最后一句提出了“上面所说的(土著音乐)便是这个根源(布鲁斯音乐)的根源”的观点,也就是说,文章接下来要谈的应该是二者的源流关系,正确答案为B。
这类题,关键是对最后一句的理解。考生的最佳做法是:首先看最后一句,然后筛选出前面已经叙述过的内容是什么,没有叙述的内容是什么,前面没有叙述到的内容肯定是作者接下来想叙述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快而准的锁定正确答案了。祝考生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三、片段阅读题
片段阅读重点考查的是迅速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把握文字材料主旨的能力。要快速准确地解答片段阅读题首先要能抓住文字材料的重点、关键信息。
何谓“关键”?“关键”是比喻紧要的部分或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对片段阅读题目来说,它就是对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文段材料内涵最有帮助或最有效用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文段的论述对象和重点、划分出文段的结构,继而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锁定正确答案。
根据特性不同,“关键”信息主要有以下三大类: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暗示信息。专家在本系列文章中就对这三剑客的使用方法做介绍并结合实例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本篇文章先讲解关键词。
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主要有以下几种:高频词、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
(一)高频词:确定文段论述主题、重点
文段中多次出现的词语称为高频词语。反复通常表强调,故高频词一般都是文段的中心词,与文段的主要内容或主旨密切相关。因此解题时要注意高频词,尤其是解答主旨类题目和主题类题目时可直接锁定包含了高频词的选项为正确答案。
例题1:信息时代里的企业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组织如骨骼,资金如血液,信息如神经。信息流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顾客需求是刺激源。在统一的数字神经系统下,从决策者到管理者再到执行者,从人到机器,如果信息可以一路顺畅,整个企业就能用一个大脑思考。这颗数字大脑不仅要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还要在对这类信息资源的筛选和分析中不断寻找新的机遇,拓展进步的空间,打造时刻贴近顾客需求的无缝隙的服务品牌。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打造知名品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
B.应高度重视企业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 C.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
D.信息系统对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解析:此题答案为D。归纳内容可知,文段把信息时代的企业比作一个完整的人,由“信息如神经,信息流就是生命线,信息系统是神经系统”,“如果信息可以一路畅通,整个企业就能……”可知,文段是在强调信息对企业意义重大。
【快解】通读材料后我们发现名词“信息”在文中出现了六次,属于高频词语,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与“信息”有关,这样即可快速确定答案为D。
(二)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确定文段落脚点
文段中出现的含有特定意义的概念,通常是文段的要点。尤其当该概念出现在段尾时,往往是文段的落脚点,与文段的主旨多有密切关系。遇到此类文段时,考生只要抓住这个概念,运用排除法,即可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
例题2:从本质上说,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脱离动物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人类体质的进化和心性的进化两个方面。从猿到人的体质进化,人类用了上百万年的时间才完成,而人类心性的进化则还要缓慢。当人类跨越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动物性依然顽强地在人类身上闪现着。如何管理好人类的情感,使带有动物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是儒家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如果把儒家的答卷归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礼”。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描述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致过程
B.对比人类体质与心性两方面的进化
C.阐述儒家强调礼仪作用的社会原因
D.说明儒家思想的产生根源与现实意义
解析:此题答案为C。本题属于主旨题,概括内容可知,作者从人类文明的进程说到人类情感的管理,最后引出儒家思想中的“礼”这一课题。由此可见,作者主要想谈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礼”。
【快解】若注意到该文段在末尾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礼”,且加了引号,则可快速判断主旨应与此相关,而包含这层含义的只有C项。
(三)提示文段重点或结构的词:指示重点、区分层次
与高频词和表示某一特定含义的概念直接点出文段的中心词或落脚点不同,文段中有些词只能间接对快速定位文段的重点或划分出文段的结构起指示作用,这些词一般为关联词、副词或其他某些起提示或指示作用的词。
1.关联词
关联词是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与分句,表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词语。不同的关联词所表达的关系也不一样,主要有转折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
例题3:对一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数字的大小,任何数字都不能取代同行评议及对该工作科学意义的具体分析和历史检验。然而,不好的评价指标有可能误导评审人员,导致错误的结果;而好的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使相应的评审更加客观和公正。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对科学工作的评价()。
A.应该是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统一 B.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C.不应以数字结论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D.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才能实现公正
解析:此题答案为B。文段首先指出对科学工作的评价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数字的大小,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即B项。
【快解】本题易错选C项,但若能抓住“然而”则能快速得出正确答案,其后的内容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评价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2.副词:其实、倒、尤其(特别)
副词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起辅助性作用的虚词。虽然大多数副词没有具体的含义,但在表情达意上有时能起到实词不能替代的作用。分析作者的观点或文段的重点,要注意文段中的相关副词。
例题4: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照德国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按照同一规则生活,就好像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而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强势发展的结果。但是,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同一”不要消灭“差异”。
这段文字意在()。
A.质疑现代文明忽略民族个性的趋势
B.探究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C.强调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D.比较文明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
解析:此题答案为C。文段先对比了文明和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然后指出城市化是文明的结果,末句的“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说的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不要忽视文化的作用,即不要为了追求城市的现代化而牺牲城市的个性。“城市化”为文段的论述对象,选项中应包含这一关键词,据此排除A、D。B项未谈到保存文化,排除。本题选C。
【快解】“其实”指示了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
3.其他起提示或指示作用的词
例题5: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通常又是矛盾的和难于协调统一的整体,而且,高产、优质和高效三者的主次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可见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涉及了社会因素。
这段文字意图说明()。
A.农学学科的研究对象既涉及自然因素又涉及了社会因素
B.作物生产系统是一个作物—环境—社会相互交织的复杂系统
C.农学是服务于作物生产的一门综合学科
D.必须以系统学的观点来认识农学和作物生产
解析:此题答案为A。文段为典型的分总结构,“可见”一词引导的句子归纳总结了文段内容,为文段中心句,A项表述为文段中心句的同义转述,故选A
(四)增强削弱类题
增强削弱论点的直接选该选项,没有此情况的,在选项中选择最能增强削弱论点的论据
四、定义判断
(一)关键词法
例1.(2008年国家66)立体农业是指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富光与耐荫、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豆科与禾本科,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合理地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立体农业的是()
A.甲在自己的玉米地里种植大豆
B.乙在自己承包的鱼塘不但养鱼,还种植了很多莲藕
C.丙在南方某地区承包了十亩稻田,特意引种了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D.丁前年承包了-座山,他在山上种植了大量苹果树,并在山上养殖了大量蜜蜂
1.A[解析]关键词“农作物复合群体”,A选项玉米和大豆符合农作物复合群体,B选项鱼不是农作物,同样D中蜜蜂也不是农作物,C选项都是稻田,没体现复合群体,因此选择A选项。
四、逻辑推理
(一)矛盾命题
真假推理型题目我们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找矛盾,关键看其余。矛盾找到了,我们只能知道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永远是一真一假,但是谁真谁假我们是不知道的,这时看剩下的,其余命题的真假我们是知道的,这时从剩下命题入手就可以进行推理了。
例
1、某个„„是--某个„„不是
比如说李四及格了--李四不及格,正好是“某个„„是--某个„„不是”的形式,那么这就是一对矛盾命题。笔者将结合下面的例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例1(2009年河北92)国王要为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最聪明勇敢的女婿,他向所有的求婚者宣称他已经把公主和两只狮子分别关进了三间房子,然后在三间房子门上分别写了一句话,让求婚者们去打开自己认为可以打开的门。第一间房上写着:“这间房子里有狮子。”第二间房门上写着:“公主在第一间房子里。”第三间房门上写着:“这间房子里有狮子。”其实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
据此可以推断
A.公主在第一间房子里B.公主在第二间房子里
C.公主在第三间房子里D.三间房子里关的都是狮子
1.C[解析]第一间房上写着:“这间房子里有狮子。”就是说:公主不在第一间房间,与第二间房门上写着:“公主在第一间房子里。”是矛盾的。题干已知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这个真的肯定存在于矛盾命题之间,按照我们的思路:首先找矛盾,关键看其余,由此推出第三间房门写的肯定是假话,这间房子里有狮子是假的,真的就是:这间房子里没狮子,也就是说这间房子里有公主,因此选择C选项。
(二)所有„„都是„„--有些„„不是„„
比如说所有同学都是团员--有些同学不是团员,恰好是“所有„„都是„„--有些„„不是„„”的形式,因此这就是一对矛盾命题。
例2(2006年江苏A56)张三到某店买巧克力,店主领他看四个箱子,每个箱子上都写了句话。第一个箱子:“所有箱子中都有荔枝。”第二个箱子:“本箱中有苹果。”第三个箱子:“本箱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箱子:“有些箱子中没有荔枝。”店主对张三说:“四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您看巧克力在哪个箱子里?”请替张三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巧克力在第一个箱子里 B.巧克力在第二个箱子里
C.巧克力在第三个箱子里 D.巧克力在第四个箱子里
2.C[解析]第一个箱子的话和第四个箱子的话是矛盾的,题目已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这个真的肯定存在于矛盾命题之间,因此剩下的两个命题肯定是假的,第三个箱子:“本箱中没有巧克力”这句话是假的,真的就是本箱中有巧克力,所以选择C选项。
(二)等价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那么····)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
例
1、有人对“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名言的理解是:“如果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假定这种理解为真,则下列哪项判断必然为真()
A.只要到了长城,他就一定是好汉
B.如果是好汉,那么他一定到过长城
C.只有好汉,才到过长城
D.不是好汉,不到长城
解析:
1、判断题型:含有关联词
2、翻译 长城→好汉
3、推理
4、翻译四个选项,与等价命题一样的即为答案
A.长城→好汉 B.好汉→长城 C.长城→好汉 D.长城→好汉
5、答案:B
【例题二】
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在现场。因此,我们可以推知()。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王五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
D.赵六不在案发现场,所以赵六是杀人犯
解析:
1、判断题型:含有关联词
2、翻译 杀人犯→在现场
3、推理 在现场→杀人犯
4、翻译四个选项,与等价命题一样的即为答案
5、答案:C 【例题三】
有关专家指出,月饼高糖、高热量,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演变成了“健康
杀手”。月饼要想成为一种健康食品,关键是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如果不能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改良,口味再好,也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只要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即使口味不好,也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B.只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了月饼,才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需求
C.如果月饼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方面的要求,说明一定从工艺和配料方面进行了改良
D.没有从工艺和配料方面改良月饼,却能符合现代人对营养方面要求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解析:
1、判断题型:含有关联词
2、翻译 改良→需求
3、推理 需求→改良
4、翻译四个选项,与等价命题不一样的即为答案
A.改良→需求 B.需求→改良 C.需求→改良 D.(-改良→需求)不符合题干
5、答案:A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才···)肯定后件就要肯定前件,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
(三)假设法 1.选项假设法
[例]小明在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三说谎话,丽丽在星期
四、星期
五、星期六说谎话;此外的日子里,他们都讲真话。青青忘了今天是星期几,他问小明,小明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他又问丽丽,丽丽也说:“昨天是我说谎话的日子。”由此可以推断今天是:
A.星期一 B.星期四
C.星期六 D.星期天
解析:此题答案为B。观察题目可以发现,题干描述的是小明和丽丽两人说谎的时间情况,答案就是简单的日期,无法直接推理,采用选项假设代入法应该最快。
将A项代入,假设今天是星期一,那么小明说假话,而昨天是周日,小明昨天说真话,符合题意,但丽丽今天说真话,昨天也说真话,不符合题意,排除。将B项代入,假设今天是星期四,小明今天说真话,昨天说假话,丽丽今天说假话,昨天说真话,符合题意。2.题干假设法
[例]在某城市,有一家银行被盗,警方通过侦查,拘捕了1号、2号、3号、4号、5号、6号六个重大嫌疑人,经过审问,查明了以下事实:1号、5号、6号三人中只有两个作案,1号、2号两人最少有一个作案,2号和3号两人要么都作案,要么都没有作案,1号和4号两人中只有一人作案,3号和4号两人中也只有一人作案,据此,可以推出全部案犯人数是()。
A.3 B.4 C.5 D.6
解析:此题答案为B。题目中所有描述都是正确的,但是没有一句肯定的结论,选项又特别简单,只能用题干假设法。
假设这六个嫌疑人中的哪一个呢?这就要用到“信息最大优先原则”,在题目中提到1号嫌疑人次数最多,就可以假设1号嫌疑人是案犯,刚4号嫌疑人不是案犯,3和2号嫌疑人是案犯,1和2号嫌疑人都是案犯与题目描述不矛盾,说明1、2和3号嫌疑人是案犯。5号和6号嫌疑人中有一个是案犯但不能确定是谁,却不影响选择答案,一共是4个案犯。
五、类比推理
(一)两词型
两词型是指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两个词项的题目,考生需要通过分析题干中两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题干词项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
基本形式为:A∶B(其中A、B一般为有着某种关系的两个词项)
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只在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少数地方公务员考试出现过,其形式为:A 对于 B 相当于()对于()
1.当题干两个词项之间无关系时,可通过纵向对比,看是否存在关系;
2.当题干两个词项有关系但关系不明显时,可通过引入新的词语,使用遣词造句法在两者间建立联系,从而更直观地表示出题干的词项间关系。
例题:
树根:根雕
A.陶土:瓷器 B.纸张:剪纸
C.水泥:砚台 D.竹子:竹排
解析:本题答案选B。根雕是树根经雕刻而得到的艺术品,剪纸是纸张经剪裁而得到的艺术品。A项在陶土烧制成瓷器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而根雕和剪纸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二)、三词型
三词型是指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三个词项,考生需要通过分析题干中三个词项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题干词项关系最为相似的一组。
其基本形式为:A∶B∶C(其中A、B、C为一般有着某种关系的三个词项)
三词型解题要点与两词型类似,但由于词项数量较多,因此词项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考生在解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三个词之间的关系。
例题:
刀:屠夫:肉
A.相机:记者:摄影 B.剪刀:裁缝:布料
C.粉笔:老师:黑板 D.法律:法官:犯人
解析:本题答案选B。屠夫用刀切肉,裁缝用剪刀剪布料。
【考点点拨】此题乍一看,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符合。但肉是名词,而摄影是动词,排除A项;刀是具体事物,而法律是抽象事物,排除D项。由词项在句子中的位置可知,C项黑板不符合。且刀切肉造成的效果与剪刀切布料造成的效果相似。
(三)、对当型
对当型,即指题干涉及的词项分别分成两组,每组均缺少一个词项,而四个备选答案中均涉及两个词项;考生需要将选项的词项与题干匹配之后,综合分析两组词之间的关系,在备选答案中找出能使两组词关系最为相似的选项。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对当型都为四词对当型,即题干涉及四个词项的对当型题目。
其基本形式为:A 对于()相当于()对于 B
当题干词项数目增加至六个时,即为六词对当型题目,在某些地方考试中出现过,其形式为:(): A : B 相当于 C : D :()
这种题型与两词型和三词型的不同之处在于:题干不存在完整的一组词,即词项间关系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增大了解题的难度。因此,大家在做题时需要增加代入的过程,即需要先将选项代入题干后,再分析两组词项之间的关系,能使两组词项关系最相似的选项即为答案。
例题:
()对于 表达 相当于 信件 对于()
A.比喻 沟通 B.文字 载体
C.感情 抒情 D.交流 包裹
解析:本题答案选A。解析:比喻是表达的一种手段,信件是沟通的一种手段。B、C两项都不能形成类似的关系。D项交流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表达,但信件与包裹没有这种关系。
最后,总结下类比推理题的解题步骤,可以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导致误选错误选项,对解题正确率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1.看题干,定关系。即观察题干所给词项之间的关系,当题干词项间关系不明显时,可以使用遣词造句法。对于对当型题目,我们需要通过将选项代入才能找出词语之间的关系。
2.看选项,先排除。即根据所找到的词项间关系来分析选项,排除与题干关系明显不符合的选项。对于对当型题目,则将选项代入后排除两组词关系明显不同的选项。
3.再对比,定答案。当我们完成第二步以后,可能有两个选项都看似正确,无法排除,此时,需要再次对比题干与选项,进行二次辨析。即分析题干与选项关系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从而选出与题干具有最多共同属性、关系最为相似的选项为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的常用技巧有遣词造句法、纵向对比法。
六、图形推理十大规律
一.图形的转动(包括图形的翻转和旋转)
例题1
答案:C
例题2
答案:C。第一个图形上半部分向下翻转一次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上半部分连续向下翻转两次得到第三个图形。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
例题3
答案:A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旋转)转。每一行三个图形的变化规律是:第一个图形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第二个图形,第二个图形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例题4
答案:D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的翻转。规律是含有字母B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上下翻转。含有其他字母的图形在下次出现的时候不做任何变动。
例题5
时针转动45度,逆时针转动135度,顺时针转动45度。
二.图形的对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答案:D本题考察的角度是图形的转动。阴影部分依次作逆时针转动135度,顺
三.图形的封闭(封闭图形以及图形的封闭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图形的叠加
五.图形的笔画数以及边角数量的关系
六.图形的形状以及种类
答案: B。解析 :本题目考察的是图形的种类。每一行都有3种不同的图形。
七.(或者求异去同)
找所有图形的共同点。
八.权重问题
九.图形的拆拼组合。
十.图形的重心位置。
图形推理注意事项。
答案:A。所有图形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三角形。该题目考察的角度是求同。即寻
1.有时候曲线看作边,有时候不看作边。一般在国考中,边通常是指的直线边,而曲线不当作边。例如:
答案:D该题目考察角度的是图形边数关系。第一行三个图形边数与第二行三个图形边数对应相加等于第三行对应三个图形的边数。本题曲线不算边。考题中,解答有的题目我们需要把曲线也看成边。这与命题专家的喜好有关。根据具体题目,灵活处理。
在有的省考中,曲线和直线一样被 看作一条边。例如: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面的小图案数量相等。
答案:C。本题考察角度是图形边数关系。第一组图形,图形的边数和图形里
第二组图形,图形的边数比图形里面的小图案数量多1.本题中,圆圈被看作一条边。
2006年江苏省考真题:
条边边长相等。
答案:B。本题考察角度是边的关系。几个图形中,依次有1,2,3,4,5,6
本题中,圆圈当作一条边。这个题目本来有难度的,但是答案选项的设置不是很好,很多考生直接选B。因为后面几个图形不就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虽然这个思路是错误的,但同样得到了答案。本题没有起到考察的作用。
2.一些图形可以当作立体图形,也可以当作平面图形。
例如:
这个图形可以看作是立方体,也可以看作是平面图形六边形。当作平面图形看待的时候,该图形的封闭部分有3部分。该图形共有9条边。
答案:A 2,3,4,5。
下面4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12,6,8,7。
分析一:上面5个图形的边数分别是2,5,1,4,3。整理一下顺序,就是1,分析二: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A的判断。如果认为A是立体图形,那么问题就变得相当简单。上面的5个图形,全部是平面图形。下面4个选项中,只有A不是平面图形。根据题目要求,要选择规律不同的图形。因此答案为A。显然,本题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把A当作立体图形的话,本题没有任何难度了。
3.对九宫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察。
(1)行看:
答案:A分析:每一行三个图形封闭部分数目是8.(2)列看:
答案:D。每列的三个图形,第一个图形的边数等于后面两个图形的边数之和。
(3)交替看:
答案:A从第一行开始,用笔尖沿着螺旋线从外往里动,笔尖的运动方向依次是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如此交替出现
答案:D分析:图形依次是由曲线,直线,曲线,直线。(4)整体看: 例题1
答案:C分析:所有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并且对称轴不止一条。例题2
。。。构成。
答案:D 分析:所有图形都含有竖线。另:数字推理规律
(1)笔画(2)面的个数(3)求同(4)求异(5)结构(6)组成元素的个数
【例1】
答案:C。本题目考察汉字的笔画。前面一组图形笔画数分别是:2、4、6;后面一组图形笔画数:
2、4、?;因此选择一个图形具有6笔画即可
【例2】
答案:B
解析:本题目考察封闭区域即面的个数。题干中封闭区域的个数分别为:1、2、3、4、?;因此选择一个图形具有5个封闭区域即可
七、数学运算
(一)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 两岸型 S=3S1-S2
例1: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 H 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 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1120 米 B.1280 米 C.1520 米 D.1760 米
解析: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 720 米处相遇、距离乙岸
400 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 一边岸还是两边岸。
(二)十字交叉法:A/B=(r-b)/(a-r)
例2: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绩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解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
1.2X 75-X 1
X 1.2X-75 1.8
得X=70 女生为84
(三)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
例3: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A.24 B.24.5 C.25 D.25.5
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选A。
(四)过河问题:M个人过河,船能载N个人。需A个人划船,共需过河(M-A)/(N-A)次
例4:有37名红军战士渡河,现在只有一条小船,每次只能载5人,需要几次才能渡完?()
A.7 B.8
C.9 D.10
解:(37-1)/(5-1)=9
(五)牛吃草问题:草场原有草量=(牛数-每天长草量)×天数
例5:有一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1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
A.16 B.20
C.24 D.28
解:(10-X)×8=(8-X)×12 求得X=4(10-4)×8=(6-4)×Y 求得答案Y=24 公式熟练以后可以不设方程直接求出来。
(六)N人传接球M次公式:次数=(N-1)的M次方/N,最接近的整数为末次传他人次数,第二接近的整数为末次传给自己的次数。
例6: 四人进行篮球传接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开始由甲发球,并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五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则共有传球方式()。
A.60种
B.65种
C.70种
D.75种
公式解题:(4-1)5/4=60.75 最接近的是61为最后传到别人次数,第二接近的是60为最后传给自己的次数。
(七)页码问题
要想要想顺利解答页码问题,首先要弄明白“页码”与“组成它的数码个数”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一位数共有9个(从1~9),组成所有的一位数需要9个数码;两位数共有90个(从10~99),组成所有的两位数需要2×90=180(个)数码;三位数共有900个(从100~999),组成所有的三位数需要3×900=2700(个)数码。
例1:编一本书的书页,用了270个数字(重复的也算,如页码115用了2个1和1个5共3个数字),问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A.117 B.126 C.127 D.189
答案及解析:B。本题是已知数码数,求页码数。一共用了270个数字,其中一位数用了9个数字,两位数用了180个数字,那么三位数用的数字就是270-9-180=81个数字。81÷3=27,因此三位数的页码共27页,从100起算,到126页就是27页,因此这本书一共126页。故选B。
例2:一本书共204页,需多少个数码编页码?()
A.501 B.502 C.503 D.504
答案及解析:D。本题是已知数码数,求页码数。1~9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一位数,共需数码1×9=9(个);10~99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两位数,共需数码2×90=180(个);100~204页每页上的页码是三位数,共需数码(204-100+1)×3=105×3=315(个)。综上所述,这本书共需数码9+180+315=504(个)。故选D。
例3:一本书的页码从1开始,经过计算总共出现了202个数字1,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A.510
B.511
C.617
D.713 答案及解析:A。关于三位数字中“1”的出现次数,公式如下:出现次数=(总数÷5)取整百+100+(其他多余情况),将四个选项带入公式中只有A项510符合。【注:(510÷5)取整百的结果是100;从501到510这10个数中,1出现了2次,故其他多余情况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