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山第十三次党代会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转型升级
全力开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建设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佛山市第十一次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1月17日)
李 贻 伟
同志们:
受中共佛山市第十届委员会委托,现在,向大会作报告。请代表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成效显著
自2006年召开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佛山和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冲击带来的困难,我们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经受了重大考验,沿着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确定的方向,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顺利完成了“十一五”各项发展任务,开启了“十二五”走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新征途。
办成了一批大事。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顺利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与中科院全面合作,创新人才政策,建立创新发展机制。实施金融创新三项计划,优化金融服务环境。举办品牌会展,协办亚运会,承办博交会,密切佛港澳合作,加强与外界交流,提升影响力辐射力。国内首条城际地铁广佛地铁首通段、广珠城轨佛山段通车。一批高速公路开通,形成密度全省排名第二的高速公路网。“三旧”改造开创“佛山模式”,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广佛同城化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携领珠三角走向一体化。“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从规划逐步变为经济质量提升、民众生活便利。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环境污染得到整治。“三年促变,绿地佛山”目标如期完成。
办好了一批实事。五年投入民生事业700多亿元,占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一半以上,一系列惠民工程和民生实事开花结果,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均超过50%。城乡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全面免费,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就业形势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启动实施“新农保”,医保基本全覆盖。加快文化建设步伐,创建和谐劳动示范区,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力落实年度民生实事,一系列“大手笔”惠民政策有效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步入快车道。认真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顺利完成汶川水磨地震灾区重建和援藏、援疆任务。
办妥了一批难事。应对金融危机,早谋快断,率先突围,经济增长领跑珠三角。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大部制改革、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农村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务用车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大刀阔斧,先行先试,再展南粤改革发展的先锋本色。开展网络问政、领导大接访,率先建立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稳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使一大批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先进制造业规模扩大,现代服务业亮点纷呈,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主旋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五年连跨3个千亿元大关,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1位;去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大关,名列全国第5位。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步好转,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人民生活和社会建设向着全面小康迈出了一大步。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历届党委打下的扎实基础,更离不开我们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五年来,党建水平不断提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为全国五个先进典型之一,非公企业党建获得中组部充分肯定,创先争优活动促进转型升级,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风清气正推进换届,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干部队伍得到明显优化;反腐倡廉深入开展,严厉惩处违纪违法干部,党风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同志们,五年的巨变,是全市人民在省委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共同奋斗的结果。五年来,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开拓进取、依法履职、团结协作,五区和各镇街奋力争先,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勇挑重担、忘我奉献、顽强拼搏,中央和省驻佛山单位以地方发展为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佛山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员密切配合,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外国友人大力相助,为佛山改革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心血。在此,我代表第十届委员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奋斗,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机遇和挑战无时不在,埋怨牢骚无济于事,杞人忧天、畏缩不前没有出路,依靠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拼搏,定能创造幸福的明天。五年来,面对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发展要素约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群众诉求增加,干部管理难度增大,我们立足自身实际,不断创新创造,将困难当作机遇,将问题当作进步的阶梯,做到比别人反应更快一点、态度更积极一点、胆子更大一点、工作更刻苦一点,建立起佛山的相对竞争优势,初步实现了“高基数、高增长”,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阶段性目标逐项实现,困难在我们手中一一解决。佛山的干部群众已经成熟起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遇到问题不悲观、不埋怨,满怀信心,从容应对,迎着困难不断前行。虽然未来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相信,经过风雨洗礼的佛山干部群众,一定能够从容不迫迎接新的挑战,抢抓新的机遇,再创一个辉煌的五年。
二、科学把握今后五年工作方向和着力点
未来五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科学发展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全力开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建设新局面,争当“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排头兵。
佛山过去不是一个图慕虚名的城市,将来也还是一个实实在在、锐意进取的城市。我们一些方面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大刀阔斧推进工作,一些方面追求更精、更好、更美,慢工出细活,努力实现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有机统一。建设富有佛山特色、更有魅力、更加健康的城市,始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未来五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年均增长10%左右,突破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2万美元;万元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指标;经济规模争取进入全国前十名,力争成为广东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城市,辐射华南的产业服务中心;“四化融合,智慧佛山”规划重点任务基本完成,社会生产力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行有通衢、治以法尊”的社会发展目标。
(一)把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得更强大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佛山经济增长保持充足后劲的力量所在。佛山转型升级之路,主要依靠现有的产业和企业家资源,以产业链和企业家招商,推动产业、科技、文化、金融相融合,促进产业裂变,实现经济做大做强做优。
着力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佛山工业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出现今天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家电、陶瓷、铝型材、家具等一大批产业集群,在缺乏资源的地方生长出大产业,究其根源,就是善于捕捉市场机会,形成产业链。要努力延伸产业链。资源不足、两头在外的日本、台湾等经济腾飞的历程和佛山专业镇发展所走过的路子,都充分证明,抱团式或集中式发展,配套和服务完整便利,合作、启发机会多,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强,可以有效减少生产经营风险,克服相对较高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内部竞争等不利因素,实现综合成本最低化;同时产品种类齐全,市场影响力辐射力大,规模效益好。在以成本优先、价值增加为竞争核心的市场经济中,抓住产业链发展,就抓住了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做大做强的关键。政府要研究产业链布局,以发展科技服务型、循环经济型、五区协调型[1]产业为导向,将掌握的重要资源向产业链延伸发展倾斜,使产业链演变为产业集群。要分门别类加快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产业,采取不同扶持政策和扶持方法,使佛山现有传统产能提升为先进制造,成长中的产业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得进、扎住根,并开花、结果。鼓励支持总部经济战略和生产型服务业发展。
着力为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提供更好环境。产业成就企业家,企业家造就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生产力的提升都要依靠企业家。要培育促进企业家成长。产业链不断裂变、不断精细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佛山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就是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小老板做起,做专本行,在做专的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向国内外拓展,成长为一个个企业家。佛山有成千上万企业家、准企业家,有成千上万企业家“种子”,各级党委、政府要精心呵护,为企业家成长排忧解难,尽力提供各种支持和服务,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鼓励和支持有志创业者做老板,不论你来自哪里、什么背景、什么人才,在佛山的土壤里都有机会,从而涌现一大批青年企业家、科技明星型企业家,出现一支支创新团队型企业家队伍,成就一批名声卓著、影响力巨大的行业领军人物。要促进企业家水平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就是让现在的企业家进一步提高水平,变成更具雄才大略、更加卓著的企业家。如果能涌现出一批像美的何享健一样的企业家,就会有一批像美的这样的大企业。要通过政府、协会、商会及其联盟帮助企业家提高管理、组织和诚信、创新水平,建立健全补贴机制,鼓励企业家学习国内外成功企业经验、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使企业家始终跟上时代步伐,争饮“头啖汤”。
着力把招商引资工作做得更加出色。招商引资引领经济发展,不同历史阶段要求不同。在土地、环境等硬约束日益强化的情况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考验。要把佛山丰富的产业和企业家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必须创新招商引资思路、策略和方法。要创造更多有竞争优势的招商引资承接载体。桂城瀚天科技城等一批综合改造项目的探索实践告诉我们,利用政府、各村组和市场的综合力量,建一批优质产业承接载体,是土地高效利用、企业招商的可行途径,也是政府招商引资的成功之路,要推动各方面资源合作打造优质载体,提高筑巢引凤工作水平。要在原有基础上着力完善和提升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的国家级高新区,使之成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进自主创新的主要载体。要把支持和鼓励现有企业增资作为招商引资重要途径。现有企业熟悉佛山、了解环境,争取他们扩大投资,工作难度相对比较小,成功率较高。要关心现有企业,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瓶颈,让他们对佛山有感情,使他们在佛山增资扩产有信心,以一大批现有企业的再投资,实现招商引资乘数效应。要建立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把市、区、镇街各级招商引资资源有效组合起来,完善运作机制,努力减少内部竞争,提高招商引资整体效果。
着力促进产业、科技、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科技和金融是产业腾飞的一对翅膀,科技与金融相融合是促进产业裂变的核动力,文化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保持佛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产业、科技、文化、金融全面融合。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借助国内外科技力量,有效利用省部院产学研合作[2]平台,促进产业升级,以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但与企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在某些方面和领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要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走通走好产业、资金、科技成果、创意设计多方共赢的合作之路。要进一步用好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和“南方智谷”,为本地资金和人才找到更好的发挥平台,同时引入更多外部资金和人才,为佛山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文化嵌入提供有效的“局部人工降雨”,滋润先进产业和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企业上市是产业、科技、文化、金融融合最好方式之一,要对所有渴望上市的企业积极进行帮扶,做好服务工作,让优秀企业加快发展壮大。
[1]五区协调型:产业链在全市五区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三部两院一省联合推进产学研合作。即广东省与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二)把城市建设得更宜居更宜商更富特色
2003年实施组团式大城市发展战略以来,佛山城市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全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佛山虽然不像其它城市那样,有代表城市形象的大广场、高楼大厦聚集区,有强烈的大城市气势,但佛山五区和各镇街城市化水平都普遍较高。佛山没有凭空造城,而是以产业的发展引领城市发展,这是佛山实事求是的地方,也是不少人感觉佛山城市建设不足的地方。城市是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宜居宜商宜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要继承和发展这种理念,让市民生活在佛山更方便、更舒适,更有依托感和归属感。我们已有建设这种城市的很好基础,下一步要继续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升。
在历史积累的基础上推进城市建设。要立足原有基础,通过更良好的规划,做出城市品位和地方特色,把城市发展积累下来的一切,扬弃与创新,把不受欢迎的变成受欢迎的,把不吸引人的变成吸引人的。推倒重来、照搬照抄,绝不是城市发展的好办法。在国家宏观调控环境下,依赖房地产大跃进式建设受到限制,城镇拆迁成本增加,法律法规进一步严格实施,过去那种粗放式扩张的路子难以为继。要立足现实,调整思路,将量入为出与集中力量干大事结合起来,对关系全局发展的战略性项目和影响全局发展的关键节点,要竭尽全力,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歼灭战,绝不能缩手缩脚、贻误良机。按照“1+2+5+X”的组团城市布局,打造高水平的市、区、镇标志性核心区,使组团城市更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全方位多层面推进“三旧”改造,鼓励多方合作、社会共同参与,以点带面,渐成规模,逐步彰显现代化大城市风貌,提升佛山城市形象。强化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能减排不放松,继续大力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城市。通过精心规划和组织实施,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市民在安定的生活中,见证城市变迁,居住环境改善,走出一条群众拥护、综合效益好的佛山城市化道路。
全力推进佛山新城[3]和各组团核心区建设。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促进工业化。要集中精力和资源打造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典型样板。重点抓好佛山新城建设。市、区合力,上下同心,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建设进程。遵循高水平、高效率工作与慢节奏、愉悦轻松生活相结合理念,把佛山新城建设成为吸引人才的高地、引以为豪的精品。各区也要集中精力抓
一、两个亮点,不要遍地开花、四面出击。禅城以历史积淀、新型商贸提升自己,加快打造特色商业功能区。南海以千灯湖为核心构筑城市中轴线,加快沥桂一体和三山新城建设。顺德实施城市升级五年行动计划,建设“顺德新城理想城市实践区”。高明加快西江新城建设。三水加快主城区“北拓”建设三水新城。实行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加快建设中心城区与各组团的快速公交系统,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密集区与生态休闲区合理布局的宜居宜商优质生活区。
以科技手段、设施配套和同城化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城市要为人民群众创造福祉,既要做好规划建设,也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重点,不断创新解决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力争未来五年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有较大的提升。要注重居民生活小区配套设施建设,方便居民就近购物、上学、健身、就医、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缩小出行交通半径,减少城市交通压力;加大停车场地和公园绿地建设,解决停车难、活动地方少等问题。要积极落实广佛同城化和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规划,进一步提高同城化和一体化合作效率,让佛山的企业和群众能更便捷、更有效地分享广州和珠三角各城市资源,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提升城镇化水平对佛山具有特别重大意义。佛山过去专业镇方式的产业聚集,促进了城镇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众多的专业镇,成为佛山的一大亮点和特色。目前专业镇发展方式面临危机和挑战。什么样的镇街建设水平吸引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破解专业镇发展困局,必须提升城镇化水平。镇街是城市化的另一大战场,我们在重视“强中心”战略实施、各组团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城镇建设。要鼓励各地建设优美镇街、活力镇街。各镇街要研究自己的城镇建设,打造自己个性,找到增加人气的切实之路,避免高端人才流向中心城区,低端人才流入乡村发展,当地产业空心化。要按照“交通方便、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建设目标,接通各镇街与广佛中心区的道路,力争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大力发展优质公共服务,配套完善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改善居住环境,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建设各具特色的优美乡镇,让镇街成为能留住中高端人才的地方。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在我市相对广阔,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水平空间巨大。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都市农业、规模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升单位土地农业产出。支持各区立足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美丽整洁、生活便利、治安良好、乡风文明的农村社区,保持农村稳定与和谐发展,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3]佛山新城:即原东平新城
(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没有发展就没有民生改善,但发展不科学也会破坏环境、贻害社会。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一,就是发展必须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多年来,佛山一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民生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压力。面对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如何让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是摆在眼前的重大课题。要时刻牢记,找准问题,才能切中要害,即使答案不完美,也远好于找错了问题,在民生问题上尤需抓得准抓得及时。要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顾原则,坚持以维护多数人的中长期利益为导向,以发展性的民生为主导,量力而为解决纯消耗式民生,将有限财力科学分配在消费与建设上,使民生事业在幸福佛山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要处理好多数人民生与少数人民生的关系。优先解决大家比较认同的民生问题,对于存在较大矛盾冲突的民生问题,要善于找出多数人的共同需求,让多数人得到实惠,同时不忽略少数人的需求,想方设法做好安抚,分阶段逐步解决,不因为少数人而影响多数人利益实现。特别是在网络资讯发达时代,得益的或者沉默的大多数意见不容易找到,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寻找社会背后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诉求,让民生工作事半功倍。收入是民生的核心,要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扩大中高收入群体,缩小低收入群体,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财富。实现居民公共服务“底线均等”,加快落实四项“基础服务”和四项“基本保障”[4]规划任务,率先达到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要解决好可持续的民生问题。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危急时授鱼以度生,但更重要的是鼓励捕鱼。福利制度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福利安排既不能单纯计算表面成本,也不能毫无节制。一定要防止削弱城市竞争力、不可持续、坐吃山空的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只能做到吃饱,不能保证每个人吃好。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勤劳双手、付出汗水和智慧来实现。要把乐善好施的中华美德与按劳分配的制度有机结合起来,不养懒汉。就业是民生最重要保障,社会充分就业是民生最大基础。就业的根本在教育,要以建立持续教育、职业教育体系为重点,提升创业就业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社会就业再就业。要进一步完善渐进式的民生政策体系,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要防止追逐财富见利忘义、丧失良知,党委、政府积极带头倡导,影响带动全社会关心和参与慈善事业。
要以文化建设促进民生事业与社会和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意识,抢抓国家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继续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引领时代进步和城市健康发展。要加强文化场所建设,引入更多文化投资,立足我市实际,做强文化产业和公益文化事业。
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善治佛山。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变化、文化变化、道德变化。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动态治理,社会和谐稳定才有保障。要集中力量解决现阶段突出问题。扩大司法公开,确保阳光司法,维护法律尊严。加快信用城市建设,化解社会信任危机,以企业诚信、产品诚信带动社会诚信。倡导助人为乐,降低助人风险,使人们敢于做好人、做好事,敢于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在过去三年良好社会治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综治维稳、社会治安工作机制和科技手段创新,依法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高市民安全感。推进网络问政、信访平台完善和提升,让群众诉求有一个表达更畅通、解决更快捷的途径。推进行政服务方式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微博等各种信息化新技术,提升行政效率,打造高效政府。要支持和鼓励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一个永恒的执政课题。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授权与服务并举,“掌舵”与“划船”并行,给社会解决民生问题更大的空间和自由。政府有时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需敞开心胸,虚心问计,积极主动去发现社会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普及;支持社会各界尤其是工青妇和各类群众组织参与解决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问题,鼓励新型社会组织加入社会建设和管理行列,让政府与民众的力量有效结合,同向运作。全力支持顺德深化大部制改革,开展社会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鼓励和支持其它各区结合自身实际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探索。要有的放矢深化细化社会管理服务。善于条块结合、分类管理,在纷杂的宏观社会与微观个体之间,抓住不同人群社会管理服务最核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围绕改革目的,建立考察指标,实施对症下药,不图虚名,科学分配管理服务资源,使有限的资金和精力取得预期效果,真真正正给每一类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促进各类人群心态平和,携手共进。
[4]四项“基础服务”和四项“基本保障”: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四项“基础服务”以及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四项“基本保障”(《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
(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加强干部队伍和党的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要坚持面向社会、开放系统,突出个人强、团队优,注重培养前瞻思考、辩证思考、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使我们政治更坚定、思想更敏锐、作风更扎实,始终勇立潮头。
密切党群政群关系,必须建立更加开放和富有弹性的治理格局。党组织将自己孤立起来,生命力就有枯竭的危险。党和政府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开放的姿态,将自己的工作目标置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中,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要善于结合地方特点,把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贯穿到实实在在的各项工作之中,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扎实行动。要建立党和政府面向社会、感受社会脉搏的动态开放系统,保持干部队伍与社会各阶层所思所想所行双向沟通,使佛山社会治理体系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动态系统。建立党政机关干部外派下派和借脑借智制度,加大力度,增多渠道,让更多的公务员到企业到基层去挂职锻炼,到群众中去学习交流,了解社会变化,掌握群众心声,使干部与群众心态相接,工作目标更加一致;要研究企业、社会人士作为政府部门外脑和智囊的新方式,让社会各方面优秀人才成为党政机关的顾问,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灵活的作风融入各项社会治理活动。
发挥队伍整体效能,必须以活化的手段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毛主席说,人是最活跃的因素。要让每一位同志既是一个大组织的螺丝钉,同时又是自己位置的发动机。未来社会将越来越庞大复杂,而党政队伍增编受到限制,在“大社会、小政府”下实现社会有序发展,就要求给予每个人更多的授权,让每个人都提高生产能力或贡献率。要进行干部管理顶层设计,研究组织方式、激励机制、任免机制和研判决策机制。比如在市、区层面,要根据改革实践,完善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配置,该放的继续放,该收的收上来,避免放权不足或过分放权;要适应时代发展,探索人大、政协参与决策、实施监督的新形式,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要大力推进国资系统改革,将庞大的公有资产和职工队伍活化起来,使这部分珍贵财富实现更有效运作。组织管理是一门大学问,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尤需记得自己的奋斗历程和深刻感受,更加灵活多样地鼓励年轻干部,支持他们采用互联网、微博等手段,增加工作中的享受和成就感,从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由枯燥的螺丝钉变成活跃的创造者。要爱护基层干部,支持基层干部创新,鼓励他们立足实际,大胆改革,既讲究组织协调一致,又讲究百花齐放,使各层级各组织人尽其才、生机勃勃。
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必须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时代日新月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到本领恐慌。党政干部要率先垂范,勇于学习,善于学习,结合实践的需要学习。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学会眼睛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向上,就是研究上级的政策、宏观大局,开渠引流,把中央和省的资源引到佛山来,不修“红旗渠”,有水进不来。向下,就是要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向群众学习,汲取思想营养,让决策与服务更贴近群众需要。向外,就是要加强横向联系与互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提供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谐共赢;要充分理解和把握党的民主集中制要义,善于面向社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开放系统就有活力,封闭系统必然死亡。向内,就是要以身作则,把每一位同志带动起来,增强团队战斗力。地区间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干部队伍的竞争,每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享受,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成事,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纵观中外历史和党的发展历程中卓越领导者的成长,无不告诉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固步自封、袖手旁观是不可能进步的。
防止和消除消极腐败现象,必须加强自律与他律。增强反腐能力与增强工作能力一样重要。干部品德和作风不过硬,贪污腐败,个人受处分,家庭受连累,同时受影响的是整个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形象。形象千金难买,形象不佳,一定会影响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使我们做任何事都付出更大的成本。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要自觉加强自律,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广大干部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他律正在加强,资讯发展与民主扩大就是权力最好的制衡方式。越来越发达的网络资讯,越来越广泛的人民民主,越来越自由的社会言论,每件事每个人都越来越透明,藏不住,盖不了。干部是宝贵财富,保护干部尤其重要。防止干部一时不慎、一念之差失足遗恨,必须加大纪检监察力度,提高工作水平,健全各项制度,使干部不能贪、不敢贪,努力减少干部违纪违法给佛山改革发展事业带来的损失。为公千古,为私一时。希望广大党员和干部将建功立业作为个人理想追求,以个人人格魅力为群众树立榜样。
同志们,过去五年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更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自我陶醉、不思进取。时代在发展,竞争更激烈。上山的路从来不是平坦的,有时要迂回,有时要慢一些,但决不能退缩。建设“民富市强、幸福佛山”,责任重大,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勇于改革,不怕吃苦,竭尽全力将佛山建设得更加美好,为人民群众更加幸福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第十三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第十三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书记费生云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做的题为《坚定信心,苦干实干,为实现民勤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党代会报告,回顾五年成绩,展望未来宏图,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符合民勤发展实际,报告确立的重点工作任务,是科学发展在我县的生动体现,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激发卫生系统职工干劲,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提供支撑。通过学习我要落实好党代会精神,在服务思想的转变上求得新解放。妇幼保健服务是广大育龄妇女、孕产妇、儿童提供优质服务的平台,我们既感压力,更有动力。我将认真对照费书记的报告精神,坚持突出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在思想上谋求新解放,以思想的解放带来理念的解放、观念的开放和服务的创新。具体体会如下:
一是以学习为抓手,努力提高工作水平。要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认真学习,深化对县委决策重大意义的理解,切实提高对卫生工作者自身使命、宗旨和主要工作的认识,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是以贯彻为主线,不断增强敬业意识。学习党代会精神,重在贯彻,重在落实。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要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能把心思花费到工作上,能把心血倾注到工作里,光明磊落地做好本职工作,淋漓尽致地展现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锐意进取、勤勉敬业,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
三、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科普读物,领会新的科普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运用新的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大家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出色地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勤于学习,苦练内功,解放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总之,要充分认识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发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将党代会的精神贯彻到生活和学习当中,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名词解释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
千人计划:指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321”计划:2011年7月,中共南京市委出台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并发布了配套的8个文件。其中,在引进培养创业人才方面,明确提出了“321”计划,即:2011年起,用5年时间,大力引进3000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重点培养200名科技创业家,加快集聚中央“千人计划”创业创新人才各100名。
紫金人才特区:为抢抓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实现第三次转型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于2011年制定了《南京市创建“紫金人才特区”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11年起,通过5年努力,在全市规划建设总面积50平方公里,高层次人才聚集、高科技产业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完备、创业环境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紫金人才特区”。
全社会研发投入:指一个地区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所投入的总和。国际上通常采用研发投入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二一”产业格局:又称“三二一”产业结构,指三次
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第三产业大于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三二一”产业结构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结构的重心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
四解四促:指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力解机制束缚,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促进机关执行力提升。2011年5月,省委发文部署“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提出了“三解三促”(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要求。南京市在贯彻落实省委文件精神的同时,结合市情实际,将其进一步深化拓展为领导干部下基层的“四解四促”要求。
“三定”方案:是指对一个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等三大内容进行的确定。按照规定的统一体例和审核、审批程序,由党委、政府印发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五有五无”社区:2010年8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五有五无”社区(村)活动的意见,提出以“五有五无”为创建重点,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其中,“五有”指有综治组织机构,有矛盾维稳力量,有人防技防物防,有多元服务管理,有规范机制保障;“五无”指无连续性侵财案件,无进京非访赴省集访等有影响的信访事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违法犯罪活动聚集场所,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把城市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网格化管理嫁接到社会管理中的探索实践。即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把街道辖区划分为一、二、三级网格,形成“街道—社区—网格—驻街单位—各类志愿者”的管理服务机制,实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从而对社会事务实现全覆盖、扁平化、精细化的责任管理。
“扁平化”社区管理:指以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管理模式为目标,将社区管理按照“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归并整合各部委办局和街道下移到社区的机构和职能,从而实现在统一的平台上跨部门跨区域工作整合、资源共享,切实减少中间层次,缩短管理过程,增大管理幅度。
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为加强和改进全市社区建设,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市委于2011年6月发文部署推进“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建设工作。其中,“一委”指社区党组织,“一居(村)”指居(村)委会,“一站”指管理服务站、“一办”指综合治理办公室。
紫线:根据建设部119号令颁布的《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国Ⅳ标准:指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中国针对轻型汽车所颁布实行的相当于欧Ⅳ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于2005年4月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并公布。目前,国内仅有北京实施国Ⅳ标准,上海不久前才刚刚确认实施国Ⅳ标准。
静脉产业园:静脉产业是垃圾回收和再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又称“静脉经济”和第四产业。静脉产业园指以静脉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园,通过静脉产业尽可能地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三高两低”企业:指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低产出企业。2011年7月,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改善南京的环境质量,以更加优美的城市形象迎接青奥会,南京市决定对全市“三高两低”企业集中进
行停产整改并公布了首批173家停产整改企业名单。
两环两横十四射:指《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全市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其中,“两环”为绕城公路和绕越公路,“两横”为常马高速公路和芜太高速公路;“十四射”包括宁镇、沪宁、宁常(沪宁二通道)、宁杭、宁宣、宁马、宁巢、宁合、宁洛、宁连、宁通、宁盐、宁丹高速公路(第二机场高速公路)和S243(禄口机场至镇江)。
两带一轴:指《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其中,“两带”指拥江发展的江南城镇发展带和江北城镇发展带,“一轴”指沿宁连、宁高综合交通走廊形成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农业“1115”产业布局: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2010年3月,南京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农业“1115”工程的意见,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着力打造100万亩高标准粮田、100万亩经济林果、100万亩高效养殖和50万亩标准化菜地。
一谷两园:为加快全市软件产业发展,高标准建设中国软件名城,2011年8月,我市提出加快建设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的“一谷两园”软件产业集聚区。其中,中国(南京)软件谷位于雨花台区,规划面积约70平方公里;南京软件园位于浦口区,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江苏软件园位于江宁区,规划面积约16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万亿元,全面建成“一谷两园”,初步建成世界软件名城。
未来网络: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定义,未来网络是指能够提供革命性创新服务与能力的网络。未来网络能够克服当前IP网络存在的不足并满足未来用户对服务的需求,可作为创新产业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网络产业涉及的技术和应用相当广泛,可形成芯片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目前,未来网络技术已得到国家层面的广泛关注,国内
973、CENI等一系列涉及未来网络的重大科研项目正在启动。
孵化基地:指一个集中的空间载体,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培育服务。孵化基地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推动合作和交流,进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孵化基地在台湾地区叫育成中心,在欧洲一般叫创新中心。
主题主线: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南京市情实际进一步提出,以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为主线,争创城市发展新优势,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到“十二五”期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迈进。
八项工程:指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现代化工程、文化建设工程、民生幸福工程、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和党建工作创新工程。2011年4月,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六个注重”明确要求、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
六个注重:指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
科学发展新局面,并对江苏工作明确提出了“六个注重”的要求。
第三次机遇:指南京当前面临的以创新为决定因素和主题特征的历史性机遇。2011年7月,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指出,从江苏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程看,先后经历了“农转工”、“内转外”两次重大机遇,当前正迎来第三次历史性机遇,这次机遇与以往不同,决定因素和主题特征是创新。
“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为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整合全市非紧急报警类政务服务热线电话,建立南京市“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同年12月,“12345”政府服务呼叫中心正式开通。
“双学”活动:指“农村干部学武继军、农村发展学桠溪”活动。2011年5月,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开创农村科学发展新局面,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学武继军、农村发展学桠溪”活动。
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2011年3月31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南京汇聚一堂,就国际货币体系召开了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该会议是同年2月巴黎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的延续,也是二十国集团相关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五个一工程:是指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精品佳作评选活动。该活动创办于1992年,自创办之日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上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制作、推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这五个方面是:一部好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社会科学方面),一篇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
“绿评”制度:2011年3月,南京市政府发布了《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树木移植、保护咨询评估规定》(暂行),要求加强重点工程绿化保护,并引入公众参与评估机制。该规定被简称为“绿评”制度。“绿评”工作由市住建委牵头,城管、旅游园林、规划、公安交管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绿评”小组则由园林、建筑、结构、交通等方面的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组成。
一带三港:“一带”指沿长江发展带,“三港”指禄口航空港、高铁枢纽港和龙潭江海联运港。2008年底,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继续深化并加快推进跨江发展战略,在“一城三区”总体框架内,加快建设“一带三港”,围绕“三港”打造新增长极,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五个中心:指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色中心。2005年8月,省委常委会到南京集体调研时,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对南京提出了建设“五个中心”的战略定位。
一城三区:“一城”指河西新城区,“三区”指东山新市区、仙林新市区和江北新市区。2001年,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一城三区”为重点的城市发展新蓝图。
亚洲青年运动会:亚洲青年运动会即Asian Youth Games,简称“亚青会”。亚青会是亚奥理事会为发展青少年运动和支持新兴运动会所设立的一个综合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届。2009年,新加坡主办了第一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并将其作为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试运转。2010年,第29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将2013年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
会的主办权授予南京。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即The Youth Olympic Games,简称“青年奥运会”或“青奥会”。它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揉和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起到催化剂作用,青奥会每四年一届。2001年,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首次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2007年,国际奥委会在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119次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奥会。首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于2010年在新加坡举行,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至28日在南京举行。
两个率先: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3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2010年,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人民群众普遍过上更加宽裕安康的生活,为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第四篇:彭水县第十三次党代会
实施城镇再造,建设全面小康,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陈航同志代表中共彭水自治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实施城镇再造,建设全面小康,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以“团结、实干、进取”的精神状态,实施城镇再造,建设全面小康,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
民族会场鲜花绽放,庄严热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镇再造,建设全面小康,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而努力奋斗”的巨幅标语悬挂在主席台正对面上方。
大会由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主持。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陈航、刘峰、张福安、胡勤俭、朱高云、林光、陶于祥、黄萌、谢胜、庹朝福、余健华、彭玉萍、张明、程途、陈道彬、任昌卜、何川在主席台就坐。
市委换届督查指导组副组长、市检察院副巡视员邓嘉率市委换届督查指导组到会指导并在主席台就坐。
出席中共彭水自治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应到代表266名,因事请假1名,实到会代表265名,符合规定人数。
上午9时,刘峰宣布:中国共产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这时,全场起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彻会场。过去五年,众志成城加快发展,谱写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新篇章
在热烈的掌声中,陈航向大会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回顾了县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陈航说,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彭水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战胜重大困难、取得重大成果的五年。五年来,十二届县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着眼构筑“两县一点”,深入实施“4445”发展战略,坚持解放思想不停步、直面挑战不畏难、加快发展不动摇,胜利完成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县的新篇章。
陈航指出,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彭水的工作,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法宝,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第一追求,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必须坚持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要求,必须坚持把加强党建作为第一保证。
今后五年,实施城镇再造,建设全面小康,打造特色旅游中等城市
在科学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彭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陈航指出,今后五年,我们必须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开放视野,用好战略机遇期,迎接黄金发展期,把握攻坚关键期,提速提质提效益、争先争优争位次,为彭水发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陈航指出,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精神,以实施城镇再造、建设全面小康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城乡改革为动力,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深入推进环境立县、产业富县、开放活县、文化兴县“四大战略”,提速建设绿色、畅通、宜居、平安、健康“五个彭水”,致力缩小区域、城乡、贫富“三个差距”,努力实现建成特色农业示范区、能矿产业增长极、生态旅游集散地、水陆联运支撑点、低碳经济先行县“五大愿景”,加快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中等城市,坚定不移地向全面小康彭水迈进。
举全县之力,汇万众之志,实施四大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陈航表示,要做好今后五年工作,实施城镇再造,建设全面小康,打造旅游中等城市,需要举全县之力、汇万众之智,必须深入实施“四大战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建设城乡一体、面貌一新、效能一流的新彭水。陈航认为,建设全面小康彭水、打造旅游中等城市,核心是做实以城镇、交通、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硬环境,优化以高效服务、诚实守信、奉公守法为重点的软环境。重点要打造好功能完善、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环境,高效优质、法治诚信的发展环境。
实施“产业富县”战略,建设结构更优、产业更旺、实力更强的新彭水。陈航说,建设全面小康彭水、打造旅游中等城市,关键在于产业支持、项目带动。要在“加快”上着力,在“转型”上突破,强力推进“四化”进程,即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农业特色化,推进旅游精品化,推进商贸流通一体化。
实施“开放活县”战略,建设创新驱动、改革推动、活力涌动的新彭水。陈航表示,建设全面小康彭水、打造旅游中等城市,动力是扩大对外开放,致力科技创新,深化各项改革。要加快聚集一切推动发展的生产要素,充分激发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活力源泉,努力打造渝东南最具活力、最富商机、最低成本的开放高地。主要做好扩大开放与合作、强化科技与创新、深化改革与发展3个方面的工作。
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建设文明开放、文化繁荣、文脉彰显的新彭水。陈航指出,建设全面小康彭水、打造旅游中等城市,重点是促进文明开放、繁荣文化事业、扩大文脉影响。要以创建市级文明县城为抓手,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彭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要把彭水建设成为文明开放之城、文化繁荣之城、文脉彰显之城。
陈航强调,要通过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努力完成“五大愿景”,做大经济“蛋糕”、壮大综合实力,全力攻坚“十大民生”、提速落实“缩差共富12条”,全面推进民主法制“14条”,改善社会民生、提升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人拥有可靠稳定的好收入、拥有均等完善的好服务、拥有和谐安定的好环境。
加强党的建设,严格队伍管理,激发干部活力,为发展越来越给力
陈航强调,实现县委提出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核心在人。要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主线,积极防范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严格队伍管理,激发干部活力,让彭水的干部越来越给力。
筑牢共同奋斗的思想根基,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打造善治善为的领导团队。按照“选好带头人、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推进一体化”的要求,建设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弘扬亲民务实的干部作风,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融洽党群干群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坚持加快发展和反腐倡廉两手抓、两手硬,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发展健康和谐的党内民主,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应邀参加大会开幕式的有:市管领导干部中的民主党派人士、党外人士。不是县党代表的市管领导干部,曾担任县级领导职务的老干部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两新组织代表,市第三次党代会代表,部分县纪委常委,不是党代表的县级部门党政负责人列席大会。
第五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心得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心得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的大会。此次会议,为我们描绘出了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蓝图,学习省十三届党代会精神使我受益匪浅。
在工作中,要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此,我园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严格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坚持科学保教,坚决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根据各班具体情况制定班级一日活动常规,要求各班级能按计划达到预定目标,使班级幼儿常规能更快迈上新台阶。督促各年段、班级、老师、做好各环节的衔接活动,使幼儿园一日活动更有序、更规范的运行。在本学期,重新编排了科学合理的早操,使其真正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保障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和空间,按时进行户外活动及锻炼,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端正自己的态度,爱校如家,把学习政策方针、各项规章制度的效果体现在工作中,实现学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作为园长,更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我们不但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只有赢得家长支持与配合,我们也才能更好地干好我们的工作。
省党代会精神为我们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我们要学习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们要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懂得现代教学的技巧。同时,我们还要响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开展“唱读讲传”活动,读经典,诵经典,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此外,还得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做到依法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