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感(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05:1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有感》。

第一篇:《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在寒冷的冬天再一次拿起《论语》,让这个寒假也充实了许多,其实这部书对于我们而言一点都不陌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它的精妙,而到了大学我们就更加要体会其中的思想,来提高我们的修养,培养我们的医德。

两千多年前,孔子与其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片片断断地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从而有了这本警醒世人的《论语》。它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有思考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如一粒种子发芽开花潜移默化了他的弟子,而他的弟子又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生活态度,也让更多的人学习到这种生活态度。

所以在我看来《论语》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告诉了我们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简单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我从其中一一地探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一直教导我们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三人行必有我师,学问的高低和职位的高低并不能成为衡量的标准,能从他那得到知识的就是老师;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这不仅可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培养自己的能力,在面对病人时我们才可以更好的了解病人的情况,更有效地为病人服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习好医学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生命,把握住生命的每一刻;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了争议的事情我们奋应该勇敢地去做,而不是明哲保身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给人以好处而不耗费大量钱财,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达到两赢的方式。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它孔子却没有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许多的对比。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从这本书中认真的品读,从中一点一点的发掘,让它成为自己的。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它最终达到了那一种新境界,称为“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第二篇:论语有感

我读论语

2011(10)王韬《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赵曾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此句并不是赵普的夸大之词,也是我对《论语》的整体感知。

粗读《论语》,我觉得这本书以记言为主,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简简单单的语言,便能展现当时人物的神情,遨游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当时具体的心理活动。不单单如此,通过具体的言语,还能揣测人物的性格品质,譬如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此外也能通过读《论语》,推测当时的社会现状和阶级矛盾。

细读《论语》,便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精彩。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做人要正直,不能做随波逐流的草。正如《论语》中“乡愿,德之贼也”一样,我们应该做到“乡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其次,做人要合乎中庸之道,凡是不能做的太绝,要知道过犹不及。接着: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强调很多次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也从小事做起,而且要坚持不懈。不要以为,今天我行仁德就够了,而是一直这样做。重视“仁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过程,只有把重视“仁德”当成习惯才会有所成功。最后,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想想孔子对弟子和儿子的教导不难看出,既要学礼,又要学诗经,全面发展自己的内在修养。

《论语》中治国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做到名正言顺。治理国家不应该追求法治,而应该追求德政,从民入手,取信于民。

《论语》也详细介绍了孔子的教学理念。譬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而且孔子来者不拒,只要肯学,她就肯教,人人平等。大到诸侯公子,小到奴隶囚犯都是孔子的学生。

《论语》越品越有味,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论语》中实在有太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追寻。孔子的思想,性格,作为,就像无边的海洋,让人叹为观止。心中充满敬畏。《论语》让我领悟的不止止是书本的知识,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代社会中的理性的道德。

第三篇:论语有感

行管101杜亦云 10101146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的弟及再传弟对孔及其弟的言行的记录,其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的《学而》篇就向人们讲述了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特别论述了怎样做人的为人之道。

在《论语》学而篇的学习中,我颇有感受。我认为读《论语》,应该仅仅把它当作一部书,不带历史偏见地来读。我觉得,《论语》本身并不是框框条条道德规范。它是鲜活的生活。论语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伦理著作不一样,他没有对某一个问题的深入专门的论述,他只是一个个生活中的片断,并且其中的角色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言语将被记录下来。所以显得十分自然。以下是我对《论语》所述的理解。

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第一章。作为一个君子在任何阶段应有的生活态度和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被任用之前,要多接触社会,多接触同行、专家,把学习和交流作为乐趣。正所谓的厚积薄发。即使任用之后仍必须不断的学习。这在普遍追求实际利益的今天,能够像孔子所提倡的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时刻学习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君子”在浮躁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妙诀。如何学习?最好的方法应该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感悟。这其实正是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实践不是学习的惟一渠道,但如果缺乏实践的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也只有在实践中才可能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学什么、怎么去学。孔子告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孔子不仅要阐述快乐人生的主题,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人生为何而乐,原来乐在学、时、习的交汇,这三者中的任何一项来得过于容易,都会使快乐大打折扣。学、时、习与快乐之间似乎有某种乘积关系。在这三者之中,学和习是人主观可以把握的,而时机不仅要靠天时,还要靠我们发现的眼睛,即洞察力。但这三者之中“学”是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时机,付诸实践。孔子承认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学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贯穿《论语》全篇关于学习的论述。

子贡 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他的意志强加在我的身上,我也不想去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啊,这不是你所能达到的。”这是子贡在很得意的给老师讲他的修养心得。他的意思是,我不喜欢人家加在我身上的那些事,我也不想把同样的情形加在别人身上。譬如有人骂我,我会不高兴,但我不会去骂任何人。别人给我带来了烦恼,痛苦,我不喜欢,因此我也不愿让任何人痛苦烦恼。孔子听了便说:“子贡啊!这是你做不到的啊!”再下一句没说出来,但隐约中含有孔子自谦的意思。等于说,我做老师的也是完全做不到的。而且任何人都做不到。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活着,就一定会给别人带来烦恼,这是必然的道理。人活在世上,都是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然后得到自己的一点“享受”,所谓的“幸福”。所以子贡说完后,孔子说他做不到,任何人都做不到。人活在社会上是互助的,我们的幸福享受,一定有赖于别人的付出,甚至给别人造成痛苦。不过如常能警觉,想到别人的痛苦时,尽量减少对别人的妨碍,相互理解宽容,常常为别人着想,已经是最好的道德了。在社会上做人,要绝对的无私,绝对的无欲,是办不到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谈到孔子作学问时,有一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三个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可以做我的老师的。学习他好的方面,对他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其实这里,“三人行”不是三个人,是多人的意思。南怀瑾先生解释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这也许是孔子的本意,我为此有较深的体会。在我们一生中,有无数老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品德、学问好的,比我们年龄长的,我们固然要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品格,作学问的方法和思路。他们的人生经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重要的财富。学习他们的优点是为了自己能有所提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积累经验。品德修养好的老师都会毫不保留地告诉别人。即使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他人生几十年默默无闻地毫无怨言地在某一岗位上的积累,也是一笔财富。退之,品德、学问不好的,甚至是坏人,坑害我们的人,我们也要学习,从他们角度考虑,了解他们坏的根源,坑害我们的原因,从而使我们认真反省,自己不能这样坏,这样坏,是坑害别人的。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这样想,完全按照正常的规则和秩序,我们每个人都会受益的。我们也要向比我们年龄小的人,甚至很小的小孩学习。学什么呢?有人认为我这把年纪,走过的地方都比他们知道的地方多。摆好心态,我们学习小孩子的天真,单纯呀!可能会钩起我们儿时美好的记忆,也可减少成人间人事纠纷之争的烦恼。我们学习年轻人的时尚,学习年轻人的活跃思维等等。总之,我们可以从各种人那里学习,丰富我们的学问和知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达到成为圣人的目标。孔子明白指出:智的最高修为是不惑;仁的最高修为是不忧;勇的最高修为是不惧。虽然成为圣人是极高的境界,不易达到,但是仍可透过修行达成。因为,当一个人要是真正明白做人的真正目的时,他便会因为生活中的自我要求而心性提高、破迷生智慧、进而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也能锻炼出大无畏的真勇气去面对遭遇的困顿与考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事,我想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悲剧都不会产

生。然而,当利益冲突一旦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想问题总是忽略了它呢?这里所有说的都是一个主观的努力的问题,而不是被动的,虚妄的去祈求别人的了解与别人无所不能的体贴与漫柔。很多结了婚的人都会说:你怎么不了解我。又或想对方一点都不理解我,一定是不爱我。这些都是反面的被动的思想。是把自己放在一个被选择,被讨好的,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地位之上。这是一种“人不知而愠之”的思想,是一种希望别人“巧言令色”的想法。所以,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做的是,努力的去了解别人,并且努力的去让别人了解自己,因为有爱心的人一般都是“觉得:完善了的自我,那是世故圆滑的我,这样的我,不是真实的我。失去本真的东西,是我所鄙夷的;于是,我继续地保持,我的原生态。”

孔子也是一个直言伤人的人,所以在当时并不为权贵所重用。所以要与仁人在一起,你就必须成为一个“患不知人”“患其不能也”的人。而与仁者在一起是追求幸福与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门。

读《论语》后使人耳目一新,孔子确立开创教化的历史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意存高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它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读《论语》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情结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我们后人应该从历代先贤中受到启发,加以学习、思辨和体验,才会有所收获。

《论语》字数不多,但涉及面广,涵盖忠孝仁智礼义信,内容很丰富。

《论语》教我们记住君君臣臣,作为臣子要忠君,要忠于天子、忠于皇帝、忠于国家,当然我们也要忠于事业。

《论语》教我们记住父父子子,子女对父母要孝顺。

《论语》中,尤其是对那个核心“仁”字,有不少精辟的注释,值得学习。《论语》教我们对人要讲仁,要以仁待人,以礼待人,要讲仁义道德,要宽仁、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论语》的确教给我们以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这对于当今的和谐社会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讲仁讲礼,行仁行礼,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个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定、更加和谐。这对于普通的百姓、尤其是对于相对的弱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当然,前提是大家都这样做。教师对学生、领导对教师、管理者对被管理者,都应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千年之后,万年之后,孔子仍在,论语仍在!只想再道一声心中的感慨:大哉!孔子。

第四篇:论语有感

论语有感

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说成为华夏文明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文明和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精神内核,也成为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元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而作为承载着这种文化精髓的儒家重要经典《论语》,更是成为历代国人最佳人格、思想、道德的启蒙书之一。《论语》文字并不多,整本书文字精简达练,一些道理初读起感觉似乎很浅显,但是随着读得深入,不断地回味,方才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字里行间无疑都透露着圣人的智慧。

或许即使穷尽毕生精力,我们也无法完全领悟儒学全部的内涵,毕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儒家文化是经过历朝历代的大儒学者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面对这种博大与精深,我们会顿时感觉自己有如沧海之一粟般的渺小,唯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方能领会《论语》中博大的智慧。我个人觉得,在当前浮躁和焦虑的社会环境下,读《论语》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净化心灵的修身之旅,读《论语》也无疑是一次与先圣思想交流与对话的难得机会。

初读论语之前,了解论语的一些常识相关背景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觉得还有必要在读之前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论语》稍微梳理一下它的结构。《论语》全书共分为二十篇,从第一篇学而篇,一直到最后一篇尧曰篇为止,共凡计四百九十九章。

不同的篇所论述的事情各有其侧重点: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我感觉这一篇可以看成是初读《论语》的入门篇,主要目的是引导你进入儒学的道德之门,学而篇主要论述的是对儒学基本范畴“为学”、“孝悌”、“仁”、“自省”、“忠”、“义”、“信”等的概括阐述。

第二篇为政篇则在涉及前面一些内容如“为学”、“孝悌”基础上,突出了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在这里,孔子以“众星共北辰”为喻,强调为政者只有广泛推行德政,才能团结群众,为人民所爱戴。在当今的社会下,又有多少为政者腐化堕落,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第三篇八佾篇除了围绕仁、德、孝的主题外,孔子突出对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现实的忧虑和愤懑,孔子坚持维护周代的礼乐制度,在面对当时鲁国的权臣季氏在庭院里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之舞作乐,孔子愤然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不仅在言语上而且将他维护周礼付诸于实践,孔子每次拜谒太庙则必温恭俭让,每事问,当有人认为他既然懂礼为何每事都问,孔子则说,这才是礼啊。在对待礼的态度上,孔子则认为虽然礼是一种形式的东西,但确实一种内在虔诚的表现,因而当子贡打算撤掉祭祀用的活羊时,孔子说了这样一句话“尔爱其羊,吾爱其礼”,或许有人会认为孔子很虚伪,羊也是生命啊。实际上孔子这种做法,体现他对礼的认识,礼应该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有机统一,两者应缺一不可。

在第四篇里仁篇里,与前几章类似,仍然围绕德、仁、孝,此外有一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当人们谈论利与义的辩证关系时,往往会引用这一句话“君

1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义利观反映了孔子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忠义理智性温仁恭俭让”精神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孔子对义很看重,当然今人在考察这种义利观时,显然显得更加有弹性了,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提出所谓的“鼓励人们追求物质利益,但反对一切向钱看”。

在第十篇先进篇里,主要谈论了孔子诸弟子的行为志向和孔子对他们的看法。在这一篇中,有一章这样叙述大意是指季路问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显然在生死问题上是有所回避的,这也是儒学的一贯传统,注重现世,对那些虚妄的来世则不重视。因而孔子这样回答季路的问题“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未知生,焉知死”。显然,孔子这回答十分巧妙,从另一个角度含蓄而又委婉表达了孔子的生死观。在这一篇里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中,有这样的描述“严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从中我们看出严渊应该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尽管,孔子对仁德好学的严渊十分欣赏,但孔子也批评严回的“亦步亦趋”,不肯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认为教学应该相长,学生不应该仅仅是亦步亦趋,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一篇印象也很深,就是第十二篇严渊篇,在这一章孔子集中阐述了他心目中仁的观念。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等。孔子心中的仁有很多重含义,在与严渊谈到仁孔子指出克己复礼是仁;在与仲弓谈及仁孔子指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也能达到仁;在与脾气暴躁的司马牛谈及仁义,孔子又说“仁者其言也仞”,意思是说话慎重也是一种仁;而在与樊迟论及仁时,孔子又说“爱人”、“知人”能够做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举直错诸枉,才能达到仁。显然,孔子心目中仁是多方面的。

记得学而篇的最后一章是这样一句话“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我们当前这个有些浮躁和物欲横流、同时特别注重人际关系与人际交流的社会。我们时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为什么别人总是不了解我,我也不受到重视,好像所有人对我都很冷淡。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难道人与人的关系就只能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困惑困扰了很多人,我也曾受这种困惑困扰。一次偶然,无意间看到《论语》中的这句话,顿时感觉到一种无言的震撼,自己仔细想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执著于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能自拔,整日患得患失,闷闷不乐,就像双眼被一片树叶遮住看不到太阳的光辉那样。我们在为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我们的时候,我们真得考虑过他人的感受吗?佛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无无缘无故的恨,所有一切都在于你的作为。敞开你的心扉,打开心灵的窗户,霎时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五篇:学《论语》有感(本站推荐)

学《论语》有感

原创: 杨凤霞

作为历史老师,参加国学班,没想到去教国学,只想到提升自己的修养。孔子曾说,人过五十而知天命。既然到了五十应懂得合道于天,那就应该懂得修为自己,这是我参加国学班的初衷。的确,每坐到教室听专家们对儒家思想透彻而精辟的解读,真是如沐春风,又如九旱遇甘露,另人身心愉悦。就连平时做事,我也和以往有所区别,语速和行事风格也似乎慢了半拍。“慢”并不是真慢,而是缓和中带有一定的柔,面部表情在同事们看来也似乎宽展了许多,我想这都应该归功于国学带给我的。

随着对国学的不断深入了解,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也更深一层。比如,有些商人被称为儒商,说明此商人在求利过程中带有一定的义。宋明理学所极力宣扬的“三纲五常”的确起到了“修为”的作用,这也难怪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以修为自身最为盛行的儒学是从宋开始。

《大学》开篇第一段,就明确提出,欲平天下,则先修其身。实际上,也就是说自身的修养要合乎于道。这要让人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们通常理解成为自己谋福利。实际上,按道家的理解则是人的行为不合乎道的话,天诛地灭。由于后人理解的偏差,自然导致后世的私欲横流,甚至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这又怎能不让人为之喟叹!

我们还经常喟叹,从建国以来中国就很少出现文化大师之类的人物,究其原因,无它,乃是国学的丢失。细想,民国时期的大师们,自出生到成大家,无不受儒家思想之浸染和滋养,从骨子里已具有儒雅之气,他们大部分都具有一种傲骨,很少有“媚气”。可能会有人说,政治环境决定了知识分子的气节,实际上也未必全是。我们知道在古代也是封建专制,尚有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连浪漫诗人李白也在诗中抒发到“苟无济代心,独善有何益”,足见古人之气魄!

再看当今之文化名人,总是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有这么一个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曾经在百家讲坛上滔滔不绝地讲《论语》,初听起来的确令人肃然起敬,并对她佩服有加。但后来在一次节目中和一个隋唐史专家谈丝绸之路时,总是不断地打断别人的话,甚至还抢话,有一种表现的欲望,这不由得让人心生厌恶。后来还听说,有一次她到外地讲课,由于饭店安排的不合适而大耍名人脾气,当然,这件事情如果发生在明星身上,不足为奇,毕竟他们的文化素养不够,但是发生在所谓的国学大师身上,就不免让人费解。老夫子不是说,言先必行,而后从之。不清楚这位国学大师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难道是伪大师?从她的行为来看,总不免有一些嫌疑!

孟懿子曾问孝于孔子,孔子答“无违”后,孟懿子就没再深问,那么他知道的也只能如此肤浅。之后,孔夫子感到语犹未尽,于是进一步向为他驾车的人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才是对无违进行了最好的阐释。

总之,一言以蔽之: 礼,才是我们学国学的根本所在。

下载《论语》有感(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有感(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一年十九班郭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深刻的句子,至今令我不能忘怀。还记得初一那时,第一篇接触的课文就是《论语十则》,认识......

    读《论语》有感(合集)

    读《论语》有感10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论语》......

    读《论语》有感集锦[范文大全]

    读《论语》有感集锦1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论语》有感,欢迎......

    读了《论语》有感[合集]

    读了《论语》有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了《论语》有感,欢迎大家借鉴......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前些天,儿子在做暑假作业,我在他旁边看书。过了一会,儿子指着书上的名人名言问我:“爸爸,温故而知新是啥意思?”我回答说:“复习旧知识会知道新知识。”儿子点点头......

    孔子《论语》有感

    孔子《论语》一则有感! 今天,在下班等候公车的时候,偶然看到深圳大运会的灯箱宣传广告;其中引用了《论语》中一段非常著名的对话,全文如下: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论语»在古代是大名鼎鼎的儒家经典,只要是读书人没有不学习的。«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知识渊博,理想远大,希望天下能够太平。便率领弟子们......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孙集一中张春利 对于《论语》,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它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论辑录,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前几年,曾经从电视看过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的《论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