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临床个人总结
中医临床个人总结
本人在本年度的针灸临床工作中,坚持以xx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认真做好各项业务性工作及事务性工作,全面贯彻执行上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一名医师的岗位职责要求,一、贯穿一条主线,情为群众所系。本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践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一丝不苟诊治每一位患者,自任职以来,本人精心诊治上万名患者,总有效率为98%以上,从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
二、坚持两个导向,营造和谐氛围。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本人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以“xxxx”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本人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积极工作,勤奋学习,能全面、熟练地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承担医疗、预防、科研及培养指导下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务,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其次坚持良好的环境导向。在本人分管的范围里,结合工作实际,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提高医技为保障,以端正医风为前提,以重点人群的规范管理为主线,注重服务数量和服务质量,以老年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服务功能,规范运作管理,充分发挥现有的医疗资源,建立起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为医务工作者创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事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得其位、位创其绩。
三、做到三个必须,塑造良好形象。第一必须有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医生,对于患者的责难,同事之间的误解等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心胸,以诚待人,以理服人,才能凝聚成一个团结和睦的集体。其次必须有严格的自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清正廉明;不该说的不说,不该许的诺不许,不让千里长堤溃于蚁穴。第三必须有高远的境界。一个好的医生必须立足长远,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敢当人梯的觉悟,有新竹高于旧树枝的勇气,有敢于创新的胆略,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操,用明天的眼光做今天的事情,多做基础工作,多干惠民实事。
四、抓住四个关键,提高服务水平。在业务上,本人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岗位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成绩突出,成为本单位针灸骨干。开展了针灸治疗内、外、妇、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采用自己独特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擅长治疗各种疼痛(颈肩腰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痛经„„)、神经性耳聋耳鸣、面瘫、腰椎间盘突出、失眠、中风后遗症等。一年来,通过大量病例观察,运用独特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撰写了“浅刺电针加频谱治疗早期面瘫临床观察”、“浅刺夹脊穴加频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等论文,并相继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对处在中医理论前沿的“经络系统的实质”进行探索,并发表论文,其论点被日本一学者在实验研究中证实。本人在临床中,深感患者恐惧针刺疼痛,经反复研究实践,创立了“无痛”针法,使患者乐于接受,深受好评。针对部分无法行走的偏瘫患者,本人无偿上门服务,精心诊治,直至患者可到门诊就诊,曾多次收到患者表扬信。
中医临床个人总结
我自*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年了,在医院、科室领导的关心及同事们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自己较快地熟悉了新的工作环境,在工作态度、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端正工作态度,热情为患者服务。
作为一名医生,为患者服务,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我们医院对于内陆居民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强做大,我认为首先要提高服务质量,让每一个就诊的患者满意,并以此来扩大我院的知名度。参加工作以后,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道德水平,摆正主人翁的心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耐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不管自己多累,都不厌其烦地做好解释和沟通,争取将两好一满意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认真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1、坚持业务学习不放松。参加工作后我仍然坚持每天学习,每天掌握一种疾病;同时不忘学习本专业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汲取新的营养,锻炼科研思维;
2、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工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进行,避免医疗事故及差错的发生;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临床经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刻保持谦虚谨慎,遇到不懂的问题勇 于向上级 医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对患者的处理得当;作为一名新医生,戒骄戒躁,精神饱满,不断学习。
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医院的发展建言出力。
作为医院的一员,“院兴我荣,院衰我耻”,建言出力谋求医院更大的发展是义不荣辞的责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为科室的发展出谋划策,希望明年的工作量能够再上新高。
总结**年,在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的各项工作完成地较为圆满,但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因为以后的工作还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与其它先进同事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创造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
第二篇: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病案1:
一.
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
婚姻状况:未婚
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
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
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
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
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
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
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复诊: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
咳嗽
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银翘散加减
甘
草2g
黄
芩10g
紫
菀8g
百
部8g
牛蒡子6g
杏
仁6g
连
翘6g
薄
荷8g
金银花8g
桑
叶15g
枇杷叶6g
竹
茹10g
蝉
蜕6g
桔
梗6g
麻
黄3g
芦
根10g
2付
复诊:鼻塞流涕明显,咳痰减少,干咳,无恶心呕吐,汗出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上方去竹茹、连翘、紫菀,加辛夷6g、罗汉果0.5个
2付
三诊:昨日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脓痰,量多,汗多,鼻塞,流涕。
甘
草3g
黄
芩10g
胆南星10g
百
部10g
牛蒡子6g
杏
仁10g
连
翘6g
薄
荷8g
金银花10g
桑
叶15g
枇杷叶10g
鱼腥草15g
蝉
蜕10g
桔
梗6g
连
翘10g
芦
根10g
辛
夷6g
罗汉果0.5个
2付
鼻塞流涕好转,现症见:汗多,咳嗽有痰,黄粘痰,舌淡红原方去薄荷加金荞麦15g、竹茹10g
2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2
老年女性
受凉后出现咽喉干,怕冷,鼻塞,咳嗽咯痰,口服西药后咳嗽咯痰好转,鼻塞好转,易半身汗出,受压部位明显,咯少量黄痰。舌淡苔薄白,脉浮稍弱。
辨证为气虚感冒
处方:参苏饮加减
党
参30g
紫苏梗15g
陈
皮15g
枳
壳15g
前
胡15g
法半夏15g
葛
根15g
甘
草6g
桔
梗15g
茯
苓15g
白
芍15g
桂
枝10g
竹
茹10g
胆南星3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好转,咳痰不利,咯少量黄粘痰,饮冷水后咳嗽明显,纳可,大便不成形
党
参30g
甘
草6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紫
菀15g
麻
黄6g
杏
仁15g
陈
皮15g
枳
壳15g
细
辛6g
紫苏梗15g
竹
茹10g
桂
枝10g
茯
苓15g
胆南星30g
桔
梗15g
3付
随访诸症缓解。
病案3
咳嗽
咳嗽3月余,于本地乡镇医院行胸片无异常。口服西药无明显缓解。咳嗽频繁,干咳为主,白天夜间均咳嗽,闻刺激性气味咳嗽,咽喉无疼痛,背心不冷。咳后汗出,自觉身疲乏。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外感咳嗽,表邪未尽
处方:三拗汤加止嗽散
麻
黄6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5g
五味子10g
黄
芩3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诃
子10g
桔
梗15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
g
3付
二诊:咳嗽时间缩短,咳嗽频率无改善,仍感乏力,精神差,咳嗽后汗出明显,无咯痰,干咳为主,1天咳嗽10余次,闻及刺激性气味及咽痒时咳嗽明显,睡眠差,舌淡有齿痕,苔薄白,咳嗽时伴有流清涕。
南沙参30
g
甘
草6g
黄
芪30g
黄
芩30g
白
前15g
紫
菀15g
黄
精30g
百
部15g
五味子10
g
牛蒡子15g
杏
仁15g
款冬花15g
僵
蚕15g
蝉
蜕15g
桔
梗15g
仙鹤草30g
徐长卿15g
儿
茶15g
3付
咳嗽好转,痰难咳,易感疲乏,睡眠差,无流涕,原方去徐长卿,儿茶加陈皮15g,法半夏15g
3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偶有咳嗽,干咳为主。
病案4:咳嗽
儿童
诉咳嗽5天,干咳,食则宜干呕,夜啼,大便偏稀,带泡沫,精神较差,近2日轻微发热,家属自测体温波动37.2-37.8℃。舌红苔薄白,指纹紫。
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杏
仁3g
甘
草2g
黄
芩6g
桔
梗3g
菊
花6g
连
翘3g
桑
叶6g
法半夏2g
竹
茹3g
建
曲6g
焦山楂6g
陈
皮3g
2付
复诊:药后咳嗽减轻,夜间明显,纳食差,汗出减少,大便不成形,睡眠可
蝉蜕3g
苦杏仁3g
建曲6g
陈皮3g
法半夏5g
茯苓8g
甘草2g
黄芩6g
焦山楂6g
桔梗3g
桑叶6g
蜜枇杷叶3g
2付
病案5
感冒
女性
诉感冒后鼻塞流涕,遇冷空气打喷嚏,平素冬天怕冷,夜寐欠佳,无口苦,小便黄,既往大便偏稀,现大便正常,素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
辨证:感冒
气虚感冒
处方:桂枝加玉屏风汤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徐长卿15g
辛
夷10g
黄
芩30g
黄
芪30g
白
术15g
防
风10g
地肤子15g
薏苡仁30g
甘
草6g
仙鹤草50g
党
参30g
补骨脂15g
鹅不食草15g
3付
随访未再有流涕、怕冷明显减轻。
病案6
咳嗽
自诉感冒1月余,前期发热,最高体温38.3℃,输液治疗后好转,现症见:痰多,咳黄痰,咳嗽时牵扯胸部疼痛,头稍昏痛,背冷,口干,夜尿4-5次/夜,无汗出。舌质红苔稍黄腻,脉浮滑。
辨证为痰热咳嗽
予以清金化痰汤加减
甘
草6g
连
翘15g
黄芩30g
麻
黄6g
苦杏仁15g
鱼腥草30g
冬瓜子30g
远
志6g
桔
梗15g
胆南星30g
芦
根30g
葶苈子15g
桂枝15g
白
芍15g
半
夏15g
柴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好转,胸痛未见,下肢乏力,出汗多,背心不冷,胃脘不适,稍有反酸,梦多,舌暗红,苔白腻,脉滑。
甘
草6g
黄
芩30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芦
根30g
葶苈子15g
冬瓜子30g
苦杏仁15g
连
翘15g
桂
枝15g
胆南星30g
桔
梗15g
柴
胡15g
海蛤粉30g
黄
芪30g
付
随访咳嗽、咳痰基本缓解。
病案7
咳嗽,咳嗽,每年秋季发作,此次持续2月,受冷风吹时明显。喉中有痰,言语增加时咳嗽明显。余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风寒咳嗽,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
黄6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五味子10g
黄
芩3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桔
梗15g
3付
复诊
咳嗽缓解,痰少,偶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加桂枝10g、白芍15g
3付
三诊
咳嗽仍作,咯白色泡沫痰,咳嗽次数减少,易出汗,无明显气紧。
原方加诃子10g
3付
病案8
感冒
诉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昨日夜间体温37.8,出汗多,活动、睡眠时出汗明显,大便干,痰色黄,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3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连
翘15g
杏
仁15g
甘
草6g
薄
荷8g
芦
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鱼腥草30g
淡竹叶15g
黄
芩15g
百
部15g
蝉
蜕10g
2付
二诊诉前日体温39℃,伴恶寒,无寒战不适,仍有咳嗽,痰较黄,量稍较前减少。汗多,自诉腹痛,按压无压痛。查咽充血,扁桃体红肿,舌脉同前。
僵
蚕15g
罗汉果1个
桔梗15g
连翘15g
杏
仁15g
甘
草6g
桑叶30g
芦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枳壳15g
蝉
蜕15g
黄
芩20g
百
部15g
3付
三诊:无腹痛,咳嗽好转,有痰,痰减少,汗出减轻,未有发热,扁桃体红肿无脓点,原方去枳壳加鱼腥草30g
3付
四诊:咳嗽好转,纳可,痰呈白色,稍多,扁桃体无充血,稍感疲乏,大便偏稀,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滑。
辨证:痰湿蕴肺
处方:二陈汤加减
法半夏15g
党
参30g
茯
苓20g
甘
草6g
白
术15g
陈
皮15g
牛蒡子15g
僵
蚕10g
桔
梗15g
蝉
蜕15g
建
曲30g
厚
朴15g
3付
病案9
咳嗽5天,咯吐黄白痰,时有泡沫痰,口干,无咽痛,咽痒,轻微出汗不适,鼻流清涕,平素体型偏瘦,胃纳可,未有发烧,查见:咽喉轻微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点,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微数。
辨证为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2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连
翘15g
杏
仁12g
甘
草6g
薄
荷10g
芦
根30g
百
部10g
蝉
蜕10g
法半夏10g
罗汉果1个
2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
病案10
感冒
诉感冒10天,咽喉有痰,咳嗽,睡前易清嗓,咽喉痒,睡眠时未见明显咳嗽,偶有鼻塞、流涕,口干,眼稍干涩,无流泪。有轻微发烧,体温37.8°,汗出,舌稍红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30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15g
甘
草6g
薄
荷10g
牛蒡子15g
厚
朴15g
紫
苑15g
百
部15g
蝉
蜕10g
2付
复诊:偶有咳嗽,痰少,常清嗓,白天咳多,口干,活动后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桑
叶30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蝉蜕10
g
连
翘15g
芦
根30g
甘
草6g
薄荷6g
牛蒡子10g
紫
苑15g
百
部15g
僵蚕10g
陈皮15g
2付
随访感冒、咳嗽好转80%,白天基本不咳嗽,夜间偶有1-2次咳嗽。
病案11咳嗽
诉咳嗽剧烈,痰少,身痒,口干,怕冷,鼻塞,无流涕,咽痛咽痒,反酸,无打嗝、肚子胀,无胃痛、烧灼感。无汗出、发热。舌淡红苔腻。脉浮微数。
辨证为:风寒咳嗽
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
黄1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甘
草6
g
地肤子30g
桔
梗15
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g
大
枣30g
3付
复诊诉遇灰尘咳嗽,气稍紧,胸胁痛,有痰难咯,易疲倦,未再身痒,怕冷减轻,舌淡苔白腻,脉浮滑。
麻
黄1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五味子1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桔
梗15g
徐长卿30g
南沙参30g
大
枣15g
旋覆花15g
细
辛6g
3付
三诊偶有咳嗽,痰多,呈黄白相间,乏力,气紧明显,恶寒,仍有反酸,二便难解。舌淡红苔薄腻,脉浮滑。
旋覆花15g
白
芍15g
甘
草6g
紫苏梗15g
长前胡15g
法半夏15g
苦杏仁15g
白芥子10g
桔
梗15g
紫
菀15g
百
部15g
仙鹤草60g
柴
胡15g
黄
芩30g
诃
子10g
枳
壳15g
紫苏子30g
海蛤粉30g
车前子30g
3付
随访诸症均明显缓解。
病案12
咳嗽
咳嗽一周,于本地乡镇医院口服西药后咳嗽无明显减轻,现在咳嗽咯痰,痰少,伴咳剧时气喘,背部起皮疹,未有发热,咽痛不适。查:咽喉轻微充血。舌红少苔,脉浮数。
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15g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20g
甘
草6g
薄
荷10g
地肤子30g
蝉
蜕10g
紫
草15g
大
枣15g
黄
芩15g
板蓝根15g
徐长卿15g
地
龙10g
3付
复诊仍咳,还是有痰,痰少,早上黄痰,白天白痰,其他症状缓解,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桑
叶3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20g
甘
草6g
牛蒡子15g
黄
芩15g
厚
朴15g
半
夏15g
陈
皮15g
3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13
咳嗽
咳嗽2月余,咳白色泡沫痰,气紧,背心凉,无汗出,疲乏易困,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脉弦滑。
辨证为寒痰犯肺
处方:小青龙汤
麻
黄10g
干
姜10g
细
辛6g
五味子10g
桂
枝15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杏
仁15g
百
部15g
紫
菀15g
黄
芩30g
连
翘15g
浙贝母15g
桔
梗15g
蝉
蜕15g
3付
复诊天气变化易气紧,背心不冷,痰多咳白色泡沫痰,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麻
黄10g
干
姜10g
细
辛6g
五味子10g
桂
枝15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杏
仁15g
百
部15g
紫
菀15g
黄
芩30g
连
翘15g
浙贝母15g
桔
梗15g
蝉
蜕15g
制天南星30g
3付
病案14
感冒
诉受凉感冒后鼻塞难通气,晚上易被憋醒,流清涕。怕冷,咳嗽,有痰,痰呈黄白色,遇到风则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平常身体弱,容易感冒。
辨证:感冒
风寒表虚
处方:桂枝汤加减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甘
草6g
生
姜10g
苍耳子10g
辛
夷10g
黄
芩30g
薄
荷6g
防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连
翘15g
桑
叶30g
黄
芪30g
3付
复诊:诉服上方后鼻塞有减轻,夜间无憋醒感,未流清涕,怕冷感有缓解。黄白痰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甘
草6g
生
姜10g
苍耳子10g
辛
夷10g
黄
芩30g
防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陈皮15g
连
翘15g
黄
芪30g
3付
随访鼻塞减轻70%。因有事外出故未再来复诊。
病案15
咳嗽
诉咳嗽咳痰,痰多,痰呈黄,稠厚,有块,口干,口苦,气稍感紧。无胸闷痛,无怕冷,汗出。咽喉不痛,痒。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辨证为痰热咳嗽
处方:清气化痰汤
胆南星30g
法半夏15g
陈
皮15g
枳
实15g
杏
仁15g
瓜蒌子30g
黄
芩30g
百
部15g
紫
菀15g
连
翘15g
鱼腥草30g
桔
梗15g
甘
草6g
旋覆花15g
前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减轻,痰黄减少,口仍干苦,气紧减轻。无发热、出汗。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在原方上减旋覆花、紫菀、百部加芦根30g、柴胡15g
3付。
第三篇: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总结(以下为模板仅供参考)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妇科协作组的关于妇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开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将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实施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明确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路径实施情况 自*****年*****月至*****年*****月以来,本科共有*****例进入路径,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号黄爱妹李开淑吴秋金陈秀银吴慧张明芳陈美妹***02120***22120***521202306变异情况费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14.28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本科室对“*****”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该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科室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行为,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是由于科室部分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准入标准认识不到位,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进入路径标准时,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科室部分医护人员不重视同患者沟通,不能很好地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造成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主要原因是临床上单纯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三、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科室要加强相关人员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工作;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力度,普及临床路径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2、继续加强专科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中医药治疗比例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继续收集和整理临床路径资料,对临床路径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扩展阅读: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为了落实《江西省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种具体实施路径,启动阶段初步取得一些成绩,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我院于3月成立了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业务副院长任副组长,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信息科及试点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成立临床路径试点指导评价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科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本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向上级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二、确立试点科室和病种
根据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临床路径要求病种中,选择较有代表性6个病种,作为我院临床路径试点病种,具体如下:
1、内科: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2、骨伤科:锁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3、针灸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面瘫病(面神经炎)
三、组织实施情况
1.试点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进展月报告表表交医务科。3月至6份3个科室6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30例,其中,骨伤科:4例,桡骨远端骨折4例;针灸康复科:面瘫病:16例,中风病:5例;内科:风温肺热病5例。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进行诊治;所有进入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病人治愈、好转29人,未愈1人,治愈、好转率为96.7,中医特色治疗优势明显,治疗费用降低,病人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为96.7。
2.试点科室有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进行评估与分析,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并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3.试点科室对试点工作情况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操作中的变异情况有明确的记录,对出路径患者病情有详细说明。4.点科室能够按照《临床路径评估方案》填写单病种非特异性指标评估表及临床路径表,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五、存在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
试点科室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
1、各种资料信息填写不完善。
2、化验费、放射费、手术中用药费,未严格按照计划收费。科室内的费用存在少收、漏收情况。
3、个别医生未严格按路径开医嘱。
4、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在记录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时有漏填项目现象。
5、因一些科室无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有的指标无法统计。
临床路径评价小组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已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沟通,并进行整改;同时因信息软件未能设置实时监控,对各病种路径的实施难以进行同步监控。今后需加大检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力争完善中医临床路径工作。德安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3年7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质检部11月份工作总结 教师党员帮扶学生总结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的相关范文 初中教师党员个人总结 中学语文教师实习总结 炼焦车间备煤年终总结 员工试用期内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国培总结 人民银行内审工作总结 酒店客房领班月总结 工厂个人安全总结摘要 社区老年工作总结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您可能感兴趣的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公司副总年终工作总结 内分泌科工作总结 小学后勤人员工作总结 学校总务工作总结博客 工程管理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医务部工作总结 2013年预防接种日总结 保险综合柜员工作总结 银行网点转型总结 2013年生产班长年总结
关闭 关闭
工作总结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 “*****”中医临床路径工作总结(以下为模板仅供参考)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妇科协作组的关于妇科常见病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要求,本科自年月开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将该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实施情况
1、建立管理组织,健全工作制度
成立了由科主任担任组长的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并设立了个案管理员,明确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路径实施情况
自*****年*****月至*****年*****月以来,本科共有*****例进入路径,如下表所示:出院日期2011.11.32012.1.142012.2.242012.2.152012.2.162012.2.282012.3.9患者姓名病案号黄爱妹李开淑吴秋金陈秀银吴慧张明芳陈美妹***02120***22120***521202306变异情况费用(元)否否否否否否否3169.282817.413058.182738.093326.804489.014414.28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
本科室对“*****”的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该病种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优化了科室的医疗流程,规范了医护人员行为,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了不合理的检查、治疗、用药,降低了总体治疗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病种同比总费用、住院天数均较未进入路径者减少,提高了我科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医患沟通,科室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上述病例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及纠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临床路径准入把关不严。主要是由于科室部分医疗人员对临床路径相关政策、准入标准认识不到位,在判断患者是否符合进入路径标准时,忽视合并症的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变化。
2、医患沟通有待加强。科室部分医护人员不重视同患者沟通,不能很好地向患者解释介绍临床路径的基本知识和实施目的,造成患者对诊疗基本方案和每日治疗流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改进工作。
3、能成功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主要原因是临床上单纯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无法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三、下一步工作
1、深入宣传和推广临床路径工作。科室要加强相关人员关于临床路径的培训工作;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力度,普及临床路径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2、继续加强专科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从路径准入、病例文书、医患沟通、合理用药、中医药治疗比例等方面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实施。
3、继续收集和整理临床路径资料,对临床路径效果进行评估与分析。
扩展阅读: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德安县中医医院36月份临床路径阶段总结、分析
为了落实《江西省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中医临床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工作的方案,管理制度,各科室制定了病种具体实施路径,启动阶段初步取得一些成绩,现总结、分析如下:
一、成立医院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的精神,我院于3月成立了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业务副院长任副组长,由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信息科及试点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成立临床路径试点指导评价小组,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科科长任副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实施本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向上级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相关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并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二、确立试点科室和病种
根据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临床路径要求病种中,选择较有代表性6个病种,作为我院临床路径试点病种,具体如下:
1、内科: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心悸病毒性心肌炎
2、骨伤科:锁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3、针灸康复科: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 面瘫病(面神经炎)
三、组织实施情况
1.试点临床科室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能遵循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并同步填写病例临床路径表。每月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每月10日前将上个月试点病种临床路径管理进展月报告表表交医务科。3月至6份3个科室6病种符合路径进入标准共30例,其中,骨伤科:4例,桡骨远端骨折4例;针灸康复科:面瘫病:16例,中风病:5例;内科:风温肺热病5例。进入路径的科室能按照相应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进行诊治;所有进入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病人治愈、好转29人,未愈1人,治愈、好转率为96.7,中医特色治疗优势明显,治疗费用降低,病人满意度调查患者满意度为96.7。
2.试点科室有定期组织对本科室临床路径实施进行评估与分析,建立健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制度,并纳入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3.试点科室对试点工作情况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操作中的变异情况有明确的记录,对出路径患者病情有详细说明。4.点科室能够按照《临床路径评估方案》填写单病种非特异性指标评估表及临床路径表,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五、存在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
试点科室开始时对临床路径不够熟悉,开展较困难,所开展的病种例数少,运行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
1、各种资料信息填写不完善。
2、化验费、放射费、手术中用药费,未严格按照计划收费。科室内的费用存在少收、漏收情况。
3、个别医生未严格按路径开医嘱。
4、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在记录护理临床路径表单时有漏填项目现象。
5、因一些科室无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有的指标无法统计。
临床路径评价小组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已组织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进行沟通,并进行整改;同时因信息软件未能设置实时监控,对各病种路径的实施难以进行同步监控。今后需加大检查力度,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力争完善中医临床路径工作。
德安县中医医院医务科 2013年7月10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质检部11月份工作总结 教师党员帮扶学生总结
专科中医临床路径总结的相关范文 初中教师党员个人总结 中学语文教师实习总结 炼焦车间备煤年终总结 员工试用期内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国培总结 人民银行内审工作总结 酒店客房领班月总结 工厂个人安全总结摘要 社区老年工作总结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您可能感兴趣的
中学音乐学科教学总结 公司副总年终工作总结 内分泌科工作总结 小学后勤人员工作总结 学校总务工作总结博客 工程管理年终工作总结 2013年医务部工作总结 2013年预防接种日总结 保险综合柜员工作总结 银行网点转型总结 2013年生产班长年总结
关闭 关闭
工作总结
第四篇:临床中医病案分析总结
病案1:
一.姓名:xx 性别:xx 年龄:xx 职业:儿童 婚姻状况:未婚
家住:xx 就诊时间:xxxx 电话:xxxxx 主诉:咳嗽,吐痰5天。
现病史:5天前因在外面跑得太久,晚上在家即开始出现咳嗽,无发烧,出汗,而开始感觉恶寒发热,鼻塞,头疼,咳嗽,无汉。在家自己服用三九感冒灵2次无效,遂来就诊,衣服包裹严实,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查体:咽喉部稍充血,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问诊:恶寒轻重,头疼部位,有汗无汗,咳嗽有痰无痰,痰质严实形状,家族史,婚姻史,经带产,有无接触病死家禽,有无就诊。
辨症分析:早晨受寒,风寒以过口鼻,皮毛侵袭而入内伤及于肺,以致卫表不和而见恶寒轻发热重,身体疲乏,头痛。肺失宣降而见,鼻塞,咳嗽,咽喉疼痛.脉浮紧。所以此证为风寒表实证。
诊断:感冒(风寒表实证)治法:解表驱寒
方药:麻黄汤加减 麻黄10g 桂枝10g 杏仁10g枳壳10g 桔梗15g 紫菀10g 陈皮10g 荆芥10g防风15g 白芷10g 甘草5g 生姜15g 水煎温服。服药一日好转,加服用一剂,遂桂枝六君子汤加减 桂枝10g 白芍10g 党参10g 白术10g 茯苓20g 生姜15g 大枣15g 炙甘草5g 蝉蜕10g 黄芩10g 治愈。
医嘱:休息保暖,忌辛辣,忌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不能服用滋补药物。医师签全名:彭双全
主诉:
现病史: 咳嗽5天,咯少量痰,咳嗽时可闻及喉间痰响音,鼻塞,无流涕,汗多。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体格检查:咽喉部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
西医诊断:上呼吸感染 治法: 处方:
复诊:
处方:
三诊:患者诉已无症状。
儿童 咳嗽 咳嗽5天,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银翘散加减
甘 草2g 黄 芩10g 紫 菀8g 百 部8g 牛蒡子6g 杏 仁6g 连 翘6g 薄 荷8g 金银花8g 桑 叶15g 枇杷叶6g 竹 茹10g
蝉 蜕6g 桔 梗6g 麻 黄3g 芦 根10g 2付
复诊:鼻塞流涕明显,咳痰减少,干咳,无恶心呕吐,汗出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
上方去竹茹、连翘、紫菀,加辛夷6g、罗汉果0.5个 2付
三诊:昨日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脓痰,量多,汗多,鼻塞,流涕。甘 草3g 黄 芩10g 胆南星10g 百 部10g 牛蒡子6g 杏 仁10g 连 翘6g 薄 荷8g 金银花10g 桑 叶15g 枇杷叶10g 鱼腥草15g 蝉 蜕10g 桔 梗6g 连 翘10g 芦 根10g 辛 夷6g 罗汉果0.5个 2付
鼻塞流涕好转,现症见:汗多,咳嗽有痰,黄粘痰,舌淡红原方去薄荷加金荞麦15g、竹茹10g 2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2 老年女性 受凉后出现咽喉干,怕冷,鼻塞,咳嗽咯痰,口服西药后咳嗽咯痰好转,鼻塞好转,易半身汗出,受压部位明显,咯少量黄痰。舌淡苔薄白,脉浮稍弱。辨证为气虚感冒
处方:参苏饮加减
党 参30g 紫苏梗15g 陈 皮15g 枳 壳15g 前 胡15g 法半夏15g 葛 根15g 甘 草6g 桔 梗15g 茯 苓15g 白 芍15g 桂 枝10g
竹 茹10g 胆南星3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好转,咳痰不利,咯少量黄粘痰,饮冷水后咳嗽明显,纳可,大便不成形
党 参30g 甘 草6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紫 菀15g 麻 黄6g 杏 仁15g 陈 皮15g
枳 壳15g 细 辛6g 紫苏梗15g 竹 茹10g 桂 枝10g 茯 苓15g 胆南星30g 桔 梗15g 3付 随访诸症缓解。病案3 咳嗽
咳嗽3月余,于本地乡镇医院行胸片无异常。口服西药无明显缓解。咳嗽频繁,干咳为主,白天夜间均咳嗽,闻刺激性气味咳嗽,咽喉无疼痛,背心不冷。咳后汗出,自觉身疲乏。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辨证为外感咳嗽,表邪未尽 处方:三拗汤加止嗽散
麻 黄6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5g
五味子10g 黄 芩3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诃 子10g 桔 梗15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 g 3付
二诊:咳嗽时间缩短,咳嗽频率无改善,仍感乏力,精神差,咳嗽后汗出明显,无咯痰,干咳为主,1天咳嗽10余次,闻及刺激性气味及咽痒时咳嗽明显,睡眠差,舌淡有齿痕,苔薄白,咳嗽时伴有流清涕。
南沙参30 g 甘 草6g 黄 芪30g 黄 芩30g 白 前15g 紫 菀15g 黄 精30g 百 部15g
五味子10 g 牛蒡子15g 杏 仁15g 款冬花15g 僵 蚕15g 蝉 蜕15g 桔 梗15g 仙鹤草30g
徐长卿15g 儿 茶15g 3付
咳嗽好转,痰难咳,易感疲乏,睡眠差,无流涕,原方去徐长卿,儿茶加陈皮15g,法半夏15g 3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偶有咳嗽,干咳为主。
病案4:咳嗽 儿童
诉咳嗽5天,干咳,食则宜干呕,夜啼,大便偏稀,带泡沫,精神较差,近2日轻微发热,家属自测体温波动37.2-37.8℃。舌红苔薄白,指纹紫。
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杏 仁3g 甘 草2g 黄 芩6g 桔 梗3g
菊 花6g 连 翘3g 桑 叶6g 法半夏2g
竹 茹3g 建 曲6g 焦山楂6g 陈 皮3g 2付
复诊:药后咳嗽减轻,夜间明显,纳食差,汗出减少,大便不成形,睡眠可 蝉蜕3g 苦杏仁3g 建曲6g 陈皮3g
法半夏5g 茯苓8g 甘草2g 黄芩6g
焦山楂6g 桔梗3g 桑叶6g 蜜枇杷叶3g 2付
病案5 感冒 女性
诉感冒后鼻塞流涕,遇冷空气打喷嚏,平素冬天怕冷,夜寐欠佳,无口苦,小便黄,既往大便偏稀,现大便正常,素有过敏性鼻炎病史,月经量少,周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细。
辨证:感冒 气虚感冒 处方:桂枝加玉屏风汤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徐长卿15g
辛 夷10g 黄 芩30g 黄 芪30g 白 术15g
防 风10g 地肤子15g 薏苡仁30g 甘 草6g
仙鹤草50g 党 参30g 补骨脂15g 鹅不食草15g 3付 随访未再有流涕、怕冷明显减轻。
病案6 咳嗽 自诉感冒1月余,前期发热,最高体温38.3℃,输液治疗后好转,现症见:痰多,咳黄痰,咳嗽时牵扯胸部疼痛,头稍昏痛,背冷,口干,夜尿4-5次/夜,无汗出。舌质红苔稍黄腻,脉浮滑。
辨证为痰热咳嗽 予以清金化痰汤加减
甘 草6g 连 翘15g 黄芩30g 麻 黄6g
苦杏仁15g 鱼腥草30g 冬瓜子30g 远 志6g
桔 梗15g 胆南星30g 芦 根30g 葶苈子15g 桂枝15g 白 芍15g 半 夏15g 柴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好转,胸痛未见,下肢乏力,出汗多,背心不冷,胃脘不适,稍有反酸,梦多,舌暗红,苔白腻,脉滑。
甘 草6g 黄 芩30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芦 根30g 葶苈子15g 冬瓜子30g 苦杏仁15g 连 翘15g 桂 枝15g 胆南星30g 桔 梗15g
柴 胡15g 海蛤粉30g 黄 芪30g 3 付 随访咳嗽、咳痰基本缓解。
病案7 咳嗽,咳嗽,每年秋季发作,此次持续2月,受冷风吹时明显。喉中有痰,言语增加时咳嗽明显。余无其他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辨证为风寒咳嗽,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 黄6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五味子10g 黄 芩3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桔 梗15g
3付
复诊 咳嗽缓解,痰少,偶有头痛,舌淡红,苔薄白。
原方加桂枝10g、白芍15g 3付
三诊 咳嗽仍作,咯白色泡沫痰,咳嗽次数减少,易出汗,无明显气紧。
原方加诃子10g 3付
病案8 感冒
诉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昨日夜间体温37.8,出汗多,活动、睡眠时出汗明显,大便干,痰色黄,舌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3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连 翘15g
杏 仁15g 甘 草6g 薄 荷8g 芦 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鱼腥草30g
淡竹叶15g 黄 芩15g 百 部15g 蝉 蜕10g 2付
二诊诉前日体温39℃,伴恶寒,无寒战不适,仍有咳嗽,痰较黄,量稍较前减少。汗多,自诉腹痛,按压无压痛。查咽充血,扁桃体红肿,舌脉同前。
僵 蚕15g 罗汉果1个 桔梗15g 连翘15g
杏 仁15g 甘 草6g 桑叶30g 芦根30g
牛蒡子15g 板蓝根15g 金银花15g 枳壳15g
蝉 蜕15g 黄 芩20g 百 部15g
3付
三诊:无腹痛,咳嗽好转,有痰,痰减少,汗出减轻,未有发热,扁桃体红肿无脓点,原方去枳壳加鱼腥草30g 3付
四诊:咳嗽好转,纳可,痰呈白色,稍多,扁桃体无充血,稍感疲乏,大便偏稀,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滑。辨证:痰湿蕴肺 处方:二陈汤加减
法半夏15g 党 参30g 茯 苓20g 甘 草6g
白 术15g 陈 皮15g 牛蒡子15g 僵 蚕10g
桔 梗15g 蝉 蜕15g 建 曲30g 厚 朴15g 3付
病案9 咳嗽5天,咯吐黄白痰,时有泡沫痰,口干,无咽痛,咽痒,轻微出汗不适,鼻流清涕,平素体型偏瘦,胃纳可,未有发烧,查见:咽喉轻微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点,大小便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微数。辨证为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2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连 翘15g
杏 仁12g 甘 草6g 薄 荷10g 芦 根30g
百 部10g 蝉 蜕10g 法半夏10g 罗汉果1个 2付 随访咳嗽基本缓解
病案10 感冒 诉感冒10天,咽喉有痰,咳嗽,睡前易清嗓,咽喉痒,睡眠时未见明显咳嗽,偶有鼻塞、流涕,口干,眼稍干涩,无流泪。有轻微发烧,体温37.8°,汗出,舌稍红苔薄白,脉浮数。辨证为风热感冒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30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15g 甘 草6g 薄 荷10g
牛蒡子15g 厚 朴15g 紫 苑15g 百 部15g
蝉 蜕10g 2付
复诊:偶有咳嗽,痰少,常清嗓,白天咳多,口干,活动后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桑 叶30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蝉蜕10 g
连 翘15g 芦 根30g 甘 草6g 薄荷6g
牛蒡子10g 紫 苑15g 百 部15g 僵蚕10g
陈皮15g
2付
随访感冒、咳嗽好转80%,白天基本不咳嗽,夜间偶有1-2次咳嗽。
病案11咳嗽
诉咳嗽剧烈,痰少,身痒,口干,怕冷,鼻塞,无流涕,咽痛咽痒,反酸,无打嗝、肚子胀,无胃痛、烧灼感。无汗出、发热。舌淡红苔腻。脉浮微数。辨证为:风寒咳嗽
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 黄1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甘 草6 g 地肤子30g 桔 梗15 g 徐长卿15g 南沙参30g 大 枣30g 3付
复诊诉遇灰尘咳嗽,气稍紧,胸胁痛,有痰难咯,易疲倦,未再身痒,怕冷减轻,舌淡苔白腻,脉浮滑。
麻 黄10g 杏 仁15g 紫 菀15g 款冬花15g 百 部15g 白 前15g 牛蒡子15g 蝉 蜕10g
五味子10g 甘 草6g 仙鹤草30g 桔 梗15g 徐长卿30g 南沙参30g 大 枣15g 旋覆花15g 细 辛6g
3付
三诊偶有咳嗽,痰多,呈黄白相间,乏力,气紧明显,恶寒,仍有反酸,二便难解。舌淡红苔薄腻,脉浮滑。
旋覆花15g 白 芍15g 甘 草6g 紫苏梗15g 长前胡15g 法半夏15g 苦杏仁15g 白芥子10g 桔 梗15g 紫 菀15g 百 部15g 仙鹤草60g 柴 胡15g 黄 芩30g 诃 子10g 枳 壳15g 紫苏子30g 海蛤粉30g 车前子30g 3付 随访诸症均明显缓解。
病案12 咳嗽
咳嗽一周,于本地乡镇医院口服西药后咳嗽无明显减轻,现在咳嗽咯痰,痰少,伴咳剧时气喘,背部起皮疹,未有发热,咽痛不适。查:咽喉轻微充血。舌红少苔,脉浮数。辨证:风热咳嗽
处方:桑菊饮加减
桑 叶15g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20g 甘 草6g 薄 荷10g
地肤子30g 蝉 蜕10g 紫 草15g 大 枣15g
黄 芩15g 板蓝根15g 徐长卿15g 地 龙10g 3付
复诊仍咳,还是有痰,痰少,早上黄痰,白天白痰,其他症状缓解,汗多。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桑 叶30g 菊 花15g 桔 梗15g 杏 仁15g
连 翘15g 芦 根20g 甘 草6g 牛蒡子15g
黄 芩15g 厚 朴15g 半 夏15g 陈 皮15g 3付 随访咳嗽缓解。
病案13 咳嗽
咳嗽2月余,咳白色泡沫痰,气紧,背心凉,无汗出,疲乏易困,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白润,脉弦滑。辨证为寒痰犯肺
处方:小青龙汤
麻 黄10g 干 姜10g 细 辛6g 五味子10g
桂 枝15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杏 仁15g
百 部15g 紫 菀15g 黄 芩30g 连 翘15g
浙贝母15g 桔 梗15g 蝉 蜕15g 3付
复诊天气变化易气紧,背心不冷,痰多咳白色泡沫痰,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麻 黄10g 干 姜10g 细 辛6g 五味子10g
桂 枝15g 白 芍15g 法半夏15g 杏 仁15g
百 部15g 紫 菀15g 黄 芩30g 连 翘15g
浙贝母15g 桔 梗15g 蝉 蜕15g 制天南星30g 3付
病案14 感冒
诉受凉感冒后鼻塞难通气,晚上易被憋醒,流清涕。怕冷,咳嗽,有痰,痰呈黄白色,遇到风则明显。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平常身体弱,容易感冒。
辨证:感冒 风寒表虚
处方:桂枝汤加减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甘 草6g
生 姜10g 苍耳子10g 辛 夷10g 黄 芩30g
薄 荷6g 防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连 翘15g 桑 叶30g 黄 芪30g 3付
复诊:诉服上方后鼻塞有减轻,夜间无憋醒感,未流清涕,怕冷感有缓解。黄白痰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桂 枝15g 白 芍15g 大 枣15g 甘 草6g
生 姜10g 苍耳子10g 辛 夷10g 黄 芩30g
防 风10g 徐长卿15g 鱼腥草30g 陈皮15g 连 翘15g 黄 芪30g 3付
随访鼻塞减轻70%。因有事外出故未再来复诊。
病案15 咳嗽
诉咳嗽咳痰,痰多,痰呈黄,稠厚,有块,口干,口苦,气稍感紧。无胸闷痛,无怕冷,汗出。咽喉不痛,痒。舌红苔黄厚,脉滑数。辨证为痰热咳嗽
处方:清气化痰汤
胆南星30g 法半夏15g 陈 皮15g 枳 实15g
杏 仁15g 瓜蒌子30g 黄 芩30g 百 部15g
紫 菀15g 连 翘15g 鱼腥草30g 桔 梗15g
甘 草6g 旋覆花15g 前 胡15g 3付
复诊:咳嗽咳痰减轻,痰黄减少,口仍干苦,气紧减轻。无发热、出汗。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在原方上减旋覆花、紫菀、百部加芦根30g、柴胡15g 3付。
第五篇:中医临床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总结
绍兴市继续医学教育II类项目
《中医临床护理新进展》学习班总结
为有效地保护和进一步发掘、推广绿色疗法,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中医临床技术水平,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在绍兴市医学教育中心和新昌县中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医临床护理新进展》学习班,于2011年06月17日—06月18日在新昌县中医院住院部三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市相关专业的卫技人员共285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其中外院学员35人,本院学员250人,高级职称26人,中级、初级职称259人。
学习班项目负责人梁君妃系新昌县中医院梁君妃,副主任护师,从事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多年,曾到浙江省中医院中医护理模式病房进修深造,曾主办绍兴市继教项目4期,省级课题《肺喘灵贴剂穴位贴敷佐治肺炎喘嗽(风热犯肺)临床研究》已顺利通过验收,临床经验丰富。本学习班特邀请本院心血管内科周若锋主任医师、推拿科王仁灿副主任中医师、小儿科马立海副主任中医师等专家授课,对捏脊、耳压疗法、拔罐疗法、贴敷疗法的含义、作用机制、操作、适应症、各种疾病的取穴等作详细讲解,并进行操作示范。使广大医护人员学会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法,熟悉心血管疾病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及其辨证应用。通过培训旨在使医护人员弥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干预措施中所存有的薄弱之处,在临床工作中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医疗资源以及中医中药的独特疗效,对推广我国中医药文化和促进人民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学习班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性强,深受参会人员的好评,为更好地推广中医特色护理技能,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搭建了平台。
章宝珍
2011年0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