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一体化之德育课程研讨

时间:2019-05-12 06:38: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育课程一体化之德育课程研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育课程一体化之德育课程研讨》。

第一篇:德育课程一体化之德育课程研讨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关于《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之德育课程的培训研讨

主讲:卜庆林

2016年9月30日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之“德育课程”研讨

两城中学

卜庆林

5月25日,教育部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同时介绍了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进展情况。

感言:这是一项中小学德育的创新性工程,标志着我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拉开了序幕,“德育课程一体化”我们在行动,我们的行动必将书写山海天中小学德育的新篇章。

研讨内容简介

一、“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 •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三、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的评价考核

一、你知道“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相关含义吗? 1.什么是德育课程一体化?

“德育课程一体化”是指建立“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2.什么是德育课程?

德育课程是道德教育内容或教育影响的形式,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与学习经验的组织形式。

近代意义的德育课程设置应以1882年法国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课程为起点。

世界范围内对道德教育课程的集中和广泛的探讨是在20世纪6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形成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

我所理解的德育课程

从广义上来说,德育课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了学校育人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就是说让学生从进入校园,从对学校环境、管理、制度的感受,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参与各种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这里面有德育活动这样直接的教育形式,也有文化熏陶这样隐性的教育形式。(处处有资源,事事皆德育)

从狭义上来说,我们本次研讨中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四大课程之一的“德育课程”是指思想品德课程。

二、为何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整体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2.解决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需要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德育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但是受到升学教育的影响,德育课程常常脱离学生实际,脱离了实际德育就脱离了根。除此之外,只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的教育作用,淡化了其他学科的德育功能,重视德育理论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也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省学生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中小学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职责明确、渠道畅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格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钟红军说:“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为德育工作多是轰轰烈烈的活动,但效果并不理想。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德育创新变成活动创新。”

看看许多一线教师对学校德育的基本看法------德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德育是一项美丽的工作,德育是心灵的对话,但是,我国学校德育的现状令人堪忧。

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内容假大空、德育方法看管盯、德育途径家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下图是《中小学生对德育途径的选择》调查表: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就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建立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德育实施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学校所上的每一门课程、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渗透着德育。

这是一项德育改革的新举措。旨在落实《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文件,解决当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3.充分发挥教师职责、使命的需要

今年教师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座谈交流时强调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

唐代杰出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总书记说: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教师法》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其中一款):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师职责:教师应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而且是青少年思想品格上的引路人。

本次山东省发布的《指导纲要》规定: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教师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实行同步考核。

旨在改变在很多教师中存在的教书和育人脱节的问题。4.回归、强化思品课德育功能的需要

思品课的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

当前思品课影响德育功能发挥主要原因是由于中高考竞争压力的存在,社会舆论评价学校优劣和教师的工作实绩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加之其他复杂的因素,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至今还无法挣脱应试教育锁链的束缚。

作为“德育课程一体化”中四大课程之首的德育课程应回归、强化其德育功能,探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的有效方式。

三、思品课怎样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 1.充分认识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有利于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提高德育成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下,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品课位于四大课程之首,独立于学科德育课程之外,凸显其德育功能的重要性。(政治挂帅)

“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富有山东特色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起大中小学各阶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教育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同步推进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思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在中小学德育中的专业优势地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学习和创新,有效促进中小学德语课程一体化工作。

2.加大德育课程整合力度

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整合德育课程资源,促进国家、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的有机统一,提高主题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比例,积极拓宽德育途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德育课程实施效果。

德育一体化的优势就在于他的课程整合功能,能有效实施全员余人、全要素余人,做到事事育人,时时育人。

3.进一步理清思品课中三维目标的相互关系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的。单单有知识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与知识能力一体才有生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强调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就是我们说的德育。

要积极探索并实施真正能把三维目标统一在一起的新型思品课堂教学。4.立足预期表现,强化德育功能。

《指导纲要》中思品(7-9年级)内容主要包括:1.道德规范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 3.法治观念教育 4.国家意识教育 5政治认同教育 6.经济追求教育 7.文化自信教育 8.社会和谐教育 9.人生价值教育 《新课标》内容包括:

一、成长中的我

1.认识自我 2.自尊自强3.学法用法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1.交往与沟通2.交往的品德3.权利与义务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1.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3.认识国情4.爱我中华

德育课程《指导纲要》与思品《新课程标准》相比在内容编排和目标确定上都有很大改变。在目标确定上新增并突出了“预期表现”这一目标,活动建议更加充实、具体,可操作性更强了。

德育课程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要立足“预期表现”这一目标,利用课内外活动载体的作用,更好的内化为学生的德育追求。5.创新学生德育评价方式。

学校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评价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2.评价的主体单一,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3.忽视对德育过程的评价,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4.评价的方法单一,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5.评价的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6.评价的目标过高、过于抽象。

评价很多时候是为迎检而实施,评价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和联动性。班主任承担了过多过重的评价责任,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言堂,孤军奋战。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树立先进的德育评价理念,确立科学的德育评价目标;与时俱进,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估方法多样化;坚持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德育过程的评价。

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最终使全体教师做到共同教育我们共同的学生。人人都是班主任,事事都有人关心。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

6.积极研讨,注重积累和反思。

学习、交流、研讨和反思是实现个人德育能力提升的捷径。“德育一体化”是德育的新探索,鲜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因此更需积极研讨和反思。

学生德育成果的积累要有可持续性和直观性和趣味性。如建立学生素质成长档案等持续跟踪学生的成长,可以像翻相册欣赏自己的容颜一样关注自己的道德成长。

教师可以积累自己优秀的德育案例、德育精品课程或德育心得体会。

四、“德育课程一体化”如何实施评价考核? 中国青年报报道(2016年05月27日03版)

为了保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加大了德育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和地位。”

报道透露出了部分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相关评价考核信息。“德育课程一体化” 评价考核可分为(个人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建立以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并重的学生品德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改变知识与道德评价的不平衡现象,落实德育为首的教育目标。

德育课程评价变无型为有型,创设思品课德育评价的有效载体,让德育评价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体验到德育成长的快乐。

丰富评价主体,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

初中德育课倡导开卷考试,增强是非观、价值观的考察考核,重点考察学生案例分析和道德判断能力。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

2.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所有老师年底考核都要有两条线:教书和育人”。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

山东省在全省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每个老师负责10个左右的孩子,担任他们的成长导师。另外,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把德育工作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媒体报道)

学校可以将“共同教育、人人育人” 制度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评,争取使学生的成长时时有人关注,刻刻有人导行。(个别学校做法)

3.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

建立对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地方和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评价。如制定检查“德育一体化” 工作的评价标准,通过现场查看、课堂听课、查阅材料、问卷调查等方式考核评价。

开展德育成果评比活动。如优秀德育案例、德育课程或其他德育科研创新成果评比活动,学生素质成长档案展示评比活动等。

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存在的疑问

• 《指导纲要》的实施对今后中考的影响 •

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内外关系的处理 •

德育课程中德育活动或案例的有效实施 • 《指导纲要》和《新课标》的关系处理

共勉语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

谢谢各位!再见!

2016年9月30日

第二篇: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安驾庄镇洼里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多年来,我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的办学理念,忠实践行学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的德育品牌理念,通过‚自知、自信、自律、自主‛德育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建设的逐年发展,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高中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标准,现结合《指导纲要》,在进一步丰富我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德育理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品德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一)形成各年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巩固各年段德育效果。

(二)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

(三)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体系。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同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课堂,培育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课堂,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自我创造条件。

二、实施范围

全校各年级、各班;

三、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张庆功

组 员:高 征、王清林、聂甲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小组 组 长:高 征

组 员:王清林、宗丽娟、聂甲、汪焕玲、翟端国、专家委员会、各教研组长、全体德育导师(含班主任)、各处室工作人员、家长委员会

四、实施内容

1.以《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泰安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在落实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当前使用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与整合,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衔接融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构建具有学校所在驻地特点和66中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参与‚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活动。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科学合 理的德育一体化课程系统,培养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德育课程实施名教师。(责任处室:教务处、学管处)

2.制定各学科《指导纲要》落实方案,将《指导纲要》相关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学校专家委员会作用,11月底前完成各学科《指导纲要》具体落实方案,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备课、授课、作业和评价中将教学任务和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强化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组织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比武活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实践研究创新。(责任处室:教务处、教科室)

3.以《指导纲要》为依托,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课题研究。教科室积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将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作为课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改革创新,以理论指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配合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做好跟踪研究与效果评估,及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引领带动全体德育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前后,积极争取获得市教育局‚十三五‛德育一体化重点课题立项。(责任处室:学管处、教科室)

4.开展《指导纲要》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将《指导纲要》的专项培训纳入全体教师学科培训项目和计划,引导教师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明确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规定和要求,掌握实施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实施学科德育的能力。11月底前,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泰安市组织的《指导纲要》专题培训;2016年1月,校内开展《指导纲要》全员培训;自2017年起,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指导纲要》全员、德育导师和学科教研组专题培训。把认 真落实《指导纲要》,积极在课堂教学和个人教育教学管理中围绕《指导纲要》目标开展教学和管理活动,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纳入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先进教研组等评优评先体系。(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学管处)

5.以《指导纲要》为依据,将学生道德素养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各学科教学德育效果评价体系和导师制工作成效评价体系。将《指导纲要》落实情况和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落实情况,作为学生成才毕业、教职工职称评选、教研组各处室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依托社会专业资源,逐步建立对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素质发展评价的评价机制和数据平台。结合选课走班,继续深入落实学校‚全员导师制‛,深化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完善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责任处室:学管处、办公室、教科室、信息技术组)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指导纲要》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对《指导纲要》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负责制定和改进具体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落实各项工作。在开展《指导纲要》全员培训后,指导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结合《指导纲要》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实施办法和目标,由学校统一进行考核。

2.加强制度建设。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要以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或修改落实《指导纲要》和加强 学生德育工作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

3.加强典型引领。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依托《指导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措施,引领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相关要求,力争尽快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形势、新格局。

4.加强校内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子屏、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博或社会主流媒体,加大学校德育综合改革和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活动及成效的报道力度,动员全校师生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走出去请进来并利用各类现代媒体搭建德育工作交流平台,选树德育工作先进典型,为师生落实《指导纲要》,投身德育综合改革和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安驾庄镇洼里小学 2018年07月

第三篇: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青岛六十六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讨论稿)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多年来,我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让学生实现心中的梦想‛的办学理念,忠实践行学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的德育品牌理念,通过‚自知、自信、自律、自主‛德育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建设的逐年发展,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山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高中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标准,现结合《指导纲要》和青岛市教育局下发的《青岛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在进一步丰富我校‚‘四自’教育助梦飞翔‛德育理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品德发展实际的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一)形成各年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巩固各年段德育效果。

(二)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 人。

(三)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体系。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同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课堂,培育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课堂,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自我创造条件。

二、实施范围

全校各年级、各班;

三、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薛风楼

组 员:高会香、相佃国、宋 洁、侯金堂、苏高霖 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小组 组 长:宋 洁

组 员:李 冉、王在喜、车巧玲、臧绍法、韩体德、叶政、潘文月、王欣欣、专家委员会、各教研组长、全体德育导师(含班主任)、各处室工作人员、家长委员会

四、实施内容

1.以《指导纲要》为依据,以《青岛市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在落实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当前使用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与整合,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衔接融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构建具有学校所在驻地特点和66中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各学科任课教师参与‚学科德育 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活动。到2020年,基本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德育一体化课程系统,培养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德育课程实施名教师。(责任处室:教务处、学管处)

2.制定各学科《指导纲要》落实方案,将《指导纲要》相关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学校专家委员会作用,11月底前完成各学科《指导纲要》具体落实方案,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备课、授课、作业和评价中将教学任务和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强化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组织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比武活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实践研究创新。(责任处室:教务处、教科室)

3.以《指导纲要》为依托,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课题研究。教科室积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将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作为课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改革创新,以理论指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配合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做好跟踪研究与效果评估,及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引领带动全体德育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前后,积极争取获得市教育局‚十三五‛德育一体化重点课题立项。(责任处室:学管处、教科室)

4.开展《指导纲要》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将《指导纲要》的专项培训纳入全体教师学科培训项目和计划,引导教师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明确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规定和要求,掌握实施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实施学科德育的能力。11月底前,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青岛市组织的《指导纲要》专题培训;2016年1月,校内开展《指导纲要》全员培训;自2017年起,每年开展不少于 次的《指导纲要》全员、德育导师和学科教研组专题培训。把认真落实《指导纲要》,积极在课堂教学和个人教育教学管理中围绕《指导纲要》目标开展教学和管理活动,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并纳入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先进教研组等评优评先体系。(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学管处)

5.以《指导纲要》为依据,将学生道德素养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各学科教学德育效果评价体系和导师制工作成效评价体系。将《指导纲要》落实情况和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落实情况,作为学生成才毕业、教职工职称评选、教研组各处室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依托社会专业资源,逐步建立对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素质发展评价的评价机制和数据平台。结合选课走班,继续深入落实学校‚全员导师制‛,深化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完善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责任处室:学管处、办公室、教科室、信息技术组)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指导纲要》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对《指导纲要》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负责制定和改进具体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落实各项工作。在开展《指导纲要》全员培训后,指导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结合《指导纲要》和《青岛六十六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实施办法和目标,由学校统一进行考核。

2.加强制度建设。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要以德育课程 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或修改落实《指导纲要》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

3.加强典型引领。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依托《指导纲要》和《青岛六十六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措施,引领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相关要求,力争尽快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形势、新格局。

4.加强校内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子屏、校园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微博或社会主流媒体,加大学校德育综合改革和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活动及成效的报道力度,动员全校师生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走出去请进来并利用各类现代媒体搭建德育工作交流平台,选树德育工作先进典型,为师生落实《指导纲要》和《青岛六十六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投身德育综合改革和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附件:《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青岛六十六中 2016年11月2日

第四篇: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固堤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

一体化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根据区教育局《关于印发寒亭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大力开展德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总体目标

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

(一)探索和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所有中小学深入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学情会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活动育人课程建设制度,推进现代德育工作制度的建设和落实。鼓励引导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将其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各学校坚持落实好以上五项制度,将这些活动常态化,分工到位,责任明确,做到活动数量、质量有机结合。

(二)强化学科育人功能。将德育课程内容渗透到各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学科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明确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探索实现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使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形成学科大德育观。

(三)学校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微德育”。全街道中小学从细处、小处、实处、适处等入手,开展渗透式、生活化的育人方式,利用“微时间”,为学生搭建“微平台”、创设“微机会”、加强“微体验”,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自身发展、身心健康和个性需求。利用“固堤教育”推进德育经验的交流与宣传活动。

(四)探索校内、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创新。强化和改进活动育人课程建设,促进德育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特色化。充分发挥我街道现有资源,如:蔡家栏子英雄纪念碑、潍县战役指挥部、李家营惨案及社区敬老院等实践基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鼓励学校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有条件的学校可创作校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学校。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之中,挖掘传统节日资源,开发传统节日课程,形成传统节日活动资源包,使传统节日成为重要育人载体。

(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全方位、立体化、合作开放的德育工作体系,优化育人环境。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发挥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激发家庭德育力量,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多方位互动合作,共同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合力育人的德育运行机制,使家校共建工作有机协调发展,同时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七)抓好立德树人工作队伍的培养工作。积极发挥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强化学科教师的育人主体作用,通过培训等多元化方式,提高中小学教师学科育人素养,加强立德树人队伍建设。开展学科渗透德育课题研究,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案的检查和指导,经常性组织学科渗透德育公开课、研讨课和示范课活动。进一步深化落实学科教师“一岗双责”责任制。加强师德建设,创新师德考评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八)探索科学多元化、个性化评价指标体系。深入落实小学段的“年轮计划”,进一步健全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向,引导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改革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在教师工作考核中强化育人业绩的考核,强化育人工作内容,调动教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九)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工作体系,促进学校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开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定期表彰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落实立德树人重大问题行动研究机制,完善“基于问题解决、致力创新共享”机制。

四、具体措施

要结合中小学生课程开设,将德育与实践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积极探索建立多方位的德育教育、检查、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一)发挥好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思品课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各学校要根据课标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利用思品课,结合当前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系列教育。各学校要积极挖掘其他学科中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将其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从而使德育工作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健全常规检查制度。

1、严格落实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让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常态化,保质保量的完成制度活动;

2、建立并完善中小学生常规检查评比情况,并通过宣传栏进行通报。建立常规检查制度,将常规落到实处,做好中小学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三)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突出班级团队作用。班主任是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的骨干和关键。班主任要明确职责,其它成员积极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四)发挥学生团队组织作用。加强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建设,引导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学生(团、队员)监督岗,坚持学生值日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五)坚持评比激励制度。坚持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及每周流动红旗等评比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育人氛围。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队员及学生(结合学校实际评比,如智慧学生、星光少年、阳光少年、文明大使等)评比活动,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及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

(六)开展主题教育及实践活动。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及民族传统节日等有效载体,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习惯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细化活动措施,将教育活动落到实处。

(七)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各极营造“崇德向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八)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电子媒介,固堤教育、寒亭教育、画乡教育等微平台,将我们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经典做法、优秀课堂等及时交流宣传,提高我们教育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年3月)

1.统筹组织本区内所有中小学全面开展工作,各中小学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德育教育一体化实施方案(附详细活动配档表),3月24日前报陈文凯邮。

2.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微信平台等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德育课程一体化”理念,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德育改革,营造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浓厚氛围。

(二)启动阶段(2017年3月底)

安排部署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贯彻落实各项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工作。

(三)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7年12月)1.科学指导。建立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规范,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梳理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与实施策略,为教师落实学科育人提供科学指导。围绕一体化育人目标,采取一体化德育策略,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整合,建构具有地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

2.开展系列活动。开展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节日和

假日活动等丰富途径与内容。

3.推介交流。通过专题调研、课题引领、工作简报、中期调度会、现场推介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定期交流学校情况和经验。选取试点经验丰富、成果丰硕、效果明显的学校,全面推介试点成果和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实现试点工作成果化。

(四)总结评估阶段(2018年1月-2018年7月)对街道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收集材料、提炼成果、撰写试点工作总结报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全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2.落实学校主体地位。学校是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作的实施主体,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不断创新德育一体化实施的方式方法、推进路径,引导教师育德能力提升。

3.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引导家长、社会、媒体等各方力量进一步增强对德育一体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给予支持,为试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4.建立协调推进制度。每个学校明确一名专门人员,负责试点工作的沟通协调、联络对接、问题反馈和成果材料上报等工作。

5.完善评价机制。将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纳入

教育综合督导,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

附件: 固堤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固堤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

工作领导小组

长:高月亮

副组长:李维斌

张光建

成员:王华昌

陈文凯

孙举一

李华平

路俊光

石波涛

牟洪恩

卢倩倩

街道中小学校校长

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街道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定期调度、情况反馈、经验交流等工作。

第五篇:中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中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及质量,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营造优美的育人氛围,树立良好的校风,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共同育人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XX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坚持“人本关爱,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做到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言传身教相结合,培养“博学多思,健身强体,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学生。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对学生实施自信教育、成功教育。

2、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主线,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

3、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调动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新一种个性化、亲情化的“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模式。

5、建立一岗双责的机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责任,彻底扭转科任教师只重视教学而轻视教育,只管教书不问育人,对学生思想与生活状况不主动了解有问题就推给班主任,忽视课堂作为德育育人主阵地的局面,从而实现对学生严格教育管理和人性亲情指导的统一,促进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的日益提升,构建和谐校园。

三、工作原则

1、全员性原则。一是学校所有管理者都是育人者,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拔尖学生,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重视边缘学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更要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全面性原则。每一位导师既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也是学生生活的引导者,思想心理的疏导者,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3、发展性原则。导师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协商确定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长远目标、阶段目标。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及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跟踪管理。

5、个性化原则。人才多样化,个个能成功,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

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发展个性。通过个别化的教育,因人施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人本化原则。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导师制的前提和基础。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交朋友,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不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给学生以亲情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成功、成就。

7、实效性原则。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效。

四、工作实施

1、成立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成 员:

2、具体分工: 七年级级部: 八年级级部: 九年级级部:

3、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召开有关会议及经验交流会议,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思考学校德育发展方向,引领广大教师在全校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2)检查督导导师对所带学生的指导情况,内容包括常规管理及学生的学业成绩。

五、工作职责

(一)导师职责

1、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2、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

3、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

4、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善于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

6、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二)学生职责

1、尊重导师,主动与导师联系,向导师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寻求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每学期初根据导师的意见与本人的实际情况调整本学期的学习计划;

3、认真参与导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4、客观、公正评议导师的指导情况,每学期撰写一份心得体会。

六、工作措施

1、导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联络,及时沟通情况,全面了解所指导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包括家庭状况、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学习成绩等,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存在的困难。

2、导师关心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并给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提倡聊天式谈心,学生每2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导师每月至少与学生亲切交谈一次,要用爱心换爱心,以真诚换真诚,不做居高临下的“说教者”,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了解掌握问题学生的进步状况,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针对

学生的个性特点,多肯定优点,多提出希望,给予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改正不足,解决学习、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心,在师生间架起友谊的桥梁。

3、提倡每学期实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每月与学生家长电话交流1次,通报学生在校发展情况,掌握学生在假日里的家庭表现,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更要作为重点)。对学生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提倡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

4、学校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探索规律,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必要时对重点案例、特殊情况进行集体会诊,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也提升导师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5、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由导师和他的学生决定。除了每天正常上课的时间外,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或自习时间,由学生与导师集中交流,学生可将自己的疑难问题与老师共同探讨,导师帮助学生解答疑难,排解苦闷,调节心理情绪。

七、工作评价

学校建立督导评价机制,定期组织人员采取电话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学生及查看学生成长档案和成长记录表等方式对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1、学校每学期将对导师的跟踪情况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对成绩显著者给予表扬与奖励,并与考核、奖励、评优、晋升职务等挂钩。

2、根据导师工作实效及日常工作表现,政教处在聘任班主任时成绩优异的导师优先考虑。

XX中学 201X年X月X日

下载德育课程一体化之德育课程研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育课程一体化之德育课程研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德育课程一体化学习心得

    英语德育课程一体化学习心得 沙河镇镇北小学曲丽君 英语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

    德育课程

    第2 张PPT: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

    德育课程2012

    本学年阶段性重点工作 九月份:礼仪、规范教育月 工作重点是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以及民防教育。1、继续学习《霍山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

    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计划 为推进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成效,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试点工......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精选五篇)

    中册镇临泗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方案 我校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动力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国家课程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二是实验性、示范性、带动性......

    体育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体育与健康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以下简......

    莘县实验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材料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继续抓好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近年来,莘县实验小学立足本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通过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方面开展......

    和美德育课程一体化报告会感受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德育课程一体化报告有感 李海铭 8月27日,我们有幸聆听了华润实验小学的“华美和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报告。在报告中,徐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学......